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19200000012

第12章 迷途知返说教育

据说二〇一一年广东省的高考作文试题是“回到原点”,其立意如何不得而知。我若还有写高考作文的机会,多半会向“迷途知返”那一成语靠拢。如果迷了路,最好回到原点,这就是我们的古训。

在本无明路的树林中,转来转去回到原点,似乎没什么积极意义。但在有路的世界里,迷路后能回到原点,却是一个差强人意的境况。现在开车的人多了,走错了路,想省事者总欲凭着自己的方向感找回正路,往往事倍功半,甚或徒劳。其实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回到原点,重看地图,认清此前何处走错,找到正确的方向,直奔目的而去。

当年陶渊明自称因家贫而“耕植不足以自给”,所以为官(从他后来的描述看,其家境实不至冻饿)。做官后又发现为五斗米折腰太不舒服,等于“心为形役”,遂在“迷途其未远”之时,效“鸟倦飞而知还”,辞官归田。这虽不是迷途知返成语的出处,却是常为人提及的故事。很多时候,什么适合于自己,要试了才知道。但真感觉不合适,则不妨返回出发点重新思考。个人如此,体制亦然。

现在对于教育,几乎人人不满。其中有些问题是所谓积重难返,有些却不过是自设藩篱。例如,凡事先奠定基础,再言提高,本是常规的途径。故办大学应先办好本科,再到研究生。同理,则应先办好小学,然后中学,再说大学。如果这样,在今日各级教育都不令人满意的情形下,似乎重心应放在小学层级。然而,教育与学术直接相关,学术不仅需要普及,同样需要提高。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自下而上,等逐级教育都办好之后,再言提高呢?

此非新问题,民初就有人提出,“没有好的小学,就没有好的中学生;没有好的中学,就没有好的大学生”。故应先办好小学,然后才是中学、大学。而大教育家蔡元培以为,从学生方面看,这固然有理由;若从老师方面看,“大学教育不好,就没有办中等教育的人才;中等教育不好,就没有办初等教育的人才,不也是有理由的吗?”

早年的教育,师资是个大问题。晚清开始办新教育时,从数理化到音体美,咸感师资不足。于是一面从外国请老师,一面先办师范,甚至所谓速成师范,同时派人出国留学。到民国初年,这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所以有上面的讨论。但蔡元培所提示的,是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即教育的发展应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

蔡先生自己倾向于自上而下,他主张分全国为若干大学区,每区立一大学,区内的教育事业,从中小学教育到学校以外的社会教育、成年教育等,都由大学办理。由各大学校长组织高等教育会议,办理各大学区互相关系的事务,教育部不得干涉。后来北伐成功,曾在蔡元培主持下试行此制度,连教育部也改成了大学院。但因当年各地未必都有足以承担此责任的大学,这个方式推行未久就取消了。

不过,蔡元培这种自上而下的办学思路,仍给人以启示。任何规则,既要让事务有序,更应有利于相关事业的发展。既然整体的教育可以大中小学齐头并进,办大学也不妨本科和研究生同时发展。大学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不仅要传播知识,还要发展知识。前者多在本科,后者则靠研究生阶段。若新办一所大学,先侧重研究生部分,也不失为一种选择。最主要的,是看怎样有利于提高我们的教育水准。

且大学的作用不仅在高端的教育和学术。在蔡元培看来,“一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大学,把有学问的人团聚在一处,一面研究高等学术,一面推行教育事业,永没有发展教育的希望”。这是一个真正高瞻远瞩的见解。学问与社会,本关联互动;文德与民德,更相辅相成。

如傅斯年所说,群众对于学术的爱好程度,不仅关系学术本身的兴衰,更牵涉“民德”的升降。而大学的责任,不仅要提高学术本身,也要促进民众对学术的爱好。当年吴宓在清华办国学院,就希望通过“讲明国学”,以“造成正直高明之士,转移风俗,培养民德”。

讲明“国学”是否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别一问题。文德与民德的相互关联,却是昔年不少人的共识。文德者,文化的力量也。而文化的核心,正是学术。教育本承担着普及和提高的双重责任,学术若不能提高,其普及的效用,恐怕终有所限。一个地方是否有一所以上像样的大学,与当地的学风和世风,确实有着重要的关系。

凡是存在的都是有理由的,一度被弃置的却未必就是不佳的。当此举国都对教育不满又似乎找不到什么出路的时候,或不妨借鉴迷途知返的古训,回到近代新教育体制开创的初期,检讨一下当年怎样形成这样的体制,并回顾一下有些已经想到、提出甚至尝试过的选项何以未被采纳,或许是有益的。

蔡元培是近代身历新旧两种教育体制的人,作为一个科举考试的成功者,又曾肩负推进新教育体制的重责,他比大多数人更了解新旧教育体制的利弊。他的很多想法和主张,仍值得我们反思。

同类推荐
  •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中学生读名家:再别康桥

    徐志摩可谓是中国现代文坛独具特色、才华横溢的才子。他的诗字句清 新、韵律谐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散文则如天马行空,纵情任性,随意 铺染。这位自然之子,一生都被诗意浸透,随遇自有乐土。他的诗文,情爱 ,还有那云游飞升般的离去,似乎一直没有离开这个纷繁的尘世,仍被世间 传说不尽。斯人已去,我们唯有从诗文中,触摸那传奇一……
  • 记录南广

    记录南广

    钟灵毓秀,虎踞龙蟠。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天时: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对传媒人才的需求,为创建南广提供了最好的历史机遇。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地利:“长三角”的区位优势为南广学院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南广学院的创建得益于人和: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的大力支持为南广学院的创立提供了必备的条件。从“南广”构想的提出,到选址南京江宁方山脚下;从第一栋建筑破土动工到四季芳香的美丽校园;从800学子入学江宁高中的租借校园到万人大学目标的实现,南广学院为中国民办大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增添了绚丽的色彩。
  •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对立战略与电视品牌

    大道至简。事物的发展规律,往往并不复杂,复杂的是缠绕在规律周围的、种种不正确的思想观念。一旦把这些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及由此产生的干扰、误解逐一消除,规律也就水落石出了。电视品牌决非有些同志想象的那么繁复,电视品牌成功的奥秘就在于:一、核心价值的精确定位;二、普通观众对核心价值准确的认知;三、核心价值得以持之以恒的坚持。这是电视品牌对立战略的核心任务。
  •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问题研究》力图通过对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相关争论内容的全面收集,并在对相关材料进行整理的基础上,对争论展开全面的审视和反思,以尝试弥补相关研究的这一缺失。
  •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张伯苓谈教育(名家谈教育)》选取张伯苓谈教育文章48篇,集中体现了张伯苓的教育思想,一些在公众场合的演讲则体现了张伯苓对于教育价值和教育方向的认识。张伯苓(1876—1951),现代教育家。早年入北洋水师学堂,执教于家馆。1904年,赴日考察教育,回国后将家馆改建为私立中学,定名敬业学堂。1907年,在天津城区南部的开洼地,即民间所称“南开”,建成新校舍,遂改称南开中学堂。1917年赴美国,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次年回国,着手筹办南开大学。1919年秋正式开学。先后担任校长四十余年。
热门推荐
  • 毓老师说庄子

    毓老师说庄子

    清朝礼亲王代善裔孙、末代皇帝溥仪伴读、近代传奇人物毓老师,口授心传的私家国学。《毓老师说庄子》名为《庄子》,实则以《内篇》七章及《天下篇》为主,系毓老师于1978年-1979年讲述,以录音整理而成,最能保持毓老师讲学之原汁原味。择重点解说,意在以古人智慧启发今人之智慧,强调其致用之道术,即内在身心灵的修养和外在管理人事物的学问。《毓老师说庄子》,融通儒道,依内圣外王之旨解读庄子言外之意,以《庄子》为治世之书,一洗其为衰世之书及庄子逃世之名。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十三少剑

    十三少剑

    谁说无敌于天下就是江湖人的梦?那是他们不懂无敌的寂寞。十三个师兄弟一起闯荡江湖,那些鲜衣怒马的少年,语笑嫣然的少女,刀剑如梦,岁月如催。转眼间便是红尘百年,那些在江湖上抛头颅洒热血的岁月如今已经渐行渐远渐无书。一代江湖一代人,江湖年年只相似,英雄少年各不同。当年听雪楼主萧忆情,如今剑神十少楚天情。看岁月冷暖,云卷云舒,听一曲天下有雪。
  • 星系任务之救援末来

    星系任务之救援末来

    在未来星系公司里,一名顶级女杀手接受了一个任务,帮一个废物小姐复仇,在做任务时,发生了许多事情,男主知道了女杀手的身份之后并爱上了女杀手,任务发生突变,不明细菌生物出现在地球,在战斗中发生了意外……
  • 天欲晚

    天欲晚

    他是这个世界上唯一真心爱我的人,却生活在一个人人都恨不得我去死的地方。那时他背对着我,在与他人说笑,我朝他伸出手,一开始伸向他的脖颈,想要掐死他,后来却转向他发间的白簪。……我还有一件事没有完成,你且再等等我……坚决不坑,更新随缘。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Hi我的记者甜妻

    Hi我的记者甜妻

    新文《是学霸先动的心》已开坑,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卓熠修再见到岳幼清的时候,她成了全网辱骂的黑心记者,曾经气焰嚣张的她如今没钱,失业,犹如路边可怜的流浪猫狗。为了报复幼年时她对他造成的身心伤害,他打着收她为线人的幌子与她达成合作关系,实质是为了明目张胆折磨她。岂料到,最后他却被搅动了春心,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正直善良富二代警长X脾气火爆耿直记者的甜蜜爱情故事)
  • 幸福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

    幸福像鱼儿一样游来游去

    李铭,男,汉族,1972年生于辽西。现为农民。辽宁省作协第五、六、七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辽宁省电影家协会会员。小说和散文作品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作品与争鸣》《作家文摘》等多家报刊转载,被收入多种年度选本,多篇小说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短篇小说连续两届获得辽宁文学奖,两次荣获《鸭绿江》年度小说奖。先后毕业于辽宁文学院首届“新锐”作家班,鲁迅文学院第八届高级研习班(青年作家班),西安曲江电影编剧高级研习班。矿工郝兆玉的脾气火爆是远近出名的。
  • 这个宿主太精惹不起

    这个宿主太精惹不起

    “PentaKill”机械女音响起了,夏黎勾了勾嘴角“完全没有什么挑战性,现在的人都这么菜……
  • 剑斗九天

    剑斗九天

    看着身边人一个一个的在我面前倒下,我哭了---我的命运,怎么可能由上天来主宰?不能,绝不能。所以,我要逆天而行,用我手中之剑,埋葬我心痛的泪水,让九天在我面前忏悔......(86464840最新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