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5600000005

第5章 DSH访谈记录

访谈者/记录整理:高雪玉

被访者:DSH

访谈时间:2004年7月29日

访谈地点:山东莱阳市D村

问:你叫什么名字?

答:DSH。

问:哪一年出生的?

答:1966年。

问:大概几月份?

答:二月初八。

问: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

答:五个。

问:你老几?

答:排老三。

问:前面有?

答:一个哥,一个姐,下面一个弟,一个妹。

问:你家父母亲呢?

答:俺来的时候有,现在没有了。爸去世三年了,妈(去世)两年了,他俩隔一年都去了。

问:父母亲有没有上过学?

答:没有,都是老社会的。

问:你有没有读过书?

答:读了几天。

问: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的?

答:8岁吧。

问:是七几年开始读书的?

答:就是四人帮的时候,你不知道?

问:我知道呀。

答:就是那个时候,(19)79年,就是读书的时候。

问:读了几年书?

答:读了五年,初中上了没几天。

问:为什么就不上学了?

答:就是母亲不好。

问:母亲为什么不好呢?

答:母亲(身体)不好嘛,有时候胃痛,到医院去伺候她嘛。

问:是母亲生病了,到医院去照顾她?

答:哎。

问:你家兄弟姐妹有五个。

答:我哥、姐到外面去了。

问:哥哥、姐姐有没有读过书?

答:我哥读过三年,二三年级就下来了。

问:姐姐呢?

答:也是二三年级就下来了。

问:弟、妹呢?

答:他们两个也读得不多。

问:你们家兄弟姐妹还是你读得最多?

答:哎!就我读得多。我不喜欢读呀,想打工,我家大哥要我读,他说,读书有用。

问:你当时是在村里读还是在外面?

答:二三年级的时候在村里,初中就到外面(读书),就是离村远了一点的地方。

问:你刚才说你老家在云南什么地方?

答:在保山昌宁湾甸乡澡堂村,那个村有澡堂。

问:在你记忆中,你们老家的这个村是怎么样一个村?经济状况怎么样?

答:很穷,现在开放了。

问:在你印象中,当时村里比较穷,平时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答:那个时候是大集体,大家都在队上干活。

问:平时吃些什么东西?

答:吃苞谷。

问:有米饭吃吗?

答:没有,苞米(米査)也吃。

问:生活条件怎么样?

答:有好的吃好的,没有就什么都吃。有穷也有富。

问:你们家里在村里当时算比较穷的还是中等的?

答:小时候也挺穷的,姐妹又多,到现都好了。

问:当时家里比较穷,但是父母亲还是给你们孩子都去读书,开支还是蛮大的?

答:所以哥哥姐姐都早早下来不读了。

问:兄弟姐妹读了没几年不读了,就是因为家里穷,没有钱?

答:家里负担不起。

问:你不读书,是因为母亲生病的缘故?

答:母亲得病了,生什么病也不知道,那时候医学不发达嘛,也诊不出来。

问:当时诊不出来,就在医院里?

答:哎。

问:妈妈生病了,医疗费从哪里来呢?

答:看病需要钱的,反正……

问:当时是不是因为母亲生病,家里的经济更困难了?

答:困难是困难,没有就到亲戚朋友那里去借,住院费什么的。

问:你借了别人的钱,也是要还的?

答:有钱再还嘛。

问:这样就不断地欠债了?

答:欠债是欠债,有了钱再还。要不怎么样?哥哥姐姐两个人就在外面干活挣工分。反正一个工分有多少钱,你不去做也就没有钱。

问:你读书的时候成绩还好吗?

答:一般化,也好不来。

问:当时读书的时候,班里是男孩子多还是女孩子多?

答:反正那个时候读书的人挺少,俺那一茬子。

问:是什么原因呢?是因为经济上的原因吗?

答:那个时候,经济也是不行。我也想早早下嘛,下面还有弟弟妹妹嘛,大哥非得逼我读。但我也不想读了。因为一个多月不去读书,也不跟趟了。

问:是因为照顾母亲,读书就跟不上了?

答:哎。

问:当时是自己觉得读书跟不上了,就不去了?

答:哎,老师也去找,我就说,学习跟不上,不去了。有一个多月呀!

问:当时家里有多少田?

答:也不太记得了。

问:家里的农活,是父母干还是大家一起帮着干?

答:大家一起帮着干。

问:除了农活之外,家里还有其他经济来源吗?

答:就是去帮工,去干活。

问:到队里去干?

答:星期六去干,一天就两块钱。一天干到黑,清早就起来。

问:主要干什么呢?

答:种甘蔗,刈草,一天两块钱。

问:家里还有其他副业吗?

答:也没有其他副业,就是种甘蔗。

问:养猪、养鸡吗?

答:猪鸡养,也不太卖,就是自己养两个来杀。

问:就是过年的时候自己吃的?

答:哎,就是养几个。

问:从不上学然后到离开云南,这段时间主要干些什么呢?

答:就干农活。大姐做不到两年也结婚了。

问:大姐是几岁结婚的?

答:也就是22,也就这几岁吧。她现在也40多了,俺大哥也40多了,他们一结婚,我就成(老)大了。他们两个结婚了,也就自己独立出去了,就分家出去了。

问:他们两个人结婚还住在本村吗?

答:大哥就在本村,大姐就差一里地。

问:你一直到哪一年到山东来的?

答:(19)87年。

问:当时怎么想到山东来的?

答:他们说山东强,但(其实)也不强。

问:他们说这里?

答:生活好。

问:是哪些人说山东好?

答:就是介绍媳妇的那个人。

问:是山东到云南那边找媳妇的人说山东好?

答:就是这个意思。

问:他们讲的时候,你听了以后自己是怎么想的?

答:在那地方也是太吃力了。

问:在云南老家感到太吃力了?

答:哎。

问:他说山东好,你也比较相信他?

答:哎,就相信,就来了。

问:在你来之前,村里有同龄的女孩子嫁出来的吗?

答:嫁到这个村?

问:不是这个村,比如说浙江、山东?

答:有。

问:就你所知,你们村的女孩子嫁到华东地区是在哪一年?

答:就是一年,反正都是(19)87年。她们都是(19)87年,有人上江苏,有人上浙江,还有人上安徽,都是一年。

问:就是与你一起的?

答:哎。

问:你是你们村里第几个嫁出来的?

答:嫁到山东?是第一,我们两个一起出来的,一个嫁在车宇,在边上的一个村。

问:当时他们是直截了当地跟你们说来找媳妇的?

答:嗯,那他女婿也去了,直截了当也不是,是骗来的。

问:骗来的?

答:不是,不是骗来的,是领,是跟,一起跟来了。

问:你们?

答:他们去了,就跟他们来了。

问:他们当时有没有给父母亲家里(钱)?

答:钱?给的钱,钱五百还是六百。

问:给了五六百?

答:大概给了五百还是六百,几年了,已经忘了,还有我们两个来的路费嘛。

问:你们一路过来的路费,都是他们出的?

答:哎。怎么来都得他们出嘛。

问:到了这里以后呢?就进他家门了?

答:进他家门嘛。

问:就算结婚了?

答:嗯。

问:当时有没有领结婚证呢?

答:领了。俺来了就领了。他们说得领。

问:87年过来,你是66年生的,你当时只有21周岁?

答:嗯。

问:你到山东来了之后,看到山东的情况怎么样呢?

答:这里的情况,一来的时候就是不习惯。

问:不习惯?

答:生活各方面都不习惯,南方吃大米嘛。不过他家男人也不错。

问:你老公家也不错?

答:再没有钱也去买,要不然拿苞米换,换了大米吃,换给我吃。

问:用玉米去换大米给你吃?

答:哎,我不习惯吃嘛,换给我吃嘛。

问:你在老家的时候也吃玉米?

答:玉米是两样,不一样的吃法,咱是把它拉成面,把大米跟它搅在一起。

问:你第一次见到你老公的时候,对他满意吗?

答:哎呀,不满意。

问:当时也不太满意?

答:嗯。

问:当时你不满意,是因为他出了钱把你买过来了?

答:也不是出了钱,看他这个人还行,还老实。

问:他当时几岁了?

答:29。

问:比你大?

答:8岁。

问:他当时为什么要到云南来找媳妇呢?

答:他家弟兄妹也多。

问:他家几个弟兄?

答:3个。

问:有姐妹吗?

答:一个姐,一个妹。

问:他排老几?

答:排老三,噢,老四。

问:他前面是?

答:一个姐,两个哥,他是老四。

问:你当时进了他家以后,觉得他家的经济状况怎么样?

答:哎,一开始也不太那个。

问:也不太好?

答:嗯。

问:这个不太好,是跟这里村里的人比还是跟你云南老家比,他家不太好?

答:反正也不是一点都不强,也就是一般化。也不比他们强,也不比他们差。就这样。

问:他们家在这里是中等的程度?

答:中等。

问:也不是村里最差的?

答:哎。比他家强的也有,差的也有。

问:他当时有没有说过,他为什么要到云南来找媳妇呢?在当地找不到媳妇?

答:他在家要不上。

问:找不上媳妇,是因为?

答:就是要不上,找不上。

旁边有人进房间插话。(女):也不是找不上。婚姻也要讲姻缘,要结识,什么找不上。

问:哦,不是找不上?我在录音,给她录音。把门关上好吗?谢谢!

答:人家也给他介绍不少,就是不行。要不就是他看不好人家,要不就是人家看不好他。

问:就这样一年一年拖,慢慢年龄大了,在当地就找不上了?

答:嗯。

问:你当时对他也不是太满意?

答:不太满意,太远,再一个他们说他老实,他不太说话,在家也没有话,说他脾气好。

问:当时你刚进他家的时候,公公婆婆待你好吗?

答:待俺还可以,行的。

问:他的兄弟姐妹呢?

答:都走完了,他最后一个,都分家出去了。

问:平时他们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好不好?来往多吗?

答:也好,也来家。

问:是偶尔来往?

答:有事就来。

问:平时没事也就不太来往?

答:反正他姐妹兄弟之间,关系行的,还挺好,关系不错。

问:你跟他兄弟姐妹之间关系好吗?

答:也处得不错。

问:能举一些小例子吗,哪些方面相处得不错?

答:就是反正有什么事就找他们,他们有什么事也找我。有些要紧的事,或怎么样。兄弟姐妹的关系也不错的。有一次找什么药,就找我,我也帮他们找。

问:你们之间也能互相帮助?

答:哎,都能帮助。

问:你当时20岁左右,对找一个怎么样的男人做老公,心里有想法吗?

答:哪有数呀。

问:有想法吗?

答:也没有想法。你说有什么想法,十来岁有什么想法,只要好过就行了。

问:你所说的好,要怎么样才是好的?

答:人好。

问:你当时对他不满意,主要是对哪些方面不满意?

答:两口家,不满意就吵。

问:怎么说?

答:不满意就吵,吵了也就好了。

问:经常吵架?

答:也不经常吵,两口子也就是为了家务事,你能不吵嘛,也吵。

问:这么多年下来了,你到山东之后,过了多少时间跟村里的人有来往?

答:没过多久就熟了。你就出去他都不管,你出去尽管出去玩。

问:当时你到山东之后,他有没有采取一些限制?

答:没有。要上哪就上哪,他也不管。

问:有没有把你身份证收起来?

答:没有。他要出去干活,赚两个钱嘛,随我,也不管。谁叫我,他也不管。他们叫我上哪里去,他也都不管。

问:当时你来山东以后,他毕竟也是花了钱把你买过来的?

答:哎。

问:他会不会怕你跑了?

答:没有。他也不怕,他也不太在家,要出去干活。他们也要出去打工,他也不管。他也知道我不能跑。

问:为什么呢?

答:本身来也是一心一意的。

问: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呢?因为云南人过来的时候,跑的人也挺多的?

答:也有,也有,咱这个村没有。

问:你们村有许多云南人,都没有跑回去的?

答:没听见。

问:你是哪一年生小孩的?

答:88年。

问:生了个男孩还是女孩?

答:男孩。

问:现在家里还有其他小孩吗?

答:也是这个独生。

问:听村里的人说,你们村里的人一般都生两三个孩子的,你当时生了一个为什么就不生了?

答:反正带多了就不愿意,生一个就行了。

问:孩子带多了,自己也挺辛苦的?

答:挺辛苦的。

问:还是因为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养孩子花钱挺大的?

答:不让生,反正生了小男孩就不让生了。

问:整个村里都这样吗?

答:嗯。要生个闺女就让你生。

问:现在你们家,山东这个家,家里有多少田?

答:一个人一亩多。

问:你们家有多少田?

答:四亩多吧。

问:你到这个村以后,因为你是外地人,是云南人,他们有没有给你一些特殊的政策,多分点田给你?

答:当时?

问:嗯。

答:当时你只要登记就给你,不登记也不给,俺刚来也不打听这些事。

问:你结婚以后,村里马上就分田给你了?

答:分没分,我也不记得了。反正俺也不打听这些事,反正俺也有公公婆婆,这些事都是他们出去做的。

问:你到山东来,除了生活上不适应,有没有觉得自己是一个外地人,在村里,别人怎么看你?

答:也不觉得了,反正自己来,这些人待我也不错的。

问:邻里邻居、他家的亲戚,都待你不错?

答:哎,待我不错的。

问:你感觉这个村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挺纯朴的?

答:不错的。

问:有没有其他不适应的?

答:一来的时候,就是吃饭不适应。

问:其他还好?

答:也不是这么说的,就是不适应生活习惯,一来,慢慢过了一年之后就好了。

问:你在这个村生活了十几年了,你对这个村子感觉怎么样?

答:怎么说呀?

问:该怎么说就怎么说。

答:现在还可以。

问:不满意吗?

答:……

问:这个可以是哪些方面还可以?

答:到现在?

问:能具体讲一些小例子吗?

答:怎么讲?

问:随便讲。

答:讲什么,俺不会讲。

问:你跑到山东来,跟他结婚以后,家庭境况是越来越好了?还是跟你刚来的时候差不多?

答:好是比那几年好了。

问:好在哪些方面呢?家里有没有盖房子,或者买了一些什么东西?

答:哎呀,也没什么,花了钱,也没有,也没有什么。哎呀,挣钱也不容易。

问:你感觉日子是一天一天好起来了,还是跟你刚到山东来的时候比,变化不太大?

答:变化大。

问:主要大在哪个方面?

答:挣钱方面。

问:你除了干农活之外,其他还干些什么?

答:我就干农活,其他什么也不干。

问:家里田里的活,都是你干的?

答:哎。

问:你老公呢?

答:他出去干活。

问:干些什么呢?

答:出去干活,出去打工。

问:去年一年,家里的收入有多少?

答:也没太算,总是这样的花,也没有攒起来。

问:花钱是一方面,赚钱是另一方面,大体上是多少?农业上有多少?他出去打工赚多少?

答:他出去七八百的,赚回来就吃嘛。

问:他一个月可以赚七八百块钱?

答:有时候有农活,也在家里。就是农闲的时候出去。

问:我很想问你,你当时为什么很想出来?

答:听人家说这里好。

问:这个人家是谁?具体能说说吗?

答:反正她们不敢出来,我也出来了。就是介绍对象的那个人说好。

问:山东本地人说山东好?

答:哎。

问:你当时有没有想到会被别人骗了?

答:要是骗了,就往家走。

问:万一没有钱,走不回去的话,怎么办呢?

答:俺有钱。

问:万一被他卖掉了,你怎么办?

答:卖也卖不走的,自己不能跑呀!

问:万一跑不掉呢?

答:俺是自己装钱的。

问:自己准备了钱的?

答:身上藏有200块钱路费的。

问:以防不测,这样自己也有退路?

答:哎。

问:当时你出来的时候,父母亲同意吗?

答:同意。

问: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答:同意也是说说的,你愿意来,他们也不管。

问:他们对你的婚姻也不管?

答:要管也不听。都要往外跑,现在也不来了。

问:当时87年的时候,想往外跑的人很多?

答:就是那一茬,现在没有出来。

问:当时你们是怎么样得到一种信息的,到外地去比较好?就是为什么想出来?

答:他们去介绍嘛,他们说我们那个地方吃力,他们这里生活条件好。

问:他们说好,好到什么程度?

答:他们光说好,俺怎么知道。

问:他们具体描述到什么样?

答:不吃力。

问:就是不用干活的?

答:就是干活轻快什么的。

问:你们老家在山区?

答:也不是在山区,在坝区。

问:老家在你出来以前,通公路吗?

答:通公路。

问:通水通电吗?

答:有电。

问:水没有?

答:要隔了一条大河。

问:要去挑水的,没有自来水?

答:要挑水,没有。

问:你是哪个民族的?

答:汉族。

问:你们那个村里的人,都是汉族人吗?

答:都是汉族。

问:你就听他们说好,就跟他们出来了?

答:哎。

问:你到这里来之后,亲眼见的跟他们所说的有差别吗?

答:哪里没有区别,肯定有区别。

问:主要区别在哪里?

答:他们说山东没有山,南方大山多。

问:你到这里一看,这里也有山的?

答:哎。

问:其他呢?

答:也就这么住,穿也一样的。

问:到这里来了之后,农活还是要干的?

答:哪能不干,也得干。越不干越穷。

问:当时有没有觉得被他们骗了?

答:……

问:他们说得那么好,自己来看了以后,觉得不是那么一回事情?当时想过回去吗?

答:想想我也出来也不要回去了。

问:也想回去的?

答:不习惯。

问:后来有没有回去?

答:俺回去过两趟。

问:都是什么时候呢?

答:俺母亲不好的时候,回家了一趟。

问:还有一次呢?

答:小孩小,六岁的时候。

问:是丈夫跟你一起回去的?还是你自己带着小孩回去的?

答:俺们一起回去的。

问:回到老家,你觉得老家跟你走的时候相比,变化大吗?

答:变化大。

问:是变得好了还是怎么样了?

答:变好了。

问:你家的情况呢?

答:俺家的情况,说什么呢?俺家也不感(觉)有很(大)变化呀。变是变了。

问:就是一些小变化?

答:哎。

问:你们家的经济状况在村里也算不太好?

答:俺走的时候怎么样,现在也怎么样。

问:你们老家的家,山东这个家,两个家庭经济状况,在村里都不算好?

答:哎。

问:你们三口之家回到老家,住了多少时间?

答:住了一个多月。

问:你老公第一次回你家,他觉得你老家怎么样?

答:他也不习惯。

问:他有没有说你家这么穷?

答:他就说不习惯。

问:你父母亲喜欢他吗?

答:喜欢的。

问:你的兄弟姐妹呢?

答:也行。他就回家过一趟,我回去了两次。

问:你第一次回老家的时候,村里的其他人怎么看你?

答:他们也打听这里好还是那里好,也打听。

问:当时有没有村里的人请你带他们家的小女孩到这里来嫁人?

答:也没有。就问我好不好。

问:你怎么回答他们呢?

答:我说,差不多。

问:为什么说情况差不多呢?

答:主要是不习惯么,也差不多。

问:你在这里过了十几年了,也有比较了,山东好还是云南好?

答:不知道。条件比这里还强。姐妹她们过得比这里强。

问:你家里的姐妹兄弟日子过得比你好?

答:嗯。

问:好在哪些方面呢?

答:俺大姐不是在农村,嫁到农场上了。

问:什么农场?

答:劳改农场。

问:姐夫是干部?

答:就是说呢,俺哥他们现在都做买卖了,比俺强。

问:弟妹呢?

答:都结婚了。

问:生活好不好?

答:他们都行的。

问:你现在自己感觉,你的生活状况在兄弟姐妹中最差了?

答:比这里的还行,比他们差。

问:这个差,主要是指经济收入的差距,还是生活环境上的差距?

答:我说生活,有钱生活就改善了。

问:他们的收入比你们高?

答:嗯。

问:你现在觉得,你们夫妻收入低的原因是什么?

答:不会做生意,不会做买卖,就是吃地,只赚这么两个钱。做生意啊,都赚钱。

问:你有没有想过,自己也去做点生意?或者打打工?

答:也出不去,有孩(子)读书。家里离不开。

问:现在小孩读几年级了?

答:初中毕业到莱阳读去了。

问:上什么学校了?

答:上高职去读了。

问:学什么?

答:也不知道什么。

问:你家小孩子读书,读什么都是他爸爸做主的,你也不参与?

答:也参与,放假回去的时候,也不知道报什么。希望他学汽修什么东西的,到时候也(会)开车什么的。

问:你们家里,两个人赚了钱,谁当家?

答:都当家。

问:怎么说呢?

答:钱放在一块,一起花。

问:家里比如说要买一些大的东西,或者要做一些大的决定,都是谁说了算?

答:商量着做。

问:家里的田里种什么东西,听谁的?

答:他说这块种这个好,我说这块种那个好。

问:各种上一半?

答:如果种上玉米好就种玉米,种花生好就种上花生。

问:你去年一年,田里的收入有多少?

答:三千、两千吧。

问:你们村里去年的人均收入有多少?

答:我也不知道。

问:你知道你家的收入达到平均水平了吗?

答:人均收入有多少钱?

问:你也不清楚?

答:……

问:你到山东以后,跟云南家里的联系多不多?

答:我打电话的。

问:你这个家里有电话吗?

答:没有。

问:云南家里有电话吗?

答:有。

问:一般是他们打过来,还是你打过去?

答:我有事情也打。

问:你一般有什么事情就往云南家里打电话呢?

答:问问家里有什么情况。

问:你到山东以后,平时主要跟哪些人交往?

答:跟能说上话的,门口什么的。

问:跟自己的邻居?

答:是的。

问:你们村里云南人多吗?

答:有十几个人。

问:她们都比你来得早呢,还是晚呢?

答:有两个比我早,其他都比我晚。

问:你们云南老乡平时在一起多吗?

答:有事也会的,耍都坐在一道。

问:你觉得跟云南老乡好交往呢,还是跟山东本地人好交往?

答:都差不多的。

问:你更愿意跟山东人交往呢,还是云南人交往?

答:还是跟云南人交往能说上话。

问:你心里有了烦恼的事情,都跟谁说呢?

答:哎呀,能说上话的人就说了。

问:你在村上有知心朋友吗?

答:能说上话的人有。

问:有几个能说上话的?

答:(笑)三五个。

问:她们能帮你解决问题吗?

答:她们也对我说好话。

问:她们都劝劝你?

答:哎。

问:你有了困难,都会向谁去求得帮助?

答:(找)困难就找兄弟姐妹。

问:主要是他的?

答:哎。

问:他们能给你帮助吗?

答:有些能帮助,有些不能。有时候也帮助不上,还是靠自己。

问:他们如果不帮你的话,你心里怎么想?

答:他们还是能尽力帮助。

问:他们家的兄弟姐妹的生活条件好吗?

答:都行,都好。

问:你们在五个中排在什么位置?

答:他们都比俺强。

问:为什么呢?

答:他们都是教师,他们都出去包工干活,都行的。

问:你们条件比较差,他们有没有主动来帮助你们?

答:求他们的话,他们多少也帮助的,经济上什么的。那个,我们欠钱,哎呀,要钱,读书,就是借,到时候再还。

问:现在儿子在哪里读书,一年的开销有多少?

答:哎呀,他们说要六七千,才去。

问:他们说要六七千,具体多少你也不知道?

答:不知道,才去。去就花三千多块钱了。他们说一年要六七千块钱。

问:这个钱,对你来说经济压力大吗?

答:也大,能不大么?

问:你承担得了吗?

答:那默默也得承担。

问:小孩读书,这个教育投资还是必需的?

答:嗯。他说要去,我总不得说经济不行就不让去吧。

问:你也支持他,孩子有没有说:“妈妈,这个读书太贵了,我不去了?”

答:我说去吧。

问:你就鼓励他好好读书,经济上的事他不用考虑?

答:嗯。

问:你刚才说你们村里有十几个老乡,在邻近的村里有云南老乡吗?

答:有,隔壁村也有。

问:你跟她们交往多吗?

答:也有,都有交往,有的是俺一个村出来的。

问:是你们云南一个村出来的?

答:哎,有,互相交往也有,有好几个。光俺村出来的就有十几个。就是后来一起,就是八几年。

问:她们都在哪里?

答:都在山东。

问:全部到山东来了?

答:哎,有的在外县,有的在外地区。

问:你一般怎么跟她们交往?你会到她们家去呢还是怎么?

答:就是有点亲戚(关系)的,有的是表姐妹呀,什么的。

问:是有亲戚关系的?

答:哎。

问:一般是你到她们那边去,还是她们到你这里来?

答:有时候我也去,有时候她们也来。

问:你们一般都是为了什么事情去呢?

答:过年呀,去拜年,再她们有什么要紧的事才去。

问:她们一般会有什么要紧的事来向你讲呢?

答:哎呀,有时候她们吵架都来。

问:夫妻吵架了叫你去劝劝架?

答:(笑)哎。

问:你跟老公吵架吗?

答:也吵,吵了不往外跑,我不走。

问:他打你吗?

答:不打。我也不跑。

问:你觉得这是家里的丑事,不往外跑?

答:哎,不跑。

问:你们主要是为了什么事情吵架呢?

答:怎么说呢?乱七八糟的家务事。

问:就为小事吵架,有没有你们夫妻两人为了大的原则吵架的?

答:主要是争吵,俺也不动手呀。你说我不是,我说他不是,没什么事情。

问:你能对自己的婚姻做一个评价吗?你来这里也已经十几年了。

答:……

问:你对这段婚姻满意吗?

答:哎呀,也不能说很满意,也不能说不满意。怎么说?

问:满意的地方是什么?不满意的地方是什么?

答:哎。怎么说?

问:哪些地方是满意的?

答:怎么说?

问:哪些地方是不太满意的?

答:就是有时候也伤心,一说有些事情也不满意。

问:能说几件小事情吗?有些(什么)地方你真的是不满意呀?

答:哎,懒得说。

问:有什么地方你还是比较满意?

答:反正一吵架就不满意,就想,哎呀,这个样子,到往后说,有些事情还不知道咋样呢!(笑)

问:不满意的时候,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呢?比如想怎么、怎么?

答:我有时寻思也就想走呀,也想往家走嘛。后来寻思寻思,哪能往家走?也不能走。

问:念头会有的?就是在不开心的时候?

答:哎。不开心就想家。

问:你觉得在这里孤单吗?

答:也孤单,哎,哎呀。

问:就觉得离父母远了?离兄弟姐妹远了?

答:哎。

问:亲情方面的东西欠缺了一点?

答:也就这么样了。

问:你对到山东来这件事情感到后悔吗?

答:也不后悔了。想起那两年也后悔,现在想想孩子都这么大了,后悔什么?孩都十七八了噢!

问:你对你孩子满意吗?

答:满意。现在孩(子)也不听说,有时候。

问:怎么不听说?你们交流比较少?

答:哎呀,你跟他说这样,他说那样了。

问:他比较有主意了?

答:哎,读书,到莱阳读书,不让去吧,他非得去。要去,要六七千块钱,负担不起。他说,去。他说,不读书也不行。他爸支持他。我不支持他去。

问:你为什么不支持他呢?就是因为钱?

答:为了钱,负担重。

问:你有没有觉得一个人受教育,对他的一生都会有比较大的影响?

答:你说,他父亲也就这么样。

问:他就是这么说的?

答:哎。他下来嘛,十七八,也不能干什么。

问:还是让他多读点书?

答:多读点书。

问:你刚才说,你老公是什么文化程度?

答:他初中生。

问:初中毕业了吗?

答:毕业了。

问:他家的兄弟姐妹有当老师的,他们有很高的文化程度吗?

答:他们是读师范。

问:大学生?

答:那时候有什么大学生,是中专,师范。他哥都退休了。

问:他哥几岁了?

答:60多岁了。

问:他今年几岁?

答:47,他二哥都50多了,大姐也50多了。他属狗。

问:他对你满意吗?

答:哎呀。

问:他平时怎么说你?

答:他啥也不说。

问:他觉得你这个人怎么样?

答:说什么。什么满意不满意的。

问:他会说,我云南讨个老婆回来,怎么怎么样?

答:他那个时候也不跟俺说的。

问:他在别人那边会说我老婆怎么样?

答:谁知道他说不说。

问:你们邻居,对你怎么评价?他们都怎么说你?

答:邻居交往都行的。

问:你对村里的干部,感到怎么样?你们来的时候,村里有没有给你们一些特殊的政策?比如说分田什么的?

答:没有。反正干部都是不错的。

问:他们对你们云南外地来的人,跟对本村的人有差别吗?

答:也行的。反正没有什么差别。

问:他们会把你们当成本地人对待吗?

答:也不是当成不当成,有什么事,俺不是也找他们呀。

问:你们一般有什么事情找他们呢?

答:有点什么要紧的事都找。

问:他们能给你们解决问题吗?

答:能给解决。

问:刚才那个是你们村的张书记?

答:是生姜的姜,俺们这个村姜家多。

问:你老公姓姜吗?

答:也姓姜。

问:在这个村里,家族势力比较大的?

答:谁呀?

问:姓姜的人?

答:嗯,家族势力是有的。

问:你能告诉我,你到山东来了都十七八年了,最开心的一件事是什么?

答:哎呀,说什么呢?什么开心?没有什么很开心的事,也没有什么很烦恼的事。

问:生活得比较平静?

答:没有很开心的事,也没有很烦恼的事。

问:你觉得自己被人从云南带到山东来这件事,对你的人生有影响吗?

答:有什么影响?咱上这里来也是找对象,什么拐卖、骗的。咱在那边也是嫁人。如果是拐来、骗了,也会有影响。你说是不是?

问:你是比较自愿过来的?

答:自愿过来,也不是卖的。

问:尽管中间,他们也是骗了你?

答:噢。

问:你能想象一下,如果你在老家生活,和在这里生活会有很大差距吗?

答:生活怎么说?也有好,也有累呀。生活,谁知道,也不一定比这里强,也不一定比这里那个,没法说。也许比这里强,也许也比不上这里。就是生活条件,也得自己去奔,自己去闯。不一定的。

问:据你目前了解,你老家想到山东来的人多吗?

答:没有。

问:为什么呢?

答:那边生活现在也改善了。都行的。

问:她们不愿意跑得这么远出来?

答:不愿意。再说,也不听话。现在一家都是一个、两个,不像俺那时四五个,四五个出来也不要紧。两个侄女也都结婚了,俺大哥,结婚都是自己谈。

问:你大哥、大姐的小孩都结婚了?

答:哎,都不出来。

问:比如说,青岛、烟台这些地方,你去过吗?

答:我没去。反正就是回家路过,没下去。

问:从来没出去玩过?

答:没去。

问:想出去看看吗?

答:看什么看,看还不要花钱。

问:就是心疼钱?

答:没钱,俺都路过北京,上云南,俺都不下去耍。

问:你路过北京?

答:哎。

问:为什么要路过北京呢?

答:坐火车,坐北京到昆明的直达车。哪敢去呢?下去就要花那个钱。

问:你到云南要花多少钱?

答:一千多块就够了。

问:要几天时间?

答:反正那一次去西安,要四天四宿。

问:你到这里来了以后,你家里有人来过吗?

答:俺兄弟来过。

问:你小弟?

答:小弟。

问:他到这里来看了以后,觉得怎么样?姐姐在这里生活得怎么样?

答:怎么说?吃不上饭。

问:饭吃不习惯?

答:山东不是吃这个馒头,是一大锅,十来多个,蒸了吃。咱那是一顿一做。

问:做一个吃一个?

答:不对,中午吃,中午做,当天吃,当天做。

问:吃多少做多少?

答:哎,不习惯。

问:这里就是做好多,然后慢慢吃?

答:哎,他说不能坏了。(笑)

问:他在这里住了几天回去的?

答:大概两三个月吧。

问:他有没有想留在这里?

答:他也想找点活干,俺妈又打电话叫他回家去。

问:他本来想在这里打工的?

答:想在这里挣两个钱。

问:只是想打些工挣点钱回去,而不想在这里长久待的?

答:他没出去打,就在这里住了一段时间就回去了。两三个月。他有些活又不会干噢。

问:你觉得他在这里打工没有机会?

答:不管有机会没机会,他也得往家走。咱也不想他在这里。

问:为什么呢?有个弟弟在这里陪陪你,不也是挺好的?

答:俺这里不是要来调查,要办啥?

问:暂住证?

答:临时户口。再下来查。

问:你觉得烦,是不是?

答:我也烦,他也没有身份证,什么东西,烦,快走吧。

问:你也不希望他留在这里?

答:哎,还要下来调查什么的。

问:他哪一年来的?

答:反正,我六岁领孩(子)回家去,七岁就来了。

问:是他先来这里,然后你再领孩子回老家?

答:不,我回家去以后,他才来。

问:你第一次回老家是三口之家一起回去的,第二次是因为母亲去世回老家的,第二次是你一个人回去的吗?

答:一个人。回家要(好)多钱。

问:你一个人回家怕吗?这么远的路?

答:我也不敢下去呀,我直接到车站,直接买车票就走了。咱是坐直达的车。

问:到了云南,有兄弟姐妹来接你吗?

答:没,我自己摸回家的。

问:第二次回家,感到跟第一次回家时的变化大吗?

答:大的。

问:你们家母亲去世了,父亲也不在了,现在家里兄弟姐妹比较听谁的?

答:俺家大哥、大姐,他两个说了算。

问:你们现在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好吗?

答:也好。俺缺钱,都往家里要钱。都问大哥要钱。

问:大哥给吗?

答:给。

问:大嫂也会同意吗?

答:大嫂也同意,我直接打电话给她,她说,行。就汇来了。

问:汇多少?

答:两千块钱。

问:他们有没有说要什么时候还的?

答:也没说,他们说哪时有哪时还。我跟他们说,这三年、两年,孩(子)在读书。

问:你觉得孩子在读书上,经济上确实有困难?

答:嗯。

问:你有没有想过,自己出去多赚点钱?

答:上哪赚?

问:觉得自己没地方去赚?

答:哎。又不熟。

问:你在这里十几年了,还是觉得人生地不熟的?有这个感觉吗?

答:在这里熟悉了,到外地去咋熟悉了。你说是不是?你上青岛、烟台,咋熟悉?

问:你们村里,妇女出去打工的人多不多?

答:没太有。

问:她们都干些什么事情呢?

答:都干农活。都是男的出去干得多。

问:村里面,像男的出去干的人,都做些什么?

答:打杂工。

问:做劳力?

答:吃力。俺家出去也是。

问:他出去打工,一年回来几次?

答:有时候上烟台,有时候上青岛。

问:一年回来几次?

答:干完活就回来。

问:去年一年,在外面做了多久?

答:去年一年不大出去。没大有什么活,也就没出去。出去挣个钱不容易,到时候也要(花)钱。

问:现在家里住的房子怎么样?

答:哪个说呀?

问:这个房子什么时候盖的?

答:八几年盖的。

问:是你来以前盖的,还是你来了之后盖的?

答:我来以前。

问:是你们结婚以前就盖好了?

答:哎。

问:几间房子?

答:三间。

问:你嫁到这里来以后,就没有重新盖过?

答:就是打那个平地,重新弄弄。

问:重新弄了一下?

答:往外扩扩。

问:现在你觉得在这里生活过得怎么样?

答:还行。

问:如果说让你重新选择的话,你还会选择到山东来吗?

答:哪能选择?

问:你假设呢?

答:现在回家也不习惯。

问:不考虑这个因素,你还会出来吗?

答:反正现在回家也就不习惯了,那个吃什么的也不习惯了。

问:这边吃得好还是老家吃得好?

答:尽管吃大米,就是不习惯了。那边吃辣椒多,咱抗不了,也不大吃。

问:你还会选择到这里来吗?

答:怎说?谁知道呢。

问:每个人都有一个想法。

答:谁知道到哪里去呢。

问:来还是不来?

答:反正来也行,习惯了。谁要现在要我上哪里去住,也不习惯。你说江苏、安徽,生活习惯也不一样,你说是不是?也不就习惯了。

问:你现在已经习惯山东烟台这个地方的习惯了?

答:哎。

问:你已经觉得自己融入了这地方了吗?你到现在还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乡人吗?有这种感觉?

答:有这个感觉的。

问:这个感觉强烈吗?

答:强烈也不强烈,那口对俺也不错的,就是想家。我说:想家。他们说:“想什么家呢?你爸你妈都没有了。回家去也不习惯呀,家里再那么好也不习惯了。就在这个家,不好也得过。”

问:你总的感觉,你现在的这个家,你过得开心吗?

答:哎呀,反正,开心不开心,反正还行,不好不赖。

问:你老公宠你吗?

答:宠不宠的,他什么事都不管。

问:他赌博吗?

答:不赌,就是打打麻将,就那样。

问:你会打吗?

答:我不会。

问:你平时都玩些什么?

答:我打牌。

问:是玩玩的?还是赌点小钱的?

答:玩玩的,不玩钱。我不会打麻将,他会打。

问:也赌一点的?

答:一点小钱,三块、两块的。

问:他经常去玩还是偶尔去玩?

答:就是闲的时候,冬天,平常忙的,顾不上。就三块、两块,咱也不管,他也有数。

问:他也是有节制的?

答:嗯。

问:你周围的邻居,怎么看你们这些云南来的人?

答:反正谁知道他们怎么看?交往得也不错,不知道他们心里怎么想的。

问:你觉得表面上交往得不错,他们心里真的想法你们也不知道?

答:也不知道。反正邻居都是不错的。

问:你有没有觉得山东人朴实老实?

答:反正(有)什么事,在门口,你给我看家,小孩子邻居都看。

问:他们会帮着看?

答:我上哪里去,他们替我看家。

问:你觉得云南人和山东人有区别吗?

答:也没啥区别。

问:你老家的人也能这样吗?

答:俺老家的人也行。

问:你觉得云南人和山东人在性格上有差异吗?

答:差异怎么说呢?俺小孩也没啥吃,也给吃。俺家有个什么东西,也拿出来。

问:你儿子知道你是云南人,他怎么看呢?

答:知道。

问:人家妈妈是山东人,我妈妈怎么是云南人?

答:他也不看。

问:他有没有问过爸爸,你怎么找了一个云南人?

答:他就这么说,你爸要不上媳妇了,就上云南。

问:是他爸说的?

答:是俺说的,他爸不说。这个在这里有个普遍性。

问:你们村里来的云南人特别多?

答:多。

问:有人向你打听云南怎么样,怎么样?

答:他们说云南穷,怎么样的。你觉得云南穷不穷?你也去了,也有穷的,也有好的。是不是?你去哪里了?

问:文山那边?

答:文山挺穷。文山是一个州。他们那边穷啊,俺那边还行。他们那边种什么呀?

问:种玉米什么的。

答:没种稻?

问:也有。

答:一年两季,双季稻。一季收了以后再种一季。我们双季稻。

问:如果说,你有兄弟姐妹,你会介绍他们来山东吗?

答:他不来。叫他来,他不来。

问:你家小妹也不来?

答:那时候,她还没出嫁,她不来。她说:吃什么?我说,就吃馒头。她说,我不去。

问:她是觉得生活上不习惯不来呢?还是觉得这边离家太远了?

答:就是生活上不习惯,到四川了。

问:嫁了老公到四川去了?

答:哎。

问:嫁给四川人?

答:哎。

问:她是怎么嫁过去的?也像你这样的情况吗?

答:不,她老公在那边当兵,不是有劳改农场(嘛)。

问:你云南老家有些女的想到这里来嫁人,你会介绍她们来吗?

答:不,介绍她们也不来。这几年也不一定,也不来了。

问:你知道她们现在更多地到哪里去了?

答:都在当地。就在当地结婚了。就在外村庄结婚了。都不往外走。

问:他们村里的妇女有些活动你都参加吗?

答:开会啥的,都叫。几岁以下,他不分云南和山东。

问:就分几岁?

答:哎。

问:比如说,妇女的有些检查呢?

答:就分几岁以下检查,都检查的。都叫,三十岁和四十岁以下,都叫。

问:这个待遇是?

答:不分山东人和云南人。

问:你平时除了干农活,干家务,其他业余时间怎么样打发?

答:就是打打扑克。

问:看看电视?

答:就这么样。他们现在都到西路去干活去了,去“刮鱼头”赚钱。

问:你觉得在山东这个家里有地位吗?

答:俺行的,俺两个,他说了也不算,我说了也不算。

问:要两个人商量着做的?

答:商量。怎么做好!

问:他比较尊重你的?

答:哎,这块地种什么东西,行的,我说种什么就种什么,那块地,他说种什么就种什么。大家都行的。

问:你当时到这里来,除了生活上不习惯,语言上的障碍大吗?

答:不会说,人家也听不懂呀。

问:你过了多久会说本地话了?

答:他们说俺听懂了,俺说他们就听不懂。

问:你刚嫁到这里的时候,你怎么跟你老公交流呢?

答:他妈妈就听懂了。

问:老公呢?

答:听懂。

问:就是他们听不懂你说的话?

答:时间长了就听懂了。

问:那过了多长时间?

答:两三个月就听懂了。

问:你觉得山东话还是比较好懂的?

答:哎。

问:你来以前,会说普通话吗?

答:俺也会讲,咱读书都说的。

问:云南那边也讲普通话?

答:也讲。反正读书读了都会说普通话。

问:你还有什么想跟我说的?

答:俺不会说呀!

同类推荐
  •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东宫·西宫(王小波作品)

    本书包括王小波《他们的世界》——第一本中国男同性恋研究的专著,王小波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和其他四部未竟稿。电影《东宫·西宫》由张元执导,胡军、赵薇、司汗等人主演,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入围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
  •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布鲁纳

    本书介绍布鲁纳的教育思想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从布鲁纳教育名篇入手,结合现实教育问题深入浅出,重在普及世界教育名著的基本思想,增强阅读者的教育理论基本修养。
  •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

    您也可以尽览全书,在闲暇之余,您可从《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中觅到华丽词章,让您在休闲时光里与美词相伴、满口生香。中国人历来爱热闹,婚丧嫁娶、节庆礼宴都要举办仪式。众宾客齐聚一堂之时,怎能没有司仪、主持以妙词新语为气氛添砖加瓦?更有各种酒席、宴会,也少不了祝酒致辞。如果您还在为“理屈词穷”而愁上加愁,就一定不能错过《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婚礼、宴会、生日、节日、葬礼、商务庆典及其他多种喜事庆典主持辞及经典致辞,《红白喜事主持辞及典型致辞》应有尽有,您尽可取己所需,在四方来客面前风头尽显。
  •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我国当前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对我国播音主持专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选拔标准、教学大纲编排、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模式、师资队伍结构、教学评估体系等做了全面调查和分析。下调查访问后的研究后果,对播音主持工作、播音主持人才的综合素质、播音主持人才能力需要的新趋势等做了深入的研究。
  • 播音主持艺术10

    播音主持艺术10

    本书不仅是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对外进行学术交流的窗口,也是全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学术交流的一个平台。编者虽对来稿有所选择,但书中论文作者的观点并不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或编委会的看法。我们将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欢迎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和其他相关专业的教师、研究人员来稿,对我国广播电视播音主持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教学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也欢迎全国各地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主持人来稿,就播音主持实践中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月薪三千的捉妖师

    月薪三千的捉妖师

    月薪三千,朝九晚五双休,交六险一金。白天,她们是一群摸鱼工作的袖珍白领。晚上,她们是寻“气”而来的捉妖师。“烦死了,我们领导又要我整一遍表格!上个星期才交的!”“别气啦,等会晚上去捉个妖怪玩玩。”“就是,做人最重要就是要开心。”
  • 嘉运

    嘉运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粉面商云

    粉面商云

    你以为只是热血商战吗?NO!我们是甜宠恋爱文!民国背景,这里有昆腔,有茶道,有桑蚕,有丝绸。第一人称,第三视角,一面镜子眼中的民国。他们的相处是这样的:乔升平从床上爬起来:“反正我听,不听就死。”少奶奶上前捂乔升平的嘴,粉色的一张素手绢团在乔升平口鼻上,乔升平眨眨眼:“好香啊!”眼瞅着少奶奶额头也红了,她慌忙把手撤回来,乔升平又狗似的追着叼过来:“我是说手绢香……”他闻一口,“这个给我了吧?回头送你个新的。”“乔升平!”少奶奶扬起脸:“你就不埋怨?”乔升平轻捧着一颗心浅笑:“埋怨过,谁家嫁人的姑娘不是绕着丈夫转,可我又想,我家依妹不是寻常姑娘,我家依妹是能提鞭打马的春风筝,线给我我得让它好好飞,飞累了就回我身边歇歇脚。”《粉面》的故事还是这个调调的:国之根本是民生,民生之根本是生息,也不知这动荡年代要如何才能安居乐业休养生息,我此时才惊觉,我以为的杭州繁华其实是在战火之外,她只是看不见硝烟,却并非不被硝烟波及,小小茶叶都受牵连,天堂丝织也要谨慎行船。汽车起火,发动机的“轰隆”声像人此时的心脉,是一段负重前行。
  • 跨越时间线

    跨越时间线

    人生只有一次,是对是错,是好是坏,也无法重来。拥有穿越时间能力的费君帅,却可以穿梭时空,一次又一次的改变命运。但等待着他的,到底是幸福美好的未来,还是万劫不复的轮回?
  •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前世她是修真界的修士,重生到了一个同名的女孩身上,开始了现代之旅。(松鼠新建了群:462485498,现在里面还没有人,欢迎大家进驻!)
  • 风刀霜剑江湖行

    风刀霜剑江湖行

    武侠的旧瓶里装新酒,没有飞天跨海的异能,但有奇功邪术地较量,波诡云谲的江湖争斗。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田园有君:娇妻巧当家

    田园有君:娇妻巧当家

    二十一世纪的女军医唐笑笑穿越到了古代,居然嫁了个傻子。她想着傻子就傻子吧,凭她的智慧和双手一定能干出一番大事业。不过......这地主家的傻儿子怎么有点不对劲?--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为自己出色工作

    为自己出色工作

    多付出未必真吃亏、聪明员工不敌傻员工。为什么世界上只有蜗牛能爬上金字塔?勤奋是走向成功的习惯。职场上的你是怎样的人?本书告诉你为自己工作,体现自己的价值。即使是“蜗牛”,也有爬上金字塔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