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00600000001

第1章 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初期

徐宝欣口述 王丽娜整理

《让我们荡起双桨》唱出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人们发自心底的欢乐和向上的心情。词作者乔羽说,今天他再也写不出那样的歌了,因为历史是不可重复的。工作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老干部,确实有些珍贵无比、情景难再的经历。如今,他们常常在回忆中盘点这些只属于个人的精神财富。其实,他们的这些回忆应与后人分享,让他们那时的革命精神、工作劲头代代相传。那么,就让离休老干部徐宝欣为我们打开记忆的闸门吧。

我是土生土长的盘锦人,原籍大洼县田庄台镇。1948年,我在镇上投身轰轰烈烈的农村土地改革;1949年9月被分配到当时的盘山县人民政府农业科工作;1950年,我加入民政工作的行列,最初在县民政科任科员,1952年任副科长,1954年任科长;1966年1月成立盘锦垦区,我任民政局副局长并主持工作,直到“文革”风暴到来,政府工作瘫痪。

人老了,总是喜欢回忆过去的经历,特别是看到盘锦今昔发生的剧变,使我禁不住想起新中国成立前后从事革命工作的情形,那时我们这一辈人都在为新盘锦建设而付出艰辛的努力,那时从事民政工作的件件往事都成了我那段人生中最宝贵的回忆。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十分困难,而盘锦地域的贫穷落后更是数得着的。那时盘山县的辖区就是现在盘锦市的地域,县政府只设四个科,民政科是其中之一。面对百业待兴、百事待举,民政部门要承担多少工作是可想而知的。主要任务有基层政权建设、优抚安置、救灾救济、社会福利、行政区划、殡葬改革、婚姻登记等。总之一句话,民政工作是一项具有群众性、多元性的社会工作。所以,从事这项工作,从人到物、从老到幼、从生到死、从文到武、从心理到地理、从政治到经济,样样都会涉及,都得懂点才能做好工作。当时我们这些机关干部实行的是供给制,不发工资,只供给饭菜、棉被、被罩、棉衣、外衣等。那时工作和生活的艰苦是现在的年轻人无法体会得到的,但是,我们精神饱满,干劲十足。

抗灾和救灾是当时民政工作中一项最主要的任务。那时的盘锦,有水利,没设施,发洪水是常事。只要气象预报多雨天来了,全县的工作马上转入作为中心任务而压倒一切的防汛救灾上来。这时,民政部门必须首当其冲,立即组织工作队伍,往低洼易涝的乡下跑。人人戴上草帽,披上蓑衣,背上简单行李,连夜出发。当时民政科不要说有台汽车,连一辆自行车也没有,就靠两条腿,那样差的路况,一走就是几十里。到了乡下,首要任务是动员组织村民护坝防汛。下乡干部都要身先士卒,哪里有险情就向哪里冲,带领群众找草袋、木桩等物资,抢修险工险段,设“土牛子”。一旦河涨发水,出现人力不可抗拒的情况,河坝漫顶,河堤开口,孩哭娘叫,情景非常凄惨。灾情发生后,立即实施抢救和防荒。措施是,紧急调动船只,挨家挨户动员往高处转移。也有动员不出的人家,只好用船运再由人背,挨家挨户地送粮食,以免群众断炊。对已经转移到高处的灾民,要就地就近分散安置,或者入户,或者到公共场所等处,同时发粮、发物,组织医疗队消毒治病,严防瘟疫发生。下乡干部吃住在坝上,只要是不伤一个人、不饿死一个人,我们就感到莫大的安慰。

洪水落去之后,立即转入重建家园、恢复生产。为此,需要大动脑筋找门路。首先是核定灾情,如实写好灾情报告交送上级,请求拨款拨物。接着,开展生产自救。洪水落后,积水的池塘鱼多,就组织群众捕鱼;河滩上生长的柳条子多,就发动人们采条子搞起编织业;最重要的是收拾地里涝后尚存的庄稼,抢种晚秋作物,如荞麦、萝卜、白菜等以备过冬之需。同时,还要补以政府救济,保证群众安全过冬,严防春荒发生,让灾民在温饱状态下开展生产。

防灾、救灾、生产自救工作,差不多年年都如此。经过多年摸索和积累,我把经验进行总结,写成书面报告《掌握灾情发展规律,控制灾荒发展,搞好救灾工作》,引起省民政厅领导的重视,把此文刊登在《民政周刊》上。那个时期,我一年有200天在乡下,时间一长,同群众混熟了,他们都叫我“徐大个子”,不叫“科长”了,我还感到很亲切。当时的干群关系真是十分融洽,群众真心地拥护我们。1987年,我在党校工作的大儿子去盘山县棠树林子乡上党课,一位听课的老农民党员问他:“你是不是姓徐,你的父亲是不是徐宝欣?”我儿子吃惊地说:“你怎么知道的呢?”这个老农说:“我是猜着问你的,因为你与你爸长得很相像。”我儿子问:“你怎么认识我父亲的?”那位老农说:“当年你父亲在发水时划着小船给我们送粮食。这事我们永远也忘不了。”

优抚安置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民政工作的又一项重要内容。当时的荣复转业军人尽是一些革命功臣。他们有的是老红军,有的是老八路,而且多数在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有过伤残。说实话,安置这些同志工作难度很大,非有“甘为孺子牛”的态度不可。为了安置好他们,我们真是绞尽了脑汁,千方百计地做工作。这样的例子很多。

有一名一等革命伤残军人,名叫王万才,安置在原籍古城子乡,住房、生活都安置好了。他下肢瘫痪,行路靠双拐仍很困难,买了一台手摇轮椅车。一日,他坐轮椅车到县民政科上访,一进门就说:“要老婆。”我答应慢慢帮他找。可是他听不进去,举起手中的铁头拐杖向我头顶上打来,幸好有人在场接住。即使这样,也不能发火,仍得耐心对待。我们上下齐努力,终于帮助他娶上了媳妇。不久,他来到民政局表示感谢,从此再也不上访了。

1945年参加革命的一等残疾军人孙殿举是山东人,从荣军疗养院分配到盘山县供养。他已年过50岁,一只眼睛已坏掉,一条腿是假肢。我们经与盘山镇民政助理一同张罗,给他找了合适的房身,盖起两间砖墙平房,又给他找了满意的老伴,还从医院给他抱养一个小女孩,他由独身一人变成三口之家,安置得非常满意。

当时,在盘山县城里,还有被称为“四大名旦”的民政工作对象:一个是烈属,外号“三老刁”;一个是“刘傻子”,是个单身汉;一个是“陈瘸子”,是1938年参军的老荣军;还有一个叫“吴老疙瘩”,是个新中国成立前为革命作过贡献的人,1948年,为躲避反动势力的反扑,县政府按照上级的指示转移,是这个叫“吴老疙瘩”的人将一批新政权的干部送到九龙屯隐藏起来的。从人们给他们所起的绰号看,就知道这些人不好安排。但是,他们毕竟是民政工作的对象,民政工作者必须以“为国分忧,为民解愁”为宗旨,耐心细致地做好安抚工作。外号叫“三老刁”的烈属王氏,孤儿寡母,常带子女到政府上访。民政部门为了保证她家的生活不低于中等人家的水平,每月发给定量的补助费以安定其生活。对人称“刘傻子”的单身汉,安排他给居民担水赚钱,并安置他在敬老院吃住,使他生活稳定下来。对外号“陈瘸子”的老同志,帮他找了老婆、安了家,并补助给百十来元钱开了小卖店,有了经济来源,由此安顿下来。对那个有点疯病的“吴老疙瘩”,帮助他拴驴车拉脚,维持生活。他们对政府部门的安排都很满意。“文革”到来,造反派和红卫兵批斗我,让我游街、戴高帽,可是那些荣复转业军人没有一个参与的,他们还自发地组织起来保护我。后来我常想,如果“文革”中没有他们的保护,我也许活不下来。

解放初,村级政权有些不纯。党中央部署肃反和整顿村级政权工作,民政部门负有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职责。我们按照县委的要求,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然后,我带领工作组到乡村,到群众中了解情况,宣传肃反政策,发动群众检举揭发。群众发动起来后,纷纷揭发检举地主“马耗子”的罪行。我们核实证据上报法院批准之后,召开群众大会,就地处决了恶霸地主“马耗子”,大快人心。之后,宣传整顿村政权的意义,召开群众大会,用投票方式改选村政权班子,外号“周瞎撞”的村长落选。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盘山县第一次用民主方法改选的村政权班子。为此,我写了题为《前幺村的政权是怎样改选的》一文,刊登在国家内务部《民政通讯》上,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好评。我读过高中,参加革命后被送到熊岳农业速成班学习过一年,因此,在当时盘山县我们那一茬老同志中我算是一个有文字功底的人。在那些年里,县政府的不少材料都是县长指名让我写,民政工作材料基本出自我手。我不仅要写材料,还要为他人修改材料。由于当时机关中有文化的人太少,我常常不得不亲自刻钢板。白天没空,晚上我就将钢板、蜡纸带回家中,夜以继日,甚至通宵达旦地忙个不停。

盘锦原来是“九河下梢、十年九涝”的荒凉之地。解放前战乱频频,匪患猖獗,民不聊生。春雷巨响,一朝解放。在党的领导下,勤劳聪明的盘锦人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充分利用“五大地方资源”优势,变水害为水利,变盐碱地为米粮川,在昔日南大荒上建起一座现代化的石油化工城市。

同类推荐
  • 天下第一王

    天下第一王

    朝代更迭,谁能笑傲?王侯将相,有谁屹立不倒?得千年记忆,笑傲大正。
  • 绝域孤雄之大汉耿恭传

    绝域孤雄之大汉耿恭传

    东汉耿恭十三勇士归玉门的故事,是中国版的“拯救大兵”,惊天地,泣鬼神,铁骨峥峥,豪气干云。历史上,耿恭以弱敌强,二千兵力,面对十万匈奴,矢志不渝,运筹帷幄,坚守疏勒达数百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英雄的传奇,其事迹读来令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北宋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激昂万分地写道: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个典故就是出自东汉名将耿恭坚守疏勒。这部小说与众不同,它既不是描写一个完整的历史朝代,也不是以某个英雄人物的一生跨度去刻画,而仅仅从某个历史事迹的角度,去展现一个民族英雄的气概,展现一个朝代的血性与辉煌。
  • 大明流浪记

    大明流浪记

    赵一凡穿越到大明弘治年间。别的穿越者都是大富大贵,锦衣玉食,吃香的喝辣的,到了晚上再来个左搂右抱,要不就是横刀立马,驰骋疆场,称王称帝。而赵一凡却是号称穿越史上第二苦命之人。不带系统,因为实在是太穷了,买不起。
  • 三国外科风云

    三国外科风云

    在这个年代,医者,虽然是受人敬仰的职业,但是,在这个乱世,却没有多少人愿意干这一行。自古乱世出英雄,而他,靠着自己一双巧手,靠着自己机敏的头脑,成为了属于这个时代的英雄。这是一名刚毕业的医生,在一次120出车时发生了车祸,醒来发现自己躺在一张破旧的木板床上,全身酸痛......没错,他穿越了,几经波折,为了生存,为了回到现代,他竟然一步步成为了三国时期的名医,用他的一双手拯救了那个年代无数的百姓、士卒和将军……那个啥,小说嘛,不要较真,要说没有历史错误当然是不可能的。对于历史矛盾点,大家可以敬请提出哦,但那些骂街的,我可是睬都不睬的哦????QQ群:641893884
  • 霸王春秋4:横空出世吴阖闾

    霸王春秋4:横空出世吴阖闾

    春秋第四霸,吴王阖闾。名不见经传的化外小国,远离中原,默默无闻,却突然兴起于东南,蒸蒸日上。一时间,名流涌集,人才荟萃,数年之间,便以惊人的速度不可思议的成为了天下一大强国!然后挥师中原,纵横天下,所向披靡,灭了霸主,至此再无人敢来称霸!本书带你重返春秋,揭示"重组”的秘密。
热门推荐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重生:宠鬼入骨

    重生:宠鬼入骨

    女主作为前朝皇后不幸惨死,穿越后成为了一个侦探,探查这一世亲人的死因,没想到竟然发现了千年前导致自己死亡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伯亭大师传记总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黑骑王者

    黑骑王者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何为一?真一运一气何为一生二?一生一阴一阳何为二生三?阴阳合则有三何为三生万物?有三就有万万个三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绾君心之锁清秋

    绾君心之锁清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 山河序之风华

    山河序之风华

    前朝至宝镇山河和身世神秘的小男孩现世,引出各方势力窥探,几代人的恩怨情仇由此展开。这是一个术法与武侠并存的世界。
  • 男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男人一生要做的50件事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生活的目标,还不确定自己的责任所在,那就拿出纸写下你的梦想和计划,为自己的人生列出一份清单,然后照着这份清单去努力地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设定的计划。
  • 末世之馨云

    末世之馨云

    女主重生。上一世的莫名死去,这一世发现自己连末世初期都没有活过。所以这一世我一定要活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