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26300000017

第17章 仗义助人

经历了三天的跋涉,李云终于来到了南阳郡城。还未走到近前,一股恢弘的气势扑面而来。巍峨高大的城墙,宽阔的护城河,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更显雄壮威严。历经一百多年的建设修缮,南阳城已经成为一座名闻四方的大城。只见路上人来人往,络绎不绝。

书院并不在城里,而是在城西的云麓山上,离城有二十里的距离。李云决定先不去书院,先去南阳城里看看。他跟随着人流,经过护城河上的吊桥,朝着北门走去。城门口有守卫的士兵,警惕地观察着行人,看到有满载货物的商人车辆,就拦在一旁,由边上的收税官收税。有一些挎着篮子到城里卖鸡蛋的农妇,也被从篮子里拿出几个鸡蛋。看到有衣服破旧的农夫农妇哀求少收点东西,被士兵呵斥。斥骂声与哀求声,似乎和这恢弘的城池很不协调,让这高大的城墙蒙上了一层阴影。李云不由感叹,“真是雁过拔毛啊,不知何时才能让这些农民免税卖点自己省下的东西!”

士兵看李云像是个书生,倒也没有为难,挥挥手就让他进城了。走进城来,城市的喧嚣气息使它像是和外面是两个世界。李云仔细观察城门里不远处一块城市布局图,只见整个城市为长方形,东西略长。道路整体划一,布局严谨。官署、神庙、官学、军营、东市、西市、客栈区、瓦肆区、居民区分布井然有序,层次分明。

天色已晚,李云先去客栈区寻了一家最偏僻便宜的旅店住下。这里的住客基本上都是赶车的脚夫、跑单帮生意的等下层社会人员,最便宜的是十几个住的大屋子,里面声音噪杂,气味难闻。最上好的单间也是空间狭小,设施简陋。李云身上也带了上百两银子,就选了个单间。安顿之后洗完澡换好衣服,总算稍解身体的疲乏。

第二天吃过早饭,李云决定去街上逛逛。就这么一路走着,中午来到瓦肆区,看到一家茶馆,心里一动,这里可是打听各种消息的好地方,就走了进去。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来,点了一壶茶和两份零食,就听人议论起来。李云正听的有趣,有四个读书人模样的青年走了进来,在李云边上的一张桌子那里坐了下来。

其中一人似乎略带炫耀地说:“今天我请客,过几天小弟就不能和大家长聚了!”其他人忙问:“梁兄有什么喜事,要出远门吗?”这姓梁的青年说:“不算远门,我已经被思圣书院录取了,过段时间开学,我要搬到书院住,和兄弟们无法经常相聚了!”

其他人一听,都很羡慕,忙向他道贺。其中一人问道:“我们也想去,没有被录取。不知梁兄是如何做到的?”梁姓青年得意地说:“我堂兄是书院学生,他向导师推荐了我,导师考察了我一番,对我比较满意,就用导师推荐名额推荐我入学了。”

其中一人落寞地说:“梁兄好了,此后学有所成,飞黄腾达指日可待!我们就惨了,只能先在官学混着!没有前途!”

“是啊!”其中一人说道:“这官学本有官府支持,应该是最好的,可惜现在朝政腐败,经费日渐减少,老师大量流失,学生毕业也不像以前能推荐到官府做官,学生越来越少!长此以往,官学就要关门了!”另一人说道:“国家兴则教育兴,现在国家这样的状态,官学怎么能发展起来?我们还是另想出路吧!”

众人感叹了一番,一人问道:“梁兄,你马上入学了,堂兄又在书院读书,应该知道一点书院的情况,也给我们说说!”其他人都催促梁姓青年快说。

看众人热切的样子,那梁姓青年似乎得到了很大的心理满足,喝了一口茶,说道:“说起这思圣书院的来历,和这官学的衰落还真有点关系。正是因为官学衰落,大量学生无书可读,思圣书院才乘时兴起!”

“十五年前,当时有三位富商陶元、沈万、石苏有感于教育衰落,想回报社会,于是捐银一万两,买下云麓山一原高官的别院,又购买了附近的几百亩土地进行了扩建,并赠良田五百顷作为校产,建成了书院,取名“思圣”。在三位富商的带动下,又有七位富商和退休的官员捐银一万两,增建房屋,添置书籍,延请名师,规模日益扩大。”

“随着各地动乱日益严重,南阳还算平静的生活成了许多人移居的首选地,大量移民从四面八方迁来,其中很多都是富贵之家举族而来,人口增多带来了新的繁荣,也为书院带来了新的生源,书院日益昌盛。”

“书院的体制不同于官学,受官府管制比较少,办学比较自由。捐助的富商和名流组成了书院的院董会,只负责筹款和选聘有名望的人担任院长,并不管具体事务,院长有较大的自主权。”

“自五年前聘请了当世国学大师董舒为院长以后,他大力推行兼容并包、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利用丰厚的待遇吸引了一批国学大师加入书院,也给品学兼优的贫寒子弟发放助学奖励,一时间名师荟萃,人才聚集,使书院声名远播全国,各地的学子纷纷来校就学。”

“目前书院有教师八十多人,学生四百多人,加上各类辅助人员,总计有七百多人。”

“书院学生分学士和博士两个等级,两年通识学习毕业可被授予学士,第三年分经、史、文、法四科,跟随导师学习毕业可被授予博士,那就代表着在某一方面达到精通的境界!有能力的人也可以选择多科,只要通过可被授予多科博士,那可是学霸,代表着荣耀啊!”

“最有趣的是,书院后门附近的商业也兴盛起来。商人逐利,为了服务书院师生,各种书店、饭馆、小商店在离书院后门不远的地方建立起来,形成了学生一条街,倒也成为一道风景,时常也有南阳城的居民来此游览。虽然有比较古板的老师诟病商业气氛太浓影响学生学习,但院长还是本着有利于学生生活的思想没有反对,这条可能是全国独一无二的学生街就生存下来,而且有越来越热闹的趋势。”

梁姓青年讲的比较详细,李云听得津津有味,算是普及了一下书院的知识,对书院也更加期待了。

离开茶馆,李云略逛了下,兴致已尽,就会客栈休息。刚进入客栈,就听结账柜台有人吵闹。他循声看去,只见一名三十岁左右的人在和老板争执。老板对那人说:“你已经欠了三天房费了,明天再不交钱,就赶快搬走!我开的是客栈,可不是收容院!没钱你可以去露天睡,反正现在天又不冷,何必赖在我这里?”那人低声说:“你看我只是暂时没钱,我的朋友已经回乡,马上就会回来,到时候就可以交房费了!”老板不耐烦地说:“这话你已经说了多少遍了?我耳朵听的都要起茧子了!你看看你,从住单间,到住四人间,到住十几人的大通铺,也没见人来,你还生病,你还是早点走吧,省的病死在我这里,我还得出钱埋人!”那人看老板这样绝情,不由长叹一声:“运去英雄不自由!难道我管风就一事无成,潦倒一生吗?”声音凄怆。

李云在边上听了一会,大致明白了事情的始末,看这人虽然潦倒生病的样子,但身体挺直,并没有卑躬屈膝的样子,不禁好奇,特别是他最后一句感叹颇让李云觉得同情。他想了一下,走向前去,对老板说:“老板不要逼他了!他欠你多少钱?我替他交了!”老板正觉得亏大了,突然听有人这么说,如听仙乐,忙说:“也不多,前后加起来也就二两银子!”李云拿出钱给老板,又预付了三天的房租,老板乐颠颠地收了钱。

李云请那人到桌边坐下,点了酒菜,两人边吃边聊。那人拱手谢道:“多谢兄台高义!在下管风,东部青州人,和朋友一起到这边做点生意。因为货物受潮损失,朋友先回去筹资,我在此地等候。不想又生了病,欠了旅店银子,不想老板无情相逼,幸亏兄台相助,感激不尽!”李云说:“兄台不必客气,些许钱财不必挂怀!我看你比我大上几岁,我们就兄弟相称吧。管兄,我看你谈吐不俗,似乎是读书人而不是生意人?”

管风说:“说来惭愧!我也曾读书多年,奈何当今世道不得施展!曾当过兵,在边境碰到蛮族骑兵差点身死!又家中贫穷,不得已出来做生意,不想就亏了本!屡次失败,让贤弟见笑了!”

李云说道:“人有旦夕祸福,岂能以一时一事定终身!我看管兄不用丧气,你的失败主要原因是外来因素,并不是你个人造成的!既然你本身有良好的基础,只要渡过这个坎,只要给你机会,你一定能施展才华有一番作为!”

两人又畅饮了一番,那管风也是走过很多地方,见闻广博,他们时而聊起山南海北的趣闻,时而探讨富国强兵之道,兴致勃勃,不觉饭堂都要打烊了。

李云说道:“弟准备过几天去思圣书院求学,不知管兄后面打算如何?”

管风振奋说道:“承蒙云弟高看我一眼,我一定不负期望!我想等身体好了之后去京城看看。我有一好友被举荐京城,担任一王府中管事,曾来信给我让我去京城谋个差事。我因家中母亲需要奉养就没有去。如今母亲去世,我已无后顾之忧,想去京城投奔朋友,也许能有个发展也不一定。”

李云听了以后,就取出三十两银子,说:“你我虽素昧平生,但一见如故!我很欣赏你的风骨和才华,这些钱治病和到京师应该够了,希望你能一帆风顺,此去鹏程万里!”

管风也未推辞,接过银子,眼中湿润,他感激地说:“贤弟真是奇男子!有古侠士之风!为兄结交贤弟这样的人物,不虚此行!为兄定谨记今日解困赠银之恩,日后定当厚报!”

李云洒脱地说:“管兄保重!钱财乃身外之物,就是用来花的,花在谁身上并无不同,关键看花的是否值当!能以些许钱财助管兄腾飞,岂不快哉!”两人相视哈哈大笑,管风知道李云是保护自己的自尊心,对他更加感激,也对他行善事而不居功的品格更加敬佩。

连续几天,李云陪管风去诊所看病治疗。管风本来就只是感染了风寒,因为抑郁病情加重。现在心情愉快,又有汤药治疗,病很快就好了。

李云也趁管风休息的时候,在城里沿着道路走了个遍,对整个城市各区域的具体情况有了深入的了解,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军事方面。他观察了城墙的结构和整个防卫体系,整个城市军事力量的布局,守卫士兵的装备、编制和值守情况,结合兵法所讲的城市守卫战要点,在心中默默地推演,对城市攻防战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

八月初十,李云和管风打点行装,同时告别出发了。两人都满怀着希望,一个去往京城,一个去往城西的书院。

从西门出来,走出十几里,就远远看见一大片建筑,占据了山脚到半山腰的大片土地,长长的围墙中,绿树掩映间,白墙黑瓦的建筑若隐若现,仿若山水画一般,让人心生向往。李云不禁加快了脚步。

书院附近已经有很多学子和家长,李云随着人流朝着书院的大门走去。只见两侧绿树成荫,一座上带飞檐斗拱阁楼的大门掩映其间,门上牌匾上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思圣书院”,气势非凡。门旁立柱上挂着一副楹联:“有教无类,兼容并包”。

站在书院门口,静静地看着红漆的大门,他心中默念:“我来了!”

同类推荐
  • 回到唐末当暴君

    回到唐末当暴君

    朕为天子,乃受命于天。握秉乾坤,奋太宗之余烈,提天子剑,荡平不臣。晓谕八荒六合: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蛮夷番邦,皆为臣也!
  • 三国之霸权系统

    三国之霸权系统

    系统启动:发放初始礼包,力量型英雄一人,智力型英雄一人,钱财5000金,争霸开始。
  • 大国公传

    大国公传

    贫寒小子登顶人生巅峰,掌握帝国命运。操纵三国走向。
  •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英语民族史·伟大的民主

    本卷为《英语民族史》系列的第四部“伟大的民主”,1815年拿破仑垮台之后,英国稳稳地坐上了世界霸主的宝座。此际,法国乃至整个欧陆都已筋疲力尽,统一的德国尚未形成,俄国力量正从西欧收缩,西班牙和葡萄牙人也忙于本国事务或争夺海外财产。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革命和内乱横扫了许多欧洲强国,一些新国家相继诞生。在经年的动荡和混乱局势中,唯有英国几乎毫发无伤。同时,由于人口增长和移民活动,英语民族空前壮大了。
  • 唐晟春秋

    唐晟春秋

    一个穷困的小渔村崛起并最终称霸统一天下的故事。原本只是架空大陆上的宋国的分家——唐晟,主角赵忠信并无任何特殊的地方,唯有一颗改变天下恶政令天下百姓过上富足生活之心。由儿时的约定促成唐晟的崛起,并逐步走向消灭乱世,统一天下之路。经典战役不断不容错过!喜欢本书可以加入真孤道书友群一起探讨:146596152,欢迎喜欢本书的朋友加入探讨!PS·安利下,米思三力作《炮灰养成攻略》
热门推荐
  •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

    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激发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并将他们的行为引向实现组织目标的道路。管理者如何最大限度地激发其组织成员的工作潜能,即组织成员在什么状态下愿意充分展现其才能并不断地自主地挖掘内在的潜能呢?这正是《劳心者必读的101个心理法则》要解决的问题——基于人性、人心的分析,将管理工作和心理学有机结合,真正使每一个管理方法或技巧切合人心、实用有效,使每一位劳心者有“心”可“劳”。
  • 汉末之袁绍新传

    汉末之袁绍新传

    穿汉末,圆一心中英雄梦;洒热血,统一泱泱华夏国;细数三国风流人物;详叙每段虚幻史事。干戚舞,扬华汉威;驱外族,踏阴山破;华夏屈辱,从三国开始终止!
  • 妖孽神帝在都市

    妖孽神帝在都市

    上界霄庭神王战陨,混合魔龙灵元的神魂转生地球,横行都市,再战苍穹。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立庙成圣

    立庙成圣

    没有银两,没有丹药,没有靠山的“三没”少年,他“没有圣人的实力,却要行驶圣人的权力”,铤而走险自建圣庙,站在圣人的肩膀上,俯视这大好河山,这一世,要把这大好河山走个遍,把那强者会个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风急雨骤一地落红

    风急雨骤一地落红

    我爱你,既是前世修来的撕心裂肺,也是今生注定的天崩地裂
  • 废都

    废都

    当代文坛最受争议的作品,一部毁誉参半的奇书。1993年该书问世时,季羡林先生曾预言:20年后,《废都》会大放光芒。1997年获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是亚洲作家首次获此殊荣。2003年获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这是一部1980年代的中国社会风俗史,描写当代知识分子生活的世情小说。小说以历史文化悠久的古都西安当代生活为背景,记叙“闲散文人”作家庄之蝶、书法家龚靖元、画家汪希眠及艺术家阮知非“四大名人”的起居生活,展现了浓缩的西京城形形色色“废都”景观。作者以庄之蝶与几位女性情感的纠葛为主线,以阮知非等诸名士穿插叙述为辅线,笔墨浓淡相宜。在诸多女性中,唐宛儿、柳月、牛月清为他塑造最为成功也最倾心的鲜明人物。在这些充满灵性、情感聪慧而富有古典悲剧色彩的人物身上,体现出作者至高的美学理想。
  •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激发青少年物理兴趣的故事(启发青少年的科学故事集)

    本书是献给尊重科学、学习科学,创造科学的青少年的一份礼物。过去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今天我们说:“科学就是力量。”科学是智慧的历程和结晶。从人类期盼的最高精神境界讲,朝朝暮暮沿着知识的历程,逐步通向科学的光辉圣殿,是许多有志于自我发展的青少年晶莹透明的梦想!
  • 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

    绅士法则 淑女定律

    《绅士法则淑女定律》在综合众多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绅士法则,淑女定律”这一思维模式,并从多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阐释以丰富实用的案例为线索,帮助家长们科学地培养自己的孩子,为孩子未来拥有好前程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