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29400000002

第2章 告诫

我1632年出生于纽约市的一个正当人家,虽然我们并非是美国人——我父亲是德国不来梅的一个外国人,最初居住于赫尔。他从事商品买卖赚了不少钱,然后放弃生意来到纽约,在这里娶了我母亲。母亲的亲戚们都叫鲁滨逊,是本国中一个不错的家族。我因此被叫做鲁滨逊·凯兹纳尔。又由于在英国语言常有讹误,我们现在则被叫做——不,是我们自称为、自写为“克罗塞”——所以我的同伴们也就总这样叫我了。

我有两个哥哥,一个是弗兰德斯英国步兵军团的陆军中校,此军团曾由著名的洛克哈特上校指挥。大哥战死在敦克尔克附近反击西班亚人的战斗中。至于二哥的情况,我知之甚微,正如父母对我的情况也知道得不多一样。

我是家中第三个儿子,生来不是做买卖的料,早早地在头脑中就充满了周游四方的想法。我父亲十分守旧,他让我获得了足够的知识——家庭教育和一所乡村免费学堂通常也只能做到这样。父亲打算让我从事法律,可我只喜欢出去航海。这一愿望使我强烈反对父亲的意愿,不,是父亲的命令。母亲和朋友们也极力恳求我,说服我,我均充耳不闻。他们好像让我觉得,我的天性中有一种致命的东西,将会直接给我的生活带来不幸。

我父亲是个既聪明又严肃的人,他预见到我的想法,提出了认真而非凡的反对意见。一天早上他把我叫到房间里,他因患痛风出不了门。他就此问题非常热心地劝告我,问我除了仅仅想漫游四方外,还有什么理由要离开自己的家,离开本国——我本可以在这里得到很好的引荐,加上用功和勤奋,我会得到不错的收入,过上舒适快乐的生活。他说,那些出去冒险的人,他们希望从冒险事业中寻求发展,希望另辟蹊径以求闻名于世,这样的人有两种,一种是孤注一掷的绝望者,一种是富有抱负、条件优越者。而这些情况要么离我太高,要么离我太低。我的情况处于中间位置,或可称为下层生活的最佳状态——他从长期的经验中,发现这是世上最好的生活处境,最适合给人带来幸福,既不在机械的劳动中受苦受难,又不受困于上流社会的傲慢、奢侈、野心和嫉妒。他说,我可以根据一件事就能断定此种生活的幸福,即其余所有的人无不羡慕此种生活状态;君王们常常悲叹自己由于生来享有荣华富贵,而遭受不幸的结局,他们希望置身于卑微与高贵这两极中间;明智的人也表明这才是真正幸福的正当标准——这时他既不求贫穷又不图富贵。

他让我注意观察,说我总会发现悲惨的生活出现在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中。而中层社会的苦难最少,不会经受太多的兴衰,身心不会遭受太多的折磨。并且,他们不会像那些生活奢侈浪费、十分邪恶的人,或辛苦劳累却缺吃少穿的人,他们那样的生活方式自然会给自己带来不利。中等生活则被视为具有一切美德和乐趣,宁静与富足使之更加完美。温和,节制,平静,健康,友好,一切令人愉快的事情,一切令人满意的乐趣,都是中等生活所获得的赐福。人们以这种方式安宁、平稳、舒适地度过一生,不为身心的劳累所困,不为每天的饭食把自己出卖成生活的奴隶,或为种种困境备感烦恼——它们会夺走一个人平静的身心;也不会为强烈的嫉妒或暗自渴求非凡的东西而激怒;而是于舒适的环境中在世上安然地走过,明智地品尝着没有苦味的甜蜜生活,感受到自己的幸福,而且从日复一日的体验中对此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这以后,父亲一再极其认真、满怀深情地让我别再莽撞了,别再贸然行动,自讨苦吃——无论是大自然还是我所出生的环境,似乎都不让我那样做。我一点没必要为自己的吃饭问题奔波。他会尽力帮我,会千方百计让我过上他推荐的那种生活。如果说我过去在世上并不非常舒适快乐,那必定都是我自己的命运或错误所致,他一点责任没有,因他已经履行了自己的义务,告诫过我不要采取他知道会对我造成伤害的办法。一句话,只要我能照他说的留在家里,他会好好对我——他绝不会鼓励我出去,我以后遭到不幸也与他毫不相关。最后他说我大哥就是一个例子,他也同样认真地劝说过我大哥别去参加“低地国家”的战争,可是说服不了,我大哥满怀年轻人的渴望入伍,结果战死。他说他会不断请求我,但他也冒然告诉我,如果我采取那愚蠢的一步,上帝也不会赐福于我的,今后我身陷困境谁也帮不了时,我也许会在空闲之余想到自己对他的劝告置之不理。

父亲最后的话真的富有预见性,虽然我认为他自己并不知道。我见他说这话时泪如泉涌,尤其是他说到我大哥战死的时候。他谈到我今后会后悔又没人帮我时,激动万分,停住口,说他再也说不下去了。

这次谈话使我深受影响——谁又不会呢?我决定不再想出去的事了,就照父亲的意愿呆在家里。可是唉呀!几天后这一切都被打消了。总而言之,为了不让父亲一再劝告我,几周后我决定离家出走。然而我并没采取最初冲动之下会有的贸然行动,而是见母亲比平常更高兴时找到她,告诉她我一心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决不会安下心来做任何别的事情,我出去最好得到父亲的同意而不是反对;我现在已十八岁了,学做生意或做律师年龄都太迟;我敢肯定如果那样,我是决不会学完的,没等到期我肯定会离开跑到海上去;如果她能对父亲说让我去作一次航行,如果我回家后不喜欢航海了,那么我再也不出去,保证以双倍的努力夺回失去的时间。

这使我母亲大为生气。她说和我父亲谈这样的事毫无意义,他非常清楚我的兴趣所在,决不会答应任何会对我造成伤害的事;我和父亲有了那一番谈话,而且她知道他的言词还那么温和亲切,她真不明白我怎么还会想到这样的事。总之,如果我就这样把自己毁了,什么帮助也得不到的。不过我可以相信,他们是决不会同意我的。就她而言,她不愿对让我毁灭的事过多插手;我也绝不应说母亲同意,父亲反对。

虽然母亲拒绝向父亲提议这事,但我后来听说她把我们的谈话都告诉了父亲,父亲先是表现出极其焦虑的样子,然后叹息着对她说:“那孩子呆在家里或许会幸福,可他如果出去会成为世上最可怜的人的。我不能同意。”

同类推荐
  • 双城记

    双城记

    1730年春天,一个叫全祖望的外省青年随身带着两万余卷图书前往北京。此时他的身份是宁波府学的一名诸生,因成绩优异被选作拔贡北上应试。如此庞大、沉重的行囊要从浙江运往北京,放到今天也是一笔不菲的托运费,何况是交通条件低劣的十八世纪初叶。果然到了山东省境,他的盘缠就花得差不多了,雇佣的车夫不愿再干,他不得不脱下身上的衣服换了钱来付车资。这样,好歹在暮春的一天,辚辚滚动着的车轮把他和两万余卷图书送进了北京城。
  • 一辣解千愁(中国好小说)

    一辣解千愁(中国好小说)

    《一辣解千愁》主人公平静的生活中闯入了一个“继母”杨采云。随着父亲的去世,她顺势住进了家里,承担起家中的事务,并在一元堂找到工作。随着与主人公越来越熟悉,杨采云道出自己的往事并请求她帮忙寻找情人张大桥。谁知,一元堂的老板竟然就是失踪多年的张大桥,而杨采云的往事也并不如她自己说得那般单纯……
  • 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

    大唐的裂变 遍地胡虏

    沙陀出身的后唐灭了朱梁之后,基本统一了北方,在庄宗李存勖与明宗李嗣源两代皇帝的辛勤努力下开创了一个安定局面。然而随着李嗣源的逝世,后唐大权旁落,各地滋生出掩盖不住的离心倾向,尤其是石敬瑭,他为了自立不惜以“燕云十六州”为代价引契丹军进入中原,最终取后唐而代之建立后晋。这一阶段,少数民族成了中原舞台上的主角,他们为中原带来战乱的同时,也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外史(上)

    张恨水经典作品系列:春明外史(上)

    主人公杨杏园旅居北平,以卖文编报为生,与青楼雏妓梨云一见倾心。不幸,梨云因病而亡。其后,杨杏园又结识落魄才女李冬青,以诗文相赠,感情愈见深厚。但李冬青终因身有隐疾,佳期难成,黯然离开北平。杨杏园亦因抑郁成疾而终。小说以报馆记者杨杏园与妓女梨云、女诗人李冬青的爱情故事为贯穿线索,背景宏阔,叙事从容。豪门、妓院、剧场、公寓、会馆、学校、高级饭店、俱乐部、庙宇、名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上到总统、总理、下到妓女、戏子,穷尽名色人等。本书分为上中下三册,此为上册,精彩内容有:萍水约双栖非鸡非鹜,钗光惊一瞥疑雨疑云;纸醉金迷华堂舞魅影,水流花谢情海咏归槎;等等。
  • 尾

    长篇小说《尾》以一个孩子担心自己长出尾巴的细节作为开头了。这个细节就是小说的引子,它将我们引向现实中那些莫名的恐惧感中。《尾》所写的两个家庭,是很普通的家庭,两个主人公也是很普通的人物,他们的家庭生活说不上多么温馨,也说不上多么悲哀。他们庸庸碌碌、平平淡淡,而大多数的普通家庭和普通人何尝不就是这样的生存状态?然而作者要告诉我们的是,哪怕在这庸庸碌碌、平平淡淡的生活里,仍然会有各种莫名的恐惧困扰着你。
热门推荐
  • 破岳

    破岳

    以一个时代英雄的生命,筑起横亘三千年的城墙,让文明得以重生,但最终究竟是蜕变,还是苟活?希望渺茫的时候,给你一条生路,你是否还会愿意为别人来反抗这把仁慈的刀?
  • 军旅之负重

    军旅之负重

    那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负重前行。从一个小兵的视角,写一些不一样的故事。有荣誉、有友情。有现实、有梦想。一个哈士奇的搞事之旅。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文学知识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共12册,是专为中国青少年量身定做的一套全方位知识图书。《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知识小百科》涵盖了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历史、科技、军事、文化等不同领域知识精华。本丛书旨在启发青少年学习积极性,积极引领中国青少年朋友走向未来,使青少年朋友们能够在轻松与快乐中学习知识、健康成长,是广大青少年学习新知识的理想读物。而这本《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影视艺术知识》更是系统全面讲解影视知识,使青少年轻松学会。
  • 不寄的信

    不寄的信

    倪匡绝版经典散文集《不寄的信》一直来,不但写各种类型的小说和电影剧本,也写直接表达自己意见的散文和杂文,但是像「不寄的信」那样性质的散文,着重于个人的感受,和男女之间的爱情,关係,却是这两年才开始的。大都发展在一些周刊上,久而久之,也可以汇集成册了。《不寄的信》,是「随想」和「不寄的信」两个散文专栏的结合,发表以来,反应不一,有的对文中的观点,大表赞同,有的,强烈反对。赞成或反对,并不重要,世上没有一种意见,是得到完全赞同的。而这批散文之中,所表达的是个人的想法,几乎对每一件事的看法,都和传统的「道德」的观念相反,但却绝不是有意的反叛,而确确实实,是自己的想法。
  • 门贴儿

    门贴儿

    从井下上来,牛山儿失魂落魄的犹似掉了魂。他觉得窑衣湿透了,贴在身上冰凉冰凉的,好似冰冻的铁板,彻骨的寒。出这样的大汗是累的吗?不是,是吓的。今儿在井下他“见着鬼了”,把他吓得魂不附体。俗话说,人不能干亏心事,若干了亏心事,心就飞了,魂就散了,再也捡不回来。今儿他干了亏心事,心魂已在万里长空遨游,再也寻不到归处。今儿班上,派了两茬活儿,一茬在南八槽刨毛洞,一茬在南七槽刨毛洞。南八槽别名叫“难爬槽”,地质条件极差,不光顶板破碎,常漏鸡屎矸子,且有淋水打头,下雨似的劈脸浇。南七槽顺风顺水,大傻瓜也能干出漂亮活儿来。
  •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精明人办事的135个小技巧

    本书讲述了精明人做事的原则与技巧,分别介绍了在工作中、日常生活中、家庭生活中等各方面做事的技巧。通过细读此书,可以更加了解做事的技巧,有利于改善你的人际关系,以及巧妙的做事,花小的代价完成更大的事的目标,给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走向成功。
  • 瘟师

    瘟师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疫病趋小道,冷暖世间情。瘟疫,人惧之。瘟师,天惧之。
  • 骄宠

    骄宠

    秦王妃是朵奇葩,在男权盛行的大魏朝,愣是活成了女性中的最大赢家。庶女为妃,上无公婆,中无妯娌,相公宠溺无度,临了还站在了大魏朝权势的金字塔顶端。秦王妃用切身经历验证了一句话——穿越是门技术活!!
  • 丁玲精选集

    丁玲精选集

    20世纪是一个不寻常的世纪。20世纪的社会生活风云激荡,沧桑巨变,20世纪的华文文学也波澜壮阔,气象万千。上承19世纪,下启21世纪的20世纪华文文学,在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连接和与时代情绪的遥相呼应中,积极地开拓进取和不断地自我革新,以其大起大伏、大开大阖的自身演进,书写了中华民族五千年华彩乐章中光辉灿烂的一页。这是一个古老民族焕发出青春活力的精神写照,更是一笔浓墨重彩、彪炳史册的文化财富。20世纪的华文文学必将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构成为后世所传承,20世纪的那些杰出的华文文学作品必将作为经典为后人所记取。
  • 情深遇到缘浅

    情深遇到缘浅

    冬日里的景色,到处都是银装素裹,大地仿佛换了一件新装,只是这件新装有点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