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074600000004

第4章

八声甘州

庚午春,余在纽约,闻国内改革开放之种种传言,疑信参半。今岁暮春三月,余以商务返国,旅京津,涉川湘,游闽粤,喜见春光依旧,胸怀释然,乃赋此,聊以寄意焉。

正神州莽莽郁苍苍,终古又春回。喜长城塞上,津门沽口,日暖风熙。妩媚江山如绣,祥瑞共云飞。万里腾扬子,四海涟漪。自笑远归游子,竟著来谢屐,遍赏芳菲。讶城乡在在,春意竞生辉。更登临,旧时胜迹,羡红男绿女尽欢怡。多情柳,解离人意,向我依依。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一等奖,选自《金榜集》)

顾兆勋

顾兆勋,1908年生,北京市人。留英获科学硕士及哲学博士学位。历任原中央大学水利系教授兼主任、河海大学水工结构系主任、博士生导师。著有《玫轩吟草》等。

水调歌头·登金陵饭店旋宫

不费攀登力,顷刻便凌空。四壁明窗耀眼,疑是水晶宫。安坐悠闲品茗,远眺南京全貌,人在画图中。景色均微转,南北与西东。俯视下,车如水,马如龙。高楼大厦,相形见绌显凡庸。此际钟山远峙。彼刻长江在望,千里视无穷。壮丽金陵景,盛世与人同。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林锴

林锴(1924~2006年),福建福州人。人民美术出版社一级画师,兼工诗词、书法、篆刻。著有《林锴书画集》《苔纹集》等。

宿武夷庄

幔亭峰下雨晴初,玉女当门画不如。

半壑丹枫明似火,晚窗补读未烧书。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李庆苏

李庆苏,1930年生,湖南新宁人。南京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已离休。江南诗词学会会员、岳麓诗社社员。著有《南游词钞》《海天词钞》《还乡诗记》等。

临江仙·赠群姐

千里归来寻旧雨,向阳街里人家。一庭柑橘正扬花。端详皆泪眼,执手忆年华。细说前尘无限事,夜阑星斗横斜。擎杯何惜醉流霞。情知离别后,魂梦绕天涯。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杨孔皆

杨孔皆,1934年生,湖南邵东人。邵东七中语文教师。湖南诗词协会会员。

鸡司令

春妹喜当司令员,口吹铜哨手扬鞭。

开餐恰似兵排阵,啄食犹疑雨滴船。

拾蛋朝朝逾两百,赚钱月月上千圆。

阿哥相约黄昏后,青饲盈车下夕烟。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陈永恒

陈永恒,1941年生,湖北麻城人。麻城市物价局副局长。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杏花村诗词》编委。著有《三余诗词选》。

蝶恋花·架线工

绝壁悬崖猿却步,杆立山头,恰似擎天柱。转动轮盘银线布,丝丝飞起穿云去。沐雨栉风寒共暑。踏上青峦,脚底朝阳吐。暮入山村回首顾,群星闪烁荧屏舞。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谢宠

谢宠,1925年生,湖南岳阳人。甘肃陇剧团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甘肃作家协会、甘肃诗词学会会员。创作有戏曲剧本《异域知音》等。

敦煌旅游驼

万里纵横事已休,衔铃曾唱玉关秋。

勋名早著交通史,美誉咸称大漠舟。

汗血几人知宛马,驾辕谁复问黄牛。

缘君独识丝绸路,锦罽披鞍载客游。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王启熙

王启熙,1910年生。福建福州人。高级工程师。福州三山诗社社员。著有《榕窗荔壁吟草》。

长寿歌

用白居易《长恨歌》原韵

昔年七十初杖国,欲作长歌犹未得,今年八百四十言,旧韵新题似相识。福州城外是故乡,家在凤冈东岭侧。门前屋后种荔枝,蔡谱曾传香味色。童年攀树临深池,大暑轻红摘胭脂。日啖荔枝三百颗,离乡能记趋庭时。世事沧桑已动摇,老年乡梦每连宵。六十杖乡远相隔,前年八十近杖朝。回思往事消闲暇,却话榕城花烛夜。云卿南港过江人,比翼双飞彩凤身。花开花谢春来去,作客申江几度春。无端敌寇侵吾土,杀勠千家并万户。我亦携妻走西南,一肩行李两儿女。神州炮火乱风云,半壁河山不可闻。重庆隔江喧丝竹,朱门彻夜听不足。商女犹唱后庭花,义军未歇进行曲。无定河边杂草生,长城山下少人行。我到昆明行又止,怅望滇池五百里。热心含血爱中华,国难当头忘生死。失地连年尚未收,等闲白了少年头。多少有家归不得,一江春水向东流。下关洱海风萧萦,保山夜宿玉皇阁。怒江铁索吊桥悬,奔走临渊复履薄。贵阳地湿草青青,三日晴天便是情。瀑布驰名黄果树,奔腾万马作涛声。闽黔原有邮车驭,运送音书长途去。全家附此寄虬溪,南宋李纲归隐处。虬溪三度换春衣,近望闽江不得归。乡音乡俗皆依旧,不见荔枝见杨柳。荔枝如面柳如眉,国破如何不泪垂。八年抗战流亡日,三载感怀叹息时,春风举国生芳草,野火烽烟一旦扫。欢呼胜利到申江,不惑年华春未老。改稿编书岂偶然,京华灯火照无眠。从事高工三十载,升平岁月乐新天。亲朋旧雨交情重,千里长空婵娟共。人生何处不相逢,相逢别久疑如梦。故乡明月他乡客,莫向蟾宫问桂魄。华都现有石珍奇,知是真从月中觅。宇宙飞船疾如电,上天登月求之遍。得来全不费功夫,摸到方知能亲见。旅行数过旧金山,来往东西两岸间。儿女云程平地起,七家儿女如燕子。相约归来同省亲,天涯咫尺情何是。喜叩荔枝书屋扃。长联百字已先成。少陵茅屋惊风雨,广厦今无风雨惊。名园频访再徘徊,盛会躬逢眼界开。山水都夸甲天下,桂林重访洞天来。江南江北杯同举,何处酒家无歌舞。路上行人踏落花,清明时节纷纷雨。八闽都说开闽王,古国无诸更渺茫。唯有莲花峰可望,乡情世泽两遥长。游山只想登高处,高处山头多云雾。庐山不见面目真,又向黄山登临去。三竺寺前沉香扇,六桥堤畔黄金钿。莫将西子比西湖,浓抹淡妆何由见。长寿歌成并有词,且将消息报君知。华佗为我医病眼,重见光明正此时。仰天纵目观星斗,缩地开怀啖荔枝。花好月圆人偕老,年年双寿祝佳期。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二等奖,选自《金榜集》)

王玉祥

王玉祥,1948年生,河北乐亭人。中华诗词学会理事。

赠台湾友人

最忆童年捉柳花,何时重品故园茶?

春深怕读登楼赋,阿里山高不见家。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汤柏林

汤柏林,1922年生,安徽无为人。从教近50年,《英语画刊》主编。著有《启微轩吟草》等。

庐山仙人洞

我至仙人洞,晴岚浮翠微。

风光今更美,无复乱云飞。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黄席群

黄席群,字济生,1909年生,江西九江人。西北师范大学英语教授,已退休。江州诗社、江西诗词学会、甘肃诗词学会会员。

兰州绿化赞歌

我本柴桑人,家居匡庐侧。旦暮望南山,盈眸皆翠色。母校傍甘棠,湖堤垂柳拂。满园草披离,崇楼翳桧柏。四十二年前,饥驱走西北。友朋阻我行,愕然吐其舌:“纷传古金城,荒凉不可说。开门但见山,举目无青物。未晡即昏黄,风尘慑魂魄。”十口挈提偕,临歧心恻恻。初至小西湖,聊以安家宅。人言不尽真,八九殆仿佛。四周林木稀,一雨泥涂塞。霜秋起狂奴,飞沙压城黑。绿化倡连年,十株九难活。贵在锲不舍,耕耘终有获。群力涓滴果胜天,童山渐喜青一发。新旧公园近十所,濒河花树接广陌。五泉西固仁寿山,雁滩西湖与白塔。君不见,每逢春秋佳日休沐时,裙屐联拼何止数千百。“十年树木”语不欺,皋兰之巅尤挺拔。蔽亏松槐嫩叶繁,骚人攀跻浩歌发:一歌兮,列屏林带拒风沙。再歌兮,长空澄澈没污瑕。三歌兮,北山北山勿趑趄,伫看怒放并蒂花。老来腰脚愧慵疏,怕登三台品枣茶。唯祈树人比树木,岂甘袖手徒兴嗟?快引祁连冰雪水,浣净欧亚丝绸纱。善育楩楠作梁栋,昂昂搘捂我中华。眼前突兀换人间,遍栽桃李到天涯。绿色革命成功日,凌霄乔梓映流霞。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史鹏

史鹏,1926年生,湖南长沙人。湖南诗词协会副秘书长、《湖南诗词》副主编。

参观塘沽万吨巨轮集装箱码头感赋

物阜年丰象,钢箱垒若墙。

输它零化整,便汝卸和装。

铁塔舒猿臂,楼船列雁行。

红旗招展去,辉耀太平洋。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戴兰斋

戴兰斋,1928年生,湖南新化人。著有《戴兰斋诗词选》。

南歌子·女跳水员

舒展云中翼,冲开水底天。波心荡漾影翩翩,疑是蛟宫龙女学飞仙。台上亭亭立,胸前闪闪悬。金牌玉貌两争妍,赢得人间万目仰婵娟。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刘静松

刘静松,又名刘新民,1951年生,四川自贡人。中华诗词学会会员、自贡市诗词学会秘书长。著有《雪鸿诗稿》《十四家诗词钞》(合著)。

盐都雪

1991年12月27日大雪,为平生所仅见,追赋十六韵,聊供他时之忆云。

南国爆奇迹,初冬大雪飘。因风翻妙舞,藉势乱层霄。白改龙峰翠,脂凝釜水涛。西湖掩菱镜,大佛著霜袍。地坼一溪细,银镶万顷遥。把玩怜妩媚,蹴踏惜清高。点额疑公主,亲腮似小乔。儿童开激战,长老酌醇醪。抢影彩胶罄,叨丰笑语饶。满城皆沸沸,何处不陶陶?访友思孤棹,寻诗想灞桥。恨无梁苑宴,聊作谢家谣。虚室明星月,寒宵薄羽毛。窗前数花朵,枕上听萧骚。入梦身犹爽,开门兴尚豪。惜哉红日出,天地复清寥。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李白超

李白超,1926年生,安徽凤台人。历任《人民日报》编辑、记者。湖北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著有《诗词写作》《忧乐斋吟草》等。

端午怀屈原

弃掷灵均旷世才,汨罗投水古今哀。

榴花亦解人间恨,岁岁端阳带血开。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陈侣白

陈侣白,1925年生,福建福州人。福建省文联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中华诗词学会会员,福建诗词学会常务理事。著有新诗集《滴血的玫瑰》《被遗忘的南国梦》等。

寿山石雕歌

当年女娲下苍穹,翩翩起舞乘大风,明珰华珮如花落,化作寿山处处石玲珑。赤橙黄绿褐白黑,触目斑斓皆瑰特,上品莹润如凝脂,金玉为之含愧色。榕城雕刻多良工,相材施艺何从容,纵刀好似龙蛇走,大千世界纷呈石髓中:花果盈篮沾晓露,百鸟鸣春集佳树。群鸡振羽欲破笼,骏马掀蹄初上路。仙人手把芙蓉枝,大观红楼柳如丝。沃野稻香飘千里,水库高坝云参差。“长征组雕”气轩轩,五岭六盘指顾间,金沙、大渡横枪过,红旗猎猎岷山巅。印章钮饰饶巧思,走兽飞禽俱有致。方家治篆誉更隆,一玺千金寻常事。我赞彩石更赞人,彩石无知人有灵。一刀在握貌万物,造化低头鬼神惊。莫谓绝技微雕虫,莫谓人生只匆匆。名匠功绩千秋在,星历能与寿山同。君不见云冈石佛敦煌画,至今辉映艺术宫。大江滔滔向东去,创造之业无时终。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杨本义

杨本义,1923年生,江苏泰州人。先后在杭州、泰州任教。历任江苏省政协委员、泰州市政协副主席兼文联副主席。著有《袁崇焕》《寻常集》。

参观泰州市中小学生运动会

叆叆晓云开,辉辉朝日吐。

金风扇微凉,秋高看比武。

历历灿旌旗,森森肃行伍。

跳掷复腾骧,生龙并活虎。

少小振雄风,他年谁敢侮!

国运日以昌,感兹热肺腑。

老夫垂暮年,朝气犹能鼓!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邵庆春

邵庆春,1940年生,安徽宿县人。芜湖通俗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南吕]一枝花·祭田汉(套曲)

[一枝花]“文成”早梳妆,“名优”已登场,“丽人行”程远,“获虎”夜难忘。笔端馨香,梨园姓氏扬,桃李更芬芳。想当年长剑天涯,风云际虎跃龙骧。

[牧羊关]《关汉卿》,成绝唱,谁能料又是六月天降雪,淆乱了人妖,颠倒了阴阳。枉有那为民请命的笔如剑,怎堪敌播乱乾坤的舌如簧!说什么窦娥冤案,这公案比窦娥冤枉。

[哭皇天]把高帽儿戴着,纸牌儿挂上,腿屈志不屈,头低心不降,任鬼魅们上下跳踉,怎撼动这心如磐石,意似纯钢。千秋功罪,自有人评量。

[隔尾]纵然是一手遮天压将相,端的是一枕黄粱空自忙,雨过天晴又新装。拨乱,平冤,这沉冤十载见太阳。

[乌夜啼]叹未能灞桥折柳送先生,空不见驱彩笔写春秋话汉唐,状王候再调宫商。先生之风,云山泱泱。纵然是人去黄泉路已长,也留得凛然浩气摧雪霜。棺已盖,论已定,心可放,抬眼望,东方风来,龙凤呈祥。

[尾]九十载是非风雨话沧桑,终究是安邦定国要靠党。天一方,情一样,泉下幽静好作场。有铁面阎罗,三尺法堂,更无须防诬谤,再搬演忠臣良将,黄钟大吕伴流光,地久天长!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三等奖,选自《金榜集》)

吕尚

吕尚,1925年生,湖北广济人。黑龙江对外联络部副部长。黑龙江诗词协会理事、哈尔滨市诗词学会副理事长。著有《未休斋诗稿》等。

观太阳岛荷花湖

自古关东未敢栽,不期此日小池开。

是谁学就瞒天术,偷得西湖一角来!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佳作奖,选自《金榜集》)

周绍麟

周绍麟,1942年生。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广西楹联学会理事。

感时一首

建功何必到边庭,弦管强如军号声。

一曲恋歌钱十万,英雄谁敢比歌星?

(首届中华诗词大赛佳作奖,选自《金榜集》)

同类推荐
  •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

    《理查三世》是英国剧作家威廉·莎士比亚的作品,描述了理查三世短暂的执政时期,该剧本被认为创作于大约1591年。这部戏剧有时被分类为悲剧(早期的四开本),但是更准确的分类应为历史剧,如《第一对开本》中作品分类。作品从《亨利六世第三部》展开故事情节,成为从《理查二世》开始的系列历史剧的结束。该作品是莎士比亚第二长的剧本,仅次于《哈姆雷特》,由于《第一对开本》中收录的《哈姆雷特》版本短于先前的四开本,因此《理查三世》是其中最长的剧本。剧本的长度通常被认为是一个缺点,因为太长而很少被完整地表演,一些不重要的人物常常被删减。
  •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你要去相信,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这本书讲述的都是一些琐碎的片段,身边真实的故事。一五一十地诉说,或者天马行空地做梦,使读者可以从中收获微小的、错综复杂的、细枝末节的感动,得到一种共鸣和安慰。作者以治愈的风格和平实的文字打造温暖的主题,让读者从书中得到慰藉。
  •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诗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本书收录了林徽因文学作品中的散文、小说、诗歌和书信,真切地展示了她在文学、建筑、感情、家庭中的心路历程,反映了那一段历史。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诗曼妙飘逸,如浅吟低唱,有音乐美感。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
  • 打工记者

    打工记者

    几年前,老徐是省城记者行当耳熟能详,十分叫得响的“老记”;为何称其老呢?一是因为其年龄大,四十多岁的老徐平时背个大挎包,里面装满所有采访所需的行头:采访本、微型录音机、一款小巧实用的奥林巴斯全自动相机等等;不管是在都市还是在乡村,只要遇到有价值的新闻,老徐一头扎进去,有时骑一辆扔在路边都没人捡的破自行车,有时搭班车;去乡村采访时,甚至连拖拉机、摩的都是经常搭乘的,其采访新闻的劲头丝毫不亚于二十岁出头的年轻小伙子,这在本是吃“青春饭”的记者行当的年轻人中十分罕见;
  •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

    《草叶集选》是自《草叶集》全集中精选出最精华的篇目,记录了美国“自由诗之父”惠特曼一生的思想和探索历程,也反映出整个时代和国家的面貌。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语言,《草叶集》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由”。它摒弃了传统的诗歌格律,开创了新的诗风,大力讴歌了自然的壮美,洋溢着时代激情,富有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和神秘主义风格,是十九世纪美国的一部史诗。亨利·米勒、艾伦·金斯堡等后世艺术大师曾深受这部诗集的影响,电影《死亡诗社》也曾向其致敬。
热门推荐
  • 标准的领主生活

    标准的领主生活

    穿越到了王国风云里的中世纪世界,但是一切都显得太滑稽了啊!自己刚穿越过来父亲就死了,因为年幼继承法自己继承了父亲的五亩田地?木讷的哥哥死皮赖脸求着自己封他一亩的地,要当自己的封臣?自己一个农夫还得找五个人当自己的内阁?好吧,整个世界都疯了。
  • 一拳修仙

    一拳修仙

    叶莫曾经是个废物,遭人嫌弃、受尽屈辱,最终他选择使用拳头,任你万般强悍,我都能一拳轰碎!!!
  • 归宿

    归宿

    晓娟是被建强的声音惊醒的。建强在叫:“妈,妈,妈……”一声比一声紧。醒过来的晓娟又一次明白是在医院里。病房里的夜灯晚上一直就没有关过。她看到并排放置的另一张床上,建强闭着眼睛在一声接一声地叫着。女儿函子在一进门靠墙的钢丝床上睡着了。由于建强的折腾,她们到很晚才睡的。晓娟慌忙下床,趴在建强头跟前,看到建强仍然昏睡着,他是在说胡话。手术以后,建强就总是处于这种谵妄状态。清醒的时候也有,很少。每当清醒过来,他就发脾气,骂人。“妈,妈,妈……”晓娟轻轻地拉住建强的手,不敢吭气,只是静静地看着建强在叫。
  • 我见世子多妩媚

    我见世子多妩媚

    将门虎女陈木枝与大顺朝东海指挥舰一起离奇消失。数月后,指挥舰在茫茫大海神奇重现,舰上将士悉数不见,只剩失去记忆的陈木枝。曾经辉煌无比的国公府已被外姓人鹊巢鸠占,父亲生死未卜,姐姐被害身亡。陈木枝可不是好惹的,坑了父亲的她要揪出来,害了姐姐的她得咬回去,占了家财的她笑眯眯叫你吐出来……行云流水的复仇计划正要展开,陈木枝突然发现自己生了病。一种看到某人就会心绞痛的病。大事有点不妙啊!
  • 麑镜三生昼之烈日炎炎照无眠

    麑镜三生昼之烈日炎炎照无眠

    佛界,幽冥,座前。我静静地漂浮在虚空中,视线从黑幕一直延伸至无穷无迹的尽头。无色无相,不净不垢。“你想获得什么”。“他!我想要的仅仅一个他而已”。“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 青曜

    青曜

    灵气开始衰落,为了寻求其他道路人族将目光投向了星辰。曜者,光也。三光者,日月星。一剑自西来,青光耀九天。
  • 广志绎

    广志绎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明日方舟的机械师

    明日方舟的机械师

    年关将至,新的龙族干员加入罗德岛。“我是个炎裔,国籍是卡西米尔,我的银发就是遗传自我的母亲。”“我啊,其实是除了武器之外什么都能造的,不过因为太怕伤害就专学修墙了。”“你刚才说,我的头发很『娘炮』,对吧!?抱歉啊,我很容易因为这种事失控的——拜托你努力活下来吧!”博士的公招为何频频白光?缉毒的龙警察为何一去不返?A6组干员为何能手撕整合干部?是什么令凯尔希医生彻夜难眠,又是什么使得罗德岛内部相互提防?博士的黄金大队究竟何时才能集齐,写不完的白色简历又该何去何从?闹不完的石乐志日常,又是否真的如表面那般简单?“凯尔希,我是来传话的。”“K让我告诉你,整合运动的下一个目标,是龙门。”“比起失忆前,我倒是更中意现在的你。来下盘棋吗,博士?我用白子。”“我已经给车载入了自动驾驶模块,寒檀,麦哲伦,你们先回去吧。”“我还要去取一样东西,救一只兔子的心。”《明日方舟的机械师》第一卷:骑警与魔王[下一战:龙门!]本书中每一章的正式内容以“Arknights”为结束,之后有作家的话和可公开情报等内容,而含有特殊内容的章节会在标题前加★,请大家注意
  •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

    太上洞玄灵宝赤书玉诀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无中生有:中国历史中的诬告往事

    翻开二十四史,诬告陷害的嘴脸与血淋淋的现实让人不寒而栗。那些小人自不必说,他们往往以无中生有为生存之能事。就是有些在正史上留下美名的人也有诬陷别人的记录。当然,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诬陷,诬陷者之所以要犯下这为人不齿的行为.就是因为其中藏着利益。这种利益包括富贵荣华,有时候还是性命攸关。本书分析历史上著名诬告陷害案件的案情和审判情况,挖掘案件背后的思想和人心。每一个案子的来龙去脉都可以挖掘成一个令人深思的道理或者现象。中国历史上的大案绝大多数是诬陷案,此书将这些诬告案件进行梳理,作为透视中国世道人心的窗口.萤新审读它们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