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亭立也在看顾嘉宁的作品。
她先是忍不住露出鄙夷的表情,因为那几张照片,根本与工作室的理念不挂钩——比如时尚,比如简约。
倒像是纪实。
Emily分别从两人的作品里挑出了三张。
顾嘉宁的从左到右,三张,三个场景,三个主角,甚至是三个年龄段。
第一张是个小孩,应该是混血,长相偏西方,金黄的长头发,脸上表情少了孩童的稚气,反而有股异样的冷意,紧抿着唇,浑身有股“拒绝”感,穿的更是没有花花绿绿或者精心雕琢,反而是有着成年人的元素,斜挎的豹纹小包,蓝灰色调的上衣,黑色基础款的裤子,搭配上也会随意系了条豹纹款的小围巾。
矛盾又融合,张扬也内敛。
李亭立脸上的鄙夷微顿。
而第二张,让她一下拧起了眉——是个流浪的旅人。
应该是在哪个底下通道里拍的吧,照片上的人,是个中年男人,微暗的光影里,还带着宽檐的帽子,普通的短袖长裤,很旧,是穿了很久自然形成的色调,但很干净,闭着眼玩乐器,面前是琴盒,里头没多少钱,应该穷困潦倒的,但这人脸上神情自然放松,甚至是带了一点得意的冲着镜头笑。
李亭立注意到,这人胸前是别了一枝花的——应该是从哪里捡到的,只有一枝,却被他仔仔细细别在身上。
而那第三张……
是个穿着复古的……妇人?
是上个世纪的风格,古早的时候应该是时髦的,一看就让人想到应该是妇人年轻时候时兴的。
而这人一看便是生活优渥养尊处优的那种贵妇人,保养很好,只是脸上再怎么都还是有了皱纹,尤其是笑着的时候,她坐在个四合院里,院不算大,也挺空,她手指着一处,好像在说着什么。
故事感……
李亭立一下想到这个词,这三张照片,你说上面的人美吗?
不,都是有瑕疵的。
小孩子是叛逆的,旅人是困顿的,妇人更是年老的,但偏偏,每一张又不会让人因为这些而心生厌恶,反而觉得和谐,觉得……忍不住想照片里的故事。
短短三张照片,李亭立目光离开的时候,脸上鄙夷的表情便落了去,变成了一点点思索的表情。
Emily静静等着她们看过对方的作品,将她们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
她微往后座,后背靠在椅背,说“本来应该上周五拿到你们的作品,因为我临时出差,延迟了两天,这是我的失误,最后补偿会体现在你们的工资单上。”
李亭立和顾嘉宁闻言才抬眼向她看来。
Emily手指在桌上微点了下,“这是你俩的作品。”
她看向李亭立,“小李,不得不说,拍摄技巧方面你的更胜一筹,颇有大片感。只是你们还记得我给你们考核任务的时候说了什么吗?”
说着她看向两人,顾嘉宁不由道:“你说,要我们自由发挥,说希望看到的成片,有我们真正对美的理解,还有对工作室的理解。”
Emily点点头,看向李亭立,“是的,对自己,对美的理解。不只是美,同样重要的,还有自己的理解。”
“亭立,我看你的作品,第一眼感觉是美,但美得很空泛,就像流水线整出来的美女,美是美,却还是少了自己的东西。”
“这是缺少灵魂的片子。连同你方才质疑我的话,你口口声声不离我们工作室的宗旨理念,可你偏偏忽略了我常说的另一点——独特。”
“每个人都独一无二,同样的,每件设计也该有独一无二的灵魂和价值。你不必怀疑自己的专业性,论专业手法,嘉宁现在比你弱,只是抱歉,套路和模板化的东西虽说是经过了市场检验的,但这不是我想要的,我想看到你们自己对美的理解,抱歉,目前你的强项不是我们最需要的。”
李亭立脸色微白,她手指微紧,咬了下唇,“你凭什么说我的作品没有灵魂?我承认顾嘉宁拍的有故事感,可工作室是服装设计,又不是人像!如果她的这种是你想要的,我也能拍!”
这次的语气已经多了些尖锐,顾嘉宁看向Emily,她并不怎么在意,只说,“是,我们是做服装的,可是,服装最终是给人穿的,为人所服务的,问题不是人像还是衣服,而是审美。我想看到你们觉得美的东西,你给我展现的,精致,华美,没有瑕疵,好是好,可我要的,是衣为人形,是没有被框架和刻板化的。如果你只认为我们是做漂亮好看衣服的工作室,我想你从根本上理解错了我们的理念。”
“现代人对‘美’这个概念太苛刻了,比如,瘦才是美的,年轻才是美的,无瑕疵才是美的,好像拥有了这些刻板化的东西才能得到美,殊不知,追求完美这件事,本身就是件很不美好的事。”
“为什么就不能接受真实的自己呢?”
“可能不那么完美,但这就是我们啊,完美是美,瑕疵也可以是独一无二的美。”
“我这个人呢,其实还是有点理想化的——我希望尽我所能,给这个行业带来一点改变,而衣服,只是一种形式吧。”
在顾嘉宁的感觉里,Emily是个精致干练又有一股冲劲甚至有点强势的女强人,她总是很忙,除了最初的面试,顾嘉宁进工作室以来,头一次听她说这么多,不免花了一会细想消化,再看向她时,就多了些佩服。
她觉得这种人,就是格局大,有能力,并且哪怕自己想要实现的任重道远,也愿意为之做些什么的人,很酷。
李亭立不知是不是也被这番话惊到了些,她拧着眉,一时没有说话。
Emily看着她,“还是不服气?那么这样,我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俩现场回答一下。”
李亭立抬眼,顾嘉宁也看过去。
“你们以后的工作就是摄影,那么我问你们,你们觉得摄影是什么,用一个词回答我。”
摄影是什么?
两人同时陷入思考,Emily也并不催她们,等过了一会才说,“亭立你说。”
李亭立抿了下唇,这次没了先前的果决,犹疑了下,说,“记录。我觉得摄影,就是记录。”
Emily没有评价,只看向顾嘉宁,“嘉宁,你觉得呢,摄影是什么?”
李亭立也向她看来,顾嘉宁觉得自己身上肩负着Emily的某种期许,她的回答不只是代表自己,还是代表着一种证明,证明Emily的选择是对的。
“我觉得,”她开口,声音有些缓,却没有迟疑,她说,“我觉得摄影是表达。”
是了,表达。
不同的手法是不同的叙述方法,就好像写作有议论文说明文一样,摄影是记录当下,更是向后来看到照片的人,表达着当时记录的场景,蕴含的情绪,还有拍摄者的感觉,等等。
在她目前有限的认知里,Emily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这个词就浮出心绪——原本就存在的,只是有些模糊,而在思索这个问题时,这个词便顺理成章而出。
顾嘉宁迎着二人的目光,没有犹疑退却。
缓缓的,Emily点了下头,她没有说什么,眼里却有一丝赞赏。
顾嘉宁微微松了口气,还好没让她失望。
“我懂了,”李亭立开口,声音有些沉哑,她眼神复杂的看了眼顾嘉宁,而后看向Emily,“我懂你说的意思了,但我并不认为我的是错的,只是我跟顾嘉宁从根本上的理解便不同,而工作室的理念与她的更契合罢了。”
她起身,“那么,没有留下也不算什么遗憾,理念不同无法强融。感谢艾姐这段时间的照顾,就是不能留下,我们也还是同行。”说着向Emily伸手,Emily也起身,跟她握了握手。
“还有嘉宁,”李亭立转向她,也伸手,“希望你在这里做得开心。”
不管这话多少真意,顾嘉宁也忙伸手跟她握住,“你也是,希望你有更好的发展。”
“那当然,”李亭立一笑,收拾起自己的东西,“那么艾总,我去人事走程序了。”
Emily点头,她便往外走去。
直到她出去,顾嘉宁都觉得,李亭立不该做摄影,她应该更适合商务——没有贬低的意思,她就是那种非常识时务,随时都抛开情绪,迅速分析出对自己最有利的局势并作出反应的人。
这不得不说也是另一种天赋。
反正顾嘉宁做不到,倘若她要是没能留下,想必做不到这么潇洒的离开姿态。
办公室只剩两人,Emily看她一眼,“行了,出去工作吧,待会人事会找你办转正。”
顾嘉宁回神,点头应声,就见Emily目光已经落到电脑上忙其他工作,她搬着椅子走了两步,还是停下,“艾总。”
“说。”Emily没抬头。
“你不失望吗?”
还是问了出来。
Emily闻言,手下动作一顿,抬头,挑了下眉,“我为什么要失望。”
顾嘉宁犹豫了下,“因为李亭立她……”
“她最后说的觉得她没有错的话?”
顾嘉宁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