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13500000053

第53章 电报

蒋元第在诗巫呆了五天,五天里,他和尹正纲谈妥了入股电报公司的事,接着又在尹正纲的陪同下,考察诗巫的黑白胡椒种植园。

种植黑白胡椒的大多是土著居民,之前一直垄断胡椒贸易的拉者家族宣布关税平等、开放市场之后,大量胡椒突然找不到买家,各大土著部落一时间手足无措。为避免这种无措演变为对政府的不满,尹正纲请来蒋元第,希望他能够以元佑财团的实力,跟几个大部落签订胡椒收购协议,安抚他们的情绪。

之所以请蒋元第,尹正纲有两个理由,一是元佑财团旗下的贸易公司本来就在做香料出口生意,也有一口吃下诗巫所有胡椒的实力;第二个,因为拉者家族长达几十年的垄断,沙捞越的黑白胡椒收购价格极其便宜,现下并非是胡椒卖不出去,而是诗巫刚刚开放,很多收购商还没反应过来。

不出尹正纲所料,事情进展非常顺利,了解到诗巫的胡椒种植规模和收购价之后,蒋元第决定,让他的贸易公司马上进驻诗巫,跟土著们签订协议收购胡椒。

这件事尹正纲没有参与,请蒋元第来诗巫考察,并非他自己也想插手胡椒贸易,而是缘于陈树声的请求,这一次,纯粹帮忙。

不过,蒋元第来了一趟,尹正纲也得到点好处,这位前清举人见尹正纲的园子虽然不大,但细腻处精致,开阖处朴实,屋里屋外陈设简单却不失典雅,很是喜欢,便提笔写下“润曦园”三个字,让人刻在园子铁门外的石柱上。

“润笔费不要你的,以后我会常来诗巫,就住你这里,你也不能收我房租。”这老头果然不白干活。

无论是对平头百姓,还是对他们这些商人来说,刚刚开放的沙捞越都算得上是一张白纸,值得去做又利润丰厚的生意多不胜数,蒋元第来诗巫不过短短几天,便有了在沙捞越大干一场的想法——除去在古晋和诗里阿曼开办新民银行分行,他还打算入股诗巫港第二期建设,争取把自己的航运公司壮大起来,这是皆大欢喜的事情,陈树声这位拿督当然乐见其成。

对蒋元第的大手笔,尹正纲只能叹为观止,诗巫港第二期建设预算达两百多万英镑,也只有元佑财团这样的大鳄才吃得下来,他这条刚起步的小鱼是不敢想的。

四月初,孔雀堂诗巫分店和古晋分店同时开业,同一天,萨雅负责的沙捞越第一家普济堂药房也正式开业。

为了不跟孔雀堂的经营冲突,普济堂药房并没有进入城市,暂时计划只开在村镇和土著部落,沙捞越普济堂遵照新加坡惯例,每个月都会请孔雀堂医师去义诊,为贫苦人赠医施药。

尹正纲这种不分华人与土著一概平等对待的做法,为他赢得了包括依班人和马来人在内绝大部分土著居民的好感,随着普济堂分店越开越多,他的名声也迅速传遍整个诗巫,及至诗里阿曼,甚至传到了古晋和最东边的沙巴,当然,这是后话。

四月中旬的时候,美国运来的水厂、电厂设备配件和一些维修机械到港,一起到港的,还有一艘布线船和数百公里海底电缆。因为之前卖出电报公司大部分股份,尹正纲现下有足够的资金把电缆牵到菲律宾,不过这一块自有陈树声的人负责,他几乎不用操心。

说起电报,尹正纲就暗暗叫苦,眼下诗巫只有陆线电报,水线得去古晋转,但类似于国内、美国这种地方还根本没法转,搞得他很是头痛,不得已,只得花大价钱跟斯普林洋行买了两台小功率无线电报机先应急。好在现下他的生意都只在爪哇和新加坡转来转去,偶尔再跟国内联系一下,是故大部分时间还用不到水线,都是靠这两台无线电报机。

这种电报机有效距离一千七百公里,在诗巫发报,全南洋各个岛屿都能收到,便是上海的林涛生那里,也不用在水线电报房转,直接就能收发。

无线电报开机那天,尹正纲很是松了口气。

自来水厂和发电厂开始运营之后,尹正纲要做的事就少了一大半。龙五从爪哇招来的三位华人工程师很是不错,他从三人里面提了两位起来担任两厂司理,放心把日常管理事务交给他们,自己则全身心投入电报公司水线并线工作中。

五月上旬,胡修文传来好消息,与欧洲大陆海底电缆的并线谈判成功,希望沙捞越政府开始组织施工。陈树声这里早有准备,一得到消息,立刻派出布线船开赴印度布线。

因为这段电缆只有十来公里,所以并没有花多少时间,不到下旬,布线结束,诗巫电报公司开机联通欧洲,消息传来,诗巫商界一片欢欣鼓舞。

七月,盛夏来临,菲律宾的并线工程终于结束,开机联通那天,南洋诸岛的报社云集于诗巫,见证这一历史时刻。

“好了吗?”陈树声紧张地站在电报员身后,搓手跺脚,焦躁不安。

“老师,别急,还在调试频段呢。”尹正纲见老师的样儿,不由好笑。

“收到了!”电报员猛地叫道。

屋子里顿时一片轰然,记者们摆开相机,连连按下快门。

“是明码。”电报员说着,拿过纸笔,飞快地记录起来。

“加尼弗尼亚州参议员、参议院远东地区研究委员会理事长科尔特?W?鲁德曼先生代表加尼弗尼亚州州长及美利坚合众国伍罗德?威尔逊总统,向在远东地区的朋友们问好,并着重向陈树声拿督阁下和我亲密的朋友尹正纲先生问好,你们为美利坚合众国与太平洋西海岸诸岛的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抄完电报,电报员摘下耳机,扬起电报纸激动地向所有人叫起来。

他念完电报,所有人的目光便都集中在陈树声和尹正纲身上,记者们的相机开始疯狂地闪动。

“你出名了。”陈树声笑着小声道。

“鲁德曼真会搞事。”尹正纲面露微笑,一边让记者们拍照,一边对陈树声道:“我现在才知道,他还是参议员。”

“怪不得斯普林洋行这么给面子。”离开省府大楼的时候,尹正纲意识到了鲁德曼的价值,一个对非白人民族有好感、又在列强之一的美国手握大权的朋友,对他来说太重要了。

“看来他支持周全德做海盗的目的并不单纯。”他正在高兴,脑子却突然冒出这么个念头。

回到已经有三幢楼房的办公区,尹正纲还没走进办公房,便被秘书拦住。

“总理,刚刚收到的国内急报。”秘书说着,把手里的电报递给尹正纲。

尹正纲接过电报,看完便倒吸一口冷气。

“三个月内一万条步枪!”

电报是广西的林涣英让上海转来的,他在电报里说,自袁世凯签订二十一条之后,国内局势日趋紧张,各方势力加紧备战,他的军队已经扩张到三个师两万七千多人,准备相机起兵讨袁。现下其他物资准备充足,唯独枪械弹药缺乏,欧洲战事激烈,列强都不愿把国内的军械物资卖到中国来,万般无奈之下,他唯有请尹正纲帮这个忙。

电报上要求的远远不止一万条步枪,重机枪、手枪、火炮、各种弹药,满打满算,竟是足足一个师的配备。

“请加特林先生和斯潘塞先生来一趟。”尹正纲有些气急败坏地对秘书道。

平心而论,尹正纲很厌恶打内战,袁世凯是不是好人他不清楚,可内战一开,死伤的都是中国人,即便像林涣英说的那样,为自己的理想战死是光荣,可那些老百姓呢?

都说贼过如梳兵过如篦,那些手无寸铁的老百姓往往是战争中受伤害最深的群体,这几年的中国,城头变换大王旗,那些什么护军都督杀来杀去,谁怜惜过百姓们来?

可林涣英也说得好,长痛不如短痛,如果不推翻称帝野心越来越明显的袁世凯,中国又要退回到任人鱼肉的时代去,那《二十一条》,不就是明证么?

那就打吧,打出一个亮堂堂的中国来。

办公房里,尹正纲心潮起伏,神思不属,却没注意到龙五已经进来。

“正纲……”龙五刚开口,便看见尹正纲深锁眉头,满脸忧色,似乎在考虑事情,赶紧闭上了嘴。

尹正纲被这一声呼喊惊醒过来,抬头见是龙五,笑道:“龙五兄,事情如何?”

“狗日的美国佬,总算是答应了。”龙五最近跟新村的人来往得多,不知不觉也学到了贺老的口头禅。

“数量没减扣吧?”

尹正纲最担心的就是数量问题,前面谈的时候,加特林和斯潘撒老拿那什么“合众国和大英帝国签署的远东地区军事装备交易备忘录”说事,说斯普林洋行得到的授权是每年不能超过五千条步枪的销售量,弄得尹正纲很是头痛。

“滚他妈的备忘录,洋鬼子没一个好东西,不就是想坐地起价么,就没有不吃屎的狗。”后来还是龙五主动出面,把两个美国佬个镇住,顺利谈成合同。

“数量没减扣,只是价钱比香港高些,但是枪好,春田1903式,美国陆军的制式步枪,还有马克沁重机枪,只有火炮是仿制的,欧洲原装货买不到。”说起武器,龙五倒头头是道。

“那没关系,大哥来电只说要七五山炮,又没规定要哪个国家的,十一月份前能到货吧?”

“敢不到,钱在咱们手里。”龙五笑道:“这回咱们也没亏,我多要了五十条枪,就当他们赠送了。”

“多要?”尹正纲愣了愣,道:“要来干嘛?”

“你不是让我组建护厂队嘛。”

这事尹正纲倒确实提过,水厂电厂都关系着整个诗巫的民生,马虎不得,护厂队肯定是必要的,可就算是这样,也用不着配枪啊,这里又比不得爪哇马来亚那些地方,土著动不动就对华人搞清洗。

“不管了,反正又不能退,再说,现在海盗那么猖獗,咱们的货又跑得越来越勤,没枪怎么行,我想过了,爪哇孔雀堂那边的药材船,也不能只靠莱顿那几个护卫,他们才多少点人。”看来龙五早有计划,一说起来就是长篇大论。

“那你准备搞多少人的护厂队?”

“也不能太多,就一百来号人吧。”

同类推荐
  • 到处满目星辰

    到处满目星辰

    T42次列车开往北京。我掏出火车票通过安检时,意外发生了,检票员说,你的票已经过时了。明明是十四日的票呀,是我的记忆出了问题吗?不是,我看了好几次。然而,我还是错了,十四日零点53分的确过去了。此刻,应该是十五日零点53分。我有些不知所措了。检票员用诡异的目光看着我,仿佛我是一个痴呆患者或者有些变异的人。我心里一急,浑身直冒冷汗。心想一个人独自出门又不是一两次了,怎么会犯这样低级的错误呢?过去我曾一再说自己对数字过份的敏感,脑子里从来不记什么密码、电话之类的东西。
  • 绣鸳鸯

    绣鸳鸯

    本书是马金莲的中短篇小说集,包含了《绣鸳鸯》《大拇指与小拇尕》《梨花雪》等10篇小说。作者用细腻的笔调、凝练生动的现代汉语语言、巧妙地西海固方言及回族语言,描绘西部当下农村底层人物的命运和情感。
  •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

    老残游记(精装典藏本)

    《老残游记》是小说家刘鹗的代表作,被鲁迅先生评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后翻译成多国文字,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小说以一位走方郎中老残的游历为主线,对社会矛盾进行深度开掘,尤其是他在书中敢于直斥清官误国、清官害民,指出有时清官的昏庸并不比贪官好多少。这一点对清廷官场的批判是切中时弊、独具慧眼的。
  • 悬凶的镜照

    悬凶的镜照

    “这是在我县境内出土的唐代古铜镜。”县文化宫四楼,约四百平方米的展厅,沿中轴线两边精心摆放的玻璃柜内,陈列着这一区域出土的各种文物。这等最为普通的布置虽远远不能与大型博物馆展出的讲究与豪华相比,但在淡淡光晕的映衬下,整个布局显得简约、明快,给人一种风格迥异的感觉。县文管所所长田佳介正在向以省文化厅周厅长为首的特意前来视察参观的宾客介绍展出的文物。
  • 神奇女巫

    神奇女巫

    《神奇的女巫》说的是一个其貌不扬的年轻女子,找了一个相貌堂堂的未婚夫,女子想考验她的未婚夫,她的未婚夫经过了数次考验,但最终还是在金钱面前露出了原型。故事的寓意是:金钱和财富是人世间最神奇的“女巫”,它们往往有着巨大的魔力,有时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一切包括爱情、亲情乃至品行,它是检验一个人品行和真心与否最好的“照妖镜”,人在它面前,本性会暴露无遗。
热门推荐
  • 蠢萌使者大人请轻虐

    蠢萌使者大人请轻虐

    好好的老实做任务赚钱它不香吗?好好的帮助亡灵完成心愿积极阴德它不好吗?偏偏脑子一抽竟然就犯了贪念,为了这区区五位数的工钱差点没把自己的性命给搭了进去....
  • 斗罗大陆之天谴之子

    斗罗大陆之天谴之子

    逆天改命!天谴又如何?霍雨浩之子霍冬晗即使被命运所束缚,但也不能阻挡他前进的路,皓月降临,死神陪行,双生融合.金阳蓝月.新的危机降临斗罗宇宙,魔神重归,前世今生谜底揭晓.斗罗大陆.终将迎来新的篇章!(更新时间周五周六晚八点半)
  • 这个世界挺怪

    这个世界挺怪

    十八岁前,莫一凡的生活很安逸。十八岁后,莫一凡意外发现了张旧船票,登上一艘诡异木船!元炁之力、觉醒之灵、异兽荒域、一个充满危机的神秘世界向他揭开了帷幕!走时是个青春少年,回来则为元炁之主!正版读者群:298837112,欢迎大家加入!
  • 尤·奈斯博:奥斯陆三部曲(共3册)

    尤·奈斯博:奥斯陆三部曲(共3册)

    本套书为北欧悬疑小说天王尤·奈斯博扬名巨作,分别为《知更鸟》《复仇者》《五芒星》。
  • Robin Hood

    Robin Ho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建安时代的暮雨残云

    建安时代的暮雨残云

    时令恰值建安十八年的初春。汉万岁亭侯旬彧府邸的后园里几株古柳已经抽出了嫩黄的叶子,池塘里的静水倒映着蔚蓝的天光,新修的亭榭油漆还没有干,汉白玉的曲栏蔟新如琢,青色的瓦甍在春阳下闪着雁灰色的光泽……中原初定,皇恩恰如甘霖降至功臣勋将的头上。繁华似锦、大道通天,好日子似乎刚刚开始,荀彧走在后园的回廊甬路间,却无半点儿好兴致。荀彧年近五十,身材颀长,面容整肃端庄,言行举止皆合于贤者之风。他穿着一袭紫色的旧袍子,高挽的发髻上插一根犀角簪子,腰悬一块绿松玉佩,这是惟一象征着权贵身份的物件。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星灵,起源

    星灵,起源

    林袖清本是万千学生中普普通通的一员,每天在学校,家,辅导班这三点一线间忙碌,直到一次意外事故的发生。让他窥见了这世间的本质:万物皆有灵,星球亦有灵,哪怕是自己都不过是其他星球的一片灵魂碎片。而随着他对星灵的认知不断加深,灾难也接踵而至,星灵的世界到底有着什么,即将揭晓。
  • 深闺记事

    深闺记事

    四岁,她与母亲被关在尼姑庵,造就她豁达阔朗的心性。九岁,母逝,她重回宅门里。上有绵里藏针的婶娘,下有张扬跋扈的堂妹。她练就遇鬼杀鬼魔性。十二岁议亲,一边是被称为温如玉公子的竹马,名门贵戚,一朝若嫁入,风光无限。只是堂妹虎视眈眈,温家不温不火。另一边亦是高门大家的承嗣,端正君子,若为他家妇,荣华一生。只是她听说了姜家大妇的传闻。历来姜家大妇都郁郁而终,助夫君理后院,但不得夫君喜爱,子女不亲近……不论是风光还是荣华,都是险中求。行走宅门中,便摆脱不了这恩怨痴缠,罢了,且与他走一朝便是……此生如瓷,炼不出洁白莹润的品性,便出不得这焚骨销金的窑炉!
  • 向着未来的歌唱

    向着未来的歌唱

    又是一个金秋时节,苍翠的山林中,那金光烁烁的橘子,硕动着微醺的橘,向着未来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