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0300000002

第2章 活在爱与诗里的女人(译本序)

刘荣跃

1

莎拉·蒂斯代尔1884-1933)是当代杰出的美国浪漫派女诗人,她的诗歌颇受读者喜爱。不过到目前为止,我国对该诗人的译介和研究并不多。1985年第二期《译林》曾发表过他人翻译的六首译诗。笔者曾在2005年第十期《读者》上发表过《礼物》和《孩子,孩子》两首译作。此外在网上可见到零星翻译的蒂斯代尔的情诗。但对于这样一位获得过大奖的美国著名女诗人,无论从美国当代诗歌或当代文学的角度讲,我们都是不能把她忽略的,应该加以更多的译介和研究。而本书首次与我国读者见面,便是笔者和出版社共同努力的结果。希望这样的努力能产生积极作用,让更多的人认识、了解作者,从她一首首优秀的诗篇中获得美的艺术享受。

蒂斯代尔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呢?她出生于1884年8月8日。一生健康不佳,直到十四岁才开始上学。1898年她进入玛丽大学,很快于1899年转到霍斯麦尔-霍大学,1903年完成学业。

蒂斯代尔的第一首诗1907年发表在当地报纸《雷迪的镜子》上,同年她的第一部诗集《给杜丝的十四行诗及其它诗歌》出版。1911年她出版了第二部诗集《特洛伊的海伦及其它诗歌》,颇受评论家欢迎,他们称赞作品擅于抒情,主题浪漫。

从1911年至1914年之间曾有几个男人向蒂斯代尔求爱,包括诗人韦切尔·林赛,他深深地爱上了她,但感到无法提供足够的金钱或稳定的生活使她满意。她选择于1914年12月19日嫁给了厄恩斯特·菲尔森格,多年来他都一直崇拜她的诗。

蒂斯代尔的第三部诗集《流向大海的江河》于1915年出版并成为畅销书,数次重印。一年后她和菲尔森格迁移到纽约,居住在中央公园西大道上西区的公寓里。

她的第四部诗集《恋歌》(即本书)于1917年出版发行,并于1918年获得三项奖:“哥伦比亚大学诗歌协会奖”、“1918年普利策诗歌奖”和“美国诗歌协会年度奖”。

菲尔森格经常出差在外,这使得蒂斯代尔极为孤独。1929年她在三个月时间里来往于各州,并因此符合了离婚的条件。她不希望告知菲尔森格,在离婚过程中只是按照律师的要求办。离婚后蒂斯代尔留在纽约,住在离中央公园西大道的老家只有两个街区的地方。她重新点燃了与韦切尔·林赛的情谊,但他此时已是有了孩子的已婚男人。

1933年,蒂斯代尔服下大量安眠药,躺在家中的浴缸里温暖地睡去,再没有醒来。

2

蒂斯代尔精心创作出的抒情诗,以女人对美丽、爱情和死亡不断变化的视点为中心,受到大众赞赏。许多诗描绘了她自身生活的发展经历:从圣路易斯一个受到呵护的姑娘,到纽约市一名成功但日益不安的作家,再到沮丧幻灭并于1933年自杀的女人。虽然后来的一些评论家并不把蒂斯代尔视为一名大诗人,但是她一生都受到大众和评论家的欢迎。

评论家发现蒂斯代尔的诗大多质朴无华,充满悦耳动听的语言和唤起共鸣的情感。一位《纽约时报书评》的撰稿人写到1917年版的《恋歌》时,声称“蒂斯代尔小姐始终是一名歌者”。另一位《纽约时报书评》的撰稿人在评论1915年出版的《流向大海的江河》时,认为它是“一部欢快、自然的小书”。

按照《纽约时报书评》的撰稿人珀西A.哈奇森的观点,蒂斯代尔在1926年出版的《月黑之时》中的作品显示她对语言的敏感。哈奇森称赞“蒂斯代尔的抒情诗优雅精美”,“表现出她多么接近于艺术的最终目标”。玛格丽特·威尔金森在为《纽约时报书评与杂志》写作时,对蒂斯代尔1920年出版的《火焰与阴影》的诗歌发展加以评论,指出“蒂斯代尔发现了人生与死亡的哲学”,“自从出版早期的几部诗集后变得更加智慧”,“显示出艺术上的成长”。威尔金森断言,《火焰与阴影》“是一部让人在不无欢快的敬意中阅读的书”。

《星期六文学评论》的撰稿人路易斯·昂特迈耶在诗人去世不久对《奇怪的胜利》予以评论,对蒂斯代尔的发展表明看法。昂特迈耶坚持认为《奇怪的胜利》“必定属于她重要的作品之列”,“它的美包含于总是存在但从不煞费苦心经营的主题”。他还在《芝加哥晚报》中评论道:“萨拉·蒂斯代尔具有写作歌曲与优美抒情诗的天赋,其词语似乎天然而成,无须技艺与刻求。”在评论1984年出版的《心镜:蒂斯代尔诗精选》时,撰稿人J.奥弗迈耶对蒂斯代尔的诗也发表了类似意见,称其“简单地陈述的思想并不简单……使人在心中产生共鸣”。

对于蒂斯代尔的诗还有不少散见于报刊的好评。《评论之评论》曾指出:“几乎没有一位美国女诗人的诗像萨拉·蒂斯代尔的那样广为人知,深受喜爱。”哈雷特·蒙罗在《诗刊》中称:“萨拉·蒂斯代尔的抒情诗拥有鲜花般的明晰、精密、优雅与芬芳。”《波士顿摘录》说道:“萨拉·蒂斯代尔比任何当代美国诗人都更擅长歌唱爱情。”

此外,网友对蒂斯代尔的诗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这里不妨选录几则共读者参考:

“我对诗有着永无休止的爱好,昨夜我发现萨拉·蒂斯代尔的作品并一口气读了几小时。信息技术带给人们难以置信的欢乐。萨拉又有了一名新的诗迷。”——唐纳

“我叫安妮·约翰逊,今天我看了你们的萨拉·蒂斯代尔网站。我并不指望得到回复,确信你们没时间回复收到的每封邮件,不过我想告诉你们自己读到那些诗歌和个人的评论时,感到多么高兴啊。你们所增加的、她的诗如何影响了你们生活的故事,使我特别感动,我觉得它们也同样适用于我的生活。她的诗向我表达出强烈的意味,激发着我去寻找我们常不假思索地忽略掉的生活之美。感谢你们建立了这个网站,让大家在网上得以分享。”——真诚的安妮·约翰逊

“谢谢你们为大家办了一个可爱的网站……近几月里它所给我的安慰很难用文字表达。我是一个女人,近来日子过得很难,而正是你们让我发现了萨拉那些美妙的诗句……谢谢!”

“我现在重新发现了谁是我特别喜爱的诗人。以前没机会读到她的很多诗。我仍在搜寻像你们这样的网站,希望找到更多萨拉·蒂斯代尔的书。”——S.A.斯通

“我喜爱你们的网页……我想为你们花费时间不辞辛劳创办它表示感谢。这显然是一种心甘情愿做的工作。我当时正在寻找萨拉的一首诗,突然发现了你们的网页。我喜欢上它,并把它推荐给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写诗的朋友。她对这位诗人也许熟悉,也许不熟悉,但假如不熟悉她是应该熟悉的。我很久以来就是萨拉·蒂斯代尔的诗迷。她的诗歌看似简单朴素,实则内涵丰富,很具有艺术性。非常感谢你们。顺便说一下,我住在南德克萨斯州。这个网站真是一片绿洲!”——真诚的弗朗西斯卡

“啊,我真高兴看见有一个专门介绍萨拉·蒂斯代尔的网页,她一直是我特别喜欢的诗人。我竟不知道她曾获得过普利策奖!事实上我对她的了解,只局限于几年前妈妈在教堂买到的一本诗集,从此我便喜爱上她的作品。我总是把这本书拿到自己房间,而她也总是把它拿回去。当然我又再把它拿回来!!!!两年前妈妈因患癌症生命垂危时我照顾着她,给她读萨拉的诗,直到清晨。它使我们得到了安慰。”——真诚的帕梅拉

3

作为译者,对于蒂斯代尔的诗自然也有自己的解读和感受。我觉得作者的情诗所探讨的是“一个永恒的美丽主题”,这个主题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人歌颂她,赞美她。的确,爱情是人类生活中一个非常美好的东西,拥有了爱情,你便会感到生活充满阳光,幸福无比,尽管其中也不无悲哀与痛苦。人一生能充分体验到爱情的滋味是十分可喜的,假如人活一世从未有过爱情的体验或经历,生活一定是多么苍白啊!

在我所翻译的作品中,涉及到爱情题材的就有不少。比如英国著名作家哈代的《无名的裘德》就是其中之一,追求真爱的裘德与淑的故事令人久久难忘。后来我又读到哈代的一些中短篇小说也大多涉及到爱情这个重大主题,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有《艾丽西亚日记》和《晚到的骑兵》等。

现在,我又有幸读到美国当代著名女诗人萨拉·蒂斯代尔的爱情诗,它与我前面译的哈代的作品可以说相映成趣,因为一个是小说一个是诗歌,主题一样但表现方式不同。我决定把这些情诗译出来并非只因为题材好,主要是由于诗作本身的魅力。我一读就真正喜欢上它们了,因此也就能从翻译中进一步获得“再创作”的乐趣。就个人而言,我比较喜欢短小明快、通俗易懂而又内涵丰富的诗,我觉得它们能一下抓住读者。而蒂斯代尔的诗正是这样,每首大多两三节,每节一般四行。一种灵感,一种信息,一种意境,很快被诗人捕捉到并记录下来,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耐人寻味,时时引起共鸣。我相信有着不同阅历的人读到这些情诗时,都会产生出特有的感受。这里不妨举一首诗为例:

眼神

斯特雷弗曾在春天吻我,

罗宾在秋天把我吻啦,

但科林只用眼神看我,

却从不把我亲吻一下。

罗宾的吻丢失于游戏,

斯特雷弗的吻丢失于玩笑,

但科林眼中的吻

却日夜在我心头萦绕。

诗中的“我”曾与三个男伴在一起,其中两人吻过她,但那只是一种天真纯洁、带有孩子嬉戏性质的吻,而非爱情意义上的吻。因此那样的吻并没有给她留下深刻印象,很快就“丢失”了。而另一个男孩并没有吻过她,只用眼神看她,可是那种眼神却像相爱时的吻一样,让她难以忘怀。短短几句,那种意向,那种人与人之间所产生的微妙感情跃然纸上!读到这样的好诗,怎不让人兴奋激动呢!

正是由于作品出色,这些诗歌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好评,并于1918年荣获“普利策诗歌奖”——是美国的一种多项的年度奖,起初仅授予新闻界和文学界为公众服务成绩卓著的人,后来将音乐界也包括在内。该奖的金额为五十万美元之巨!这一奖金极为人们珍视,自1917年起每年五月授奖。在文学方面的奖金共有五项:最佳小说,最佳剧作,最佳诗集,最出色的美国历史著作和以热心公益及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最佳自传或传记作品。而萨拉·蒂斯代尔的情诗集即于第二年获得了这项殊荣!

蒂斯代尔的诗歌朴实明晰,富于浪漫与激情,既含意深刻又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她从自己的恋爱经历中获得了很多创作素材,能给予青年人甚至中老年人丰富多彩的关于爱情的启示和感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爱情这个美好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吸引着千千万万的人去感受她,思考她,赞美她,因此笔者相信此书应该受到广大读者欢迎。这也是我要把本书译成中文的一个重要原因——翻译的过程本来就使我充分获得了美的享受,我也衷心希望通过自己的一点努力,让更多的人欣赏到这部获过大奖的优秀之作!如果有机会,我还希望翻译作者的其他诗集,使她的作品更加全面广泛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诗歌的翻译与小说散文的翻译不一样。我一方面尽量捕捉并表现出原文的意向意境——这是最重要的——另一方面就是注意押韵和节奏,因为没有好的形式,内容再好都会大为逊色。西文诗的押韵方式与中文诗的不同,也许有的中国读者不太熟悉,因此在注解中有所提及。节奏也不可忽视,一首诗读起来如果没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也会索然无味。虽然我这样去努了力,但必然存在不足之处,诚恳希望专家、读者批评指正。

2012年10月于天府雄州·四川简阳

同类推荐
  • 绝响

    绝响

    胡树彬,民族穿青人,1977年生于贵州纳雍,现居浙江永康,主编企业季刊《哈尔斯杂志》。2007年开始学写小说,已在《江门文艺》《贵州作家》《百花园》《青春》《小小说月刊》《翠苑》《短篇小说》等发表小说多篇。木城乡方圆五十里,自古以来非常重视白喜丧事,人死了不但要念经诵佛,伴灵救苦,还要请三亲六戚前来祭奠,请唢呐匠坐堂吹奏。唢呐匠两人一班,一大一小两支唢呐,小唢呐高亢嘹亮吹正谱,大唢呐低沉浑厚吹反谱,一正一反双剑合璧,直吹得荡气回肠,九曲百转。丧事正酒那天,孝家三亲六戚请来祭奠的唢呐匠一般都要借此良机举行唢呐大赛,孝家也会包个红包,让唢呐匠们你争我夺。
  • 新月格格

    新月格格

    清朝,顺治年间。“荆州之役”改变了新月格格的命运,除了克善以外,她在一夜间失去了所有亲人,只剩两个忠心的仆人,云娃和莽古泰。他们逃难途中,新月被人掳去,幸得那让敌人闻名丧胆,绰号“马鹞子”的大将军努达海所救。“荆州之役”平定后,努达海护送新月等人回京,一路上努达海用心的想抚平新月的丧亲之痛,他和新月之间有一份特别的感情在滋长。回京后,新月和克善等住进了努达海的家。努达海的妻子雁姬、儿子骥远和女儿珞琳都十分欢迎新月他们。珞琳多了个年龄相仿的好姐妹,骥远心里更是爱慕着柔情似水的新月。但此时,努达海发现自己对新月的感情已超越了父女的感情,为了逃避这份情感,努达海自动请缨到巫山打仗。
  • 金国虎啸

    金国虎啸

    金国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女真人是中华民族先民的一支,这是教科书上说的。但绝大多数中国人现在对金国和女真人都还存有误解。
  • 九枝丫

    九枝丫

    镇长白家驹刚把头扎进盆里,就被办公室主任花露露揪住胳膊。白家驹龇牙咧嘴地抬起湿漉漉的头,刚想发问咋的了,花露露就抱怨开了,居然有心情洗头?闹事了,闹大事了。花露露这么一惊一乍的,不把人吓个半死,也能让人突然陷入不适应的状态。白家驹迷迷糊糊地错把抹布当毛巾,满脸惊恐地等待花露露说下文。花露露突然不言不语了,看着白家驹用那脏兮兮的抹布在脸上擦来擦去的。九枝丫镇书记齐家勇刚刚提拔担任副县长,县里还没有任命新的书记,节骨眼上,镇长白家驹最怕哪个环节出现差池。没想半个月不到,花露露就这么惊慌失措找到寝室。
  • 丑宝

    丑宝

    我在原始丛林里造土纸。一头名叫小丑的黄牛婆在帮我造土纸。小丑之所以叫小丑,是因为贪吃一个隐蔽洞口旁边一大窝茅草被老虎咬断了尾巴,从此屁股后面就老是沾满了粪土,引来了一大群乌蝇上下飞舞,十分惹厌;山里人喜欢牵野号,才赐她如此芳名。我没办法,后来我与她走得最近,只好时常在古潭里替她洗屁股。古潭隐匿在老虎坑茶山下,夏日正午,隐隐可窥一石头样的巨木横亘潭底。老表说,水浸千年松,搁起万年杉,这么说来,有可能是千年古木的化石了。到处是大片小片正在开发的原始丛林——其实是数百年前的荒田,田埂围基历历可见,古田中的参天古树难于合抱。
热门推荐
  • 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讲原则 守规矩:细品曾国藩 慢读胡雪岩

    本书上篇从曾国藩的修身之道、养性之法、齐家准则、用人技巧、交际方略等方面入手,揭示他“做人、做事、做领导”的原则。下篇从胡雪岩善谋划、巧用势、妙起家、勤思考、精理财等方面分析,展现他“立身、立业、立江湖”的规矩。他们的影响流传到今天,他们的智慧依然可以引领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寻找自己的道路,开创属于自己的人生。
  • 血海国魂(上)

    血海国魂(上)

    在国家和民族的灾难面前,作家不能闭上双眼。报告文学向来以富于担当精神著称,在国家有难、民族有忧时,报告文学作家总是挺身而出,甘冒危险,现场采访,迅捷反映。98抗洪,03非典,08汶川地震,10玉树地震,报告文学作家总是第一时间抵达现场,采写下了一批感人至深的作品。作为一种以真实性见长的文体,报告文学还承担着极其重要的备忘及提醒功能。在历史渐行渐远时,报告文学作家亟需发一声猛喝,警醒沉湎在繁杂世务中的人们,千万不能忘了国殇国耻,不能忘了历史的悲剧和民族曾经蒙受的巨难;更不能忘了为民族自由独立而浴血奋战、抛头颅洒热血的抗战英雄。
  • 无良总裁绑架娇妻

    无良总裁绑架娇妻

    谢涵希觉得他是真的爱自己的,至少在他说动听的情话的那几秒钟里看到了他的真诚。但她真的以为幸福降临时,他却变得冷酷无情,原来他娶她不过是一个阴谋罢了。当她离开了他、选择成为他人的妻子时,他却当众将她绑架,并且告诉她,他们当初并没有离婚!
  • 林春风的电费

    林春风的电费

    一个圈又一个圈,一个加号又一个减号,再是涂涂抹抹,擦擦改改,于是,这本小小的笔记本上就变得花里胡哨了,就显得有些凌乱了。凌乱的时候林春风的表情也明显跟着乱了。怎么能不乱呢?这个月的电费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多!林春风一会儿画着笔,一会儿掐手指,画着笔其实是在排竖式,反正算了来又算了去,仔仔细细地盘算了,不应该啊!自己从八月三日离开去女儿那儿,然后在附近那个小城市呆了很多天,对,前前后后的时间全部算起来有二十二天吧,也就是说有二十二天的时间自己没有在这房子里住着,没有住着,也就基本没有用电,除去这二十二天,八月份真正自己住着的用电的日子掐指可算,也就是九天吧。
  • 念及爱你无荒年

    念及爱你无荒年

    【风尚阁】告诉你:阅读是一件美丽的事。http://m.pgsk.com/fengshang/谁都知道这场婚姻只是交易,无关爱情。黑夜之下穆越柯眉目轻佻玩味,姿态满满都是漫不经心。他说:“所谓交易,我会给你骆家想要的,但决计不会给你所谓的爱情。”她说:“那便不嫁。”***骆落一生都在庆幸当初的那个决定。她着长裙,披散发,做回最真的自己,带着那个真实的她游历千山万水,寻找传说中的一见钟情。之后。“我会乖乖回来,嫁与他,为了骆家。”骆落记得自己当时的声音,清冷倔强。总有道不尽的悲。她想,也许所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遇见他。那个摄影师,那个第一眼见到便笑容和熙的同乡。那个耳鬓厮磨呢喃“我爱你”的岑梓黎。那个她心目中的百分百男人。然而,时光短暂,她有她的承诺,他亦有不得不去承担的责任。陌路,终究是早已注定。***再见,已是一年后。他怀抱着那个叫做未婚妻的女子,浅笑问好:“骆小姐,好久不见。”她目光漠然,客套的介绍:“岑先生,这是我未婚夫。”心底有轰然塌落的冰墙,那一刻,春风微拂,命运开始轮转……【又又的其他文】[萌贱宠文]《攻陷BOSS萌略》阅读链接:http://m.pgsk.com/a/784643/[萌贱暖文]《命犯桃花朵朵开》阅读链接:http://m.pgsk.com/a/576087/[青春文艺]《最初笙默白(全本)》阅读链接:http://m.pgsk.com/a/359822/
  • 永不消逝的军歌

    永不消逝的军歌

    猛虎营营长高大山和连胜营营长陈刚,战场上掐了大半辈子,个人感情上也不甘示弱。高大山与被自己救下的落难女子秋英结婚,陈刚则娶了老家千里寻来的童养媳桔梗。东北剿匪高大山一坛酒说降姚得镖,旗高一着;陈刚入朝作战运筹帷幄,旗开得胜。每一次战斗前,都以拉歌开始,军歌在两大阵营唱响,士气大振,所向披靡。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红月亮(一)

    红月亮(一)

    苏州吴江蒲柳村陈家在地方上颇有名望,陈梓孝的祖父是明代嘉靖四十三年的进士,父亲是万历八年的进士,至天启二年,陈梓孝自己又进学做了秀才,可谓世代书香。不过祖父、父亲都亡故得早,陈家又是三代单传,陈梓孝年近不惑,尚无子嗣。秀才陈梓孝守着一份祖产,撑起个书香门第,无嗣继后真乃一件大事。陈家也不是没有努力的,祖父在世时,就及早撮合孙儿的婚事。陈梓孝18岁完婚,娶妻邓氏,五年内连续生了三个女孩。父亲着了急,就为他纳妾张氏,三年内又连续生了两个女孩,这时候祖父、父亲相继亡故,死不瞑目。
  • 贝罗那俱乐部的不快事件(典藏版)

    贝罗那俱乐部的不快事件(典藏版)

    贝罗那俱乐部里,扶手椅上九十高龄的芬迪曼老将军已成死尸,周围人来人往,无人知道他死于何时。与此同时,他妹妹多默尔夫人的死讯传来。她留下一份怪异的遗嘱:自己先于哥哥去世,将巨额遗产赠给哥哥;哥哥先于自己去世,遗产转赠给远亲多兰小姐。死亡时间成焦点,看似正常的死亡事件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惊天的秘密?
  •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太上灵宝洪福灭罪像名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