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300000044

第44章 著名科学家工学家(7)

以后吴大猷常到西柏树村女生宿舍找阮冠世。但他们只能在门口说话,因为学校规定,不允许男女生进入对方宿舍。刚开始时他俩不好意思单独约会,总要拉着几个女同学,浩浩荡荡一大群,到校内的小店铺吃点水果,然后在校园里散一会儿步。这些女生里,只有阮冠世的一位知心女友知道其中奥秘,别的人都蒙在鼓里,玩得还很高兴呢。

日久天长,秘密终于被揭露。于是,那些受蒙蔽者狠狠反戈一击,几个女同学在宿舍里同阮冠世大开玩笑……第二天饶毓泰夫人对她们说:“昨晚你们说的话,我们都听见啦!”

原来,她们宿舍的窗子正对着饶先生家的窗子。这样,连老师也知道自己的两个学生在谈恋爱啦!

吴、阮之恋由秘密逐渐变成半公开。思源堂前,马蹄湖畔,常常可以见到他俩的身影。一次,张伯苓校长对吴大猷说:“如果你喜欢阮冠世,我认识她的父亲,可以给你去提亲!”吴大猷听了心里明白,张校长一向治校严格,不愿学生在校园里谈情说爱。

吴大猷毕业在即,校方已和他谈过,欢迎他毕业后留校当助教。而阮冠世却鼓励他报考清华大学公费留美。他去考了,但因名额所限,没被录取。别人为他不平,他却乐呵呵的。原来他心中有个小算盘:留校当助教也好,就能和阮冠世在一起了!

阮冠世的家在北平,每逢节假日,她常约吴大猷一块儿回家。阮冠世全家都很喜欢这个才貌双全、老实憨厚的年轻人。一天,他俩到天坛公园游玩。那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两个人的心里也充满灿烂的阳光。阮冠世让吴大猷把耳朵贴在回音壁上,接着仿佛从天边飘来她那温柔、甜美的声音:“请求上帝让我们永生永世在一起……”吴大猷被这巨大的幸福,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大学毕业,吴大猷以杰出成绩留校。他利用暑假期间,回家看望阔别8年的母亲。

【名家小传】

吴大猷(1907—2000),广东高要人。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物理学之父”。

1925年夏考入天津私立南开大学,先念矿学,不久进入物理系学习,毕业后留校任教。1931-1933年在美国密歇根大学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33-1934年在美国作光谱学、原子和原子核物理学方面的研究。应饶毓泰(时任北京大学物理系主任)之邀,回国后在北大、西南联大任教,与北大结下不解之缘。1946年受当时政府之托出国考察,因国内形势变化而滞留美国,先后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员、加拿大国家研究院理论物理部主任、美国纽约布鲁克林理工学院教授、美国水牛城纽约州立大学教授兼物理系主任。1962年受聘兼任台湾“中央研究院”物理所所长。1967年起兼任台湾“国家科学发展指导委员会”、“国家科学委员会”主任委员。从1984年开始任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1992年率台湾物理学家代表团,回到阔别46年的北京,北大授予其“名誉教授”称号。

20世纪30年代,他研究了多种原子分子光谱,研究了苯及其衍生物的喇曼光谱,发现并证明了苯的同位素移动,并对此作了正确的解释。30-40年代,在我国最早进行了原子多重激发态的研究,较早计算了氦原子双激发能态;计算了慢中子与原子碰撞的散射截面;提出了原子碰撞的理论模型和计算方法;研究了氯化乙烯的同分异构体的红外光谱及分子对称问题;讨论了由分子或电子激发的分子振动、分子振动与转动的交互作用、分子简正振动等问题。他有论文100余篇,专著10余本,如1975年出版的《理论物理》(7卷本)。它们涉及原子物理、分子物理、核物理、大气物理、等离子体物理、统计物理和相对论等多个领域,成绩卓著。

陈省身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素喜数学,终研几何

陈省身不是一个循规蹈矩、只知道听老师的话的所谓“好学生”。他喜欢看书,各种各样的书都看,尤其爱看历史、文学书,时常跑到图书馆一呆就是几个钟头。在学习中,他习惯自己主动去看书,而不是老师指定要看什么参考书才去看。

跳过两级考南开

1911年,陈省身出生在浙江嘉兴秀水河畔一个书香世家。陈省身的父亲陈宝桢是晚清秀才。父亲为儿子取名源自《论语》:“吾日三省吾身”。因其出生年份是辛亥年,所以号“辛生”。

陈省身从小聪颖、活泼,因为祖母唐氏的宠爱,没有如期进小学读书,由祖母和小姑母教识字、学算术,把家里门窗楼板都写上字、画上画、背唐诗。其母韩梅是一位清雅、洁静的女子,有时看到陈省身乱写乱画总要凶上几句话。祖母听了反埋怨媳妇说:小孩刚开始学写字、画画,要多鼓励,让他大胆去创作,识别好与坏,这才有出息。从此,陈省身用纸和笔在桌上写字、画画,很少到外面与小孩闯荡;跟祖母到觉海寺烧香拜佛,能念“弥陀经”、“金刚经”,寺里和尚称他为“神童”。

有一次,陈省身的父亲过年回家,给他买来一套《笔算数学》(上、中、下)3册。这书是美国传教士狄考文和中国人邹立文合编的最新数学教科书,有全世界通用的计算符号。陈省身如饥似渴地学习这套《笔算数学》,在祖母和小姑母的指导下,很快读完了3册书,开始作练习题。当父亲第二次回家时,陈省身作完了全部练习题。经父亲检查,练习题全都作得对。

转眼,陈省身已8岁了,其祖母唐氏送他进秀水县一小学读书。下课休息时,陈省身看见老师用戒尺打上课讲话的学生手心,多的打了4下。陈省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放学回家告诉祖母,还问:明天老师要打我的手心,怎么办?流露出一种害怕样子。其祖母第二天就不让陈省身上学。就这样,陈省身只读了一天小学。

1920年,陈省身考入秀州中学。只上过一天小学的他,硬是凭着自学的底子和后来的刻苦与好胜,不但学习跟了上去,而且是班里的数学尖子。他的姑丈姚亮臣就在秀中教国文,表哥也在秀中念书。年幼聪慧的陈省身,深得姑丈的喜爱和照顾。陈省身在秀中读到高小三年级,他已能做相当复杂的算术题,也看《封神榜》和《说唐全传》调剂课余生活。有时他还随父亲或舅父去南湖乘烟雨楼的画舫。就在这风景如画的南湖之滨,陈省身度过了他的童年。许多年以后,每当陈省身与人谈起嘉兴,回忆起那段童年时光,总是说,那是一生很幸福的一段。

1922年,陈省身随全家从浙江嘉兴来到天津。次年,进入扶轮中学(现天津铁路一中)。校长顾赞庭很看重数学,亲自教几何,而且要求严格,陈省身往往应付自如,颇得校长的喜欢。陈省身在自述中曾说:“我数学学得比较好,当时我是他一个很得意的学生。他很看得起我。”此外,“扶轮”还有郑次纯、彭罕三等几个很好的数学老师。

陈省身在学习中习惯自己主动去看书,而不是老师指定要看什么参考书才去看。在这里,陈省身已开始显露出他广泛的志趣和鲜明的个性。陈省身承认:“我念数学不觉得困难,感到特别容易。我不是一个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念书的学生,我要有兴趣,我就可以做做。分数好坏不大在乎。反正我的数学分数总很好,其他功课平平常常,但总能及格,比及格还好点。花点劲也可以很好,但我懒得花劲。我书看得很多,喜欢去图书馆看杂书,什么书拿来就看。我喜欢看历史、文学、掌故,乱七八糟的书都看。时常跑到书库一呆就几个钟头,这本看看,那本看看。数学书也看,但并不光看数学书。有些数学书,有些数学杂志,有些数学家,我都知道。”

1926年,陈省身在扶轮校刊上发表了7篇文章。在《科学与宗教》中,他写道:“科学的目的,在寻觅宇宙间已经进行的法则,描摹自然界一切现象,将结果归纳到极简单极完全能证明的名词。”在《一几何定理之十六种证法》中他说:“几何学在数学中占了极重要的位置;非但有志研究科学的人,应当注意于它,就是普通的中学学生,也应该拿它作应有的常识。”此文表现出他对几何训练在开发智力中作用的较深理解,也显露出与众不同的逻辑推理能力。

在扶轮中学,陈省身跳了两级。毕业前一年,父亲陈宝桢的朋友钱宝琮到南开大学任教授。钱宝琮专治中国算学史,在这方面很有创见。他劝陈省身直接考南开大学理科。但是考理科,要考解析几何。“扶轮”是旧制中学,4年制,数学只教三角、几何,不教解析几何,而且物理、化学也教得不够。幸好陈省身有“自动的能力”,从南开中学借了课本自学。

那年夏天,陈省身的祖母去世,家里乱得一塌糊涂。陈省身就在这乱糟糟中复习功课。结果他直接考取南开大学本科,不用念预科。钱宝琮来告诉他,数学考了第二。这年,陈省身15岁。

最美好的年华在南开

南开大学建立于1919年“五四运动”以后,校长是爱国教育家张伯苓。上世纪20年代中期,学校提出“理以强国、商以富国、文以治国”的教育方针,提倡通才教育,全校分文、理、商3个学院。那时,南开理学院有4个系:生物、物理、化学、数学,分别由李继侗、饶树人、邱宗岳、姜立夫主持。那些系差不多都是“一人系”,除了他们4位外,教授很少。新生入学第一年不选系,就读数学、物理、化学、国文、英文5门课。陈省身觉得物理似较切实际,所以入学时倾向于物理系。

1926年秋天,15岁的陈省身考入南开大学理学院。在这里,陈省身遇上了中国现代几何学的开山祖师、南开大学算学系主任——姜立夫教授。姜立夫191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并获博士学位,次年到南开大学并一手创办南开算学系(当时是全国第二个数学系)。高徒遇名师,姜立夫循循善诱,将陈省身领入了数学王国。姜立夫非常器重这个年纪最小、天赋颇高的弟子。陈省身读三年级的时候,已经做了姜立夫的助手,帮他改卷子。这样每月他可以拿到10块钱以改善生活。多年以后,陈省身早已是名扬天下的数学大师。当他追忆恩师姜立夫时说:“我从事于几何,大都亏了我的大学老师姜立夫博士。”

陈省身的南开岁月相当充实。当时,南开学风优良,而且在姜立夫的努力下,其数学藏书在国内首屈一指。陈省身博览群书,阅览了大量数学书籍,许多名著都曾开卷。在段茂澜的指导下,等到1930年毕业时,陈省身已经能读德、法文的数学书籍,对美国的文献尤其熟悉。陈省身还曾当选为南开大学理科科学会委员,也是《南开大学周刊》学术组的骨干。这一切都为他的数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大学课余生活也是丰富多彩。据陈省身回忆,当时南开只有300多名学生。因为学生少,地方大,因此在“思源堂”楼上专门拿出一间很大的房间来作为游戏室,供学生休憩。年少的陈省身,每天跟着一群哥哥、姐姐在那里玩耍,觉得很有意思。他们弹棋子、打牌,往往乐不思蜀。有一次,他跟同学在宿舍里打牌,被素来严厉的物理大师饶毓泰先生逮了个正着。他们都有点担心受罚。饶先生当时开的理论力学班上,有陈省身、吴大任、吴大猷等栋梁之才,“他对这个班级很满意,所以也没怎样发作。”

一年级的生活,陈省身过得很舒服。微积分、力学都由钱宝琮教,陈省身读得轻松自在。这一年,他常常看一些小说、杂书;也时常替别的同学写作文以消磨时间。1927年,陈省身的读书生活与态度有很大的改变。那一年,算学系主任姜立夫由厦门大学讲学回来。陈省身因为厌恶实验而进了数学系,成了姜立夫的学生。

由于当时的人们都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些学科了解甚少,陈省身不知道自己毕业以后可以做什么,加上是连跳两级后考的大学,故对于自己的目标实在是很茫然。在大学一年级的一次化学实验课上,内容是“吹玻璃管”。陈省身对着手中的玻璃片和面前用来加热的火焰,一筹莫展。后来由实验老师帮忙,总算勉强吹成了。但他觉得吹成后的玻璃管太热,就用冷水去冲,瞬间玻璃管哗啦啦全碎了。这件事对陈省身触动很大,他发现自己缺乏动手能力,于是作出人生第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放弃物理、化学,专攻数学。这成了他终身献身数学的起点。陈省身曾经风趣地说,“学数学并不是我刻意的选择,实在是因为我除了数学之外,什么都学不好。”

姜立夫在人格、道德上,被认为是近代的一位“圣人”。他教书极其认真,每课必留习题,每题必经评阅。陈省身和另一位数学家吴大任,都是姜立夫的得意弟子。他特意为他们开了许多当时被认为高深的课,如线性代数、微分几何、非欧几何等。他教学态度严正,循循善诱,使人感觉到读数学有无限的趣味和前途。

陈省身对数学有天然的兴趣,班上他的年纪最小,但成绩总是出类拔萃。姜立夫非常喜欢这个弟子。当时南开大学初建,系里人手少,于是姜立夫就叫正念三年级的陈省身做他的助手,帮他改卷子。一开始让他改一二年级的,后来三年级的卷子也让他改。他也帮张希陆老师改卷子。这样每月他还能拿到10块钱,比一个报贩的钱还多一点,能改善一点学习和生活条件。1929年,陈省身等当选为南开大学理科科学会委员,同时还是《南开大学周刊》学术组的骨干。

1930年,陈省身从南开大学毕业。他后来曾经不止一次满怀深情地说过:“我最美好的年华在南开度过,她给我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在清华读研究生

在南开四年级时,陈省身开始有了自己明确的努力方向。他闻知清华大学理科研究所算学部招收研究生,3年毕业后授予硕士学位,成绩优异者可派送出国留学2年。于是,他和吴大任经多次商讨,一起报考了清华,并且都被录取了。

那时,清华经费充裕,一片兴旺气象。数学系主任是熊庆来,教授有孙光远、杨武之(杨振宁之父),还有后来成为陈省身岳父的郑桐荪等;教员有周鸿经、唐培经等。清华数学系陆续吸引了许多像华罗庚、许宝、柯召一样的青年才俊。

1930年秋季,陈省身到清华时,才知道只有他一人来报到。原来,这时吴大任因父亲失业,不得已去了广州中山大学担任助教。而当时清华数学系只有他们2名学生,因此无法开班,于是学校决定暂缓1年开课,改聘陈省身为助教。翌年,吴大任经过艰苦奋斗,得以复学,再次与陈省身同窗。

陈省身去清华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是想跟孙光远做一点研究。孙光远是芝加哥大学博士,专攻“投影微分几何学”。孙光远天真、率直,陈省身与之相处甚欢。1932年,在孙的指导下,陈省身在清华发表了第一篇有关“投微”的研究论文:《具有一一对应点的平面曲线对》,刊于《清华大学理科报告》。以后,又继续写了两篇这方面的论文,都发表在日本东北大学主办的数学杂志上。

陈省身在孙光远的指导下,用了许多时间研究投影微分几何。投影微分几何是数学的一个旁支,但那时“投微”的研究已到结束阶段。当时国内数学界还没有人了解数学研究的主流所在,这几篇论文,据陈省身后来说,都是他做不出难题目时用来调剂心情的结果。

同类推荐
  •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迪尔伯特的未来:下个世纪战胜白痴的生存之道

    本书中,有一点会变得日益明显,即你的竞争对手同你一样一脑子浆糊。轻信的顾客比比皆是,不管产品多么毫无价值,多么愚蠢透顶,他们照买不误。简而言之,该是诺查丹玛斯靠边站的时候了。作者披上他的预言家长袍,以极具穿透力的眼光洞察一切,从技术到工作间,从选举到两性大战,从宠物保护到其他星球上有无智慧生命的可能性。书中融笑料和事实于一体,它弹奏出我们社会的热门音符,令读者忍俊不禁,惊诧不已。
  • 重生:桑塔格日记(2018年版)

    重生:桑塔格日记(2018年版)

    本书为“苏珊·桑塔格全集”一种,桑塔格日记第一卷,时间跨度从1947至1963年,这16年正是桑塔格从一个花季少女成长为一个青年作家以及单身母亲所走过的历程,其生命的中心内容就是不顾一切地去经历:如饥似渴地去阅读,竭尽全力地去“理解”,生活与写作密不可分,从而部分地回答了“桑塔格何以为桑塔格”的问题。
  •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感恩父母 无私奉献(唯美阅读)

    亲情深似海,父母的爱重如山,因此,感恩是我们不能落下的一课。我们要怀着感激的心,接受父母的教诲,感悟他们的恩情,体会他们的艰辛。学会感恩。我们的心智也会更成熟,在人生的道路上,将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和爱。上帝,也会因为我们的感恩更加慷慨地赐予人间真爱。一则故事改变一生,本书会给青少年带来不一样的人生感悟。
  • 南亚三国行

    南亚三国行

    2006年3月,老伴随贸促会组织的参访团去参加在印度孟买举办的亚洲企业峰会,顺访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我曾去欧洲和俄罗斯旅游过,领略过欧陆风光,对同属东方文明而又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的南亚风情心仪已久,便乘此机会同行,游览了南亚三国。此行的主要目的地是印度,但出国的第一站和回国前的最后一站都是斯里兰卡。前后在斯里兰卡住了三晚,游览了两个整天。斯里兰卡被誉为“印度洋上一颗璀璨的明珠”。短短两天观光,浮光掠影,但总的感觉还是不虚此行。
  •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这个世界上什么人都有

    如果你是个耿直善良的女孩子,眼看着男朋友和绿茶婊玩暧昧,恨不得与小三撕逼同归于尽;如果你是个纯爱主义者,坚持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却被周围人朝三暮四的恋爱方式,还有无关群众投来的轻蔑眼神各应得无言以对;如果你是个勇敢率真的梦想家,一面踏过现实中的森森白骨,一面高举着心中的明月,一面追求着内心的那团火,一面又害怕自己被异化;如果你希望自己的人生有一点趣味,有一点狗血,还有一点与众不同;请翻开本书。
热门推荐
  •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

    本书作者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文学大师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风风雨雨,有起有伏、有悲有喜。内容主要涉及:杨绛先生童年的成长、家庭的变迁、求学历程,以及她同钱钟书半个多世纪相濡以沫的爱情,从而描摹出一位博学、睿智、宽容、淡定、从容、坚强和韧性的奇女子。此外,杨绛先生对抗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的态度,堪称生命的正能量。翻开《最贤的妻,最才的女:杨绛传》,你将看到一串串精彩的故事,经受一次次精神的洗礼。
  • 不敢回头:边廷逸散文集

    不敢回头:边廷逸散文集

    夜,已经很深了,静静地坐在床前,倾听着从窗外传来的隐隐约约的爆竹声,渐渐的,眼前模糊起来,耳畔萦绕起家乡熟悉的石磨声,听起来是那么遥远又遥远。
  • 冰刀上的烙印

    冰刀上的烙印

    八岁时盛伍离家出走,遭遇人贩子,被一对母女救回,从此多了个妈妈和妹妹。★灯红酒绿的娱乐街上热烈讨论着街尽头的古宅里,盛少突然改了性,连续两周没现身,身边突然多出个妹妹,瞬间变身二十四孝好哥哥。陪出陪进,拎包开路,不外宿不夜嗨,街上影子见不着一下。有人堵到古宅前约趴,盛少笑盈盈直言,“以后这些乱七八糟的派对别找我,现在不是一个人了,要给芮芮立榜样,言传身教懂不懂。”“盛少,晚上一起酒吧喝酒。”“我要陪芮芮跑步。”“盛总,许小姐约您晚上吃饭,地点......”“我要陪芮芮听歌。”“盛少,我家新开了度假村,一起去玩玩。”“我要陪芮芮训练。”狐朋狗友无奈,盛少的生活只剩下妹妹。“把芮芮妹妹叫上一起呀!”盛伍犹豫的想了想,芮芮生活太平淡,这倒是个好主意。从此盛少出入各种场合,身边形影不随带了个女孩,一刻不分开。★意外接二连三来袭,转动小指白玉尾戒,触碰红痣,打开时光旋涡,回溯时间改变过去。“哥哥你怎么在这?”芮芮一脸茫然的问着,没有看到身后疾驶的车子险险擦过。确定怀里的人完好无损,松了口气,“当然是来救你了!”芮芮:“哥哥你怎么来了?”盛伍;“水里有药不能喝……”芮芮;“哥哥你为什么会跟来?”盛伍:“不要靠近水池边……”芮芮:“哥哥你怎么又来了?”盛伍;“鞋里有针不能穿……”盛伍总是突然出现,芮芮已经习惯了,无奈一叹,“又是来救我的对吧!”★1.头脑简单运动员VS温柔张扬大总裁2.本文一对一甜宠,伪兄妹,伪悬疑,伪励志,谈谈情说说爱,无误会小三。本文又名《暖心哥哥拯救妹妹系列》、《二十四孝哥哥》、《哥哥快救我》……欢迎入坑
  • 夜的星星等黎明

    夜的星星等黎明

    前世,她被至亲害的含血而死……再度重生,她发誓要报仇!一路上,她手撕贱姐,脚踩渣男,将自己活成了众人都羡慕的样子……在领奖台上,她风光无限,而他则在下面默默地注视着她……“老婆,你和他说话,我吃醋。”在比赛中里,她护犊子心切,和对方的选手大吵起来,而他立场她,无论对错……可事后,却被他罚站面壁思过……“老婆,你要记住你是有老公的人。”看着这位帅的逆天的身边人,她后悔自己前世脑袋被踢了!好端端的,离毛线的婚!
  • 我来啦,最后12小时

    我来啦,最后12小时

    游戏中有大世界,初玩丧尸游戏,却进去更广阔的游戏空间,这里有各种世界,100%模拟,100%自由度,各种刺激的任务,畅所欲言,玩转游戏。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神秘的植物王国

    神秘的植物王国

    本书从植物的起源和进化入手,介绍了植物的分类及特点、植物生长特征、不同植物与人类的关系,更综合了许多特色植物的趣闻,增加了本书的趣味性。
  • 我所想的英雄学院

    我所想的英雄学院

    前世,是一个没好人缘的烂好人,为救小孩而车祸身亡。今生,两个烂好人灵魂融合在一块,会成为什么呢?烂好人+烂好人=天使?这只是我所想写的英雄学院(麻烦各位从第二卷后面开始看,第一卷文笔超差)
  •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三生缘之缘倾何时

    看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电视剧,本人对墨渊甚是喜欢,无奈他的结局着实让我不满意,本人在这特意为他良心定制属于他的爱情。本文女主可不得了,她的前世是少绾,在少绾灰飞烟灭之后,残存的一丝执念在这天地间散不去,投胎转世化身为青丘狐帝长子的独女——白落卿。她比夜华早出生三万年,因为某些原因,她的父亲对外界封锁了她的所有信息,因此,四海八荒就只知道青丘继白浅之后唯一的帝姬就只有白凤九,对她这个倾城绝貌的白落卿一无所知。在夜华醒来与白浅大婚时,乘机逃了出来,这个与生俱来灵力颇深却被遗落了的帝姬,在婚宴上遇到了四海八荒的墨渊战神。他们又会擦出怎样爱的火花,看这一世的她又如何与墨渊陷入爱河……
  • 穿二代公主:预订驸马

    穿二代公主:预订驸马

    小猪公主生平有两大爱好,吃美食,看美男。三岁生日的时候,辛芙一眼就看中了超级小美男傅诚赐,这种极品美男当然要早点抢回来,霸道的辛芙当面文武百官的面抢了小美男的初吻。就在猪公主做着新嫁娘的美梦时,宫外传出她的美男驸马被女山贼抢走了。丫的找死,敢同她小猪公主抢相公,欠抽,找她算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