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100000013

第13章 这个真好玩,我喜欢!--合理恰当地开发孩子的智力(1)

所谓“智力”,是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等能力。开发孩子的智力能力是每位妈妈的任务,但是一定要注意合理和适度,极度开发和不合理开发都会对孩子造成永久性伤害。

42. 我爱益智游戏!--智力的开发是在孩子不知不觉中进行的

苏联教育家克鲁普斯卡娅说:“对孩子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形式。”高尔基也曾说过:“游戏是小儿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游戏,也会把玩游戏的时间视为最快乐的时光,在其中,孩子身心不但得到了满足,智力能力也在不知不觉中被开发了。

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斯特娜夫人与女儿经常玩“注意看”的游戏。

斯特娜夫人一手抓住五六根彩色的发带,在女儿面前一晃而过,然后让女儿说出发带的数量。

游戏的一开始,斯特娜夫人速度比较慢,但是女儿并不能准确地说出发带的数量。玩过几次之后,女儿的注意力越来越集中,判断力也越发准确。

最让女儿感兴趣的不仅仅是猜发带的数量,而是她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让母亲来猜。而母亲也不是每次都可以准确地判断出来。母女俩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都提升了注意力。

我们可以学习斯特娜夫人用游戏的方式来锻炼孩子的注意力。注意力只是孩子智力能力的一种体现,而孩子的想象力、记忆力、判断力、创造力等能力都可以通过益智游戏获得开发。所以,为了孩子的智力能够得到合理发展,我们就要成为他最好的玩伴。

▲ 借助棋类游戏开发孩子的思维能力

比尔·盖茨的外祖母经常陪他玩下跳棋、打桥牌等游戏。每次玩游戏时,外祖母总是对小比尔说:“使劲想!使劲想!”当小比尔下了一步好棋时,外祖母就会拍手叫好。这些游戏不但锻炼了比尔·盖茨的思维能力,而且无形中也培养了他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的确,孩子在玩棋类游戏时,眼睛得仔细看,脑子得不停地转,手还要听脑子的指挥。一次棋类游戏就能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全方位的观察能力,要是失败了,还考验了心理承受能力。那么,如果我们有空,就和孩子下盘棋吧!

▲ 和孩子玩“情景角色游戏”

6年级的唐昊语言表达能力不是很强,而且特别不喜欢记忆语文科目中的文学常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妈妈就利用周末的晚上,请唐昊当老师,妈妈当学生,“老师”给“学生”讲解有关文学常识类的题目,还要出考题让妈妈作答。

唐昊一开始觉得挺有意思,真正参与进去之后才发现并不是很容易,但是面对“学生”渴望的眼神,不得不硬着头皮“教课”。一段时间下来,唐昊的语言组织能力强了很多不说,也不再讨厌文学常识了。

这种变换角色的游戏可以大大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表达能力,我们可以选择一些有趣的故事,然后和孩子一起扮演其中的角色。孩子为了能说出台词,必须背会故事中的部分内容,并要流畅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孩子的语言智能就被开发了出来。

▲ 游戏难度要适中。

游戏的难易程度会直接影响孩子参与的积极性。如果游戏过难,孩子会因不能很好地掌握游戏技巧而丧失信心;如果过于简单,他又会因为没有挑战性而失去兴趣。所以,我们最好根据他的年龄、爱好和能力选择适合他的游戏。

另外,在竞技游戏中,不要总是让孩子处于下风。否则,他就会因屡受打击而不愿意继续玩。所以,我们要适当地 “降低”自己的智能,当我们和孩子的智能高低相当的时候,他才会通过彼此的切磋而迅速成长。

▲ 用心投入到游戏中

一天,小蕊邀请妈妈一起玩橡皮泥。妈妈答应了,并就找来小凳子坐在小蕊身边一起玩。但是,妈妈一边玩,一边看电视,还会随着电视节目哈哈大笑。妈妈不专心的样子被小蕊看出来了,小蕊生气地对妈妈说:“妈妈,您还是看电视去吧!”

如果我们选择了和孩子一起玩,那就认认真真地投入进去,而不是应付孩子,这样不但不尊重他,他也从我们身上学会了三心二意。另外,我们在与孩子做游戏的时候,不要总对他的行为指手画脚。他一旦玩得不轻松,游戏就很难起到开发他智力潜能的作用。

43.妈妈,我不想学奥数!--开发智力,不是一定要上奥数、珠心算

最近几年,奥数和珠心算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成了孩子和妈妈们追捧的火热学科。

有的妈妈听说珠心算能开发孩子的智力,就让学龄前的孩子开始学习;有的妈妈得知,一些重点初中的入学条件之一是孩子要有好的奥数成绩,于是就义无反顾地把孩子送进奥数班;有的妈妈看着其他孩子都在学,也跟风地让自己的孩子成为其中一员;而有的妈妈在“门外”观望,一直在考虑到底要不要让孩子学。

那么,到底什么是奥数?珠心算属于哪种算法?学习它们真的能开发孩子的智能吗?它们真的适合每个孩子吗?

▲ 和孩子一起了解奥数

“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简称,是一项国际性赛事。比赛题目都是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其难度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比赛目的是及早发现数学人才,进行培养使其成为数学领域的专项人才。

而“奥数”进入中国,原本是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发现优秀的数学特长生。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孩子无论是否适合,都纷纷开始学习奥数。不可否认,有的孩子的确通过奥数的学习扩充了思维,开发了智力。但是,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从奥数中受益呢?

早在2002年北京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国内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就对低龄化奥林匹克数学热现象提出了批评。王元、杨乐等数学家认为,“奥数”本是一项很好的培养学生学数、学兴趣的课外活动,但有些奥数班只是教给学生技巧性的东西,而这些技巧性的东西有时并不是青少年必须具备的,更不能提高数学能力,有时甚至会造成钻牛角尖的现象出现。而高中阶段年龄稍大的同学,如果对数学有兴趣,进而阅读相关书籍并参加比赛,是自然正常的。但现在许多地方从小学、初中就开始办班,结果使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学习枯燥,甚至对数学失去兴趣。

也曾有一位数学专家说过:“在同龄儿童的范围内,一般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由此看来,如果孩子属于5%的智力超常儿童,同时又对奥数感兴趣,并且又有幸遇到一位合格的奥数老师的话,孩子就是适合学习奥数的。然而,我们的孩子是不是这样的孩子呢?有没有碰到经验丰富的奥数老师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我们就不要逼孩子学奥数。

▲ 慎学珠心算

珠心算是在孩子心里建立起个算盘,把抽象的计算数字和算盘上的珠子联系起来,在心里用“拨算盘珠子”的方式把答案计算出来。当孩子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技巧,会很快地把多个数字的多种运算结果准确地脱口而出。

珠心算的倡导者们认为珠心算是通过培养孩子的心算能力,以提高孩子的自制力、注意力、记忆力等智力能力。而专家则指出:学习珠心算对于锻炼手指和大脑会有一定的效果,而且算得快对孩子自信心的提高有好处。但是,珠心算对孩子智力的开发到底有多大作用,国内研究者正在进行相关研究;珠心算能在多大程度上提高孩子的数学智慧,在哪个年龄开始学更合适,也有待研究。

既然如此,我们面对孩子是否要学习珠心算的问题上,还是慎重为好。而且,很多事例证明,过早学习珠心算会有碍于孩子在学校的数学学习。因为,学过珠心算的孩子会把珠心算的算法应用到常规的计算中,但是,常规算法又和珠心算算法没有任何关系,最后,孩子被两种算法搞得不知道该如何计算,从而学习兴趣大大降低。

所以,让孩子开发智力,不是一定要上奥数和珠心算。上不上,完全看孩子的兴趣。如果孩子对奥数或珠心算特别感兴趣,从学习中能收获喜悦感、满足感和成就感,那就让他去学。如果他本身没有兴趣,或者把奥数或珠心算的学习当成负担的话,就不要强迫孩子去学。因为帮助孩子开发智力,绝非只有学习奥数和珠心算这两种方式。

44. 才艺?我真的需要学吗?--不要盲目跟风,强迫孩子学习才艺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才艺”成了时下最流行的学习内容,而各种各样的才艺班也如雨后春笋般兴起。似乎,学习才艺就是跟得上时代的表现,而不学则意味着“落伍”。为什么才艺学习如此受追捧?

一位母亲这样说:“当代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趋势更需要复合型的人才,而单一型人才则不被看重。为了能让孩子的智力能力得到全面发展,成为一个综合素质较高的人,不学一两样才艺,是不行的。”原来,“才艺”被妈妈们认为是孩子智力能力全面发展的保障。

其实不然,如果说“德、智、体、美、劳”能够代表“全面”的话,才艺作为“美育”的一部分,充其量也只是占全面发展的1/5。所以,孩子即使学了再多的才艺,也不能称得上“全面”。从另一个角度讲,才艺并不是发展孩子智力能力的唯一途径,像体育和劳动也一样能开发孩子的智力。

然而调查发现,中国83.9%的父母认为要对孩子进行才艺培养,近80%的父母希望让孩子参加不止一项的才艺训练。为什么会这样?大部分原因是盲目跟风。有的妈妈很困惑:人家的孩子都在学才艺,我们家孩子不学,不就不如其他孩子了吗?人家孩子都学好几样才艺,我们只学一样,恐怕不够吧?在这种攀比心理的驱使下,妈妈不得不让孩子跟风学才艺,不管花多少钱,孩子只要学了,妈妈心里就踏实。

但是,孩子学习才艺的理由,应该是“因为别人学,所以我也学”吗?一定不是啊!孩子学习才艺的理由应该出于兴趣的培养。所以,如果孩子对学习才艺并不感兴趣,那我们就不要强迫他了。

▲ 正确认识才艺

到底什么是才艺?“才”就是才能,“艺”则是技艺,包括琴、棋、书、画、诗赋等。我们希望孩子掌握某项技艺,而孩子掌握之后,作何而用呢?

古代的文人都擅长琴、棋、书、画,他们在高兴、悲哀、惆怅时,会弹奏一曲,以抒发自己的情感;遇到好友来访时,兴致使然,于是对弈一局;出去游山玩水时,看到大自然如此美丽,泼墨于纸,作画一副……这些才艺完全成了感受生活、抒发情感的途径,他们不会把才艺当成负担,他们会在其中享受、感叹和领悟。

因此,学才艺是热爱生活的体现,献才艺是表达情感的过程。所以,才艺学习绝非技能培训,孩子为什么愁眉苦脸地学才艺?因为他没有感受到情操被陶冶了,反倒觉得因为学了才艺,所以痛苦不堪。

原因出在哪里?老师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我们对待才艺的态度太功利,总想让孩子通过学习才艺获得什么短期利益。如果说,一定要获得利益的话,那就是--快乐。如果孩子没有获得快乐,就不要让孩子再痛苦了。

▲ 培养有兴趣的孩子

田英人从小爱好广泛,喜欢踢足球、画画、学英语、摄影,特别喜欢看书和写作。他小学毕业时出版了《灿烂童年》一书,书中收集了他的绘画和摄影作品,一些著名作家都提笔为其寄语。2009年,他还出版了一本描写中学生活的散文随笔集--《中学生奏鸣曲》。

田英人的才艺之路是如何走的呢?田英人小的时候,父母都并没有刻意培养他的兴趣,基本是放任自流。但是,他特别爱看书。而且对他来说,写作不是一件枯燥苦恼的事,而是充满着快乐。关于画画,他没有上过培训班,就是自己总是在白纸上乱涂鸦,父母发现他喜欢了,才慢慢地领他接受较正规的训练。而英语方面,田英人没有提前学习,只是跟着小学的课程学习,当他感到学校的知识似乎不能满足需求了,父母才带他上了专为儿童开的英语班。他自己学得很起劲,小学毕业时就能够自如地和老外进行日常交流了。

田英人的父母完全以孩子的兴趣为培养宗旨。所以,我们一开始可以让孩子去接触和尝试一些才艺内容,发现孩子的确很感兴趣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他。毕竟,以兴趣为基础的培养才是最有意义的。

45.又用左手?换右手!--不要刻意地去纠正孩子的“左撇子”

“左撇子”也叫“左利手”,特指那些习惯使用左手的人。在生活中,绝大部分人都习惯使用右手,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是天生的“左撇子”。而3岁之前的孩子往往都是左、右手并用,3岁之后才能明显看出他习惯于使用哪只手,5岁左右才能真正确定他是不是 “左撇子”。

对于孩子的“左撇子”,多数妈妈都会上前纠正,试图让他习惯使用右手。有的妈妈考虑到孩子用左手书写汉字不方便,上学后老师也要纠正,不如尽早纠正过来;有的妈妈认为,“左撇子”总是会在生活中与“右撇子”产生“冲撞”,不如让他跟大家一样,变成“右撇子”;有的妈妈没有什么明确的想法,就是觉得用右手才是正常的,所以会强行纠正孩子。

然而,我们有没有思考过:孩子为什么会是 “左撇子”?强行纠正到底科不科学?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伤害?如果我们弄清了这些问题,也许就不会对孩子那么苛刻了。

▲ 了解“左撇子”

现代科学认为,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是主管文字、数字、语言等逻辑思维的“理性半球”,右脑是主管色彩、音乐、空间、想象等形象思维的“艺术半球”,由于神经系统交叉指挥,左脑发育呈现优势的人一般习惯使用右手,反之,右脑发育优势的人一般就是“左撇子”。

同类推荐
  •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

    本书从孩子的心态、学业、志向、品德及应对挫折等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中外名人教子事例、哲理寓言、经典案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一个如何让你的孩子更优秀的教育方案。本书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相信每位家长能从中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子良方。
  •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给孩子最好的成长力

    本书源于作者在耶鲁大学儿童研究中心从事早期教育相关工作的经验。她带领我们深入当前的早期教育文化,充分暴露了天下父母的担心:如果没有合适的策略和工具,我们的小爱因斯坦可能会远远落后。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才是重要的学习工具,因为,在孩子的大脑中,爱和学习是两个相辅相成的概念。更幸运的是,孩子的大脑里本就拥有成长需要的所有要素。如果我们肯有爱但不加评判地观察他们,他们会告诉我们前进的方向。
  • 幼儿发育与健康0~3岁

    幼儿发育与健康0~3岁

    本书按照婴幼儿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有关保健接种和预防医疗必须遵循的规律和注意的问题编写,主要包括了0至3岁幼儿的发育指标、保健接种、预防用药、疾病治疗等等内容。
  • 培养最优秀的男孩

    培养最优秀的男孩

    父母的威信是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和孩子自觉接受父母教育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加强对自己的智力投资,注重提高自身素质,有助于维护并提高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男孩尤需要父母对其世界进行扩充和引导。如果你在他面前老是一问三不知,尽管表面上孩子仍然怕你,而实际上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已经渐渐地丧失了。教子箴言:教育孩子如育花,精心浇水、施肥、呵护,方能成功。但事实上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养好花,不懂得就要向别人请教,学习养花的经验与艺术。
  • 完美家长:优化内在、感染孩子的5种方法

    完美家长:优化内在、感染孩子的5种方法

    从个人成长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认识五种简单而有效、有充分科学依据的交流工具,旨在帮助家长们认识自己,并用自己的完美内在和孩子们联系,去提高和孩子的沟通能力,从而建立长久、亲密、友好的亲子关系,在孩子成长之路上以更好的方式处理问题和挑战。 分享了许多既实用又幽默的知识,配以容易练习的小功课,如“正面情绪法”“挤出五分钟”,将会成功化解家长读者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种种难题。 指导你改变家长教育的角度,让事情变得更加简单,将快乐放大,从而成为“完美家长”。
热门推荐
  • 必知的科技大家

    必知的科技大家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有一种梦想叫足球

    有一种梦想叫足球

    梦想这种东西,7岁的时候你会写在作业本上,17岁的时候你会埋在心里,到了70岁你会从故纸堆里捡起,对着它泪流满面。这是一个关于少年追求足球梦想的故事。
  •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征收与补偿

    房屋是公民最重要的私有财产之一。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不断推进,由于公共利益需要而发生的城市房屋征收日益增多,城市房屋征收已经成为事关现代化建设全局、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工作。
  •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阳光灿烂的日子(保持学生良好心态的故事全集)

    走进如歌的生命,走过诗意的青春。曾几何时,我们叹息时光的飞逝,叹惋落日的凄美,却任凭美好从身边转瞬即逝。不是青春短暂、岁月苍白,而是我们不曾将它涂上丰富的色彩。何不于喧闹中体会宁静,于繁杂中感受简约,以平静的心情看待得失,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功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才是人生之大境界。
  • 战国霸道公子

    战国霸道公子

    王,代表着权力最高位。每个族类都存在几个王,族类不同就会有纷争,何况就算同族之中王与王之间也不是和平相处,各国学者们把这个时代称呼为战国。主角是人类,是王的儿子,贵为公子的晋白开始宣言自己霸道之旅。
  • 地震

    地震

    我和蕊的身子越贴越紧,我把蕊的舌搅进嘴里,拼命地吮吸。蕊的身子突然在抖,我也抖,整个床都在抖,窗户的玻璃也和着我们发出阵阵有节奏的颤抖。我俩迅速分开,怔怔地,相互瞅。我的腰间突然又开始抖动,严格说是震动。我吓得一激灵,好半天才回过神来,明白是我的电话。为了不影响和蕊的约会,我特意将手机调至震动档。电话是主任打来的,让我即刻到局里集中待命。这时,蕊也接到了电话,说刚刚发生地震,台里让她马上过去,可能要现场采访。
  • 重生农女逃荒记

    重生农女逃荒记

    前世苦苦挣扎只为活着,却是落得个孤苦无依,飘零乱世。有幸能够重生,只希望此生能够找回自己的爹娘,再也不让唯一的哥哥因为自己惨死,在乱世中找到一份活下去的希望,一步步挣扎求存,带着身边的人在这个乱世中活下去,活出一个不一样的人生!
  •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4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2017年第4期)

    《小说月报·原创版》创刊于2003年初,凭借强大的发行网络和发行数量,多年来一直居全国原创类文学期刊之首,并曾多次荣获省市级、国家级优秀期刊奖项。其影响已不仅仅在文学界,更延伸到更广阔的领域之中。许多作品一经发表,即被各大报刊转载,更有近半数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并产生巨大影响。本刊以贴近现实、关注人生的中长篇小说为主要内容,并力求在秉持沉稳、厚重的风格的同时,依然留有一片充满激情、活力的年轻声音。
  •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梦里梨花醉

    梦里梨花醉

    春露,从指尖滑落,洒出一朵绝美的花,留下一行,忧伤的痕迹,梦里!谁在穿行?他们在梦中邂逅,又在现实中相遇,然而她没有他想象中的美好,从而只愿留在梦中,将现实中的她对他的一腔热情抛在脑后………………最后结果他会不会走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