罗星二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行把魏卫架到了休息室。
“赚不赚钱咱另说,你别把人给熬废了!”
杜洋看着一脸亢奋的魏卫叹气道。
傍晚,只休息了两个小时不到的魏卫从休息室走了出来,揉了揉发酸的脖颈。
“我睡了多久?”
“俩小时不到,要不再睡会?”
魏卫摇了摇头,测试结果应该出来了,我得去看看!
说罢,拉上两人,前往实验室。
“魏总,测试报告出来了。”一位精神状况和魏卫差不多的科研人员递来一份报告。
魏卫点点头,仔细查看起来。
“嘶...你确定没算错?”
“魏总,咱们已经反复测算了很多遍,而且这么小的电池应该也不存在电力原件以外的东西了吧?”
科研人员肯定道。
罗星有些疑惑的戳了戳魏卫,“发生了啥?怎么一个个神情这么凝重?”
魏卫叹了口气,“老罗,现在事情有些大条了。”
“啊?到底什么情况!”罗星急到。
之前还跟发疯了一样哭着喊着要发财了,怎么突然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你带来的两款电池,还是过于先进了。”
“纽扣大小的电池容量是1万毫安,你知道这是什么概念吗?”魏卫抓住罗星的肩膀沉声道。
罗星摇了摇头。
“如果测算结果没错,这块电池的能量密度,是现有电池的百倍以上!”
“...能说点我听得懂的吗?”
罗星有些无奈,跟科研工作者聊天就是麻烦,一开口就说写自己听不懂的东西。
“用通俗的话说,如果这块电池有普通手机电池大小。那手机充一次电可以用三个月以上!”
“那不是挺好的,以后手机不就可以等很久再充电了吗?”
这时,一旁的杜洋开口了。
“这可真不是什么好消息。”
罗星费解的转过头,“怎么你也这么说?”
杜洋伸出手,拍了拍罗星的肩膀。
“我就这么跟你说吧,这种电池一旦发售,那全世界的燃油汽车一夜之间就会被淘汰。”
罗星被杜洋的话吓了一跳。
“我只是想着用这种电池做出更好的手机啊,现在一天充电一次太麻烦了。”
“老罗,你这就叫皇帝蘸白糖的现实版。多少国家和企业为了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投入了数不清的资源,你居然想用它做手机?兄弟,这玩意儿拿出去,直接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
“别说百倍了,就是能量密度提升10倍,今年的诺贝尔奖都归你了!”
杜洋在一旁帮腔道。
“这也不能用,那也不能用。什么诺贝尔奖都出来了,你俩在这说相声呢?”
罗星没好气的埋怨道。
“别急啊!你新带回来的电池好像没有做防逆向的设计,我们可以拆开来仔细研究一下嘛。”
在魏卫的一通忽悠下,罗星总算作罢。本着眼不见心不烦的要领,转过头,回到办公室。
10安时的电池拆解工作进行的很快,不到两周时间,星辰科技实验室就在还都市其他几家实验室的帮助下,完成了内部材料的研究分析工作。
这种电池的内部构造并不复杂,研究理论地球也有,就是被认为可以代替锂离子电池的固态电池技术。
正负极材料也不算复杂,以现在的科技手段完全可以在实验室制备。
唯独这固体电解质,让一众研究人员头疼不已。
这一种从未见过的高分子聚合物,结构之复杂甚至让魏卫破口大骂,这玩意儿鬼才能合成出来。
对固态电池进行逆向工程的进度正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推进,星辰科技也第一次迎来了第二大股东的拜访。
罗星在办公室内来回踱步,惹得坐在沙发上看书的杜洋一阵抱怨。
“你能不能别跟只苍蝇一样到处乱窜啊?”
“我这不是紧张吗?”
“我都说了我出面就行了,你非要打肿脸充胖子,现在又开始喊紧张了?”
罗星一个健步,冲到杜洋面前。
“老杜,我这不是来跟你学学经验嘛。都说实践出真知,我这可是贯彻***的名言!”
“首先,求求你别乱晃了,安安静静坐下来。其次,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别乱扣帽子。”
杜洋翻了个白眼,不在搭理罗星。
“罗总,杜总,人到了。”
秘书推门而入,礼貌的说道。
“走吧,大实践家。”
“廖总,您好。”
杜洋一概往日的毒蛇,一脸和煦的向廖然一行人打着招呼。
“久闻大名啊杜总,二位老总一起出来迎接我可真是让我有些羞愧。”
几人寒暄一番,来到会议室落座。廖然润了润嗓子,直奔主题。
“我这次来海都出差,正好过来拜访一下星辰科技,看来你们星辰发展的很不错啊!”
杜洋微笑着回答道:“廖总真是谬赞了,我们星辰也只是刚刚学步的婴儿,跟集团比起来可真是天差地别了。”
“这些客套话我们就不多聊了,我这次来的主要目的就是想为集团采购一些贵公司的碳纤维材料。”
“这...”
罗星刚想拒绝,杜洋瞪了他一眼,开口道。
“不知道集团需要多少呢?”
廖然微微一笑,“这次采购主要是作为国防科学研究,数量不用太多,几百平米就够了。”
“几百...”
罗星忍不住再次开口,自己前后一共不过出售了几百平米的弗莱德碳膜,廖然开口就要几百平米,这胃口也忒大了。
“这当然没问题,可是我们的生产最近遇到一些瓶颈,可能无法一次性足量供货啊。”
杜洋的眼神不变,依旧微笑道。
“这我理解,所以我并没有准备把材料带走。”
说着,招了招手,让身后的助手将一份文件递了过来。
“这是一份新型防弹材料的研发报告,当中的主要材料就是星辰科技的碳膜。集团希望,你们可以尽快将实物研发出来。至于资金和支持,集团绝无二话。”
杜洋似乎早已预料到一般,没有半分惊讶的接过报告。
“这是我们应该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