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7200000054

第54章 九地篇(1)

《九地篇》篇幅较长,内容也较为繁复,是继《地形篇》之后又一针对对地形讲述用兵作战法则的篇章,主要是从人的心理因素和情绪因素的角度论述如何因利乘便,利用地形,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获得胜利的。其中最重要的思想就是“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也就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利用士兵们抱着必死的心态杀出重围而获得胜利。同时造成不可回头、破釜沉舟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这样才能让士兵们团结一心,奋不顾身的去夺取胜利。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同样可以利用这样的思想去达到目的,只有让自己无路可退了,才有可能绝境逢生。

原典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①,有轻地②,有争地③,有交地④,有衢地⑤,有重地⑥,有圮地⑦,有围地⑧,有死地⑨。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亦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⑩,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11},争地则无攻{12},交地则无绝{13},衢地则合交{14},重地则掠{15},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16}。

所谓古之善用兵者,能使敌人前后不相及○17,众寡不相恃○18,贵贱不相救○19,上下不相收○20,卒离而不集○21,兵合而不齐○22。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敢问:敌众整而将来○23,待之若何?曰:先夺其所爱○24,则听○25矣。兵之情主速○26,乘人之不及○27,由不虞之道○28,攻其所不戒○29也。

凡为客之道○30:深入则专,主人不克○31;掠于饶野○32,三军足食;谨养而勿劳○33,并气积力○34;运兵计谋,为不可测○35。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36;死焉不得,士人尽力○37。兵士甚陷则不惧○38,无所往则固○39,深入则拘○40,不得已则斗。是故,其兵不修而戒○41,不求而得,不约而亲○42,不令而信,禁祥去疑○43,至死无所之○44。吾士无余财,非恶货也○45;无余命,非恶寿也○46。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47,偃卧者涕交颐○48。投之无所往者,诸、刿○49之勇也。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50。率然者,常山○51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52,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53;齐勇若一,政之道也○54;刚柔皆得,地之理也○55。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56,不得已也。

将军之事,静以幽○57,正以治○58。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无知○59;易其事,革其谋,使人无识○60;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虑○61。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62;帅与之深入诸侯之地,而发其机○63,焚舟破釜○64,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谓将军之事也。九地之变,屈伸之利○65,人情之理,不可不察。

凡为客之道:深则专,浅则散○66。去国越境而师者,绝地也○67。四达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浅者,轻地也。背固前隘者,围地也○68。无所往者,死地也。是故散地,吾将一其志○69;轻地,吾将使之属○70;争地,吾将趋其后○71;交地,吾将谨其守;衢地,吾将固其结○72;重地,吾将继其食○73;圮地,吾将进其途○74;围地,吾将塞其阙○75;死地,吾将示之以不活。故兵之情:围则御,不得已则斗,过则从○76。

是故不知诸侯之谋者,不能预交○77;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不知一○78,非霸王之兵○79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国,则其众不得聚○80;威加于敌,则其交不得合○81。是故不争天下之交○82,不养天下之权○83,信己之私○84,威加于敌,故其城可拔,其国可隳○85。施无法之赏○86,悬无政之令○87,犯三军之众○88,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89;犯之以利,勿告以害○90。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91。夫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92。故为兵之事,在于顺详敌之意○93,并敌一向○94,千里杀将。此谓巧能成事者也。

是故政举之日○95,夷关折符○96,无通其使○97,厉于廊庙之上,以诛其事○98,敌人开阖,必亟入之○99,先其所爱(100),微与之期(101),践墨随敌(102),以决战事。是故始如处女(103),敌人开户(104);后如脱兔(105),敌不及拒(106)。

译文

孙子说:按照用兵作战的原则,战场地形的种类有散地、轻地、争地、交地、衢地、重地、圮地、围地、死地九种。在本国境内作战的地域,叫做散地;进入敌国境内作战,但没有深入的地域,叫做轻地;我军占领对我国有利,敌军占领对敌国也有利的地域,叫做争地;我军可以前往,敌军也可以到达的地域,叫做交地;同时与几个国家接壤,谁先占有就可以与各国结交,得到援助的地域,叫做衢地;深入到敌国内部,背对着敌国许多城镇的地域,叫做重地;山岭、森林、险阻、沼泽等一切难于通行的地域,叫做圮地;进路狭窄,退路迂远,敌军用少数兵力就可以袭击我大部队的地域,叫做围地;奋起速战就可能生存,不奋起速战就可能全军覆灭的地域,叫做死地。因此,在散地不宜轻易进行战争,在轻地便不要停留,在争地不要发动进攻,在交地要保证行军序列不脱节断绝,在衢地应主动结交邻国,深入重地就要掠取敌国粮食,遇到圮地要迅速通过,陷入围地要设奇谋突围,到了死地只有奋勇作战,死里求生。

古代善于用兵作战的人,能让敌军前队与后队不互相策应,主力部队与小分队不能相互联系,长官与士兵之间不能互相救援,上级与下级不能相互协调,失去联络。士兵们一旦溃散就很难再聚合,就算集合起来,部队阵形也不能整齐;对自己的军队来说,则是有利于我方的局面就战,不利于的就不战。试问:“假如敌人众多而且阵容齐整来向我进攻,该怎样应付他呢?”回答是:“抢先夺取敌人最重视最关键的地方和东西,敌人就不得不听从我方的摆布了。”用兵的情理最重要的是要出兵迅速,乘敌人措手不及的时机,走敌人意想不到的道路,攻打敌人没有防备的地方。

进入敌国境内作战的一般规律是:深入敌国的腹地作战,将士们就会心智专一,敌人就不能战胜我们;在敌国丰饶的土地上掠取粮食,这样全军人马就有足够的食物;注意休整,使军队不过于疲劳,凝聚士气,积蓄力量;部署兵力,巧用计谋,使敌人无法揣测我军的动向和意图。把部队投入无路可走的绝境,士兵就会宁死不退;士兵既然连死都不怕,还有什么事情办不得呢?那样,全军将士必然会拼尽全力跟敌人做殊死搏斗。士兵们深陷绝境,反而会无所畏惧;无路可走了,军心反而能稳固;所以越是深入敌国境内,部队的凝聚力也就越强;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将士们就会殊死战斗。正因如此,这样的军队不需要整治就会自觉加强戒备,无需强求就能完成自己的任务,无需多加约束便能亲密团结,不需要三令五申,就能遵守纪律。禁止迷信和谣言,消除士兵们的疑虑,部属至死也不会逃跑了。我军的将士没有多余的钱财,并不是他们不爱财物;他们将生死置之度外,并非是讨厌长寿。出征命令颁布之日,士兵们坐着的,眼泪流湿了衣襟,躺着的,眼泪流满了脸颊。把他们投到无路可走的绝境,他们就会像专诸(春秋吴国勇士,用鱼腹剑刺死吴王僚)、曹刿(春秋鲁国武士,以匕首挟持齐桓公退还鲁国失地)一样的勇敢了。

善于统率军队的人,能让军队像灵蛇一样灵活。打灵蛇的头,它的尾巴就会来救应;打它的尾巴,头就会来救应;打它的腰,头尾都会来救。试问:“可以让军队也像常山灵蛇一样吗?”回答是:“可以。吴国人和越国人本来相互仇恨,但当他们同坐一条船渡河,遇到风暴时,他们相互救援也会像一个人的左手和右手一样。”因此,想用系紧马韁、深埋车轮来稳定军心士,是靠不住的。使全军上下齐心协力、英勇奋战如同一人,才是治理军队应遵循的原则。使刚强的和柔弱的都充分发挥作用,关键在于合理利用地形。所以,善于用兵的人,总是能使整个军队上下团结得就像一个人一样,这是由于客观形势迫使不得不如此。

主持军政大事,要做到沉着冷静、沉着,公正严明而有条不紊。要蒙蔽士兵们的耳目,让他们对军事行动不了解;变动先前的军队部署,改变原定计划,使别人无法识破机关;经常改换驻地,故意迂回行军路线,让别人无从推测自己的意图。将帅向部下授予作战任务,要像让他登上高处就抽掉梯子一样,断其退路。将帅与士兵们深入敌国领土作战,要像扣动弩机射出的箭一样,一往无前;烧毁来时的船只,砸破做饭的炊具,以示必死的决心。指挥士兵们要如同驱赶羊群一样,赶它们去就去,赶它们来就来,就是为了不让他们知道究竟要到哪里去。聚合三军将士,把他们投于险恶的境地,迫使全军拼死奋战,这是将帅统率军队的重要任务。对于九种地形的变化处置,攻防进退的利害得失,士兵们心理情感的变化规律,将帅们都是必须认真研究考察的。

一般到敌国境内作战的规律是,越是深入敌国境内,全军的意志便越是专心一致,进入敌国境地越浅,军心就越容易涣散。离开本国到敌境进行作战的地域,叫绝地;四通八达的地域,叫衢地;深入敌国的地域,叫重地;进入敌境较浅的地域,叫轻地;后有险固前方道路狭隘的地域,叫围地;无路可退的地区,叫死地。因此,在散地,我们就要统一部队的意志;进入轻地,我们就要使阵营紧密相联;进争地,要使后续部队迅速跟进;过交地,要谨慎严密防守;临衢地,要巩固与邻国的结盟;在重地,要重视保证粮草供应不断;经圮地,要加快速度通过;陷围地,就要堵塞缺口;到死地,就要表现出与敌死战到底的决心。因为,将士们的想法是,既然陷入了包围,就要奋力抵抗;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便会拼死奋争;深陷绝境,就会听从指挥。

因此,要是不了解诸侯国的战略计划,就不要与他们结交;要是不了解山林、险阻、湖沼等地形,就不能行军打仗;要是不使用当地人做向导,就看不到到地形之利。这几个方面,只要有一方面的情况不了解,就不能成为争王称霸的军队。真正强大的军队,进攻大国,能使敌人的军民来不及动员集中;威力加在敌人头上,就使它的盟国不敢与其结交。因此,不必争着与天下诸侯结交,也不用在别的诸侯国培植自己的势力。只要进行自己的战略决策,把兵威加在敌国之上,就可以攻克敌国的城邑,摧毁敌国。颁发破格的奖赏,颁布不同寻常的号令,指挥全军上下就能像指挥一个人一样。向部下布置作战任务,不要向他们说明意图;只告诉他们有利的条件,无需指出不利因素。把士兵们带到最危险的地域,才有可能起死回生;陷士兵们于死地,才能转危为安;全军将士陷于危难之中,然后才能赢得胜利。所以,指挥战争在于表面上假装顺从敌人的意图,暗地里全面仔细了解敌人的意图,然后集中兵力攻击敌人的要害,就可以长驱直入,擒贼杀敌,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巧妙能成就大事的道理。

所以,当我军在决定对敌作战的时候,就要封锁关口,废除通行证件,不许敌国使者往来;召集群臣,在朝廷反复商讨征伐大计。敌人一旦出现间隙,一定要迅速乘机而入,首先夺取敌人最看重的战略要地,不要轻易与敌人约期决战。破除陈规,一切根据敌情变化,灵活决定自己的作战计划和行动。因此,在战争开始前要像处女那样娴静,不动声色,让敌人放松戒备,打开门户;等到战争一开始,则要像脱逃的兔子一样,迅速行动,让敌人根本没有抵抗的机会。

名家注解

曹操曰:欲战,审地形以立胜也。

李筌曰:军出之后,必有地形变动。

王皙曰:地利当周知险、隘、支、挂之形也。

张预曰:凡军有所行,先五十里内山川形势,使军士伺其伏兵,将乃自行视地之势,因而图之,知其险易。故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行军》。

解读

《九地篇》全文大约有1100字左右,仅篇幅来讲几乎占到《孙子兵法》全书的六分之一。较为文简约、论理严谨的其他篇目,《九地篇》内容也最为芜杂、纷乱,实属罕见。如篇首罗列的九种地形爱《九变篇》已有关于“圮地、衢地、绝地、围地、死地”的论述。还有文中关于“三不知”的用兵之忌,在《军争篇》中也有论及,此处不过是原文照抄。就在《九地篇》之中,也是两论“九地”。除此之外,孙子惯用之譬喻、排比、对照等修辞手法,文笔精妙,而《九地篇》文字简拙,不像孙子历来的文风。所以有研究者提出“不类《孙子》之文体”。

尽管如此,我们也绝不可因此而怀疑或者否定《九地篇》的独立价值,更不可猜测其真实性,即使是望文生义,仅从题目出发去理解《九地篇》,是不应该的。《九地篇》之名,与《地形篇》类似,又紧接在其后面。所以就名而言,应是继续后者的一个部分。所以即使《九地篇》有可能在传承过程中发生了窜简复沓,确实存在某些错讹难解之处,但它自有其值得特别予以重视的地方。

在《九地篇》中,孙子主张不要在本土上打仗,而将战场摆在“入人之地”处。主动出击,进攻敌国。率三军将士深入敌国腹地,去敌国攻城掠地,争王称霸,所谓“霸王之兵,伐大国也”。他提出的“散地无战”、“衢地交合”、“轻地无止”、“重地则掠”的战略原则,着重谈论“为客之道”,这些都很明显的表露出孙子积极进攻的思想。在其他篇目中,孙子也涉及过进攻,但都是对战争这一现象做整体把握的前提下,将进攻与防守,进攻与谋略、地形、军争形势结合起来,作为用兵的一个方面来论述的,但在《九地篇》中孙子却将进攻作为主要对象和内容,加以专门的讨论,详细论述九种地形的解说和应该采取的战术措施。就使《孙子兵法》成为一个完整圆满的体系,从这个角度、这一意义上讲我们或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破解《九地篇》在文字上重复迭加的疑惑。这样让进攻独立出来,成为孙子兵法宏大体系中有机的组成部分之一,使得孙子兵法体系更为完整和缜密。

孙子把进攻战术的集中在两点上进行讨论,即“为客之道”与“政举之日”。其中“为客之道”的要点是“深入则专”,他认为“投之无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尽力”。主张大胆深入敌国腹地,“众陷于害,然后能为胜败”置死地而后生,利用士兵陷于绝境之中的求生本能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拼争力和勇敢精神,来改变困境以达到统帅者实现其既定目标。

同类推荐
  • 军团之怒

    军团之怒

    小牧民加入异界甲胄军团,从此征战四方,踏上星途。
  • 抗日之浴血战神

    抗日之浴血战神

    林锐,共和国有史以来最强大的单兵作战机器!意外魂穿1937年上海,成为一个名扬江南的纨绔子弟,同时还是税警总团的一个连长!值此国家危亡,民族危难之际,他拿起了枪,开始了一段浴血传奇!阔别三载,再铸热血,三郎出品,必属精品!
  • 我不想做小兵

    我不想做小兵

    悠悠岁月,王朝更迭,往往有谶语先出现,并伴随着结果的出现而成为事实。大炎王朝末年,天灾人祸频仍,北蛮频频进关烧杀抢掠。正值风雨飘渺之际,一则谶语悄然从北蛮各个部落流出……
  • 秦基伟上将

    秦基伟上将

    本书以翔实的史料,纪实文学的手法描写了秦基伟将军驰骋沙场,九死一生的革命经历和铁骨铮铮、英雄柔肠的人格魅力,纰漏了许多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 枪械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科技知识(下)(青少年大开眼界的军事枪械科技)

    枪械是现代战争中最重要的单兵作战武器。随着信息化作战的发展,枪械的种类和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着,从第一支左轮手枪的诞生,到为了适应沟壕战斗而产生的冲锋枪,从第一款自动手枪的出现,到迷你机枪喷射出的强大火舌,等等,枪械正以越来越完美的结构设计,越来越强大的功能展示着现代科技的强大力量。揭开现代枪械的神秘面纱,让你简直大开眼界!
热门推荐
  • 冒牌宗师

    冒牌宗师

    一夜猝死,后备执业兽医陈学鉴穿越到了一个利用妖兽精魄修仙的世界。没背景,没师傅,没天赋,差点就要混吃等死。好在得了个智能修仙系统,丹药能炼,法宝能炼,精魄能炼,甚至还能看病。能人所不能,就是死要钱。没办法,陈学鉴只能当起了冒牌宗师。
  • 波兰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波兰童话·译言古登堡计划

    《波兰童话》精选了最精彩的7篇波兰童话,删去了其中重复的部分,留下了最引人入胜的讲述。这些故事大多流传已久,有些甚至可以追溯到原始雅利安人时期。波兰地处东欧,历史上曾经是欧洲最强盛的国家。独特的地理位置虽然给它招来了连年的战火,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文化。作者戈林斯基出身自农民之家,他曾走遍波兰,收集并出版了大量的波兰民间故事,并多次再版。
  •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王妃系列之机灵小王妃

    女人征服男人而后征服世界,男人征服世界而后征服女人,这是千古之律。一个民女,一个满人,怎样成为王妃、皇后、皇太后这一系列悬殊的地位怎么会加在她的头上?      
  • 天武称雄

    天武称雄

    父母不知所踪,十六岁生辰之日放逐边城,神藏断裂,天生绝脉之人,这一切的不幸皆降临在他身上,他会放弃、自甘平庸堕落吗?他不会,他会砥砺前行,哪怕前方充满荆棘坎坷,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他也不会放弃,证道之路必然会有他的一席之地。是龙是虫,一切皆是未知,且看少年古烨如何化绝境为顺境。书友群:915260904,欢迎加入讨论。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阿廖的时候

    阿廖的时候

    阿廖啊,人生总是起落,幸福总在细节里缓慢消逝,后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经历过幸福,并在幸福中活过。
  • 地球的呼唤

    地球的呼唤

    上灵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向失败,意识到它需要失落地球的技术来实现它的目标。这已经导致纳飞,一个十几岁的男孩,犯下谋杀罪······纳飞、他的父亲和兄弟们已经离开了女皇城,但其他家人仍然留在那里,包括他的母亲、具有影响力的华纱女士。然而,华纱心里还有其他事情,比如孤威国慕容复将军率领的军队的“友好”入侵,慕容复不相信任何神,包括上灵——尽管他可能仍然会成为上灵未知的工具。
  • 倾世盛宠:落魄皇女要逆袭

    倾世盛宠:落魄皇女要逆袭

    “这硕大的皇城,是我从小到大生存之地,我厌恶里面那不眠不休的斗争算计,我小心翼翼步步为营,不是为的什么权倾朝野,而是早日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大顺嫡公主,顺倾权,父亲为当今大顺的顺元皇帝,母亲为前郑国公嫡女奔逝的先皇后,舅舅又是权倾朝野的一品郑国公,生于皇族,却低贱如仆,无人爱,无人宠,无人疼,只因七月半天胎,终为不祥。生如瘦弱小兽,无力自保,放火烧殿,买凶杀人,逐放庙宇……在皇城后宫的弱肉强食被逼绝境,总有一权力之手在后面暗害,事已至此不得不崛起反抗,初露獠牙,为求安稳。极力保命,请求太后庇护,只为求得成年之后,走出皇城,追寻命途,执子之手,共闯三国四海五境,命运难料,生死难卜,一并共赴天下。“世人总是嘲弄我身世地位,可我偏偏不觉得我哪儿不如人,论尊贵,那些嘲讽之人,有几人是比我高贵的?说我算计,说我狼子野心,确实是不假,可如今,你们用顺倾权的性命要挟我,天要亡我,我先灭天!地若灭我,我必毁地!人若阻我,我必杀之!天上地下,今日,无人可阻我!”大夏王朝朝历长公主之子,苏瑾言,是朝历长公主与昔年西南苏靖王之子,由于出生时父亲已经离世,便被朝历长公主自出生便贴身带于西北顾家之中,年少之时,便已经懂得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由于朝历长公主之前未有与自己的父亲苏靖王成婚,所以身份处处被人在暗地里面嗤以笑之,他不卑不亢,精于算计,算计了天下众人却把自己算进到她的心里面去,自此之后,三国四海五境,全力以护。“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北国驯龙密族之后,在家族被官场中人所害全部灭族仅剩下自己一人,抹去过往名字,自称自己为“长恨”,信仰北国密教千面教,在被灭族之时身患重伤被误以为贱奴而被押送至大顺处刑,恰好被顺倾权所救,许诺为顺倾权杀死三人,并在顺倾权在北国探寻冰龙秘史之时告诉顺倾权自己的家族身份,助力顺倾权养训冰龙,因心怀仇恨终究不得释怀,守护顺倾权多时。
  • 夭离天下

    夭离天下

    杀人如麻,嗜血剥骨。杀友杀兄杀尽天下。是美人亦是毒药。血洗王城,尸堆如山。活得不成人却也不是魂。她这一生杀戮,权起天下。却唯你为我情之所起,也可为终。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