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400000003

第3章 前言(2)

在此之前,一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书院和朝廷办的太学、国子监,但那并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近、现代大学;一是西方传教士在中国兴办的教会大学,已经开始有了大学的萌芽,其中上海的圣约翰大学和山东的齐鲁大学是比较早、也比较成熟的两所学校,它们应该就是诞生在中国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第一批大学。

如果说北洋大学堂(今天津大学)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自办、官办大学,则京师大学堂(今北京大学)就是中国政府设立的第一所中央大学。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各学校转为效法美国的大学制度,而延续至今。

在此前后,中国最好的大学,也就是南洋、北洋、圣约翰、齐鲁了。南洋因为没有受到什么干扰,尤其超过北洋,是其中的“老大”。当时,北大、清华、复旦、南大、浙大等校都还没有发展起来。

中国除了北大与清华这两所至今仍受世人瞩目的国立大学之外,一直被冷落的私立大学(如东吴、复旦、暨南)和教会大学(如金陵、燕京、沪江)也有值得感念之处,他们在北大与清华之外,也算是开辟了中国大学的“第三条道路”。

很快,中国的高校有了长足发展。蔡元培初任民国教育总长时,在当时的国力下,觉得国家能集中力量办好首都的这所大学就已不错。结果,高等教育的发展令他自己也很意外。国立大学连连创办不说,各省办学热情和能力更是令人吃惊,且不管地方是由何等人掌管,对大学教育都不吝投入。民间私立大学也不断涌现。这个文明古国自古高度重视教育的脉流,在民国延续。

1917年蔡元培开始执掌北大,到五四运动中北大独占鳌头,使北京大学成为中国当时最有名、最杰出的大学,特别在人文方面更是无人能望其项背。继而是蔡的学生蒋梦麟主校,北大继续发展。但当时北大的理工科还很差;理工科还是南洋、北洋强。南洋大学于1921年并入唐山、北京两校后,改称交通大学,又因为有唐文治的精心管理,成为当时最好的理工学府。北洋大学的理工科也十分强劲。但南洋、北洋虽有理、工、管,却缺乏文科,还不是综合大学。

北伐成功,从1927年蒋介石定民国首都于南京,国内形势趋向稳定,到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民国社会经济得到了一定发展,号称“黄金十年”。这10年里,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大学办学水平进一步提高。

1929年7月26日,国民政府颁布《大学组织法》,规定大学以研究高深学术、养成专门人才为目标;大学分国立、省立、市立和私立4种;大学下设的学院分为文、理、法、商、农、医、工、教育等8种;拥有不少于3个学院的方可称大学。

国民党从四处收集人才开始组建中央大学,想将之建为国民政府的最高学府,到20世纪30年代,终于在罗家伦手里建成当学科门类最齐全的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体系庞大,名师众多。但中央大学由于与政治联系紧密,经常卷入各种运动中,师资流动很大,学术和教育质量受到很大影响,学生有的很优秀,有的则是达官贵人子弟,不学无术,良莠不齐,其基础是从无到有,并未形成很有特色的校风。

北京大学则改名为北平大学(不过时间不长),由于蔡元培的离去和全国重心的南移,有些衰落。但其文、理科依然不错,仅工科较差。

交通大学下设上海、唐山、北平3个分部,规模更巨,致力于工业救国,基础好,底子厚,理工科无人能及,缺点是由于隶属交通部,只限于理工,基本没有文、医等,十年间没有中大、清华发展快。

清华也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崛起,由于清华前身是留美预备学校,起点好,广延名师,又得天时、地利、人和,在梅贻琦率领下,以火箭速度发展,短短十数年就成为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文、理、工都有很强的实力;国学院诸泰斗竞艳,蔚为壮观。

张伯芩和严范孙在天津创办的私立南开大学,发展也很快。

同济大学成为有名的理、工、医大学。

这一阶段,中国最好的大学是中央大学、北京大学、交通大学和清华大学。这4校不相上下,号称大学“四强”。当时的著名学府,还有北洋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同济大学、山东大学、东吴大学、东北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圣约翰大学、燕京大学、金陵大学、沪江大学、齐鲁大学等。1937年,全国共有大学及独立学院78所,教师6615人,大学生及研究生37330人。

大学体制成熟了,栖身大学或大学出身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了。相对于数亿人口的中国而言,他们还只是万分之一的凤毛麟角,确实是“精英”啊!

接下来是8年漫长的抗日战争时期,乃民国高等教育史上特殊的一页。

侵略者极恨民族意识最强、宣传抗战御侮最突出的大学,比如南开,竟被炸得只剩一座楼。民族危难中,一座座宁静的校园受到了严峻考验。70多所大学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纷纷内迁,辗转跋涉,维持教学。清华、北大、南开迁到昆明,组成西南联合大学。中大和交大迁到陪都重庆(但在南京和上海都留下伪中大和伪交大),浙大迁到贵州,交大的唐山和北平分部在茅以升带领下也迁至贵州。战争烈焰熊熊,大学薪火不灭。蒋介石将教育政策概括为:“战时要当平时看。”

西南联大合聚三校之力,无疑是当时全国最好的大学,名师璀璨,学生优异,也可以说是当时世界的名校翘楚;但三校虽然联合,其实也是各自为政,注定最后不可能合成一校。

内迁使交大和中央大学实力大受影响,无法与西南联大比肩。

浙大则创造了一个神话,在竺可桢带领下,在战火中成长壮大,一举成为最好的大学之一。李约瑟到贵州,发现这么贫苦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好的大学,惊讶之余,称赞其为“东方剑桥”。虽然老外言过其实,但也说明当时浙大的强大。这也是浙大学子最为骄傲的时期。

北洋大学颠沛流离迁到西安,与其它学校组成西北联合大学,从此开始衰落,抗战胜利才免去消亡的命运,在南开的土地上重建北洋大学,建国后改为现在的天津大学。

在这8年里,西南联大(含清华、北大)一枝独秀,中大、交大、浙大则不相上下。

抗战胜利后,各校迁回旧址,大学教育恢复了正常,各校继续发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规定:“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中央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到抗战胜利3年后、民国覆亡2年前的1947年,这一年是民国高等教育的高峰,中华大地共有大学210所,其中国立大学31所,私立大学25所;国立独立学院23所,省立独立学院24所,私立独立学院32所;国立专科学校20所,省立专科学校32所,私立专科学校23所。全国大学聘任助教以上教师8964人,其中教授2700人;在校生155036人,其中研究生424人,本科生130715人,专科生23897人。

清华在西南联大时期又招集了一批名师,分校后更加强大;中大和交大也开始恢复元气;浙大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力头;北京大学则停滞不前,甚至有些不如燕京大学;南开大学从私立成为国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过西南联大时期也更为有名。

所以,从抗战到建国前,中国最好的大学是清华、中大、交大、浙大;其次是北大、同济、南开、复旦、中山、东北、东吴、武大、燕京、金陵等。

科学文明和现代思想在朗朗传播。一座座学府,一团团浓荫;一个个学人,一片片书声;一次次晨昏,一串串故事。多少学子,在这里笑过哭过,爱过恨过。大学的话题,有关知识文化的传承,有关真理智慧的求索,有关社会文明的提升,有关民族精神的进步,有关人类理想的追求,永远探讨不完。

学者谢泳认为:1949年以前的中国是一个动荡的时代,真正安定的时间并不长。在这个时代里,除了外患以外,还有不断的内争。这样的时代,中国高等教育还能发展,实属不易。这个结果是中国知识分子共同努力造成的,也是中国国立大学校长能在政府和大学之间保持平衡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对大学独立所保持的相当尊重,应当肯定。

中华民国时期,正是因为有蔡元培、蒋梦麟、唐文治、张伯芩、梅贻琦、陶行知、马相伯、郭秉文、竺可桢、茅以升、罗家伦、胡适、李登辉……这些深受近代文明熏陶,热情追求真理,具有崇高人格的教育家,全面提升了中国大学的品质,使这些大学迅速和世界接轨,融入了人类主流文明。蔡元培、蒋梦麟身上所体现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北大精神,竺可桢身上体现的浙大“求是”精神,梅贻琦等人在清华搞的“通才教育”,无论在今天还是在明天都不会过时,也只有这些精神才可能把我们带入一个新的时代。

学者杨东平说:中国高等教育的童年是丰富、烂漫和充满活力的。半个世纪之前民族前辈的探索和思考,是我们今天在新世纪不断纠正、改良和前进的重要精神资源。

魂兮归来!

同类推荐
  •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

    《诗境浅说》是近代诗词大家俞陛云先生创作的古诗赏析入门读物。《诗境浅说》包括《诗境浅说》《诗境浅说续编》两个部分,是俞陛云先生为教育家中儿女学习古典诗歌选编的诗歌启蒙读物。《诗境浅说》收录了王勃、骆宾王、李白、杜甫、王维、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隐等100多位诗人的400余首诗歌及诗歌摘句,并加以阐释点评,意在启发诗歌初学者领略诗歌的声调格律、字法句法之美。文字浅近纯正,点评阐幽发微,是学诗、读诗的指路之书。
  •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名家名作精选:林语堂散文(学生阅读经典)

    诗歌,抒放我们的浪漫情怀;散文,倾诉我们的心灵密语;小说,容纳我们的英雄梦想。每一种文体,都有它不一样的魅力。《名家名作精选》系列收录了22位著名作家的经典之作,这里有他们的离合悲欢,苦辣酸甜,他们为青春歌唱,为爱情幽伤,在特别的岁月写下了特别的文字。让我们随他们的笔迹再回味一遍青涩年代,再温习一遍陈年旧事,让我们再感动一次……
  • 回望点滴

    回望点滴

    读想读的书,听想听的课,学想学的知识,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我希望学习、修身、养性,我希望心安理得、快乐自得、问心无愧。
  • 戏剧生涯漫记

    戏剧生涯漫记

    继《戏剧生涯漫忆》出版之后,王毅军同志的新作《戏剧生涯漫记》又与读者见面了。两部书是一脉相承、上下贯通的姐妹篇。上部的着重点是忆,忆戏,忆人,忆事。书中诉说了旧社会草台戏班艺人“处处无家处处家”、朝不保夕的流浪演艺生涯,揭示了旧戏班中的封建迷信、陈规陋习是禁锢艺人命运的精神枷锁,记述了不少戏剧圈内鲜为人知的传闻轶事。书中还抨击了在旧制度下将呕心沥血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戏剧文化的艺人斥为“下九流”的惊人落差。作者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旧艺人”翻身解放、命运大转折带来的无限欢心与幸福,讴歌了改革开放给戏剧舞台带来的百花齐放的春天。
  •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我们的六七十年代

    随着年龄在悠悠漫漫中增长,当年,我们这些风华正茂的六零、七零后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四十不惑,甚至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在这即将老去的岁月里你会发现,我们更容易回想起那些远去的最浪漫的童年时光。当同龄人聚在一起,不再意气风发地指点着江山,而是共同回忆着我们那么多的曾经与往事,然后不约而同地感慨一句:唉!我们都老了。但是,我们曾经年轻过,我们曾经浪漫过。
热门推荐
  •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

    本书包括10章内容。第1章世界经济导论,第2章科学技术革命与世界经济,第3章世界经济三大组织,第4章经济全球化,第5章人口、资源与环境,第6章高度发达国家——“七国集团”经济,第7章新兴发达国家(地区)——“四小龙”经济,第8章迅速发展中国家——“金砖四国”经济,第9章普通发展中国家经济,第10章世界经济前景本书是为高等院校世界经济、国际经济与贸易、电子商务、国际金融、市场营销及经济管理等经济类专业编写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从事经济领域业务人员参考之用。
  •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尼采的人生哲学(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对尼采及其哲学的全新解读。全书围绕尼采哲学的核心思想展开,即反对神权及一切“旧社会的权力产物”,伸张自主权力,激励人们摆脱奴性,超越自我,奋发图强,焕发生命的璀璨光华。全书从总体上把握尼采的思想体系,多方面系统介绍尼采的学说,客观点评其观点论断。它名为哲学,实则旁及方方面面,涉及不少学科和知识领域。它还将尼采的思想观点加以演绎,并且穿插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掌故和逸闻,既反观历史,也针砭时弊。因此,它不仅具有学术性,而且具有相当的知识性、趣味性和现实性。
  • 时空世界维护者

    时空世界维护者

    飞凡作为一名时空世界维护者,忙于拯救各类文明世界。却意外拥有了成神的机遇。在其他神的帮助下。又一位强大的神诞生了
  • 逆死浮生

    逆死浮生

    他死了……却又以另一种方式存活着。人间与死界,灵师与死神他能否再创传奇,拯救心爱之人。能否揭穿阴谋,大战一触即发。逆死的世界,等你来探索!
  • 月下美食

    月下美食

    江一夏,曾经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一夜之间损失所有,只为救赎无辜的孩童,取名江小厨,从此开启奶爸人生,凭借一手好菜,在蓝田古镇站稳脚跟,然而真正被救赎的究竟是无辜的孩童,还是江一夏自己。多年后,江小厨长大成人,对自己影响最深的那个人却早已不在人世,然而曾经立下二十年之约,还要继续,这一路结识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古灵精怪的白月,同父异母外冷内热的大哥,悲天悯怀的邱露白······PS:书友交流群614066484欢迎大家进群交流沟通
  • 矮子当道(同名美剧原著)

    矮子当道(同名美剧原著)

    同名美剧《矮子当道(Get Shorty)》原著小说。似乎厌倦了自己的身份,但又不知道还能怎么办。被卡在那里动弹不得,却只能默默忍受生活。这是收债人奇力的困境,似乎也是大多数人的困境。就像有些人半点也不关心他们的工作,但说到底也没有其他地方可以去。突然,有一天,机会来了。这一次他向一个电影制片人讨债,就此踏足充满魅力的电影圈。去他的债主老板,他早就厌倦了追钱讨债的无聊工作。拿上讨来的债款,他自己就是一个让人咋舌的好故事,他要把自己的反抗拍成电影。于是,一场造梦与追逐的闹剧,展开了。
  • 互联网+时代听比尔·盖茨谈软件力

    互联网+时代听比尔·盖茨谈软件力

    微软以软件起家,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你,也可以听听比尔盖茨是怎么谈软件的。
  • 今天过得怎么样

    今天过得怎么样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中短篇代表作合集。《今天过得怎么样》收录索尔·贝娄3个中短篇小说,分别为《堂表亲戚们》《泽特兰:人格见证》和《今天过得怎么样》。索尔·贝娄的短篇小说视野宽广,将雷霆万钧的洞察化为洋洋洒洒驯服有力的词锋,不仅开创了描写自我意识和异化社会、反映自我和现实矛盾的主题,还在叙事艺术上创立了一种独特的“贝娄风格”,即一种将戏剧性自嘲和严肃思考相结合的风格。
  •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大唐地主家的傻儿子

    一个21世纪的灵魂回到唐朝贞观盛世,开始了他在古代的苦日子,看他怎么混成了我们心目的应该活着的样子
  • 影帝今天公布了吗

    影帝今天公布了吗

    传闻秦男神拍戏主要看编剧。某天,经纪人憋着笑递给他一个剧本:“宋编剧新写的。”某人定睛一看:死皮赖脸小白脸霸王硬上弓。当晚,秦男神把小编剧按在沙发上。“小白脸?”小编剧灵机一动:“秀色可餐!”“还霸王硬上弓?”小编剧立马识趣的搂住他的脖子:“我自愿。”初见惊鸿,其实最开始,我最想拿到的,是你的心。这是一个很温暖的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