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100000047

第47章 1919~1936年:鼎盛(15)

第二天,美国《纽约先驱论坛报》在头版头条刊登,大标题是“5000中国人奋起反对日本统治,警察击倒60”,副标题是“北平学生被打,‘贞德’被捕”。这篇报道中,把陆璀誉为中国的“贞德”。这个报道迅速传遍世界,引起世界舆论的极大关注。

北平学生的抗日救国示威游行,沉重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活动,迫使冀察政务委员会不得不延期成立。

“一二九运动”如滚滚惊雷,震撼到中华大地,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和响应。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天津、上海、南京、武汉、广州、杭州、西安、开封、济南、太原、长沙、桂林、重庆等城市的爱国学生举行请愿集会、示威游行,或发表宣言、通电,声援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香港的爱国学生和各界爱国人士也开展了募捐和宣传活动,并发表了救国宣言,成立了救国会。陕甘苏区学生联合会也发出响应的通电,苏区各界民众集会声援全国各地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

12月17日,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兼29军军长宋哲元发表《告北平学生书》,称“有共党煽动利用学生爱国运动”,如仍有“轨外行动”,决予“适当制止”。

12月18日,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为援助北平学生救国运动告工友书》,号召全国各业、各厂的男女工友起来召集群众会议,发表宣言和通电,抗议汉奸卖国贼出卖华北与屠杀、逮捕爱国学生的倒行逆施的暴行。

12月21日,上海市总工会通电声援北平学生,呼吁全国同胞一致兴起,集合民族整个的力量,反对任何伪组织的存在,以维护主权而保国土。广州铁路工人、上海邮务、铁路工人举行集会,发通电,要求对日宣战。鲁迅、宋庆龄等爱国知名人士赞扬爱国学生的英勇奋斗精神,捐款支持学生的抗日救国运动。海外华侨也以各种方式支援爱国学生。各国青年学生组织也纷纷打电报声援,国际学生联合会号召:“中国学生的斗争,也是我们的斗争!”

“一二九运动”之后,清华园沸腾了起来,绝大多数同学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清华救国会在党的领导下,代表全体同学宣布总罢课,并召开全体学生大会。12月20日,中国共产党通过共青团中央发表《为抗日救国告全国各校学生和各界青年同胞宣言》,号召全国爱国青年学生:“把抗日运动扩大起来!到工人中去,到农民中去,到商民中去,到军队中去!唤起他们的救国觉悟,推动他们建立救国的组织。”中国共产党及时地为“一二·九”运动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12月25日,钱伟长、凌则之等20多位清华同学出于爱国热情,组织“北平南下自行车宣传队”奔赴南京,并在沿途宣传抗日。没过几天,便被军警押上火车送回北平。

12月下旬,北平学联姚依林(清华)、郭明秋(女一中)等开会决定,组织“南下扩大宣传团”,到农村去唤起民众,把抗日救亡运动发展到农民中间去。

1936年1月,清华50余人联合燕京、辅仁等校学生一起组成南下宣传第三团,蒋南翔与燕京的黄花为团长。在近1个月的时间里,宣传团的团员们一方面向农民群众宣传抗日和革命的道理,一方面也从农民群众那里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思想感情发生了重要变化,使许多同学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在中共中央1935年11月发布的《关于青年工作的决定》的精神指引下,中共北平市委书记林枫与姚依林等人在“清华同学会”举行会议,决定成立“民族解放先锋队”。于1936年2月1日在北平正式成立,它是抗日民主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来改名为中国民族解放先锋队,清华成立分队。

3月31日,为北平第17中学学生郭清死于狱中,北平各大中学生举行抬棺示威游行。

1936年初,广西省学生救国联合会举行抗日示威游行。

5月28日,北平举行示威游行,游行的口号是:“拥29军抗日”、“发扬29军抗日传统”、“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等。

5月30日,宋哲元发表谈话,表示:“若日本仍然增兵华北,余将与29军将士实行抗日。”

6月13日,北平学生举行第4次示威游行,反对日本继续向华北增兵。沿途军警对游行队伍不加干涉,并予以同情。

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

同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采取“兵谏”,劝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终于取得成功。

1937年春天,民先队建立了全国总队部,清华大学的李昌当选为总队长。民先队的成立及发展,把“一二九”爱国学生运动推向了一个新阶段,民先队日益成为党在这一时期开展抗日救国活动的得力助手,有力地推动了抗日全国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民先队清华分队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清华同学,战斗在抗日救亡的各条战线上。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大力配合了红军北上抗日,广泛地宣传了中国共产党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抗日主张,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掀起了全国人民抗日救国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一二九运动”公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党政府的妥协投降政策,显示了中国人民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气魄,大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教育和锻炼了中国整个的年轻一代。在党的领导下,参加“一二九运动”的广大青年积极投身于抗日战争,为民族解放与独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青年学生同工农相结合,经历了一个由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毛泽东所指出的,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族的运动”,“有着重大的历史意义”。

25、1936年A:“浙大保姆”

竺可桢(1890~1974年),我国著名爱国教育家、地理学家、物候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人,在相关领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浙江上虞人。1910年赴美留学,1915年参加赵元任、杨杏佛等发起的中国科学社,1918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怀着“科学救国”的理想回到祖国,1920年应聘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次年创办东南大学地学系并担任主任,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在此前后又曾执教于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南开大学和中央大学。1934年与翁文灏、张其昀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地理学会。1936年出任浙江大学校长直至新中国成立。为婉拒蒋介石赴台湾的邀请,而辞去浙大所有职务。建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浙大学生对民主、科学的追求深深植根在“求是”学风之中。“五四”以来的历次学生运动中,他们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1935年冬,“一二九运动”爆发,很快波及全国,浙大学生最早响应。他们于12月10日召开全校宣誓大会,并发动杭州各校学生近万人,于11日冒雪上街举行抗日示威游行,并准备赴南京请愿。

当时,浙大校长郭任远竟秉承国民党省党部旨意,招来军警镇压学生,逮捕12个学生自治会代表。此举非但没有阻止学生们的爱国行动,反倒使广大学生积压已久的愤怒如火山一样迸发出来。他们当即决定罢课,发表驱郭宣言。学生的行动得到大多数教职员的同情和支持,要求撤换校长,成了浙大全体师生的共同呼声,罢课斗争持续了1个月。

为了平息家乡的学潮,蒋介石于1936年1月12日亲自到校训话,但形势并没有得到缓和。不得已,蒋介石只得同意更换校长。在陈布雷、翁文灏等人的推荐下,蒋介石最终将新校长的人选圈定为竺可桢。个中原因,除了竺可桢学术成就卓著、富有人望以外,同为浙籍的身份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后来,蒋还想让他出任中央大学校长,为他婉拒。)

1936年1月28日,在一次私人宴会上,竺可桢碰上了地质学家翁文灏。翁文灏透露,浙江大学校长郭任远已经辞职,有人主张派他前往;对此,竺未置可否。2月11日,翁又登门造访,说陈布雷想提议让竺可桢出任浙大校长。竺在表达了相反的意愿之后,又补充道:“若能于浙大有所补益,余亦愿竭全力以赴之。”2月16日,陈布雷托人给竺可桢捎来口信,说蒋介石约他见面。竺可桢随即去蔡元培处请教。蔡言,最好不去浙大,但蒋不可不见,可见面时予以婉拒。所以,当2月21日蒋介石召见他时,竺可桢并没有马上允诺,只说要与蔡元培商议后再定。

竺可桢之所以犹豫不决,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他放不下气象研究所的工作,自1928年气象所创办以来他一直任所长,刚有起色,他不愿分散精力;其二是他担心“大学校长其职务之繁重十倍于研究所所长”,而自己又不善于也不屑于繁杂琐碎的官场应酬,他更愿意将时间花在科学研究上。因此,接任校长一职,意味着要在某种程度上牺牲自己献身科学的理想。

正在竺可桢踌躇之际,其夫人张侠魂(中国第一个乘飞机上天的女性)却鼓励他出任校长;张的二姐、时任立法委员的张默君也如是言。她们认为,现在的大学教育问题很多,风气不正,若竺可桢任校长,正好可以为整顿教育、转变学风干一番事业。这时,陈布雷的弟弟陈训慈也来函劝他:“浙省文化近来退化殊甚,需一大学为中流砥柱。”这句话让竺可桢心头懔然为之一动。

经过再三考虑,竺可桢决定接任浙大校长职务。3月8日,他将此意告诉陈布雷,并提出3项条件:第一,财政须源源接济;第二,校长有用人全权,不受政党干涉;第三,时间以半年为限。4月7日,行政院政治会议正式通过由竺可桢担任浙大校长的决定。

4月25日,竺可桢正式走马上任,担任浙江大学校长,历时13年,领导浙大在困厄中崛起。他上任后重点做了两件事情,一是改革学校管理,二是吸纳贤才。他以“求是”为校训,明确提出:中国的大学,必须培养“合乎今日的需要”的“有用的专门人才”的进步主张。

在任浙江大学校长之前和之后,竺可桢一直是以气象学者为人所熟知。因此,1936年受命担任浙大校长,被视为他人生路上一次意外的拐弯,而且“一出手,就如此漂亮”。

竺可桢是一位具有很深人文修养的人士,是真正把追求真理当作人生最大乐趣的知识分子。1936年4月25日,他在全校学生大会上第一次发表讲话,就表明了自己办学思想的主旨。他指出:“办中国的大学,当然须知道中国的历史,洞察中国的现状。我们应凭借中国的文化基础,吸收世界文化的精华,才能养成有用的专门人才;同时也必须根据本国的现势,审察世界的潮流,培养成的人才才能合乎今日需要。”

竺可桢明确提出大学教育的目标:“决不仅仅是造就多少专家如工程师、医生之类,而尤在乎养成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尚,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而“唯有求真理心切,才能成为大仁大勇,肯为真理而牺牲身家性命。”“凡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无论社会如何腐化,政治如何不良,他必独行其是。”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大学生应发扬先哲为真理而斗争的精神,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他经常用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的名言,来激励学生担当起民族复兴的重任,去做各界的领袖。

他为“领导人才”提出了四项条件,即:

(1)肯牺牲自己,努力为国,以天下为已任的精神;

(2)清醒而富有理智的头脑和深思熟虑,不肯盲从的习惯;

(3)明辩是非,而不恂利害的气概;

(4)健全的体格。

为了培养这样的人才,竺校长对学生要求严格,对新入学的学生注重人生观教育。他在和新生谈话时提醒大家:“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

竺可桢为这两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答案。他说:“诸君到大学里来,万勿存心只要懂了一点专门技术,以为日后谋生的地步,就算满足,而是要为拯救中华做社会的砥柱。”

在竺可桢看来,当时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应该是能“转移国运”,要能担负起“拯救中华”的重任。“大学所施的教育,本来不是供给传授现成的知识,而重在开辟基本的途径,提示获得知识的方法,并且培养学生研究批判和反省的精神”。竺可桢教育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在于此。

这位校长,身材瘦削,举止优雅,戴一副圆圆的眼镜,看上去有点像苦行僧。但他留给人们的印象,却是“温厚光辉”的。

1937年,浙大为躲避战事、继续学业,举校西迁。竺可桢带领633人四度迁徙,途经浙、赣、湘、粤、桂、黔6省,行程2600多公里,最终于1940年初抵达贵州遵义(遵义地处黔北山区,远离炮火和敌机的干扰),史称“文军长征”。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他一面组织师生上课,一面以实际行动支援抗战,并为当地群众服务。

在民主爱国的学潮中,他始终站在进步学生一面,保护浙大师生的爱国正义行动。办学中,他十分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注意培养学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广博的知识,注重学生的实践训和智能培养,注重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授费巩,极有才子气,曾一度对竺可桢不满,开教务会时,当面冷嘲热讽:“我们的竺校长是学气象的,只会看天,不会看人。”竺可桢却微笑不语。后来,竺可桢不顾“只有党员才能担任训导长”的规定,认定费巩“资格极好,于学问、道德、才能为学生钦仰而能教课”,照样请他做训导处长。

1944年3月5日凌晨,费巩前往复旦大学授课,在重庆码头失踪。9天后,一位在国民党中央组织部工作的浙大毕业生,将此事告知当时正滞留重庆的竺可桢。竺甚为吃惊,立即去找侍从室的陈布雷、教育部的朱家骅、监察院的程沧波以及救济总署的费巩留英同学高文伯,托他们打听费的下落。竺还和复旦校长联名,正式找重庆卫戍司令彻查费的下落。竺还带头浙大教授联名给教育部和蒋介石,要求维护人权,主持正义。然而,国民党的特务机关咬定未逮捕费,费的下落始终未明。1950年,竺曾上书周恩来,建议查清真相,但由于种种原因,直至竺临终,此案仍未查清。文革之后,方才查证费已被害。

物理学家束星北,很有侠气,却脾气暴躁。浙江大学因战争西迁,他对竺可桢不满,于是一路跟在这位校长后面,数说其种种不是,竺可桢也总是一笑而过。后人回忆,竺可桢虽然并不欣赏束星北这种作风,与他私交不深,却力排众议,将他聘为教授,并经常为保护这位有才华的教授而费尽周折。

这名校长,曾在新年之夜,全家吃霉米,却把自己的工资分给教员们。难怪当时的数学教授苏步青,提到竺可桢时反复念叨:“他真是把教授当宝贝儿,当宝贝儿啊。”

同类推荐
  • 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

    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

    本书从事业、爱情及其生活方式等各个方面,探讨如何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爱自己爱的人、过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以及如何与焦虑、抑郁、悲伤、孤独等负面情绪相处,如何寻找更为积极的方式与态度应对成长过程与生命本身必须应对的困境与麻烦。作者的心理咨询师身份和专业素养让这本书充满哲学思辨与积极心理学的味道。相信这本书能够陪伴读者寻找成长与改变的可能和契机,找到自己生命中的幸福与快乐。
  •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胡也频作品精选

    1925年5月,一天午后三点钟左右,在北京的马神庙街上,有一个二十六岁光景的男子,在那里走着带点心急的神气,走进北京大学夹道去。他穿着一套不时宜的藏青色西装,而且很旧,旧得好象是从天桥烂货摊上买来的货色,穿在身上不大相称,把裤筒高高地吊在小腿肚上……
  •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在最美的流年遇见你(醉美文摘)

    本书中人物的故事,穿越时光,感染了无数颗同样敏感的心灵。一对对恋人的爱情回忆,又温暖又萌爱,那些从生活点滴中汲取爱与元气,充满趣味的片段会让读者会心一笑。原来爱情可以如此甜蜜,生活也可以如此温暖。把这些青春小故事送给所有饱经磨砺却依然相信未来的年轻人,本书中有对真情的体悟,有与孤独的对话,有对人生的感叹,有与命运的抗争。
  • 诸子学略说

    诸子学略说

    本书以《诸子学略说》和《诸子略说》为主,汇集太炎先生论诸子之大部分文字,精心编辑点校而成。太炎先生治学,贯通经、史、子、集,其于先秦之儒、道、墨、法等家学说尤有深入研究,其论诸子之是非得失,每有独到之见解,而又能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本书为太炎先生治诸子学之毕生心血,实为先秦诸子思想入门之最佳读物。
  •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高原魂》收入的是作者创作的诗词,共169首。第一部分是作者在西藏工作期间所创作的。作者讴歌以“老西藏”精神为代表的一大批具有高原精神的先进人物,做出超乎寻常的奉献,这就是高原魂。第二部分为大多是作者退休之后参加全国的书法活动而创作的。
热门推荐
  • 唐氏女

    唐氏女

    正元四年,天下初定。紫霄宝殿的大门吱一声打开,又吱一声闭合,唐仲晋一身污秽的囚服站在堂……
  •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世界现代文学简史(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山河道纪

    山河道纪

    那年乱世如麻,九州动荡,人族,妖族,魔族三族之间摩擦不断,战争不断。人族势微,异族攻入九州,生灵涂炭,一位位人族慷慨赴死。他于泰山之下许下心愿,愿以吾血浇吾股,换山河如故。从此走上了驱逐异族的道路。
  • 两个人的孤岛

    两个人的孤岛

    人与人之间不过是匆匆过客罢了。在时间面前,一切世间事终将都会变得苍白与模糊。而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小小的孤岛,孤岛上住着另一个小小的我……我的人生经验告诉我,爱情的发生也只不过是一瞬间……这是一个涉世未深却自以为聪明的女孩在撇脚的复仇中所发生的故事。关如在报复令小姨自杀的曾经的‘姨父’段裕,却没想到被一个叫盛泽天的男人给破坏掉了……新增读者群1.1.7.6.6.0.4.8.1希望能与喜欢我的朋友一起分享快乐!请加上于珊字样
  • 剑傲苍穹

    剑傲苍穹

    创星之神“蓝印”,穷其数十万年心血创造出“龙极星”,然而~邪餍之魔“暗华”却趁其创造生命、催化万物后力量衰减之际意图夺取龙极星,并在星球上创造出只为血腥破坏的“魔”。两个纵横寰宇的顶级强者,一为心血与创造、一为贪婪与占有,两者间展开了一场大战。最终,蓝印为了保护费尽心血所创造的生命,硬是拼出最后神力将“龙极星”一分为六,各自成了独立的存在。“天寰星”,龙极六分后由蓝印所创造的各族人类发展出来的星球,也是除“天元星”外唯一能正常发展的星球。天元星,那在隔壁,是残留蓝印最多神能之星,亦是“天闪御空”的崛起之星,在此不加多提,详情请见“流氓圣皇”。天寰星,虽然它残留神能的量大不如天元星,在成形时亦是保住了大部份生物,并且也有极适合人生存的环境。
  • 王牌甜宠:冰山奕少太撩人

    王牌甜宠:冰山奕少太撩人

    南宫瑶很想穿上洁白的婚纱,和一个人共度余生,但这个人绝不是他,那个能冷到自制冰库的男人她说自己是仙,仙鹤的仙,却没人相信,只有他笑笑说,“可我是神啊!”神?怕是神经病的神!*要说喜欢,她一直喜欢那种面目含春,阳光帅气的男孩。却没想到会遇到这么一个大饼脸绿豆小眼的医生,还自负清高的摇着一把扇,嘴里咕哝着要她以身相许?!拜托,她虽然吃饭不挑食,但也不意味着她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的放荡不羁,ok?*初次见面都说拜金的女人最可恶,那,她一个拜灵气的少女怎么也不能被这样的目光直视吧。南宫瑶胸口发凉的看着正在脱衣打坐的男人。“看什么呢?”他琥珀色的眼眸里藏着杀意。“我觉得你挺…”是不是觉得他很好…看?习惯了,习惯了。“好吃!”什么?如此放纵的女人?但他却没有看见南宫瑶闪闪发光却自动忽略他的双眸,和对着灵气咂巴的红唇。*了解以后“我…喜欢你。”她脸上飘起红云。“女人就是轻薄!”那怎么说?“我很爱你!”What?“对你的表白啦!”温暖的怀抱突然袭来。*最后“我想去当天后,白莲花万人迷型的怎么样?”“没关系,反正我是导演,我们随时可以潜规则。”。。。仙女掉下凡是什么感觉?南宫瑶想了想,嗯…j就是那种别人不相信,却有一个帅帅的人把你捧为掌上明珠的感觉。她甜甜的笑着,两个梨涡快乐的对上他明亮的双眸。Ps.冰山医生诱宠小女生的高甜故事。本文全程逗比搞笑路线~敬请期待哦~么么哒。
  • 小妹,往哪逃

    小妹,往哪逃

    8岁的白雪在生母死后被生父带到了豪门,被继母虐待。却衷心于继母的儿子,只因为生母的一句话:“我们对不起你的哥哥,无论他如何对你,你不要怨恨他”这句话遗言犹如魔咒围绕在白雪耳边一生一世。顾泽川,18岁有了一个妹妹。因为是狐狸精的女儿,他给尽她所有的侮辱。但白雪确从无怨言,只因她欠他的。两人的心越走越远。等到顾泽川想挽回时,一切皆晚。他确只能用“哥哥”这个名号来为她保驾护航,看着她依偎在别的男人怀里……
  • 无路可逃

    无路可逃

    长平市大哥老虎,八年前因为替朋友扛事,蹲了八年大牢,出来后物是人非,自己的地盘被新崛起的赵四和沈青勇瓜分了,而因为之前与沈青勇争夺地盘……
  •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Library Work with Childre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