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5800000001

第1章 前言

《科学进化史》第一稿大纲于1969年7月完成,根据本书改编的电影《人类的攀升》也于1972年12月拍摄完成。

规模如此巨大的一项工程,自然是十分激动人心的,但也是绝非轻易就能动手干的。它要求我们鼓起自己的最大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不能有丝毫的动摇。对于这些要求,我可以肯定地说,我是做到了,并且是带着愉快的心情做到了。同时,我把自己业已开始的许多研究工作推后了。在此我想解释的是,是什么东西促使我这么做的。

在过去的20年中,科学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科学关注的焦点已经从物理科学转向了生命科学。结果,科学越来越接近对人本身的研究了。但是有兴趣的观众很少意识到,这在改变经科学塑造而成的人类形象方面,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我本是一个学物理的人,后来却变成了一名数学家。如果不是中年出现的几次幸运的机会带我进入生命科学的话,我也许同样不知道已经发生的这一些变化。我有幸在一辈子的时间里进人了科学的两大最有生命力的领域,因此,我也欠下了一笔债务;虽然我不知道到底欠谁的。但是我构思了《科学进化史》这本书,就算是对他们的回报吧。

英国广播公司向我发出邀请,让我写一写科学的发展,用一系列电视节目的形式表现出来,以便符合洛德·克拉克就人类文明制作的节目。电视从多个方面来看都是极令人赞叹的展示方法:能够对人的眼睛造成快速有力的冲击,可以让观众对所描述的地点与过程产生亲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形成足够强的对话感,让他明白他所目击的一切不是历史事件,而是人们采取的行动。上述几个好处当中,在我看来最好的一个就是最后一条。考虑再三之后,我发现以电视散文的形式把个人的思想史表现出来是最合适不过了的。我这里的意思是说,普遍意义上的知识和特别意义上的科学并非由抽象概念构成的,而是由人为的思想构成,从最开始到现代以及特殊意义上的模式都是如此。因此,必须首先说明揭开自然奥秘的基础概念,因为它们最早诞生于人类基本和特有的天赋,并出现于人类最简朴的文化当中。而科学的发展以越来越复杂的形式与人类纠缠在一起,所以也一定要以同样人性的眼光来看待:发现是由人而不仅仅是思想进行的,因此这些发现是活的,而且带有个性。如果不利用电视把这些思想变成具体的东西,那就是一种浪费。

思想的揭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隐秘和个人的行为,因此在这里,我们找到了电视与书籍的共同点。电视跟讲演或电影不一样,它不直接面对一个人群。它表述的对象是一个房间里的两三个人,就如同面对面谈话一样,大部分情况下是一种单边的对话;就如同书籍一样,但它又有家常或苏格拉底对话式的意味。在我看来,因为陶醉在知识的哲学潜流中,那是电视给人的最有吸引力的礼物,而通过电视,它极有可能在以后变成跟书本一样具有说服力的知识力量。

除此之外,书籍还有另外一个自由:它不受时间永不回头的令人遗憾的限制,而任何一种口头的语言都有这样的缺点。读者可以做观众和听众不能够做到的事情,就是说,大家可以停下来,可以考虑问题,可以把书翻回去,可以重新看一遍作者的论据,把一个事实与另一个事实拿来比较,而且从总体上讲,还能够欣赏证据的细微之处,但又不会为细节所分心。只要有可能,我本人经常是利用这种更休闲的思维长征方式,总能够把电视屏幕上现在说的一些话写到纸上去。对已经说过的话进行的大量研究,最终会牵动很多联系和奇异之处。而在本书中若不捕捉住这样丰富的内容,那可真是一件憾事。的确,我本想做得更多一些,并把细节的文本与背景材料与作为这些材料的基础的引言交织在一起。然而,如果真像那样做的话,就会使本书成为学生用书,而不是一本给普通的读者看的书。

撰写电视文本时,我因为两个原因而严格遵照口语的习惯行事。其一,我希望将思想的自发性保留在口语当中,这是我无论去什么地方都尽一切力量努力培养的。(因为同样的理由,我在任何时候都尽量选择那些在我面前看来跟在读者面前看来一样新鲜的地方。)其次,也是最重要的是,我同样也希望保护论点的自发性。口头的论点不那么正式,但具有启发作用;它能把事物最核心的部分挑出来,并以最关键和新鲜的形式表现出来。它使解决方案有一个方向和线条,这样,尽管经过了简化,但其逻辑仍然是正确的。在我看来,这种论点的哲学形式是科学的基础,而不能允许任何东西使其隐晦难懂。

这些文章的内容,实际上比科学领域更广泛一些,我本不应该称其为《科学进化史》的,但在写作过程中,我的脑海里不得不考虑在我们的文明进程中的其他方面的进步。我在这里的理想跟在其他书中的理想是一样的,即:为20世纪创立一门哲学,而且必须是一体的。跟那些书一样,这个系列同样展示出的是一门哲学而不是历史学,是一门自然的哲学而不是科学。它的主题是过去称为自然哲学的现代版。在我看来,我们今日处在更好的一种思维框架里,可以孕育出与过去300年来任何一个时代都不尽相同的一门自然哲学。这是因为,最近在人类生活学方面的发现成果,给科学思想指明了一个前进的方向,也就是从普遍走向个别的转移,这是自文艺复兴打开了通往自然世界的大门以来的第一次。

如果没有人性,就不可能有哲学,甚至也不可能有一门像样的科学。我希望这种确认感能够在本书里体现出来。对我来说,在对自然的理解过程当中,是把对人性的理解当作自己的目标,也把处在自然之内的人类的处境当作自己的目标。

要在这个系列的篇幅内表现对于自然的看法,它跟一场探险活动一样属于一项实验,而且我对使这两种活动成为可能的那些人充满感激之情。我首先欠下了索尔克生物研究学院的债,该学院长期以来一直支持我就人类特殊性进行的研究工作,并给了我一年的公休假,让我参与拍摄这些电视节目。我还特别感谢英国广播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特别是奥伯雷·辛格,他设计了这个庞大的主题,在我动笔之前一直催促了两年。

参与并支持本书工作的人不计其数,容我在此一并致谢。

雅·布伦诺新基

1973年8月于

加利福尼亚州拉霍亚市

同类推荐
  • 南海远方的家

    南海远方的家

    本书稿是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伊始和另外两名作家合著的一部报告文学。作者们用两年时间进行了深入的采访,体验生活。作家姚中才在美济礁守礁两个半月,阅读了大量材料才定稿。本书以南渔政巡航,护渔,守岛守礁为主线,辅以海洋知识,渔业生产,地理,历史和现状作了详细的描写。并且对南海渔民在南中国海的生活,风俗进行了真实记载。
  • 梦是怎么来的

    梦是怎么来的

    你的梦源自你的心灵结构,你制作它们。你的某个部分创造了它们,并知道每一个梦的意义。只要你研究你的梦,努力学习参与整个制作历程,你就更能明白它们的意义。梦与梦境自从这个世界开始有人类,梦也就来到这个世界。人们总是把梦放在一个特殊的地位上。我们的神话、圣经和各种文学里都可以找到它。在人类各种心灵活动中,“做梦”可以说最奇妙、诡谲、多姿而令人着迷。
  •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自然:消灭的自然灾难

    洪水灾害是河、湖、海所含的水体上涨,超过常规水位的水流现象。洪水常威胁沿河、滨湖和近海地区的安全,甚至会造成淹没灾害。洪水灾害是我国发生频率高、危害范围广、对国民经济影响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也是威胁人类生存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洪水灾害的形成受气候、下垫面等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因素的影响。洪水可分为河流洪水、湖泊洪水和风暴潮洪水等。其中河流洪水:依照成因的不同,又可分成是雨洪水、山洪、融雪洪水、冰凌洪水、溃坝洪水等五种类型。
  •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野马:重返卡拉麦里(戈壁女孩手记)

    这是作者十余年来在新疆野马繁殖中心亲历的养马故事,这是作者30多万字日记及观察记录整理而成的曲折心路和野马家族的悲欢离合,书中写的都是关于野马非常动人的故事,笔触细腻,在书中,几乎每一匹野马都有名字:“秀秀”、“黑豹”、“小浪荡”……这个家族有悲欢离合,也有生死之恋,其中有不少片断是对野马感情纠葛的人性化的呈现。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荒原野马的动人故事,体味戈壁女孩的内心情感,阅读这潜心原创的生态文学!
热门推荐
  • 母亲

    母亲

    小说描写的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和群众的觉醒过程。小说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讲的是年轻工人巴维尔率领马克思主义工人小组在社会民主工党的领导下成长的过程;第二部分重点描写马克思主义小组在群众中的作用和人民群众的觉醒。歌颂了以伟大母亲尼洛夫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 蓼莪

    蓼莪

    一出祭堂,祝荣就又坐在了雨棚里。里面已没几个人了。灵堂里这时也没有了唱经与乐器的声音,但祝荣知道这只是暂时的。接下来还要做些什么,他已经毫不在意。过度的疲倦似乎使他的大脑自觉地进入了休憩状态——他现在只是凭着一种肢体的本能,行走、坐下,再把视线随意地投向某处,然后长时间一动不动。不知过了多久,灵堂里响起一阵呜咽般的海螺声,接着是一个道士低沉而又凄凉的唱经声。祝荣感到一阵阵冷风从肌肤上滑过,又感到四周所有的黑暗都沉沉地压在了心头。没多久,灵堂里又同时响起了鼓声、钹声、锣声、笛声,仿佛千军万马即将起征。祝荣看到灵堂里已有好些穿麻衣或孝衣的人,还有一些站在门口,也随时准备进入。他耐心而又不乏好奇地盯着那边,直到猛地意识到自己也应是其中一员,这才起身过去,汇入了那人群之中。
  • 禛情曼舞

    禛情曼舞

    我和胤禛之间,漫长而又迂回的缘分。一生一世,几经轮回。相爱却互相折磨,相逢却又偏偏错过。纠缠的彼此,痴恋的一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

    《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内容简介:哈佛和耶鲁是莘莘学子心中神圣的殿堂,这不仅在于它们课堂上传授的知识,更在于它们沉淀下来的那些引人深思的智慧。如今,就让我们走进这两卒思想的殿堂,聆听智慧流淌的声音!无论你是在校的莘莘学子,还是社会上的“打拼”一族,抑或是经历丰富的成功人士,阅读《从哈佛学院到耶鲁礼堂:在哈佛和耶鲁听讲座(汉英对照)》,将会提升你的品位,启迪你的心智,陶冶你的性情。
  • 超能力异变世界

    超能力异变世界

    在这充斥着恶意的世界,一位正义的少年梦想世界和平的故事,他能走多久?让我们一起看下去吧。等主角校园篇毕业后,将变成种田文。
  • 黄昏的战役

    黄昏的战役

    当科学与神话碰撞,当历史与现代文明结合。当你已知的知识被颠覆时,你还能淡定吗?当你的大脑被完全开发,看到不一样的世界,你还能淡定吗?极宙危机悄然降临,黄昏之后便是黑暗,世界是留住光明,还是陷入永夜,让主角燧文谨给你答案!
  •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英国脱欧后,西方眼睁睁看着末日降临?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包大揽的高福利民主制度已经不堪其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必须依靠移民来支持;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的到来和增加,因其文化和信仰的差异,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而且凭借民主制度改变了政治版图,因而产生所谓欧洲伊斯兰化和欧洲人逃离欧洲的现象。西方世界的政治精英们也把此书作为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 掠夺者,原罪

    掠夺者,原罪

    这是一篇放眼未来的架空未来世界的偏科幻风小说。 大概讲述没落贵族子弟阿尔弗雷德·潘德拉贡(看见姓氏是不是很眼熟?眼熟就对了!)怎样由战五渣的大花瓶变成一个敢作敢当顶天立地拯救世界抱得美人归的大男人的故事。没错就是逆袭文! But!虽说是逆袭文,可作者却是一个想要写出深度文不按套路出牌的家伙。 该篇故事主要以男孩子们之间的感情为主,但是也有BG(还不止一对……)。 【请看客老爷们根据个人喜好选择阅读】 有人机恋,大三角,有相爱相杀,有甜腻腻的糖糖,有四十米大刀,也有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反省。 作者声明:希望各位看客姥爷多多评论点评。(但也请嘴下留情~) 感激不尽!
  • 乙丙之际塾议三

    乙丙之际塾议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仙路在我心

    仙路在我心

    九州大陆,修行为尊,却因天道限制,无真仙果位,一代天骄萧羽凡,不甘止步于真仙门前,为求真仙之法,入星空古路,而仙路一开不可悔,自古踏上仙路者,要么披荆斩棘身合大道,羽化成仙;要么肉身消融,魂飞魄散;萧羽凡在经过重重磨难,度过肉身雷劫;再经历星空问心劫,九死一生之下,终合大道,成就无上真仙之时,却不料,遭遇真仙之战,待醒来之时,已在另一片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