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8000000003

第3章 节日的宁都

我因一位摄影家五彩缤纷的眼神而向往节日的宁都。他连年在节日里造访宁都,他的眼里尽是关于民俗事相的影像。

节日的宁都是什么样子?从一些摄影作品里,一些片断的介绍里,我捕捉着它的神韵,它的气息。

节日的宁都是隆重的。它被缠绕在一根根竹篙上,是林立的鞭炮;被填充在一杆杆鸟铳里,是喜庆的轰鸣;被粘贴在一只只彩灯上,是精巧的剪纸;或者,它端坐在一抬抬花轿里,是形形色色的戏剧人物。

节日的宁都是乡土的。它在一座座祠堂里听戏,笑得前仰后合;它在山路上、河堰上庄严地游走,神圣的步履惊醒了冬眠着的土地;它在夜色笼罩的田野上狂欢,灯火长龙的舞蹈映红了所有的脸、所有的心。

我在平日里多次到过的地方,竟让我如此陌生。看来,结识一方土地,需要抵达它的节日,抵达它的内心,抵达乡村每个盛大典仪的现场。庄严的神情,是探问它的来路的方向标;欢乐的氛围,是了解它的性格的说明书。

我好奇地走近节日的宁都。

第一次,我虽没有进入,却距离它很近很近了,就在中秋节的前夕。我看见一条细瘦的小溪,用自己浅浅的流水,在洗刷一座村庄。一河的板凳竹椅八仙桌,一河的桶盆砧板和床架。一河的老人和孩子,在清洗一河平凡的日子,清洗生活的每个旮旯。平常的风俗习惯,因为满河的喜气,宏大的场面,而充满了富有魅力的仪式感。

这个场面一下子唤醒了我的记忆。把一个家搬到河边、井边,甚至拆下门板,洗刷一遍,用清洁的心情来迎接皎洁的月圆时分,曾是随处可见的景象。少年时,我就曾在所有门板被洗得刷白的长街上,看十五的月亮怎样把店铺里的月饼抢购一空。如今,这种纯朴的风俗习惯,恐怕在别处乡村已难得一见了。

没想到,传统习俗依然顽强地生长在宁都民间,且风姿不减。最是动人的当属中秋之夜。月圆时分的宁都,是聚集在祠堂前的壮汉,他们高举着的一竿竿竹篙火麓上,生长着一簇簇耀眼的火苗;是追逐着月光的孩子,他们手持的芋荷梗子上,插满了祷祝平安的线香;是浑身弥散着擂茶芳香的妇女,正以皎洁的心情“迎月光姊姊”。

我因此惊奇大约算不上矫情的。于是,去岁,我忍不住走进了正月的宁都。

虽然是临时动议,宁都的朋友很轻易地就把我的行程给安排得满满的——正月十三到达,晚上去黄石镇听宁都采茶戏;正月十四,上午访问竹笮乡的宁都道情,下午是石上村的“割鸡”仪式,晚上有江背村的“扛灯”;十五那天有一些选项,比如,上午可看黄石中村的傩戏或田头镇的“妆古史”游村,下午再赴石上村看鞭炮燃放仪式,傍晚是该村的担灯游村,这个元宵之夜更是精彩纷呈,形形色色的灯会遍布山野间,可惜,一年太长,一夜太短,我们只能就近顺便去观赏增坊村的桥梆灯表演。

宁都让我大饱眼福。好比正月间不怕来客,酒菜都是现成的,喜庆的民俗活动也是现成的,即便茫无目标地游走在乡间,或许也能碰上十分新鲜的活动。

我乘车前往田头镇的路上,就听得连绵的丘陵间传来一阵吹打、几声响铳,留意车窗外,只见一群孩子站在山包上举着神旗呐喊,赶紧停车看个究竟。原来这是一支抬菩萨游村的队伍,专为去年所建的新房驱邪祈福。

队伍来到一幢新居门前。端坐于一抬抬神轿上的菩萨,在鞭炮中受用着屋主人的膜拜。其中有两尊菩萨被抬进厅堂,一问,他们是“汉公”、“汉婆”,想来,守在门外的就是汉高祖的各位将军了。游历赣南乡村,时常可见汉帝庙。汉帝庙祀汉高祖刘邦及张良、樊哙、萧何、韩信等,这是因为刘邦重农抑商、减轻刑法、轻徭薄赋、释放奴隶,深得民心,故被尊为“米谷神”。尽管清代官府曾下令不宜祀奉汉高祖,但赣南的汉帝崇拜至今流风不绝,除了天高皇帝远,恐怕也渗透了客家人对中原故里的万般缱绻吧?

抬菩萨游村的队伍,让我想起先前听说的“送甑盖”、“谢甑盖”、“打甑盖”等独特的婚俗礼仪。所谓“送甑盖”,是指人们给头年娶亲的人家送礼的道贺形式,它的礼品是特定的,有红漆的饭勺、筷子等,其中无疑蕴涵着生子添丁、儿孙满堂的祝福;“谢甑盖”则是收受方的答谢礼仪;而“打甑盖”却是道贺的赞颂礼仪。有意思的是,为了给新人道喜唱赞,正月的宁都乡间居然活跃着一支支甑盖队,他们记住了去年邻近村庄那些结婚的人家,于正月初四出动,走村串户登门道贺。甑盖队的成员有手提甑盖的喝彩师,专管鸣放鞭炮、接受红包的总管人,还有六位吹鼓乐师。想想看,奔走在田野村舍间的这支喜气洋洋的队伍,又是多么滑稽的队伍。

甑盖队进门前先给东家放一挂炮竹,然后,由一手拿甑盖、一手拿一扎红漆筷子的喝彩师高颂赞语,同时以筷子敲打甑盖,众人应和:

甑盖到你大门边——好啊,

一对石狮笑连连哪——有啊,

石狮开口迎甑盖吔——好啊,

荣华富贵万万年——有啊。

甑盖队接着到厅堂、厨房去喝彩,然后,把甑盖举到新郎、新娘、其父母以及其他直系长辈头上敲打。敲打之间,也伴有唱彩,彩词内容都是即兴创作的吉利话。其时,屋里挤满看热闹的村人,他们跟着唱彩齐声吆喝;好啊,有啊。

显然,筷子寓意“早生贵子”,至于饭甑的甑盖如何也成了道具,就不得而知了。大概是因地制宜吧?其实,在民俗活动中,很平凡的生活器具常被人们顺手拈来。我在相邻的于都县,看过村民表演“甑笊舞”,人们手持甑笊环绕成圈,舞之蹈之,队列逐渐收拢,拥作一团,随着一阵吆喝,举过头顶的甑笊一起发出哗哗的响声。所谓甑笊,就是用竹筒剖成的刷把。

田头镇的“妆古史”却是讲究。我赶到那里的时候,城隍庙前已是人头攒动。在一支鼓乐队洋鼓洋号的引领下,一抬抬披红挂彩的木轿挤进人群,停放在城隍庙与对面的戏台之间。木轿以红布遮顶,正面装饰得五光十色,富丽堂皇,剪纸、扎花、贴画,有各种纹饰,还有人物、珍禽等图案。每抬木轿都贴有不同的剧目名称,如《天官赐福》、《刘玄德招亲》、《女驸马》、《朱砂印》、《错路缘》、《三请梨花》等。一些男孩女孩分别化妆为各个故事的主角,听任大人们把自己“装”进历史里,有的委屈得哭了。

城隍,为古代神话所传守护城池的神,被道教尊为“翦恶除凶,护国保安”之神,唐代郡县皆祭城隍。田头镇的城隍庙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多次维修,至今香火旺盛。内中有一副楹联甚是惊警,称“城市乡村极恶巨奸难逃油锅刀山,隍镇山庄慈善广布易脱苦海血河”。人们礼拜神明,为的是保佑自身,可能是怕独敬一个城隍还不保险吧,于是,又在城隍庙两侧建了东岳庙和汉帝庙,旁边还有七仙庙和老官庙。不管是哪路尊神,跪倒便拜,见庙便烧香,正是中国老百姓对宗教取实用主义态度的生动写照。而在山多林茂、江河密布的江西,偏远闭塞的地理环境、北人南迁带来的驳杂的民俗信仰、湘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传播交融,这些条件决定了这块土地更是诸神狂欢的地方。宁都作为中原汉人南迁的早期定居地,各路尊神也在这里比邻落户,和平共处,一同受用着俗世的香火。

朋友笑称此地为“信仰超市”。想来也是,对于信众,十分的方便。听说,这里每年正月十六要举行“出神”活动,人们将汉帝庙、东岳庙、七仙庙和老官庙所有的五十三尊神像洗刷一遍后,分别请入装饰一新的木轿,在神旗、凉伞的引导下,游遍镇街和所辖的村庄。左邻右舍一个也不得罪,想必能让自己的祷祝多几重保险。

我在正月十五所见的“妆古史”游村,不知是否为次日“出神”的热身。装入“古史”的木轿,待到高跷队化妆完毕,随一阵鞭炮炸响出发了。依然是鼓乐队在前,接着是神旗、高跷、木轿,殿后的是旱船、蚌壳和乌龟。踩高跷的八个演员分别扮作《西游记》、《八仙过海》等故事中的人物,有的年纪已经很大了,我在取景框里仰望着他们的气喘吁吁。藏在蚌壳和龟甲里的,是两个年轻女子,蚌壳里的女子很是得意,老是敞开自己任由人们拍照,扮乌龟的却一直别扭着,我始终没有看到她的脸。

队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行。队伍要在偌大的镇上游走一圈再回到城隍庙。为了让高跷演员休息,半路上准备了农用车,坐在车斗上稍息即可,不必卸去高跷。最悠闲惬意的,该是坐在木轿里的大约五六岁的孩子,那些刘玄德、樊梨花们。但他们一个个表情懵懂,或有疑惑不安,似乎在为自己的装束、为今天的热闹而纳闷,好在都有自己的父母守护在四抬木轿边。

田头镇的“妆古史”,让我联想起头天夜晚看到的江背“扛灯”。那是一种大型花灯,用竹篾做成五层骨架,装裱着吉祥寓意的剪纸、贴图以及灯谜、联语、诗词等,花灯的上面各层有门楼,额书戏名,内中装置微型的戏剧人物,并用头发系着人物,巧妙利用每层灯火的热动力,使人物旋转起来。听说,如今江背村中只有一位老人会做这种“扛灯”了,为做当晚用于游村的九只花灯,竟耗费了老人半年的时间。时间证明着工序的繁缛和技艺的精细。

回想那些旋转在花灯中的戏剧人物,我忽然觉得,这“扛灯”何尝不是一种“妆古史”呢?

宁都乡间乃至整个赣南客家对“古史”的迷恋,非常生动地展示了一个地域的文化风貌和精神气质。我以为,诸如“妆古史”之类的民俗活动,既是人们寓教于乐的一种教化手段,更是祈福纳吉的一种仪式。“古史”中主角,被尊崇着、供奉着,人们像抬菩萨游村似的,把附着于这些形象的祥瑞之气播撒到每个人的心隅,很显然,这些戏剧人物已经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灵。而且,由于他们所象征的仁义忠信等品德,正是民间理想中道德诉求的反映,因此,他们成了人们最可亲近的神灵。

他们端坐在木轿里,张望着狂欢的人间,天真的眼睛里半是好奇半是诧异;他们行走在高跷上,如行走在天地之间,小心翼翼的步履迈过了人生的坎坷。

节日的宁都人神同宴乐,节日的宁都心灯相映红。是夜,正是元宵之夜,宁都又被装置在形形色色的灯笼里,是绽放在灯笼中的灯花,是装裱在灯笼上的剪纸。所有的村庄都有穿梭的灯火,所有的水面都有荡漾的灯影。

暮色苍茫中,我随着石上村的担灯队伍出村,走过河堰,走上山冈,走近了增坊村的桥梆灯。那是一条浩浩荡荡的灯火长龙,它由二十多条大长凳连接而成,每条长凳置十余只方形灯笼,灯笼分红白二色,白色的上贴红色剪纸花样。问起来,说法不一致,一说红色象征婚育人家,一说红色乃头年喜添男丁户所赠。究竟若何,当这条灯火长龙在田野里狂舞起来,也就顾不得追问了。

寒夜里的禾田是这条长龙的舞台。龙的舞蹈,其实是身体的游戏,身体的狂欢。打头的长凳就是龙首,殿后的则是龙尾,一夜的闹灯要到龙首咬住龙尾方告结束,而龙尾岂肯轻易就范?于是,扛着桥梆灯的汉子们追逐着、躲闪着,长长的桥梆灯在满是禾蔸的田里盘旋翻腾。难怪有人说,耍桥梆灯需要武术步伐功底,不然难以支撑胜任。想来也是,在现场就不时有人被甩得踉踉跄跄。

龙首总是咬不住龙尾。元宵之夜因此而漫长无涯。人们好像沉浸在节日里、陶醉在自己的祈愿里不肯出来。

节日的宁都,尽情享受着自己的节日。这是内心充满信仰的人们才能享受到的欢愉呵。

同类推荐
  • 千年一叹

    千年一叹

    本书记录了余秋雨先生在2000年穿越数万公里考察人类各大文明遗迹的经历。行迹遍布希腊、埃及、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伊拉克、伊朗、巴基斯坦、尼泊尔等。车轮紧贴地面,一公里一公里的碾过去,完全不知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真实的故事。这是一部当代人心中的世界文化史。经过余秋雨先生大幅度修改增删,全新修订,再度出版。
  • 闻一多散文诗歌

    闻一多散文诗歌

    《闻一多散文诗歌》收录了闻一多先生的数十篇散文和诗歌精品,非常值得一读。闻一多,现代著名诗人,开创格律体的新诗流派,是中国现代诗歌历史进程中重要的阶段性人物之一。闻一多的作品。炽热的情感、完整的意象、和谐的音律凝聚成一种不可多得的沉郁的美,犹如一张张重彩的油画,耐人回味。
  • 热爱生活

    热爱生活

    本书是一本个人散文集,对一位普通老干部退休生活的点滴记录。有令人向往的境外旅游,更有孜孜不倦的返聘兼职。大量照片和散文,让读者领会如何老有所为,又如何营造淡泊和愉悦的人生。作者文笔优美,叙述自然,对生活充满无尽的热爱之情。
  • 日出东方:红一方面军征战纪实

    日出东方:红一方面军征战纪实

    本书以基本的历史事实为依据,艺术化地展现了红一方面军从初创到长征的一段曲折历史。
  • 日本作家三题

    日本作家三题

    春名先生文质彬彬,不苟言笑,就像一个听话而腼腆的大孩子。但他的夫人、作家入江曜子女士却与他相反,开朗而健谈。她告诉我,去年发表了一部以(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之妻的生涯》,不到两年,再版十次,并获得了第八届新田次郎文学奖。现在正着手准备写一部关于溥仪的第四个妻子李玉琴的长篇,计划到长春实地采访,希望能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协助。
热门推荐
  • 时光小站

    时光小站

    我相信,上帝造@人是成双成对的为此,我等待我相信,爱是必然中的偶然为此我寻找时光深处,我们总会相遇仿佛久别重逢
  • 非正式交锋

    非正式交锋

    或许,没有水和氧气也能孕育生命;或许,高纬度空间航行也需要中转站;或许,哆啦A梦并不是梦,而只是在体内藏了一台三D打印机……或许,某天在街道上,与你擦肩而过的一个陌生面孔,就是个外星人,而他来地球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见见大熊猫,吃吃四川火锅、羊肉泡,顺便弘扬一下中国传统文化……
  •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20世纪中华学人与读书

    当今社会,读书已成为人们的终生功课。在适当的年龄,须以适当的书籍陶治情操,指导人生;选择适当的图书,以适当的方法去阅读品味,方能获得智慧,提高能力。本书汇集了20世纪近百位名人的读书经验,他们之中有:指点江山的政治领袖;名震寰宇的科学巨匠;著作等身的学术泰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探寻大师的成才之路;你将获得无限启迪……
  • 枭霸萌妻:老婆,安分点

    枭霸萌妻:老婆,安分点

    她是快意恩仇的孤女,自幼被家遗弃,为复仇而归;他是冷血狠辣的总裁,从小受人鄙视,为利益而斗!他初见她误以为她是男子,依然对她动了心,“战南枭,你想干嘛?”“你都让我怀疑自己的性取向了,我不得做点什么证明一下!”他宠她,虐她,利用她,她恨他,怕他,逃离他!他于她,也是恩赐也是劫,她于他,也是软肋也是结!
  • 洞的消失

    洞的消失

    光盘,广西第四、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家协会理事。获广西、全国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以上30余次。创作及出版长篇小说6部,在花城、上海文学、作家、钟山、北京文学等中国核心刊物发表作品若干,迄今共发表各类作品150余万字。
  • 天逆道天顺凡

    天逆道天顺凡

    自当年失明那一刻,玄天眼中从所未有的清明。“凭什么,凭什么我无法反抗,凭什么我如此弱小,凭什么你们就可判我生死。我不甘若汝等视吾如蝼蚁,那尔亦然。贼老天汝也亦然。”这是卑微少年的仙道之途,凤源星、九天寰宇、劫天界。一步步走来,他还是他吗?“玄绝你还记得我吗?”何予己身挣锁起,惟吾孤痴怨苍天。
  • 风华未嫌迟

    风华未嫌迟

    全城皆知皇城第一废物要休了爱慕已久的未婚夫!一直是全城话点的某女也很无奈,没办法,就是这么红。疯子,傻子,那好,就疯傻给你们看。灭绿茶,砍白莲,降怨灵,唤魔兽,她就是新时代三好青年。这位大哥,君子动口不动手,所以你就咬人?打遍六界无敌手,书院雷池跪杨柳。当魔种之谜解开后,面对他们的,是生死抉择。这九十九级天阶,每一步都有她流过的血。你用生命保护的女孩子,她也在用生命保护你。与六界为敌,众叛亲离,愿我身陷黑暗,换你永存白昼。原以为离开是最好的守护,没想到是她的催命符。“如若你不能爱我一生一世,那便爱我这一次,可好。”他心系天下,我心系他,苍生不配,他配。一念生死,一念神魔。
  • 双姝传

    双姝传

    夏荷香,是炎炎夏日里一朵散发着清冽香气的素荷吧?在进入沈家之前她只是山间乡下里一个朴实农女,进入沈家之后从丫鬟到少奶奶,她圆满的生活遭人妒忌被一步步逼迫、陷害沦落为乞丐。饥寒交迫的打压使她终于觉醒。青楼花魁到千金小姐,再到当家作主的夫人,杀夫夺子、把好姐妹赶去当尼姑,她带着悚人的冷笑只为复仇而来……
  • 衍生的世界

    衍生的世界

    天为道,地为法,道法合为序,束缚苍生皆为奴!万物皆有灵,灵生智,智生知,知生奇,奇生超脱。芸芸众生为画,冥冥之中黑手执笔。尘缘大陆沉寂已久,随着一个少年的崛起,冥冥中的某种规则在改变着原来的轨迹。
  • 杨绛传:生如驿道,吾本旅人

    杨绛传:生如驿道,吾本旅人

    岁过期颐,一位跨世纪的老人就这样走出了时间。她是举世公认的翻译家、文学家、戏剧家,是钱锺书身旁的“妻子、情人、朋友”,是被时代所景仰推崇的杨绛先生。杨绛一生,不曾八面玲珑,也不屑滥竽充数;不浪费福分,也不浪掷聪明。若非时事倒逼,绝不会那般壮怀激烈。她始终将自己与世俗拉开来,好腾出一只眼睛,宠辱不惊地看着现实外的天空。淡泊名利,不问世事,落花无言自成文人风骨;才情斐然,笔耕不辍,业精于勤皆是治学态度;身居陋室,心怀天下,求志达道实属社会担当。承得起名门闺秀的出身,耐得住深居简出的晚年,不为浮名虚誉所牵,胸中自有丘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