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1000000071

第71章 轻缓之事

杨肇基入京后未作耽搁,稍稍洗漱休息一夜后,就在次日一早随一众天官,及户部尚书毕自严进入天门。

道天内种种仙家气派,让杨肇基左右观望,赞叹非常。

毕自严、徐卿伯早已见怪不怪,闲暇时他们还有到处转转,习以为常了。

杨肇基气质刚毅威猛,引得吕维多看了两眼,才开始商议正事,还是大明国库的问题,以及辽饷问题。

天启继位以来,毕自严之前的几位尚书都有各类税制改革,各有优劣,很多都是看起来很好看,但地方上不认账,所以也征不来。比如当铺税金、牙行主持的田产、房屋交易税费等等之类。

这也和历任户部尚书连续更替有一定关系,人走茶凉,制定政策无法贯彻下去;也和党争有关系,朝中剧烈的人事变动,让地方上无所适从,导致地方保护主义滋生,拒绝缴纳额外摊派的税,甚至拒绝缴纳正常的税……其中典型就是浙江。

毕自严还未开口,吕维就询问:“宫中内监昨日来报,说各省拖欠金花银近二百万两,绢六十七万匹,户部可能在年内催收入库?”

“严令考成,责在抚按,可催来六十七万匹绢。”

毕自严稍稍沉默,说:“二百万金花银催收艰难,可行恐吓之计,使地方自选……要么缴纳积欠二百万金花银,要么改输八百万石米于北京。如此,两月内,二百万金花银应能如数运抵。”

吕维颔首:“即有办法,稍后内库总管李谦会前往户部交接数额。”

“是,外臣明白。”

毕自严说着铺开手中账本,说道:“道主提议京中编练新军之前,未修三大殿时,即天启三年,朝廷因孙承宗之议,每年征收辽饷缺额在一百六十二万。后开征杂项以补亏空,各省分摊杂项认领不一,户部又有相关更易,至今辽饷仍不足用,更添三大殿耗费及京中新军耗费……缺额将在四百万左右。”

吕维询问,想要确认:“这四百万缺额,是明年户部预算的缺额?包含了三大殿及京中新军编训费用?”

“是,三大殿主体已然完工,耗费骤减,这笔预算亏空大头在京中新军。”

见毕自严承认,吕维松一口气,宫里缩减开支,让大部分宫人组团,打着三位公主的名义去抢勋戚的钱窝,不说捞多少钱,怎么也能温饱不愁自食其力。

所以原本宫里各处皇庄、贡物进项,折算后每年也有个四五百万,这笔钱是可以由张嫣做主拿出来使用的。

再加上勋戚那么多只羊,每年宰个七八家,难道还凑不出二百万两银子?

明年京中新军编训所需的四百万缺额,吕维心中不愁了……这四百万只是户部现在根据徐光启的编制、编训进度预案做出的预算,其中还包括辽饷不足的份额。

只是户部现在有了想法,尤其是袒护勋戚、藩王的皇帝没了后,户部的想法更大胆了。

毕自严继续说:“自辽东局势败坏起征辽饷以来,各省每亩起征三厘半,至七厘,再至如今的九厘。北直隶因魏忠贤、崔呈秀、黄立极、冯栓等袒护乡党,及勋戚进言之故,止征三厘,又或一并罢免,殊为不公,有损各省士民之心,亦有损国体。”

“然加派饷银,百姓夏收、秋收有粮无银,又会使奸商盘剥,即不利于国,亦不利于民。故,北直隶各府宜征米麦本色,不征折银。只此一项……”

他正说着,吕维抬手打断:“我近来看大明黄册,明初卫所军田四百二十万顷,至今何在?”

毕自严哑然,徐光启则开口:“尽数为武官、豪强、商户侵占,鲜有遗类。”

吕维又问:“若这四百二十万顷军田依照民田收缴田税、辽饷摊派,能得银多少?”

徐光启又开口:“军田当按公田来收,以每亩课税粮五升三合,折银两分六厘半;加辽饷每亩九厘,合银每亩共征三分五厘半,以四百二十万顷地起征,每年可得一千四百九十一万两白银。若只是加派辽饷,亦每年可得三百七十八万两银。”

吕维又问:“军田被侵占,卫所军不堪用,如今这四百二十万顷军田,每岁为朝廷提供多少赋税?”

见徐光启要开口,吕维抬手打断:“我虽不是大明国君,忧心的却是大明国事。户部虽非我之天官内臣,但与我一样计较的应该是天下大事,而不是去斤斤计较于微末,不要总拿这些不痛不痒的东西来搪塞我,更不要只盯着藩王、宗室、贵戚手里的那点钱,该收的我都会收,不会少了谁三五斗。”

“户部也不要再琢磨改革了,原来杂项之中有什么照收无误,我记得好像有一点疏漏,是不是?”

吕维说着去看卢象升,卢象升微微俯身:“是,户部曾提议各省士民捐助军饷。此议后患无穷,凡捐助军饷者,税收有所减免,这就给了地方官民勾结、偷税漏税之机。据臣所知,浙江一省已有现例。”

“户部最近不要去想改革之类的,朝廷没钱了由我来筹,户部今年要做的来回就这么几件事情,第一是催收各省积欠,连着宫里拖欠的贡物、金花银之类,户部也得派干练之臣催征;第二,确保钱粮用度公开、透明,要把钱花到实处去;第三,准许户部……算了,就这两件事,待新军练好,再商议军田清理、起征课税、辽饷之事。今日所议,谁敢泄露出去一句话,我自有办法处置。”

“外臣谨记,外臣明白!”

见毕自严惶恐模样,吕维又于心不忍,摆手说:“你是没想明白一些事情,我也不怪你。等一段时间后,你想明白了再来一同讨论国税改革之事。”

吕维说着看向张平安,张平安取来一篮桑葚递给毕自严,毕自严心情复杂,被张平安领着走出天关。

“第一标已在通州立营,兵员有序招募,也有现成营地,所缺军械、服装,工部也会按数额拨发。这第二标,筹建的如何了?”

应吕维所问,徐光启回答:“臣今日将去昌平,快则三日,慢则五日就可厘清头绪。”

吕维缓缓点着头,去看袁枢:“袁参议,可想明白了去处?”

袁枢露出笑容,反问:“敢问道主,第一标统率官居几品是何名目?朝鲜总督又是几品?”

“第一标,设上军校统制,其副为中军校……今后统兵军将只论军阶,不论品级。朝鲜总督,怎么也得加衔兵部右侍郎,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你说这是几品官?”

“兵部侍郎衔正三品,臣想去做朝鲜总督。”

袁枢口吻坚定:“道主知遇之恩臣唯有以死相报,道主所虑在辽东之患,臣于忠当前往辽东,于孝更该为臣父分忧。此忠孝之事,臣义无反顾。”

他也看到了,这两天持续攻讦袁可立数年的那帮科道官集体被捕入狱,这批科道官有个共同特点,他们都是万历四十四年的进士,属于典型的同年联盟,同进同退同富贵,哪管他道理不道理,大局不大局!

偏偏袁可立早年因为不当言论,几乎把勋戚、秦晋徽商得罪死了,赋闲二十几年,在朝中没有门生弟子,也没有门生的门生……他很尴尬,在科道官里面没有门徒,面对科道官攻讦,没人站出来为他说话。

攻击他的那帮科道官,大部分都是徽商背景,生怕袁可立把年轻时的那句话再喊出来。

没办法,袁可立现在地位太高,喊出那个号召,一旦施行,响应者云集,会挖断无数人的钱窝。

卢象升、倪文璐、黄道周是袁可立的门生弟子,可很遗憾,科道官只从政绩卓越的知县中选拔,大明中后期官员培养体系成熟,几乎没有进士直接担任科道官的说法,绝大多数的科道官,都来自大明基层。

杨肇基只觉得晕乎乎的,堂堂内阁大学士、户部尚书毕自严就被轻易挥退了不说,现在一个朝鲜总督设立、任命,也好像很轻易的就完成了?

他不由想到了老同僚,现在登莱水师总兵官沈有容,当年沈有容是登莱副总兵提督水师,他是登莱总兵官。几乎袁可立登莱体系内的大部分中间将领,和他都有交情……隐隐间有些头疼,他已经知道自己是徐光启举荐的,可偏偏根子在山东。

同类推荐
  •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他们为什么没能成为皇帝

    中国历史上曾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而且很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的明君,但因为种种“机缘”而与皇位失之交臂。他们,就是那些没有穿上龙袍的太子。从太子到皇帝的这条路上,看似近在咫尺,却远似天涯。他们本可以成为皇帝,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优秀的皇帝,但却在这条“远耶?近耶?”的路上摔倒了。可以说,皇权之路其实更是一条“母子互通、父子相戟,兄弟仇杀”的争夺之路。
  • 叙英雄传奇祭忠魂

    叙英雄传奇祭忠魂

    作品着重于描绘在抗日战争时期那段难忘的烽火历程中,地处华北冀中平原的白洋淀人民历经八年艰苦卓绝如火如荼的抗敌斗争,顽强抗击侵略者,最终驱逐了日寇、取得抗战全面胜利的故事。亦借以全面展现在过往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历史岁月中,英雄的白洋淀人民在家国危亡之下大义坚贞不屈不挠的民族气节、与敌展开浴血奋战的抗日游击斗争的历史画卷。
  • 奈落之底

    奈落之底

    店家遇到一个赶路人,说没有钱了,求给口饭吃。然后店家给煮了一大碗面,都吃完了,千恩万谢后走了。食客都说,肯定是骗人的。店家说,那碗面里,没有放盐。
  • 附身高顺

    附身高顺

    新书发布《黑科技软件帝国》,看屌丝男徐小宁创建软件帝国,打败外星人的故事附身三国名将高顺,本无争霸之心,只想把妹建坞堡做个富家翁。然,大势所推。高顺踏错一步,跻身东汉帝国官场。他满腔热血,一心革陈除弊,强亭卒禁游侠、建蒙学扩官道、筑水利兴官屯、鞭胡骑拓疆域,却不为世人所容。高顺索性反了,无意间缔造了一个开元盛世,大晋帝国由此而生。驾崩之前,臣下皆哀,高顺却遗憾一笑曰:“悔不该兴兵创建大晋帝国焉!”
  •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历史盲必读的历史小故事:讲给孩子的春秋战国历史

    本书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典籍浓缩为小故事,向读者娓娓道来,趣味性极强,它不仅让大人们在阅读中受到历史的启发,也可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激发出无穷的想象力!
热门推荐
  • 诡秘的黑斑人

    诡秘的黑斑人

    波格的天空为什么是灰色的?到处充满了火药味,人们在惊恐中度日,倍受煎熬。为搞清楚波格到底发生了什么,飞龙小队秘密潜伏下来自己的地盘谁做主?那个刁蛮的将军女儿能帮助他们解开谜团吗?一个来自神秘地方的手机信号时断时续,江里有什么怪物?江水有毒吗?为什么江面上出现大量的死鱼?是谁在肆意搞破坏?医院里奇怪的病人是喝江水生病的吗?“飞龙小队”能让罪魁祸首逍遥法外吗?博物馆丢失了一件价值连城的镇馆之宝,那个黑斑人到底是谁?他是如何潜伏到博物馆的?他在哪?“飞龙小队”能否在茫茫的人海里找到那个黑斑人吗?那件博物馆镇馆之宝一旦出境,后果不堪设想……
  •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神州问鼎(中国近代历史大事详解)

    中国历史渊源流长,博大精深,是国人精神底蕴之所在,是民族长盛不衰之根本。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每一位中国人所必须面对的人生课题。本套丛书浓缩了华夏五千年的风雨历程,以一个全新角度纵览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全书以全新史料,记述了上溯古代,下至公元1912年的中国历史进程。内容涵盖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艺术、外交、法律、宗教、民俗等方方面面。内容详实,存真去伪。并由历史国学权威学者、专家最终审定。
  • 原始小野人

    原始小野人

    有一天,走在人生巅峰的王晨在马路上被一辆婴儿车撞进了时空的旋涡。当自己睁开眼睛的时候,周围已经变成了昏暗的洞穴,感觉自己虚弱无比的王晨一脸懵逼的看着四周。我是谁,我在哪?(这是一本穿越回原始时代的小说,猪脚拥有一个弱的一逼的金手指。。。现在,一切都是为了生存下去!)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龙鼎梦:蝶舞流年

    龙鼎梦:蝶舞流年

    这是一个宫廷言情故事,倾世蝶仙,两生两世的许诺,引出乱世尘埃中的旖旎万千。是谁的天空,风云诡辩?
  •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不是冤家不聚头:鲁迅与胡适

    说到胡适与鲁迅,两大对峙的奇峰,他们有着太多的相同:一样的出生于文化丰厚之地,一样的来自于文脉世家,一样的青春年少便出门求学,最终又一样的漂洋过海留学深造,甚至一样的被守寡的母亲以同样的“母病速归”的谎言诓骗回家,娶了一个同样的没有文化的小脚太太。这太多的相同背后,又有着太多的不同:一个求学金陵,一个求学上海。在金陵的学校,鲁迅过的是比绍兴还要保守、传统的封闭生活。而在上海求学的胡适,则被开放、摩登的殖民文化所陶醉,如鱼得水,如浴春风,用他自己的话说:“自打进入上海后,我几乎没有一天不读报纸。”成山成堆的报纸杂志,兼收并蓄的海派文化,开阔了胡适的心胸,拓展了他的视野,让他看到了世界范围内风起云涌、此起彼伏的文化大潮。
  • 泰戈尔经典

    泰戈尔经典

    全书精选了泰戈尔的传世诗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经典散文集《孟加拉剪影》《我的回忆》,并收入泰戈尔1924年访问中国的讲演合集《中国讲谈》,清新的语言、深邃的笔触背后,是泰戈尔独有的灵性哲理和广阔的生命维度。同时,本书由苏州市语文特级教师陈兴才老师从审美和历史、阅读和写作等角度进行详细导读,更适合课堂内外阅读使用。
  • 面对久病家人的勇气

    面对久病家人的勇气

    本书中,美国临床心理师巴里·J.雅各布斯和茱莉亚·L.迈耶讲述了诸多家庭治疗的临床案例和个人长期照护家人的亲身经验,并提供了具体的建议和疗愈指南。通过对28个主题、145则真实的故事,一步步为你注入面对久病家人的勇气,帮助你协调自己的情绪和精神上的压力,减少照护过劳所造成的伤害,获得心灵的慰藉。
  • 度大庾岭

    度大庾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