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39000000006

第6章

父亲是个形象上端端正正的人。他坐得端正,立得端正,行得端正。这来源于他打过仗,当过军人。小时候的我,看着端正的父亲有一种敬畏感,他在家的时候,我不敢多讲话,也不敢哭。父亲在家的时间是标准的,标准的时间回来,标准的时间出门。我已经记不清他的说话了,他似乎很少说话,他的说话都在标准的十秒钟之内。他会应着是或者不是。除此之外我就很难记清他的话了。我不知他是不是和母亲有过很多的话。母亲和我说话的时候,便常会说到父亲说过的什么话。她用父亲来吓唬我,也用父亲的话来教育我,就是父亲后来不在了的时候,她也常常用这样的方式来和我说话。她会说上好长的一段近乎哲理的话,她引用《红楼梦》或者《三国演义》中的语言来说话的时候,也都说是父亲说过的。我想大概父亲和母亲在一段时间里,也是说过了很多很多的话的。

有关父亲的闲话,我是通过孩子的口知道的。这些孩子是杂院里和我共同玩耍的小伙伴。那时我还不懂那些话的意思,我只知道那些说父亲不端正的流言改变着父亲在我心中端正的形象。我抗拒着那种流言,但那些孩子们的语言像毒针似的,刺在我的感觉中。他们唱着一首有关父亲的歌,歪歪拐拐,拐到哪儿去,拐到洞里去,洞里有条沟,沟里有条虫,虫一跳,歪了一只脚,虫一跑,掉了一个瓢,咕噜咕噜滚下来,滚到泥巴塘,灌了一皮箱,皮箱打开来,里面一只大嶂螂。我不知道这首儿歌是谁做的,和我父亲有着什么关系,但那些孩子唱的时候,便用眼光看着我,那种眼光是恶毒的,没有比笑啊笑的孩子的眼光更刺伤人的了。直到现在我也弄不清那首儿歌的意思,它在我的意识中生了根。有时,我也会莫名地就把它哼了出来。而我对父亲的感觉便都在这首儿歌里,连着了父亲端正的形象,那形象上浮着一点奇怪的附加物。那时我拄着锄头在田里,等着太阳落下去。翻开来的土被太阳蒸出一股残粪的气息,我感觉里哼着这首儿歌。这首儿歌对我便有着了另外的一点意味。父亲端正的形象变得飘飘浮浮。

父亲的这一切连着一个女人,而那个女人的后面又拖着一条长长的尾巴。可以想像到端正的父亲是怎样落到一个女人的陷阱里去的。那是一段长长的时间,在那段长长的时间中,交错着外在的力量,但那个女人是胜利了。她一点点地用力量展开网来,慢慢地把父亲拖到了她的网中去。到父亲完全没有端正的形象的时候,她便丢开了他,于是,父亲便永远地去了。

拄着锄头,我有时会想着女人对端正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那些男人和女人初识会有的第一句话,被我都想遍了。我一步步地想着父亲可能问的或答的话。她会一次次用怎样的表示,用怎样的手段,我也都想过了。到后来,凡是和男人接触的第一句话,都没有逃脱我曾经有过的想像。我不记得我是否见过那个女人,然而,我却能想像到她的样子,和她的表情。

母亲独自在一个小屋里,她总是低着头在做着什么。我很少看到她抬起头来。她低头的样子从前面看过去,只剩一片前额和一根鼻梁,白哲的一片。不管她是坐着做针线还是站着扫地、做菜,她都低着头。有时她会抬一抬头,看我一眼,我相信她的眼睛是世界上最美的。同学母亲中谁也没有她那么美的眼睛,她的眼睛像蒙着一层很优美的雾色,里面是蓝幽幽的,很深很深。谁也没有她那么幽蓝的漂亮眼睛。多少年后,我站在一块透着光的绿水晶前的时候,觉得有亲近感,仿佛面熟而陌生,一时以为也许前生它曾经属于过我。我后来想到了母亲的眼光,顿时恍悟那种熟悉感便来自母亲的眼光。母亲的的眼光仿佛总在叹息,我相信她的叹息是一种无声的传递。我不知还会有什么比这种叹息眼光更漂亮的。我也想到,那也许只是女儿眼中的母亲眼光。她只是对着我的。不管是在旧屋里,还是被赶到了一个单间的小屋里,我一直感觉着母亲眼光的叹息。那个小屋里东西挤得很满很满,然而,母亲的眼光总是显得意味深长。

我还记得父亲去世的一天。那一天下着一点蒙蒙的细雨,我和母亲坐在屋子里。就在这一间屋子里。那时的屋子里都是一些旧的家具,一只赫黄色的很多抽屉的柜子,一面已经有点锈斑的老式镜子。雨在窗子外面下着,正对着窗子的镜子里,映着一片雨色的蒙蒙亮色。我看着低头缝衣服的母亲额头之上一片头发,恍惚看到这些头发瞬间之中正在变得灰白。时间在母亲的头发上飞快地流动着。母亲抬起头来,她的眼光和我的眼光相对,我眼光有点游移地飘忽了一下。原来我没有认真地看过母亲的头发,她也没有这样认真地看过我。她的眼光很深很深地吸着我,我恍惚被吸进了很深的地方,浮游在一片海水之中。我想在那眼光中找到一块可以抓住的礁石。就在一瞬间,母亲那清清如水的眼光中,升浮起来许多如珊瑚般的晶体。我便叫了一声:“妈妈”。我觉得我抓紧了那些珊瑚石。我需要抓住,我希望抓住。母亲对我说话,她似乎是第一次对我说日常生活以外的话。她的口齿显得有点含糊不清,和她的眼光一样变得朦胧起来。母亲说:“你父亲是迷住了,他是被迷住了,他不知吃了她的什么迷药……”母亲还说了一些话,似乎对我说的,又不知是不是对我说的,仿佛只是在对她自己说的。我只记得她说的“迷住”这两个字,到底她还说了什么话,我也记不清了。她是不是说了引诱,我也不清楚了。母亲似乎很会说话的,无论用什么方式说话。母亲的话对当时还幼小的我是深奥的。我当时有点慌张,但我还是看着她,引着她说下去。我的眼光在那一刻肯定也是成人式的。我希望母亲把一切说清楚。母亲仿佛一时看清了我,那一瞬间她的眼光凝滞着,和我的眼光一起凝滞在时间中。我动不起来。后来,母亲低下头去,继续她手上的事。而我似乎又觉得刚才母亲的那些话和她的眼光,都是我自己后来想像出来的。

在我下乡去以前,我的父亲已经去世了几年了,也就是说我和母亲单独生活已有好几年。我每天都在忙着收拾我的东西,想着将要下乡的生活,.想着要离开眼前的一切,我的心上有着一种近乎轻松的感觉。杂院的墙上常常会贴着批判的大字报,依然是与父亲有关的毒针般的话语。我根本没有想到这一去再回城时,就不会再和我的母亲相见了。我不知道母亲是不是意识到她将面临的和我所面临的。母亲帮我收拾着东西,她低着头想一会,便去取一件东西放在我的箱子里,或放在我的包里。我靠墙站着,看着她把一件件的东西往我的包里放,想着那些东西的用处。她取了一块搓衣板往包里放的时候,因为包满了,她放不进拉链包口中去。她放了几次,都插不进,我就走过去,帮她张开了拉链包口,她把搓衣板放进去以后,两人使着劲把拉链拉起来。我知道,母亲还会拉开拉链把什么东西放进去的。到拉链拉紧了以后,母亲似乎一下子松了一口气,她抬起头来,我的眼光又和她的眼光相对了。那天,外面依然是下着蒙蒙的雨,我们的家正搬到了一个小阁楼上,阁楼上面有一个天窗,虽然蒙着灰,但还显着亮。我靠母亲近,我看清了母亲那深深幽幽的蒙着雾一般的眼光,那蓝色上面蒙着一层潮湿的水汽。母亲说:“只有……你父亲跟着你了……他会的,他对你总归是……的,你不要像你妈妈这样,你不会像的……你像他……”母亲的话断断续续的,但我还是明白了,她是说着父亲的话题。父亲的话题总是沉重的。我照例没有说话,我不知怎么对母亲说话,我一直认为我在城市的时候还是孩子,我是一到农村便一下子成为大人的。我的心是一下子宽起来的,这应该归功于田野里的太阳和风,乡间的农活,连同那些农村的人生话语。城市的一切都隔开了,我处在一种必须自己努力才能活下去的境地中,谁也帮不了我。我不想再去想什么,也没有精力去想和记忆。

同类推荐
  •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古宅系列(中国好小说)

    陈汉雄谜案追踪之古宅系列(中国好小说)

    小说以古宅系列案件为故事主线,在侦破该案的过程中,发生了一连串的各类案件,围绕这些案件,侦探人员找到了其中的关联和蛛丝马迹,通过层层追凶,最终并追查到幕后指使,并将其绳之依法。
  • 死囚

    死囚

    西伯利亚的寒流裹卷着这座城市,凛冽的朔风发出低沉的呜鸣声。夜,在寒风里瑟瑟发抖。宋菲骑着自行车出了繁华的解放路向北一拐,进了僻静的车站街,虽然街道宽敞,路灯明亮,因为两旁没有商肆店铺,天一黑路上行人和车辆就稀少了。特别是在这样的夜里,但凡有一分奈何的人也不会顶着严寒奔波。路上偶尔驶过的三两辆自行车那是下了晚自习的高中生和像她这样没有任何理由不上晚自习的青年教师。她惊竦地看着路灯后的黑暗,光秃得只剩下几枝枯干的梧桐树后面黑黝黝的是北货场那长长的围墙。路灯的冷光被摇曳的树枝幻化出一些平时想像不出的狰狞形象来。
  • 图兰朵

    图兰朵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成为最著名的改编版本,剧中《今夜无人入眠》、《茉莉花》等经典曲目早已风靡全球。 本书是对歌剧《图兰朵》的全新演绎,以江南古都为背景,图兰朵公主下令猜谜招亲,若有男人猜对,她会嫁给他;若猜错,便处死。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者被秘密处决,一个又一个“谜”相扣衔接,图兰朵究竟是专横霸道、冷酷无情的魔鬼,还是高贵聪慧、美丽善良的天使?
  • 马洛伊·山多尔经典作品集(全六册)

    马洛伊·山多尔经典作品集(全六册)

    马洛伊·山多尔用一生写就的6部挚爱之作。其中,《一个市民的自白》堪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的杰作,自匈牙利文移译的首部中文译本。
  • 越夜越诡异:雨夜怪谈

    越夜越诡异:雨夜怪谈

    一间无名客栈开在深山老林之中。客栈是间老宅,很多年以前发生过一场凶案之后,便再无人接近。一队徒步旅游的驴友在贵州某个荒僻的村子里遇到了大雨,无法赶路,于是住进了当地一个非常古老的客栈。
热门推荐
  •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

    《图说世界名人:亚历山大(伟大的征服者)》讲述了,亚历山大大帝,古代马其顿国王,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足智多谋,在担任马其顿国王的短短13年中,以其雄才大略东征西讨,先是确立了在全希腊的统治地位,后又摧毁了波斯帝国。在横跨欧、亚的辽阔土地上,他建立起了一个西起希腊、马其顿,东到印度河流域,南临尼罗河第一瀑布,北至药杀水的以巴比伦为首都的庞大帝国。他创下了前无古人的辉煌业绩,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经济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进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恋你成瘾

    恋你成瘾

    林执遇上颜习语的那一刻起,就知道这个女人是自己想要的,所以不惜用尽一切手段得到她。颜习语不知道林执究竟看上她哪一点了,她改还不行吗?她想尽一切方法避开他,却还是逃不开他的手掌心。
  • 尚门重生皇后谋

    尚门重生皇后谋

    尚门嫡女刘薇兰,前世痴情痴爱,却被丈夫砍去双腿不得好死,到底那一刻发下毒誓,若有来世绝情绝爱,让他也尝尝被至爱之人毒杀的滋味。一朝醒来,上天竟然让她还魂重生,回到了嫁给他后的第三天。这一世,她韬光养晦,狠毒做事,联合他仇敌,誓要将他置之于死地。
  • 别样的爱

    别样的爱

    有梦的白鸽,飞过最深爱的屋顶,有片羽毛飘在风里……白色的浮云,本来好像会是冷雨,原来隐藏一种觉醒,蓝色的晴空,被云扫过后更透明,我的勇气万里无云……
  • 穿越爱上美王爷:九儿传

    穿越爱上美王爷:九儿传

    【本文纯属虚构】聂小倩,宁采臣,凄美爱情,可知道在他们的故事之中,还有多少人,被伤了,痛过,却无人知晓。九儿,宁采臣的妻子,千年转世,再遇故人,这情该如何了结……
  •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大巧若拙(从关键词读经典)

    中国历来有向学的传统,把读书看得很神圣。古人为我们树立了读书的榜样:苏秦头悬梁、锥刺骨,匡衡凿壁偷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这样的典故还有很多。这些"书痴"不仅书读得好,人生也很成功,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人们崇尚读书,尊重读书人,乃至习惯于对读书人高看一筹,这是烙在中国人灵魂中深深的印记,永远都抹不掉。今人读经典,正是这种传统的延续。
  • 娇妻入怀:总裁,请回魂

    娇妻入怀:总裁,请回魂

    莫名其妙出现的“监护人”,梦千羽无计可施。拒绝——无用!反抗——无效!最可恶的是,他还不断给她搞事情!从此,梦千羽每天晚上都得给这个“监护人”找魂魄。直到有一天,某男把她扑倒,梦千羽:“你,你作为我的监护人,这样合适吗?”某男:“现在要行驶监护人的权利!”这日子没法过了!
  • 女神饲养员

    女神饲养员

    睡不到校花,人生还有什么意义!九亿少男的梦,如今终于被田野实现了!可一周后,他又被榨干了!女神是朵娇花,玻璃心、玻璃胃,还要穿玻璃鞋,碰不得打不得骂不得!高级美容院年卡续费,钢琴艺术班下期学费,每周一刷音乐剧门票,这位修理工骚年,请了解一下!
  • 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与战略理论探索

    高职教育强校实践与战略理论探索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我国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迅猛发展,人力资源市场进入了大批需求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阶段,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应运而生。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然而,虽然经过近20年的跨越式发展,高职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人力资源市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仍然十分缺乏;企业用人单位对大多数高职毕业生不认可,认为他们论吃苦耐劳精神不如农民工,论技能水平不如技师、技工学校毕业生;学生和家长普遍不愿意报考职业院校。
  • 爱你生不逢时

    爱你生不逢时

    "始于爱你,终于爱你。十年见不得光的暗恋,三年毫无温度的婚姻。从未后悔,却不敢再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