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1900000002

第2章 说说明朝的两京制

明清史大家孟心史先生说:“中国自三代以后,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

孟心史先生认为:汉高祖和明太祖两人得国最正。究其原因,这两人都出身微贱,起事之初都没有任何凭借,且起事动机,不过是除暴安民,并无坐天下的野心。按照这个逻辑,如果要在这两个人中评定出“得国最正”的人,毫无疑问,当数明太祖朱元璋!

如《明太祖实录》所说:“相传,唐尧虞舜时代盛行的是禅让制度,禅让制度消失,又出现了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不过,成汤能够革除夏桀,全仗亳邑民众的资助;武王能够打败商纣,全赖西方部落的支持。即使像汉高祖这样的人物,虽说出身微贱,但也凭借其亭长的职位招揽到了一定数量的乡民。明太祖没有寸土一民,从白手起家,奔走呼号,海内响应,终于拥有了天下,真是史册所载,前所未有。”

此外,朱元璋所建立的大明王朝,是第一个将游牧民族彻底驱逐出去光复中华的汉族政权。大明王朝也因此成了中国历史上罕见的由北伐而非南下统一中国的政权。

这,才是朱元璋“得国最正”的真正原因。

说起来,汉民族政权沦亡于异族之手可不是一次两次,虽然沦亡之后,总能一次次复兴,但,哪一次复兴,能有明太祖朱元璋逐蒙元这样酣畅淋漓、这样大快人心?

曾几何时,从黄帝、夏商周三代而下,中国总体呈东西方相争的政治格局,周、秦、汉、隋、唐建立了政权后,均立足于关中,目的是在防范西北游牧民族的基础上,进谋东部富饶之地。

而随着游牧民族发展重心的北移,自北宋开始,东西方相争格局转化成了南北格局。

明太祖在元末群雄并起之际,由淮河流域向南推进,稳扎稳打,取南京,占浙西,“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以南京附近的州县作为取天下的根据地,最后建都南京。

南京虽称六朝古都,但这六朝(孙吴、东晋、刘宋、南齐、南梁、南陈)都不过是偏安一隅的地方政权,且国祚不长,传国不远。

明太祖朱元璋雄才大略,当然知道幽燕之地乃是南北相争的关键:汉族政权失去它,只能偏安南方;游牧民族占有它,则可挥鞭南下。

当徐达、常遇春所率领的明朝大军犹如旋风之势席卷幽燕大地,这片困扰了中华汉族人民整整四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终于回来了。

大明王朝的社会发展想要治隆唐宋,疆域拓展想要远迈汉唐,就必须把这片土地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里,永不再失。

这片土地离长江下游的南京有千里之遥,并且时时遭受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要实现这一点,难度很大。

明太祖想到了迁都。

但北京历经辽、金、元等异族统治,胡化严重,还不适合作为新生明朝的国都。

迁都成了明太祖的一个心病,该心病,毕明太祖一生都没能解决。

最终,将国都成功迁到了北京的是明成祖朱棣。

虽说朱棣登上帝位并不是明太祖先前所设定的轨道,但朱棣迁都北京,绝对没有违背明太祖要迁离南京的本意。

燕王时代的朱棣在藩于燕地,多次与蒙元残余势力作战,深谙燕地的战略重要性。所以,他在即皇帝位后的第二年就改北平为北京,并经过长达二十多年的精心筹备,于公元1421年完成了迁都之举。

不过,在明仁宗、明宣宗两朝,北京一直被称为“行在”,即皇帝率文武百官驻扎的临时首都;这也就意味着南京还是大明王朝的首都,毕竟,它是太祖所定之都。

到了明英宗正统六年(公元1441年),北京才成为正式首都;南京被称为“留都”,即“置官留守的首都”。

这就是大明王朝“两京制”的由来。

虽说隋、唐两朝也有长安、洛阳两京,但明显可以看出,大明王朝的“两京制”与之相较有很大的不同——留都南京里面留置有一套与北京中央机构相差无几的政府部门,六部、都察院、五府和内廷的太监体系,一应俱全,堪称“朝廷的备份”。

“两京制”的形成,使北京成为明朝的政治、军事中心;南京则成为明朝的经济和文化中心。帝国的南北达到了一种很好的平衡。

不难设想,如果明朝一直将政治中心设置在南京,那么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都在南京,中国北方将不断凋敝下去,大帝国的统一与稳定就得不到保障。

话说回来,虽然两京各衙门官员地位相同,但北京的六部等衙门却是手握实权,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是名副其实的中央权力机构;而南京各衙门官员多为虚衔,公务清闲,到此任职,则被称为“吏隐”。

在留都南京,除了“吏隐”的六部尚书、侍郎、郎中、员外郎,六科给事中,都察院的都御使、御史,翰林院侍读学士等文官及充任监军的太监外,还有一类很特殊的人——勋臣。

所谓“勋臣”,即指国家元勋的后裔,这些人所构成的集团也称世袭贵族集团。该集团中比较著名的有开国第一功臣徐达的后人魏国公徐弘基;开国第一猛将常遇春的后人怀远侯常延龄;开国第一谋臣刘伯温的后人诚意伯刘孔昭;靖难功臣赵彝的后人忻城伯赵之龙等。尽管这些人都有一个超级牛的祖上,但作为功臣之后,他们世代被国家豢养了起来,在政治上并不具有很大发言权,只好悠游林泉,过着穷奢极侈的生活,自小娇生惯养,养尊处优,动脑、动手能力相对较差。

衙门官员、太监、勋臣三类人员共同组成了南京政府部门。

这个政府部门有三个人掌握着实权,即:南京兵部尚书、提督南京军务勋臣、守备太监。

南京兵部尚书姓史,名可法,字宪之,又字道邻,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市)人。

崇祯皇帝曾有意提拔史可法在北京担任兵部尚书。有人却说:“史可法任南京兵部尚书,淮扬则平安无事;史可法一旦调离,则江淮危险,请圣上留他在南京以维系东南人望。”

崇祯经过慎重考虑,遂改任史可法为南京兵部尚书,主管东南一隅的军务。

提督南京军务勋臣的乃是忻城伯赵之龙。

担任南京内守备的大太监叫韩赞周。

张怡记载,崇祯末年,南京缺守备勋臣,廷臣经过讨论,首推忻城伯赵之龙。安排赵之龙担任提督南京军务勋臣的当日,崇祯帝带领三个儿子亲自接见了赵之龙,赐座、赐茶,特别交代说:“留都南京是根本重地,朕已经精心挑选及起用了两个人,其一为司礼太监韩赞周,此人忠诚勤谨,足当守备之任;另一为兵部尚书史可法,朕虽没见过他,但大家都说他大材堪用,朕便依言予以重用。现在加上你,一共是三个人,有你们三个人主持南京的工作,朕可以放心了。不过,韩赞周只擅长干扫地洒水之类的事儿,史可法出身于寒门,看问题的眼光恐怕欠缺。如果爱卿能与国家休戚相关,所起的作用会比韩、史二臣更大。朕也知道你一定会尽职尽责,所以朕委此重任于你。”

同类推荐
  • 荆楚风雷

    荆楚风雷

    这是一个没有最乱只有更乱的时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马蹄声碎,喇叭声咽;面对山河破碎,面对乱世纷呈,不一样的眼光,就会有不一样的思考,结局便自然不同。
  • 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研究

    士大夫群体在宋代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宋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涉及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著作,往往缺乏对这个群体的全面考察和整体探索。本书在广泛搜集和利用各种正史、诗文,以及有关宋人的笔记小说、宋人文集等文献史料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历史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宋代士大夫群体意识做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具有创新价值。
  • 大明铁卫

    大明铁卫

    陈雨穿越了,成了明朝末年一个穷困潦倒的军户。不会造玻璃,也不会做肥皂,身边只有一群饭都吃不饱的军户……手握一手烂牌,如何才能将人生的牌局打得风生水起?且看这个有点腹黑的办公室主任怎么一步步走上巅峰,将鞑子、流寇打得落花流水,把棒子、倭人玩弄于鼓掌之间,在整个东亚大陆覆雨翻云。
  •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读历史就是读故事(世界卷)

    故事是历史的缩影,是文化的窗口,是窥探民族个性的镜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桩桩真实的史事,都是祖宗留给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本书是一本世界历史的通俗读本,以最简明的文字勾勒出世界史的轮廓,鲜活地呈现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每个历史事件都以故事的形式呈现,将浩繁的世界历史深入浅出地展现在读者面前,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使读者能够以轻松愉悦的心态最低限度地获取历史知识,汲取丰富的人生智慧,学会正确处理纷繁复杂事情的方法,从而踏上了成功之路。
  •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传诵千古的历史掌故(下)

    掌故是指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等的故事或传说。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掌故。诗文中也经常引用古代故事和有来历的词语。懂得历史掌故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素养,加厚我们的文化底蕴。
热门推荐
  •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别把抱怨当习惯:阿里巴巴给年轻人的14堂智慧课

    有些年轻人在进入社会之初,常常是雄心勃勃,干劲十足,但随着在社会上处处碰壁,事业屡屡受挫,当初的雄心壮志已经不在,便开始抱怨这个世界,抱怨老天的不公,抱怨命运的艰辛。当他们将抱怨当作习惯的时候,他们就沦为了平庸无奇的人。反过来看那些平庸的人,你会发现抱怨是他们最显著的标签。可以说,抱怨就像一颗钉子,会将一个人钉在失败的墙上,永远都不得解脱。
  • 七生情缘三世梦

    七生情缘三世梦

    首先说明自创没有任何依据。文章走向全靠作者脑洞。也有互动选择定向发展哦。男主女主七世三生情感纠葛。架空历史(也会出现我们熟悉的)虐文!虐文!虐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多多互动,文章走向选择性的定向发展哦,多互动????
  • 我是至尊

    我是至尊

    药不成丹只是毒,人不成神终成灰。…………天道有缺,人间不平,红尘世外,魍魉横行;哀尔良善,怒尔不争;规则之外,吾来执行。布武天下,屠尽不平;手中有刀,心中有情;怀中美人,刀下奸雄;冷眼红尘,无憾今生。……惊天智谋,踏破国仇家恨;铁骨柔肠,演绎爱恨情仇;绝世神功,屠尽人间不平;丹心碧血,谱写兄弟千秋!
  • 听说我开了家医馆

    听说我开了家医馆

    这是一个无趣的故事。新书大概会有趣一些。
  • 六十种曲红梨记

    六十种曲红梨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1792富甲美国

    1792富甲美国

    他穿越到了还没有高楼和铁路只有危机的独立初期美国,外有大国倾轧,内有土著桀骜。这是科学和技术革新开始迸发的时代,这是阳光下充斥着黑暗的年代。困境中的少年将怎样建立起自己的工商业帝国,从棋子一天天变成棋手。曾经我帮穷济困坚持共赢,却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异端;有一天当我掏走他们最后一个铜板,人们却纷纷称颂我的名。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我当的哥那些年

    我当的哥那些年

    杨瑞,一个扑街网络写手,为了生活为了不再坑爹啃老,申请成为了一名滴滴网约车司机,本想只是多份收入的他却万万没有想到,在他当的哥的这几年却一路香艳不断还遇贵人提携……
  • 月寒云飞霜

    月寒云飞霜

    一个是身怀秘宝,家破人亡的柔弱孤女;一个是六亲不认,心狠手辣的魔教统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他本该杀了她。可是阴差阳错之下,这只小白兔走进了大灰狼的心里,让他再也下不了手。但无论如何,大灰狼就是大灰狼,他的残忍霸道最终伤害了小白兔的心,等到他悔悟却为时已晚,小白兔已经离开了他,消失在茫茫人海。然后他就开始了漫长的追妻之路。本文是一个玻璃渣中找蜜糖的武侠故事,请谨慎点入。
  • 仙灵之时空之轮

    仙灵之时空之轮

    不管前路有多少阻拦,终将冲破阻碍与你相见;不管前路有多少迷茫,终将冲破迷雾与你相伴;不管前路有多少艰难,终将冲破苦难与你相守。【这是玄幻文,这是玄幻文,这是玄幻文,重要的事情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