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河秀丽风光美,书生意气斥方遒。
嗯嗯,不错不错。
凌天一边走着一边借景颂诗。
玩的不亦乐乎。
不过他身边的小书童可就没那份心思了。
不由得劝解道,公子还是你还是别吟诗了,咱们安安静静地赶路好不好。
书童的声音很小,有些底气不足的样子,但是他还是说出来了。
因为他的这个主人比较好相处所以他才敢说几句。
但是对方毕竟是他的主人。
书生听到他说的话,倒是没有生气,只不过有些奇怪自己以前也是这个样子啊,他怎么从来没这么说过呢。
于是问到:怎么以前不论在什么地方吟诗,你都会不停地赞美,怎么这次就不想让我吟诗了呢。
公子,你还说呢!
刚刚就是你吟诗,把一只鬼惹了出来。
书童十分害怕的说到。
接着他忽然想到,公子你怀里还有他给你的东西呢,快把那东西丢掉,免得占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你这小斯,胡说些什么。
凌天有些恨铁不成钢。
我平时读书没告诉过你,子不语怪力乱神吗?
凌天又摇了摇头又说到:更何况这青天白日下,那个鬼怪敢出来。
可是刚刚我是真没看见他,他忽然。
书童还要辩解,却被凌天打断了。
好了不要多说什么了,抓紧赶路吧。
可。书童还要说话,但是看到凌天不开心的样子,不由得低下了头,虽然公子很好说话但是他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个下人。
于是也就不在多说什么,闷闷的低头赶路。
凌天感觉书童脸色不太好,所以也就不在吟诗,二人开始安静的赶路。
二人走出山路后,天色已经不早了。
太阳将落,已经只剩下一半了。
估计不用半个时辰就要天黑了。
书童更加苦恼,本来就怕遇见鬼,这回还要在这山下过夜,这可怎么办啊。
凌天看到他的样子,也大概猜到了他的想法,不由得好笑。
好啦,不用在这山下过夜,再往前走走那里有个村子,咱们去借宿一晚就好。
村子?
书童闻言连忙向前看,但是没有看到。
不死心的他,踮起脚努力向前望去,依然只是一片苍茫,不见半个村影。
书童有些想哭了。
公子你骗我。
凌天忍不住笑了出来,你啊,走吧,走吧,一个时辰后看不到村落,我给你道歉好不好。
哈哈,说完,自己先迈步向前。
公子你。书童无奈的说了一句,精神不振的跟了上去,他一点也不相信前面有村子。
二人走了大概一个时辰后,此时太阳早已下山了。
书童也不知道已经抱怨多少句了。
但是凌天一直笑而不答,终于前方还真就出现了一个村庄。
书童瞪大了眼睛始终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而且公子是在一个时辰前说的前面有村庄,一个时辰前怎么着他也看不到这里啊。
不过书童虽然奇怪但是他并没有多问。
而且看到了村庄他也感觉身里来了劲。
一脸兴奋的向村子跑去。
凌天笑着摇了摇头不紧不慢的跟着。
快到村口,书童回过头问到:公子公子咱们是直接找一个人家暂住吗?
凌天凌天稍一皱眉,随急释然,说到:不,我们先在村中找一找客栈,若是没有那边借宿民家。
嗯,好的公子。
书童说完转头走向村子。
二人一前一后的走进村子,书童开始这看看那看看。
凭着自己的经验寻找村中的客栈。
一般来说客栈最少都是双层楼,而民居大部分都是单层的。
当然一些地主家里肯定有双层楼。
但是地主家的楼应该都是被院子围起来的,而客栈则不然。
最后就是客栈都会在自己的门前挂上一盏红灯笼,并且向下挑,意味着住店。
这些信息都是这个书童应该掌握的,毕竟出门在外,公子的衣食住行,可都要靠自己的。
很快书童就找到了村子里唯一的一家客栈。
二人站到门前,二人隐隐听到了里面的嘈杂声。
书童怕里面会有什么麻烦,有些犹豫不敢前去开门。
凌天想了想最后还是决定进去。
他自己打开门,迈步进入。
书童紧随其后。
进入客栈后,里面的人看到他二人到来暂停了争吵,看了凌天二人一眼。
见到是一个文弱书生和一个小斯,便不再理会继续他们的事情。
凌天二人正在观察他们的时候客栈的小二连忙跑了过了,先是招呼了二人一声,接着又把门关上。
夏风很大,很容易把室内的蜡烛吹灭了。
书童跟小二沟通的时候凌天走到最近的一个桌子坐了下来。
很快书童便过来了。
公子,已经说好了,一间上房,酒菜也让他去准备了,很快就好。
凌天点了点头,挥了挥手让他坐下。
片刻后小二拿着一壶茶还有两个茶杯小跑过来。
给二人斟上茶,然后立刻下去准备酒菜。
凌天一边喝茶一边听着旁边人的说话。
老板娘,你这帐算的不对吧,我们兄弟几个在你这吃了不过半个月,居然吃下去十八两银子,你这也太黑了吧。
几个穿着短衫的男子不停地叫喊着,说这家是个黑店。
而那个老板娘不过是一个年芳二八的大姑娘哪里见过这等场面,就连这家店还是一个城里的财主娶她的时候,送她的聘礼。
结果那个财主刚娶她过门,就因为多喝了点酒中风去世了。
财主家的大夫人嫌她晦气,便把她赶了出来。
至于这家小店,一个月也挣不了多少钱,大夫人也就没收回。
不过她经营这个店可真是麻烦多了去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财务,她就根本搞不懂。
没读过什么书,数字都不认识几个,所以只能花大价钱请了一个老账房来帮忙。
不过这个账房也不知怎么滴,总是算错。
当然其实她也想过自己学一些算数然后自己算账,但是没有人愿意教一个女子。
就只能这样一直将就下去。
不过这次出的叉子有点大了。
对方这三个苦力汉,平时都是先记半个月帐,然后再算,以前也没出过什么毛病,而且他们一天也就吃个不到半两银子,这半个月怎么就变成十八两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