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4200000029

第29章 富人左右逢源的投资策略(3)

王老板认为做生意,很重要一点就是不熟不做,这么多年来他一直都在做商业,比如卖手机、电脑等,这些零售业务都是大同小异,只是经营的商品不同。王老板每次进入一个新的行业,他都要经过仔细的市场调查,否则决不轻易涉足。

几年前,他在郊区找到一块约两万平米的地皮,本想做百货超市,但那时附近大批楼盘都还没建起来,显得很荒凉没人气,不适合做超市,其他行业又不太熟悉。

最后,经过调查,他发现附近还没有一个档次较高的大型建材市场,而周围又有大量楼盘在建,所以他觉得做建材市场应该很有潜力,于是他说干就干。一个大型建材市场很快就建起来了。

不到一年,周围很多楼盘都交工入住了,王老板的建材城,生意好的不得了,钱自然少赚不了。

现在看看,当年和王老板一同创业的人当中,有的还在继续做着小本生意,有的发财后因投资失误损失惨重。唯独王老板,在恪守自己投资理念的同时,基本上进入一行,就旺一行。俗话说:熟能生巧。投资者做自己熟悉的行业才更容易找到赚钱技巧。

在银行工作的柏女士,理财非常有一套。当年基金刚刚发行的时候,老百姓还都不知道基金能赚钱,都不愿意投资的时候。柏女士就想到,现在各行各业都越发专业化,理财投资专业化也是个趋势。

她认为基金投资是委托专家为自己炒股,正符合理财专业化的发展趋势,虽然是个新事物,但是应该很有前途。在与家人商量后,柏女士一家便投资了20万,用于购买基金。事实胜于雄辩,张女士的投资截至到2007年初,已经获得了几倍的收益。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有了一些余钱的老百姓越来越多,便想着如何才能获取超过银行利率的回报,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投资方向,比如证券、期货、外汇、房产、字画、古董等等,甚至还出现了职业投资人。

但在具体的投资方向上投资者还是应该遵循懂什么就做什么的原则。比如对书画有研究的就收藏字画,对汇率变化敏感的就炒汇,喜欢以小搏大的就在期市中拼杀等等。

对投资者来说,只确定大方向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每一个行当里面也是千差万别,而且每个投资领域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投资者应该不断学习,不断思考,商机处处有,要去研究才能捕捉到。

投资不是赶时髦,哪行热,跟哪行。在任何投资领域里都有“幸福的像花儿一样”的投资获益者,也有“杨白劳”型的蚀本族。其中原因无外乎天、地、人的配合。有的投资者认为自己是某行的专家,走遍天下都不怕,殊不知各地、各国投资环境是有差异的。

内地一位炒股“大腕”,携百万元巨资征战香港H股市场,高手就是高手,几仗下来收益巨丰,但是意识到风险的大腕为了保住胜利成果,决定转战新股认购。

不成想,这个在大陆只赚不赔的投资领域却没能在香港大获全胜。几毛钱的认购价,百分之百中签,谁知上市开盘后却跌到一半价格,账面迅速缩水一半,最后又跌到几分钱。

可是厄运还没有结束,这位内地大腕也许还不清楚,在香港做股票是可以融资的,最高甚至可以1比9的比例进行融资。如果那位“大腕”遭遇到融资,那后果就更悲惨了,即使以极低的1比1的比例进行融资,而且坚持一开盘就全部成功抛售,得到的资金也已经全部不属于自己了。万一融资超过1比1,或者开盘后没有坚决抛售,结局不堪设想。

充分利用信息

时间就是金钱,信息就是财富。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经济状态瞬息万变,谁能够掌握变化多端的信息,谁就能获得无尽的财富。

提到信息的掌控,我们不得不重新回到彼得?林奇的身上,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位投资高手的风采。

创立于20世纪60年代初的麦哲伦基金,在第10年就遇到了美国股市的大崩盘,结果是可怕的,这场股市崩盘差点让麦哲伦基金遭到灭顶之灾。当时作为麦哲伦基金的主管,彼得?林奇发挥了他力挽狂澜的领袖作用。

由于基金遭到大量赎回,彼得?林奇不得不对麦哲伦基金采取封闭性措施。根据股市行情,他对麦哲伦基金采取了“高换手率”的策略。据统计,在彼得?林奇担任基金经理的第一年中,麦哲伦基金的投资换手率是343%,也就是说,他会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大约买进5 000万美元,同时卖出5 000万美元,后3年的换手率也都保持在300%以上。让林奇备感欣慰的是,3年对新客户的封闭期终于为麦哲伦基金赢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

封闭期结束的第一年,麦哲伦基金数额跃升到1亿美元,并重新开始公开发行。这次险些失败的经历让彼得?林奇得到了很大的锻炼,也让他深刻体会到,在信息万变的经济领域中,能够及时掌握可靠信息是多么的重要。

在之后的10年中,彼得?林奇将麦哲伦基金送上登峰造极的位置。据他回忆,麦哲伦基金重新向社会开放后的10年间,其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0%,基金管理的资产扩张到140亿美元,公司的投资配额表上从原来的40种股票增长到1 400种。基金投资人超过100万人,成为富达的旗舰基金,并且成为当时全球资产管理金额最大的基金。

彼得?林奇的成功轰动了整个华尔街:《时代》周刊称他是全球“第一理财家”,《幸福》杂志则称他为“股票投资领域的最成功者”。基金评级公司将彼得?林奇评定为“历史上最传奇的基金经理人”。

彼得?林奇的成功宝典是:他不相信理论和市场预测,不依靠技术分析和动态曲线,他只凭借灵通的信息和准确的调查研究。

彼得?林奇面对记者采访时说,他对于一些投资理论和市场预测都是持有怀疑态度的,风险在股市中是无处不在的,既然风险常在,那么股市理论家和预言家的意见就具有可怀疑性,不能一味地听从他们的指挥,要根据捕捉到的信息自己来判断,否则人云亦云,很容易走进投资误区中。彼得?林奇也曾走过这样的弯路。

那是彼得?林奇掌管麦哲伦基金的第一年,他便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买进华纳公司股票。当时,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分析家告诉他:“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要慎重啊!”开始,彼得?林奇并没有听这个分析家的结论,他坚持自己的初衷。因为他已经调查过华纳公司,数据显示公司运行良好。他暗自想,如果信息准确,那么股票必定是上涨的。果然不出他所料,仅仅几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38美元。

分析家再次警告彼得?林奇,说38美元是超值的顶峰,已经没有空间再继续上涨了。这次彼得?林奇接受了分析家的劝告,于是把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

然而,华纳公司股票价格一路攀升,最后竟涨到180美元以上,后来维持在了170美元左右。由于没有进行详细的信息跟踪,彼得?林奇失去了一个大好机会,他一直对此懊悔不已。通过这次教训,彼得?林奇对那些自以为是的投资专家非常反感,不再轻易相信他们的言论了。

当他不相信那些理论说教以后,他便非常注重对投资公司的调查和信息收集。有一次,他从朋友那里听说某玩具公司股票非常有前景,便亲自到那家公司旗下的玩具商店去询问顾客信息,几乎所有的人都说他们是回头客。彼得?林奇觉得这家公司的确实很有前景,于是他大量地买进该公司的股票。据说彼得?林奇在买拉昆塔公司的股票前,曾在这家公司办的汽车旅馆里住了3夜,进行实地考察和信息收集。

善于根据信息判断投资方向的他非常留意亲人的购物习惯。有一次他的妻子买回了好几件“莱格斯”牌紧身衣,而且对这个商品赞不绝口。彼得?林奇敏感地觉得这个品牌很有前景。于是第二天,他就买下了大量生产紧身衣的汉斯公司股票,没过多久,股票价格涨到了原始价格的6倍。

纵观自己多年的投资经历,彼得?林奇说,无论对于谁,是资深的投资者,还是普通的投资者,都需要信息的辅助,而对于那些深奥的理论知识,即使不懂也没有多大的障碍。只要能够对信息敏感,再加上一点智慧,那么肯定就会有巨大的回报。股票投资是一门关于信息的艺术,不能按理论生搬硬套。

有人称赞彼得?林奇的投资就是一个信息过滤漏斗:他会先买进大批的股票,然后经过信息分析,把那些优质的,受益大的股票留下来,而那些不好的则迅速滤掉。例如当日本汽车打入美国市场后,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股票大跌,林奇未作详尽的研究即大量购买这三家公司的股票,等到股价上涨后又悄悄卖掉,结果,彼得?林奇从福特和克莱斯勒两只股票上分别赚了超过1亿美元的利润,加上从沃尔沃股票赚的7 900万美元,使麦哲伦基金再次表现出傲人的成绩。

“信息过滤漏斗”最重要的是信息过滤功能,它是对好坏股票进行过滤的关键,谁具备了这个本领,谁就深谙了彼得?林奇的投资秘籍,谁就能像彼得一样通过投资成为一个富人。

许多股票在彼得?林奇的投资组合里仅停留一两个月,而整个投资组合里的股票一年也至少翻检一次。此外,在林奇经营的1 400多种股票中,其中最大的100种始终占其所投资金的一半,可见他对股票过滤的慎重对待。

很多投资者喜欢向彼得?林奇提及如何选择投资对象的问题,彼得?林奇的回答生动而形象。他说,投资者拥有股票就像收养孩子一样,不要贪多,要根据搜集来的信息挑选最好的。业余选股者最好抽出时间调查8~12家公司,然后在有条件买卖股票时,根据调查来的信息确定投资组合,但是最好控制在5家公司左右。

彼得?林奇还建议:最好避开热门行业里的热门股票,不要人云亦云,否则是无法挣到大钱的。相反,那些被冷落的行业里的好公司则是需要关注的。关注才能换来准确的信息,依靠信息才能知道如何选择恰当的时机买进和卖出股票。

在彼得?林奇看来,股票并不神秘,无非是根据信息来确定转折点,这也是投资的关键。在一家公司财务状况好转前的一瞬间进行投资,等到转折真正开始再增加投资,无疑是最佳的选择。而有一些人总是在股市慌乱时,头脑一热胡乱地买进或卖出,这才是最不明智的做法。

抓住信息,必须做到又快又准,这样对于投资致富才有意义。苏茜?欧曼说:“赚钱要趁早。信息是不等人的,错过了好的时机,或许下一次就是下一个世纪的事情了。”

对于很多从事投资的人而言,巴鲁克学院的名号如雷贯耳,这所学院是由华尔街传奇人物伯纳德?巴鲁克创立的。

投资大师巴鲁克生于1870年,最初他在纽约的一家经纪行从事一些打杂的活儿,之后他通过不懈的努力,被迅速提升为公司的合伙人。后来他倾其所有,购得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个席位,结果不到30岁便成了百万富翁。到1910年的时候,他已经和摩根等富人齐名成为华尔街屈指可数的大亨了。

你或许会想,他为什么可以在30岁前就能成功呢?让我们来看看他是如何把握信息投资的。

巴鲁克28岁的时候,有一天,他外出旅游,在旅途中无意间听说西班牙舰队在圣地亚哥被美国海军歼灭,这意味着美西战争将随即结束。这条消息给了巴鲁克灵感,他立刻意识到如果在第二天的黎明前赶回办公室操作,就能大发一笔。他立刻赶到火车站,包租下一列专车,连夜疾驰,终于在黎明前赶到办公室。在其他投资者还没有获知关于美西战争的事件时,巴鲁克已经果断地出手,赚了战争财。

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股市崩塌对全世界投资者的震撼是难以磨灭的,指数从2 200点急挫到250点,这对于全世界的投资者都是灭顶之灾。然而,巴鲁克却顺利地逃过了这一劫。巴鲁克回忆道,股市崩塌的危机前夕,当时股价飞涨,人们的脑袋都炸开了锅,所有的人都在买进,想大发一笔。然而巴鲁克预感到或许是该脱手的时候了。

他拿着信息表仔细地对比着:一般本益比超过17就是不祥之兆,即使股市再热,也应该脱手;相反,如果本益比低于10就是要买进的时候了。于是他果断地抛出了他手头的股票,躲开了股市崩塌的灾难。

从这次股市崩塌事件中,巴鲁克得到了很大的启示:真正的投资者都是靠思考和信息投资的,而不是盲目地跟着大众跑,或者跟着一些所谓的投资理论跑。人云亦云是投资股市大忌,当大家都奔向一个目标时,即使有赢利,一瓜分平均到每一个人手中,估计也所剩无几。所以投资一定不要跟风,要根据信息悄悄地买进,悄悄地卖出,这样才能成功。

巴鲁克在总结自我优势的时候说:“我并不聪明,但我喜欢思考,喜欢搜集信息。大家都看到过苹果从树上落下来,只有牛顿才去问为什么。刮什么方向的风我们不必去问气象学家,从飘扬的红旗便可以知道。”

可见,信息才是成功投资的指示灯,如果你想通过投资获得大收益,那么你就必须掌握好如何获得以及利用那些信息的技巧。

投资大师索罗斯也认为陈旧的经济理论是没有什么现实参考价值的,必须通过对华尔街的考察,掌握及时的信息动态,才能抓住投资的关键。现在的经济市场是不断变化的,那些固定的数学公式已经不能够再描述那些变化多端的股市。正确的投资要立足于经济的变化、政治的变化而统筹决定。

1981年里根就任总统,索罗斯嗅出了政治调整的味道。他通过对里根新政策的分析,确信美国经济将会开始一个新的循环。于是索罗斯根据所分析出的结论,果断地进行投资。

历史证明索罗斯是明智的,美国经济在里根的新政策刺激下,开始走向繁荣。1982年夏,贷款利率下降,因此股票不断上涨,索罗斯的量子基金获得了巨额回报。1982年年底,仅量子基金就上涨了56.9%,其净资产从1.933亿美元猛增至3.028亿美元。

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美元表现得越来越坚挺,美国的贸易逆差以惊人的速度上升,预算赤字也在逐年增加,索罗斯确信美国正在走向萧条,一场经济风暴将会危及美国经济。他想,他要好好地把握住这次风暴的变动,于是他密切地关注着政府的决策以及经济的发展动向。

随着石油输出国组织的解体,美国通货膨胀开始下降,相应利率也在下降,这些都造成了美元贬值。索罗斯预测:政府将采取措施支持美元贬值,而同时德国马克和日元则将升值。

同类推荐
  •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的智慧(大全集)

    《易经》广泛记载了我国上古时代的经济状况、社会生活状况,主要包括农业生产、畜牧养殖、生老病死、诉讼征伐、婚丧嫁娶、祭祀、经商、天文历法等诸多内容。因此,它不但是一本哲理书,也是一部反映上古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具有较高的史学研究价值。《易经的智慧大全集(超值金版)》对《易经》原文进行逐一讲勰,无惊世骇俗之论,无虚远玄妙之谈,没有天方夜谭的奇闻,没有照本宣科的套话,作者力求古今通鉴,史论结合,举一反三,启人遐思,借古圣智慧,益今人心力,值得一读。
  •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

    内向者的能量:内向人玩转外向世界的成功心理学对内向人群进行了重新审视和深入剖析,说明内向性格的优势特质——坚强的韧性,强大的思考能力,持久的耐力和专注,强烈的上进心,以及在内省和独处中获取力量的能力。
  •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敬业(开启青少年智慧故事)

    修身,以自我的选择来雕琢自己。在自己的事业中,人们进一步完善修身这一目标。许多最终获得成功的人都是执著于自己的事业的,在他们的事业中,他们的人生价值得以实现,他们自身也在事业中得到完善。敬业的人,会将理想和信念与事业结合起来,事业便是他们人格与智慧的体现。
  • 创新的未来

    创新的未来

    李开复先生以“创新工场”为例来论创新。他看到了中国三个即将爆发式成长的机会。他想把握住这个爆发式的成长,一个做五个可行的、有用户和商业价值的创新。这三个巨大的机会就是地利、天时与人和,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会在这两年之内爆炸式成长,带来巨大的缺口和机会。
  • 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金钱可以给人们带来安全感、成就感,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人们无不希望成为有钱人。其实,金钱的运行是规律的,有钱人的所想所为正是遵循了金钱规律。本书系统介绍了有钱人之所以区别于究人的一整套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教会你如何树立正确的金钱理念和理财心态,制订个人理财计划,运用房地产、股票、债券、期货、收藏品等投资工具广开财源,并在日常生活开支中使用一些窃门进行谨慎节流。掌握了金钱的运行规律,顺应规律行事,你也能成为众人瞩目的有钱人。
热门推荐
  • 总裁先生的甜宠小娇妻

    总裁先生的甜宠小娇妻

    【此书有毒,观书不喜勿喷。】一张突如其来的照片毁了她的婚礼,未婚夫当众和她妹妹求婚,有人欺负她,男人给她报仇,有人污蔑她,男人给她洗白,有人嘲笑她,男人帮她打脸,最后她竟然被这个神秘的男人给偷了心,当一切都真相大白的时候,她该如何选择自己的心?
  • 佛说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佛说圣最上灯明如来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龙珠之牧神传说

    龙珠之牧神传说

    穿越来到龙珠世界,这是一个充满热血与冒险的世界。同时,这也是一个充满危险的世界。牧阳一不小心,让敌人没了活路。“基纽队长,咱们逃跑吧,我们不是那个人的对手!”吉斯神色慌乱地向后退。“弗利萨大王,那个恶魔又追上来了。”“我们的总部星球被对方摧毁了。”“混蛋,该死的家伙,我们到底什么仇什么怨,竟然敢一而再再而三的戏弄本王!”弗利萨双目欲裂,愤怒正淹没他的理智。已完结《龙珠之最强神话》群号:12326692
  •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冬日有怀李贺长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咫尺之间不见你

    咫尺之间不见你

    她从小就喜欢他,傻傻的追求他,为他做尽了一切可以做的事情,但是最后,他为了功名利禄狠狠将她抛弃。他说他是爱她的,可是她还是决定放手。五年之后,她身边带了一个小男孩,小男孩管别的男人叫爸爸,他又一次出现在她的生命里。这一次,我绝对不放开你的手,你是我的。”她莞尔一笑,过去的委屈烟消云散:“何总,请自重。”萌宝:“妈妈,爸爸叫你回去吃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良训传家:中国文化的根基与传承

    本书跳脱出以个别古代家训为主的说教式或文字释读式的写作方法,而将中国古代家训中的精髓提炼出来,将重要的家训内容与历史人物、典故融为一体,点面结合、寓理于情。作者身为大学教授,长期关注我国的教育体制,他主张现代教育应从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尤其要从家训家教中获得启示,汲取古人的智慧,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改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思路与方法。本书荣获2018第13届“文津图书奖”。
  • 高冷男神:请别再靠近我

    高冷男神:请别再靠近我

    我以为我每一天都过得很有意义,直至发现,为之努力的每一件事,都有你的影子。
  • 季汉再兴

    季汉再兴

    一个现代社会的高材生,穿越到建兴二年的蜀汉,他,会发生什么呢?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