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从小到大,家长都会把更多的功劳归给老师,所有家长对老师都是客客气气,甚至更多的家长在讨好老师,觉得只要对老师尊重,老师就一定会多多的关注他们家的小孩,被老师关注的小孩似乎更有成龙成凤的可能。但是在我的记忆中,从小学到中学,直到遇到老班以前,至少在我的生命中我从来没有对哪个老师如此敬重过,我承认我对很多的老师都有偏见,其实从小到大因为的我的性格原因,从来没有哪个老师特别为难我,也从来没有老师真的关注过我,至少在遇到老班之前,这点我肯定,哪怕是问回所有授课过的老师应该也都会承认的吧,当然偶尔有些老师还是会冠冕堂皇的说着我都是一视同仁的。但是真的,从我懂事开始,我真的不知道是自己对一视同仁理解有误,还是老师们对一视同仁解释有误,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优等生的福利待遇,老师的各种恩宠(某天看日剧女王的教室,里面老师的一段话让我感触颇多,我喜欢那种诚实的老师,讨厌明明差别待遇却装成一视同仁的园丁),后面的后面我听到了这样一种声音,原来老师们也考核,学生的成绩就是老师的考核业绩,也是老师们评比职称等的关键因素,从前我不能理解,步入社会以后我理解了这样的丛林法则,更多的老师对待老师这件事,跟我们在企业里上班无差,教书只是他们的谋生形式而已(试问那么多的老师,有多少真的是怀抱着信念去育人的,又有多少不是)。
老班是个奇特的存在,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热爱,我在他身上看到了对学生的“偏爱”,他的偏爱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被偏爱着的人都感激他,至少我是的。我们班上最被老班偏爱的是名称倒着的,偏科厉害的这群人,老班时常告诉我们,你们是一个团队,要有集体荣誉,我们班有全年级第一固然好,但是我最不愿意见到的是我们班有全年级倒数第一,我可以我的孩子们里面没有成绩最拔尖的,但是我希望我们的团队是最团结的,我更希望的是我们班的平均分是年纪第一,而不是我们班有多少个考进年级前十,靠他们维系着不上不下的平均分,让第一名和最后一名总分差距大到,老师都怀疑自己到底是不是只给某一部分人上课,其他人全部在门口罚站的状态。从高一入学第一次摸底测试结束后,老班给了我们班一个特有的福利,他说那是他给的嘉奖,就是每次考试结束以后,给成绩不达标的每周两次额外两堂课,周三傍晚(周三最后一堂课是体育课,每次体育课,因为操场离食堂近,我们会比平时更快吃饭,排队时间也相应减少)和周日傍晚(我们是一到五全封闭教育的,周六周日可回家,大家周日一般都会提前回学校)每次一小时,疑问解答,错题讲解,只要本次试卷中的题目,不管简单或是难,但凡有人不会解的,老师总会一次一次又一次的讲解,也就是在那种状态下,其实也是因为老班,这个情况坚持了整整三年,班里的平均分一直是不错的。
最温暖老师之,我们每个人都有两本错题集,第一本在我们自己手里,第二本在老班手里,每门课都是,第一本是更正用的,第二本仅仅在当时抄好错题,寒暑假放假前的最后一个晚自习上,老班会如期的跟我们交换手里的错题集,这是我们的额外假期作业,也是对这个学期的自我总结。还有太多温暖的事情,但是真的这样的老师,后来的人生中也在未遇见,但是能遇到真的已经足够幸运,我开始相信一个人真的能影响和改变一群人,感恩此生还是相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