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0700000101

第101章 后记:20世纪图书馆和中华学人坐标(2)

中国优秀的科学工作者们,也充分利用所在的图书馆解决问题而取得成绩。如华罗庚在清华大学,陈建功、苏步青在浙江大学,李四光、竺可桢、涂长望等在南京中央研究院的图书馆。

30年代的中国在文化、科学有所长进,也和图书馆事业的走上正规化、学术化有相当关系。

文化科学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应该说,30年代中华图书馆是上了一层楼。见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图书馆也形成一支学者专家队伍,他们使图书馆成为一门有自己理论特色的专门学科,它将传统的目录、校勘和版本等从藏书家的书斋走出来,形成图书馆学的一门主支。这个时期由于学者们的努力和创造,大批学术专著问世,如刘国钧《中国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学要旨》、杜定友《图书分类法》、《图书馆学通论》、王云五《中外图书统一分类法》、程伯群《比较图书馆学》、洪有丰《图书馆组织与管理》、裘开明《中国图书编目法》、余嘉锡《目录学发微》、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汪辟疆《目录学研究》;此外还有不少的专业论著,如孙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洪业主持的燕京大学图书馆引得编纂处出版的《艺文志二十种综合引得》等多种文史典籍索引。这些专著因为功夫踏实,颇含文化内涵,至今仍有参考和使用价值。

见于图书馆学是一门讲究实用的学问。这些著作从实践中来,又回到实践里去指导,就此推动图书馆事业。

30年代,中华图书馆协会,也就图书馆分类编目、图书馆流通、建筑和图书馆学教育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中华学者们多很关心图书馆建设,如蔡元培、马叙伦、叶恭绰、陈垣;即使与文化事业无关的爱国军界,如冯玉祥、杨虎城和吉鸿昌等,也关心图书馆兴建,出国考察,图书馆是必参观处。对图书馆的青睐也蔚然成为一种风气。

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华图书馆受到极大破坏,致使学人读书、研究颇受影响。

穷当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在全民抗战的艰苦年代,在沦陷区的学人,坚持民族气节,义薄云天,诸如陈垣执教不受日伪控制的北平燕京大学和辅仁大学,他利用图书馆,研究中国佛教的名僧,著述富于正气的《通鉴胡注表微》,借古喻今,宣示己志;孟森,30年代常往北平图书馆读善本和抄录《李朝实录》的。当七七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从北京大学掠夺了图书馆收藏的宣统三年(1911)调查的“俄蒙界线图”,看不懂,强迫他作解释;他拒不回答,以绝食表示抗议而逝世;在上海,也有顾廷龙等。

大后方的重庆、昆明、成都和桂林等地,由于战时文化机关和大学的密集,在艰苦环境里还是能利用图书馆文献,如傅斯年主持的语言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香港,也有如许地山凭借中文大学图书馆编撰了《梵文字典》等。

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等领导人从来就注意图书馆建设。早在江西苏区,瑞金就设有苏维埃中央图书馆,瞿秋白就借阅过清《瑞金县志》。抗战时期,延安也建立了延安中山图书馆,它经不断扩充,是当时边区最大的图书馆,李昌、胡乔木、童大林、武衡、和于光远都先后出任主任,馆长由边区主席林伯渠兼任。其它还有鲁迅图书馆、延安大学图书馆和鲁迅艺术学院图书馆等家。它们经常得到领袖们和在延安的学人们支持。如毛泽东为中山图书馆、子洲图书馆题匾;两次为图书馆筹建捐款,还常向图书馆赠与自己珍爱的藏书,周恩来常从重庆购买图书送来,当范文澜、艾思奇等学人分别进入延安后,就先后将自己携带的藏书送与图书馆。以一人之书供众人阅读,又一次表现了学人的风度不凡。

当时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各部队重视指战员文化建设,也多有图书室。军队的高级干部也都注意利用图书馆,如陈毅、彭雪枫和项英。他们都是图书馆的常客。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图书馆事业经历了接管、扶植、调整、充实与发展的改组过程。所有大小公共图书馆,都纳入了国家文化教育的轨道。它着重于文化知识的普及、宣传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坚持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建国以来十七年图书馆事业发展得很快,以致形成五大系统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工会图书馆、军队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不少大中城市还有图书协作网,放大了图书利用的多元功能。图书馆成为包括学人在内的群众文化知识载体。它是学者专家研究和写作的必要阵地。

学者专家们凭借图书馆编书立说。50年代,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为编纂资料,带领人员就南京图书馆颐和路龙蟠里两个书库和前苏南区文物保管委员会书库按库、按架、按排的次序发掘有关文献一千二百万字,后来编辑了《太平天国资料汇编》。作家沈从文也在此期间,凭借故宫博物院图书馆,潜心研究龙凤图案和传统服饰,竟然写出与他原先学问无关的《中国服饰史》巨著。

学人们得以能大展宏图。

国家关心图书馆开发资源,促使学人们利用藏书,如校勘、出版《资治通鉴》、“二十四史”标点本、《红楼梦》校勘本、会注本、重印古方志。学者们为保护珍贵古籍,又从繁荣、丰富学术文化,与图书馆合作发掘、整理出很多传统文化的佳作。

十七年问,很多学者和学者型的藏书家在生前死后嘱语,向图书馆捐献平生聚集的书籍。诸如丁福保、张元济、柳亚子、郑振铎、周叔弢。柳亚子在1950年10月就将收藏的明清古籍图书以及二三十年代图书赠与上海图书馆,在逝世后家属遵嘱将他1938年以后收集的南明史料赠与北京图书馆。周叔弢早在1942年就自订了善本书目,并写下遗嘱,“四海澄清,宇内无事,应举赠国立图书馆,公之世人,是为善继吾志”。他在建国后的1952年、1955年和1972年三次捐赠图书与天津图书馆。图书是文化和历史的记录,是学家的智慧和知识的积累,因而藏书家和学者将书籍赠与图书馆正乃是适得其所了。

五六十年代,中华图书馆学者,包括版本学、目录学和情报咨询学等学者群星灿烂,几代学者云集一堂,他们有杜定友、刘国钧、皮高品、洪范五、陈乃乾、陈子彝、魏以新、吕绍虞、李芳馥、顾廷龙、潘景郑、陈誉、张毕来、潘天桢、陈石铭和葛正慧。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50年代尤其是1957年,很多颇有才华的学人从学校讲坛、研究所实验所以及其他从事上层建筑的领域被拉下马来,谪居图书馆,美其名是落实政策,如恽逸群、王元化、章培恒、王造时、徐中玉、向达、钱伟长。它虽然反映了当时对图书馆的看法,但对宁静淡泊的学人,并不因文化环境转换而消沉,于此却以潜心于学问研究别开洞天。如王元化,1962年和父亲王维周在闲居时,就上海图书馆原亚洲文会所藏吟唎《太平天国》翻译了完本的《太平天国革命亲历记》。章培恒利用图书馆书籍,而后写出《洪昇年谱》等文学研究大作。在阶级斗争暴风骤雨的年代,图书馆提供了一个相对安静场所。

十年“文革”,万花纷谢一时稀。全国图书馆事业也受到严重摧残和破坏,正常业务停顿,在所谓“反动学术权威”、“知识越多越反动”以及“读书无用论”的岁月里,学人们也和全民族遭到史无前例的打击,图书被查抄、焚毁,直到70年代,还是有控制的查阅,那个谈虎色变、颠倒的社会,既无图书馆的功能发挥,也不提倡、鼓励读书、治学。有例为证,1972年,语言学家吕叔湘为家乡江苏丹阳市中学捐款一万元,开办图书馆,并亲自作设计方案,还在信中说道:如经费不够,可再补充,但有关人员怕接受个人捐款办图书馆会被扣帽子,竞拒绝了。

同类推荐
  • 科技与传播

    科技与传播

    科学技术的传播是人类社会科学与技术系统得以产生和存续的基本前提,是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科技工作者进行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基本支持。科技传播是科技和社会的自我发展循环系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在当今社会,科学知识比人类历史上以往的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现代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已经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创新、传播和应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的能力和效率。
  •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近代以来日本的中国观(第五卷)

    从1945年日本战败到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的27年间,中日两国处于无邦交的敌对状态,随着冷战的开始和两大阵营的对立,分属于两大阵营的中国和日本,长期处于“既近又远”的隔绝对立状态。本书对如何把握这一时期的日本对华观,以及如何客观公正地评价日本的“对华行动选择”,作了系统的梳理。
  •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

    《教育七律》是一本介绍、考察教育诸要素及教育与学习过程的经典之作,全书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七大重要因素。本书在1884年首次出版,此后一度被有志从事宗教教育的年轻人用做教科书,也被教会学校的教师用做实用手册,帮助很多人在教学事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情概览

    三明市位于闽西北和闽中结合部,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总面积22959平方公里,远在旧石器时期就有古人类在此栖息。新中国成立后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三明市被辟为福建省工业基地。
  •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语文知识小丛书:修辞常识例话

    以国家正式颁布的语言文字规范为依据,对常见的语文现象进行明晰透彻的辨析。从字、词、句、段、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地讲析,包含了语文常识的方方面面。是各行各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读者的好帮手。
热门推荐
  • 非常难欺:女相独倾城

    非常难欺:女相独倾城

    乱世之中风云涌动,朝堂之中阴谋不断,沙场之上腥风血雨,人人都想成为这乱世雄主,人人都想统一天下,坐拥这锦绣河山!她为自己逝去的爱人守护临江。他为天下能早日安定协助郢国。她倔强从不服输,他内敛不愿表达,叶清绾曾质问她,是否认清过自己的真心?她内疚自责,强迫告诉自己,大师兄是兄,她爱的就是彭初辞,脑海里又浮现出少年满含愤恨的言语,“这是乱伦,为天下所不容!”这乱世能否有情?这苍天可否仁慈一次?
  • 隔着一个世界的爱恋

    隔着一个世界的爱恋

    一个普通的女孩,有着一个作家爸爸,却不能凸显出优秀的遗传基因,成为了一名并不被看好的医生,阴差阳错认识了帅气优秀的男主,经过一系列事情的磨合,两人的心逐渐交织在一起,成为了男女朋友,从此生活发生了改变。
  • 三千之境

    三千之境

    掌控着大陆一切的海域皇族,在一夜之间销声匿迹,十几年后,原本只属于海域皇族的能力在一个少年体内重生……
  • 菩萨处胎经

    菩萨处胎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

    《人性的弱点》是卡耐基成功学教育第一书,世界上最畅销、最经典、最实用的为人处世参考书。本书凝聚卡耐基的思想精华,帮助你解决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如何在你的日常生活、商务活动与社会交往中与人打交道,并有效地影响他人;如何击败人类的生存之敌——忧虑,以创造一种幸福美好的人生。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王小波全集(第二卷)

    对于以思维为乐趣的人而言,王小波无疑是他们最喜欢的作家之一。在王小波去世后的这些年,他提供的文本的价值不仅没有因他的离去而失色,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愈亦显现。他创造的文学与美,像一束强光,透过时间的阻隔,启迪了广大青年的心灵。为了纪念这位不朽作家离世十周年,首次编辑出版了《王小波全集》十卷本,该套书收录了王小波生前的重要著述,其中相当一部分是首次整理出来的思想火花。全套书分为杂文、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书信集及未竟稿,约200万字。每部均配有王小波亲笔签名的精美藏书票。
  •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千面郡主:王妃要出逃

    她好不容易接到一部戏,却在拍主角成亲的时候莫名其妙地穿越到了异世,而且穿着嫁衣华丽丽地穿越了的她,刚好还落到了新娘逃婚而去的新房里?这狗血的穿越事件怎么会让她给碰到?她可是还想着演好她的第一部戏好一炮走红呢,才不想待在这落后的古代当良家少妇!可是现在的状况是,人家新郎官似乎是赖上她了,还说什么既然都拜了堂了,那她就是自己的妻子,就连那妹妹逃婚跑了的皇帝都在这时候来凑了个热闹封了她个郡主……什么什么,难道以为人称“千面惜”的她是这么好欺负的吗?那么,腹黑王爷请接招,若是不能拿下她的心,那就别怪她包袱款款去出逃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厉少的契约宠妻

    厉少的契约宠妻

    签定契约,她接受他的禁锢和掠夺。他一开始就用交易划开结界,她也时时刻刻记着只是一场无关感情的来往,安心做他只懂听话的宠物。然而再多的冷漠坚定,都在他日渐温柔中沦陷。他为她一掷千金,在给她难堪的人面前出尽风头。他给她温暖依靠,在深夜的山顶上用身体为她取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久歌证

    久歌证

    直系横行,旁宗落道,九鼎三族,我为添脉!:“前方的扭曲让我走尽无尽坎坷,在星河灭世时我怀忘古今,物天之道不足道忆”《证道录》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