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2000000047

第47章 高考是学生自己的事——在2008年高考备考誓师大会上的讲话

各位老师、同学们:

高考是国家的事,是老师的事,是家长的事,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因此,只要同学们充分认识到这一点,高考的事就好办了。这里,我提出三个观点供同学们思考,也供老师们思考。

一、高考需要知识,而获得知识是靠学生自己学习

高考考什么?首先考的是知识。一般来说,同学们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在老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下,主要是向书本学习已有的知识。经过十二年的“寒窗苦读”,按照国家教学计划、纲要和课程要求,学习和掌握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政治等学科基础知识,获得这些知识的主渠道是课堂上教师的传授、答疑、解惑。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同学们必须懂得,老师们也要明白,那就是学习成绩的好坏,教师是重要因素,学生才是决定因素,要将知识融会贯通要靠学生自己的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而同学们毕竟涉世不深,会有自控力不足的时候,所以同学们学习自觉性、积极性、学习态度和方法等还需要教师的教育、指导和帮助。教师对学生的严格管教,体现了“严是爱,宽是害”的优良民族传统;实施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体现了“良好习惯有益学生终生”的教育思想;只有大家彻底地执行学校“管理从严,教学从紧,德育求真,后勤务实”的工作方针,同学们才能够健康成长。同学们在老师领导、组织和管理中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并学会做人,成为有知识的人,成为有文化的人。这里面也有“生不教,师之惰”的道理。

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学生要学习好并运用好知识没有捷径可走,一是要有志向,要“立志、读书、修身、养性”,要志存高远;二是要有吃苦精神,不怕吃苦,苦尽甘来,中国自古就有“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之说;三是要有学法,自己有一套学习方法,知道怎么学才最有效,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些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四是要有毅力,“坚持”是人生中最难做的事,学习不仅是一件苦事,也是一件乐事,要把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作为一种快乐,你才能坚持不懈地学习。学习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只要你在平常的学习中做出了不平常的坚持,知识会日积月累,你的才干也会增长起来,你的求知欲就越旺盛,学习就成为了你的一种嗜好,你就进入了一种学习的境界。同学们只要做到了这四点,就一定能够学好,就能够掌握好应对高考所需要的知识,知识改变人生,老师成就未来。

二、高考需要能力,而具备能力是靠自己努力

高考是学生在考,任何人都不能代替。我们常说,高考既是考学生,也是考教师,但最终还是考学生,学生走进考场,教师什么忙也帮不上了。高考需要的能力,一是离开书本而胸中具备知识系统的能力。我们高考前20天时间普遍对学生有个要求,叫做“回归书本”,怎样“回归书本”,这里面大有学问。我认为,如果学生高考前具备“离开书本”,而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系统的、清晰的“知识库”的能力,那就具备了高考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寒窗苦读十二年”,拥有了一定的知识量,但这些知识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反思,澄清疑惑的东西,这就叫“学而不思则罔”,如果思而迷惑不解,那就应该“回到书本”中去有针对性地学习,解决了疑惑就增大了“知识量”,这就叫“思而不学则殆”。二是应用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考既要考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宽度,又要考学生应用学到的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的。高考是考核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方式,学生学到书本知识了,也记下了,但并不等于就是“自己的知识”了!老师通过布置作业和检查批改作业来检验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程度,通过考试来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业和考试这两个环节都很重要,学生一点都不能马虎。高考的选拔功能决定高考的难度,要能解决这种难度,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种能力从哪里来?靠自己在长期学习过程中的经验积累。三是要有健康的心理和严谨治学的一贯态度。学生热爱学习,也要热爱考试,要以平常心态对待每一次考试。严谨治学不仅是要求做学问要有一丝不苟的态度,而且是要求做学问要注意细节,把细节做细做精。如字写得好,解答格式规范,步骤简明,卷面整洁等,这不是一天的功夫,而是通过平常写字练习、作业和考试等常规训练来完成的。国家高考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从考知识到考能力的转变。一套高考试卷,出题者设计了许多问题, “暗藏着机关”,这些试题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知识的水平和应用知识的能力,也要考学生解决问题的智慧和技巧,做题使用的时间,运算速度以及解题的准确性,心理素质的高低,要求很高,竞争也很激烈。最终学生要考得好,应考能力就显得更重要了。

学生考的功夫在平时,不能“临时抱佛脚”。首先,教师要想办法,变要学生学习为学生要学习,千方百计地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二是教学要准备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把教学“六认真”的每一个环节做细做精,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第三是变要学生考试为学生自己要考试,加强学生应试心理锻炼、应试技巧和应试能力训练。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敢考、会考、考得好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落实在平时教学的全过程中,对学生的每一次作业、每一次考试都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要落实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目标和学习环节上。

今天,我还要强调,要增强高考备考的思想意识,就要把加强高考备考的工作提前到高一,提前到初一,我们要早抓、狠抓,学生也要早抓、狠抓,只有靠我们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我们才能驾驭高考,取胜高考。

三、高考需要非智力,而非智力主要靠自己修炼

学生届复一届,高考年复一年,每年高考后,总有学生“过失失分”的感叹。总有学生说自己答题完全正确,文章也写得精彩,为什么总是拿不了高分呢?高考阅卷场的老师告诉我们,此类情况大都是因为学生答题过程中的过错而失分。例如,解答题的格式不规范,书写字迹潦草,卷面杂乱无章,甚至有较多的错别字等等,造成了太多的卷面失分。学生由于这些原因而失掉的考分,我们习惯叫做“过失失分”。“过失失分”说明了学生在非智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学生“过失失分”的表现是:对试题不是看不懂,也不是解不了,而因“过失”失掉不该失掉的分数。追根求源,是由于学生平时学习、参加考试、作业练习没有注重严格要求、严格训练的结果。如不认真练习写字,不注意平时作业、考试的规范训练,不讲究卷面清洁、格式规范,没有注意培养自己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应试习惯。学生要想学习取得好成绩,就必须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业习惯、考试习惯,同时需要教师正确引导、教育和培训。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培训,教师更要从严管理,从严要求,从严训练,“严师出高徒”。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把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作为提高学生学习考试成绩的新增点。

1.应试心理需要心理正常。

一个心理正常的人总是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对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无论是对社会、对学校还是对自己都采取积极负责任的态度,因而总是满腔热情地投入生活,投入学习。如果同学们真正懂得了学习就是生活,学习为了生活的深刻道理,那你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开始,每天都是一个新的台阶;不论是在高一、高二还是在高三,你都能不怕困难,不怕挫折,而且总是脚踏实地,认认真真地向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一般都有“自知之明”,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德行;既不高估自己,为自己一些长处和优势而自以为是,也不会自卑,为自己一些短处和弱势而自责。一个心理不正常的人,不能恰当地认识自己,或是莫明其妙地自傲,或是无缘无故地自卑,经常有意无意地掩饰自己的不足,心理特别敏感、脆弱,失落感极强,猜疑、嫉妒,回避矛盾,经不起风浪的摔打,存在严重的心理冲突,无法保持心理的平衡,缺失定力,因而工作和学习不能持之以恒。

2.情绪反映应试心理。

情绪最容易反映人的心理状态,不仅最能影响人的身心健康,而且更能影响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一般来说,情绪正常的人没有过分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能为自己定出恰当的目标,尽到最大努力为预定目标而艰苦奋斗,自己也能心安理得,所以很少有烦恼、不快,精神状态永远是饱满的、乐观的。在自己的人生遇到麻烦时,能做到泰然处之,决不自寻烦恼或自我折磨;一般能摆好与同事,与同学,与他人的关系,遇到麻烦能以宽容态度处之。这样的人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或是家长,一般都有修养,能较好地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3.正常心理需要培养。

教师从初一到高三的高考备考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应试心理的培养。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近期目标就是努力学习,运用中考、高考升入一个理想的高中,理想的大学。没有近期目标而只有远期目标,容易使学生缺失动力,没有了远期目标容易使学生没有了方向,有了动力也难于持久。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要把教育理想和教育现实有机地统一起来。为使学生更好地实现近期目标,首先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对考试的情感,培养并建立起对学习和考试的兴趣。使学生们懂得,中考或者高考,又特别是高考,还是学生实现理想的公平、公开、公正的一种机会,是追求幸福的一条重要的道路。4.性格决定成功。

可以断言,无论是学生、教师还是学校领导者,一切成功都始于健康心理。因此,有“性格决定成功”之说。我们许多人的一生并不缺乏才华、能力和机会,却总是与成就和财富擦肩而过,其根本原因是不具有健康成熟的心理。拥有健康心理的教师才能真正懂得教育的意义,更好地发挥“灵魂工程师”的作用,既不会浮躁不为,也不为宁静淡泊而失去平衡;拥有健康心理的学生,才能真正懂得受教育的意义,更好地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既不会恐惧厌学,也不为学习辛苦而失学;拥有健康心理的学校领导,才能真正懂得权力的意义,更好地利用手中权力干一番事业,既不会恣意妄为,也不会为升黜而失去操守。健康的心理,使学者保持宽容而敏锐的心态,不会被偏执和狭隘蒙住双眼。

5.教学需要师生心心相印。

“相互欣赏,彼此成就”是我们树立现代师生关系的教育理念。实践并把这个理念转化为师生员工的行为时,不仅能从理性上处理好人际关系,而且总是显示一种积极的、乐于与人交往的态度。他们懂得与他人交往过程中如何尊重人、理解人,能够平等地、宽容地、客观地了解、评价对方、评价自己,与人相处时,总能显示出同情、友善、信任、尊敬等积极的态度。在与同事、同学,与学生交往中能够注意对方的长处,并能虚心地向对方学习,把对方的长处变成了自己的长处,把对方的优势变成了自己的优势,把对方的经验变成了自己的经验,“相互欣赏”会达到彼此成就的目的。教育是一种精神交互的活动,是一种提升生命质量的过程,教师的成就体现在学生的成功上,成功的学生能够给予教师成就感。

众所周知,从某种角度而言,目前最苦的是学生,尤其是高中学生。他们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资料,面对着父母“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殷切期望,深感责任重大。有的学生还产生了反应迟钝或过激、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和厌学心理,老师们要多给予一些理解和帮助。

教师要对学生要多些关爱与尊重,多些沟通和交流。老师们要集中精力学习教学大纲、考纲,制定周密的教学计划;学习课程、深研教材,加深理解,认真做到教学环节的“六个认真”;精选练习,筛选资料,讲求有效教学,减轻过重的课业负担,大力提高教学效率;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要对学生搞“一刀切”,搞“千人一面”,而是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下,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高考目标,实事求是地明确每个学生的发展方向,使他们各得其所,各尽所能,在各自目标上愉快学习。

我希望教师高度重视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把它贯穿落实到高考备考的全过程:一是知识水平;二是应试能力;三是应试心理。我们只要在这三个方面精细而落实地工作,就能把握今朝,决胜高考!

2007年5月30日

同类推荐
  •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美国独行:西方世界的末日

    英国脱欧后,西方眼睁睁看着末日降临?本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以大量数据和事实指出,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大包大揽的高福利民主制度已经不堪其累,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导致内生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乏力,必须依靠移民来支持;移民(尤其是穆斯林)的到来和增加,因其文化和信仰的差异,不仅改变了欧洲的人口结构,而且凭借民主制度改变了政治版图,因而产生所谓欧洲伊斯兰化和欧洲人逃离欧洲的现象。西方世界的政治精英们也把此书作为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书。
  • 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

    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途径探究:以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为例

    本书根据《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之规定,响应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号召,以数个国内外经典教学理论为指导,以北工大耿丹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上的真实教学案例为基础,深刻分析几种当前主流教学模式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试图摸索出能够有效提升三本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并提出具体实践策略。
  •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难译现象处理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难译现象处理

    《汉英翻译过程中的疑难现象处理》针对目前翻译界公认的、在汉译英方面出现的疑难现象,通过引用现有中外翻译理论和翻译方法,结合我国大量翻译工作者的翻译经验和心得体会,提出了比较全面和实际的处理方法。本书在归纳和总结各种处理方法的过程中,修正了部分翻译理论,提炼出一些相对新颖的翻译观点和实践路径。为发展和丰富今后的翻译理论研究和翻译实践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实证材料和经验总结。
  • 国际传播概论

    国际传播概论

    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领域,国际传播尚是一个相对稚嫩的分支。稚嫩的优势在于生命力的旺盛和生长点的繁多。《国际传播概论》对国际传播进行了综合的梳理,书中章节延承传播学学科研究的基本问题,侧重介绍国际传播本体及其各构成要素,同时关注国际传播的一些专项问题以及中国国际传播的历史、发展与现状。《国际传播概论》力图在国际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的总体观照中,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全书由刘利群、张毓强统稿。
  •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

    《尊重儿童权利》初版于1928年,书中包含的儿童权利宣言,是科扎克基于多对儿童的观察和研究所著。科扎克以人的基本权利作为论据,认为:“世上没有小孩,他们都是人”,并且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的每一天,尊重儿童的无知和认知世界的努力,尊重他们的失败和泪水,以及他们的财物和物质需求。孩子有权保持他原本的样子。尽管本书完成于80年前,但其所探讨的内容至今仍有启迪价值,而真正实现儿童权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热门推荐
  • 风过九阶了无痕

    风过九阶了无痕

    祂天生为神,却被迫去往人宇,甚至被迫隐藏了性别……历经千难万险后,祂究竟能否回归神渊,一统三界九阶?
  • 三七年夏至(上册)

    三七年夏至(上册)

    励志言情大神未再重磅归来!呈现一场令人唏嘘的生死谍恋,潜藏希望的悲欢故事。谨以此书致敬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付出生命和热情的那些人!烽火乱世,家国飘零,在这个战乱时代,家已亡,国濒破,归云和雁飞这对异姓姐妹花,相识又相离。当再次相逢,一个寄身于戏班,另一个则在欢场煎熬。她努力向她靠拢,终究无奈折戟。而她却不曾放弃,始终等待她归来。十里洋场,总有人想要粉饰太平,努力留住炮火中的繁华,大上海在天堂与地狱之间随意切换。她们都曾遇到爱,又险与爱擦肩而过。面对国仇家恨,个人的爱恨情仇显得那么渺小,即便粉身碎骨,他们亦义无反顾!此去经年,物是人非,浮生掠影,如惊魂一梦。
  • 拈花一笑的灵感

    拈花一笑的灵感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紫运星主

    紫运星主

    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自从那名穿越者夺舍不成,反被苏缺战胜吸收记忆后,苏缺成了应运而生,紫气升腾的天之骄子!纳百运,戮千城,观浮生,悟生死。诸天仙佛若不开眼,那我苏缺取而代之!
  • 寂灭星河

    寂灭星河

    宇宙争斗拉开帷幕,佣兵团团员林宇迎战浩瀚宇宙,逐渐揭开无垠地神秘面纱.在联邦和其他种族的夹缝中生存。是什么让他坚持了下来?爱情,亲情,友情,还有那成为强者磐石般的信念!
  • 疤界

    疤界

    桥西一曲流清河,岸隔浮萍漫月痕。她,自小父母双亡,被舅母卖至伊人苑,毁了容颜,便在伊人苑当琴师,与他相遇后,便开始了一世的牵绊。所有隐隐作痛皆由情生,自古造化愚弄世人,红尘曲,清平调,唱不尽人间长恨歌。书中人似乎都有一道道疤痕,或深或浅、或隐或现。
  • 背光行者

    背光行者

    被命运推着叫行走,追逐命运叫做行者。一个愿意追逐命运的人,只会留下模糊的背影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之半妖攻略

    重生之半妖攻略

    天矶仙君大帝,因天界站错队,打回原形石头。万年之后的复苏,天地间以无灵气,无法修炼。阴差阳错的成为了皇帝嫡孙女,揭开逆天阴谋。昔日女帝在权力与争斗中,续写新的盛世繁华。
  • 西京轶事

    西京轶事

    这部小说围绕着解放关中和渭北革命的大背景,描写了青年学生王小杰反蒋反霸,毅然投身革命及解放后蹉跎岁月的故事;语言朴实,结构严谨,故事曲折离奇,跌宕起伏,既有机智勇敢的斗争,又有纯真的爱情和诚挚的友情,从抗战胜利写起,完整、真实、生动地描写了一个坎坷的革命者光辉的一生,将王小杰的机灵勇敢、吃苦耐劳、好文采等等写得活灵活现,是一部具有正能量的优秀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