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33200000002

第2章

1

对探险者而言,好奇非常重要。这是我所能想象的最纯粹的一种快乐。我特别喜欢这种感觉。我时常会感到好奇,几乎可以说是随时随地:无论是在旅行、阅读、遇到什么人的时候,还是在坐下来写作、感觉到心脏跳动、看到太阳升起的时候,都是如此。我认为好奇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最强大的力量,也是最好的天赋。我不仅在探险途中时时感受到好奇,在我当父亲和出版人的时候,也是一样。我享受它,希望不被打扰地享受它。

科学家能够发现真理。我也希望自己能发现真理,但我知道这并不适合我。从以前到现在,我对几乎所有事情的看法都发生过变化。我的好奇很多时候只是因为好奇本身。它自己就是目的。一段小小的发现之旅。当然,有的时候它也会自然而然地带来更多的知识。

另外一些时候,好奇并非我的自主选择,是它不肯放过我。一些念头和过去不愉快的事情会不由自主地浮出水面,就像堵在我的胃里一样,让我无法停止去想它可能会是怎样。

有一次,我堂姐来家里吃晚饭,送了我一本约恩·福瑟[1]的诗集。她走之后,我躺在床上翻看这本书。快要关灯睡觉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句话:有种爱,没有人记得。他想说什么?隐匿的、看不见的爱吗?他是不是在说安静呢?我放下书,躺在床上思考。好的诗歌经常让我想起那些伟大的探险家。他选择正确的字句,点燃我的思考,就像我小时候读到的那些探险家的日记一样。我在睡着之前决定第二天一早起来就给福瑟写信,问问他是怎么想的。

“从某种程度上说,安静会说话。”我写给福瑟的邮件才发出六分钟,就收到了回信。就像他一直在等着我这封信似的。但事实当然不是这样,我和他很久都没联系了。

安静确实会说话。它不但会说话,你还要和它对话,才能完全引出潜藏在它之中的力量。“或许是因为安静中包含好奇,但它也有自己的力量,是的,就像是在大海或无垠的雪原上一样。如果你不为这种力量感到好奇,就会对此心生恐惧。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害怕安静(以及,为什么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能听到音乐),这大概就是原因所在。”

我体会过福瑟说的这种恐惧。我不知道它具体是对什么的恐惧。但它让我无法专注于当下,必须做点什么来逃避安静。我会发短信,放音乐,听广播,或是开始胡思乱想,而不是静下来,在那一刻把世界关在门外。

我觉得福瑟没有定义的那种恐惧正是对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恐惧。我的懦弱让我想要回避它。

注释

[1]挪威当代著名剧作家、诗人,曾获得“国际易卜生奖”,是诺贝尔文学奖提名呼声很高的作家。

2

南极是我去过的最安静的地方。我孤身前往南极点,在广袤而单调的风景中,除了我自己弄出的声音,没有任何别的人造的声音。独自一人行走在冰面上,深入无垠的白色王国,我能听到并感觉到安静。

由北向南穿越世界上最冷的大陆,所有的一切都是白色的平面,一公里又一公里,向着地平线延伸。在你脚下,是压在地表的三千万立方公里的冰。

不过,在独自度过那么长时间后,我开始发现没有什么东西是完全平的。冰和雪构成大大小小抽象的形状,单调的白色变成了无数有细微差别的白色。雪呈现微微的蓝色,加上一点点红色、绿色和粉色。我感觉到自然在不断变化,但是我错了,我周围的景物没有变,是我变了。“在挪威的时候,我只会享受那些大的东西。到了这里,我学会了享受小小的快乐。雪原上细微的颜色变化。风。云的形状。安静。”在旅程的第二十二天,我在日记里写下了这样的话。

小的时候,我总觉得蜗牛很神奇,因为它一直把家背在背上。在南极的这次探险中,我更加感受到了蜗牛的神奇。在整个旅程中,我所需的食物、装备和燃料都装在一个大包裹里拖在身后。我没有开口说过话,一直保持沉默。五十个日夜里,我没有无线电或是网络,也没有带任何活的东西。我每天不断向南前行。哪怕是在因为绳子断掉或是差点掉到裂缝里而无比愤怒的时候,我都忍住了骂脏话的冲动(说脏话会把你整个人往下拉,让你的情绪变得更坏。所以,我在探险的时候从来不骂脏话)。

在挪威的时候,你身边总会有车经过,有电话在响,铃声或是振动,有人说话,低声细语或是大喊大叫。周围的声音多到你听不过来。但在这里,一切是那么不同。自然化身安静与我交谈。越安静,我能听到的就越多。

当我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如果风不猛烈,我就能体验到那种震耳欲聋的安静。当风停下的时候,连雪花也显得那么安静。我越来越关注我所在的世界。我不被任何东西干扰,脑海中只有自己的想象和想法。未来不再重要,我也不再留意过去。我体会到的是我生命中的此刻。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说过,世界在你进入其中的时候就消失了。这正是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

我感觉到,我就是周围环境的延伸。没有人和我说话,我就和大自然对话。我脑中的想法越过原野,向着高山而去,另一些想法则被送到我耳中。

在南极探险日记里,我写道:我们很容易觉得一片无法去旅行、去体验和见证的大陆没有价值。我们觉得一个地方的价值在于我们去到那里、拍下照片并和别人分享。“南极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依旧是遥远而陌生的。但当我来到这里,我希望它今后还能继续保持这样。我这么想不是因为我不希望更多人能得到和我一样的体验,而是我觉得南极的使命之一就是保留一块陌生之地。”在旅程的第二十七天,我写下了这些文字。我现在依然相信,我们需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一些地方没有被彻底研究和了解,世界上还有一块大陆是神秘的,几乎没有被触碰过,“能让人依旧保有幻想”,南极对人类未来的最大价值之一就在于此。

到达南极点的秘诀无非是足够多次把一只脚放到另一只脚前面。从技术上说,这很容易。哪怕一只老鼠也能吃掉一头大象,只要它咬足够多口。困难在于,你得想要这么做。最大的挑战是每天早晨在零下五十摄氏度的温度下起床。无论是今天,还是在罗阿尔·阿蒙森[1]和罗伯特·斯科特[2]的年代都是如此。第二大挑战呢?是让自己能心平气和。

安静存在于我之中。与世界断开联系,只有我自己。我被迫回想我曾经有过的想法,甚至感觉。南极是世界上最大的荒原,这里由水组成,日照时间比加利福尼亚南部还要长。这里没有地方可以供你躲藏。在这里,我们在文明社会里习惯的善意的谎言或是半真半假的事实没有任何意义。

听上去,你可能会觉得我一路都在冥想。事实并不是这样。当寒冷和狂风袭来的时候,我好像在被撕扯。我冷到痛哭。鼻子、手指和脚趾慢慢变白,然后失去知觉。在肢体刚被冻伤的时候,你会感觉到疼痛,之后就感觉不到了。解冻的时候,疼痛会再次袭来。我把携带的所有能源都用于取暖了。解冻比冻伤更痛苦。不过,就在同一天,当我身体里储存了热量之后,我又有精力做白日梦了。

在南极点,有一个美国人建的基地。科学家和后勤人员在这里一待就是好几个月,与世隔绝。有一年,一共有九十九个人在基地过圣诞节。其中有一个人拿出九十九块石头,发给大家做圣诞礼物,自己也留了一块。这些人在好几个月里没见过一块石头。有些人甚至在超过一年的时间里只能看见冰和人造的东西。所有人都静静地坐着,观察和感受自己拿到的那块石头。他们把它握在手心里,感受着它。没有人说话。

注释

[1]罗阿尔·阿蒙森(1872—1928),挪威著名探险家,世界上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

[2]罗伯特·斯科特(1868—1912),英国著名探险家,与阿蒙森竞赛做第一个抵达南极点的人。他晚于阿蒙森抵达南极点,很不幸在返程时遇难。

3

在去南极点的路上,我想象有人从月球看向地球。没有声音能穿越三十九万公里的距离从地球到达那里,但他能看见我们的星球。如果他往南看,他就会看到一个穿着蓝色防风衣的男孩慢慢地深入冰原,到了晚上就搭个帐篷。第二天,他还是做一样的事情。一星期又一星期,他朝着一个方向滑雪前行。月亮上的人肯定会觉得我疯了。这个想法让我在独自前行时情绪有些低落。

有一天傍晚,当我准备结束一天的滑雪开始搭帐篷的时候,我抬头看了看天空。我想象那个在月亮上的人的目光投向了我的北方。在那里,他会看到数千,不,数百万人每天一大早离开自己的小房子,坐在车里,堵上几分钟或是一个小时,就像无声电影里那样。随后,他们来到一个大房子里,在之后的八个、十个甚至十二个小时里,坐在一块屏幕前,直到再次汇入拥堵的车流,回到自己小小的房子里。他们在那里吃晚餐,在每天晚上的同一时间看电视新闻。年复一年。

这让我突然意识到,随着时间流逝,唯一的区别无非就是,他们中的一些人和其他人相比,可以在晚上住大一点的房子。于是,那天晚上,当我解下雪板,开始搭帐篷的时候,我觉得心里更平静,更满意了。

4

在学校里,我学习过有关声波的知识。声音是一种物理存在,可以用分贝来计量。不过我觉得用数值来计量声音其实没什么意义。安静更多是一种想法,一种感觉,一种想象。你周围的安静可以包含很多东西。不过对我而言,最有讨论价值的安静存在于我的内心。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我自己创造的安静。因此,我不再寻求周围绝对的安静。我想追求的安静不过是个人的一种体验罢了。

我问过一个足球前锋,在坐满了球迷的体育场上,触碰到球,准备射门得分的时候,他对声音的体验是怎样的。他告诉我,在他把球踢出去的那一刻,哪怕场上的声音震耳欲聋,他也什么都听不到。他自己是最先知道球进了的人,然后他发出欢呼声。在那之后的一瞬间,对他而言,全场好像还是没有声音。随后队友们也看到球越过了门线,他们和他一同庆祝。在那之后才是球迷们,所有人一同庆祝。整个过程大概也就一到两秒。

当然了,球场上永远都充满了高分贝的声音。

我相信所有人都能发现内心的安静。它一直都在那里,尽管我们周围充斥着各种声音。在大海深处,在波涛之下,你会找到安静。站在淋浴房里让水从头顶浇下来,盯着燃烧的火堆,在森林里的池塘中游泳,或者到荒原徒步,你都能体会到那种完美的安静。我深深地爱着它。

在奥斯陆,这会困难一些。我在城里上班,所以有时候我必须为自己创造安静。噪声太大的时候,我会把音乐开得更响,不是为了造成更多干扰,而是为了盖住别的声音。如果正好是我熟悉的音乐,就会有用。严格来说,如果意愿足够强,我相信你哪怕在奥斯陆机场的行李传送带旁都能体验到安静。有个朋友告诉我,他只有在开车的时候才能确确实实地体验到安静。挪威有句谚语,重要的不是怎么获得,而是怎么面对。不过,对我而言,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安静最有价值。在大自然中,我最能体会到回家的感觉。如果无法将在大自然中获得的安静体验带回都市生活中,我会因为太想念那种体验,更频繁地回到大自然中。

在北极的冰面上向着北方进发的时候,时不时会听到各种声音。北极是一片被大陆环抱的海,这与被海环抱的南极大陆正好相反。北冰洋深三千米,表面覆盖着冰层。冰块随着风和洋流不断移动。巨大的白色冰块因为自然的力量不断发出声响。冰层最薄的地方只有几厘米厚,人走过去会发出碎裂的声音。

一九九〇年五月,我和博尔格·奥斯兰德抵达北极点后第二天,正好有一架美国侦察机飞过。飞行员想透过窗户看看北极点,结果看到了我们。他们非常惊讶,这里居然还有人。为了对两个饿得皮包骨的极地探险者表达善意,他们扔下一个装着食物的包裹,然后飞走了。在零下五十四摄氏度的环境中度过了五十八个日夜之后,我们身体中大部分脂肪都燃烧掉了,消失的还有肌肉。为了维持进度,我们把一天从二十四小时延长到了三十小时,这样我们每天能走十七个小时。有时候,寒冷和饥饿让我们无法入睡。从飞机上丢下来的食物被均分成两份,放在睡觉的垫子上。我想直接把食物都吃掉,可博尔格建议我们先不要吃,再等一等。我们两个安静地看着食物,默默地数到十再开始吃。这是一种克制,提醒我们得到往往也伴随着牺牲。我从未觉得自己那么富有过。等待和盯着食物看或许有些奇怪,但经过那道程序之后,食物变得更美味了。

我不织毛衣,但看到有人织毛衣,我会觉得她体会到的内心的安静和我在探险途中体会到的应该是一样的,尽管她周围并不安静。不仅仅是探险时,阅读、演奏音乐、冥想、做爱、滑雪、做瑜伽,或是什么都不干,静静地坐着,我也有同样的体会。作为出版人,我知道我们卖出了成千上万本有关编织、酿啤酒和堆木头的书。这说明所有人,起码是很多人,都希望能回到一些原始的事情中来发现安静。无论是在地下室酿啤酒还是织毛衣,你被打扰的概率比较低,你可以沉浸在你正在做的事情之中。正是这种你知道你不会被打扰的感觉解释了为什么我有时候喜欢一个人待着。而一个人待着,在当前这个时代,是相当奢侈的事情。

这算不上是一种趋势或潮流,但在我眼中它代表了人类深层次的需求。不管是织毛衣、酿啤酒还是劈柴,都有相似之处。你设定一个目标,然后完成它。不是一次性做完,而是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你用你的手或身体创造了某种东西。当你的身体运动的时候,你的思想也跟着运动。我特别享受快感从身体流动到大脑的感觉,而不是从大脑流动到身体。不管是带来热量的柴火,还是承载你心意的毛衣,都不能被简单地打印出来。它确确实实是你用双手做出来的东西,给你和他人带来快乐。

同类推荐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 潦草

    潦草

    这是一本关于生活和生命的散文笔记,作者贾行家以凝胶一般的文笔和极为罕见的赤诚,一笔一画刻录下这些“一闪念、一片断、一言行、一场景、一旧事”,又由“市井”“乡里”“风物”“活受”“无常”“弃绝”“畸零”“柔软”“活法”“外邦”“卑污”“阴森”“仇隙”“行业”“温故”等线索缀连,展现广阔的人生、人心与人性,钩画出一个个潦草的生命,以及我们对于生命的潦草。诚如作者所说:由于人的渺小,“现实”永远令人惊奇。
  • 蓝蝴蝶

    蓝蝴蝶

    本书是一个电影文学剧本集,收入作者所写电影剧本六部。作者取材广泛,内容丰富。历史与现实,地域与风情。有现今繁华都市的复杂爱情,也有早期电影名人的曲折人生。有江南古镇破落子弟的欲望,也有岭南民国侨乡演绎的奇情。有坚守人生准则的草原画家,也有决意复仇的徽州弱女。蓝蝴蝶飘忽着儒林幽魂,红碉楼隐现出人性之谜。作者写作技巧娴熟,剧本内蕴丰厚,渗透着诗性的特质。同时文学性强,具有可读性,亦可作为电影小说欣赏,非常适合各种层次读者的案头阅读。
  • 范稳自选集

    范稳自选集

    本书精选了范稳关于藏地文化历史和文化抗战两大主题创作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包括“藏地三部曲”《水乳大地》《悲悯大地》《大地雅歌》,以及《重庆之眼》和最新作品《吾血吾土》。虽是摘选,但每部书都尽量保持了故事和人物命运的逻辑性和美感,可谓故事和文字的“精华素”,其中充满民族与信仰的砥砺与碰撞,坚守与交融,涌动着强烈动人的情感。
  • 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

    头和尾:赵丽宏序跋二集

    赵丽宏乃上海市作协副主席,本书为2002年至今作者为全国百余位作家作品写的序和跋的汇编。文字灵动、真诚,展示了作者作为著名诗人和散文家的人文情怀和文学造诣。此书可以使读者感受到篇幅短小的“序”或“跋”也能写出如此不同的意味,对喜爱中国文学的读者是很好的奉献。
热门推荐
  •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

    《巫地传说》正是一部湘西南农村的现代异闻录,其中令人咋舌的异人、通灵的师公、让很多女子甘愿委身的“洞神”等异端,还有鲁班术、梅山法等这些湘西南人历代崇奉的巫术,无不让人惊异、惑乱。世代相传的与自然神灵紧密连通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模式在现代文明的激荡下渐趋化甚至消亡……
  • 遇上骄阳遇见你

    遇上骄阳遇见你

    【甜而不腻的宠文!】 一朝分别,便是十年。顾墨卿从来没想过,会有那么一个女孩根深蒂固的埋藏在他心里。时过迁境,再次相见好似大家都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他对她的爱……十年前那场不告而别的分离,那一句没来得及说出来口的“我喜欢你!”,这次他通通的都要连本带利讨回来!
  • 总裁我更爱你

    总裁我更爱你

    楚云落在处于宁海市的C大上学,是C大文学系的学生。入校后楚云落遇到了自己初中时的好友杨晴,杨晴中学与楚云落同学,后迁至宁海市。楚云落在大学里参加了美术社团,在楚云落大三时美术社团组织了一个问卷调查活动,活动前夕楚云落得知自己的结业论文原本有秦萌萌代写结果却阴差阳错要自己负责,内容恰好与下礼拜的美术社团活动有关,楚云落回宿舍向舍友抱怨完之后决定用心参加活动。楚云落的舍友包括同系生秦萌萌,好友杨晴以及死宅拉拉。楚云落大一时就加入美术社团,偷用社团中供高级团员使用的昂贵颜料被付康久捉拿现场,付康久就此对她暗生情愫,经由付康久老乡……
  • 马嘉祺之余下的念想

    马嘉祺之余下的念想

    余下的念想,是我对你的思念你好,马嘉祺再见了……
  • 减肥方法大PK

    减肥方法大PK

    饮食合理的话,吃的也挺饱,而且也不会让你长那么多肥肉;如果吃得不合理,自己觉得好像也没吃多少,但是可能也瘦不下去。里边学问很大,现在大家都在说减肥,但是用的减肥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各式各样,哪些方法最科学有效呢?哪些方法不可取呢?本书将为大家一一讲解。
  • 重生之爆萌甜妻养成记

    重生之爆萌甜妻养成记

    上辈子锦瑟被那个顶着亲妈的名义却干着后妈之事的女人害死,临死之前才知道这辈子唯一真心实意对她好的竟是那个,她恨了二十多年、叫了二十多年“爸爸”却跟她毫无血缘关系的男人——顾华年。于是重生的锦瑟只有两个目标——拍死后妈和恶毒姐姐,报答真心对她好的顾华年。却万万没想到啊,这报答着报答着却把自己给赔进去了,谁来告诉她这邪笑着扑倒她的男人是谁……
  • 正妻攻略

    正妻攻略

    红云想尽了办法也不能逃过这一劫,她跟这货前世好似怨家不清不楚,如今才导致两人是纠缠不清。豪门恩怨事非多,婆婆是填房,小姑是阴毒,小叔又风流……总之这是小家碧玉如何成为一位豪门小霸正妻的故事!
  • 高冷老公快点赞

    高冷老公快点赞

    豪门、私人会所。容湘踩着人生第一次穿的高跟鞋,底气不足的走在昂贵的地毯上。她心里直打鼓,……
  • 沸腾的小镇

    沸腾的小镇

    云卷云舒,何其自在;潺潺流水,何其清澈,深谷幽兰,又何其高洁!放眼沃野苍穹,自然中自然相,分明是无垠的朗朗!但就偏有那阴霾狂飙之时,摧得落红满地,将美撕得粉碎!使得人们不得不去颤栗地去面对:心灵一次又一次痛苦地搏击和生命的惨烈,不信,请你走进这“沸腾的小镇”,随着女主人公田春媛艰辛的步履,去了解她那曾被任意肆虐的青春年华,那曾被人居心叵测算计的命运!
  • 斗罗大陆之玄霸九天

    斗罗大陆之玄霸九天

    手握上古神器,坐拥四大神兽,穿越后天赋异禀的他能否在异界大陆叱咤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