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1500000006

第6章 趣说俗语——人们口口相传的文化(5)

唐贞观年间,薛仁贵尚未得志之前,与妻子住在一个破窑洞中,家境贫穷,有时饭都吃不上,经常靠邻居王茂生夫妇接济。后来,薛仁贵参军,在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御驾东征时,立下汗马功劳,因功被封为“平辽王”。真所谓一登龙门,身价百倍。朝中的文武大臣纷纷前来王府送礼祝贺,但都被薛仁贵婉言谢绝了。他唯一收下的是贫时好友王茂生送来的“美酒两坛”。当打开酒坛时,负责启封的执事官吓得面如土色,原来坛中装的不是美酒竟是清水!岂料薛仁贵见了,不但不生气,反而命令执事官取来大碗,当众饮下三大碗王茂生送来的清水。在场的文武百官怔在那里,不解其意,薛仁贵喝完后笑着说:“我过去落难时,全靠王兄弟夫妇资助,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今天的荣华富贵。如今我厚礼不收,却唯独留下王兄弟送来的清水,正是因为我知道王兄弟虽然贫寒,就是送清水也是他的一番美意,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此后,薛仁贵与王茂生一家关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话也就流传了下来。

朱元璋遇秀才

明太祖朱元璋登基不久,经常暗访各地,了解民情。一次,他来到重庆,顺便游玩了多宝寺。多宝寺中供奉着一尊弥勒佛。朱元璋是和尚出身,见佛自然很尊敬,不觉吟道: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

这时候,游客之中有位本地的秀才,叫余文,一听朱元璋的吟咏,便也附和道:

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己何所不容

朱元璋听了大为吃惊,忙扭头一看,原来是位书生接了他的下联,就主动与余文攀谈起来,二人十分投机。不久,两人来到一家村里的酒店,想饮酒阔论。哪知,好吃的东西早被游人买空。两人简单地吃了些酒菜。兴头上,朱元璋举杯说:

君子谊存清流内

余文恭敬地回应道:

醉翁意在山水间

言谈之中,朱元璋发现余文才学广博,人品清高,对治国也有自己的看法,心中便想招纳这个贤才。可是余文不愿到官场惹红尘是非,推却了朱元璋的好意。后来,两人分别的时候,朱元璋出联再次提醒余文:

酒能成事也能败事

余文坚定地说: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意思是朱元璋不要强求,要注意民心,尊重民心。这使得朱元璋心中更加敬佩这位余才子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由来

大家知道,如果形容学生胜过老师,后人胜过前人,我们常用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句话。如有报道说:“刘翔是孙海平教练一手调教出来的,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真乃后生可畏!”江山代有人才出,长江后浪推前浪,青胜于蓝的事例屡见不鲜。

此语源于南北朝时期。后魏人李谧,字永和,学习很用功,少年时代就读了很多书。他的老师孔璠,学问本来也不错,可是几年以后,李谧就胜过了老师。结果,孔璠反过来向李谧请教了。人们作了一首歌谣: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

青,比喻学生;蓝,比喻老师。歌谣的意思是:学生成了老师,老师请教学生;究竟谁是老师并不一定,问题在于谁更精通学问。

为什么用青比学生,蓝比老师呢?它的来源是荀子著名篇章《劝学》中的一句话:“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这句话用来教导弟子学习永远没有止境,希望弟子们能够坚持不懈地学习,后代一定超过前辈。青色本来是从蓝草中取得的,可是从蓝草取得的青色,比蓝草更青;冰本是由水凝结成的,可是由水凝成的冰比水更凉。

由此可见,比喻学生超过老师,青年超过老一辈,就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或“青出于蓝”。

纪晓岚与“蓝出于青”

乾隆二十一年,纪晓岚随从皇上到古北口巡视,在路边一个小店里小憩,抬头看见墙壁上有人题诗一首,只能辨认出其中两句为:

一水喧涨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

诗写得很好,活脱新奇,余味无穷,纪晓岚赞叹不已。他把从这位无名氏诗句中得到的教益融贯到自己的创作里,成为其得意之作。其诗《严江舟中》写道:

山色空蒙淡似烟,参差绿到大江边。

斜阳流水推篷望,处处随人欲上船。

乾隆二十七年,纪晓岚奉命为顺天府乡试的考官。很有诗才的朱子颖中举后,到纪晓岚住处拜谢。他带来的见面礼是一部诗稿。纪晓岚开卷,见到“一水喧涨人语外,万山青到马蹄前”两句诗,十分兴奋。他拍着朱子颖的肩膀说:“原来我们在六七年前就是文字之交了。”说着,他拿出自己写的《严江舟中》给朱子颖看,并诚恳地说:“没有你那两句诗,我这首诗是写不出来的。你的诗写得真好。人们喜欢说青出于蓝,而今我是老师跟学生学,是蓝出于青啊!”

“真金不怕火炼”和经书有关

人们常用“真金不怕火炼”这个俗语来比喻品质好、意志坚强的人经得起任何考验。如:“真金不怕火炼,中国抗日将士经过血与火的考验,更加英勇无畏了。”有意思的是,不光真金不怕火炼,真银也不怕火炼呢,你看袁世凯,虽因想当皇帝搞得身败名裂,可是以他的头像作为图案的银元,在他死了以后也还曾被连续发行,这当然是真话了。不过,这里的“真金”最早指的并不是金子,而是指经书。

此语源于一个传说故事。相传南北朝时,佛教兴起,统治阶级和上层贵族大多尊崇佛教,并大兴土木,建造寺院。后来唐朝诗人杜牧曾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他形象地描述了当时的盛况。道教见佛教发展如此之快,恐其蔓延开来影响道教发展,就纷纷起来反对,佛道一时争斗不休,两家决定要真正较量一番,分个高低。出家人都不愿意动武,恐伤及性命。最后决定,把两家的经卷放在火里烧,看谁家的烧不坏,谁就算胜。

到了比赛的那一刻,佛道两家各摆好火盆,将佛家的《金刚经》和道家的《道德经》都扔了进去,两家的经书瞬时都烧成了灰。正在这时,《金刚经》突然变成了一座青底金字的石碑,上面刻着金光闪闪的经文。大家正在惊奇,忽见《道德经》也变成了两丈多长的织锦长幅,白底黑字,十分夺目。双方难分高下,只好请魏宣武帝来裁决,魏宣武帝听了这件事说:“真经不怕火炼,两家各传自家信徒吧!”

以后“真经不怕火炼”这句话就流传了下来,传来传去,“经”被传成了“金”。现在人们用这句话来形容货真价实的东西能经得住任何考验。

黄金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金碧辉煌”“真金不怕火炼”“书中自有黄金屋”等赞美之词无不表达黄金在人们心目中的崇高位置。

黄金熔点高达摄氏10度,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就是指黄金不容易熔化。

“丁是丁,卯是卯”不可混淆

“丁是丁,卯是卯”是说某个钉子—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它来源于一个民间故事。

隋朝末年,隋炀帝为招徕天下英雄,举行了一场比武大赛,各路英雄云集京城,经过重重较量,罗成夺得了头名。监考官杨林见罗成相貌堂堂,武艺出众,想收他做干儿子。罗成不愿认奸臣杨林为父。杨林一气之下,便诬陷罗成,说他想要谋反,将他关进大牢。罗成的结拜兄弟程咬金闻讯赶来营救,也中了杨林的埋伏,被捉了起来。

那天,观看比武的有一位沙陀国公主,她倾慕罗成的为人,见罗成入狱,就想营救他出来。一天夜里,沙陀公主从杨林的密室里偷出一支令箭,赶到狱中去救罗成,罗成拿到令箭一看说:“公主,这是银卯时令箭,我们可以出牢房,却不能出城。你要盗得一支金丁时的令箭才行,丁是丁,卯是卯,不能蒙混的。”公主一听,又返回杨林处,想尽各种办法,又盗来一支金丁时令箭,使得罗成等人安全出城。

“丁是丁,卯是卯”便由这个故事流传开来。现在,“丁是丁,卯是卯”这句话常用来形容办事认真,一点不含糊、不通融。

丁卯年

农历纪年,采用“天干”“地支”相配:“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拿十天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和十二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循环相配,再拿十天干中的乙、丁、己、辛、癸和十二地支中的丑、卯、巳、未、酉、亥循环相配,便得六十种组合,称为六十甲子。而十二地支又分别和十二种动物组合起来: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每年以一种组合为该年的“生肖”,该年出生的人均以此“生肖”作为自己的“属相”;每十二年循环一次。丁卯年是农历兔年,这年出生的人属兔。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由来

“人心不足蛇吞相”这句话很多人都知道,其意思也很浅显,一些书上也写成“人心不足蛇吞象”,许多人把它理解为“人心永远不能满足,贪心太重,就像蛇一样,想把一头大象吞掉”。其实,“人心不足蛇吞相”本义并非如此,它来自一个神话传说。

从前有个书生,见路边有条快要冻死的小蛇,便带回家悉心照料。开春后,书生将蛇放回山里,正要回家,忽听蛇张口说话了:“谢相公救了我的命,我别无报答,只保佑今年科考相公高中状元。”

书生果然中了状元,衣锦还乡。他来到放蛇之处跪倒在地,口中念念有词:“多谢蛇仙相助。”忽然,眼前出现一条大蟒,对书生说:“救命之恩,永世难忘,相公若想当个一品大官,可将我的眼珠拿去献给皇上,定可如愿。”书生一听,心中暗喜,但口中却道:“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如此行事。”蛇仙说:“若不是相公救我,哪有我的今天,快拿去吧。”推辞再三,书生还是动手挖了蛇眼,原来是颗夜明珠。

书生把夜明珠献给皇上,皇上大喜,马上封他为一品宰相。不久太后得病,久治不愈。皇上下诏:“谁能治愈太后,官封九千岁。”宰相心里一动:“若找蛇仙帮忙,定能治愈太后,到时我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九千岁了。”

宰相又找到蛇仙,说明来意。蛇仙见此人如此贪婪,无可奈何地说:“太后的病只有我的心上肉能治,你来取一点吧。”说完张开大嘴,等宰相进去。宰相一听狂喜,赶紧钻入蛇嘴,竟欲割下大蟒全部心肝。大蟒疼痛难忍,用力把口一闭,宰相就此葬身蛇腹。

“人心不足蛇吞相”这句俗语就由这个传说而来。它告诉人们,贪心不足没有好下场。这里的“相”本来是宰相的“相”,后来被人们传成了大象的“象”,这种说法更加形象,是说人的贪心之大,就像是小蛇要吞掉大象一般。

贪心的蜈蚣

据说上帝在创造蜈蚣时,并没有给它造脚,但是它可以爬得和蛇一样快速。有一天,它看到羚羊、梅花鹿和其他有脚的动物跑得比它还快,心里很嫉妒,于是它向上帝祷告说:“上帝啊!我希望拥有比其他动物更多的脚。”

上帝答应了蜈蚣的请求。他把好多好多脚放在蜈蚣面前,任凭它自由取用。

蜈蚣迫不及待地拿起这些脚,一只一只地往身上贴,从头一直贴到尾,直到再也没有地方可贴了,它才依依不舍地停止。蜈蚣心中窃喜:“现在我可以像箭一样地飞出去了!”

但是,等它开始跑步时,才发觉自己完全无法控制这些脚。这些脚各走各的,除非全神贯注,才能使一大堆脚互不相绊而顺利地往前走。结果,它走得比以前更慢了。

“有钱能使鬼推磨”的由来

在拜金者的眼中,金钱是万能的。有句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有了钱,鬼都能给你推磨,还有什么事做不成呢?

据考证,早在晋朝时期的《钱神论》中就有“有钱能使鬼,而况于人乎”的记载。明朝《义侠记·萌奸》中也有:“有钱能使鬼推磨,一分钱钞一分货。”《喻世明言》中云:“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张固在《幽闲鼓吹》里写了这样一段故事:有一新鬼,很瘦弱,忽见一肥鬼,就问他为何能如此肥健。肥鬼就说,你只要到人间作祟,人们害怕,就会给你东西吃。于是瘦鬼来到人间,见一家人的厢房中有磨,就去推起磨来。磨了半天,不仅没捞到半点吃的,还累得半死。

这个故事,是说瘦鬼上了当,但肥鬼的原意,是“作怪觅食”。只要给予一定的利益,是可以让鬼为人推磨的。后来就把“钱能通神”这句话通俗化,成为“有钱能使鬼推磨”了。

流言“有钱能使鬼推磨”

东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后,造纸生意日渐兴隆。蔡伦的嫂子慧娘眼红蔡伦,便叫自己的丈夫蔡莫去跟蔡伦学造纸。蔡莫急于求成,不等学完就匆忙回家办纸坊。但他造的纸质量太差,一张也没卖出去。夫妻俩望着满屋子的草纸,一筹莫展。这时,慧娘想到一个办法,她假装暴病死了,让丈夫用棺材把她收殓起来,给她烧草纸。等到街坊邻居赶来看时,又假装活了过来,并说:“我到了阴间,阎王叫我推磨受苦。丈夫给我送了些钱,小鬼们为得几个钱,都挣着替我推磨,这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呀!我把丈夫给我的钱都交给了阎王,阎王就放我回来了。”乡亲们听了慧娘话,信以为真,纷纷拿钱向蔡莫买纸,用火烧了,为死去的亲人赎罪。这样,蔡莫造的纸很快就卖光了。从此,“有钱能使鬼推磨”就流传开了。

同类推荐
  •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主持人语言逻辑与管理制度研究

    对于主持人而言,语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堪称主持人最重要的“武器”。从逻辑层面来研究主持人语言,既将此类研究大大推向深入,同时也给研究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无疑具有开拓意义。此外,主持人队伍曰益壮大,对这一群体的管理也越来越成为“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既熟悉主持工作又精通管理,还具有深厚理论功底的人来攻克。
  • 雨夜中的凤凰

    雨夜中的凤凰

    凤凰城里让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一幢幢临水而建的吊脚楼了。不过少了昔日楼头的歌声,总感觉少了一点沈从文笔下的韵味。吊脚楼下的沱江水缓慢地流着,听不到歌女的小调,不过听听这流水声,也是一种不错的享受,这才是凤凰城中最动听的音符。顺江而下,有许多纸折的小船沿着江岸向下游漂流,上面点着蜡烛。烛上的蜡伴着火星滴在船上,船便会燃烧起来,随着风势的大小渐渐化为水上的尘灰。但放船的人依旧络绎不绝,宛如沈从文笔下的那些爱情故事,明知道结局是毁灭,还要义无反顾地飞蛾扑火。在一个风和日历的下午,脚踏着白马湖畔的绿草,静静的品味着的是春的气息,而在月朗星稀的秋夜,用心聆听陶然亭秋蝉凄婉的鸣唱,品读出的是一抹轻愁。
  •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安全伴你成长:安全教育简明读本

    亲爱的同学们,学校是传播和延续人类文明的神圣殿堂,是大家求学、求职,以及全面发展的广阔天地,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最活跃的推动力的源泉。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生命力最为旺盛、思维和社会活动最为活跃的时期,校园里随处可见莘莘学子洋溢着青春活力的身影;同时,学生时代也是学生生理与心理、个人与他人、理智与情感、专业学习与素质拓展等各种矛盾最集中的阶段,所以,充满能量的释放、交际的矛盾运动和跌宕情感的起伏也不时冲击着校园生活静静的堤岸。
  • 特色书院教育

    特色书院教育

    主要包括万里锦绣河山、悠久文明历史、独特地域风采、深厚建筑古蕴、名胜古迹奇观、珍贵物宝天华、博大精深汉语、千秋辉煌美术、绝美歌舞戏剧、淳朴民风习俗等,充分显示了美丽中国的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底蕴和强大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
  •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

    《胡适说:社会与文明》精选胡适先生的著作或者演讲整理稿,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围绕社会展开,下篇主要围绕文明展开。
热门推荐
  • 买个小仙领回家

    买个小仙领回家

    从一场离奇的遇鬼开始,猛地摇身一变,不仅没有闪断腰,而且还成了一方仙首......手握无上权柄,麾下大修成群,至此这人生该怎么过呢!郑重承诺:主角从不练级,但却无人敢欺,看着别人装X,上去只管抽人......PS:1.虽为灵异开始,但偏向仙侠,有相对完整的修仙体系和较为新颖的神话架构,若认真起来,尚能自圆其说。2.主角虽不升级,但早已一分为二,时不时来个反串,也能在满天神佛面前,适当装装X......3.为群像写法,只是写的不怎么样,力求新颖吧。有兴趣的凑合着看看,不敢大声勉强啊!
  • 保密费

    保密费

    杨工没想到,自己刚从首都北京回到“首都”47公里,就醉了。家属楼、单身楼相对集中的47公里,算个中心生活区,故被称作这条“夹皮沟”的首都。47公里公路边小餐馆。操着川普口音的老板娘为客人频频上酒,绿豆大曲空瓶子,在餐桌上横七竖八。几个中年京腔的胡乱说,成了老少不分、狗音猫音羊音鸟音混杂一堂的醉腔。
  • 邓小平的故事

    邓小平的故事

    这套红色文化书系,突出红色文化这一主题。红色文化是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继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有机统一的体现。
  • 墨舞纤红

    墨舞纤红

    一缕空之界的灵气飘渺在三界中汇聚幻化成人,隐居山林、闯荡江湖、大闹皇宫。调皮淘气如落尘精灵,落落大方如大家闺秀。生杀予夺,翻云覆雨夜罗刹。不论尔虞我诈的商界,亦或是水深火热的皇朝,且看她如何迎刃有余游闯于天地。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宏图霸业笑谈中,不胜人生……
  • 瞬间花火

    瞬间花火

    董懂在大学时候和宋望合老师认识,他当时瞒着自己已婚的事实,和董懂产生恋情。他是真的爱董懂的,只是他和董懂的事情被妻子发现之后,妻子闹到校领导那里,校领导决定给予他和董懂处分。董懂和安芷默渐渐产生感情,并和邻居家的小作家季书遥关系变得很铁。在董懂和安芷默正式在一起后,遇见宋望合的前妻,居然就是安芷默的前女友欧阳夕。当年因安芷默父亲不同意,逼着欧阳夕毕业后远走他乡,后来欧阳夕嫁给宋望合,没想到宋望合出轨对象就是董懂,而自己前男友安芷默现任女友又是董懂,矛盾展开。安芷默和董懂必须面对欧阳夕的仇恨和安芷默父亲安惟的权力压迫。经历一番风雨,二人终成眷属。
  • 帝医狂妻

    帝医狂妻

    弱无能的凤家三小姐嫁给了权倾朝野的九千岁成为了宦官妻,此消息一出哗然。身为雇佣兵的凤无心不曾想到自己会嫁给一个死太监。不仅如此,渣男利用她获得情报,渣女陷害她步步死局,渣爹渣亲戚更是从中获利、还真当她是从前的傀儡三小姐么。摇身一变,凤家三小姐从一个蛋变成了人人得而诛之的奸臣太监妻。九千岁曰:“我夫人柔弱胆子小,伤之,灭九族。”众人汗颜……九千岁,你家夫人提刀进宫了!
  •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宇宙神秘现象未解之谜全集

    我们人类太喜欢发问,而发问的结果是发现我们有太多的问题没办法解决。当我们假设完宇宙的开始与完结,中间的部分才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毕竟我们没经历过字宙时开始,而且我们也不会活到它结束的那一天。中间离我们太近了,且不时有新闻报道说有些穿过“时空隧道”的事情,这就更让人着迷,如果“时空隧道”真的存在的话,谁不想去看看我们的前生呢?而这同时也引出了一些难题,比如我们会和我们的祖先生活在同一时间里,而我们又知道他们的过去,那样,我们可能会干扰他们的生活,而这又是不被允许的。当然,这同样也没难倒我们人类,因为我们人类就是为解释无法解释之事而存在的生物。
  • 致你所爱

    致你所爱

    最爱你的十三年。想陪着你的不止十三年,但最爱你的十三年一定是那十三年。
  • 别传心法议

    别传心法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奥巴马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

    成功需要方法,但更需要智慧,作为美国第一位黑人总统,奥巴马的成功可以说是空前的,本书汇集奥巴马成功智慧,总结了这位现任美国总统给年轻人的11个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