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0400000020

第20章 浪漫主义音乐(1)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从“浪漫”(romantic)一词延伸而来。“浪漫”一词原系11-12世纪用南欧地区罗曼语(romance)创作的各种各样的诗歌民谣和传奇故事,其内容着重于描写中世纪骑士英勇无畏、侠肝义胆的神奇经历。到了18世纪此词被用来比喻富有诗意,充满幻想、与现实世界相对的幻想世界。广义而言,浪漫主义精神是人类对美追求的天性或本质,其源最早可追溯至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中世纪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被宗教神学所禁锢,审美意识被禁欲主义所束缚,浪漫主义精神受到极大地压制。文艺复兴时期,随着人文主义的兴起,浪漫主义热情被重新点燃并持续发展。18世纪的启蒙运动,使浪漫主义审美步入一种新的境界,由此,欧洲文艺理论界借用“浪漫主义”一词来称谓这种于18世纪中叶兴起的一些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义的文学艺术创作。

18世纪下叶至19世纪,欧洲政治、经济、文化等均处于大动荡和大变革之中。在1800年前后的法国大革命、及其后的一系列欧洲民主革命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中,封建君权和教会神权的统治地位一步步地走向衰落,代之而起的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一步步上升,民主自由、个性解放成为推进这个时代向前发展的原动力,也是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和形成的理论基础。

近代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产生于1760年前后的英国、德国、法国等地。“浪漫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文学中,后来波及到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领域,作为一个反权威、反传统和反古典模式文艺思潮,它引发了自18世纪中叶开始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在欧洲历时100多年的浪漫主义文化运动。英国的浪漫主义从18世纪60年代起陆续出现的文学作品中开始,德国的浪漫主义最早可追溯到1770-1780年间的“狂飙运动”,法国的浪漫主义可在卢梭的“感情之上”、“人的本性善良”的学说中看到其萌芽。1800年以后,浪漫主义运动逐渐进入高潮,各种浪漫主义文化艺术的共同特征是追求个性解放、强调个人主观情感夸张式宣泄,拒绝任何既有规则的限制,自由奔放、无拘无束。

“浪漫主义音乐”由“浪漫主义文学”的起名方式而来,它指1820-1910年间欧洲兴起并发展成熟的一种具有开拓精神和创新意义的音乐风格,它最早从德-奥古典主义音乐的沃土中萌发,之后在欧洲各国迅速传播,并于20世纪初传播到欧洲以外的世界各地。

浪漫主义音乐继承和发展了古典主义音乐传统,器乐是其音乐创作的中心。浪漫乐派音乐家喜欢自由自在、随心所欲地运用古典主义音乐技法,并且绝不囿于任何既有音乐原则,作品中尤其强调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展示,注重音乐的诗意化和具像化,音乐常常体现出极强的抒情性、色彩性、标题性、民族性。

19世纪欧洲音乐创作以浪漫主义音乐为主,这并不是说19世纪音乐创作都是浪漫主义风格的。浪漫主义音乐是19世纪欧洲音乐创作的主流,但不是全部。事实上,19世纪中坚持古典主义音乐原则进行创作的作曲家并不在少数。广义而言,音乐中的浪漫精神并非只有19世纪才有,任何时代的音乐都含有“浪漫”因素。

$第一节 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

19世纪20年代前后,是古典主义音乐向浪漫主义音乐过渡的阶段。贝多芬、舒伯特、门德尔松等人,既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继承者,又是浪漫主义音乐风格的开拓者。古典主义音乐原则是浪漫主义音乐产生与发展的基础,二者都以器乐创作为中心,后者对前者的承续性多于叛逆性,后者的技术性与艺术性也比前者更为复杂多样、个性十足。19世纪,交响音乐获得快速发展,其体裁名称可归纳为6个:交响曲、协奏曲、序曲、交响诗(音诗、音画、素描等)、交响组曲、交响随想曲(幻想曲、狂想曲、叙事曲等)。这一类型作品在浪漫派作曲家的创作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浪漫主义音乐的旋律形态常呈现为长短句的非方整不对称结构,线条中采用大跳音程和调式变音,主题或动机的形态、性格多种多样,民族民间风格的旋律受到广泛青睐。和弦结构复杂多样并强调其色彩性,以三和弦、七和弦为基础,广泛运用九和弦、十一和弦、十三和弦、附加音和弦等,以造成音乐的紧张神秘、色彩斑斓的离奇效果。和声运用不再局限于功能性范畴,后期浪漫主义音乐的半音和声,促使音乐的调性变得模糊不清。古典主义音乐的许多形式、结构、乐队等规范被一一打破:以二乐章、五乐章的交响曲打破古典交响曲四个乐章形式;以自由运用奏鸣曲式打破严格的奏鸣曲式原则;以三管至五管交响乐队打破双管编制交响乐队原则等。总之,浪漫主义音乐对古典主义音乐的所有形式与技法原则几乎都是随心所欲地加以运用。

浪漫主义音乐在沿袭着古典时期的传统,继续创作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的同时,还创造许多新的音乐体裁。如:钢琴小品“特性曲”体裁,包括了即兴曲、夜曲、练习曲、叙事曲、幻想曲、前奏曲、无词歌等;单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如:门德尔松确立的音乐会序曲、李斯特首创的单乐章自由曲式结构的交响诗,以及与之相关的交响音画、交响音诗、交响随想曲、交响狂想曲等;多乐章标题交响音乐体裁,如:交响组曲、交响诗套曲等。

钢琴艺术在19世纪获得前所未有的高度发展。19世纪初,钢琴的形制和制造工艺上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型的皮质槌头改为大型的绒毡质槌头,使音色变得润泽明亮;创制于1783年的延音踏板,在19世纪的钢琴上得到广泛应用,延音踏板大大提升了钢琴的演奏效能,琴声的延时性与流动性明显改观,并由此发出前所未有的洪流般的辉煌音响;张弦架由硬木改为铸铁,承弦力大增,这使得琴弦数的以增加,音量和音质明显提升、音域扩展到了7个八度以上;低音琴弦使用缠弦,击弦机得到进一步改造。与18世纪相比,19世纪钢琴的性能和表现力均得到大幅度提高。随之,为钢琴创作的作品大量涌现。其中,一种钢琴独奏小品“特性曲”体裁十分的盛行,创作钢琴“特性曲”重要作曲家有舒伯特、肖邦、李斯特、门德尔松、舒曼、勃拉姆斯等人。

标题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的特色之一,它打破了古典主义器乐创作的纯音乐原则。“标题音乐”属器乐而非声乐术语,声乐的歌词本身就是标题。在此之前,用文字来命名器乐作品的情况并不少见,但它们都不能称之为真正的标题音乐。19世纪的标题音乐是针对18世纪的无标题音乐或“纯音乐”而产生的。标题音乐是一种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创作意图和作品思想内容的器乐曲,这种说明器乐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学名称,即称作“标题”。标题音乐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家将音乐与文学、戏剧、绘画等艺术相结合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音乐体裁。标题音乐使用文字来表达音乐中的某种具象式场景、情节或抽象式的思想、观念,音乐也尽其所能地循着标题的逻辑线条逐一展开。最早的标题音乐是贝多芬创作的《第六“田园”交响曲》,作曲家在每个乐章前面都附上一句用以提示欣赏者产生场景与情节联想的文字。由于标题音乐独特的叙事性和描绘性,因而它通常较之纯音乐具有更加容易引起听众共鸣的特点。19世纪出现了大量的标题音乐精品,如: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李斯特的交响诗《塔索》、柴科夫斯基的《1812序曲》、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钢琴套曲、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舍赫拉查德》交响组曲等。

浪漫派作曲家在声乐方面的创作也是很突出的。19世纪艺术歌曲体裁以德奥利德和法国尚松最具有代表性,前者用德文后者用法文;前者的代表作曲家有舒伯特、舒曼、勃拉姆斯等;后者的代表作曲家有福雷、德彪西等。与以往相比,这个时期的艺术歌曲在表现手法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歌词上喜用18-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曲调尽可能地吻合语词音调的抑扬起伏,极力突出音乐对歌词意境的渲染与细腻的情感表达。歌曲伴奏音乐所发生的变化最为显著,作为伴奏乐器的钢琴已成为艺术歌曲不可分割的部分,作曲家通常倾注大量心血构思和创作钢琴伴奏织体,是钢琴成为渲染歌词意境、烘托艺术氛围的重要工具。钢琴伴奏不再像过去那样仅仅用于提示音高、结构调性、打拍子等旋律陪衬地位。

力度、速度也是浪漫主义音乐用以表现夸张情绪的有力工具。浪漫派作曲家为了追求强烈的戏剧性效果,常常在音乐中频繁地使用渐强渐弱或突强突弱,造成和风细雨的音响与气势磅礴的音响常常连续交替,以彰显出强烈的戏剧性对比效果。与古典主义音乐中最大限度地的ff和pp幅度相比,浪漫主义音乐中的ffff和pppp则显得更为夸张。浪漫派作曲家还通过速度的变化来表现情绪的起落,他们时常在乐谱中标注出极快与极慢的速度标记,并且,常常在演奏中对节奏与速度做出随兴所至地伸缩处理,这在在肖邦的许多作品中显现得尤为突出。

浪漫主义音乐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追求新的音色和音响效果。作曲家们通过配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音色和音响,这些独特的音效也是显示作曲家创作个性的一种手段。在乐队编制上,浪漫主义时期突破了古典交响乐队的束缚,使用了更加庞大的管弦乐队,如:柏辽兹的《葬礼与凯旋交响曲》就运用了200人编制的军乐队,马勒的《第八交响曲》更因其规模宏大、演出人员众多而被称作“千人交响曲”。在交响乐队中,木管乐器、铜管乐器、打击乐其得到了更充分的使用。木管乐器组常常使用英国管、短笛、低音大管、低音单簧管。长号、大号成为铜管乐器组的基本乐器,装有键伐的、能奏出12个半音的新式小号和新式圆号取代了无键伐的旧式小号和圆号,二者在乐队中的数量也有所增加。铙、钹、三角铁、竖琴等也成为最常使用的打击乐器和色彩乐器。配器方面,木管乐器和铜管乐器受到重视,提琴组大量使用震音、颤音,作曲家常以全新的音色组合来获得新奇和充满紧张感的音响效果。

浪漫主义音乐前所未有的崇尚个性和自我表现,作曲家们为达到这个目标,全力以赴地摆脱传统的束缚自由地创作。由于和文学、戏剧、哲学等多种因素的融合,使音乐中的诗意性、色彩性、情感性特征十分突出。

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新兴的资产阶级成为了社会的中流砥柱,中产阶级的人数和财富都逐渐增多,城市也急剧扩张,市民的音乐艺术需求逐步增加,作曲家们的服务对象也开始转向城市中产阶级。在19世纪欧洲的主要城市中,商业性音乐演出活动十分普遍,歌剧院和音乐厅成为城市音乐艺术发展的中心,音乐家们主要依赖歌剧院和音乐厅商业演出的门票收入维持生活和创作,他们几乎都成为不再依赖于教堂和宫廷赞助的自由音乐家。

$第二节 浪漫乐派及其音乐贡献

西方音乐史理论通常浪漫主义音乐运动的时间段确定为1820-1910年。这场声势浩大的音乐艺术变革与发展运动,从西欧漫卷到东欧,最终形成东欧和西欧音乐艺术一体化发展的局面。一大批浪漫主义音乐作曲家是这场音乐运动的主要推动者,后世把他们称为“浪漫乐派”。根据浪漫乐派在不同阶段中音乐风格的差异,将他们划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乐派。

一、早期浪漫乐派

早期浪漫乐派活跃于19世纪20-50年代,代表作曲家有韦伯、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舒曼、肖邦等。在他们的音乐风格中,既蕴藏着的古典主义的醇厚,又散发出浪漫主义的清新。其古典主义音乐风格集中体现在交响曲、协奏曲、奏鸣曲、室内乐等大型体裁方面;其浪漫主义音乐风格集中体现在钢琴小品和艺术歌曲等小型体裁方面。

1.韦伯

韦伯(C.M.von Weber,1786-1826),德国作曲家、指挥家。出生于德国北部奥尔登堡的小城奥伊廷,父亲是一位乐师兼城镇乐队和旅行剧团的经理,母亲曾是一位歌唱演员。韦伯从小跟随父母到处演出,虽然腿部残疾,但他聪颖好学,多才多艺,喜欢油画、文学、雕刻并很早就接触了民间音乐。韦伯4岁开始学习钢琴,10岁开始学习作曲,曾师从古典音乐大师海顿之弟米切儿·海顿(M.Haydn,1737-1806)学习创作,14岁时已写出歌剧《森林少女》、钢琴曲《6首主题与变奏曲》等作品。1803年韦伯在维也纳师从福格勒(J.G.Vogler,1749-1814)学习作曲。1804-1806年,出任波兰布雷斯劳市立剧院乐队指挥,后因其改革思想不被理解而被迫辞职。1806-1807年在卡尔斯鲁厄工作,在此期间创作有2部交响曲。1807年起在斯图加特任符腾堡公爵秘书,创作有歌剧《西尔瓦娜》等。1810年离开斯图加特,全心投入于音乐活动。自1811年起先后到慕尼黑、布拉格等地担任指挥演出。1813-1816年主持布拉格歌剧院工作,1817年定居德累斯顿,同年任德累斯顿宫廷乐长,不久韦伯奉宫廷之命创建一种不同于意大利(式)歌剧的德国(式)歌剧。1818年,在完成了《bE大调弥撒曲》之后,韦伯便开始着手歌剧《自由射手》(又名《魔弹射手》)的艺术构思与创作。他的德国歌剧创立工作并非一帆风顺,该歌剧创作历时三年,其间不断遭到一些意大利歌剧拥护者的干扰和阻挠,1821年,歌剧《自由射手》在柏林首演并获得巨大成功,韦伯也由此位于当时欧洲最优秀的歌剧作曲家之列。1822-1823年,韦伯受维也纳克恩特纳托尔剧院的委托,创作了歌剧《欧丽安特》,于1823年10月在维也纳首演。1824年,他受伦敦科文特花园剧院的委托创作了歌剧《奥伯龙》,1826年该剧在伦敦首演。由于过度劳累,韦伯于1826年病逝于伦敦。

同类推荐
  • 教你学习曲艺

    教你学习曲艺

    分3章:演讲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各类演讲妙语译析、有关演讲的名言集锦。
  • 环境艺术纵横谈

    环境艺术纵横谈

    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应该如何经营,环境艺术是什么?本书将为你揭示环境艺术。
  •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阅读电影(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是作者自新时期以来的电影评论自选集,收录了近百篇影评与随笔。所论及的影片均是30多年来具有巨大影响或有强烈争议的国产影片,和部分在世界各大电影节得奖的外国影片。作者努力做到好处说好,坏处说坏,凭良心,说真话,有思想,有文采,有文化。作者之所以把书名定为《阅读电影》,是因为他把“阅读”看成是一件特别庄重的事,对于电影亦然。要对一部电影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是需要认真、反复阅读的。写电影评论的过程是一个阅读的过程。唯如此,才能解剖与彰显电影的意义。和诸多随着风向转的藤萝状态的评论不同,它扎根在作者自己的土壤里,如一泓清泉从心灵深处汩汩流淌……
  •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韩剧攻略:当代韩国电视剧研究

    本书从韩剧的历史、文化、产业、编剧、表导演、造型、音乐等诸多方面,全面系统地对韩剧的发生、发展和特点进行了客观的描述和细致的剖析。不仅关注韩剧本身的价值,也深入探讨了韩剧背后的社会成因。
  • 色彩学:传统与数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色彩学:传统与数字(谷臻小简·AI导读版)

    本书不仅介绍了色彩的产生、体系、特性、分类、属性、构成、调性、感觉等传统理论知识和实践方法,同时对当前色彩设计在不同专业的运用、数字色彩的采集与重构、色彩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色彩学慕课的建设与应用等现代教学理论知识与实践方法作了全面的分析。
热门推荐
  • 捡个尸体来重生:女鬼大小姐

    捡个尸体来重生:女鬼大小姐

    闲来无事正在时空旅行中的女鬼苏醒之在某条清溪边上看到了一具无主女尸,于是一时兴起就尝试了一下附身,但万万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因此被困在了女尸体内,而且随后还被女尸的家人给强行带了回去。已经许久未曾玩过cosplay的苏醒之一时半会儿没办法从尸体上脱身,也就顺其自然的扮起了这个叫做应惜弱的千金大小姐,可没想到这大小姐的名头还没揣热就被匆匆嫁了出去,而洞房花烛夜她就被至少四拨人给同时杀了一遍。女鬼发现新嫁的相公是个刚觉醒的魔族,她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中,但她是史上最强女鬼,她还能怕那些不成气候的小虫子不成?呵呵,麻烦越来越多,就代表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狐妖、精怪、和尚、驱魔师尽管放马过来,她女鬼大小姐,奉陪到底。
  • 怯爱

    怯爱

    她,一个精明的女强人,感情空白;他,一个帅气的男人,为了生活,不得不做了别人的情人,他们相遇相知,奋不顾身的爱着。他,一个名门望族的混血男人,以一个强势的第三者入侵,他们三人的命运终将如何?一个女人的情感纠葛,让你体会其中的心酸无奈,感动缠绵…
  • 寻御

    寻御

    《穿越时空的爱恋》的后续,朱允文失踪后,引来大明朝一番轰动,诸人怀揣着各自的想法,去寻找这个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之谜的皇帝。寻找期间展开一段啼笑皆非,为爱痴狂的奇幻旅程,那是朝堂与民间的交织,也是亲情与爱情的纠葛,更是对美好生活的追逐与向往。
  • 山寨世家

    山寨世家

    以“山寨”江湖名人维生的东七寨在某个午后迎来了一位正牌大神——正在寻找师傅“无筝公子”的名门门主卓清越。当夜,向来安稳平静的山寨里,发生了一起命案。少女寨主郝状状与隐居在此的神秘公子林玄筝决定查出此事的真相,却因此卷入了江湖秘辛的是非中。失踪已久的无筝公子、渺无音信的武林盟主,一寨有着“明星脸”的普通人、一群道貌岸然的“真大神”,且看郝状状如何破解谜案、玩转江湖!
  •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师傅,门下有徒初长成

    前生黑帮千金之躯,双二年华被自己的父亲作为交换领地的筹码,新婚之夜被自己的夫君嫌弃,母亲亲手把自己推进大浪中,绝望到自散魂魄。不巧一朝穿越到五岁女童身,遇到谪仙的他,遇到妖孽的他,谁才是她这一生的良人?她的身世究竟有何惊天的秘密?当爱情遇到家国天下,是如何抉择?只愿一朝与你天涯乐马.....
  •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希区柯克推理经典集:后窗

    "本套书所汇总的故事,均根据希区柯克的电影和电视剧改编。希区柯克是悬念大师,也是心理大师,更是电影中的哲学大师。而他的悬疑故事集,也重点突出了心理的较量,是生与死、罪与罚、理性与疯狂、压制与抗争的矛盾统一体,是一首首直指阴暗灵魂的诗。故事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设置悬念,惊险曲折,引人人胜,令人拍案叫绝。
  • 萌妻来袭,总裁请赐招

    萌妻来袭,总裁请赐招

    “老婆还没画好吗”表情都摆的有些僵硬的廉楮修,小声的向自家老婆抱怨。“别乱动,还差一点点”叶萌眼神认真的在画板上画着,还不时满意的点点头。“好了好了,你快过来看看我的成果”廉楮修甩了甩僵硬了的手臂,急忙跑了过去想看看自己帅气的英姿,却在看到画板的时候愣在了原地。“这个是我?”“是啊,你看多帅。”“你让我在这么冷的天光着摆POSS,就为了画个卡通像?”“Q版多萌啊,啊~~你干嘛。”“啊,我错了~~~~”
  • 小世界其乐无穷

    小世界其乐无穷

    超凡者打破了世界的寂静,科技树从此拐弯。当人类在黑暗中寻找进化的道路,我拆下肋骨,燃烧心脏,熬夜爆肝,成为他们的先驱。这是一个玩家玩弄世界的游戏历程。小世界,其乐无穷。
  • 不过如此

    不过如此

    刘燕燕:1968年生于邯郸,新闻专业毕业后在某杂志社工作,作品有《阴柔之花》等,河北省作协会员。如果在疼痛和无痛之间选择,我将选择疼痛。——威廉·弗尔科.我是个怎样的人从前。我爱说从前这个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