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17900000005

第5章 林洙:生活像个拖着黑色尾巴的风筝

和闺蜜逛街,偶遇她的高中同学,兴高采烈徜徉在灯火通明的商场,巨大的玻璃幕墙印出一对恩爱的身影。她刚准备上前打招呼,却突然捂着嘴停住脚:男同学形容依旧,拖手前行的却不是他婚礼上的新娘。

正在迟疑是否该非礼勿视地走人,男同学也看见了她,略微踟蹰之后微笑上前介绍:“这是我的太太某某。”于是,握手、寒暄、礼节性夸赞。

三年不见,太太已非当年的太太,大家不由感叹:人到中年,真是连幸福的底色都不再纯净。

众生为生活,谁没有故事?

2004年6月,林徽因一百周年诞辰,一本名叫《梁思成、林徽因和我》的书出版。很多人和我一样,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原来林徽因并不是梁思成唯一的妻子,她去世七年之后,清华大学建筑系秘书林洙成了梁思成的伴侣,陪他走完余生。

书的封面是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照片。盛年的他们年貌相当,一个斯文儒雅,一个娇媚轻灵,充满希冀地凝望远方,真是一对让人羡慕的璧人。醒目的还有另一张梁、林二人在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合影,她不知被什么逗得哈哈大笑,他侧着身子看着开怀的她,专注而深情,一派风景无限的青春模样。

梁思成与林洙的合影则少得可怜,封底一个苍白消瘦的暮年老人,身边伴着乐呵呵发福的中年女子。

这种对比,林洙需要多大的动力,才能顶住完美前妻的璀璨光环,走进一个六十一岁老人的生活,做个永远的陪衬。

林洙1928年生于福州,父亲是铁道部工程师,他给同乡林徽因写信,请她帮助女儿进入清华大学先修班学习。初到清华,林洙二十岁,扎着头巾,穿着裙子,露出细长的小腿,一脸阳光灿烂,林徽因每周二、五下午亲自辅导她英语。

这是她们的初识。

林徽因去世几年后,林洙作为建筑系的秘书协助梁思成处理资料和文件。1962年的一天,两人一起读到林徽因的诗:“忘掉腼腆,我定要转过脸来,把一串疯话全说在你的面前!”第二天,林洙果然收到了一封满是“疯话”的“申请书”:

真是做梦没有想到,你在这时候会突然光临,打破了这多年的孤寂,给了我莫大的幸福。你可千万千万不要突然又把它“收”回去呀!假使我正式向你送上一纸“申请书”,不知你怎么“批”法?我已经完全被你“俘虏”了。

署名是:心神不定的成。

这个不自信的老人,眼光始终没有离开正在读信的她。她一看完,他就立刻伸手把信夺了回去,孩子般低声说:“好了,完了,这样的信以后不会再有了。”她一阵心酸,眼泪扑簌簌地掉,他从泪水中看到了意想不到的希望,狂喜地说:“洙,洙,你说话呀!说话呀!难道你也爱我吗?”

她百感交集,扑入他的怀中,也扑入他的生活。

和林徽因在一起,梁思成总是扮演“护士”的角色,打针、输液、消毒、生炉子、安排新鲜的饭菜,宽容着林徽因久病的无名火,以及在学术、事业等方面的支持和督促,虽然成就斐然,心弦却总是紧绷。他曾说:“我不否认和林徽因在一起有时很累,因为她的思想太活跃,必须和她同样反应敏捷才行,不然就跟不上她。”这句话得罪了一大批“林粉”,老树开花后如此评价已经过世的原配,难道不是凉薄得让人愤怒吗?

老实说,这不过是句平静的叙述,和他那些赞美前妻的言论相比犹如沧海一粟。客观地想,哪个男人不希望被妻子照顾周全?一个垂垂老矣的鳏夫,他的字典里,“奋进”已经被“安详”取代,“照顾者”希望变身“享受者”,轻松惬意的家庭氛围更让他愉悦。况且,这个老人已经在失去发妻的哀痛中生活了七年,梁从诫回忆:“我母亲去世后,我父亲变得十分沉默。一直到他遇到我的继母林洙女士后,才从悲哀的情绪中平复过来。”

于是,林洙尽心照料着大她二十七岁的丈夫,还有林徽因八十多岁的母亲何雪媛。当然,她自己的境遇也翻天覆地改善了,分享梁思成副部级的待遇:出入有专车,家里有保姆,近四百元的月工资一下解放了她六十二元养活全家的拮据。她把儿子林哲、女儿林彤一起接来,享受富足无忧的生活。新婚几年,他也携她参加会议、考察、出国访问和休养,一路的礼遇和优待让她陶醉又自豪。

如果她没有一个叫程应铨的前夫,幸福当真完美。

圆满和乐的再婚故事,因为她的过去,成了事故。

程应铨,梁思成的得意门生,清华大学土建系讲师,被戏称系里的“四大金刚”,因支持林徽因的城市改造观点被定为“右派”。虽然这样的低谷时期妻子携一双儿女离他而去,但在师友眼里,他个性十足,一身才气,一副傲骨。

这些定语每增加一个,林洙隐忍宽厚的形象便黯淡几分。当年,梁思成是他们初婚的证婚人,如今,学生为维护老师的意见身处困境,老师却在四年后娶了他的妻子,师生二人在同一个系低头不见抬头见,这突破了所有中国知识分子的道德底线,梁思成瞬间陷入友叛亲离的情感孤岛。

1949年,林洙即将和程应铨结婚时,一对年轻人身无分文,热心的林徽因听说后把她叫去,说营造学社有一笔专款,先借给她结婚急用。

她打开存折,上面的名字却是:梁思成。

林洙和程应铨在清华大学水利馆举行婚礼,梁思成是证婚人,他和林徽因一起送了新婚夫妇一套贵重的清代官窑青花瓷杯盘。

婚后林洙要还钱,林徽因故意摆出长辈的架子:“营造学社不存在了,你还给谁啊!以后不要再提了。”她这才知道,这是林徽因私人的帮助。

不过,林徽因不曾想到,林洙再次使用梁思成的存折时,是以妻子的身份。

1957年,程应铨被定为“右派”,第二年,林洙带着两个孩子离婚。签字离婚时,林洙说,他只有两件事让她感觉良好,一是1956年随中国建筑家代表团出访东欧,她作为年轻建筑学家的妻子很有面子;另一件是他翻译了很多好书,得到不少稿费。

林洙还说:两年之内摘去“右派”帽子,可以复婚。她嫁梁思成前夕,系里找程应铨谈话,问有无复婚可能,他回绝得分明:“不能。”

离婚后,他很难见到孩子。他带偷跑来看他的儿子“小老虎”去吃饭,让儿子陪自己喝啤酒,把馒头切成薄片放在暖气上,孩子放学后偷偷上爸爸宿舍拿馒头片吃,这些不能让林洙知道,知道后免不了一顿打。他还常误叫别人的女儿“小妹”,那是他女儿林彤的小名儿。

他尝试新的爱情,与建筑系一位美丽的女生恋爱。女生不顾他的“右派”身份和年龄差距热烈回应,但毕业后系里故意把她分配到云贵高原。

“右派”哪里配有爱情?看不到光亮的程应铨在1968年12月13日,换上平时舍不得穿的、访问莫斯科时的崭新西装,跳入清华泳池,一个游泳健将把自己和水一道冰封在隆冬,需要多大的求死决心?四十九岁的他成了林洙与梁思成婚姻的辛酸注脚。

所以,不难理解梁思成最宝贝的长女梁再冰激烈反对这桩婚事,游说叔伯姑母联合写信劝阻父亲再婚。当她看到母亲林徽因的画像被从客厅取下后,怒不可遏,厉声质问仅比她大一岁的继母,打了林洙一个耳光拂袖而去,几年不进父亲家门。

梁思成的挚友张奚若闻讯后警告:你若跟她结婚,我就跟你绝交!他再婚后,老先生果然与他们断绝了往来,一生情义,戛然而止。

当年同在营造学社的好友刘敦桢得知消息,寄来一封没有抬头也没有落款,仅有四个字的信:多此一举。

痛苦的梁思成在日记里写:为什么上帝要惩罚我,让我有这么多的烦恼?

但是,爱情还是战胜了烦恼,他依旧在一片反对声中娶了林洙。

人到中年之后,生活早已成了一坨泥泞,哪里分得清千头万绪里的曲直?

中年人都有一些自私的事,不过是有人愿意反省,有人不愿意而已。夫妻间的是非别人岂能判清?犹如站在地上的人仰望飞在高空的风筝,远看俏丽醒目,离近才发现,鲜亮的风筝背后居然拖着两条黑色的尾巴,不过,却也正是这不光鲜的尾巴保持平衡,风筝才飞得稳当。

或许,有尾巴的风筝才是完整的风筝,犹如有弱点的人才是常态的人。

梁思成和林洙在不被祝福中拖着有黑色尾巴的婚姻走了九年半,直到1972年1月9日,梁思成离世。

近十年光阴,她既得到了他人大常委、副部级干部光环的庇佑,也受到了他“反动学术权威”帽子的牵累,顺畅时她是“中国建筑界第一夫人”,坎坷时她是“反动权威的忠实老婆”。在他学界泰斗的年华,她享受优越的生活和他的聆听、理解与呵护,在他挂着黑牌子被批斗的时光,她和四个家人挤在二十四平方米的小屋里,拿报纸刷上糨糊堵墙上的裂缝。

最困难的日子,他没有收入,她六十二元的工资照料一家五口:梁思成,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林徽因的母亲。“老太太爱吃红烧肉,每顿饭都有。她的脑子好像有些糊涂,因为她记得的事情,全部都是民国时期的事了。”

她在他去世后一直照料着老太太,直到老太太九十多岁寿终。

遗憾的是,很多文章提到她时总是选择性地失忆,赞美她隐忍大度的文字几乎不会提到她对前夫匪夷所思的薄情,她必须是真善美的贤妻;当然,讥讽她冷血的辞章也不会描述她对后夫和何老太太尽心尽力的照料,她显然是存心高攀的小人。

究竟是贤妻还是小人?这真是一对非此即彼、万分违和的答案。

现在,她八十五岁了。

1972年梁思成去世时,她才四十四岁。四十多年里,她全力整理他的遗稿,参与编辑了《梁思成文集》《梁思成建筑画集》《梁思成全集》,她以传播他的思想和精神为快乐。她热心地给国外研究者邮寄材料,有学生从新加坡回来,奉导师之命向她道谢。还有一个学建筑的女学生,专程赶过来,恭敬地叫她林老师,因为读了她写的那本《建筑师梁思成》不下十遍,每遍都特别感动。

她在资料室工作时月薪七八百,退休之后,她被返聘回去,负责收集建筑资料。她没有职称,不能享受新的工资待遇,也没有岗位津贴。

有记者去采访她,她为了拍照特地穿上好几年前做的蓝裙子,廉价的布料,蓝得艳而俗气。脚上的鞋是橡胶的,有点儿老化。因为心脏病,她常到校医院打点滴,摄影师看见她为了怕不好看,偷偷地把手上的针头胶条撕下,团在了手心里。

她从没想过再婚,只是看到别家老两口一起散步难免有些黯然:“要是思成还在,那该多好啊!”

漫长的人生中,谁都有过怯懦、软弱、犹疑、错讹,就好像谁都曾在某个特定的时候勇敢、坚定、执着、顽强。看到人们用石头砸一个犯了错的女子,耶稣说:“你们当中谁没有罪错,谁就先拿石头打她。”于是,人群沉默而迅速地散开了。

有和乐也有伤痛,有美满也有缺失,有错谬也有改过,有亏欠也有偿还,有顺畅也有坎坷。或者,拖着黑色尾巴的幸福,才是人生的常态。

梁思成晚年躺在医院的病床上对老友陈占祥说:“这几年,多亏了林洙啊!”婚姻中的人,冷暖自知,他自己的评价也许才是最中肯的结论。

治愈你

林洙是个好女人,还是坏女人?

我们逐渐明白,人生的复杂与曲折远超想象,犹如情感的丰富与纤细远非一己之力所能控制。

于是,收起轻易做出结论的习惯,对待周遭人与事,有时,慈悲远远比懂得更重要。

同类推荐
  •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一辑)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 犹记隔花初相见

    犹记隔花初相见

    在最美的年华,邂逅最好的你。在芙蓉、海棠、荼蘼、水仙、虞美人……的次第花开中,在诗意与古典的流淌中,在那些红颜旧事、古老传奇里,情感之花悄然绽放,一如前世的传说。爱无言,千回百转;情无声,寂然欢喜。春去春回,岁月离失,有多少故事,化为唐诗里的幽怨,宋词里的咏叹。走过人间风情万千,此情仍不渝。惟愿花开不败,你我永在。
  • 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东游的摩罗:日本体验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从晚清到五四,一般被视做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期”,在这一过程当中,日本成为了激活中国作家生存感受、传输异域文化的“中介”。从黄遵宪、梁启超到创造社的几代中国作家通 过留日体验完成了对创作主体的自我激活,在一个全新的意义上反观自己的世界,表达前所未有的新鲜感悟,这有效地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
  • 当代皖籍寓言作家作品精粹

    当代皖籍寓言作家作品精粹

    本书选收当代皖籍寓言作家的精品力作,包括李先轶的《燕子的家教》,方崇智的《试人石》,马成润的《魔镜》等作品,根据题材内容不同,分为《微雕高手》《海的沉思》《物种抉择》三辑,通过一篇篇精彩的寓言故事,告诉人们做人做事的哲理,包含着丰富的智慧和哲理。
  • 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论

    求用·求美·求在:夏丏尊语文教育思想论

    本书在现代课程论、教学论视野下,结合现代语文教育史,从语文教育本体思考、语文课程思想、教材编制思想、阅读教育思想、写作教育思想、语文测评思想、形式美学思想这七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梳理了民国时期的语文教育大家夏丏尊先生的思想,其对夏丐尊语文教育本体思想的阐发和表述,关于其阅读教育、写作教育思想中“为什么读”“为什么写”等方面的梳理与论述尤其具有创新性。
热门推荐
  • 奇鱼传说之薰妃

    奇鱼传说之薰妃

    沈云珂虽然是当朝尚书沈鑫的女儿,但在沈府内,她的地位甚至远远不如府上的下人,只因她的娘亲原本就是个丫鬟,因为沈鑫的一次酒醉才有了沈云珂。对于这样的孽种,堂堂尚书大人自然不会喜欢,加上善妒的大夫人,沈云珂的日子过得很艰苦。然而在沈云珂十四岁生日这天,皇宫的一道圣旨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她,被册封为薰妃!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叛逆无罪Ⅱ:高校痞子生

    叛逆无罪Ⅱ:高校痞子生

    由各所高中一百名问题学生组成的补习班,一个以各种综合分倒数第一名进入补习(75)班的唯一女生苏九夜,遭遇一群让人欲罢不能的美少年。过招腹黑学长?误惹霸道校草?还有个神秘的邪魅小班长?由一双42码鞋38码脸引发的…疯狂校园!
  • 桂海苍茫

    桂海苍茫

    一个人的体验,一位作家的眼光,穿越千年广西,穿越地理桂海。于是,赤子之心发现了一份份被遗落的时空形态,一片片人们应该拾捡的文明碎片。本书是著名散文家、广西作家协会主席冯艺关于广西的人文地理笔记。笔记里有许多广西史书上不该忘却的背影,许多或伟大或平凡的人文墓碑。作者以本土作家的高度责任感和一腔人文情怀,描述了广西这方水土浓密的阳光和水气背后的苍茫的人文地理。丰沛而智性,详实而诗意,融文化积淀与个体体验于一体,意境苍凉。于是,从本书您也许会看到另一个人文的广西。
  • 我是一只系统猫

    我是一只系统猫

    我是陈轩,我变成了一只猫!还是一只带着系统的猫!想变回人,我这个系统猫要伺候好一个贼漂亮的女生!苦逼的日子来了!还好哥能耐大,一爪碎大石!贼猛!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无上飞仙

    无上飞仙

    山村少年苏语带着自己妹妹加入了梦寐以求的仙人宗门,本来日子就这样过着,一场大变...仙道渺渺,从此我苏语化为杀神...扶摇直上九重天,开阳入神妙无言。
  • 裨海记游

    裨海记游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我给万界大佬发红包

    我给万界大佬发红包

    寒山洞,洞主静尊修士正在闭关,忽然手中便多了一份红包,静尊好奇之下打开红包,“哦豁,足足一万株灵芝哦,不知是哪位弟子孝敬,本尊且先笑纳。”静尊收下红包,耳畔便响起一阵警告:“恭喜静尊接受了价值灵芝回报的超级任务——为主倔荡平万妖洞山贼。”静尊修士那渊博的脸上浮出一丝迷茫:“阁下会隔空传音?”“不,我是系统。请静尊修士速速接受任务,限时三个时辰。”万芙山山主的儿子主倔靠着发红包的方式,借大佬之手,荡平邪祟,成为一派宗师的故事。(新人练笔,百无禁忌。)
  • 蜀记

    蜀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