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300000004

第4章 著名作家文人(3)

书香世家,旧学功底

俞平伯原籍浙江德清,出生在苏州马医科巷曲园中的乐知堂。德清县俞氏自清末以来就是大姓,近代著名士林人物俞樾(字曲园)正是俞平伯的曾祖父。俞平伯出生时,曾祖父已80岁高龄了,他对这数代单传的曾孙疼爱逾常。

俞平伯3岁时,虽然还不会写字,但喜欢用笔涂抹。俞老先生非常高兴,于是每天就亲自用红朱笔写“上大人、孔乙己”等字,让他的曾孙用墨笔描红。老人有诗纪之,诗曰:

娇小曾孙爱如珍,怜他涂抹未停匀。

晨窗日日磨丹砚,描纸亲书“上大人”。

他开始读书,是在清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正月初八,虚岁刚5岁。曾祖俞曲园认为:“是日甲子于五行属金,于二十八宿遇奎,文明之兆也。”而他自己后来于1932年9月8日在《戒坛琐记》中写道:“四五岁入寺挂名为僧,对于菩萨天王有一种亲切而兼怖畏之感,甚至于眠里梦里都被这些偶像所缠扰,至今未已。这个童年大印象,留下一种对于寺庙的期待。”从此由他的母亲来教俞平伯读《大学章句》,有时还由他长姊俞琎来教唐诗。

清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俞平伯虚岁6岁,由母亲开始教他外文。俞曲园有诗云:“膝下曾孙才六岁,已将洋字斗聪明。”

清光绪三十一年乙巳(1905)正月初五,俞平伯入家塾读书。俞曲园也有诗记之:

厅事东偏隔一墙,卅年安置读书床。

今朝姊弟新开馆,当日爷娘上学堂。

婉娈七龄尚怜幼,扶摇万里望弥长。

待携第二重孙至,记得金奎日最长。

为俞平伯请的塾师,是很有学问的宿儒谢敬仲。这年端午节,俞曲园还在俞平伯的扇子上,题了“青云万里”4个字。后来,俞平伯的父亲俞陛云将扇面揭裱了,并做题记说:“祖庭最爱僧宝,此为晚年所书,期望至厚。”

俞曲园去世时,俞平伯虚岁8岁,他十分悲痛。老人葬于杭州西湖右台山法相寺旁。参加曾祖父的葬礼,是俞平伯第一次到杭州。

就在这时期,清朝废除了科举。后来俞平伯回忆道:“余于诗未有所受。群经呫哔之暇,日课一对,时有拙言,共引为笑。”还说:“我小时候还没有废科举,虽然父亲做诗,但并不让我念诗;平时专门背经书,是为了准备科举考试。在我八九岁时废除了科举,此后古书才念得少了。不过小时候背熟了的书,到后来还是起了作用。”俞平伯没赶上科举考试,但赶上了准备科举考试的读书背书,并且养成了诵读的习惯;这对他后来成为诗人,对诗词有研究,是大有好处的。现在的儿童教育与小学教育不注重背书,其实是很大的失误。

辛亥革命前夕,俞平伯12岁。为避乱,全家由苏州搬到上海。在这前后1年里,俞平伯除继续读古文之外,又系统学习了英文和数学。也是在此时,他接受了大量新思想、新事物。后来他曾有诗记录此事:

从此神州事事新,再无皇帝管人民。

纪年远溯轩辕氏,又道崇祯是好人。

1911年,俞平伯13岁,他开始读《红楼梦》。这是读闲书、读小说,而且还不能完全读懂,他也不太感兴趣。后来在一篇文章中他还说,“而且不觉得十分好。”这完全是真实的。他说:“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记》、《三国演义》、《荡寇志》之类,《红楼梦》是算不得什么的。”13岁的男孩不懂《红楼梦》、不爱《红楼梦》,那完全是合乎常情的。

就在这年冬,俞家又搬回了苏州。俞平伯在家读书,直到1915年春,才入苏州平江中学读书,但也只读了半年。

在北大读书,热爱新文学

俞平伯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化熏陶,奠定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1915年,他入苏州平江中学读书;半年后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系预科。俞陛云把家搬到北京的原因,也正是为了照顾俞平伯在北大上学。当时北大的校址在沙滩汉花园,为了就近,俞陛云把家安在东华门箭杆胡同,两处相距的距离不远。

1915年,俞平伯开始与傅斯年、许德珩在北京大学同学。傅斯年由预科升入文科国文门,许德珩则由英文学门转入国文门。俞平伯在国学大师黄侃的指导下,正课之外开始读《清真词》,为后来研究《清真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后来他在《清真词释·序》的一开头便这样写道:“我小时候于词毫无了解,最大的困难为‘读不断’。诗非五言定七言,词却不然了,满纸花红柳绿的字面,使人迷眩惊奇。有一些词似乎怎么读都成,也就是怎么读都不大成。这个困难似乎令人好笑,却是事实。”这其实是旧时读书人普遍遇到的共同困难,因为旧书都没有标点。现在的读书人已读不到线装书,似乎词的断句好像倒不成问题了,其实读古文的能力是更差了。如果直接去读没标点的线装书,那岂止读不断书,跟看天书也差不多呀!

1917年,北大教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期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改良文学的“八不主义”。俞平伯对写白话文是积极响应的。

同年1月4日,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推行“学术自由,兼蓄并包”的办学方针,开创了北大的良好校风。蔡元培在就任演说中强调指出:“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他还谆谆告诫大学生说:“大学生当以研究学术为天职,不当以大学为升官发财之阶梯。”这真是掷地有声的言辞,它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学人志士。

这年1月15日,陈独秀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文科学长。因此,著名的《新青年》杂志编辑部也随之从沪迁京,就设在陈独秀的家中。而陈独秀的家就在箭杆胡同9号,与俞家成了近邻。陈独秀在《新青年》第2卷第6期发表的《文学革命论》中提出:“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倒迂诲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俞平伯对此也十分赞同。

这年夏天,刘半农被聘为北大预科国文教员。9月4日,周作人被聘为北大文科教授兼国史编纂处编辑员。9月10日,胡适被聘为北大文科教授。9月末,因傅斯年与顾颉刚同宿舍,俞平伯由此而与顾颉刚相识。也就在这年9月,蔡元培的《石头记索隐》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这一时期,正是俞平伯新旧思想交融并蓄的时期。他既写旧诗,又开始新诗创作。可惜这时期留下的旧体诗不多,因为诗集已毁于“文革”之中。而这年秋天他写的一首《秋夕言怀》,却意外地保存下来了。

飒飒秋风至,凉气入庭帏。

灯光照我读,废读起长思。

思多难具说,对卷略陈辞。

生小出吴会,雏发受书诗。

颇自不悦学,督责荷母慈。

十岁毕五经,未化钝拙姿。

后更遭鼎革,十七来京师。

野里无言仪,自愧贵家儿。

入学经三载,远大岂遑期。

身心究何益,唯有影衾知。

繁华不足惜,所惜在芳时。

先我何所继,后我何所贻。

爱轻令慧照,感重心自衰。

既怀四方志,莫使景光追。

君子疾没世,戒之慎勿嬉。

勉力信可真,长叹亦何为。

俞平伯后来谈起这首诗时说:“诗因不佳,其后编诗集时遂未收入,却据实而道,绝无掩饰,荏苒将六十年,未酬此诺,是诗不负我,而我之负诗多矣,可叹息也。”

与表姐结婚

1917年俞平伯17岁,家中为他办了婚事。新娘许宝驯,21岁,长俞平伯4岁,是平伯母亲许之仙的侄女,他舅舅许引之的女儿,字长环(后由俞平伯改为莹环),晚年号耐圃,浙江杭州人,在北京长大,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作诗、填词、绘画,并善书法,还能弹琴、谱曲,又是位贤妻良母,一生照顾俞平伯十分周到。结婚以后,夫妻感情深厚,无论欢乐与艰辛,一生相濡以沫。伉俪之间从未吵过架,甚至没有红过脸。

此年10月31日,农历九月十六,俞平伯举行了婚礼。他们的结婚仪式,老师黄侃,同学许德珩、傅斯年等人都来祝贺。

许宝驯擅长昆曲,俞平伯心向往之,但曲韵方面略差。为此,他还专门向曲学大师吴梅学曲,有“偶闻音奏,摹其曲折,终不似也。后得问曲学于吴师瞿安”的记载。

就在结婚的这一年,俞平伯选定了小说作为研究课题。当时这研究课题的导师,有周作人、胡适、刘半农3人,同学中也只有傅斯年1人。

“五四”新诗人

俞平伯在北京大学读书时,正值新文学运动刚刚兴起。刚满18岁的他,就积极投身于新文学运动。他不仅提倡新诗、创作新诗,而且对白话新诗的理论建设作了精辟、深刻的论述。《白话诗的三大条件》就是他写的第一篇白话论文,受到《新青年》编辑部的赞扬。

俞平伯的第一首白话诗《春水》,与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一起刊登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月刊上。这不仅是他本人新诗创作的起步,也是中国出现最早的新诗作品之一。

此年,俞平伯与北京大学同学傅斯年、罗家伦、徐彦之等集合好友,筹备成立“新潮社”,俞平伯被推选为新潮社干事部书记。

1918年2月1日,俞平伯参加北京大学文科国学门研究所第四次小说研究会,听周作人讲俄国的问题小说。在会上,他认定自己的研究项目为“唐人小说六种”。而此时他的求学志向未定,尚属广涉博览的阶段。此时尚在“五四运动”前一年,但各种新思想已在萌生,尤其新文学正在萌生。所以,他一面阅读《新青年》,一面跟吴梅攻读曲学。正好此时吴梅刚到北京,住在北城二道桥。也就在这一时期,为他一辈子酷爱昆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年4月15日,胡适在《新青年》第4卷第4期上发表《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的主张。1个月后,俞平伯的新诗《春水》发表。

五九与六九,

抬头见杨柳。

风吹冰消散,

河水绿如酒。

双鹅拍拍水中游;

众人缓缓桥上走。

都说“春来了,

真是好气候”。

过桥听儿啼,

牙牙复牙牙。

妇坐桥边儿在抱,

向人讨钱叫“阿爷!”

说道“住京西,

家中有田地。

去年决了滹沱口,

丈夫两男相继死;

弄得家破人又离,

剩下半岁小孩儿”。

催车快些走,

不忍再多听。

日光照河水,

清且明!

这首新诗,似乎还没有完全脱离旧诗词的影响,内容也一般。所以,俞平伯在选编第一个诗集时,并没有把它收进去。

还有一首写得更早,作于1918年3月18日夜,应该是他的处女作,它一直没有发表。直到1992年,才首次发表在南京的《文教资料》上,题为《奈何》。

父母生了我,

世间有了我。

自从堕地呱呱,

便生出啼啼笑笑,

嗔嗔喜喜,

许许多多!

是真有我?

是假有我?

是真是假,

尽随着去忖度。

好说,

百年比大梦!

但醒了如何?

未有之前是什么?

怎么忽然而有?

这话无从说得过。

跳他不出,

问他不说,

看他不清楚。

有些自己欢喊着“觉悟”;

有些直着嗓子叫“奈何”!

这首诗确比《春水》更一般些,但它确实是俞平伯新诗创作的开始,从中也可看出他当时思想之一斑。

同年10月16日,俞平伯以书信的形式撰写了一篇论文,题为《白话诗的三大条件》,次年3月15日在《新青年》第6卷第3期上发表。文章据理驳斥了那些非难白话诗的保守派,同时提出了白话诗的“三大条件”。他认为:“雕琢是陈腐的,修饰是新鲜的。文词粗俗,万不能抒发高尚的理想。”这一观点,得到了胡适的赞扬。

1918年11月19日,新潮社正式成立。这是一个反对封建伦理和封建文学的新文化团体。俞平伯被推为该社干事部书记,负责《新潮》杂志社编辑事务的记载和对外信件往来等工作。

后来,俞平伯在《回忆〈新潮〉》一文中写道:“1918年下半年,北大文科、法科的部分进步学生组织了新潮社,创办《新潮》杂志,为《新青年》的友军。新潮社设在沙滩北大红楼东北角的一个小房间里,与北大图书馆毗邻。……我们办刊物曾得到校方的资助。校长蔡元培先生亲自为我们的刊物题写‘新潮’两字。”“我参加新潮社时仅18岁,知识很浅。由于自己出生于旧家庭,所以对有关新旧道德的讨论比较注意,曾写一篇有关新道德的文章。”

此后俞平伯仍写了不少新诗,陆续出版了几个诗集。《冬夜》、《西还》、《忆》是他的3部专集,还有与别人的合集《雪朝》等。

1919年,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成立。俞平伯加入该团,以第四讲演所讲演员的身份,在四城作题为《打破空想》的讲演。“五四”运动爆发后,他又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参加北大学生会新闻组。在学生罢课的同时,他偕友访商会会长,要求罢市,并在街头散发传单。同年,他从北大毕业,并于年内移家至朝阳门内老君堂79号;院内有大槐树,因名书斋为“古槐书屋”。

旅英途中多新诗

1920年1月4日,俞平伯从上海出发,乘轮船赴英国留学,与北大的同学傅斯年同行。船上的生活十分单调与孤独。他一路上做新、旧体诗寄给夫人许宝驯。其中有两首题为《身影问答》的诗,正反映出他思念夫人之情:

身逐晓风去,影从明镜留。

形影总相依,其可慰君愁。

颜色信可怜,余愁未易止。

昨夜人双笑,今朝独对此。

轮船在大海上行驶,开始的时候,俞平伯还带着巨大的好奇心理观看着涛起涛落;时间一长,一种莫名的寂寞不由得弥漫周身。也许是这难耐的寂寞和相对完整的时间,让俞平伯开始细读《红楼梦》——这是他13岁的时候不爱读、也没有读懂的一部书。

傅斯年在船上,倒并不感到太寂寞。他在给校长蔡元培的信中说:“船上的中国旅客,连平伯兄和我,共8人,也不算寂寞了。但在北大的环境住惯了的人,出来到别处,总觉得有点触目不快;所以每天总不过和平伯闲谈,看看不费力气的书就是了。在大学时还不满意,出来便又要想他,煞是可笑的事!平伯和斯年海行很好,丝毫晕船也不觉得。”

他俩所读的不费力气的书,当然不止《红楼梦》,但主要的应该就是《红楼梦》了。他二人不但都细读了,而且还细谈了。后来俞平伯在《〈红楼梦辨〉引论》中回忆道:“孟真(傅斯年)每以文学的眼光来批评它,时有妙论,我遂能深一层了解这书底意义、价值。但虽然如此,却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底兴味。”

但无论怎么说,这次海上西行的空闲,正好给俞平伯打下了研究《红楼梦》的基础。由此还可看出,他搞上红学研究,开始就只是打发空闲,并不是当学问来研究的。

俞平伯在英国住的时间很短,在伦敦只住了13天,便又乘日本邮船“佐渡丸”号启程回国了。说得出的原因,只是英国英镑涨价,自费筹划尚有未周,只好决定回国。

那是1920年3月6日。回程的船上,俞平伯把张惠言的《词选》念得很熟,这对他后来填词、讲词、研究词都很有好处。

3月9日,船还在大西洋上飘摇。俞平伯做了一首新诗,题为《去来辞》,开头的几句是:

从这条路上来,

从来的路上去。

来时是你,

去时还是你!

想了什么,

忙忙地来?

又想些什么,

忽忽地去?

要去,

何似不来;

来了,

怎如休去!

去去来来,

空负了从前的意。

由此不难看出,俞平伯的心里是十分矛盾的,也觉得这次赴英留学是毫无意义的。

3月13日,船刚过直布罗陀海峡,还没到法国马赛,俞平伯又写了首诗寄给夫人许宝驯:

长忆偏无梦,中宵怅恻多。

递迢三万里,荏苒十旬过。

离思闲中结,豪情静里磨。

燕梁相识否,其奈此生何!

诗题为《庚申春地中海东寄》。这首诗,正反映出俞平伯所以急于回国的一些原因。

同类推荐
  •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我的现实 我的主义

    本书选取了当代著名作家阎连科与评论家、翻译家的多次有关文学问题的对话,追寻土地、介入现实、谈论语言、评论世界文学,在观点交锋和激情碰撞中,勾绘出一幅文学图景。这是一本写作宣言,一次生命剖析,一场从土地出发的文学之旅:阎连科畅谈自己三十年写作历程,细数笔下故事与人物的诞生,纵论世界文学名家。第一次提出了“神实主义”创作观念,为我们理解中国文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 一见集

    一见集

    最初的记忆和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构成了作家陈忠实的散文世界。哪怕仅仅是对一条河的气息和蜿蜒的回忆,也足可以支撑起岁月的温情和悸动。从1995年6月28日在雍村写下的《汽笛布鞋红腰带》,陈忠实在这16年间写下的最重要的散文都辑入了本书中。生命形态如此自然,宛若泥土散发的清香,这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陈忠实的原生态的乡村记忆、成长记忆、收获记忆、摔打记忆,当然最重要的还有爱的记忆,所有的记忆,就这样,从容进入了陈忠实的笔端,每一个文字都是庄稼地里的种子,沉实地长成一片。
  • 遇到你我就圆满了

    遇到你我就圆满了

    该丛书分为4本,选取国内知名作家,知名杂志专栏作家、杂志签约作家,以及知名公众人物的作品。在内容方面,以现在较为热门的一些作者,以及部分故事、题材来重造的。每一本书都有一个主题——人生、情感、世事、成长,相应的的主题下面是励志、纯美、爱情故事,以及各种类型的的感悟故事、心灵文章。通俗易懂,切合当下读者的心灵和需求。是一套适合青少年读者的丛书。
  • 回忆不在照片里

    回忆不在照片里

    周文慧首部作品集,以身边事为引,深刻书写记忆里的青春沉思与所感人事变迁。笔锋独到,发人深省。《上大学有什么用》:让你真正踏入人生漫无涯际的孤独与荒凉后,能凭借当初的记忆为自己点一盏灯。因为你知道那些美好你再也遇不到了,所以你才能擦擦眼泪,狠下心来,整好铠甲,磨好兵刃。准备开始进入到成人世界里的厮杀。《我养你有什么用》:不过是漫长的人生里,你陪我走了一程,却是拿性命相托。《爸爸的朋友圈》:他自动默认了网络世界里的全部善意,迫不及待想要跟别人分享眼前的一切。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热门推荐
  • 三条命

    三条命

    “真是傻大粗啊。从头到尾就只听见枪声砰砰砰,根本不用动脑子。”他们得出了完全一致的结论,为此笑得很快活。走出放映厅,穿过长长的、幽暗的离场通道,没坐商场的直达电梯,从九楼到一楼,一层一层往下转。电梯和电梯之间,摆满了各种物品。她翻过一只猩红色手包的吊牌看了一眼,笑着问他,“你猜多少钱?”他说五十?她笑着让他看,五百都不止!他则翻看了一件衬衫的吊牌,她说两百?他哈哈笑着告诉她,差个零!他们几乎迷上了这游戏。每次,价格都要比猜的高出很多。高出越多,他们就笑得越快活。“哎呀,这地方真是不能待了。
  • 绝仙天帝

    绝仙天帝

    云毅:“如果可以,我真的只想安静地修炼。”系统——一年之内走出大荒!否则抹杀宿主。绝仙圣体——荒古之后难以修成,已成“废体”。神秘人影——神秘人影挥出道道银光,带云毅闯进大帝古棺。......那么,接下来,还有什么在等着云毅?PS:这是一本披着系统文皮子的玄幻布局流慢热文,主角不逆天,也就亿点点
  • 网游之诛神屠魔

    网游之诛神屠魔

    (新书《我每天一个神级辅助》求推荐!有兴趣加群:250287047)千古仇恨,万骨成枯。汗赴黄泉,血染红尘。百万年前,仙界覆没,神魔二帝野心勃勃。万年之前,人界被屠,三界六族生灵涂炭。今朝,看风之子如何斩断神魔阴谋,傲视苍穹,上诛天神,下屠妖魔!
  •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奇趣天下Ⅱ: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万吨巨轮顷刻间支离破碎永沉海底;飞机失踪数年后出现在遥远的月球;数十人被在黑雾中迷失灵魂;人畜眨眼间被吸入魔窟化为白骨;沙漠中幻象纷繁引人赴死;峡谷里众多冒险者神秘死亡……对于这些神秘之地,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外星人的秘密基地,人类不得入内;有人说是死亡笼罩的所在,误入者必死无疑;也有人说是大自然的禁区,一旦踏入将会遭受灭顶之灾。死亡无法形容的恐怖;神秘不能诠释的离奇。这是地球上最后的秘密,我们称这些区域为——冒险家的禁足之地!
  • 时光抹不掉思念

    时光抹不掉思念

    “小沫,可能我们真的不合适。”“分手吧。”她还没从恐惧晃过神,却又经历了失去,凌墨涵从来没说过分手两个字,哪怕她过去常常任性的提出,他也从没说过,她打了好多电话给他,但他却再没接起,决意分手。那一刻,她才意识到这次是真的要分了...曾经她问:“凌墨涵,我会是你的一辈子吗?他说:“我把我的一辈子都给你,你愿意吗?时光过去,承诺变成泡沫,一句“我不想最后我们连朋友都做不了”,彻底断了他们。五年陌路,直到再遇,他却发现唯有她的笑容能拂过心尖;她才明白芸芸众生,再也找不到一个他;这一次他承诺:“以后只有你有丢下我的资格。”心好像又活了,可是承诺还能当真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A Trace of Murder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2)

    A Trace of Murder (A Keri Locke Mystery--Book #2)

    "A dynamic story line that grips from the first chapter and doesn't let go."--Midwest Book Review, Diane Donovan (regarding Once Gone)From #1 bestselling mystery author Blake Pierce comes a new masterpiece of psychological suspense.In A TRACE OF MURDER (Book #2 in the Keri Locke mystery series), Keri Locke, Missing Persons Detective in the Homicide division of the LAPD, remains haunted by the abduction of her own daughter. Encouraged by the new lead that has landed, the first in years, she pursues it with all that she has, determined to find her daughter and bring her back alive.Yet Keri, at the same time, receives a phone call from a frantic husband, a famed Beverly Hills plastic surgeon, who reports that his wife has been missing for two days. A wealthy socialite with no enemies and little reason to leave her life, he fears the worst has become of his wife.
  • 流浪古神

    流浪古神

    魔法,作为大陆上最神秘的传承,可望而不可求,魔法之神迈拉第的去向,成了几千年来的谜题,就在人们已经把他渐渐淡忘之后,最高圣地魔法之城的魔法师们迎来了魔法之神的灵魂,他蠢蠢欲动,渴望复活,他蛰伏到人类的身体当中,伺机而动,魔法之城毁灭,魔法精华开始向人们散播诱惑的种子,恶魔重现,大陆上阴影蔽日,人们暴露出贪婪和暴戾,被占据了肉体的某领主之子奋起反抗,借用古神的力量开启了大陆魔法新纪元。
  • 美漫卡牌大师

    美漫卡牌大师

    一个精神病人被神秘力量袭击,意外重生到漫威世界。于是,他秉承着少说多看的原则,努力学习一切正常的逻辑行为,使自己看上去像一个普通人。然而,游戏规则让他不得不反抗。你们都说我是大挂壁,我说我只是个收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