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300000020

第20章 节约生命 礼教杀人

儒家实行厚葬,居丧时间长,做几层的套棺,做很多衣服、被子,送殡像搬家一样;三年服丧期内哭哭啼啼,别人扶着才能站起来,拄了拐杖才能行走,耳朵听不见声音,眼睛看不见东西。这足以丧亡天下。

按照丧礼,国君、父母、妻子、长子死了,要服丧三年;伯父、叔父、兄弟死了,要服丧一年;族人死了,要服丧五个月;姑、姊、舅、甥死了,都有几个月的丧期。这些都是应该废止的。

——《墨子·公孟》语译

1.孔子一语破天机

孔子被围困在陈国、蔡国之时,有一阵混得只有野菜汤喝,非常狼狈。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孔子的弟子子路设法弄来了一头小猪,蒸了给孔子吃,孔子不问清肉从何而来便大嚼起来。子路又抢了别人的衣服,用来换酒,孔子也不问酒从何来张口就饮。鼓吹礼教的祖师爷一点礼义廉耻的影儿都没有了。

后来孔子到了鲁国,鲁哀公久闻其大名,待为坐上宾。在鲁哀公的欢迎宴上,筵席摆得不端正孔子不坐,割下的肉不方正孔子不吃。

子路颇为惊诧,上前问道:

“先生为什么跟在陈、蔡时的态度相反呀?”

孔子说:

“过来,让我告诉你。从前我们是苟且偷生,现在我们则是要获取道义。”

饥饿困逼之时,则不惜妄取以求活命,礼义就被抛到九霄云外了;到了饱食有余之际,礼节规矩就来了。

如果礼义只在不饥不寒、生活富足的情况下才适用,那么,这种礼义就该打个问号了。要么是礼义本身是虚伪的,要么鼓吹礼义的人是虚伪的。

2.死者与生者

生命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人都难免一死。

对每一个人来说,生是短暂的,死才是永恒。

死者死了,活着的人该怎么办?

一种是更加健康、积极地生活,以绚烂多彩的人生来祭奠死者的亡灵。这样,死者的生命在生者身上得到了延续,代代相承,所谓历史和民族就是这样形成的。

祭奠死者,不仅是缅怀,而且是使生者更有生的勇气。

战时,前面的战友倒下了,只会激起后面的战士更勇猛地冲上前去。所以说,死不仅是肉体的消亡,它是为生者铺平前进的道路。

即使是非正常的死亡,如意外灾祸、自杀等,也能够带给生者以提醒和反思。知道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要防患和警惕的。

另一种是不管情不情愿,乐不乐意,整日价为死者哭哭啼啼、悲悲切切,人生道路从此蒙上阴影,从此失去许多选择的自由。死者死了,生者也因此而进入半死不活的状态。

为失去亲人、朋友而悲痛,这是人之常情,但因此而成为对人的一种要求和规范,并由此而制订出一整套礼节和仪式,则是一种罪恶。

最极端的就是君王或大臣死了,用活生生的生命(有的还是儿童!)去殉葬,为公开杀人找了一个最无耻的借口。

其次就是丈夫死了,号召女人守寡,最好是跟着去死,被称为烈女,树碑立传以留后世。杀人不用自己动手,其手段更为卑劣狡猾。

再次是久丧,国君或长辈死了,三年五载,大臣不理政务,农人不事农活,学子不读书修业,生命就在不知不觉中被死人夺去了一大部分。

儒家在中国盛行几千年,有利有弊,鼓吹礼教则为弊端之首。

墨子反儒,重在反这些戕害人性的僵死的教条。

3.厚葬:害己又害人

人难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但无论是泰山鸿毛,死后却没有两样,都是化作一股轻烟,一堆骨灰。人来自自然,又回归自然,这是自然之理。

但有些人却不信这个,偏偏要与自然规律较劲儿,总想长生不老、不死,所以中国古代炼丹术特别发达,寻求长生不老的人也特别多。实在抗不过死,怎么办?那就搞厚葬,活着用不尽,死了带着走。

仔细想来,这些人在世时并没好好地生活过,一心想的是死后怎么办,该住什么样的房子,穿什么样的衣服,睡什么样的棺材,如何使那一堆死肉十年百年不烂,等等。于是,年纪轻轻就为自己修墓穴,就把金银财宝大批大批地往土里面埋,就把自己的家奴、仆人杀掉陪葬。

这些人活着总在想死,死后还害人。

这些人能是吃不饱、穿不暖,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贫苦百姓吗?

厚葬之风,一害自己,二害他人,实不该有。

鼓吹厚葬的人,要么是权欲熏天、心理变态;要么是财迷心窍,腐化堕落;要么是讨王公大人的欢心,捞几个赏钱。

这最后一类比前两类更为可恶。自己并不富有,却鼓吹厚葬,很有些在富人面前摇尾巴的味道。对广大贫苦百姓来说,则又是一种麻痹和腐蚀,让穷人放松警惕,以为富人的荒唐有理,以为富人的举动值得羡慕,跟着眼馋心热。

然而厚葬居然能成为一种习俗和时尚,可见流毒之深。近代以来,文物出土不时爆出轰动性新闻,不少人为发现了一座又一座古墓而奔走相告,这实是中国人的悲哀。在一具具殉葬的幼童骨骸面前,我们还高兴得起来吗?

厚葬在近代已不像古代那么盛行,但流毒未曾肃清,因而在某些物质丰富精神匮乏的地区,又有死灰复燃之势。

厚葬曾害了我们无数的先人,难道还能让它继续害我们的后代吗?

早在二千多年前,圣者墨子就对此痛加指责:

厚葬在王公大人家中,棺木必定要多层,葬埋必定要深厚,随葬的文绣必定要繁富,坟墓必定要造得高大;这种情况在匹夫贱民家里也存在,他们竭尽全力不惜倾家荡产;在诸侯豪族家中,死人身上装饰着金玉珠宝,束缚着丝絮组带。并把车子、马匹埋葬在墓穴里,还要多多制造帷幕帐幔,钟鼎和鼓、几筵、酒壶镜鉴、戈矛宝剑、羽旄旗帜、象牙皮革,将这些东西放到死者寝宫一起埋掉,内心才满足。至于生者陪死者而葬,天子、诸侯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百,少的几十;将军、大夫死了杀掉的殉葬者,多的几十,少的也有好几人。若此风盛行,国家必定贫穷,人民必定减少,刑法政事必定紊乱,生命将在这样血腥的习俗中变得灰暗无光。

4.丧葬与人道

死人了,哀惋痛息,人之常情。祭奠以作永远的告别,居丧以告慰逝者的英魂,活着的人能从这些仪式中感受到人世的温暖和亲情。

丧葬的本义是人道。但具体的丧葬行为,却多有反人道之处。

古时候王公大人办理丧葬,必定是大棺套中棺,皮革裹三层,随葬的璧玉准备好,加上戈剑鼎鼓壶大盆,刺绣衣服和白练,车马的缨络上万件,车马女乐也都准备齐全,还必定要除清墓道,修建的陵墓比山陵还高。

如此巨额的财富是百姓的血汗换来,就这样轻易地埋到地下,加剧了百姓生活的贫困。

现代人不以古人为鉴,曾做出一些错上加错的蠢事。有权的迫令职员下属为自己过世的亲人披麻戴孝;有钱的大肆修陵凿墓,不知用这些钱来为社会多行善事。这种事虽不如古时候普遍,但也足令人深省。

古时候居丧的方式,更无人道可言。

无论是否真的哀痛,也无论是否心甘情愿,都必须按既定的程式行事:哭泣不分昼夜以致声咽,披麻戴孝痛哭流涕,守在墓旁边的茅屋里,睡在茅草上并枕在土块上,还要相互强制着不进食而挨饿,少穿衣服而受冻,弄得脸色又黑又黄,消瘦不堪,耳朵听不清,眼睛看不明,手脚无力,不听使唤。

可见,凡属与人道相悖的丧葬,都该废止。

现今已没有古时候的丧葬仪式了,但实质上相仿的东西,是否还在束缚着我们呢?

同类推荐
  • 文化笔记

    文化笔记

    王小波是目前中国最富创造性的作家,被誉为中国的乔依斯兼卡夫卡英,也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其文学创作独特,富于想像力、幻想力之余,却不乏理性精神。他的文字,是透明的也是朦胧的,是本份的也是狡猾的。迷宫一般的文字,可以让你想到博尔赫斯,他兜起圈子来,比出租车司机还要出租车司机……总之,你可以读到无限的可能或者不可能、无限的确定或者不确定。本书共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162篇优秀作品,包括《生活和小说》《拷问社会学》《文明与反讽》《域外杂谈·农场》《荷兰牧场与父老乡亲》等。
  • 乡风市声

    乡风市声

    本书选录了老舍、鲁迅、茅盾、叶圣陶、钟敬文等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名家作品,以风情趣闻为主题,来传达文化的精华,是一本极有阅读趣味的文化读物。
  • 漫步遐思

    漫步遐思

    本书是陈先达先生的哲学随笔,先生针对日常生活中的困惑及其哲学问题,以一位哲人的视角进行探讨,或深入历史,或关注现实,或感悟生活,语言生动,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使读者在对问题的思考和对现实的追问中得到哲学精神的滋养。本书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游痕留墨:郑振铎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冥帝爆宠妖娆宫主

    冥帝爆宠妖娆宫主

    第一次见面,小女孩便趁着小男孩练功时偷偷亲了他一口,小男孩差点走火入魔,于是恼羞成怒的一掌拍过去……第二次见面,小女孩只能在高台之下仰望着上方的小男孩,内心有一丢丢的失落……等长大后,曾经的女孩已经成了美丽妖娆的候选宫主,在外历练时,与长大的男孩结识,可是她却没有认出来,男孩想尽办法靠近她,她却以为男孩喜欢的是她的好朋友,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报纸是“谁”:美国报纸社会史

    自1690年诞生至今,美国报纸历经沧桑变故,其报道模式亦处于不断的流变之中。报道模式是指报纸在其日常新闻生产实践中所依循的准则和样式,它是报纸新闻生产的常规形式,是报纸长时间都在使用的报道方式。本文试图在“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两个维度上透视美国报纸报道模式在不同时期的内涵与特点,探究报道模式的流变轨迹及流变动因。“事实选择”是指报道模式中选择了什么样的事实,“事实呈现”是指报道事实时采用什么样的手法。“事实选择”和“事实呈现”是新闻生产紧密联系的两个维度,选择了某种事实也就随之选择了与之对应的某种呈现方式,两者骨肉依存。
  • 重生悍妃狠嚣张

    重生悍妃狠嚣张

    前世她对大姐尊敬有加,大姐却不顾尊卑处处算计、利用她!生母、嫡妹死,是庶母下毒害死!为了相公,她送尽钱财、百般谄媚,为他谋得高官厚禄!却,被他凌辱、虐待,他与大姐通奸,肚中的孩儿成为一块死肉,她也含恨而去!苍天有眼,让她重生,重生在十四岁……她,为夺回一切,她,为复仇,她,为保护心中所爱,她,重生而来!这一次,她再也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草包,再也不是那个什么也不知不懂不明的白痴!
  • 刀戏

    刀戏

    梦起时江湖问酒,醒梦时提刀江南。江湖之大,有天下第一的书生杜若、有单剑登榜的苏运剑、有肩扛六枪的霸王项羽、有为寻丢失的佩剑而行走江湖的侠客…有百舟湖上画江南、有千客文府论天下、有万侠问酒岛问酒…还有自号小人物的江南世子秀儿,下江湖想为榜上人,上马鞍想成天下事。余末——全天下都知道秀儿要演刀戏,那又如何?仍一手刀戏了半个江湖。?????????????????????????????????????????????????我这文章口碑挺好,你就慢慢跟着读,读不好你自己找原因。——范德·姝婛·彪
  • 修罗西渡又一春

    修罗西渡又一春

    她是天界嚣张跋扈小花仙,一朝被人认成早已陨落的修罗神。从小萌妹变成大魔头,这换谁谁受得了?苏提:“我不是,我没有,别胡说……”再世成仙,抚养自己的尊者一脸深情,妖界太子妩媚动人,神兽坐骑卖萌耍贱,哪个才是她命定之人,是再续前缘,还是情缘新开?姻缘神:“妹儿,我尽力了,这次红线给你换成钢丝的了……”腹黑忠犬大神兽x傲娇别扭修罗神
  • 放手只因深爱过

    放手只因深爱过

    明明放手只为深爱,他却将她恨之入骨。
  • 冥帝夜尊

    冥帝夜尊

    “嗯……好热好疼……主人轻点……”女人怀里的狸猫一脸迷醉舒服的暗哼。“闭嘴……洗个热水澡而已,又不是让你进油锅。”夜九眯着眼,白皙修长的手指有一下没一下地撸着它的暖毛。灵狸(┬_┬):……(女扮男装。)秦炎两国的最后一役。十四万秦军齐解甲,投降大炎。她困死孤城、斩马饮血。苟延半月,身死灵残。也曾经天纬地、号令三军!也曾才绝江左、写意诗情!也不过落得一个魑魅魍魉的下场……困死的孤城,战马的血引,激活九阳九阴闭合之阵,助她成为不死不灭之身……介于阴阳之间,超脱三界众生之外,拥有九阳灵力,却能开冥玺、驭阴兵!从此,天、人、冥三界,各路神佛妖魔垂涎她的肉身!!想睡她的,想啃她的,想宰了她的……·当将军的战甲褪去,换上一身布衣……清明上河。中元夜雨。碾碎一身江南风骨。她夜九,从此不问神佛路,只求吾心痛快与清明!——从此一人一狸、上至九天下至幽冥,清眸之下,三界众生皆是虚无!···1.请不要逼问作者君男主是谁,本文男女主双处1V1结局美好圆满。文以剧情为主,感情线为辅。2.想要看雄霸天下的女主请慎入!本文女主已经看破世间一切了,什么雄霸天下,她都做到过,女主所作所为,一切随心随性,慎入。3.请不要恶意打低分。收藏最可爱。·(原创简介原创故事,请勿模仿,模仿必究。)
  • 流水落花一瞥中

    流水落花一瞥中

    石评梅是一位诗人,她的短短的一生,如诗人所咏,也只是首诗,一首完满了飘鸿的绝望底哀啼底佳章。
  • 南风入西洲

    南风入西洲

    一场意外让他们的余生彼此纠缠,一场由长辈们许下承诺的婚姻,真的能让她幸福吗?他们之间,隔了无法跨越的十年,究竟要走多久,才能靠近彼此的心,还是两颗心从未远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