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1000000001

第1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走进尚鹤芝先生的寓所,我脑子里的荧光屏上突然跳出《陋室铭》中的这几行诗句。

驱车驶出繁华喧闹的京城,一路打探着来到清河镇毛纺厂。有约在先,尚先生已在门口迎候。欢迎!久仰!礼貌的寒喧过后,笔者随尚先生曲曲弯弯地走了一阵,钻进了一栋爬满青藤的小楼。楼道很窄、很暗,本来就不宽余的空问里,横七竖八地摆放着各式杂物,需要小心翼翼地攀援而上,给人一种拥挤的情绪。看得出,这是一栋极其普通的居民楼。尚先生居住在最高层,是一套两居室的住房。室内室外感觉上没有多少差异,一样的拥挤,一样的灰蒙。没有气派的客厅和豪华的装饰,没有精美的家具和高档的家电,屋内的布设显示出“寻常百姓家”的朴实。斑驳的四壁上挂满了字画,斗室里弥漫着翰墨的芳香,这宁静而高远的志趣,这执著而不舍的追求,显示出主人与众不同的高雅。

“善读树德风,养气得天寿”,这条幅挂在主人卧室兼会客室的墙上,中间镶嵌着一个斗大的“福”字。像是人生的座右铭,又像是对人生的感悟。窗台上、壁柜上、书橱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奖杯和证书,国内的,国外的,中文的,洋文的,不知这尚老先生干吗要冷落它们,极不公正地将它们置放在那些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任尘埃将它们湮灭。怀着发现宝藏般的心灵激动,笔者执意要将那些尘封的荣誉“发掘”出来,那上面记载着一个艺术家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成就,记载着成功道路的艰辛和锲而不舍的攀登者付出的甘苦。

——尚鹤芝同志,你的书画艺术成就卓著,特授予当代书画艺术名人荣誉称号。

1993年12月

——尚鹤芝先生:95跨世纪当代诗书画印作品大联展,你的书法作品已入选,该作品同时选人跨世纪当代翰墨艺术家书画库,诚表祝贺。

1995年12月8日

——尚鹤芝先生:根据你所取得的成就,经有关专家审度,你的传略被编入《中国当代名人录》(国际名人版),谨此祝贺。

1995年3月

——尚鹤芝先生:你的作品一件入选首届盛京杯书画篆刻赴日展,在日本国秋田市展出,并被收藏。

1994年8月

——尚鹤芝大师,惠赠书画作品,经评审为国际书法类逸品,公展于台北市中国艺廊。文耀三台,艺炳千秋,声华四海,道重万邦,谨致最高荣誉奖状,用彰典谟,垂馨百世。

1995年10月吉旦

——尚鹤芝同志:衷心感谢你对三峡工程和库区建设的大力支持和为弘扬民族精神,造福子孙后代,促进三峡地区的繁荣做出贡献。

1993年8月

——尚鹤芝同志:你向灾区人民提供的捐赠,体现了中华人民的传统美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互助友爱精神。我们已将你的捐赠如数转交灾区人民群众,谨代表灾区人民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市民政局1993年10月

用这种编年体的方式写人物,的确是败笔,让人看了感到腻烦和枯燥,笔者之所以这样明知故犯,是因为这读来使人感到枯燥的文字,是一个艺术家为之奋斗一生的追求。

十年面壁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33年,尚鹤芝降生在河北新城县一个偏僻山村的茅草棚里,当他睁开眼睛认识这个世界时,铸造他生命的母亲已撒手人寰,永远地离他而去,那时他还不满两个月。父亲是个乡村郎中,迫于生计,常年流落他乡,尚鹤芝从小被伯父领养。伯父是教私塾的先生,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是远近十里八乡的土秀才。家里没有玩具,尚鹤芝从小和笔砚纸墨打交道,常常把墙上、身上、脸上涂抹得一塌糊涂。“大伯,教我写字好吗?”那天,伯父正伏案批改作业,身后传来一个熟悉的童音。伯父停下手中的笔,用惊喜的目光注视着站在身旁的这个稚气未脱的孩子问:“你真的想学写字?”他认真地点点头,眼睛里闪动着渴求的目光。“行,从今天起,我开始教你学写字。先学研墨,再学握笔,先学识字,再学写字,要用心学,用心练,每天学5个字,写两个时辰。”伯父作了承诺又提出严格要求,他真诚地希望尚家后继有人,将来光宗耀祖。

8岁那年,尚鹤芝上学了,跟伯父学了3年,练了3年,和同龄的孩子比,他的确是“鹤立鸡群”了。尚鹤芝是个懂事的孩子,在学校他深得老师的赏识,回到家又深受伯父的喜爱。老师布置的作业要完成,伯父布置的作业也要完成,烧火、做饭、放羊、拣柴,稍有空闲,他还要帮助伯母做家务。上了4年初小,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区办的高小。高小的班主任老师叫张子福,是清末最后一个老秀才。张先生的字写得好,对学生写字也要求严。那时抄作文用的是小楷,对卷面的评语分4档:甲上、甲下、乙上、乙下,得甲上的受表扬,批乙下的要挨打。尚鹤芝始终是受表扬的学生,深得老师的喜爱。“中国人,首先要写好中国字,连中国字都写不好,将来怎么去发展中国的文化艺术。”多年以后,回味张先生的教导,依然是那么亲切。

1950年,迎着新中国诞生的朝阳,尚鹤芝走出校门。高小毕业了,家里供不起上中学,懂事的他理解伯父伯母的难处,能坚持上完高小实属不易,上中学他没有奢求。

庄稼活,不用学。放下书包,扛起犁耙,沿着父辈们的脚步他无怨无悔地走进田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地对着太阳唱歌,对着月亮叹息。作为农民,他也懂得“写字不能当饭吃”的道理,可他打里喜欢,上山放羊,他用牧羊鞭作笔在地上写,问地垅休息,他用手指作笔在地上画。最令他难忘和盼望、最能显露他书法才华的是过大年。农村里过年,家家请门神,户户贴对联。这写对联的活家家都找他。他乐此不疲,挥挥洒洒地在对联上练书法。

1951年那个收获的季节,一阵金秋拘,吹来一个令人激动的喜讯:河北农学院招收棉花栽培技术员。“鹤芝,咱们也去试试吧?”同村的几个跃跃欲试地同学前来串联和鼓动。“试试就试试。”尚鹤芝虽然报了名,可对此并没有抱希望。他心里有数,全省招收400名学员,仅自己所在的考区就有3000人报考,全省设了多少个考?总共有多少个考生参与竞争?自己只有高小的底子,和那些初中生、高中生相比,显然处于劣势。在这百里挑一的竞争中,自己充其量不过是一个扩大了的分母。分子也好,分母也罢,既然已经来了,就要硬着头皮闯闯。

“尚鹤芝,你考中了!”发榜那天,他不敢去看,是前去看榜的同学给他带来福音。山沟里真的飞出了个金凤凰,前来祝贺的有同学,有亲友,有四邻八乡的父老乡亲。

中专毕业后,尚鹤芝被分配到武安县农业技术站。他学的是棉花种植,一同报到的5名同学全部分到乡下,他字写得好,被站长看中,留在了站里当秘书。站里写通知,打报告,办宣传栏全是他的活,他津津乐道,没想到“写字真的还能当饭吃”。

“文革”开始的那一年,县长被打倒了,站长被揪了出来,他同样不能幸免,被戴上“黑笔杆子”的帽子“靠边站”。当时他想不通,这写字也能写出罪过?不能工作了,他每天躲在家里练大字,在那挥毫泼墨的瞬间,他忘记了。灵的痛苦,人间的烦恼。“尚鹤芝,你每天关在家里练大字,是消极革命,是逍遥派。”又一顶大帽子向他头上扣来。“每天给我们去抄大字报。”“造反派”给他安排了工作。这工作不错,既能“革命”,又能练字。那些年,他说不清抄了多少张大字报,可笔下的功夫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980年,承蒙组织对知识分子的照顾,47岁长期两地分居的尚鹤芝调到爱人的工作单位——北京第纺厂。夫妻团聚了,可喜可贺,可专业转丢了,他深感遗憾。自己当了大半辈子农业技术员,如今改行当了行政科长,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他惘然若失。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了迷失的自我。五一国际劳动节,厂里搞了一次职工书画展,这正是施展才华的好机会,他连夜写了几幅大字,参加了书画展。“这尚鹤芝是谁?”“就是那个新调来的行政科长。”“字写得不错!”纺织局成立书画研究会,他报名参加,被批准为会员。研究会成立的当年,举办了一次书画展,他写的大字一笔剑以其夺人的气势受到专家的好评。“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是他给“剑”字写下的注脚。

从此,他的业余生活格外地充实起来。上班他兢兢业业地工作,下班后他钻进书房练字,“躲进小楼成一统,任尔东西南北风”。星期天,他天不亮进城,凡能打听到的京城书画展他想方设法前去观摩,精研诸子技法,博采众家之长。刘炳森、黄均、赵家熹、王遐举、崔子范,他逐一结拜这些京城名家,他那“程门立雪”的求学精神,启开了一扇扇紧封的大门。

“人说年过三十不学艺,可这老头子眼看五十岁的人了,却一门心思地迷上了写大字。瞎耽误功夫不说,就这份辛苦也让人受不了。”老伴不理解他这种痴迷,也不止一次地加以劝说。

星期天,孩子们回家了,难得一个合家团圆、共享天伦的日子,尚鹤芝却关起门来练大字。“爸,你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练哪门子字,真是自找苦吃,你不嫌烦我们都嫌烦。”孩子们同样不理解,有时冲他发牢骚。“嫌烦你们以后少回家!”认准一条路,他是十匹大马拉也不回头。

那是一个星期天,“九九艳阳天”里一个倒春寒的日子,呼呼的西北风从窗前刮过,飘零的雪花送来早春的消息。天还没亮,为了不吵醒老伴,他悄悄地起了床。“起这么早去哪?”老伴关切地问。“中国美术馆。”“吃了早饭再去吧,我这就起来。”“饭我带上了,路上吃。”“今儿天冷,还是吃点热乎的再去吧。”“来不及了,还有20多里路。”前天从报上得知中国美术馆正在举办一个以“绿化”为主题内容的书画展,他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冒着风寒早早地来到美术馆。“请问先生,你是书法家?”主持人看了他的签名,从那颇具功力的字体上猜问。“不敢,不敢,我是来学习的。”

“请先生为我们的书画展助兴,题几个字吧?”“可以,但今天不行,我没带印章。”“我们派车随先生到家里取?”“不必了,我明天一定来。”尚鹤芝欣然许诺。题什么词呢?回家的路上,他苦苦地思索。雪花装点了一个白色的世界,白色的天空,白色的田野,白色的路径,连思维也变成了白色的盲区,宛如进入了真空带。有了,就是这“真空”了。“真空无生物,绿洲最怡人”。第二天,他当场献艺,将这两个大字献给了组委会。

1992年日本东京都酒文化博览会在北京举行,应组委会的邀请,他将在开幕式上题字助兴。题些什么呢?从来不饮酒的尚鹤芝那天把盏独酌,他想在酒中找到灵感。那天,他醉了,超然物外,神游八极,从“邀月对影成三人”想到“牧童遥指杏花村”,从“李白斗酒诗百篇”想到“西出阳关无故人”。酒,的确是一个文化大系,从古到今,留下那么多绝辞妙章。不停地排列组合,不停地来回碰撞,灵感的火花突然间闪现出来:美酒飘香远万里,华夏佳宾来五洲。他翻身下床,展纸研墨,写下了这副对联。

文字,文字,文与字既相联又相通,文能哺养精神,字能修身养性。为了使文和字珠联璧合,尚鹤芝静默细察,每写一字,都要写出“气”和“质”。尚鹤芝擅长写大字,最为拿手的还是“福”、“虎”、“和”、“气”,每写一字,都有他独到的见解。福——多福年寿人之所望,积善积德福寿自降;和——和乃立身之根本,家庭幸福之源泉,国家繁荣昌盛之法宝,故有天时地利不如人和之说,忆古观今,无不如此;气——多读书以养胆气,少忧虑以养心气,戒发怒以养肝气,薄滋味以养胃气,惟谨慎以养神气,顺时令以养元气,须慷慨以养浩气,胸豁达以养正气,傲冰霜以养骨气,当忍让以养和气,应谦恭以养锐气,莫懈怠以养志气。静默细察可以产生悟性,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可以产生灵性。尚鹤芝走到哪里学到哪里,外出参观游览,他留心记下碑文和对联,在家看电视听评书,他记下歌词和警句。他始终不离身的那个笔记本,可谓是一本锦言集,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上千条警言名句,这是他10多年的积累,也是他的智慧之源。

人间岁月闲难得。

天下之交老更亲。

文人相重,同行相助,二人之行,必有吾师。这是尚鹤芝的座右铭。他以字会友,广交天下,退休了,依然生活得很充实。

今年4月16日,尚鹤芝应邀到钓鱼台国宾馆参加首都书画名人笔会,原外交部长黄华前来求字,见黄老鹤发童颜,精神矍铄,他挥笔写下“乐观”两个大字相赠。遒劲有力浑然一体的大字写毕,意犹未尽,突来灵感,又用小楷写下补白:达观心舒,静观自得,乐观长寿。黄老击掌鼓励,欣然受之。

在那个展板前她站了很久了,看得那样出神,那样专注。尚鹤芝来到她的身旁,“请问,你喜欢这幅字吗?”“喜欢。”对方脱口而出。“喜欢,我回去送你一幅。”“你就是尚鹤芝先生?”“是认识你真高兴,我叫蒋月英,在北航工作,这是我的名片,也请尚先生给我留下电话和地址,改日一定登门拜访。”第二天,这位慕名者来了,尚鹤芝不负所望,接车写了7幅。“你喜欢哪幅就拿哪幅吧。”尚鹤芝慷慨许诺。“我全鲁欢。”“全喜欢就全拿走。尚先生,我儿子要去加拿大留学,还想请你再写几幅。”尚鹤芝没有拒绝,满足了这位母亲的心愿。

在尚鹤芝的影集中,有一张珍贵的照片是他和陈云同志的夫人于若木的合影,这张照片自然也是以字结缘。在陈云家的客厅里,只有一幅书法作品,就是尚鹤芝写的“十二气”。于若木说:“这幅字写得好,内容也好,前6气养身,后6气养性。我们老俩口晚上睡觉前念一遍,早上起床后念一遍,受益匪浅。”

警鹤芝先生,收到墨宝,大喜过望。书法写得飘逸,有如行云流水,真可谓是仙风道骨;‘十二气’超凡脱俗,荡气回肠,待装裱后挂于室内,天天抚摸领悟。听朋友说,先生十分随和,没有当今书法界那种铜钱气,卑以为这十分难得,祈望一如既往,做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书法固然是艺术,但更是一种修练,不知先生平时如何练笔,盼能赐教。这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保育钧先生对尚鹤芝的评价。

书法是艺术,是艺术就不能被铜臭熏染。尚鹤芝从不给自己的字标价,他认为艺术是无价之宝,把自己的作品标价出卖就像出卖自己一样令他心里不安。他始终坚持先舍后取的原则,凡喜欢他的作品者,有求必应,凡给他报酬者,多少自便。一位来自台湾的收藏家“请”走他一个“福”字,留下6000元人民币。一位德籍华人儿子属虎,留下重金请他写了一“虎”字。尽管他一字千金,可他从不以字谋财,他追求的是书法的精粹。

给笔者写完那幅“满江红”,尚老先生庄重地在上面盖上那方“尚半耕”的印章。他说,前半生我是在用力耕,后半生我是用笔耕,前半生我耕耘的是土地,后半生我耕耘的是墙壁。有耕耘定有收获,真诚地祝愿“尚半耕”先生在中华艺苑里耕耘出一片灿烂的辉煌!

同类推荐
  • 行大道

    行大道

    《行大道》描述了基层干部元仪頫五光十色的人生轨迹和曲折坎坷的职业经历。小说较为客观地反映了二十世纪后半叶,不同时期社会背景、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的反差与碰撞,生动展示了那些年代诚实与虚伪、革新与守旧、廉洁与势利之间的对决与博弈,弘扬了做官先做人,做人先立德的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干净做人,公道办事的干部职业理念。
  • 陈小米

    陈小米

    我这种职业,见过各种各样奇怪的人,不应该这样纠缠于某个过去了十年的病例。但实际上是,常常某个熟悉的或者陌生的,看起来正常得不能再正常的女人,都会让我想起陈小米,甚至猜测她们身体里是不是住着一个陈小米。既然这样,请允许我用文字再整理一下,我想试着找一找陈小米。也许陈小米并没有走远,会不会在某个地方某个时候翻开某本杂志,而后她就回来了。也许是陈小米想说些什么,关于她本人和本人之外的她。我不保证每个细节都能还原,但大体上是没错的。
  • 七彩天使

    七彩天使

    沐浴在夕阳下,看着光波粼粼的海上美景,她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她的短短二十八年零十个月的生命历程一幕又一幕地在眼前闪现,她记得在十岁生日那天,爸爸妈妈给她买的漂亮的奶油蛋糕;当她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她高兴得跳了起来;她想起和萧东结婚的那一天,幸福的感觉令她永生难忘;还有当儿子呱呱落地的那一刻,她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洛杉矶国际机场与萧东重逢时,众目睽睽之下,他抱起她来高高地举起;她还清楚地记得爱心医院的女院长给她颁发奖状时的情景;女院长脸上露出的灿烂的笑容……二十八年,生命之花开得正旺盛的时候,灾难与死亡的魔掌竟向她伸来,她才刚刚艰难地完成了从白衣天使到七彩天使的转换,难道上帝要将她召回天堂了吗?
  • 侠饭

    侠饭

    豆瓣高分日剧同名小说,厨房与人生都是他的地盘!吃饭不仅是在给胃填满食物,更是为疲惫的心注入情感。在隔夜炒饭与速食咖喱中也能尝到人生的味道,这顿侠气十足的料理,刀疤大哥请你吃!继《深夜食堂》、《孤独的美食家》之后又一部经典美食番,放下武器,举起锅铲,这才是男人的美食。让你的每一顿饭都不凑合,每一段人生都香甜。新鲜的鸡蛋与锅底的小火撞击出奇妙的交响乐,软嫩色鲜的牛肉通过腌制有了绵密厚重的独特口感,把家常食材的温情味道,献给每一位努力生活的平凡人,这是对不甘平凡的奖赏。
  • 寝台特急1/60秒障碍

    寝台特急1/60秒障碍

    摄影杂志上一张题为“隼号寝台特快上遇到的女人”的照片引起了刑警吉敷竹史的关注。这并非因为女人漂亮的面孔,而是——在照片上显示的日期之前,这个漂亮的女人已经在家中遇害……快门的速度为1/60秒——这成了吉敷竹史无法逾越的障碍!
热门推荐
  • 纯情丫头de爱恋

    纯情丫头de爱恋

    喜欢他三年,最后还是没能走到一起。她开始了新的生活,遇到江宇轩以后她懂得了什么是爱,爱是一生的守候,不离不弃,他们一起考上大学,为了让他完成他的梦想,她选择了离开,“夏梦然,我不会放开你的手”,他心如死灰的离开。三年后,他们再次相遇,原本以为自己的心不会再有波澜,见到她的那一刻,江宇轩还是输了,他还是放不下!夏梦然:“每天去你办公室找你的那个女人是谁?”江宇轩:“这…好像和你没关系吧!”夏梦然:“怎么没有关系?”看着女孩憋红的脸,江宇轩不禁靠近了几分,贴近夏梦然的耳边说道:“你说有什么关系,嗯?”轻微的呼吸浅浅的吹在脖颈,惹得夏梦然一阵颤栗,细小的声音从耳边响起:“因为我要追你啊,你只能是我的!”看着女孩坚定的眼眸,江宇轩勾了勾嘴角,“好。”(不喜勿喷,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love:一直在逃避

    love:一直在逃避

    你相信一见钟情么?你有过那种怦然心动的感觉么?让我们跟着心的频率一起跳动起来吧!心脏的跳动,不是每一次都是心动,有时候,也会是心痛。
  • 南怀瑾的故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南怀瑾的故事(谷臻小简·AI导读版)

    今日中国,有几人堪称“国学大师”?又有哪位国学大师能促成汪辜会谈,牵头修建金温铁路,让世界级管理大师年年前来听课学习?本书反映了南怀瑾传奇的人生及其重大贡献。
  • 冷少霸爱,孽缘

    冷少霸爱,孽缘

    那双黑泽的眸子里蛰伏危险的阴鸷,幽暗的眼底带着强烈的占有欲,痴恋,疯狂,扭曲,狂爱,深情,以及无视一切的不在乎。他,是世界五大势力之首,暗门的少主。尊贵的身份,完美的外表,温柔的性格,谁知道这具身躯里藏着是一个怎样的魔鬼。他说:玥,不要怪我,你只能是我的。他说:权利,金钱,这一切他都不在乎。可是为了得到她,他会不择手段,也要将这些握在手里,谁也不能阻挡他,就算亲情。他说:别想着逃离我身边,要不然我会忍不住将你囚禁,永生永世。他说:玥,求你,不要走那么快,等我。场景一:温暖的室内,那张大床上卷缩着一个纤细的身子。一男子站在床边,深深的注视着那张睡脸,眼底下隐隐的泄露出痴恋。“呆瓜。”场景二:破烂的仓库里,她手举枪支指着自己的脑袋,脸色苍白如纸,目光怔怔的看着对面那个人,似乎不敢置信的不停低语:“为什么,为什么你会变成这样。”变得那么可怕,那么让人恐惧。这样无视生命,无视亲情,无视血缘,无视一切,不择手段,就为了.得到她。作者独白:就是想写这么一段爱而不得,痴恋成狂的感情。某伊任性,宝宝们要多多包容,笔芯。注:1:这书是【史上最强腹黑夫妻】后续二部。主角:冷翎玥,冷谨轩。(不喜慎入)2:这书是重生文。3:无血缘4:一如既往的铁血文,简介是错误的。特注:前方深坑,入坑请慎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有朋友的江湖

    有朋友的江湖

    江湖本腥风血雨,可有朋友,知己在,也变得其乐无穷。有朋友,才有江湖!
  • 剑噬苍穹

    剑噬苍穹

    这是一个利剑主流的世界,在人与人之间,唯有手上的利剑才是最佳信任的伙伴。是谁,手握神剑,横闯天下?是谁,手握神剑,敢于天下为敌!?
  • 红楼续梦之水黛情

    红楼续梦之水黛情

    《水木缘》之后再续红楼,依旧是红楼,依旧是妹妹,依旧是水黛情深。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水溶,不是生于优裕环境的天之骄子,而是木秀于林,历经磨难,啖尽人情冷暖,肩负重任的冷情皇子。逆境,绝望、世态炎凉,没有让他倒下,而是让他一次次的浴血重生,让他傲立不倒,更加强大。这里的黛玉,没有异能,没有强大的背景,她只是生于江南水乡,书香世家走出来的清灵脱俗女子。外柔而内刚,聪颖慧黠,坚强独立,走出木前盟的重重阴霾,更加清晰的看待世态人心,于泥淖中卓然,不染俗尘。三生三世的等待,茫茫人海中相遇,凝眸时,情归处。他是冷傲的王,无情无爱,等待的只是能够点燃他眼眸的清灵。她是世外仙姝,孤芳自赏,希冀的只是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承诺。何须后宫三千,今生有你,足矣。前路多艰,惟愿与你携手,不离不弃。梦续红楼,水黛情重,写一段盛世王朝的爱情记忆。喜欢水黛配的亲一定要收藏,投票哦~————————————————————————————推荐竹子已完结红楼文:《红楼别梦之水木缘》强力推荐好友红楼文:人幽若兰精彩红楼新作——《一水溶玉梦红楼》潇湘馆内,黛玉等来的不是前盟成真的喜讯,而是另嫁他人的圣旨面对着那个俊美超凡、深沉莫测的王爷,面对着变幻复杂的朝事家事,面对着府里宫里各有用心的人,情心成灰、孤傲清高的黛玉,经过重重误会,用自己聪慧、敏感的心,发觉那个执着而又霸道,深沉而又专情的他才是自己携手一世的人.水溶版:月色下的那一个浅笑,终使得我义无反顾,赐婚的背后,你可听到我心底那一声执着而又酸涩的叹息。“他能给你的,我也能给你,他没有给你的,我还能给你,所以,他要的,我也要,他没有要的,我还要”北静王府里,用我固执的一腔柔情,许你一生一世,不管前事如何变幻,我---绝不食言。黛玉版:初见是无情的你,再逢是莫测的你,掀起盖头的那一刻,我面对的又会是怎样的一个你。“荣华富贵我不要,我只要一颗如他般的真心,你给的起吗。”历经误会重重,我才知道,原来渴求的真心早在我再见你时就已经彼此交付,红尘路上,我--陪你一生一世。脂砚斋红楼新作:夏轻尘《潇湘辞》也是一篇水黛文,很不错哦,亲们可以收藏一下。……………………………………………………………………………………………………推荐好友精彩文文月色阑珊《抢手二婚女》叶清欢《外遇的诱惑》
  • 某科学的终结者

    某科学的终结者

    泱泱星河百亿年,英雄辈出,能担得起反派二字的却寥寥无几。韩青,宇宙万灵的共同敌人,终焉审判者。晓乾坤,算因果,巴掌大的罗盘便叫一颗星球分崩离析。当清算日来临,他必降临,审判万灵与诸神。“修仙者?你的时辰到了,去死吧!”“克苏鲁邪神?你的时辰也到了,吃我炎爆弹!”“道,道祖……能麻烦您老人家移步墓园吗?小的为您准备了上等的昆仑神木棺椁,希望您不要嫌弃。”
  •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

    名人传记丛书——利文斯敦——沟通非洲与世界的桥梁:“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