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400000010

第10章 1879~1898年:萌芽(7)

该校一直受开滦煤矿底下采掘的影响,遂在甘肃兰州选址谋迁。1958年初建成部分校舍,成为唐山铁道学院兰州分校。后来,为在华北地区保存一所名牌高校,国务院决定该校不迁兰州。

为适应党中央开发建设大西北对铁路运输专门人才的需求,该校报请国务院批准,把兰州分校改为兰州铁道学院。随后,该校的铁道建筑、桥梁与隧道工程内燃机车、铁道车辆、铁建系给排水专业、电气运输系以及北京铁道学院的运输系(一部分)搬迁至兰州。

1964年,由于唐山校址发展受到影响,同时为支援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国务院决定唐山铁道学院内迁至四川省峨眉县。

1971年底,学校正式迁到峨眉,改名为西南交通大学。

7、1896年C:华西文教重镇

四川大学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享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市,她创建于1896年,是西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校,也是国内最早建立的几所近代高等学校之一。其历史与西南地区思想、政治、经济、文化、科学发展息息相关。

四川大学的历史渊源,远可追溯到汉代(距今2036年前)开地方高等学校先河的“文翁石室”,近可系及1704年创办的锦江书院和1875年兴建的尊经书院。锦江书院是清代中期典型的古代书院,尊经书院则是清末洋务派首领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创办、经学大师王闿运主讲的带有改良色彩的新式书院。它们同为清代有名的省级大书院,培养的学生中,既有经世之才,也有饱学之士。如戊戌变法殉难的六君子中的两位四川人杨锐、刘光第,清代唯一的川籍状元骆成骧,为变法维法提供“托古改制”理论依据的经学大师廖平、宋育仁,四川辛亥革命领袖人物吴玉章、张澜、罗纶、彭家珍,“五四”时期“只手打倒孔家店老英雄”吴虞,著名“蜀学宿儒”吴之英、张森楷、颜楷、徐子休、邵从恩等。

真正作为近代高等学校的四川大学,是从1896年创建的以学习“西文西艺”为特征的四川中西学堂为肇端的。该学堂由四川总督鹿传霖奉旨创办、经清廷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核准,于此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八)开堂。她是当时四川唯一的省级新式学堂,也是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四川文化教育方面的产物。学堂设有英法文科、算学科,学制4年,采用西式教学法,分班上课,实行学分制,生员分“学长”、“学生”、“附学”3个层次。学生至少学12类、26门内容深奥的课程,毕业后由川督分发新式中学堂任教,也有少数出洋留学。她与天津大学前身的北洋公学、上海交大前身的南洋公学属同时期、同层次的近代新式高校。

1902年,清廷下诏“废科举,兴学堂”,川督奎俊奉旨将四川中西学堂和尊经书院、锦江书院合并,组建为四川大学堂;年底又奉旨改称为四川高等学堂,她是四川大学的正源。稍后于1905年创办的四川师范学堂,以及五大专门学堂即四川法政学堂(1905年)、四川农业学堂(1906年)、四川藏文学堂(1906年)、四川工业学堂(1908年)、四川存古学堂(1910年),与四川高等学堂一起,形成清末四川高等教育的主要阵容。

辛亥革命后,四川高等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学校,四川师范学堂改称四川高等师范学校,五大专门学堂分别改称四川公立法政、农业、外国语、工业、国学专门学校。

1916年,四川高等学校与四川高等师范学校合并为国立成都高等师范学校,成为全国六大高师之一。1926年,该校中的原四川高等学校部分又独立组建为国立成都大学,设文、理、法3个学院、11个系;师范部分升格为国立成都师范大学,设文、理、教育3个学院11个系、两个专修科。五大专门学校则于1927年组合为公立四川大学,设文、理、法、工、农5个学院、19个系。1931年,以上3所大学合并为国立四川大学,成为当时全国13所国立大学之一,并在办学规模上位居前列。

历经发展,到1949年成都解放前夕,四川大学共有文、理、法、工、农、师范等6个学院,中文、历史、英文、法律、政治、经济、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航空工程、土木水利工程、电机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农业、园艺、植物病虫害、蚕桑、农业经济、农业化学、森林、畜牧兽医、教育等25个系,10余个专修科,文科、理科2个研究所。共有教职工981人,其中专任教授113人,副教授53人,讲师79人;在校研究生、本专科生合计5057人,占全省大学生数的三分之二,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高等学校。该校是首批被国家授予有教授和博士生导师评定权的高校之一。

20世纪50年代初期,经过院系调整,四川大学吸收了一些大学的文、理科系,同时先后调出法、工、农、师范学院,成为新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化工学院、西南农学院、西南师范学院、西南政法学院、四川师范学院以及重庆大学地质系、南京大学地学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1954年和1956年,按政务院决定,又将工、农两院先后独立建校为成都工学院(1994年回归川大)、四川农学院(今四川农业大学,其中森林系后又独立建校为四川林学院)。原四川大学遂成为文理科综合大学。

今天的四川大学被誉为“西部第一学府”,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是由原四川大学、原成都科技大学、原华西医科大学3所全国重点大学于1994年和2000年两次“强强合并”组建而成的一座中国高教“航空母舰”。原华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1910年美国、英国、加拿大的基督教会组织在成都创办的华西协和大学。

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四川大学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其校训很有气魄,且符合四川地理,并嵌入其校名,是中国最精彩的大学校训之一。

四川大学富有光荣的革命传统。民主革命时期,她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和革命学生运动的主要中心之一。几代人追求真理、团结奋斗、不屈不挠、前赴后继。朱德、郭沫若、巴金等早年都是该校的学生,并在校内接受民主革命思潮的影响。

辛亥革命时期,该校是同盟会在四川省的主要据点。许多校友,如后来曾任四川军政府副都督、省长的张培爵等,积极参加推翻了清王朝的斗争。

“五四”时期,以该校国文部学生张秀熟、袁诗尧为正、副理事长的“四川全省学生联合会”,领导了全省爱国学生运动。当时四川传播新文化的主要进步刊物,如《星期日》、《四川学生潮》、《半月》、《威克烈》等,均为该校师生主办。其中《星期日》被史学界目为与《湘江评论》齐名的四大刊物之一。一批著名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王右木、刘伯坚、恽代英、吴玉章、杨闇公、廖恩波、余泽鸿等,以该校为基地,传播马列主义,创建党团组织。

抗日战争时期,川大师生走出校门,唤起民众,主办《大声》、《星芒》等刊物,推动四川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和党组织的重建,并向革命圣地延安输送了大批骨干。

20世纪40年代,师生配合解放战争,进行了声势浩大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特别是1948年锋芒直指蒋介石的“四·九”运动,在国内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民主革命时期,川大至少有包括江竹筠(江姐)在内的50余名师生,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生命。其中30多人长眠在成都磨盘山、十二桥和重庆渣滓洞3个著名的烈士陵园。

四川大学历来是蜀中人文荟萃之地,知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吴玉章、张澜、任鸿隽、黄季陆、彭迪先、柯召曾任校长;许多名家学者曾在这里传道授业、著书立说,他们中既有老一辈的专家,也有后起之秀,许多人是四川近现代史上的知名人士或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在海内外备受尊崇。

四川大学历来以校风严谨朴实、教学科研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该校既强调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学习,又十分重视学生基本技能(包括写作、调查、实验、文献检索、计算机使用等)的训练和外语“四会”(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教学特色。

建校一百余年来,四川大学为国家培养了10万名高层次人才,对推动中国西部地区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学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吃苦耐劳而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朱德、杨尚昆、郭沫若、巴金、童第周、周太玄、刘承钊、冯友兰、朱光潜、李劼人、魏时珍、恽代英、王右木、江竹筠、柯召、张铨等曾在此求学或传道授业。2001年评选的古今110位“四川文化名人”的近代50人中,有29人为川大校友;两院院士中,有50人为川大校友。

四川大学一贯重视科学研究,根据国家需要和西南实际,承担了大量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面,学校注意中外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展,更重视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形成了富有西南地方特色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宗教、民族、人口方面实力雄厚的研究队伍,完成了许多国家级大型文化建设项目。

四川大学校址最初在成都南较场,1916年迁入市中心的皇城,同时在市内学道街、东马棚街、五世同堂街、黉门街、白塔寺街有大片校地。抗日战争时期的1939年底,曾南迁峨眉山麓,以伏虎寺、报国寺、鞠槽、万行庄为校舍。1943年初始迁到望江楼侧现址。校园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西南名都,竹溪佳处,胜在望江楼;自然名胜,人文荟萃,融入新川大。”被称为中国校园最漂亮的10所大学之一。

四川大学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之一,也是国内高校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以汉唐文物、石刻,明清书画,少数民族文物,道教文物和民间工艺品最具特色。档案馆是国内高校馆藏丰富的著名大馆之一,是研究所现代中国高教史和四川史的重要信息库。

8、1898年A:华中大手笔

湖北农务学堂由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8年创办,是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重要起点之一。1952年由武汉大学农学院、湖北农学院全部系科、中山大学等6所综合性大学农学院部分系科组建成立华中农学院;1985年更名华中农业大学。

湖北工艺学堂由张之洞于同年亲手创办,是湖北地区创办最早的专业学堂之一,在张之洞苦心建立的近代湖北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关于工艺学堂的创办过程,可分为筹划、正式上报、具体落实三个阶段。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2月26日,在《札委张鸿顺等督办农务、工艺学堂》一文中,张之洞提出了创办工艺学堂的设想:“工艺一切尤多拘守旧习,不能用新法制造,以致利权外溢,民生益困,亟应创设农务、工艺各学堂,采用西法,实力讲求,以开风气而广利源。”“又工艺学堂现暂设铁政洋务局内,延订东洋教习二人:一教理化学,一教机器学,并募能制造工师二人帮同教课学生工匠,讲求制造各事宜,亟应派委大员督率经理,以收实效。”“本部堂查明湖南候补道张鸿顺堪以檄委总办,分省补用知府钱恂堪以派充提调,候选知县梁敦彦堪以派以翻译兼照料委员。”“并将铁政洋务局相度开设学堂工厂地方,一面详议各学堂章程,禀候酌定饬遵。”此为第一阶段,张之洞对学堂的办学宗旨、学务管理提出了基本指导意见。

此年3月16日,张之洞正式向朝廷上《设立农务、工艺学堂暨劝工劝商公所折》:“又于洋务局内设立工艺学堂,选募东洋工学教习二人,一教理化学,一教机器学,招集绅商士人有志讲求商学者入堂学习,并派中国通晓化学、制造之士人帮同教导艺徒,讲求制造各事宜。”光绪帝在奏折上朱批“该衙门知道。钦此。”此为第二阶段,光绪皇帝钦定了工艺学堂的设立。

此年闰3月16日,张之洞在《札牙厘局、善后局支拨农务、工艺两学堂常年经费》一文中,对筹备工作进行了具体指示:“查农务、工艺两学堂,建造讲堂斋舍,购办器具,并开支员司翻译薪水、工役农夫人等工食,……除分饬牙厘局在于米谷厘金项下及饬善后局于商捐项下分半动支外,仰即遵照随时详请饬发,务须督饬员司撙节动用,按月造报,以备查考,勿稍虚糜,是为至要。”

此年9月24日,湖北工艺学堂坐办委员、直隶州用侯选知县梁敦彦汇报了学堂筹办的基本情况:“开设工艺共十门,每门派正副匠首一名,各领学徒数名”,“一汽机,二车床,三翻沙,四绘图,五木作,六打铁,七打铜,八玻璃,九蜡烛,十肥皂、香水。”“第一第二两年,学徒须专学一门。第三年,兼学堂所有各艺。”同时聘任匠首、教习、杂役等30余人,并提出要求“拟恳宪恩饬拨银二千两,将来实用实销,按月造报。”张之洞批复:“尚属妥协,应准照拟办理。”

由此可见,张之洞对工艺学堂的筹建工作是满意的,并明确要求迅速招选艺徒开学:“仰工艺学堂即便遵照迅速招选生徒开学肄业,仍俟各门匠首到鄂,将各门工艺应购何种器具,详细商明禀请核示购办。查蚕桑局及曹道所办工艺局现已归并农务工艺局之内,兹工艺学堂需款应即在蚕桑工艺局经费项下照数拨解银二千两,以作开办之费。除饬牙厘局遵照外,即由该学堂派员领回应用,务须核实撙节,勿稍虚糜,仍按月造报。……,即便遵照迅速拨解银二千两,具报勿违。”

根据张之洞的这一要求,时隔仅2个月,也就是1898年11月21日,学校的招生广告《札发招考工艺学生告示章程》正式公榜发布:“是以本部堂于设武备、自强、农务诸学堂之外,复奏设工艺学堂于湖北省城,选绅商士人子弟肄业,其中择中、东匠首教习分授工艺十数门,兼课格致、理化、算绘诸学,使生徒熟习各项工艺之法,兼探机器制造立法之本原,庶三年学成之后,既明其理,复达其用,旁通十余门之制造,根基既立,中人以上随时加功讲求,或可创制新奇,……兹特招选各省绅商士人聪颖子弟,曾读四书识字、12岁以上16岁以下者,入堂肄业,均须身家清白,有官绅殷商具保。除该生饭食、书籍、纸笔,均由学堂备办外,不另发给膏火。……即于十一月内赴工艺局报名,听候选择,定期开学,毋稍观望自误。切切。”此为第三阶段,涉及到的办学经费、课程、学制、师资直至招生等均得到落实。

关于学堂的办学地点,《札发招考工艺学生告示章程》中记载:“照得现已选定旧日桑蚕局改为工艺学堂。”对照清光绪九年湖北善后总局刊印的《湖北省城内外街道图》,我们可以确定,学校办学地址在今天的武汉彭刘杨路的市三医院一带。

从以上资料得知,张之洞创办工艺学堂的确切时间,应为1898年2月。经过近一年筹办,于1898年底正式招收第一批学生,学额定为60名,学制3年,有教职工30余人。

同类推荐
  • 简·奥斯汀信件集

    简·奥斯汀信件集

    奥斯汀在小说里探讨爱情与婚姻,那么生活中的她呢?她的信是我们现在唯一可以直接了解她的方式了。听她娓娓道来那些家长里短的闲言碎语、俏皮的玩笑,还有细腻的小心思。在通讯并不发达的年代,写信是便捷又神秘的沟通方式,就像我们今天用电话、短信、微信那样平常。奥斯汀的信有时候不是同一天写的,今天写一点,明天写一点,然后再一起寄出,有点像日记。信虽不及小说有章有法,却让我们看到一个更加真实的奥斯汀。
  • 带颗诗心游世界

    带颗诗心游世界

    本书由108篇散文组成,是作者三年多时间足迹遍及五大洲50多个国家后的记忆珍藏录,根据自己在世界各地的见闻,用散文的形式写就。作品对于多国的风土人情、风光物产、城乡建筑、历史沿革等有所绍介和白描,字里行间参透着的是行旅者的心灵感悟和人文情怀,行文流水,诗情画意,展示作者别样的行旅,不仅用足用眼,更是用心。
  •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农夫诙谐的故事

    我们编辑的这套《世界经典民间故事全集》包括《清官能吏的故事》、《书生才子的故事》、《农夫诙谐的故事》、《工匠谈闻的故事》、《百姓闲聊的故事》、《儿童趣事的故事》、《世俗流言的故事》、《动物王国的故事》、《万物戏说的故事》和《自然传说的故事》等10册内容,精选了古今中外各种幻想故事、动物故事、生活故事、民间寓言和民间笑话等数百则,是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扩大视野的良好读物,也是青少年学习和研究民间故事的最佳版本,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收藏和陈列。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亲爱的丫头

    亲爱的丫头

    这是一位父亲为女儿写下的成长手记,也是一位父亲送给女儿的成年礼物。通过记录女儿成长中的点滴,随时随地随想随记:怎么培养自我反省的习惯,什么才是好的表达,如何做选择,如何在事前做好准备,如何对待亲情,如何对待金钱,等等,父亲将自己的人生智慧娓娓道来,父女之间的款款深情溢于纸面。这是父亲写给女儿的情深意长的“情书”,也是一份最真诚的父爱样本。
热门推荐
  • 天才皇妃狠嚣张

    天才皇妃狠嚣张

    “既然老天爷给了我再活过的机会,我就一定会让那些伤害过你的人加倍偿还回来的!”一朝穿越竟成了慕容家的四小姐,惩渣男斗小三她足智多谋,罚庶妹治继母他游刃有余。但是这样一个智勇双全的她,却始终敌不过他的围追堵截“喂,慕容家的四小姐你就从了我嘛,反正你已经是我的人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野兽派女王

    野兽派女王

    杂志主编林晓筠因顾全家庭辞职,成为全职太太。但是生活琐事一地鸡毛,和丈夫卢志浩的婚内出轨让林晓筠意识到应该实现自我价值。离婚后,林晓筠因写书意外成为知名作家,与闺蜜共同创业女性社区。林晓筠在女性经济领域运营越来越成功,生活中小奶狗赵俊希的追求。面临公司创始人合作理念不同,林晓筠与闺蜜共同度过难关。当前夫事业遭互联网经济巨大冲击,林晓筠不计前嫌,帮前夫渡过难关,最终两人复婚,林晓筠事业爱情双丰收。灵魂有香气的女子系列第二部。
  • 每天一个惊悚故事

    每天一个惊悚故事

    我与妻子在家中养了很多的小动物,包括后来被我杀死的黑猫。悲剧起源于我的酗酒,自从染上酒瘾,我的脾气越来越坏,甚至失去了自己的善性。虽说黑猫很具灵性,但是为了满足自己做坏事的渴望,我亲手绞死了它。没有想到,对它的杀害,给我带来了后来的悲剧——妻子被我杀死,我也被宣判了死刑。
  • 守魃传

    守魃传

    腰系赑屃印,身怀麒麟魂,且看道门李家传人李心木如何从涉世未深的毛头小子一步步蜕变成长,灭尸妖,战伪神,老君送他先天阵,真神教他造灵法。本文后热,因为是从头开始。略偏宅向,吸血鬼女王,美人鱼,器灵,修女,都有涉及,元素的话,魔法,道法,言灵,武术种种都有。
  • 酷酷王爷别样妃

    酷酷王爷别样妃

    方晴儿———女主,穿越时空,回到不知名的朝代,原身为当朝宰相之女。苏醒三天后嫁入三王爷府,成为一名有名无实的王妃。萧然————男主,原是皇子,五岁离开人人羡慕的皇宫,只为可怜的母后。放弃皇子的身份,成为鬼影帮帮主。为了她,他知道了如何去爱,如何看到生活的美好。只是,她是自己皇弟的妃……龙湛————男主,塑阳王朝三王爷。塑阳王朝皇上之三弟,十五岁任塑阳王朝震远将军,三年平定边疆战乱,为塑阳王朝扩充疆土无数。为人冷酷,门厅冷清,因无人敢登门拜访。据说为了一名烟花女子,与皇太后关系恶僵。为了留那名烟花女子在身边,被迫答应迎娶当朝宰相之女。龙域————塑阳王朝皇上,二十岁登基,治理国家有方,深受百姓爱戴。龙冕————塑阳王朝二王爷,每日花天酒地,享受生活。她,因缘即会,前世生活了无希望。谁知,老天待她不薄,让她享受了第二次生命,并且身份高贵。只是,才来了三天就嫁。那个冷面王爷,传言那么恶,扮酷,谁不会啊?只是,我为什么要嫁他啊?可是,这个娘,可怜的娘……嫁就嫁,谁怕谁?他,生活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报仇!不会享受生活,不懂如何欢乐。他的生活只有一抹色彩,那就是灰色。直到她的出现,才让他的生活,有了一抹跳跃的红。不管她是谁,不管她在哪里,即使所有的人放弃了她,他还是执着的在等她、寻她。一个有名无实的王妃,连拜堂都不去,那些庸俗脂粉,哼,为了芸娘,才不得不娶,这只是缓兵之计。不出一个月,就让她哭着回宰相府,再无瓜葛。谁知,她还真是不一般,就是这样的日子,也过的风生水起,有点好奇……微风修改了简介,将萧然和龙湛都列为男主。以前不会写简介,现在写起来也依然是马马虎虎。亲们见谅哦。PS: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写作手法,我的文塑造的女主也不是完人,性格缺陷无可避免。若是提建议,小作欢迎至上,若是指手画脚,请自行离开,以免影响小作心情.小作心灵脆弱,请大家不要轻易打击,小作在这里真诚拜托!
  • 霸汉第一卷

    霸汉第一卷

    无赖少年林涉出身神秘,从小混迹于市井之中,一身痞气却满腹经纶,至情至性,智深若海。偶涉武道以天纵之资无师而成绝世高手,凭就超凡的智慧和胆识自乱世之中脱颖而出。在万般劫难之后,恰逢赤眉绿林之乱,乃聚小城之兵,以奇迹般的速度在乱世中崛起。
  • 麋1黑风

    麋1黑风

    群体中,人际关系都离不开一个三字,具体到一个人身上就是三分之一的人喜欢,三分之一的人对你一般,三分之一的人讨厌你。好的要掏心,中立的要争取,敌意的要进攻。因此生活有一个原则,及去彼取此的原则。
  • 五行修神录

    五行修神录

    自幼爱多梦。南柯一梦之下在梦中醒来,由来一盆曼珠沙华,又称红色彼岸花。他人沉迷只他一人睁眼。醒来之时已在白云之上。彼岸留下隐晦笑容,将其踹下云端。
  • 往你嘴里扔颗地雷

    往你嘴里扔颗地雷

    “狗日的,这次算是撞了狗屎运了。”黄昏的时候,他们一起在沟门口等奎叔,每过片刻,他们就站起来举目向沟外瞅瞅,他们只能见到沉稳陡峭的高大崖面,崖面下细细的小道,那里没有任何声响传来,也没有任何别的影踪,甚至连一只飞过的鸟都没有。但他们知道奎叔马上就会来到他们的沟壑里,因为奎叔已经迫不及待地打电话让人传了话,告诉了他们那个天大的好消息。下午他们什么都没干,只是焦虑地在沟门口等奎叔,他们无比振奋,王大虎甚至为他们如此兴奋感到害羞。
  • 不死者诅咒

    不死者诅咒

    当不死不再是传说,这些拥有不朽生命的存在,会在人的历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