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23600000045

第45章 会盟舒州(1)

当乐工唱到“赏无所吝罚不违”一句之时,一脸灿烂的勾践,突然把脸沉了下来。

范蠡致书文种:“‘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夫差之言不谬矣。”

祠成之后,范蠡在齐国遥祭文种,哭得泪人儿一般。

勾践闻听子贡到了,出城十里相迎,二人携手登车,径奔越营。晚宴之后,勾践与子贡同居一室,抵足而谈。至于谈的什么,无从知晓。但子贡返齐之后,齐平公亲率兵车三十乘,赴舒州之会。

勾践北上,反应最为强烈的,一是齐,二是晋。而齐,已被子贡搞定。

晋呢?

数世为霸,因惧怕吴之淫威,让吴先盟,后悔不迭。今日,越又北上会盟,争天下霸主,晋当然不会同意。

范蠡来了。

晋平公闻听范蠡到了,趿履而迎,语之深夜。但语之内容,仍然无从得知。不过,晋平公明确表示,要拥戴越王为天下霸主。

连晋、齐二国都愿意推越王为天下霸主,其他国还有何话可说!

勾践见大局已定,忙遣文种为使,携厚礼前往洛阳,朝见周天子,并告以会盟之事。

是时,周敬王已崩,太子仁嗣位,是为元王。

对于文种的朝拜,周元王很高兴,不只宴请了文种,还遣单平公为使,前往舒州,册封勾践为方伯方伯:诸侯首领。,并赐以方伯的服饰及彤弓、弧矢、宝刀、宝剑等。

勾践想做霸主,想得肚疼。但当周元王任命他为霸主之时,反倒谦让起来,一而再,再而三,六拒之后,方才受命。

勾践在遣文种朝拜周天子之时,已经将盟坛建成,坛分七级,上建绣有“方伯”二字的大黄旗一面。旁置大鼓,诸稽郢掌之。坛中间设香案,排列着朱盘玉盂,盛牲歃盟之器,曳庸掌之。坛西立石柱二根,系着一头黑牛,牛旁立一屠者。

辰时一刻,勾践身着伯服,当先登坛,次晋平公、次齐平公、次楚惠王、次秦历共公、次鲁哀公、次宋公、次郑公,排列已定,鸣钟击鼓。

三通鼓毕,屠者割牛耳取血,盛于玉盂,置于朱盘。曳庸将朱盘跪呈勾践,勾践用手指蘸玉盂之血,涂于双唇。

曳庸又将朱盘转呈其他七君。七君亦用手指蘸血涂唇。

待曳庸退回原地之后,计倪捧约简一函,跪呈勾践。

勾践高声读曰:“周元王元年,丙寅月,乙亥日,越勾践并晋、齐、楚、秦、鲁、宋、郑等八国之君,以天子之命,会于舒州,共奖玉室,济弱扶倾。有败约者,列国共征之。”

勾践读一句,七君亦跟读一句。读到最后一句,重复三遍。

盟毕,勾践设宴,宴请单平公并各国君臣,直喝到申时一刻,方才散席。

宴后,勾践又在舒州停了三日,直到把七国诸侯并单平公送走,这才一路凯歌,返回姑苏。置酒于吴宫文台之上,与群臣为乐,命乐工作《伐吴》之曲。乐师曰:“臣闻,即事作操,功成作乐。大王崇德,诲化有道之国,诛无义之人,复仇雪耻,威加诸侯,受霸主之功。功可象于图画,德可刻于金石,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臣请引琴而鼓之。”说罢,乐师唱道:

吾王神武蓄兵威,

欲诛无道当何时?

大夫种蠡前致辞:

吴杀忠臣伍子胥,

今不伐吴又何须?

良臣集谋迎天禧,

一战开疆千里余。

恢恢功业勒常彝,

赏无所吝罚不违。

君臣同乐酒盈卮。

当乐师唱到“赏无所吝罚不违”一句之时,一脸灿烂的勾践,突然把脸沉了下来。

范蠡暗自思道:他这是怎么了?遂移目文种。

勾践脸上的变化,文种并未在意,反双手捧觞,为勾践敬酒,歌之曰:“皇天佑助,我王受福。良臣集谋,我王之德。宗庙辅政,鬼神承翼。君不忘臣,臣尽其力。上天苍苍,不可掩塞。觞酒二升,万福无极。”

勾践轻摇右手,不肯接觞。

文种还不识趣,复歌之曰:“我王贤仁,怀道抱德。报仇破吴,不忘返国。赏无所吝,群邪杜塞。君臣同和,福佑千亿。觞酒二升,万岁难极!请大王务要饮下老臣这觞酒。”

勾践不好再拒,虽说将觞接了过来,但仅仅抿了一口,便将觞递给身旁的寺人。

宴后,范蠡来到文种帐中,扯了几句闲话,方才问道:“少禽兄,今日明明是大王要大会群臣,应当是开怀畅饮才对,可他只是沾沾嘴唇,且是面无喜色,您道为甚?”

文种道:“为甚?”

“他吝啬他的官帽,更吝啬他的土地,不想赏有功。至于官帽嘛,吝啬归吝啬,也许会给咱俩再加高一些。封地呢?他绝对不会赏咱。故而,当乐师唱到‘赏无所吝罚不违’之时,他的脸色开始变了。”

“封地,什么封地?”文种问。

“大王在吴为奴之时,不止一次地对小弟说过,等他复国后,越国当与小弟共享之。不止共享,他还要拿出三百里土地封赏小弟。”

文种笑道:“这话他也给愚兄说过,实乃一句戏言,岂能当真!”

范蠡道:“咱不当真,大王当真。何也?有道是‘君王口中无戏言’。”

文种道:“诚如此,你果真要与他共国吗?”

范蠡道:“小弟从未有过共国之想,但大王害怕。”

“诚如此,为之奈何?”

“急流勇退,辞官为民。或效法孔老夫子,收徒传业;或效法子贡,做一商贾。”

文种笑道:“贤弟之言,愚兄不敢苟同。你我数千里来越,为的什么?你我为兴越灭吴拼着命干了二十年,又为的什么?为的不就是官儿能够做大一点,一来光祖耀宗,二来享几年荣华富贵!如今,吴也灭了,大王的霸主也当了,咱正该与大王共享荣华,您却要辞官,做什么教书先生和商贾!”

范蠡本想再劝,忽听文种问道:“哎,你辞官的念头,怕不是今天才产生的吧?”

“不是。”

“什么时候?”

“大王遣曳庸前去干隧的时候。”

文种眉头微皱道:“大王遣曳庸前去干隧,与贤弟何干?”

“有干!夫差逃出姑苏之后,遣王孙骆前来请成,被你我挡在大营之外,号啕而去。大王听说了这件事,立马遣曳庸前去干隧,不仅赦了夫差,还将甬东五百家封给夫差。这不是在打你我的脸吗?咱俩这样做,是在为他消除隐患,就因为没有向他奏请,立马给咱们一个脸儿。而这时,吴国还没有真正灭,他就敢这样对待咱俩。如果仅这一件事,小弟还不会生出急流勇退之念。”

“还有何事?”文种问。

“伯嚭这人,死有余辜,但不该死到大王手中。何也?越国之所以能有今天,大王之所以能有今天,伯嚭是出了力的。况且,他又投降了咱,连夫差都知道杀降不祥,而大王却把伯嚭杀了。还有陈音和南林剑女,离开会稽不久,俱都中毒而死。小弟怀疑,皆是大王所为。你别不相信,此事我不想和你一论短长。但西施之事,我却耿耿于怀。”

文种道:“西施怎么了?”

范蠡道:“西施是兴越灭吴的第一功臣。早年,为讨好西施,大王命人在西施的家乡,比照大夫的规格,建了一座硕大的房子。又为她的父亲建了一座祠堂。可灭吴后,还是在西施已经‘死’了的情况下,封赏之事,只字不提。小弟怀疑,刺杀西施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大王所遣。”

文种将头摇了一摇说道:“大王的心确实有点毒,但不至于毒到刺杀西施的地步。”

范蠡道:“但愿那刺客不是大王所遣。不过,王后可是实实在在地是被大王毒死的。”

文种使劲将头摇了一摇:“这事我不信。王后与大王堪称患难夫妻,他为什么要毒死王后?”

“还不是因为夫差召王后侍寝那件事。”

“你不是说,夫差根本就没有动王后吗?”文种道。

范蠡道:“我相信夫差没有动王后,但大王不信,对这件事耿耿于怀。怎么,您不信我的话?好,信不信由您,小弟只问您一句话,您到底愿意不愿意退隐江湖?”

文种道:“我总觉着大王没有您说的那么差劲,我还打算再保他几年。”

范蠡长叹一声说道:“那您就保吧。”

“贤弟打算什么时候走?”

“半个月以后。”范蠡回道。

说毕,告别文种,回到自己帐中,召来伯辛,小声说道:“我打算退隐江湖,你速回越国一趟,备一大船,载上西施姑娘和捷鸢,并黄金、白银各一百镒。男奴女婢中,有值得信赖的,各带三十名,去渤海湾等我。”

伯辛道:“老奶呢?还有少爷,带不带?”

范蠡道:“一概不带。”

“为什么?”伯辛问。

“若把他们一块儿带走,会引起别人的警觉。”

伯辛刚一转身,范蠡又将他叫住:“再带一些吃的穿的,以及五谷和做农活的家什。”

伯辛轻轻颔首。

半月后,范蠡面谒勾践,辞之曰:“臣闻,主忧臣劳,主辱臣死,此义一也。今臣事大王,前则无灭未萌之端,后则无救已倾之祸,致使大王辱于会稽。臣本当立死,然所以不死者,大王之仇未报,越国未兴,臣不敢先死。幸赖宗庙之神灵,大王之威德,以败为成。今不只灭吴,大王又居天下霸主之位,大王倘免臣会稽之罪,愿乞骸骨,老于江湖。”

勾践一脸吃惊地问道:“子说什么?”

范蠡缓缓说道:“臣要辞去大夫,做一闲云野鹤。”

勾践斩钉截铁地说道:“不行,子不能去。”

范蠡道:“臣意已决,大王即使留住臣的人,也留不住臣的心。”

勾践见范蠡去意甚坚,潸然泪下:“寡人赖子之力,才有今日,正要共享富贵,奈何弃寡人而去?留则与子共国,去则妻子为戮!”

范蠡道:“臣固当死,妻子何罪?死生唯王,臣不顾矣。”

勾践道:“子不必如此决绝,寡人给子一天时间。明日此时,还在这里,回寡人的话。”

范蠡稽首而去,挨至黄昏,乘一扁舟,出齐(女)门,涉三江,入渤海湾。至今齐门外有地名蠡口,即范蠡涉三江之道也。

次日,勾践左等右等,不见范蠡来见,忙使人召之,方知范蠡已于昨日子时一刻遁去。勾践愀然色变,谓文种曰:“蠡可追乎?”

文种曰:“蠡有鬼神不测之机,不可追也。”言毕而出,一道士拦而问曰:“汝是文大夫乎?”

文种颔首。

道士双手呈书,言之曰:“此乃范大夫之书也。”

文种接书,展而阅之。书曰:

弟前言退隐江湖之事,兄不为然。然弟经过半月的深思,弟还是觉着你我应该退出江湖。“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夫差之言不谬也。弟观大王之为人,长颈鸟啄,忍辱妒功;可与共患难,不可共安乐。子今不去,必为大王所诛。

文种看罢,欲待详问道士,已不知何往矣,喟然叹曰:“少伯之虑,岂不过乎?”

同类推荐
  •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二战名将传记(套装共六册)

    本套书包括《蒙哥马利传》、《巴顿传》、《古德里安传》、《山本五十六传》、《朱可夫传》、《隆美尔传》六本书,写了诸位将领从童年时代到二战指挥的各场重大战役等众多读者感兴趣的内容,其中不乏许多鲜为人知的励志故事,还有对二战局势的重大转折。
  • 回忆徐悲鸿

    回忆徐悲鸿

    本书是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拟订的“文史资料百部经典”之一种。徐悲鸿是我国著名画家,对中国画坛影响甚大。本书是徐悲鸿的同学、挚友、同时代的画家、他的夫人、女儿、侄儿和学生,根据亲身经历和亲见亲闻,所撰写的回忆录。内容丰富翔实,情节具体生动,是一幅徐先生生平事迹的历史画卷。
  •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皇后楷模:长孙皇后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介绍了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传奇的一生。《皇后楷模长孙皇后》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大师:王安石

    改革家王安石,锐意富强,勇于冲破旧俗樊篱,指引新路,政治家王安石,特立独行,别于流俗腐儒,务实精进,文学家王安石,笔力冷峻深刻,文坛领袖名至实归!《中国古代文臣谋士:改革大师(王安石)》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邓小平

    青少年走近伟人丛书·传记故事·邓小平

    邓小平,早年赴欧洲勤工俭学,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开始革命生涯。归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党领导的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从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先后担任党和军队的许多重要领导职务,为党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的实施,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诞生,建立了赫赫功勋,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他还是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他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
热门推荐
  • 梅花道人遗墨

    梅花道人遗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嫡女再现

    重生之嫡女再现

    洞房花烛夜,顾清暖遭受了丈夫和妹妹的双重背叛!重生归来,她再也不是那个天真的嫡女,脚踢渣妹,拳打贱男,嫡女再现!--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绝色神医之腹黑四小姐

    绝色神医之腹黑四小姐

    宋妤“我遇到一个大魔王,小混蛋但是我好像爱上了他?”
  • 一万次相遇

    一万次相遇

    1996年。祁琚面无表情看着正在大哭的程澈。祁琚不明白为什么她会因为不想上学而哭得声嘶力竭。他从呱呱坠地以来就不喜欢等人,于是不留一点眷恋地走进幼儿园。程澈瞥了眼走远的祁琚,下定决心擦干满脸眼泪鼻涕,红着眼睛跟在他身后。祁琚虽然没有回头,却慢了脚步。很久以后,祁琚:真香。他默默等了程澈四年,又深情地守了八年。“如果能使她免于心碎,我就不算虚度此生。”————祁琚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国内天文学界的大佬,还因为一张偷拍的讲座照片爆红出圈。后来吃瓜群众发现,祁教授居然是祁温两家巨头联姻的主角之一。网友纷纷感到可惜,鼓励祁教授追求真爱。就在太子爷领证那天,祁氏官博上甩出一张老照片。右下角的拍摄时间是1999.6.1。嘴边沾着渍的小女孩笑得灿烂,歪头靠在男孩肩上,他手上拿着吃剩一半的榛果巧克力,眼神望向她。“原来那些爱意是从小注定,兜兜转转只有你。”粉丝:好甜好酸!脸好痛!食用指南:专注撒糖!1V1HE!第一卷:春日(青梅竹马)第二卷:夏夜(久别重逢)
  • 鸾凤劫之嫡女谋妃

    鸾凤劫之嫡女谋妃

    她,胡瑾言,是荣德侯府的嫡女,五岁时,因为一场变故,失去了至爱的母亲,同时也是失去在侯府最强有力的靠山。她,贵为侯府长女,千金之躯,富庶无忧,众人皆爱之,捧之,实则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妒妇眼里不能容下的那粒沙砾罢了。他,韩琛,是功名盖世的王爷,战场上是让人闻风丧胆,拜倒辕门的主帅,朝廷中是众人忌惮三分,敬而生畏的九王爷。可谁又曾想,这是当初那位乖巧胆怯的小儿?只因十一年前的遭遇,父母双亡,独留下十一岁的他。幸得皇祖母的庇佑,终成大器。元宵灯会上,匆匆一瞥,便注定是一世纠缠。小剧场:“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她,她……”一小厮连跑带滚地跪在王爷跟前。王爷皱了皱眉,不悦,“何事?”“王妃,她,她去天香楼喝酒了!”王爷淡定,“这有什么大惊小怪?她又不是头一次去,再说她也吃不了亏,随她。”“可,可是,她将倪夫人也带了去,倪夫人可是太后的侄孙女,这万一被太后知道……”话音未落,只见王爷提剑,倏的一下,不见踪影。
  • 我也曾见过一只名叫孤岛的鲸

    我也曾见过一只名叫孤岛的鲸

    在海边那群日日忙于捕鱼的大人们的眼里,奇妙只是一个有着丰富想象力的孩子。但是奇妙倔强的认为,他曾见过那只名叫孤岛的蓝鲸……
  • 匡总,请接律师函

    匡总,请接律师函

    婚礼上,男朋友劈腿,曾有过一夜情的男人突然出现,替她解了围。却用尽手段逼她回家照顾她和他的儿子。可笑,从未怀孕过,又何来儿子?奈何终究斗不过他,从此陷入了这场豪门风波中。
  • 世子要乖之得道成婚

    世子要乖之得道成婚

    【一句话简介】秉承着一切虐身不虐心的文都是甜文的原则,本文是个甜文。【简介】(真护夫狂魔假道士女主vs真美强惨假乖巧男主)(双强,宠文,前女追男后男追女)叶星辰当道士当了快十年,武功高强医术精湛,就连算卦都能独自撑起京城的门面儿摊,可唯独道心不行,她不清净。具体表现为见了美男就神志不清,不过这病只针对一个人,一个她亲眼看着被毁了两次的人。那时她无能为力,只剩下一腔的不甘心,把他的笑容揉烂了嚼碎了埋在心里,然后发誓护着他因为失去记忆和一切而得到的可笑的单纯。即使她明知道他深不可测,明知道他从来千人千面,却依旧要维护那份孩子气。她许他自由,因此历红尘,踏凡世,翻雨覆雨,双手染血,蚍蜉撼树,就是天要和她抢人,她都要把天翻个个儿。可从未想过,他那么个把自己的心早就藏的自己也找不到的人,早已在她身边甘愿画地为牢。PS:1,本文男主虐身,一顿乱虐,但不影响他进能打架,退能撒娇。2,本文莫得宅斗,莫得小二三四,大家和平相处,秉承三观超正不作死的原则。
  • 那

    当代诗歌的进程中,70后诗人的山场,随之而来的迅姑崛起,确乎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枓,不仅诗歌读者感到意外,而且诗歌界内部也感到意外。对冇些诗人来讲.由于70后诗人的登台,原先似乎清晰可辨的当代诗歌发展的脉络变得模糊起来,甚至变得无从把握。原来设想的从始于1970年代的地下诗,延伸到朦胧诗,再转换到第三代诗歌,并进而扩展到后朦胧诗的这一当代诗歌的谱系,本来就在上世纪90年代的诗歌中遭遇了离析,但在诗歌史的评述上似乎还有折中的办法。而70后诗人的星火燎原,则彻底捻灭了人们对修复原先的当代诗歌谱系的动机和可能。
  • 多年离家已成客

    多年离家已成客

    张金刚的《多年离家已成客》内容丰富,题材繁杂,涉及工农商学兵、东西南北中方方面面;体裁或随笔或评论或散文或杂谈,行文流畅,潇洒自如。但不管他写什么,不管他怎么写,他都是写他最熟悉的,写他最感动的,写在现实生活中你也有我也有,你也遇到过、我也遇到过,因而是普遍的也是典型的东西。在他的文章中,主人公虽然是“我”,读到好处时,那个“我”就成了他成了你,成了读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