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1100000002

第2章 送给年轻人的第1份礼物:没有任何借口

——聪明人不找借口找方法

在西点军校,教官指导学生时常告诉他们:“不要假设自己手中的剑再长一点,你就可以击败对方了。事实是,无论你的剑有多长,如果不主动进攻,也无济于事。只要你前进一步,你的剑自然就变长了。”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任何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位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著名的美国西点军校有一个久远的传统,遇到学长或军官问话,新生只能有四种回答:

“报告长官,是。”

“报告长官,不是。”

“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报告长官,我不知道。”

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其中“没有任何借口”是许多人一开始最不适应,但随后最为推崇的一句话。

新生可能会觉得这个制度不尽公平,例如军官问你:“你的皮鞋这样算擦亮了吗?”你当然希望为自己辩解,如“报告长官,排队的时候有位同学不小心踩到了我”。但是,如果你只能有以上四种回答,别无其他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你也许只能说:“报告长官,不是。”如果军官再问为什么,唯一适当的回答只有:“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

在西点军校,接到命令时,他们“保证完成任务”,没有任何借口;遇到困难时,他们要努力寻找方法,不找任何借口;违反纪律时,他们要勇于承担责任,没有任何借口;面临挫折时,他们要挺身而出,没有任何借口!

在“二战”时期,盟军决定在诺曼底登陆。在正式登陆之前,艾森豪威尔决定在另外一个海滩先尝试一下登陆的困难。他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三位部下。经过多次的讨论,那三位部下一致认为这是一次不可能成功的行动,所以他们力劝艾森豪威尔取消这个计划。后来,艾森豪威尔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希曼将军,希曼将军义无反顾地接受了这一任务。这一次战斗是极其惨烈的,盟军损失将近1500人,几乎全军覆没。但是这一场战斗为后来的诺曼底登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使诺曼底登陆一举成功。

希曼将军就是一位服从指挥、具有强大执行力的优秀将才。他接到任务后不多说一句话,就是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这种强大的执行力来源于士兵心目中“没有任何借口”的意识。

从西点军校出来的学生许多后来都成为杰出将领或商界奇才,不能不说这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功劳。联邦德国有机化学家齐格勒建议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够随心所欲从事自己要做的事情。”

尽自己的本分就要求我们勇于承担责任,承担与面对是一对姐妹,面对是敢于正视问题,而承担意味着有责任解决问题,让自己担当起来。没有勇气,承担就没有基础;没有承担,面对就没有价值。放弃承担,就是放弃一切。假如一个人除为自己承担之外,还能为他人承担,他就会无往而不胜。

人们必须付出巨大的心力才能够成为卓越的人,如果只是找个借口搪塞为什么自己不全力以赴,那真是不用费什么力气。

一个被学生的“借口”搞得不胜其烦的老师在办公室里贴上了这样的标语:这里是“无借口区”。他宣布该月是“无借口月”,并告诉所有人:在本月,我们只解决问题,我们不找借口。

找借口的代价非常大,因为你不愿正视事实,只是千方百计地想着如何推脱责任。一个令我们心安理得的借口,往往使我们失去改正错误的机会,更使我们失去进步的动力。世界上喜欢找借口的人很多,他们自欺欺人、善于为自己的错误寻找借口,结果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受伤害的却总是自己。各类借口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让你不断地为自己的失职推脱,长此以往,你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任由借口牵着你的鼻子走。

不要放弃,面对艰巨的任务不要寻找任何借口,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最有效的复命原则。

一个习惯找借口的人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遇到问题就找借口推脱的人是无法成大器的。无法在实践中不断磨炼,发现自己的缺点,并不断修正,所以无法取得进步,因为当别人都在往前跑的时候,他却在原地踏步。只有抛弃借口,认真落实,我们才能与成功真正牵手结缘。

拒绝借口,用行动去落实

巴顿将军在他的战争回忆录《我所知道的战争》中,曾写到这样一个细节:“我要提拔人时常常把所有的候选人排到一起,给他们提一个我想要他们解决的问题。我说:‘伙计们,我要在仓库后面挖一条战壕,8英尺(1英尺=0.3048米)长,3英尺宽,6英寸(1英寸=0.0254米)深。’我就告诉他们那么多。那是一个有窗户的仓库。候选人正在检查工具时,我走进仓库,通过窗户观察他们。我看到伙计们把锹和镐都放到仓库后面的地上。他们休息几分钟后开始议论我为什么要他们挖这么浅的战壕。他们中有人说6英寸深还不够当火炮掩体,其他人争论说这样的战壕太热或太冷。如果伙计们是军官,他们会抱怨他们不该干挖战壕这么普通的体力劳动。最后,有个伙计对别人下命令:‘让我们把战壕挖好后离开这里吧。那个老畜生想用战壕干什么都没关系。’”

最后,巴顿写道:“那个伙计得到了提拔。我必须挑选不找任何借口完成任务的人。”

执行任务,不找任何借口地去落实,这是千百年来每个士兵乃至将军最基本的职责。军人的天职就是无条件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全力以赴地完成,即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在所不惜。不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性格特征,他们知道失败的原因,并且对于自己有着他们认为的一套托词,而成功的人却从来不找任何借口。

当西点军校毕业的格兰特将军赢得了美国内战的胜利,开辟了美国历史的新篇章后,很多人开始寻找格兰特制胜的原因。在格兰特将军做了美国总统后,有一次,他到西点军校视察,一名学生毕恭毕敬地对格兰特说:

“总统先生,请问西点军校授予您什么精神使您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没有任何借口!”格兰特的回答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如果您在战争中打了败仗,您必须为自己的失败找一个借口时,您怎么做?”

“我唯一的借口就是没有任何借口。”

哲学家艾乐勃·赫巴德说:“我对自己一向是个迷,为何人们用这么多的时间制造借口以掩饰他们的弱点,并且故意愚弄自己。如果用在正确的用途上,这些时间足够矫正这些弱点,那时便不需要借口了。”

比尔·盖茨也说:“一心想着享乐,又为享乐找借口,这就是怠惰。”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能找到“充分”的理由证明“失败与我无关”,即使对于关系到自身前途和命运的问题,我们也能够找出理由来为自己开脱。当我们以别人配合不利为借口时,其实就是在纵容自己的依赖心;当我们抱怨环境不好、机会难寻的时候,其实正在姑息自己的懦弱和懒惰。

一个又一个的借口只会使我们的激情、热情和信心全都退缩到阴暗的角落里,而自己的自私、怯懦、懈怠、懒惰等却披着借口的外衣堂而皇之地登上舞台。

1861年,林肯就职总统之后发现美国对战争的准备严重不足。联邦只有一支装备简陋、训练欠缺的16000人的队伍,而它的指挥官——斯科特,已是一位75岁高龄的老将军。林肯非常清楚,为了拯救整个国家免于分裂,他需要一个具有执行力的人,林肯选定了乔治·麦克莱伦。

麦克莱伦有极高的声望且极富军事才能,但是他的一个致命弱点掩盖了其军事生涯的所有优秀表现,那就是他总是瞻前顾后,习惯于过多地思考问题,然后寻找理所当然的借口而不肯采取行动。

将近三个月过去了,麦克莱伦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林肯只能一次次督促他行动。

1862年4月9日,林肯再次给麦克莱伦写信督促他采取行动。“我再次告诉你,你不管怎样也得进攻一次吧!”在信的结尾林肯甚至恳切地写道,“我希望你明白,我从来没有这样友好地给你写过信,实际上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支持你,但无论如何能不能不找任何借口,打上一仗?”

在林肯发出此信之后的一个月,麦克莱伦的军队继续延误战事,林肯只得在国务卿斯坦顿和蔡斯的陪同下亲临前线督战,而麦克莱伦竟然借口脱不开身不肯来与林肯会合,于是林肯撤换了麦克莱伦。1862年7月11日,林肯委任亨利·哈勒克将军为联邦军司令,这时距麦克莱伦被任命为联邦总司令的时间还不到一年。

懦弱的人寻找借口,想通过借口心安理得地为自己开脱;失败的人寻找借口,想通过借口原谅自己,也求得别人的原谅;平庸的人寻找借口,想通过借口欺骗自己,也使别人受骗。但是,借口不是理由,找借口给人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让你失去实现成功的机会,最终一事无成。

美国教育家乔治·华盛顿·卡佛说:“99%的人之所以做事失败,是因为他们有找借口的恶习。”

别让借口成为一种习惯

“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观念,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以养成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毅力。它让每一个学员懂得:工作中是没有任何借口的,失败是没有任何借口的,人生也没有任何借口。

“没有任何借口”看起来似乎很绝对、很不公平,但是人生并不是永远公平的。西点就是要让学员明白:无论遭遇什么样的环境,都必须学会对自己的一切行为负责。学员在校时只是年轻的军校学生,但是日后肩负的却是关系到自己和其他人的生死存亡乃至整个国家安全的重任。在生死关头,你还能到哪里去找借口?哪怕最后找到了失败的借口又能如何?“没有任何借口”的训练,让西点学员养成了毫不畏惧的决心、坚强的毅力、完美的执行力以及在限定时间内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的信心和信念。

西点学员们并不见得有超凡的能力,但他们却有超凡的心态。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抓住机遇并创造机遇,而不是一遇到困难就逃避退缩,为自己寻找借口。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千万别找借口!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缺少的正是那种想尽办法去完成任务,而不是去寻找任何借口的人。但是,不幸的是,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或那样的借口。借口在我们的耳畔窃窃私语,告诉我们不能做某事或做不好某事的理由,它们好像是“理智的声音”“合情合理的解释”,冠冕而堂皇。上班迟到了,会有“路上堵车”“手表停了”“今天家里事太多”等借口;业务拓展不开、工作无业绩,会有“制度不行”“政策不好”或“我已经尽力了”等借口。总之,事情做砸了有借口,任务没完成有借口。只要有心去找,借口无处不在。做不好一件事情,完不成一项任务,有成千上万条借口在那儿响应你、声援你、支持你,抱怨、推诿、迁怒、愤世嫉俗成了最好的解脱。有多少人把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而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责任啊!

借口就是一张敷衍别人、原谅自己的“挡箭牌”,就是一个掩饰弱点、推卸责任的“万能器”。事情一旦办砸了,就要找出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以换得他人的理解和原谅。找到借口的好处是能把自己的过失掩盖掉,心理上得到暂时的平衡。但长此以往,因为有各种各样的借口可找,人就会疏于努力,不再想方设法争取成功,而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如何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上。

事实上,把事情“太困难、太无头绪、太麻烦、太花费时间”等种种理由合理化,确实要比相信“只要我们足够努力、勤奋,就能完成任何事”的信念容易得多,但如果你经常为自己找借口,你就不能完成任何事,这对你以后的职业生涯也是极为不利的。

许多人生中的失败,就是因为那些一直麻醉着我们的借口。当我们处在逆境时,只要去找借口,总是能找到的。不可否认,许多借口的确很有道理,但恰恰就是因为有很多有时还是很合理的借口可找,心理上的愧疚感就会减轻,吸取的教训就不再那么深刻,争取成功的愿望就变得不那么强烈。反之,“没有任何借口”则恰恰把你逼进了死胡同,让你没有退路、没有选择,让你的心灵上时刻载着很大的压力去拼搏,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也只有这时,你内在的潜能才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你的能力也才能变得让你自己都不会相信,而成功就在不远的地方向你招手。

不知道就是还要努力

借口的实质就是推卸责任,在责任与借口之间,你的选择往往就代表着你的态度。如果选择了借口,那么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当我们确实遇到不知道的问题时,我们完全可以回答“我不知道”。

每个人的知识水平是有限的,“不知道”只是代表你现在水平还不够,还得去努力学习。“不知道”代表的并不是可耻,而是真诚与称职的表现。

不知道是诚实的表现,也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任的表现。这在某些方面恰恰是自信的表现。一个人在失去了自信的时候,容易为自己找到很多借口,这其实是一种逃避行为。

麦肯锡咨询顾问埃森·拉塞尔的一次经历很能说明问题。他说:“有一天早晨,我们的客户——一家名列《财富》500强的制造公司召开了一个重要的项目推介会。我们的项目主管约翰和整个团队把说明情况的各个部分都过了一遍。我把自己的这一部分已经过完了,前一天晚上我一直干到凌晨4点才把它整理完,当时我是筋疲力尽。”

“当讨论转向另一部分时(这一部分与我无关,而且我对这一部分也知之甚少),我的脑子开始抛锚了,一个劲地想睡觉。我可以听见团队的其他人在讨论不同的观点,但话从我的脑子里滑了过去,就像水从小孩的手指间流过去了一样。”

“突然,约翰问了我一句:‘那么,埃森,你对苏茜的观点怎么看?’我一下子就惊醒了。一时的惊吓和害怕妨碍了我集中精力回忆刚才所讨论的内容。多年在常春藤名校和商学院练就的反应让我回过神来,我提出了几条一般性的看法。当然,我所说的也许只能算是马后炮。”

“如果我告诉约翰‘我没有什么把握——以前我没有看过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好一点,甚至我这样说也行:‘对不起,我刚才思想抛锚了。’我想他会理解的,他以前也一定有过同样的经历,就像在麦肯锡工作的其他人一样。”

“相反,我却想蒙混过去,结果便是自己信口开河了。”

“几个星期之后,项目结束了,团队最后一次聚会。我们去了一家快餐店,吃了很多东西,喝了不少的啤酒。接下来,项目经理开始给团队的每一位成员分发带有开玩笑或具有幽默性质的礼物。至于我的礼物,他递给我的是一个桌上摆的小画框,上面整整齐齐地印着麦肯锡的至理名言:只管说‘我不知道’。”

“这是一条明智之极的建议,至今这个画框还摆在我的书桌上。”

自信的人从来不为自己找借口,任何借口都是懦弱的表现。在西点军校,一入校学员就接受了类似的训练。真诚地对待自己和他人是明智和理智的行为,有些时候,“不知道”比不负责任的借口要好得多,与其绞尽脑汁寻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无知,不如对自己或他人说“我不知道”。

执行,不找任何借口

西点将军布莱德雷曾说:“习惯性拖延的人常常也是制造诸多借口与托词的专家。如果你存心拖延、逃避,你自己就会找出成千上万个理由来辩解为什么不能够把事情完成。”

在西点许多人都用自己的行动为“不找任何借口”这一行为准则做了完美诠释。这其中,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罗文上校了。

安德鲁·罗文,弗吉尼亚人,1881年毕业于西点军校。作为一个军人,他与陆军情报局一道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军事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他也因此被授予杰出军人勋章。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立即跟西班牙的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也无法带信给他。可美国总统必须尽快获得与他的合作。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才能找得到。”

他们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罗文拿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布制的袋里,封好,吊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之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岸,消失于丛林中,接着在三个星期后,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走过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但这些细节都不是重点,重点是麦金莱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了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也没有抱怨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是接受了命令并且尽一切努力去完成它。

罗文的事迹通过《致加西亚的信》——一本小册子传遍了全世界,并成为敬业、服从和勤奋的象征。

在西点军校新生的前辈学员中,有很多人都是“没有任何借口”这一理念最完美的执行者和诠释者。伟大的罗文上校如果不是秉持着“没有任何借口”这一最重要的行为准则把信送给加西亚,其结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西点第69届毕业生,赛贝斯软件公司总裁马克·霍夫曼说:“对西点军人来说,对上司布置的任何任务,无论有多大的困难,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他们的回答也只有一个——‘是的,长官’。”

1916年,作为美国墨西哥远征军总司令潘兴将军副官的巴顿,也有过一次类似的送信经历。巴顿将军在他的日记中写道:

“有一天,潘兴将军派我去给豪兹将军送信。但我们所了解的关于豪兹将军的情报只是说他已通过普罗维登西区牧场。天黑前我赶到了牧场,碰到第7骑兵团的骡马运输队。我要了两名士兵和三匹马,顺着这个连队的车辙前进。走了不多远,又碰到了第10骑兵团的一支侦察巡逻兵。他们告诉我们不要再往前走了,因为前面的树林里到处都是维利斯塔人。我没有听,沿着峡谷继续前进。途中遇到了费切特将军(当时是少校)指挥的第7骑兵团的一支巡逻队。他们也劝我们不要往前走了,而且他们也不知道豪兹将军在哪里。但是我们继续前进,最后终于找到豪兹将军。”

西点校友莱瑞·杜瑞松上校也是这样。

莱瑞·杜瑞松在第一次奉派外地服役的时候,有一天连长派他到营部去,交代给他七件任务:去见一些人,请示上级一些事,还有些东西要申请,包括地图和醋酸盐(当时醋酸盐严重缺货)等。杜瑞松下定决心把七件任务都完成,虽然他并没有把握要怎么去做。果然事情并不顺利,问题就出在醋酸盐上。他滔滔不绝地向负责补给的中士说明理由,希望中士能从仅有的存货中拨出一点给他。杜瑞松一直缠着中士,到最后不知道是被杜瑞松说服了,相信醋酸盐确实有重要的用途,还是眼看没有其他办法能够摆脱杜瑞松,中士终于给了他一些醋酸盐。

杜瑞松回去向连长复命的时候,连长并没有多说话,但是很显然他有些意外,因为要在短时间里完成七件任务确实非常不容易。或者换句话说,即使杜瑞松不能完成任务,也是可以找到借口的。

事后杜瑞松回忆说,当时在有限的时间里,根本无暇为做不好事情找借口,只能把握每分每秒去完成任务,也就是不找借口。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杜瑞松接受了这项任务之后,首先想只有三个小时,要完成七项工作,还有这么远来回的路程,叫我怎么完成呢?这件事找谁,那件事找谁?我都不清楚,你叫我怎么完成呀。所以说,如果他要是这么想的话,那么很可能这三个小时里面他只能完成两件,甚至一件。但是杜瑞松都提前完成了,为什么能完成呢?就是因为他压根就没想到为完不成这些事情来想一些理由,找一些借口,而是接受了这个任务后就去做,拼命地做,加紧地做,最后果然完成了。

这就是西点军校“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的延伸,它让人明白:无论是学长还是老板,他只要结果,而不要听你长篇大论地解释为什么完不成任务。这要求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无论是多么重要的任务,或者说无论是多么困难的任务、多么紧急的任务,最后老板或经理、老总、领导需要看到的或想要看到的都是一个良好的结果。如果你没有良好的结果,就什么都不要跟他解释,也不用辩解。

如果你辩解的话,他即使不反驳你的话,他心里也不会认为你辩解的理由很充足,并因此原谅你,认为你做得还不错,没有功劳还有苦劳等。所谓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是办事不成功,没有效率,事后的一种自我安慰而已。

同类推荐
  •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

    本书是胡适谈人生的通俗读物。从人们最关切的人生意义问题入手,深入人生的具体问题,如做人、求学、婚嫁、 生活方式、信仰等等,道理明了,文笔清新,语言通俗,事例生动。《不受人惑(胡适谈人生问题)》娓娓道来的不是关于人生问题的某种结论,重 点揭示的是指导人生过程的科学方法。
  •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

    什么样的女人命运最好

    有人说,感情给女人幸福,事业给女人勇气。感情和事业,是女人这一生两份最重要的履历表。女人不仅要做自己,还要做“好命”女人,交上两份优秀的履历表。女人,不要辜负与生俱来的天赋,不要隐藏自己的能力,勇敢地做主宰自己命运的女神。事业和金钱,能够消除女人对未来的怀疑和恐惧感,是影响女人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也让女人在生活和精神上获得了更大的自由,所以,女人从现在开始拥有自己的事业、金钱和人脉,也就拥有了把握自己命运的力量。
  •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在聊天中发现机会

    本书精心策划,言简意赅,从实例分析了聊天对事业的积极性,以及在社交场合中怎样去与别人聊天的方法,让读者从中有所得,为事业加分。
  •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改变心路,就能改变出路

    当我们在生活中遭遇种种不快时,千万不要一味地哀叹命运的不公,也不要悲观失望地顾影自怜,而应从改变自己的心态入手。因为,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心态就可以改变人生。本书立意深远、说理透彻,阐述了一个人获得幸福、快乐所需要克服的不良心态。同时,本书也指出了当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陷入困境时,应该学会如何转变观念,帮助自己告别坏运气,走上好运道。
  •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将来的你,一定会感谢现在拼命的自己:不要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哈佛大学曾做过一项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条件差不多的年轻人。结果显示,3%的人25年后成了社会各界的顶尖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社会精英。10%的人大都在社会的中上层,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不错主管,等等。而占60%的人几乎都在社会的中下层面,他们能安稳地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剩下的27%是几乎都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过得不如意,常常失业,靠社会救济,并且常常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世界。从离开校园到职场人生,25年也许只是弹指一挥间。
热门推荐
  • 舍利弗陀罗尼经

    舍利弗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盛世荣宠:邪王独宠冷傲妃

    盛世荣宠:邪王独宠冷傲妃

    她,原本幸福的家庭,如今只剩她孤身一人,当她知道谁是幕后黑手之后,决定走上复仇之路,但最后却发现还有更大的黑手在等着她。他,原本是个犹如君王的王爷,却被她带上了复仇路,看着她处心积虑地算计着别人,最后还是对她说,如若走不了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吧!最后的他们对着彼此说:“此生有你,甚是无悔;来世有你,甚是幸福。”
  • 金上海1

    金上海1

    《金上海》以20世纪初的上海市总商会为背景,以称霸上海滩的甬商大佬为主角,以金融业(钱庄、银行、股市)为主战场,徐徐展开了一场以财富人生、家国天下、爱恨情仇、义利恩怨等为主线的年代画轴。1905年,伍挺举、甫顺安、陈炯、章虎四个有为青年抱着不同的梦想来到上海滩,因为际遇、志向、境界的不同而选择了不同的人生之路。失意秀才伍挺举饱受儒家经世济民理想浸润,在科举梦断之后,参与实业救亡,从谷行学徒做起,成为掌控上海银业的金融巨头,欲使上海总商会成为有尊严、利国民的纯净商业组织;甫顺安为摆脱伶倡出身而抛弃尊严,隐姓更名,借女人上位,跻身上流社会,欲掌握上海银业,实现其飞黄腾达之梦……
  • 弃女良缘

    弃女良缘

    新书《重回九零现实有点福》已发布,庄单花半世颠沛流离,诸事不顺,她绝望到了自杀。在得到重生机会以后,她在寻找造就她悲剧人生的凶手,凶手:奶奶家,外婆家,父家,母家,渣男,闺蜜。她在寻找凶手,也在寻找让自己幸福的秘密……——美丽的女子找到了隐世的先知,用最屈辱的一面交换得来了重生回到了十二年前的机会。重生醒来这一天,她还是没走出村子的阿猫,她有她想守护的奶奶跟哥哥阿修,她的命运再一次掌握在她手里重新开启了新篇。
  • 名人传记丛书:释迦牟尼

    名人传记丛书:释迦牟尼

    名人传记丛书——释迦牟尼——成佛,比想象中更艰难:“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盛世良医

    盛世良医

    “对不起”他黯然。”你明明知道我想听的不是这个“她强忍泪水,看着眼前的男人。”除此之外,我无话可说。“他故作冷漠的转身,而放在身侧颤抖的手却暴露了他的真实情绪。”萧煜寒,你混蛋!我再也不想见到你了!“她转身离开,眼泪模糊了视线,身上的伤隐隐作痛,可叶云澜知道自己不能停,因为她怕她会没有勇气离开。”云澜,对不起,等我,一定要等我“萧煜寒看着逐渐模糊的身影心如刀割,”哪怕你会恨我,我别无选择“。晶莹的泪水悄然划过衣袖,隐没在黑暗中。一朝穿越,医者古代求生,是腹黑专情的王爷?还是温润儒雅的太子?亦或是病弱多谋的少卿?高贵宛若神祗的神医,妖媚狠辣心冷的杀手,聪慧经商奇才的商贾,一心复仇狠毒的神秘人,活泼单纯但不蠢的郡主,心狠手辣偏执的才女,气质清丽聪慧的长公主,武艺容貌一绝的家主······叶云澜卷入的,是一场未知明暗敌我的旋涡,背叛、宠溺、欺骗、喜欢,哪是对,哪是错,哪是白,哪是黑,当伤痕累累身心重创时,她是否还能遵循本心,去亦或是留?
  • 夫人别浪了

    夫人别浪了

    她,前世被自己的姐姐害的坠楼惨死。以前,家里只有爷爷疼她,她也一直在爷爷身边生活,后来爷爷生病去世,回到了她的爸爸妈妈身边。可是她的父母和她的姐姐一心只想要她手里爷爷留给她的股份。后来不仅把她手里的股份骗走了而且还抢走她的男朋友,直到把她逼到坠楼。可是,天无绝人之路,她死后重生,遇上男主,从此,开启了虐渣,打脸模式。他就只管帮她处理后事,支持她,只要别人敢动她,他就只有一句话,“要想动她?就算你从我身上踏过去,也不可能。”但,天有不测风云……
  • 贩人村血泪传奇

    贩人村血泪传奇

    2005年3月21日,香港《文汇报》报道说:在中国西部有一个专门以贩卖人口为生活来源的“贩人村”,全村二百多人口,从事贩卖人口的竟有五十多人……消息透露,端掉“贩人村”是一位打工妹配合大陆公安所为,据说,这位打工妹曾有过被“贩人村”贩卖过的历史…… “贩人村”的贩人历史悠久,最远可推溯到明末清初。“贩人村”第一个人贩子叫范书同,是明朝举人出身,后晋升为奉城总兵。读书人贩人有辱斯文,但“贩人村”流传着一个悲壮的故事。
  • 流离的萤火爱情

    流离的萤火爱情

    抬头看到的就是他那双孤傲的眼睛,散发着无数的寒气,让人不寒而栗,那张脸简直无懈可击,与哥哥相比似乎更胜一筹,但是他满脸的高傲和不屑,瞬间拒人于千里之外。那个冰山男依旧惜字如金,没有表情,我开始有些怀疑,老哥是不是认错人啦?呼呼,不理他们啦,走咯“答应我一个要求!”说得这么爽快?是早有预谋吗?可是不应该,总不至于他是策划者吧“要求?行,但是你不可以说…”委屈啊,莫名其妙地要答应冰山男一个要求。“不管如何,你都要信我!”那是你对我的乞求吗?一次次的错过,一次次的误会,他们之间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可爱善良的韩雪柔能够等到幸福钟声响起吗?面对昔日的男友、今时的未婚夫,她该如何抉择?求收藏,求推荐,求订阅,嘻嘻,我会再接再厉的~~~推荐——http://m.pgsk.com/a/450433/《邪魅总裁:女人,乖乖躺着!》推荐新作温馨治愈系列:听说,爱情回来过。http://m.pgsk.com/a/702512/
  • 安魂曲之末日诅咒

    安魂曲之末日诅咒

    黑夜中的城市注定有不为人知的暗夜。暗夜中隐匿着守护黎明使命的人。看似平凡却是阴年阴月阴日阴时出生的女孩杨莹琳,玩世不恭的富二代却不得不背负家族使命的季冉,拥有强大而神秘背景却深陷诅咒的周旭然,三人命运注定被交织捆绑在一起。爱恨交织,嬉笑怒骂,末日诅咒重现,驱魔小分队的打鬼怪之旅,注定面对的是未知的艰险。前世因,后世果,安怨魂,平众生,安魂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