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395900000004

第4章 先秦道家思想

一、老子的“道”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自然”。自然的字面意义就是它自己天然如此、自然而然,不受外力或人为的影响。从这个意义上说,道家的学问可以称为“自然之学”。在道家看来,世界上最自然的东西莫过于“道”,或者说他们认为“道”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自然”。“自然”、“道”、“无为”几个道家思想的核心范畴,基本意义接近。道家的基本思路是从天道的自然,推论出人道的无为,人道应该效法天道,与天道和谐发展。所以,历史上的道家和主要源于道家思想的道教学者,都言必称天道,尚自然,为无为。在他们看来,人们认识道,遵循道,效法道,过道那样的生活,是现实的人称为理想的人的必由之路。道家的理论思维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宝贵成就。

(一)老子

根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又称老聃,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人。曾经任东周王室管理藏书的官吏。据说老子看见东周王室衰微,便离职而去,经过函谷关时,被关令尹喜挽留,著《道德经》五千言,然后出关西去,不知所终。今存反映老子思想的著作即《道德经》,又名《老子》、《老子五千言》,是道家学派最重要的经典。

司马迁还记载,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老子回答说: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老子告诉孔子说,你所说那个时代的人早已死掉了,连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们的言论流传下来。君子生逢其时就实践自己的主张,生不逢时就像那断了根的蓬草一样随风飘荡。善于做生意的商人会把珍贵的货物深藏起来,表面看好像什么都没有。内有盛德修养的君子,从外表看有些愚笨,似乎没有什么修养。去掉你那些急切的冲动吧,去掉你那些过多的欲望吧,去掉你那些盲目的自信吧,去掉你那些不可能实现的空想吧,这些对你的身体都没有什么好处。司马迁记载的这段话,十分形象地描述了老子的精神状态,和《老子》书中“道可道,非常道”、“贵柔”、“无为”等主要思想内容非常吻合。

(二)“道”论

“道”是《老子》一书的核心范畴。按照《老子》的看法,“道”乃是勉强给出的一个名字,而不是对世界根本的准确描述。事实上,“道可道,非常道”。人们可以认识道,可以用语言文字来表示道,但人们所认识到的内容、语言文字所表示的内涵,并不是道本身。为此,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展示“道”,就是必须的。《老子》在这方面作了开天辟地的工作。

根据《老子》的描述,“道”占有最重要的地位:

(一)“道”是世界的根源,也是万物的根源。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被称为“道”的那个东西,乃是先于天地而生的混成之物;它不仅先于天地而存在,而且能够“生”出天地来。他又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产生了一,进而产生二、三、万物。他所说的“生”,不是“道”像人一样进行从无到有的创作或加工,而是在大化流行中万物从隐到显的自然呈现。《老子》还用比喻说明“道”的根源地位,认为“道”既是“天地根”,又是万事万物所据以出(生、有)入(死、无)的“门”。

(二)“道”是世界的根据,也是万事万物的根据,它还表现为世界万物的运动规律。《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道是世界用以成为自己的根据,就像万物的宗主一样。《老子》又说:“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道不仅产生万物,而且道“畜”于万物之内,成为万物的“德”性,始终生长、养育、主宰着万物。从这个角度说,老子的“道”有西方哲学所谓本体的性质。

(三)“道”是世界的归宿,也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归宿。《老子》说:“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这里的“根”,也称为“无极”,就是道。

同时,《老子》还将“道”和世界万物进行比较,发现“道”有不同于世界万物的几个特征:

其一,一般的比较,世界万物在表象上是具体的,在结构上是清晰的,在经验和时间中则有生成,有毁灭,而“道”是抽象的、恍惚的、混成的,同时又是最真实、最实在的。《老子》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所谓恍惚,指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人们对于道不能运用日常感觉而得到,“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博之不得”,看不见,听不清,抓不着。

其二,从存在时间看,道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它“先天地生”,有先天性。万物都后于天地而产生,有后天性。

其三,从内在结构上看,道是有,又是无,是无和有的统一,但仍然以无为主。《老子》说:“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无”和“有”都指道,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无,强调道无形象、无实体的性质,说明在抽象世界里存在;有,则强调道对有形象、有实体的事物起作用,说明道虽然抽象,但并不离开具体事物,它在现实世界中起着重要作用。“常无”、“常有”则指道本身。《老子》发现,有和无统一于道,不仅是结构上的有机一体,而且这种统一是在道的运动历程中实现的。《老子》说:“有生于无”,“有”又“复归于无极”,说的就是无和有统一的辩证历程。这一历程可以表示为:无—有—无。

其四,从运动的法则、运动性质看,道又和西方哲学所谓的本体不同,它是运动的,而且有自己“反”的运动法则和“弱”的运动特征。《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反”指向着和现实相反的方向运动,特别指有生于无,又复归于无的总法则。这种看法有强烈的辩证色彩。万物也都遵循着这一法则,所以万物的运动总是物极必反,也要返本复出,回到本来的状态。“弱”指道自然地起作用,看起来好像没有力量,或者力量很柔弱的样子,其实道是最有力量的。《老子》发现,在万物中,水最能表现出柔弱的特征。所以《老子》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此外,《老子》书中所谓“道”也是有层次的。他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在《老子》看来,道在现实世界中无处不在,而且在人、地、天、自然几个不同层面上表现并不完全相同。在万事万物中,道是构成他们的基本内核或根据,这叫做“玄德”。在事物之间、事物的运动中还存在着相反相成、物极必反的法则,这也是道在现实世界中的表现。有修养的人既要效法这种玄德,也要遵循这些法则。这就是“人法地”。天之道与此不同,它损有余而补不足,正其不正。人效法天之道,应该“慈”(慈爱、勇敢)、“俭”(节俭、简约)、“不敢为天下先”。这是人像“地法天”那样也效法天。道本身产生天地万物,但它“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产生、创造、主宰者天地万物,是道的功能,但它不占有、不自满、不宰制天地万物,只是自然如此。人效法自然之道,也应该“学不学”、“欲不欲”、“为不为”。

《老子》发现,现实世界中到处都有“道”,到处都存在着物极必反、相反相成的法则,如“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不仅在自然界,即使在精神世界,也充满了辩证法。它发现,“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又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对辩证法的直观非常深刻,非常丰富,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宝贵一页。

“道”这种“玄德”,在生物界还特别表现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生命元气,一种生生不已的冲动、想象和创造力。这时,“道”接近于成为一种实体性的东西。人们守持、修养自己的“玄德”,是“长生久视”的不二法门。所以,《老子》一书又是中国古代养生学宝典。

(三)自然无为

《老子》一书的中心思想是天道自然,人道无为。道的地位和特征,都在讲道是自然而然。人应该效法天道的自然性质,无为而无以为,无为而无不为。无为的实质就是自然,完全遵循“道”,按照“道”的要求言行活动。《老子》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欲不欲”,就是无欲;“学不学”,就是无知。在《老子》看来,无知、无欲、无忧、无为,都是道(自然)在人心、人身上的表现。

本着这一思想,《老子》在修养上提出“致虚极,守静笃”原则,实质上就是“清净自正,无为自化”。另外,《老子》认为“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柔弱胜刚强”,所以要“知其雄,守其雌”,意识到坚强而持守柔弱,反对不符合“道”的坚强。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在人际关系方面则主张“处下”、“不争”,反对“为天下先”。他发现: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民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江海处于低洼之地,所以能容纳百川之流,圣人具有处下、不争的品格,所以能处于百姓之上,人民不会负累受害,因此都乐于拥戴他,还感到不满足。因为不争,所以天下没有人能够和他争。透彻认识道“雄”的道理,而宁愿处于“雌”的境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老子》运用它发现的辩证道理,反复申述这一主张,如说委屈反而能够保全,屈枉反而能够伸张,低洼反而能够充盈,破旧反而能够新生,少取反而能够多得,贪多反而使人迷惑。又说善于做将帅的人不逞勇武,善于作战的人不激怒,善于战胜的人不对抗,善于用人的人对人谦下。这些都是讲处下、不争的人生道理。

在强弱、刚柔的矛盾中,世人都认为刚强胜过柔弱,《老子》却发现了柔弱对于刚强的作用,这是其独到深刻之处。这说明《老子》非常善于观察事实,思考问题,得出来的认识结论也符合辩证法。但同时,《老子》又不自觉地有淡化刚强对于柔弱的作用的倾向,在强与弱、刚与柔的矛盾对立中,没有多少内在根据地偏向于柔弱,反对刚强。处卑下,守柔弱,便成为《老子》人学的基本主张。

世人通常都偏重刚强而忽视柔弱,《老子》这一主张,当然有反思现实、批判现实的积极意义;但是,《老子》固守柔弱的思路,却并不符合“道”自身强与弱、刚与柔相统一的辩证法,这是它的不足。至于由此进一步提出“绝学”、“弃智”、“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等近似于反对人类文明的主张,就有些过激了。事实上,人道也是天道的一部分,受天道的制约,但具体内容毕竟不同。我们不能因为重视天道,而用天道吞并或代替人道,导致“蔽于天而不知人”的局面。老子、庄子的思想,都存在着这样的思维局限。于是,《老子》的理想社会被这样描绘: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在这样的社会里,不发展物质文明,即使有科学技术成果也不运用、不使用,在物质条件匮乏的环境中,通过自己身心的修养和调节,自以为过上了美好的生活,人人获得的都是甜美的饮食、安居的乐处。这种理想与人类文明历史的进步背道而驰。

《老子》一书,首次力求探讨世界的本原和本质,提出作为哲学最高范畴的“道”,并对其特征和地位有准确而深刻的刻画。它完全摆脱了宗教思想中人格色彩很浓的上帝、鬼神、天命、祖先崇拜等观念,使理性思维独立地主宰着人的精神境界。它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史上第一部作为哲学形态出现的著作,也是最有理论思维水平的第一部著作,对后来的中国思想文化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在老子之后,战国时期的庄子发展了老子的思想。西汉司马谈《论六家要旨》称老子、庄子为道德家,列为先秦至汉初六个重要学派之一。《汉书·艺文志》则称之为道家,列为先秦至汉初各学派之一。后来人们常常老、庄并称,故又有老庄学派的说法。老庄是道家的主流派别。战国时期出现了四个与道家思想相近的学派,即杨朱一派,宋钘、尹文一派,彭蒙、慎到、田骈一派,以及黄老学派。黄老学派可以名为道家别派,他们在当时和西汉初年有很大影响。

二、庄子论“逍遥”

(一)庄子及其文章特点

庄子(约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宋国蒙(今安徽蒙城)人。曾经在家乡做过漆园的小吏。后来一直隐居,过着朴素的生活,有时靠自己打草鞋为生。他曾经见梁惠王,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断了带子的草鞋。还曾向监河侯借米下锅。但他蔑视功名利禄,在精神上齐一万物是非,逍遥于“无待”的自由境界,在现实生活中则游戏于人间,与世沉浮,但始终拒绝做官。

庄子与孟子同时,都生活在战国中期。当时,各诸侯国经过变法,先后完成了传统社会向新社会的转型。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各个诸侯国之间的战争,各个学派的争鸣,是这种矛盾的激烈表现。社会规范、价值标准都处于混乱之中,人们在生活中面临着各种不同价值标准的吸引。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自觉调整自己的言行活动,追求有意义和价值的生活,就可以为理想社会的建立做好社会成员个体的准备。历史条件就这样给当时的思想家提出了需要及时解答的具体问题。为此,反思作为个体的人的来源、本性和理想,追寻宇宙的根源、根据和归宿,从形而上学方面理性地解决这些问题,是儒、道两派思想家的共同任务。孟子站在人学立场,继承孔子的儒家学说,以参与的积极态度自觉解决这些问题,与此不同,庄子则站在自然之学的立场,继承《老子》的学说,力图用超越的、旁观的、批判的态度来解决这些问题。

庄子的思想保存在今存《庄子》一书中。该书作为战国时期道家庄周一派的著作总集,包含了庄子后学的思想在内,其中的《内篇》如《逍遥游》、《齐物论》《大宗师》等,则被学者们公认为反映庄子本人思想的代表性著作。

庄子的思想渊源是《老子》的自然之学。司马迁《史记》说:“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庄子继承《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强调事物自生自化,否认有神的主宰。他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和自然万物一样都来源于“道”,《庄子》还发挥《老子》人应该像“赤子”、“婴儿”一样的精神,进一步主张人应该像牛、马、鱼、椿树等一样,融化于自然之中,回归到自然之中去。

庄子对“道”的体会博大精深,悠远浪漫,表达形式汪洋恣肆,绚丽迷人。《庄子·天下》篇对此评价说:“芴(惚)漠无形,变化无常,死与生与,天地并与,神明往与,芒乎何之,忽乎何适,万物毕罗,莫足以归。”意思是说它有语言表述而无行迹可寻,包容天地万物而天地万物不足以局限它。庄子的思想表达方式与众不同,它“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断崖之辞”来表达高远深刻的思想,“以卮言(出于自然的言论)为曼衍,以重言(假借先哲所说的话)为真,以寓言(寄托、寓意于形的言论)为广”。

《庄子》一书特殊的表达形式可能和南方的楚文化有关系。思想开阔,想象丰富,是楚文化的特点之一。屈原在《天问》中提出过宇宙运行变化的高远问题,南方倚人黄缭探讨过“天地所以不坠不陷,风雨雷霆之故”,庄子也思考“日月安属,列星安陈”的宇宙大问题。楚地风俗“信鬼而好祠”,结合楚人想象力丰富的特点,产生出许多扣人心弦的神话。《楚辞》里面的鬼神充满了人的思想、感情,人类可以遨游宇宙,支配日月风雷,想象浪漫绚丽。庄子在他的寓言中,人和鱼对话,河与海交谈,时间空间、事物种类都不构成相互交流的限制,展开了一幅色彩斑斓而“道通于一”的美妙绝伦之境。庄子的思想表达方式在中外古今思想家中绝无仅有,这使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极其特殊,和其他思想家严肃认真讲道理而流于抽象、呆滞,形成鲜明对比。

(二)“道”论

庄子的“道”论继承了《老子》关于“道”是宇宙根源、根据的意思,但比《老子》更为强调“道”作为宇宙根据的地位,这就是它的“齐物论”;庄子尤其突出了“道”作为宇宙主体的地位,这就是它的“逍遥”说。庄子哲学是道家一派中强调主体地位的典型代表。

比起《老子》来,庄子对“道”的特性的体会更加细腻深刻,他说: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情”、“信”的意思就是真实、信验,相当于实在的意思。“无为”指自然,“无形”指抽象,没有形象、形迹。庄子肯定道“先天地生”而又“神鬼神帝,生天生地”,是宇宙万物的根源,与《老子》的宇宙根源论相同。庄子又断定“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肯定“道”是宇宙中最真实、最自然的抽象实在,和《老子》的“道”论也近似。这是庄子继承《老子》“道”论的地方。庄子关于“道”的特征的描述则比《老子》更加细密、明确,发展了《老子》的看法。

第一,在庄子看来,“道”是最普遍的存在,它既普遍地存在于世界万物之中,同时又超越世界万物。说“道”“在太极之上”、“在六极之下”、“生天生地”、“长于上古”,指“道”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是最普遍的。又说“道”虽然普遍,但并“不为”高、深、久、老,意思是说,“道”虽然看起来应该是宇宙万物中最高、最深、最久、最老之物,但究其实,无所谓高深久老。用高深久老这些表示时间、空间维度的词汇,不能准确表示“道”在时空范围内而又超越时空、不为时空所限的性质。

第二,庄子特别明确了“道”是世界的根据的意思。“自本”,指自己以自己为本。“自根”,指自己以自己为根源。万物均以“道”为本、为根,不能以自己为本、为根。而“道”不仅是宇宙万物的“本”和“根”,而且是自己的“本”和“根”。在这里,特别要注意庄子“自本”的说法。“本”的字面意思是一棵树地面以下的部分,地面以上的部分是“末”。“本”包含“根”的意思,但有超越这个意义,包含了根本、根据的意义在内。说“道”自本自根,意味着不仅肯定“道”是宇宙的以及“道”自身的根源,而且明确断定它还是宇宙以及它自己的根据。这就突出了“道”是宇宙的根据的意思。

因为“道”是宇宙的根据,所以,它自己具有“不得不”(必然)的性质,而且也为宇宙万物所具有的“不得不”(必然)性质提供了有力支持。庄子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

第三,庄子特别突出了“道”的主体性,“道”主宰世界而又主宰自己,同时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庄子特别将“道”放在和人的关系中来考察,突出了“道”“自本自根”的主体性。庄子发现,“道”和人之间存在着“可传而不可受(授),可得而不可见”的关系,人们可以理性觉悟(“可得”)“道”,可以默契心传(“可传”)“道”,而不能用言语口授“道”。庄子认为,由于“道”是抽象的,没有行迹,所以人不能感觉到它;又由于“道可道,非常道”,所以人们不能用一般语言表示它。但“道”却有“神鬼神帝,生天生地”的功能,有作为世界的本根而又“自本自根”的性质等,“道”是超越一般事物的世界的主体。人要成为真正的主体,获得自由,达到逍遥境界,必须“得道”。

(三)“齐物论”

庄子的“齐物论”是道家思想中强调“道”作为宇宙根据的典型理论,也是他“逍遥”说的理论基础。

所谓“齐物”,就是齐一万物,指“道”齐一万物。万事万物各有其性质和关系,因而相互之间各有差别,但站在“道”的高度看,它们的性质和关系又是不稳定的,它们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你看:北海有鱼,化而为鸟,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还有另一种情况,蝉和小鸠只能飞几步远,可是它们嘲笑大鹏:为什么要飞九万里到南海去呢?再说,有些生物,如朝菌、寒蝉,寿命短促,而楚国南方的灵龟,却以五百年为春,五百年为秋。远古时期的大椿树,则以八千年为春,八千年为秋。这些现象应该如何解释呢?现实的人能否超越这种相对而达到自由,获得逍遥呢?在庄子看来,关键在于人们对于相对的事物,应该如何看。他说:

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无物不然,无物不可。故为是举莛(小草茎)与楹(大屋柱),厉(传说中的丑女)与西施。恢恑(奇异)憰(欺诈)怪:道通为一。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然”,字面意义指如此,这里指事物的性质、关系和功能。“可”,字面意义指可以,这里指事物可以有如此的性质、关系和功能。因为有这样的性质、关系和功能,所以事物之间有分别(“分”)。事物之间有分别,事物的特性、作用才明显,各个事物才成为(“成”)各个事物。但各个事物又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它们可以产生形成,也可以衰落消亡(“毁”)。事物的“分”、“成”、“毁”不是绝对不变的,“分”时也意味着“成”的可能,“成”时也意味着“毁”的可能。

按照庄子的理论,事物都产生于“气”或“道”,后又复归于“气”或“道”。所以,事物“毁”以后,又回到它们原来的地方,“复通为一”。“一”就是“气”或“道”。庄子的宇宙论和老子的宇宙论在思路上大体一致。不同在于,庄子对事物的“然”和“可”讨论更多,并在此基础上,更加明确地提出了“道通为一”的主张。

“道通为一”的意思是说,站在“道”的高度看,具体事物的分、成、毁,都是相对的。从“道一”的角度看,这些相对的分别以及分、成、毁甚至可以忽略不计。所以,小草棍和大屋柱、丑女和美女,以及一切稀奇古怪的事物,都是“道一”的不同表现,在根本上说,他们是一致的,并没有绝对、本质的区别。比如,常人以为天地很大,米粒很小,这都是用具体事物作参照来看,是如此。其实,站在“道一”的角度看,用“道”做参照,天地即使再大也不如“道”大,故不能说天地大,米粒即使再小也不如“道”小,故不能说米粒小。天地、米粒的大小,以及衡量其大小的标准或参照物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本质的意义。

庄子“道通为一”的看法,突破了具体时间、空间以及具体个别事物的局限,努力从事物的根本、宇宙的大全角度看具体的个别事物,符合全面、本质地看事物的辩证法则,应该予以肯定。这样看世界,人的生或死,清醒或梦幻,数字的变化,甚至“有待”程度的不同等,都是“道”的不同存在形式。世界统一于“道”,这是很深刻的理论认识。但是,如果将这个思路推到极端,认为具体个别事物之间的差别及其成、毁等毫无意义,完全可以忽略不计,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变成为只有“道”的单一世界,这就不符合辩证法了,也不符合庄子自然之学以物观物,杜绝人为的宗旨。

(四)“齐是非”

将“道通为一”思想运用到认识论和价值评价中,就是庄子的“齐是非”说。这个思路的基本精神,就在于站在“道”的高度,断定人类的经验认识、日常价值标准等并不就是“道”本身,它们和“道”比起来,始终是相对的,可以错误而且总会错误,人们对这些相对的、一时一地的看法或评价不能太固执。他举例说:

民湿寝则腰疾偏死,鳅然乎哉?木处则惴慄恂惧,猨猴然乎哉?三者孰知正处?民食刍豢(蔬菜和肉食),麋鹿食荐,蝍蛆(蜈蚣或蟋蟀)甘带(小蛇),鸱鸦嗜鼠,四者孰知正味?猨猵狙(兽名)以为雌,麋与鹿交,鳅与鱼游。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庄子在这里提出了什么是“正处”、“正味”、“正色”的问题。他认为这个问题难以回答。因为人、泥鳅、猨猴三者住处不同,不好说适合人住的地方才是“正处”,而泥鳅、猨猴住的地方就不是“正处”。同理,人、鹿、蝍蛆、鸱鸦四者口味不同,人、鱼、鸟、鹿各自喜欢的对象不同,都不好说适宜于人的才是“正味”、“正色”,适宜于动物的就不是。事物的性质、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是相对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和评价又有主观的不符合“道”的一面。所以,在庄子看来,不能以人一时一地的认识和评价为绝对真理,更不能以人一时一地的认识和评价做标准,否认动物等的认识和评价的积极意义;人也不能局限于这些相对的认识和评价之中,而自以为是,自我满足。由此,庄子进一步得出他在价值观方面的结论:“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途,樊然殽乱,吾恶能知其辩?”在相对的真与伪、善与恶、美与丑、是与非等两者之间,它们的区别并不是像有些人所想象的那样泾渭分明。

现实中确有不少人就局限在特定的“仁义”或是是非非之中,不能自拔。庄子运用逻辑推理证明这些人的谬误。他在《齐物论》中设问说:假如有甲、乙二人进行辩论,两人都自以为是,以别人为非。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辩论是分不出对或错的。即使他们二人的辩论分出了胜负,胜的未必真对,负的也未必真不对。这相对的两个人根据自己现有的相对认识和立场,根本就不能客观作出对或错的评判。那么,请第三人来评判如何呢?这第三人或者与甲同,则不能评判乙的对或错;或者与乙同,则不能评判甲的对或错;或者与甲、乙均不同,则不能评判甲、乙的对或错。总之,局限在相对的水平上,不上升到“道”的高度,甲、乙二人的辩论是没有什么真正的是或非、对或错可言的。

庄子站在“道”的高度,批评甲、乙以相对为绝对的自以为是的态度,是正确的。这种态度在现实世界是能常见到的,庄子的批评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一个人只是站在相对之物如人或动物的立场,完全不考虑其他相对之物的意义和价值,也不考虑历史事实和未来的可能性,更不考虑“道”的意义和价值,自以为是,完全是一种主观主义,应该否定。

但是,我们是否因此就可以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人们一时一地相对的认识和评价就毫无意义呢?恐怕也不能这样看。因为,如果这样看,事实上就将“道”和现实的人类认识和评价完全对立起来,就和“道通为一”的思想矛盾了。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人的认识和评价是变化发展的,甲、乙二人可能在某种特殊场合会发生庄子所说的辩论情况,但这两个人的认识和评价绝不会永远如此,他们之间的辩论也不会永远没有对或错的结论。这是因为,现实的人在生活实践基础上,对“道”的认识可能会超越过去曾经有过的偏僻认识,纠正过去曾经作出的偏僻评价,他们甚至可能像庄子一样,站在“道”的高度看问题,作评价。如此,我们也可以说,甲、乙二人的辩论,在人类认识历史上,是可以分出是或非、对或错的。

其实,庄子虽然没有这样清楚地说明他的这个看法,但他朦胧地意识到了这一点,这就是他的“两行”说。庄子关于甲、乙二人的辩论的说法只是假设。一个人如果像庄子所假设的那样,只是逻辑地、静止地看甲、乙二人的辩论,就会得出人们不能分出其对或错的结论。庄子自己认为是能够分出对或错的,那就是“道”。不站在“道”的高度,才会出现是是非非、无穷无尽的情况。但在到达“道”的高度之前,面临甲、乙是非之辩时,应该怎么办呢?庄子提出“两行”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他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天钧”,指自然运行的齐一状态。“休乎天钧”,相当于在自然运行的齐一状态中休息,这叫做“两行”:不用人为干涉,让是和非自己运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理想的人(“圣人”)对于现实相对的是或非采取“和”的态度,即暂时中止判断,不评价其是或非,顺其自然,让对象自己呈现自己。这实际上符合认识辩证法。站在辩证的“道”的高度看,甲、乙所谓的是未必真是,他们所谓非也未必真非,他们所谓的是非都不是真正的是非,所以局限于这种是是非非中,当然辩不出真正的是非来;如果以“道”为真正的是,则甲、乙二人的看法,都不完全符合“道”本身,都有其非的一面。同时,他们二人的看法也可能部分的符合“道”,所以又有其是的一面。让对象自己在辩证历程中扬弃自己,逐渐在发展自己的是,克服自己的非。认识主体也可以借此而发展其是的一面。如此,人们的认识走向“齐是非”的“道”的理想,就不是什么难事。庄子“两行”说重视相对的事物自然展示自己,符合让对象自己克服、包容和超越自己的辩证法,这是有积极价值的。

(五)“逍遥”说

庄子的“逍遥”说是道家思想中最为突出“道”的主体性的典型理论,也是他“齐物论”所要达到的逻辑结论。庄子将相对的事物统称为“有待”。大鹏飞行九万里,但要依靠“垂天之云”般的大翼和负载大翼的大风。列子可以“御风而行”,但“犹有所待”,也要依靠风的支持。庄子理想的人格是一种完全超越相对有待的绝对“无待”境界。用他的话说,就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变),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在他看来,依据天地自然规则(“道”),驾驭六气变化,进入无限空间,这样就可以超越相对有待,达到绝对无待的自由。庄子的“逍遥”说是中国古代关于人的自由问题的第一篇明确的宣言。

在庄子看来,要达到超然物外,无所不适的自然境界,必须在认识上用“道”的眼光看世界,在追求上抛弃功名利禄,过一求“道”的生活。有些人“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能)征一国”,虽然能获得一官半职,受到乡里的称誉,迎合国君的需要,但完全被名利、功业束缚着,没有逍遥。还有一种人,“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把名誉置之度外,已经大大超越前一种人,获得了一些自由,但还想有所作为,不能完全抛弃建功立业的想法,也不能获得真正的逍遥。真正逍遥的人无思无虑,无情无欲,无知无识,安时处顺。

在庄子看来,逍遥的境界人人都能够达到,达到逍遥境界也不需要特别的办法,关键在于遗形忘生,超越世俗之见,获得精神的解放。比如,一个残疾畸形的人,并不觉得自己可悲,反而认为自己即使变得更加畸形也无不可。假如自己的左臂变成鸡,正好可以报晓;假如自己的右臂变成弹弓,正好可以用来打斑鸠烤了吃;假如自己的尻骨变成车轮,精神变成马,就不用另外的马车了。这样的人,还有什么祸福能让他动心呢?在外物的纷扰中保持安宁的心境,这叫做“撄宁”:遗形忘生,与自然万物浑然一体,不受外物的束缚而自我解脱,这叫做“悬解”。

庄子有为了“道通为一”,而否定相对有待的事物也有其积极意义的形而上学倾向;与此相应,为了达到逍遥,也有过分肯定人的自然性,批判人的社会性,批判社会文明的倾向。《庄子》说:“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又说:“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庄子》认为人的常性是“织而衣,耕而食”,人要生存,就要吃饭穿衣,就要耕织劳动。在吃饭穿衣、耕织劳动中,无知无欲,“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人完全自然化,如牛马、禽鸟、草木一般,没有什么违背自然性的认识、欲望、追求和作为。

《庄子》推崇自然人,猛烈抨击仁义道德和人类文明。他说:“毁道德以为仁义,圣人之过也。”他这里说的“道德”即人类的自然性。《庄子》断定人类的自然性中没有仁义等文明内涵,所谓的“圣人”出现后,才违背自然原则而无知妄作,推行仁义,使人性迷乱,社会分崩离析。比如,完整的树木不被雕刻,哪来的酒器!洁白的玉石不被毁坏,怎么会有珪璋!不破坏人的自然性,哪来的“礼乐”!不毁灭“道德”,就不会有仁义!人类自从有了文采于是迷失了五色;自从有了六律,因此淆乱了五声。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太大了!

同类推荐
  •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

    《20几岁要知道点文化常识》是一本用小标题形式解读中外文化常识的书籍,本书从风俗礼仪、文学集萃、影视戏剧、绘画歌舞、饮食、服装服饰、医学医药、名胜古迹和天文历法等多个方面,分类讲述中外的文化常识,让读者开阔眼界,多方面了解文化常识,提高个人的文化素养。
  •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

    《中国文化一本通》从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改治、教育、习俗以及人们的衣食住行等十五个方面入手,选择人们喜闻乐见,又具有中国文化代表性的主题,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全面地介绍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知识。《中国文化一本通》涉及的知识面广,是读者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实用案头必备书。
  • 山西抗日女兵连

    山西抗日女兵连

    抗日战争时期,山西的一批杰出知识女性,正是将自己的人生目标定位在民族解放战争的伟大事业中,积极投身抗战,成就了自身,做出了惊天动地的业绩。
  • 弟子规说什么

    弟子规说什么

    如果你人缘差、事业不成功,不要埋怨自己不努力,其实根源在于你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思维习惯教育。现代人生活的不如意、身心的失常,几乎全是从性情失调而来,这根源于少儿时期的教育纰漏,各种心态、性格培养的不成熟,其实,《弟子规》里讲的全是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大智慧,能帮你从小到大构建完美人际关系和人生大格局。
  • 手相与面相

    手相与面相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手相与面相》对人的手相与面相进行了科学系统的分析,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各种新的内容对人的手相和面相进行详尽细致的归类,并加以逐条分析归纳,书中还特别提到国外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而得出的关于人的手相和面相的一般规律,总结出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可以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与参考,不再是以往的那些把人的手相和面相与人的命运定数、凶吉绝对联系起来的迷信说法。
热门推荐
  • 三生情缘君许我一世可好

    三生情缘君许我一世可好

    待我寻得她之日,便是离开这皇城之时
  • 神级奖励系统

    神级奖励系统

    哈?我被系统附身?啥?世界被系统修改了?电影、游戏、音乐、小说……我所知道的都没有了?这个世界太疯狂了,不过…“嘿嘿,我喜欢!”这是一个十分欢乐逗比,又有些腹黑的故事.书友群:105405002
  • 天降大任

    天降大任

    作品以苏南农村为背景,描述了兰花村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史诗般的奋斗历程,塑造了许多活灵活现、真实可信的典型人物,尤其颂扬了带头人柴运旺执著坚定,奋斗不息的可贵精神。作品文字有豪气,有血性,有独特的感受,书写出时代的最强音。
  • NO.01漫客·悬疑世界·救赎

    NO.01漫客·悬疑世界·救赎

    《漫客·悬疑世界》是知音动漫公司与悬疑天王蔡骏携手打造的中国悬疑最强刊。首期收录了双子星罗的刑侦辩论小说《侦讯记录》,“心理罪”第一人雷米的新作《智齿》,庄秦的《恶化》,王雨辰“每晚一个离奇故事”最新篇《蝉》,散客月下的《满世界找鬼》以及胡西东的《时空记》。
  •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找对你人生中最重要的7个人

    作者为资深公共关系培训专家,总统顾问。一直致力于“六度人脉”理论研究,曾推出过畅销书《六度人脉》。这次作者化繁为简,将目光对准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接触的七个关键角色——玩伴、同学、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知己、爱人,这7种角色代表人生不同阶段的7种关键力量!作者以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他们的重要作用,以及识别、交往的各种技巧要点。阅读本书,我们还将知道自己在不同的阶段需要制定的怎样的成长目标,需要与哪些人同行,以及与他们的相处之道。无论是学生、白领还是中高层管理者等,都可以从本书中找到参考的答案。
  • 老妖怪也要谈恋爱

    老妖怪也要谈恋爱

    不知道被封印了多久……意外被一个系统救了"我可以帮你重见天日。"重见天日……可以吗?曾经做过的什么我都忘了。"不过你得帮我完成任务。"美丽的阳光我再也没有看见过。怎么可能会不愿意?怎么可能还会呆在那个暗无天日的黑漆漆的地方。"好""将任务完成之后,我会去请主神帮你找回身体"对啊,现在我还只是个灵魂……因为发现法力并没有消散!我到底是谁?我为什么会有这么高强的法刀?
  • 忻幸

    忻幸

    忻幸,欣幸,欢喜而庆幸。忻,从心,从斤,斤亦声。“心”指阴暗心情,“斤”本指斧斤,转指“凿破”,“心”与“斤”联合起来表示“阴暗心情就像不见天日的原始森林,一旦用斧斤砍伐掉一棵遮天大树,就会一下子亮堂起来了”。忻幸清吧,希望每一个到来的人——在这里凿破阴郁,在这里放飞心情,在这里欢喜。缘更,慎入。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转型与变革

    中国正步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能否实现经济的转型与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关键。那么,如何理解供给侧改革?怎样具体落实供给侧改革?“供给侧改革”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是大家都应该思考和探索的。本书不仅对以上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而且从经济新常态、消费商时代、“十三五”战略等几个与供给侧改革息息相关的角度出发解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读者能够对供给侧改革有更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本书非常适合公务员、企业人士、学校师生、政策关心者阅读。
  • 青山月影照

    青山月影照

    女大学生方月影在暑假打工的时候,在当地图书馆意外发现一本古书籍《青山月影照》,冥冥之中一股奇异的力量把她送了进去…魑魅魍魉、爱恨情仇,那名叫诸青山的道士,和她又有什么关联呢?
  • 天啊让我回去吧

    天啊让我回去吧

    终于度过学生时代生活平淡安稳的姜南嘉走在路上一脚踩空回到了小学时代。又要重新经历中考,高考_(:_」∠)_心中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姜南嘉:“妈的,谁把路上的井盖偷了!!老子要回去!”还好重生过程中撞到了机遇可以来往于修仙界和现代,得到一些宝贝安慰下自己,不然怕是分分钟自杀-_-只是……旁边的这位大佬,你是怎样跟着我到现代的呢?心·大佬·敖景行·虚:“我也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