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1400000009

第9章 仲辉先生的教诲

朱仲华

邵力子先生,原籍浙江绍兴,学名闻泰,字仲辉,行二。力子是他办《民立报》时所用的笔名,取义于《后汉书》“游子天所弃,力子天所富”之句。

先生十六岁时丧父。一九〇二年,曾按其叔莲坡之命,捐官监生后,考中过举人,但他本人反科举,轻仕途,却于一九〇五年到上海进了法国天主教会办的震旦公学求学,从而结识了在陕西遭清廷通缉,南逃来沪的三原人于右任,成为一生莫逆知交。在震旦,他俩曾带头反对学校只准学法语,不准学英语,还强制学生进教堂做礼拜等不合理的规定,带领同学进行抗议活动。后由校长马相伯率学生离校,另行自办学校开学,定名为“复旦公学”。

到一九〇七年,他与于右任等同去日本学新闻学,旋即加入了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为了宣传革命,他在辛亥革命前后,在一再遭到查封、迫害的过程中,先后与于右任等,在上海陆续共同创办过六份著名报纸,即《神州日报》(一九〇七年四月二日创刊)、《民呼报》(一九〇九年四月二十五日创刊)、《民吁报》(一九〇九年十月三日创刊)、《民立报》(一九一〇年十月十一日创刊)、《生活日报》(一九一三年十月二十日创刊)、上海《民国日报》(一九一六年一月二十二日创刊),并一直担任上海地方版的编辑职务;民国初年,还一度兼任过《民生报》的记者。其中《民呼报》《民吁报》《民立报》这三份报纸,都是以孙中山先生为领导的同盟会上海支部的机关报,当时有“三民报”的美称;至于上海《民国日报》,则先后是中华革命党和中国国民党的机关报。邵力子先生一贯致力于宣传孙中山先生亲自制定的革命政治纲领和政治路线,从事实际宣传工作,先后达十八年之久(一九〇七—一九二五),为辛亥革命和以后的反袁“二次革命”,直至反北洋军阀的斗争,不断埋头工作,做出过贡献。

邵力子先生在我国较早地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学说,在五四运动时期,并积极报道、宣传了我国早期反帝、反封建的学生运动、工人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

一九一七年十一月,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划时代的胜利,从此开辟了人类社会历史的新纪元。当时邵力子先生一方面在我们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一方面在上海《民国日报》主持笔政,在十一月九日至十一日的报上,连续以“欧洲战电”“突如其来之俄国大政变”“俄国大政变之情形”等为标题,用要闻版重要地位,大力报道了这方面的胜利消息,还兴奋地到我们学校宣讲。

五四运动时,他又在一九一九年五月六日《民国日报》上,及早刊出了北京学生开展反帝爱国运动的“本社专电”,并且一清早手拿报纸,到复旦大学来,叫我临时紧急集合全校同学(当时我正任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席),并上台亲自朗读当天报纸,然后慷慨激昂地作了鼓动演讲,他说:“北京学生有这样的爱国热忱,难道我们上海学生会没有吗?”他动员、组织了我们复旦同学,外出串联全上海大、中学校,响应北京,在上海也掀起了反帝爱国运动。当我们组织了“上海学联”(当时我担任上海学联总会计兼总干事和全国学联评议员),在孙中山先生直接支持下,于五月三十一日下午,在老西门公共体育场开罢郭钦光烈士追悼会,上万人的示威游行队伍首次冲进租界时,邵力子先生等,站在三茅阁桥民国日报社二楼阳台上,还使劲鼓掌欢呼,给了我们无比巨大的支持与鼓舞。当上海学生得到了全市工人以及市民的支援,开展六三罢课、罢工、罢市这声势浩大的“三罢”运动时,邵力子先生又应邀参加了我们上海学联在卡尔登(今黄河路)举行的各界人士茶话会,即席发表鼓动人心的生动讲话,反复强调,希望沪上各界人士,大力支持我们学生的爱国行动。不久,五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取得了辉煌胜利,迫使北洋军阀政府不得不将卖国贼解职之后,邵力子先生又在《民国日报》创刊了名震报坛的《觉悟》副刊,担任主编长达六年之久,持续与《新青年》杂志密切配合,刊登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译作、评论,不断发表介绍苏联的文章,和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张闻天、李汉俊、李达、方志敏、萧楚女等共产党人的革命论文,并且积极组织报道全国各地不断兴起的工人运动。

一九二〇年初夏,邵力子先生在上海与陈独秀等一起会见了经北京李大钊介绍,由苏联来华的共产国际代表魏辛斯基夫妇,不久即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以后并以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身份,跨党参加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这一年七月,我在复旦大学文学系毕业后,因父病,返故乡绍兴侍候。邵力子先生曾来信叫我去上海工作(此信我本来一直保存着,可惜十多年前抄家被毁)。到一九二一年五月下旬,我才从绍兴去上海,到打浦桥三益里五号(当时邵先生在上海《民国日报》社工作的寓所)去看望他。他对我说:“仲华,有一件重要工作想叫你去。苏俄来了一位客人,叫维辛斯基,他们想在上海办个塔斯分社,搞通讯工作,工部局里通不过,我们正在给他们帮忙。现在已经找到了房子,是秘密的。那里要一名英文翻译,你愿不愿去?”我说:“且试试看,只是我父亲在绍兴老有病,没人料理。”

于是到第二天,我记得是六月一日,那天是塔斯社上海分社成立。我同邵力子先生一同坐电车到外白渡桥下车,过桥向北走,到了礼查饭店三楼。那里有两个房间,室内光线不好,很暗,我们就在其中一间,会见了维辛斯基。邵力子先生先向他表示祝贺之意,然后替我介绍说:“这是我的学生,他是参加过五四运动的活跃分子,曾经被工部局租界巡捕房同淞沪警察厅当作是‘过激党’,说他是布尔什维克!”维辛斯基用英语向我介绍了他自己,我也用英语回答了句:“久仰!久仰!”他问我多大年龄,我答:“二十五岁。”邵先生又关照我说:“你主要是给他们把英文译成中文,译名字的时候,特别注意。”先后谈了十多分钟话,维辛斯基就拿出了一沓儿英文稿,叫我在一张桌子旁坐下翻译,然后他走到另一个房间去了,邵力子先生也走了。

于是我就坐下开始试译,译的都是新闻稿。因为室内光线不好,又不大通气,加上同室还有三位俄国友人在搞翻译时爱猛抽烟,弄得房间内烟雾沉沉。我头痛极了,快到中午时,我把译好的稿子留下说:“先生们,我已译好了!”他们点点头,我就告辞下楼回来了。

下午,我没有再去礼查饭店,径到三益里去见邵先生,我说:“我头痛极了!这件工作,还不大吃得消。”邵先生考虑了一下说:“这件工作很重要。你勿能去,你看你们复旦同学当中,谁能去?”我说:“是不是叫周述去(周字仲且,绍兴龛山人),他在学校英文比较好。”以后就由周顶替我工作去了。

邵先生生前于一九三三年二月在由沪返绍的沪杭快车上,到嘉兴站时亲口告诉过我说,连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由上海转移到嘉兴南湖续开,也是会议接受了由他所提出的建议。

邵力子先生自一九二五年六月离上海去广州黄埔军校任职后,几十年内,一直致力于国共两党的合作,为和平奔走呼吁,竭尽心力。解放后,他最早提倡计划生育,还适时响应党关于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我也就不再多述了,这里再就邵力子先生热爱祖国文化教育事业,在他故乡和外地大力支持兴办学校的事,作以下追忆:

(一)早在辛亥年间,他在上海曾大力支持绍兴七邑旅沪同乡会,在爱尔琴路兴办“绍兴旅沪公学”。他在担任同乡会副议长的同时,被推为校董,每年集资募款,不遗余力[2]。

(二)一九一二年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他为复旦公学复校奔走京沪间。筹建校舍,与有力焉。直至抗战时期,仍为学校内迁复课尽力协助。

(三)一九三二年,我们在绍兴南门府学宫筹建初中、高中、普科、商科俱全的绍兴中学(到一九三三年改名稽山中学),邵力子先生在甘肃省政府主席任内,资助创办,被推为设立人会议主席。该校直至解放后,仍然得到他的全力支持。

(四)一九三三年二月,他首次返回故乡绍兴。在陶堰乡邵家溇原办有明强小学,但规模较小,校舍简陋,他慨然出资数千元,翻修平房为楼房,大大扩建了校舍。

(五)同年,陶家堰白塔头运川小学,也由他慨允出资接办,还聘请了五中毕业学生邵祥茂就任校长。

(六)一九三五年秋,他又独自出资在绍兴富盛金家岭创建棠荫小学,就近学龄儿童,可免费入学,因该校地区不便,还特设专船,接送学生上学。

(七)一九三三年他就任陕西省政府主席后,根据当地的需要,兴办了陕西省林业学校,还支持他夫人傅学文的倡议,创办了第一所助产士学校。

(八)一九四六年春,他又支持在南京创办力学小学,负责集资兴修校舍。学校于一九四七年夏开学,由邵夫人傅学文主持校务。

此外,他自己还在辛亥革命前后,先后在吴兴南浔中学和上海竞雄女学校任教职,以后还历任过上海中国公学、复旦实验中学、复旦大学以及上海大学的领导职务。

至于我个人,从一九一三年三月一日在上海进复旦公学附中起,到一九二一年夏,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先后受教于邵老师长达八年之久,嗣后又继续不断受到他老人家的教诲和提携,最后也在他老人家的引导下,走向了社会主义的光明大道。记得一九四九年五月七日,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英明决策和号令下,解放了浙江绍兴。邵先生从北京拍来了第一个属于人民邮电的电报,电文中说:“闻吾邑解放,希尽力协助。”于是,我带着无比的喜悦和兴奋,积极主动向绍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请示联系。

今年我已八六虚度。今后我决心继续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遵奉邵老师的生前教诲,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同类推荐
  • 民族魂:鲁迅传

    民族魂:鲁迅传

    本书是我国著名鲁迅研究专家陈漱渝集数十年研究积累,在考察以往鲁迅研究作品优劣得失的基础上写成的。作者不孤立地看待鲁迅其人其事,而是从其所处的时代、环境,以及身边的亲友入手认识鲁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张、不神化鲁迅其人其事,将其作为一个普通人去观照,力求做到真实;不盲从现有的关于鲁迅的评论,也不轻易下任何判语,对有争议之处不偏袒、不妄议,力求做到客观。本书从多角度、多层面再现鲁迅的经历、生活、思想、作品,值得关注鲁迅、研究鲁迅的人阅读参考。
  • 我和溥仪

    我和溥仪

    溥仪是个悲剧人物,也是个喜剧人物,因为新凤霞和全国政协的劳改队有过一段一起劳改的生活,虽然时间不长,但溥仪、沈醉、杜聿明等给新凤霞的印象都很不错,她认为应该把这段共同的经历记录下来。最终在沈醉的鼓励下新凤霞将他们在“文革”中一起劳动值得回味的故事写了出来。同时这些故事也作为溥仪传记的一些补充史料被记录了下来。
  •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碧霄一鹤:刘禹锡传

    本传真实生动的描写刘禹锡积极参加中唐政治革新活动。其后,他在长期贬谪生涯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仍忧念天下,关爱百姓。他善于从历史、现实与民歌中汲取思想一书营养,创作出不少兼具诗人挚情,哲人睿智,气格豪迈、风情郎丽的优秀诗歌,实无愧于中国诗史上“诗豪”之誉。本书真实、生动的讲述了传主刘禹锡的一生,以及他济世安民的理想抱负。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展现了刘禹锡在艰难困苦的贬谪生活中不屈不挠,乐观进取的精神,向读者传达了传主刚毅的性格,坚强的意志,善于反思,总结人生经验、教训的良好心态,引人深思。
  • 巴菲特传

    巴菲特传

    巴菲特的投资智慧和人生历程历来受到众多投资者关注。在这部传记中,作者以巴菲特独有的投资风格和管理方式为焦点,对他充满传奇色彩的投资策略、人生哲学和管理智慧等进行了深入透彻的描述和分析,并运用大量翔实的材料重现了巴菲特如何由一个奥马哈报童成长为一个投资大亨,如何在他所崇拜的导师格雷厄姆的影响下寻找一只只被低估的股票,从而积累财富,以及如何将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塑造成美国排行前列集团企业的奥秘……
  • 芈月式宫廷传奇

    芈月式宫廷传奇

    穿越古今,还原历史真相;纵览宫廷,探索女权政治她们皆是“芈月式”的女子,从跌宕坎坷到华丽转身,一生传奇笑对人生!
热门推荐
  •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大公司做人 小公司做事

    在做事中体会做人的真谛,在做人中感悟做事的奥义,做人在于了解人心、把握人心、以心攻心、赢得好感、化敌为友、左右逢源、获得支持、八面玲珑、路路畅通。做事在于热情洋溢、眼光敏锐、灵活变通、工作到位、不畏艰难、不言放弃、以退为进、有礼有节、甘当责任。
  • 病娇boss她来了

    病娇boss她来了

    他自看到那个娃娃的那一天,他就明白,自己注定和别人不一样。
  • 戒子益恩书

    戒子益恩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体会《论语》

    体会《论语》

    今天这个时代,依然可用狄更斯《双城记》刚刚开始的几句话来描述:“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最聪明的时代,这是最愚蠢的时代;这是信任的时代,这是欺骗的时代……”
  • 重生之大设计师

    重生之大设计师

    不是所有的重生都那么完美,不是每个重生的人都能记住那么多小说和歌曲。一个普普通通的室内设计师,回到十年前刚上大学的时候,挽回着不能挽回的遗憾,追求着以前不能追求的梦想!作者友情提示,书中案例,切勿模仿,如若模仿,死的很惨!!新书《设计鬼才》发布,喜欢设计类小说的同学可以来看看……
  • 重生:芭蕾之神

    重生:芭蕾之神

    芭蕾表演专业研究生上官雪遭遇飞来横祸,身亡后在另一个世界重生。上官轻雪,这是她的名字,过去的一切都已失去,上官轻雪,她注定成为彪炳史册的芭蕾之神。
  • 莫欣凉的红包群

    莫欣凉的红包群

    没有比她更倒霉的人了吧!!年幼失去父母,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可怜,没日没夜干活,好不容易逃离了亲戚,以为遇到了能给自己温暖的人,不料对方只是盯着父母留下的遗产。好在老天都是比较疼爱笨小孩,微信莫名其妙被拉到一个群里,还是强制性不能退出的。OMG,魔王?玉帝?妲己?快,掐我脸,告诉我这是真的!!一个有一个微信红包群,正式开启异世代购之旅。
  • 时光流年不负你

    时光流年不负你

    愿岁月静好,愿你能安好,愿时光流年,不负你
  • 我滴个狮子啊

    我滴个狮子啊

    陨落在地球的飞船上…神魂散落的两位大帝……一位云落大帝靠吸收善的能量聚拢神魂,一位云展大帝靠吸收恶的能量重塑身体。善恶不两立,终究会有一场毁天灭地的决战。然而却不能少的了屌丝逗逼,波若冬大官人全程参与。
  •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

    《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介绍了中国航空工业创建时期的各企事业单位的创始人(共计76名)的生平、工作业绩和突出贡献,真实地记录了他们为中国航空工业发展而呕心沥 血、殚精竭虑,有的甚至献出生命的光辉历程,他们是“航空报国”精神的开创者和传承者。《中国航空工业人物传:领导篇2》史料翔实、内容丰富,适合广大航空工业从业人员和关心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相关人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