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兴说话时,为了确保主题的灵魂和统帅地位,说话的主题要有价值、深刻、新颖和突出。要真正达到这一标准还真是不容易。我们许多同学能够大胆地说,而且也会使用一些表达技巧和思维方式,也十分注意体现主题,遗憾的是,往往忽略了要深化主题,通过说话材料的表面现象,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揭示其本质及其规律,这是使主题深刻的要求,也是使主题深化的基本途径。
具体而言,实现以上要求或途径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溯本追源法。通过材料的现象,揭示事物的本来面貌或本质原因,从而深化主题的方法。凡事物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莫不有本有源。所谓事物的本或源,一是指事物形成的初始阶段和演化过程,一是指事物发生、发展和形成的环境、背景等条件。前者可称为事物的历史,后者可称为事物的原因。说话主题如果能够明确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或其原因,就能显得格外深刻。这种方法,或者能使说话人持之有据,或者能使说话人言之成理,所以很容易使听众感到主题深刻。
2.引申升华法。如果你说话的主题仅根据具体而典型的生活现象就事论事而形成,还不会深刻,只有再对具体而典型的生活现象进行抽象,使它离开那个具体而典型的事物,扩大到一般事物上去,使说话人从对事物的具体感觉、体会升华到对一般事物的认识,才能使主题得到深化。这种方法就叫做引申升华法。运用引申升华法来深化主题并不是很复杂。在对具体或个别事物叙述结束之前,往往仅用片言只语便可画龙点睛。不过,应该注意使主题升华得自然,否则,会有把主题任意拔高即揠苗助长之嫌。
3.巧用象征法。即借用某一具体事物来表达说话人所要反映的关于与之相似的事物主题的表现方法。这是一种声东击西和指桑骂槐式的方法。说话人要反映的事物及主题,在讲话中一般不说,即他说了,也只是轻微带过,却对“替身”大谈特讲,如此言在此而意在彼的说法,对表现主题是很有穿透力的。其原因有二:第一,此法借物言志,说理具体而形象,能够在不知不觉中悟出隐含的另一种意义,使人感到言近旨远,体会到字面以外的更深刻的思想。第二,此法一般从小处入手,能够以小见大,从平凡而细微的事物中反映出较为重要的大道理,使听众感到事微旨宏,主题自然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