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69000000001

第1章 体鸣乐器

阿嘎

阿嘎,藏族落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各地。这是一种夯形乐器,在一块扁圆形的石块中,插入一根长木棒而成。石径12厘米~18厘米,石厚2厘米~4厘米,木棒长130厘米~150厘米,木棒直径需与石孔相配合。阿嘎原是建筑工人建房时的劳动工具。在西藏地区,不论建造房屋的平顶屋面或室内地面,均要由一种特殊的粘土——阿嘎土夯砸而成。夯土多由女工操作,妇女们手持阿嘎,在铺有阿嘎土的地上边砸、边歌、边舞。先是将干阿嘎土砸碎、砸紧,这时的歌舞称“阿谐”,然后再浇水砸平、砸实,这时的歌舞称“勒姆谐”,无论是干砸还是湿砸,女工们都要右手持阿嘎,有节奏地一边歌舞一边砸夯。20世纪50年代以来,藏族文艺工作者将这种民间劳动歌舞搬上文艺舞台,创作了生活气息浓郁的《阿嘎舞》,阿嘎既是演奏的乐器,又是舞蹈道具。

棒棒

棒棒,木制互击体鸣乐器,是民间的一种俗称,主要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等桂西地区和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广大农村。

关于棒棒的来历,一说它来自生活,以短木棒相击为乐,早就为民间歌舞娱乐所用;二说它来自道公歌舞,从道公(巫师)的以尺击板演化为两棒相击。棒棒用硬杂木制成,呈圆柱形的棒状体,棒长50厘米左右、直径4厘米左右。棒体外表绘有各色环形条纹为饰,两根为一副。

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棒,将棒举过头顶相击,或于身后、左右、上下相击,或跨腿、跳跃、转圈相击,也可两人互击,边击边舞,灵活自如,节奏丰富、变化无穷。棒棒虽无固定音高,但音色清脆悦耳。多在节日或喜庆场合,主要用于壮族民间歌舞《棒棒灯》的伴奏。劳动之余也常顺手拿来,敲击节奏伴歌伴舞。它既是歌舞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钹,铜制体鸣互击乐器,古称铜钹、铜盘,民间称镲,是碰奏体鸣乐器的一种。中国古代把铜钹、铜铙或铜盘、镲等统称为铙钹。钹除汉族广为使用外,在藏、壮、彝、侗、傣、景颇、佤、白等少数民族中也广为流传。根据钹的大小及重量等不同,钹分为双光钹、水钹、京钹、小钹等几种。其中小钹和京钹发音较高,多用于京剧等地方戏曲中的武戏或伴奏吹打曲牌,常与奉锣和仿苏锣配合使用;双光钹和水钹发音较低,多用于文戏,与虎音锣或中堂锣配合使用,其中双光钹是粤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在民族管弦乐或器乐合奏中,双光钹和小钹也已成为重要的节奏乐器。

钹的历史久远,钹源于西亚,最早在埃及、叙利亚等国流传,后传到波斯、罗马、印度、中国。据《北帝书·神武记》记载:钹大约在公元350年左右随“天竺乐”传入我国中原。6世纪初期,铜钹在北魏民间已很流行,并已在梵乐中使用。钹在隋代九部乐中用于天竺、西凉、龟兹、安国和康国五乐中。到了唐代,十部乐中有七部用钹,尤其在燕乐中,还有正铜钹与和铜钹之分。在敦煌千佛洞的隋唐壁画和成都五代前蜀皇帝王建墓的乐舞石刻中,已绘有敲击铜钹的人像。明、清之际,钹不仅在民族音乐、地方戏剧、吹打乐和锣鼓乐中使用,还广泛用于各民族的民间歌舞和娱乐活动中,更是昆曲等地方戏曲中的重要伴奏乐器。

钹体为两个圆形的铜片,中心鼓起成半球形,正中有孔,可以穿绸条等用以持握,两片相击作声。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面,互击而发音。

头钹

头钹,土家族铜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桑植、永顺、保靖和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用于土家族打击乐器合奏打溜子。头钹是器乐合奏中的高音乐器,多在强拍击奏,它常与二钹在节奏上交错配合,变化无穷。

头钹由响铜制成,钵形,钹面较宽而厚,面径20厘米~25厘米、碗径10厘米~12.5厘米,碗高3厘米~4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面,互击而发音,音色清脆明亮。演奏方法有闷打、亮打和侧打等多种。闷打即闷钹,击奏时两手掌紧贴钹体,两钹后端一侧边缘不分开,便于演奏曲牌中的快速乐段;亮打即松钹,手掌放松,击后两钹分开,使音响自然延续,音色响亮,常与闷打造成强烈对比;侧打即交击,以一钹的钹边直立,与另一钹的中心相击,发音短促。

二钹

二钹,土家族铜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桑植、永顺、保靖和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用于土家族打击乐器合奏打溜子中。二钹是器乐合奏中的低音乐器,多在弱拍击奏,它常与头钹在节奏上交错配合,造成节奏多变、音响丰富的效果。

二钹由响铜制成,钵形,钹面比土家族头钹更宽、更厚,钹面直径30厘米、碗径15厘米、碗高5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

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面,互击而发音,音色浑厚低沉。二钹有闷打、亮打、侧打和揉打等多种奏法,演奏技巧难度较大,艺术风格独特。

小钹

小钹,铜制互击体鸣乐器,又名小镲,流行于全国各地,壮语称斜埃。钹在地方音乐及管弦乐队中应用广泛,在少数民族中亦相当流行。钹属于金属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小钹的音色高亢、脆亮,而强烈,穿透力很强,善于烘托气氛,常用于八音乐队等各民间器乐合奏、戏剧和舞蹈伴奏,最适宜表现热烈欢快的场面,是各种管弦乐队和地方吹打乐队中必不可少的色彩性打击乐器,在吹打乐等地方乐种中用于强奏时,极富气势,通常表现一种激情;用于弱奏时,其作用类似大鼓,属于节拍乐器。

小钹由响铜制成,钵形,构造简单,钹体为一圆形金属板,小而厚,钹面直径12厘米~14厘米,碗径5厘米~7厘米,碗高1.5厘米~2厘米,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称“碗”或“帽”,碗根与钹边之间叫作“堂”,碗是钹的固定点,顶部钻有小孔,系以绸布,叫“钹巾”,两面为一副。

演奏时,演奏者须取站姿,两手各执一面,用双手通过钹巾持住钹身,互击后振动发音;也可以悬挂在支架上,用鼓槌滚奏,表现力很丰富。

乳钹

乳钹,铜制体鸣互击乐器,流行于桂、黔、滇、川等省区,是壮族、苗族、瑶族、仫佬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羌族、汉族等民族常用的一种体鸣乐器。多用于民间器乐合奏、节日歌舞、婚礼鼓吹和师公、道场活动中。

乳钹由响铜制成,钵形,造型独特,钹体呈乳房状。钹面直径32~40厘米,中心突起的乳状碗既圆、又大、又高,堂较窄,碗径28~36厘米,碗高10~12厘米。羌族乳钹(羌族称抛)面径20厘米、碗高10厘米、钹壁厚0.8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或皮条。一副乳钹由两面规格一致、音高相同的钹配对组成。

演奏时,两手各握一面,将钹碗上的绸布缠于手指上,两钹互击而发音,音色柔和响亮。常用颤击奏法演奏,颇富民族特色。

布哉

布哉,铜制体鸣互击乐器,又称布、布简、钹起,流行于西藏、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是藏族、门巴族的主要乐器,汉族称大铜钹。布哉常与嘉令、神鼓、筒钦等乐器一起演奏,用于民间歌舞、藏戏伴奏和宗教音乐中。在传统藏戏的广场演出中要使用三副布哉,根据剧情需要,要分别选用不同规格的一副。布哉还是藏传佛教僧众诵经和宗教节日表演宗教舞蹈时的重要乐器,有时要用到十数副。

布哉由响铜制成,钵形,钹面较大而平,钹面直径32~46厘米、碗径16~23厘米、碗高6~8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皮绳,两面为一副。

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面,手指缠绕钹顶皮绳,右钹在上、左钹在下互击发音,音响洪亮而厚重。演奏技巧颇具特色,除经常互击外,还摇动双钹碎击,右钹向下倾斜轻击左钹和交击等。

镲,铜制体鸣打击乐器,又称水镲、小水镲、镲锅、镲子、铰子等,流行于全国各地。同时又称为钹,主要有大钹(镲)和小钹(镲)之别,通常与锣、鼓一起组成锣鼓队进行演奏。镲的发音清脆明亮,常用于佛教音乐、道教音乐和娱乐活动中。在藏戏、京剧、豫剧、晋剧等地方戏戏曲以及民间器乐合奏和舞蹈伴奏中也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在乐队中,它多与锣、铓、鼓相结合,为旋律敲击板、眼。中国钹亦有在西洋音乐里出现的,但其尺寸通常都在11厘米以下,民间常用类型一般为黄铜镲和铁镲两种。

镲是由钹派生而来的一种乐器。相传在宋人所绘的《番王按乐图》中,有其为胡人舞蹈伴奏的形象,可知镲年代已久。

镲由响铜制成,由两个圆形的铜片(直径由15厘米到69厘米不等)组成,外观与钹十分相像,一般镲体较小,故民间称小钹为镲。镲面较平,度比钹稍薄、较铙略厚,中部碗小顶圆。通常面径12厘米~20厘米,碗径为面径的2/5、碗高1.5厘米~2.5厘米,碗顶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演奏时,持镲和演奏技巧与钹相同,演奏者双手各执一面镲,互相撞击发声。

小镲

小镲,铜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西藏、四川、甘肃、云南、贵州、湖南等省区,藏语称若直。由响铜制成,钵形,镲面较平稍厚,面径9.8厘米~12厘米、碗径4厘米~5厘米、碗高1.5厘米~2厘米,碗顶系以皮条或绳,两面为一副,演奏时,双手各持一面,互击而发音,在藏族地区用于民间歌舞、藏戏伴奏和藏传佛教寺院乐队中。侗族的小镲为单面镲,演奏时,左手提起单面镲绳,右手执棰敲击,常用于民间节日喜庆、婚丧活动等器乐合奏中。

蹈到

蹈到,竹制体鸣乐器,据形制译称竹音叉,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腊县勐满等克木人聚居地区,可用于独奏或合奏。在克木人中,妇女尤为喜爱,常于劳动或收工途中边走边奏,每逢过年或喜庆佳节,克木姑娘常常聚集在一起,一边敲奏一边舞蹈,所跳舞蹈称“蹈到舞”,蹈到的独奏曲有《姑娘喜欢调》等。

蹈到用竹管制作,选取长80厘米~10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的两节竹管,打通竹节,使其上下通透。将竹管上部劈开削成音叉形(即削去前后管壁,留下左右管壁),叉长25厘米~27厘米,两叉间距2厘米,顺音叉在叉下的管壁上前后各劈开一条缝隙,其间夹一棉线团,以助音叉振动发音。在竹管下部正背两面,各开一长0.8厘米、宽0.6厘米的长方形按音孔。正面音孔在上,距下端30厘米,背面音孔在下,距下端26厘米。

演奏时,右手持握管体下部,拇指按上孔,中指或无名指按下孔。举管使上端音叉部位与左手掌腕处碰击发出基音,犹如弹棉花的弓弦之声,分别开放上下两音孔,可发两音,管下端碰击腰或腿部又发一音,共四个音,分别是d1、#f1、a1、b1。除基音外,其它均为随管内空气柱长短而改变的泛音,音色纤细微弱。

骨板子

骨板子,骨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宁夏、华北和东北广大地区主要在回族和汉族中流行,回族称羊香板、羊扇板。旧时,穷人沿街乞讨时,常拍击此板,既兴演唱“顺口溜”。20世纪50年代以来,骨板子已用于歌舞伴奏,是独具地方特色的节奏乐器。凡年节喜庆场合,常由奏者自击自舞。

骨板子用牛、羊髋骨制作,呈扇形。牛髋骨一般高34厘米左右,上宽19厘米、下宽6厘米,羊髋骨的尺寸略小。在髋骨一侧的骨棱上钻有五至七个小孔,用皮条或铅丝系以五至七个小铜铃。在扇面上端左右两角处,分别钻有一个小孔,各拴一根钢丝缠绕的细弹簧,簧端系以彩色丝带或缀以彩球为饰。髋骨下端底部,钻有小孔,拴以铁环,环中系以彩色丝带为饰,两扇髋骨板为一副。

演奏时,奏者手握髋骨下端最窄处,双手各执一板,两板互相拍击而发音,铜铃与骨板碰击也发出清脆之音,板声与铃声同时作响。也可一手执单板摇奏,发出脆亮的铃声。

金刚铃

金刚铃,铜制摇奏体鸣乐器,原是佛教中的一种法器,铃的意思是惊觉诸尊,警悟有情,用于喇嘛法事诵经及佛乐中。在西藏、青海、甘肃、内蒙古、四川、云南等地区的喇嘛寺院中都有使用,也遍及东南亚各国喇嘛教分布地区。后逐渐演变成为乐器,是藏、蒙古、纳西、汉等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在纳西族,摇铃用于洞经音乐。日本至今还保存不少我国唐代以来的金刚铃遗物。

金刚铃是源自密宗的杂密(杂密意思为不纯或不系统的密法),金刚铃在早期杂密里是催化符咒力量用的,是代替密宗的内容,极为庞杂。汉传佛教分为杂密、胎藏界、金刚界三部,杂密部多为仪轨、咒语,讲究神通与法术是密宗最早的雏形,保留了密宗所有法术和奥义。

金刚铃通体用铜铸成,据陀罗尼集经第二载:金刚铃的材料是用“金、银、赤铜、镔铁、锡”等五色金属合和而成。另据苏婆呼童子请问经卷上说:由于所修之法不同,其所用的材料也有“金、银、熟铜、砂石,以金银铜混合、铁、失利般尼木、毗噜婆木、佉他啰木、摩度迦木、阿设多木、害人木、人骨、水晶、苦练木、龙木、毗梨勒木、天木、泥、迦谈木、遏迦木、无尤木、阿没罗木、遏顺那木、柳木、白檀木、柴檀木”等等的差别。

金刚铃的大小规格不一,《苏婆呼童子经》中说,金刚铃大小有长八指、十指、十二指、十六指、二十指不等。形状有独股、二股、三股、四股、五股、九股、人形杵、羯磨金刚、塔杵、宝杵等,而以独股、三股、五股最为常见,分别象征独一法界、三密三身、五智五佛等。金刚铃杵的量度,据密部的典籍说:有“长八指者、长十指者、长十二指者、长十六指者”,其最长者“长二十指”。常见的金刚铃高20厘米左右。

铃身外形似钟,下口圆,顶部及铃身用繁复花纹装饰。铃身内悬有铜制铃舌,铃柄铜制或银制,装饰繁缛,多铸有佛像。

金刚铃的用法很有讲究,成就事物用五股杵、加持神用用三股杵、行道念诵用独股杵、修“佛部、莲华部”法用独股杵、修金刚部法用五股杵、修大威德明王法用九股。演奏时,左手执摇铃,右手敲击云锣。

阔朔克

阔朔克,木制体鸣乐器,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一带的维吾尔族和乌孜别克族等民族中,汉族称为木构或乐构,在民间歌舞或曲艺说唱中,用于击节。

阔朔克的形制与餐具木构相同,通体用杏木挖削制成,全长20厘米左右,构头呈圆形羹匙状,直径5厘米左右,杓柄较长,两只一副。

演奏时,一般右手执杓,两杓相背夹于拇指和中指间,其间垫以食指,通过构背碰击发音。可左右手各执一副木杓,交替演奏,有磕、撞、点、摇等击法。

改革后的阔朔克,红木制作,一柄两杓,两杓相对系于一端。演奏时,右手执杓柄,上下摇动碰击发音,较传统阔朔克易于掌握。

连厢棍

连厢棍,摇击体鸣乐器,又称花棍、金钱棍、霸王鞭,是满、蒙古、彝、白、苗、土家、汉等民族的一种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我国北方、云南和中南一带盛行。

连厢棍用一根细木棍或细竹杆制作,棍长80厘米~10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在距两端5厘米~10厘米处,各开一个长10厘米、宽1.5厘米或三四个较短的透空孔,从侧面钻一小孔穿入铁钉作轴,再分别嵌入四五个小铜钱或小铜钹。摇动花棍,铜钱或小铜钹撞击孔壁而哗哗作响。花棍表面涂以红、黄、兰等色漆饰,棍两端系扎若干彩色绸布细条为穗,以作装饰。

演奏时,可单手执单棍,也可双手执双棍,摇击或敲击发音。敲击部位有肩、腰、背、臂、肘、两手、两膝、两足以及两棍相击,都可振动铜钱作响,造成复杂的节奏变化,并配合以各种舞姿。技艺较高者可使其在手心、肩头或背部等处旋转。常由一人、数人或数十人手执花棍边打边舞。是近代广大城乡民间常见的歌舞表演形式。北方称打连厢,南方称打花钱、九子鞭,湖南等地称霸王鞭。表演时还可演唱各地民歌,形式生动活泼。满族耍单鼓(烧香)、跳萨满时也常使用连厢棍,它既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云南彝族和黔南苗族的青少年多在传统节日里表演打花钱,并分别用铜鼓和木鼓等乐器为其伴奏。

盘铃

盘铃,摇击体鸣乐器,又称响盘、摇铃、板铃,因其外形与碟盘相似而得名。流行于四川省茂汶、汶川、木里、盐源和云南省丽江、中甸、维西等地的羌族、纳西族民族中,羌语称枯鲁,纳西语称这拉、萨石这拉等。旧时,盘铃是羌族宗教仪式上使用的节奏乐器,常用于祭祀活动表演巫舞中,常与羌族手鼓同时使用。如今,盘铃已在民间歌舞伴奏中广为应用,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

盘铃的铃体为铜制,圆盘状,呈喇叭口形。铃高4厘米~6厘米,铃口边缘外翻,有一圈较平的宽边,直径10厘米~16厘米,铃壁较厚。盘的中心钻有细孔,细孔中穿以带圆环的木螺丝,与盘底木制铃柄相接。盘内圆环中系有金属铃舌,其活动范围正值铃口的宽边上,在铃柄的末端系有红绸带作为装饰。

演奏时,手执铃柄、铃口朝上摇奏,使铃舌碰击铃壁而发音,音色清朗、脆亮,并具有女性柔和、纤细的特征。既可以一人双手各持一个盘铃摇击演奏,也可以由击鼓者兼奏,兼奏者左手同握鼓柄和铃柄,其节奏与鼓点相同。

萨巴依

萨巴依,维吾尔、乌孜别克等民族的一种打击乐器,汉族称铁环。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常用于歌舞伴奏。它既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又是男舞者的道具。在民间,萨巴依多数为演唱《麦昔列普》伴奏,增添热烈气氛。以往,萨巴依多为街头艺人使用,有些在生活上遭受苦难的人或者是厌世不平者,披散须发,手执萨巴依在坟园、荒地,悲愤歌唱,以抒发痛苦之情。也有的乞讨者,坐在路旁,手执萨巴依唱着《麦昔列普》向人乞讨,本世纪五十年代后,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另外,它也是用作为病人“驱邪”治病的乐器之一。《萨巴依舞》(汉族称“铁环舞”)就是舞者手持萨巴依表演的一种维吾尔族民间舞蹈。

古老的萨巴依用羚羊角制作,角的中部缀一大铁环,并在环上串有五、六个小铁环。演奏时,右手执羊角下端,靠上下、前后摇动或拍肩,使铁环撞击羊角而发音。现代萨巴依常用檀木制作,在两根长35-50厘米的檀木棒并排联成一体,上面缀着两个用铅丝拧成的直径11厘米的大铁圈,在每个大铁圈中还套着8~10个小铁圈,在大铁圈碰棒处镶有铁皮,以保护木棒,并且使音响清脆明亮。制作萨巴依应选用干燥、不糟朽和无虫蛀的檀木,木棒外表应圆滑适度,涂漆光亮,色调浓重,铁环拧合紧密,缀环牢固,发音以清脆响亮者为佳。

演奏时,右手执木棒下端,摇震或碰击左手、双肩等部位,使大铁环撞击木棒发音,小铁环也随之发出有节奏的音响。在大铁环碰棒处锒有铁皮,以保护木棒,并使音响清脆。

热巴铃

热巴铃,藏族摇击体鸣乐器,藏语称热巴司,汉族称热巴铃、扁铃,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青海、甘肃等省区。热巴铃的音色清脆明亮,常用来为藏族民间歌舞《热巴鼓铃舞》伴奏。“热巴”原为西藏地区的一种歌舞说唱形式,旧时对当地四处游走的民间艺人也称之为“热巴”,后来这种表演形式经过提炼和丰富成为今日的《热巴鼓铃舞》。热巴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

热巴铃铃体为铜制,呈盘状,形似小镲。铃高3厘米,铃口直径13.5厘米,铃壁较小镲略厚,圆盘中心隆起部位称铃顶,钻有小孔,铃顶内用皮绳系以山羊角或硬木块为铃舌,铃顶外系以牛皮带一截为铃柄,柄端接以红绸带为饰。热巴铃规格不一,西藏歌舞团的铃高5厘米、铃口直径13厘米;西藏林芝县热巴艺人罗布占堆的铃高2.3厘米、铃口直径12.5厘米。

演奏时,女艺人左手持热巴鼓,右手执钩形鼓棰,男艺人右手执热巴铃的皮柄,左手执红色牦牛尾,铃舌碰击铃口边缘而发音,边歌边舞边奏。

锣,铜制敲击体鸣乐器,无固定音高,因用“响铜”制成,故也有“响器”之称。锣是中国传统的打击乐器,在中国的民族乐队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且应用范围也很广泛,它不仅在民族乐队、民间器乐合奏、各种戏曲、曲艺以及歌舞伴奏中使用,而且也是庆祝集会、赛龙舟、舞狮子、欢庆丰收和劳动竞赛中不可缺少的乐器。

最早使用铜锣的是居住在中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云南是中国古代铜鼓的发祥地,在晋宁石寨山古墓出土的铜鼓中,有的鼓面正中受击处呈半球形隆起,和现今的十分相像,这是一种原始形制的锣,锣面上有舞蹈图,边沿有一铜环。在广西宁明花山崖壁画中,也保存着许多骆越人集合鸣锣的珍贵形象资料。1978年,广西贵县(秦汉时称布山县)罗泊湾一号墓曾出土一面西汉初期的百越铜锣,该锣近圆形,锣面横径32.1厘米、纵径33.4厘米,锣脐直径22厘米,锣边铸有拱线纹一道,拱弦上系了三个等距的活环,锣面上刻铭文“布”字,这是中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早的铜锣实物,可见,锣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秦汉以后(公元前二世纪左右),随着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日益加强,铜锣逐渐向中国内地流传。那时候,铜锣在战争中应用比较广泛,古代的军事首领们经常用铜锣来指挥军队作战。中国古代的军事术语“鸣金收兵”中的“金”就是古代铜锣的别称。公元6世纪前期方传至中原,但见于记载较晚。《旧唐书·音乐志》在“铜拔”条中有:“铜拔、亦谓之铜盘,出西戌及南蛮。南蛮国大者圆数尺。”这圆之数尺的“铜盘”是锣见之于文字的最早记载。北宋陈旸在《乐书》中提及铜锣在中原出现时说:“后魏自宣武以后,始好胡音。洎于迁都,打沙锣。”时当公元515年之后,将敲击一种小锣称作打沙锣。到了宋代,锣在民间音乐形式“鼓板”中被应用。元代,除各少数民族的迎赛神社常常鸣锣外,它还是元杂剧的主要伴奏乐器。《兰采和杂剧》中就有:“持着些……锣、板和鼓”之句。《元史·礼乐志》中开始载有云(即今之云锣),并记述了其形制和演奏方法,它除在宫廷宴乐使用外,也在民间流行,充分说明当时锣的制造和演奏已具有一定的水平。元代以后,戏曲艺术的发展为锣的运用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明、清以来,各种形制的锣广泛用于戏曲音乐、舞蹈音乐和传统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中。锣在昆曲伴奏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的戏曲歌舞中就用到了云锣、小锣、汤锣和大锣等。

我国的大锣还西传欧洲,在1791年,法国作曲家戈赛克开始将大锣用于管弦乐作品中。在中国广大城乡,锣还曾是肩担贸易小贩和耍猴者沿街招揽生意的工具,以锣的特有音调代替叫卖、称之为“唤头”。20世纪以来,锣已被各少数民族和汉族广泛用于民间娱乐、节庆活动、地方戏曲和民间音乐中,参加各种乐队演奏。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的铜锣约有30种左右。

锣的结构比较简单,由锣体、锣架(锣绳)、锣棰三部分组成。锣体(锣身)铜制,呈一圆盘形,一般中央部分略凸,称为脐、光或堂,是发音的主要部分,脐的大小、厚薄与锣的面积比例决定着音调的高低,也有中央部分平坦无脐或突起成半圆的球状,锣脐与锣边之间称为锣面、“二位”或“内、外八字”,在锣边一侧钻有两个锣孔,以穿系锣绳,便于提携或悬挂锣架,四周则以锣身的边框固定,这些都构成了锣的主要特征。锣棰为一木棰。

长期以来,由于应用地区和场合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类型的锣约有30余种,根据形制特征,可分为平型锣、脐型锣和乳型锣三类;按发音高低,可分为低音锣、中音锣和高音锣三类;按演奏形式,可分为单面锣和组合锣两类;根据形体大小,可分为大锣和小锣两种。最小的锣直径仅有几厘米,大的直径达一米五以上,大锣是铜锣类乐器当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直径在30厘米到100厘米不等。不仅它们的造型不同,而且音色和效果也各有特点。目前较常用的锣可简单地分为大锣、小锣、掌锣和云锣四类。大锣发音较低,其音响低沉、洪亮而强烈,余音悠长持久,锣边钻孔系绳,左手提起或挂于架上,右手执棰击奏;小锣发音较高,锣面呈坡形,锣脐分大、中、小三种,有高音、中音和低音之分,锣边无孔,不系锣绳,以左手食指关节处提锣内缘,右手执锣板击奏;掌锣是锣中最小的一种,锣面平坦无脐,形如盘状,置于左手掌中,右手执锣板击奏;云锣是锣中可演奏旋律的乐器,由十面小锣组成,用绳系于木架上,左手执架柄,右手用锣棰击奏。20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组合型铜锣发展很快,出现了套、排、编、琴、二十九音云锣、三十六音和三十八音云锣等新品种。

演奏时,演奏者用木棰敲击锣身正面的中央部分,用锣棰敲击中央部分振动发音。锣身大小有多种规格,小型锣在演奏时用左手提锣身,右手拿棰击锣,大型锣则需悬挂于锣架上演奏。

大锣

大锣,是锣类乐器中形体较大者,直径30厘米左右。它的特点是发音宽宏,深沉而雄厚,音色柔和,余音比较长,常为我国民间器乐合奏及戏曲、舞蹈伴奏所采用。在大型乐队中,大锣往往起到渲染气氛和增强节奏的作用,而在戏剧中则用以增强气氛和突出人物性格等。在欧美和东南亚一些国家,不论轮船下水、军舰启航,还是斗牛赛马,拳击赛象,也常常要鸣大锣助兴。在西方国家大锣还用于宗教仪式或歌舞伴奏。在东南亚一些少数民族地区,大锣带有神秘色彩,作为驱除魔鬼或祈天唤雨的圣灵,有时还是传递消息的工具。

京锣

形体较小,锣音高亢,用于京剧伴奏,多用于武将或袍带人物的上下场,或战争及配合突变的情感等。打法有重击、轻击、闷音、掩音、揣锣、打边等。奏时左手持锣绳,使锣面垂直,右手持击槌,以槌头(用布裹成)击打锣门或锣边而发音。

抄锣

抄锣,又叫山锣,因不刮锣边和锣心并涂以黑漆标志而有黑锣之称。它的沿用时间最长,使用范围最广。远在古代,从皇帝上朝、宫廷聚会、将相出巡直到民间百姓的节日喜庆中,都少不了使用抄锣。现代的抄锣规格不一、用途各异。重量为1.5~44公斤,分为大、中、小三种:锣面直径30~45厘米的为小抄锣,用于京剧和其他戏剧,也常在民间婚事中起开道作用,故也称开道锣。锣面直径50~70厘米的为中抄锣,常为中、小型歌舞剧团、管弦乐队或游行庆典时所采用;80厘米以上的为大抄锣,为大型歌舞剧团和交响乐团所使用。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乐团曾将大抄锣作为珍贵礼物,赠送给前来我国演出、进行文化交流的前苏联、德、朝、波、美等国的一些著名乐团,被国外音乐界传为友谊佳话。

小锣

小锣,民间叫镗锣,因锣面较小而得名,北方一带叫手锣,武汉地区称班锣或回音班锣,京剧中称京小锣,是锣中形体较小者。小锣分高音、中音和低音三种,直径在21至22.5厘米之间,是一种用途很广的伴奏乐器,被中国的京剧、评剧、梆子戏、花鼓戏等地方戏曲以及曲艺、话剧、吹打乐队和民间舞蹈广泛采用。过去北京街头卖豌豆糕小贩和耍木偶者常用小锣作为招揽生意的唤头。小锣的中心部稍凸起,不系绳。演奏时用左手指支定锣内缘,右手持一薄木片敲击发声。它的音色明亮清脆。在京剧伴奏乐队中,它与大锣在京剧中随着表演动作的节奏敲击,起着衬托和加强效果的作用。在演奏锣鼓曲时,除有时突出其音色特点外,也敲击花点,起着丰富合奏的效果。

掌锣

掌锣,是锣中形体最小者,只有手掌大小,直径10厘米左右,锣面平坦,无脐,形如盘状。品种有月锣、汤锣和马锣等多种,在民间非常流行,广泛用于地方戏曲、民间音乐和锣鼓队中。

云锣

云锣,民间称九音锣,是铜锣中能演奏曲调的乐器,常用于民间音乐、地方戏曲和寺庙音乐中。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将音高不同的小铜锣编排起来,用于音乐演奏。早在600多年前的元代,云锣不仅在民间流传,并且在宫廷宴乐中使用,当时称为云锣。《元史·宴乐之器》简述了云锣的形制和奏法,载曰:“云制以铜,为小锣十三,同一木架,下有长柄,左手持,而右手以小槌击之”。历代云锣数量不一,从元代史籍和壁画来看,就有10音、13音和14音云锣,清代前期曾发展到24音云锣。经不断改革,云锣扩大了音域,提高了音质、美化了音色,成为具有丰富表现力的独奏乐器,为民族管弦乐队所采用。

铓锣

铓锣,铜制体鸣打击乐器,又称冬锣,因锣脐突起呈乳状(半球形),而又有乳锣、奶锣、包包锣之称,是傣族、景颇族、佤族、阿昌族、哈尼族、德昂族、布朗族、拉祜族、傈僳族、独龙族、基诺族、怒族、彝族、纳西族、回族、布依族、土家族、壮族、苗族、毛难族、汉族等民族和克木人常用的敲击体鸣乐器。景颇族称崩,佤族称罗碰、格龙孟,德昂族称孟、巩蒙,独龙族称笼、冬等等,广泛流行于云南、广西、四川、湖南、湖北、贵州等省区和全国各地。

铓锣常用于西安鼓乐等器乐合奏和昆曲、晋剧、川剧等地方戏曲的伴奏,有时也参加民族乐队演奏。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则用于节日庆祝、民间器乐合奏、傣戏、壮剧和各族民间歌舞伴奏及体育表演活动中,常常和象脚鼓(或其它鼓)、钹组合在一起使用,数量不定,音高不限,少则是一大一小搭配,大的称母铓,小的称公铓,母铓奏强拍,公铓奏弱拍。如同时使用多铓,奏高音可密集,奏低音要稀疏。铓也用于生产活动中,在集体围猎时,可助威壮胆;马帮在深山密林时,可惊吓野兽、岔道不迷路;放牧前,各户放出牲口,牧归时,各家牵回牧畜。此外,在宗教祭祀活动中,铓是通神的法器,遇年节庆典、聚会议事、火警灾情时,又是聚众传讯的乐器。铓的流传地域广阔,除我国西南广大地区盛行外,还遍及东南亚各国、菲律宾,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

铓锣由锣体和鼓锤组成,锣体用青铜铸成,圆盘形,体圆面平,形与一般锣同,但中有乳头凸起,呈半球形乳状,铓面不平坦,边缘部分也有一圈突起,铓边比其它锣稍宽。用木槌敲击,圆润低沉,音色别致。铓体大小不一,规格较多。常见的铓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大铓面径40厘米、边宽6厘米、乳脐直径7厘米、乳高5厘米;中铓面径30厘米、边宽5厘米、乳脐直径6.5厘米、乳高4厘米;小铓面径20厘米、边宽3.5厘米、乳径6厘米、乳高3厘米。铓面边缘突起高度0.5厘米~1厘米,铓边一侧钻孔系绳。此外,最小的铓,面径仅9厘米、边宽1厘米,音高可达a2;最大的铓,面径72厘米、边宽14厘米,音低可到F或G。铓棰为一木制短棒,接一较大圆形木块为棰头,外缠布条或胶布而成。编铓常由四面或五面编为一组,大小不一,挂在架上敲击演奏。

演奏时,左手提铓绳,右手执棰敲击铓面中心乳脐最高处。大铓发音浑厚含蓄,犹如远处钟声;中铓发音柔和明亮;小铓发音清脆响亮,宛如铜铃作响。

木鱼

木鱼,木制敲击体鸣乐器,木鱼之名盖取“鱼日夜不合目”,故刻木象鱼,击之,用以诫昼夜思道,于诵经礼忏时与铜磬相互配合,用以节制经颂,目的在警惕众人不可昏沉懒惰,应该昼夜精勤修行佛法,直到成功为止。木鱼是佛、道通用之物,在佛教、道教音乐中,木鱼既是法器,又是节奏乐器,与铜磬为一对不可分离之通神乐器,皆系仪案上必备之法器,也是佛教“梵吹”(宗教歌曲)中的重要伴奏乐器。木鱼发音短促,音色清脆洪亮,是富有特色的节奏乐器,常用于戏剧、曲艺伴奏、器乐合奏、民族乐队和宗教音乐中。

在戏剧中用于昆曲、京剧、晋剧(山西中路梆子)和藏戏等剧种的伴奏。广东音乐使用的是长鱼形木鱼,在合奏中有时要使用大小两个木鱼,大木鱼发低音,小木鱼发高音。在江南丝竹、苏南吹汀、浙东吹打、河北吹歌等民间器乐合奏中,多应用小团鱼形木鱼,它常与鼓板一起配合使用,以鼓板击重拍,用小木鱼击轻拍。在十番锣鼓、福州十番、闽南十音、福建南音等器乐合奏中,小木鱼是不可缺少的乐器,除用以敲击轻拍外,还将它所发之音视为主要音色之一。在民族乐队中,常备有音高不同、数量不等的整套团鱼形木鱼,它们按五声、七声音阶或十二平均律编排成套,多用于配合轻快活泼的曲调,有时也用以敲出简短的独奏乐句,还可用来模仿战马奔驰的音响效果。

鱼是一种外形酷似鱼头形状的木制品,在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但有记载的历史却比较晚。“木鱼”之名,最早见于唐代高僧怀海禅师所撰《敕修清规》之中:“木鱼,相传鱼昼夜常醒,刻木像形击之,所以警昏情也。”据此,木鱼当为佛门僧侣所创制,有警示僧众昼夜不忘修行之意。此前,相传木鱼的前身乃是一种被称为“木扑”的简单木块,后才刻为鱼像,称作木鱼。因不入宫廷音乐,故历代正史不载。据历代崇道记记载,木鱼出自唐代,玄宗皇帝时期,是道教召集教众讲经设斋用的法器,源于道教。木鱼在佛教中常用以伴奏“梵吹”(宗教歌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明代王圻《三才图会》载:“木鱼,刻木为鱼形,空其中,敲之有声。今释氏之赞梵吹皆用之。”这种特殊的器物并非只在寺庙中才能够见到,明代以来,木鱼就流行于民间,已经用于宫廷音乐、昆曲以及民间音乐的演奏,清代李斗《扬州画舫录》载当时的剧场里使用的乐器中就有木鱼。后来又逐渐在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中应用。目前,木鱼除在佛教、道教音乐使用外,还广泛用于各种形式的器乐合奏和乐队中。

木鱼是佛、道二教最常用的木制鱼形法器,有长形和圆形两种,长形木鱼多用于召集信徒,圆形木鱼一般在念经时使用。

古代的木鱼又称木鱼鼓、鱼鼓或鱼版,其形状、用法均与后世不同。《释氏要览》卷下〈杂记〉犍稚条云(大正54·304a):“钟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稚也。”《敕修百丈清规》卷八〈法器章〉木鱼条云(大正48·1156a):“斋粥二时长击二通,普请僧众长击一通,普请行者二通。”由此可知,古代的木鱼是板状(挺直的鱼形),主要用以集合僧众。

现代木鱼虽大小、形式、材质不一,但基本呈团鱼形,腹部中空,头部正中开口,尾部盘绕,其状昂首缩尾,背部(敲击部位)呈斜坡形,两侧三角形,底部椭圆;木制棰,棰头橄榄形。木鱼大小不一,音高不同。寺庙中使用的大型木鱼正面圆径约40厘米,最大的达85厘米以上,小型木鱼圆径仅4厘米,只在佛教法事“绕莲”(绕佛堂)时应用。经常使用的中型木鱼有五种,圆径7-16厘米。通常大木鱼用桑木或者椿木制作,发出的声音比较低,小木鱼一般用檀木或红木制作,发音较高。寺庙中使用的木鱼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圆形,另一种是长条形的。一般来说,圆形木鱼的规格多种多样,而长条形的木鱼大多在一米左右。

演奏时,大团鱼形木鱼需置于地面上,小圆鱼形木鱼则用左手托持,右手执棰头呈橄榄形的木棰敲击。

铙,铜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全国各地,尤以两广、海南、闽浙一带最为盛行,是蒙古、藏、纳西、壮、土家、黎、汉等民族的重要乐器,常和钹配合演奏。两面为一副,相击后发音,音色清亮,带有深沉的水音,延续音长。用于民间器乐合奏、地方戏曲和民间歌舞的伴奏中。

早在宋代,我国出现了一种与钹十分相似的乐器——铙。宋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载:“铜铙,浮屠氏所用浮沤,器小而声清,世俗称之铙,其名虽与四金之铙同,其实异。”宋陈旸《乐书》中也同样记载铜铙。浮屠,梵文佛陀之译名。由此可知,铙最初用于佛教音乐,它与我国商代以来出现的似铃无舌、有柄立置的铙属同名异器,并从宋代起就已并存。据《宋史·仪卫志》和《辽史·乐志》载:北宋和辽时,铙已用于宫廷仪仗鼓吹乐中。宋代以来,铙用于宫廷和民间,常用于佛教、道教音乐和民间娱乐活动中,在舞狮、舞龙、民族歌舞、藏戏、壮剧、粤剧、河北梆子等戏曲音乐和各民族器乐合奏中都是离不开的重要乐器。

铙用响铜制成,圆片形,以两片为一副,互击发声。关于铙的形制,清《钦定大清会典》载:“铙,范铜为之,左右合击,面径一尺二寸,中隆起……径二寸四分五厘。”铙的形制与钹基本相同,为一钵形金属体,用响铜制成,中部隆起部分似帽,帽根向内凹进,铙面较薄并呈弧形,边部翘起,帽是铙的固定点,帽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以便用手持握,两面为一副,相击而发音。铙面直径大小不一,常见者27-55厘米,最大者68厘米,碗径7厘米以上,重1-2.5公斤。

演奏时,演奏者双手各执一面铙,将铙顶所系绸布缠于手指或用手掌握住帽突,两铙相击而发音,音色低沉洪亮,音量大而余音长。有平击、侧击、闷击等演奏手法。

碰盅

碰盅,铜制体鸣互击乐器,又称碰铃,流行于内蒙古、西藏、云南、青海、甘肃、四川等省区的蒙古、藏、纳西和汉族等民族中,藏语称丁夏,纳西语称丁响。碰盅的音色清幽脆亮,穿透力强,延续音长,有如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感。用于宗教礼仪、佛教寺院诵经、道教洞经音乐和民间歌舞、戏曲乐队的伴奏,是色彩性极强的击节乐器。

碰盅用响铜铸造而成,外观与小镲相像,盅体呈喇叭口形,中部隆起的半球形部分称碗,盅体较厚,为宗教乐器。规格大小不一,通常盅口直径7.6厘米~8.2厘米、盅高2厘米~2.2厘米、碗径3厘米、碗高1厘米、盅壁厚0.5厘米~0.7厘米。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黑经寺使用的丁夏稍大,盅口直径9厘米、盅高3厘米。内蒙古喇嘛寺院的碰盅最大,盅口直径12厘米、盅高2厘米。碗的根部和盅口边缘分别铸有一圈凸条纹饰。碗顶钻孔,系以绸布、皮条或铜环,两枚为一副,两盅以细皮条编织的皮绳或铜链相连。晋剧中使用的碰盅也为铜制,一副两个,用绳子穿连,相互击打发音,是晋剧的重要击节乐器。蒙古族碰盅用铜铸造,形如小钹,直径7.6、厚0.6厘米。由两面组成,盅面中部凸起,呈半球状,球中心有小孔,可设环系结铜链、红绸、布带等,将两面小盅连在一起,双手各执一面碰击发音。

演奏时,演奏者两手各执一盅,手握盅碗顶部皮条较宽处,盅口朝上仰举于胸前,互相碰击盅边而发音。有的寺院只用一盅,左手持盅,右手执棰,敲击盅边发音。晋剧中使用的碰盅主要用于过场丝弦曲牌的演奏,碰盅总是按眼来击打,每眼两下。

碰铃

碰铃,铜制碰奏呼击体鸣乐器,古代称星、铃钹,是满、蒙古、藏、纳西和汉族常用的一种的敲击乐器。因流传地区的不同,在民间又有碰钟、双星、撞铃、双磬、声声、水水等名称,藏语称丁夏,陕西则称甩子,也有简称为铃的,历史悠久,流行于全国各地,广泛应用于中国歌舞、戏曲音乐及民间器乐合奏中,是民间管弦乐队中增加音响色彩的节奏性伴奏乐器。

碰铃是我国互击体鸣乐器中具有特殊韵味的色彩性和节奏性乐器,虽无固定音高,但声音穿透力强,音响清越,音色优美动听,常配合幽雅、抒情的曲调演奏。多用于江南丝竹、广东音乐、十番锣鼓、浙东吹打、福建南音、闽南十音、辽南鼓吹、山东鼓吹、西安鼓乐等民间器乐合奏,京剧、河北梆子、晋剧、川剧等地方戏曲和歌舞伴奏。在京剧文场乐队中,碰铃用于青衣唱的反二黄里,常在唱腔中随板作节奏,在过门里随鼓打花点。它常与小木鱼配合用于合奏或伴奏。碰铃在藏族地区用于堆谐、囊玛歌舞中,常由女艺人边唱边奏。纳西族用于道教洞经音乐。碰铃也是宗教法器,用于佛教寺院诵经等法事活动中,最早约于南北朝时(386年—589年),碰铃已在我国流传。在敦煌千佛洞的北魏(386年—556年)壁画中绘有击星俑,在北魏云岗石窟和司马金龙墓门石雕中也有演奏碰铃的伎乐人形象。唐代贞元年间(785年—804年)骠国(今缅甸)来我国献乐,称其为铃钹。《唐书·骠国传》载:“铃钹四,制如龟兹部,周围三寸,贯以韦,击磕应节。”唐宋以来,碰铃在民间广为流传,多用于乐曲强拍处击奏。明代万历元年(1573年)传入云南丽江。清代《皇朝礼器图式》称碰铃为星,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用于清代凯歌乐中。

碰铃用响铜或黄铜制做,外观呈小钟形,其形如一对杯状小钟,用硬模铸造而成,一付两个,用绳穿连,有半球形和圆锥形两种。通常铃高4.5厘米~6厘米、铃口直径5.5厘米~7厘米,中空无舌,铃顶隆起半球形作为固定点,称作碗或帽,碗径3厘米,铃底有孔,系绳穿连,两只互击发音;亦有单铃置于棍端,用金属签击奏,其音色清脆悦耳。响铜制作的碰铃,音色清脆悦耳,发音延续时间较长;黄铜制作的碰铃,音色明亮柔和,发音延续时间略短。藏族丁夏规格较大,铃高6厘米~8厘米、铃口直径7厘米~8厘米。碗顶钻有小孔,两枚为一副,用丝线绳或皮绳将两铃相连。

演奏时,两手各执一铃,铃口朝上仰举于胸前,互相碰击而振动发音,有时也用单棰击奏。

铜鼓

铜鼓,铜制敲击体鸣乐器,是我国古代西南少数民族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在古代,它原是一种打击乐器,后为民族首领或贵族所独占,被视之为一种珍贵的重器或礼器,少数民族贵族统治者,曾以占有铜鼓的多少作为代表自己统治权力大小的象征,将其渲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因此也成为被祭祀的对象。铜鼓在古代常用于战争中,指挥军队进退,也常用于宴会、乐舞中。中国是世界上发现铜鼓数量最多、铸造和使用铜鼓时代最早、历史最长的地区,铜鼓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历史文化的结晶,是中国少数民族先民智慧的象征,具有独特的东方艺术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在我国,铜鼓主要流行于广西、广东、云南、贵州、四川、湖南等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后流传到东南亚地区,在越南、老挝、缅甸和泰国甚至印度尼西亚诸岛也有流传,一般用于祭祀、乐器、召集、婚庆、节日等等。

在科学极不发达的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很低,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俗信妖巫,击铜鼓以祈祷”和“击铜鼓沙锣以祀鬼神”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宗教祭祀活动在西南边远山区尤其是长江两岸及两广一带特别盛行。我国古代诗人一再把铜鼓赛江神的奇异民族风情载入他们的诗篇,唐朝诗人许浑在《送南客归有怀》中吟道:“绿水暖青菇,湘潭万里春。瓦樽迎海客,铜鼓赛江神。避雨松枫岸,看云杨柳津。长安一杯酒,座上有归人。”

铜鼓多在欢乐和喜庆的场面中出现,敲击铜鼓伴随歌舞常常与祈年禳灾等宗教祭祀活动密切相关。我国历代诗人墨客对南方少数民族敲击铜鼓载歌载舞赛神的情景有许多生动、形象的描绘。唐代诗人温庭筠在《河渎神》中咏道:“铜鼓赛神来,满庭幡盖徘徊。水村江浦过风雷,楚山如画烟开”。

铜鼓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出现,自春秋战国直至明清均有铜鼓出土,而以汉代制作的铜鼓最为精美,式样最多。铜鼓制作工艺考究,用铜、锡、铝合金等铸造,以铜为主要成分。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上段为胸,中段是腰,下段是足,腰间有两对鼓耳。

铜鼓全部铜铸,一般的铜鼓鼓面直径约五十公分,高约三十公分(个别的较大),鼓腔中空,无底,两侧有铜环耳。铜鼓大小、轻重不一,最大的直径在一百厘米以上,最小的仅十余厘米,重量自数十斤至数百斤不等。鼓面和鼓身都刻有浮雕图案或精致的花纹,故面中心为月光形,边缘为蟾蜍等,鼓身全部有花纹围绕,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等纹饰。依照流行地区和式样的不同,铜鼓可分为滇系和粤系两大系统。滇系铜鼓体型较小,花纹大都用单弦分晕,晕圈构成大小宽窄的变化,粤系铜鼓体型高大,鼓面多有立体的青蛙浮雕。按形制和花纹的不同,铜鼓可分为八个类型:万家坝型、石寨山型、冷水冲型、遵义型、麻江型、北流型、灵山型、西盟型。广西北流出土一面铜鼓,高67.5、面径166厘米,重300公斤,是现今世界最大的铜鼓。全国各地收藏的铜鼓已达1400面,分散在中南、西南各地民间还有200余面。

演奏时,把铜鼓悬挂起来,一人用鼓槌敲击鼓面,一人手执木桶对准鼓底,以增加共鸣,声音浑厚深沉,能传远处,舞者(一般是集体)围着铜鼓,随着鼓点节奏起舞。

竹梆

竹梆,京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万尾、山心、巫头等地,是富有南国特色的节奏乐器,用于歌舞伴奏。在欢度京族传统节日——哈节(在京语里“哈”即是“唱歌”之意,故哈节亦称为“歌节”或“唱歌节”)时,全村男女老少聚集在一起,要举行迎神、祭祖和集体歌舞等活动,村民按辈份入座,一边饮宴,一边观赏。在这欢乐的民族歌节上,表演者多为一男二女,称哈哥、哈妹。哈妹手执竹梆自击自唱,内容多为追念先祖或祈保丰收,哈哥为其操琴伴奏。

竹梆有竹棍和竹板两种。竹棍式竹梆用硬竹杆制成,杆长30厘米~34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一端留节,另一端敞口。竹板式竹梆用楠竹板制成,板长30厘米~34厘米、板宽3厘米~4厘米、板厚1厘米,两根为一副。

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执一根,举于胸前互击发音,声音清脆高亢,音色与响板接近。

竹杠

竹杠,京族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各族自治县万尾、山心、巫头等地。竹杠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竹杠由枕杠和击杠组成,枕杠两根,多用楠竹制作,杠长约300厘米,杠径约9~10厘米;击杠八根,也用硬竹制作,杠长约340厘米,杠径4~5厘米。

演奏时,奏者多为男性,由八人组成,每两人为一组,四组等距排列。将枕杠垫于击杠两端。每组两人面对面双手持握两根击杠的一端,以击杠互击、击枕杠而发音,音响脆亮。竹杠无固定音高,由于长短和粗细的不同,枕杠发音稍低,击杠发音略高。奏者往复交错击杠,音响高低有序,节奏和谐鲜明。六名女性舞者在击杠间随乐起舞、穿梭跳跃,这便是京族民间流传的“竹杠舞”,竹杠舞多在节日或喜庆等场合中表演。

腰铃

腰铃,铜制互击体鸣乐器,满语称西沙、西撒,又称萨满铃,流行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省区,是满、蒙古、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汉等民族常用的一种乐器。20世纪50年代初,辽宁编创的满族腰铃舞曾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得金奖。近年来,腰铃已广泛用于歌舞表演中,多为自击自舞。在“”中,它既是舞蹈的伴奏乐器,又是舞蹈的道具。

原始社会后期出现的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灵魂不灭和多神崇拜,而萨满则为人们与神鬼交往的中间人,充当神媒,施行巫术,为族人消灾求福。腰铃原为萨满教祭祀仪式中表演的舞具和乐器,后来民间用于祭天祭祖、烧香还愿、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在满洲萨满的跳神仪典中,“鼓与腰铃并用”,是其在乐器使用上的典型特征。黑龙江《呼兰府志》所载的满洲萨满跳神祭器:哈马刀(神刀)、轰勿(晃铃)、抬鼓、单环鼓、扎板、腰铃、裙子等。今日的萨满鼓和腰铃多用于民间歌舞和演唱伴奏,有时萨满鼓还用于器乐合奏。

腰铃由腰带、衬裙、锥铃、系环等部分组成,腰带与衬裙连接在一起,为皮制,选料或猪、或牛、或驴皮均可。《满洲祭神祭天典礼》中均绘有腰铃的形制图,并标有明确的尺寸。《重订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所载腰铃,其腰带长120cm;衬裙长53cm,宽27cm,半围腰间。腰带缝制在衬裙上部,起到将衬裙和裙上的锥铃系于腰间的作用。其长短视萨满的腰围而定,由皮带扣连接(早期大概是直接系扣)。腰铃上铃铛为锥形、筒状,铁或铜制,长约20cm,直径约3cm,少则十几枚,多则几十余枚不等。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徐氏腰铃的锥铃长17-21cm,直径2.5-2.8cm,共24枚。黑龙江宁安县富察氏藏腰铃的锥铃长19-21.5cm,直径为2.6-3cm,共40枚。锥铃直接用皮绳穿在衬裙上,系环缝制在衬裙上部,一环拴1铃,或一环拴2-3铃。环与环的距离讲究疏密得当,否则影响腰铃的演奏和发音。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的蒙古人跳神时也使用一种“腰铃”,不同之处是他们不用铃铛,而是用铜镜,他们把大小不等依次叠置的9个铜镜拴在腰带上,系于腰际,摆动时碰撞作响,因而被日本学者称为“腰镜”。二者在演奏方式(如摆动腰胯使其碰撞等)、制作方式(如以腰带串联等)、使用目的(如驱魔逐妖等)等方面相同或相近。

表演时,表演者手持萨满鼓,腰系腰铃,或身穿缀有铜镜或腰铃的服饰,边击、边唱、边舞。舞时腰胯左右摇摆,腰铃随之“啷啷”做响,与变化多端的神鼓鼓声相和,主要技巧有甩、摆、颤、晃、摇、撞等各种动作,使小铃互相碰击发音,音色清脆响亮。鼓点多变,曲调丰富,舞姿优美,较大表演场面还加用哈马刀、察拉齐、圆鼓、三弦和琵琶等乐器伴奏。腰铃单独使用的情况较少,常与神鼓配合演奏。由于它主要是扭胯摆腰而发声,不象手摇、掌击那样灵活,为节律式的左右摆动作响,称“摆铃”;也将腰铃拎在手中摇晃作响,称“摇铃”;或将其顿地作响,称“顿铃”。在“背灯祭”仪节中,息灭灯火后,便用“顿铃”的方法演奏,并配之以晃铃。而在一般仪节中,萨满通常是佩带腰铃并执神鼓表演的。由于流传地区之异,腰铃与其它民间乐器一样,并无定制。

乐杵

乐杵,高山族落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台湾各地。乐杵是由原来的一种舂米劳动工具——木杵发展演变而成的。《台湾丛书》说高山族“无碾米之具,以大木为臼,直木为杵,带穗舂,令脱粟,计足供一日之食,男女同作,率以为常。”说明木杵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早在1700多年前,高山族人民舂捣稻谷时,常在屋内地上挖一洞穴,穴底放一石板,几名妇女环立四周,各持两米多长的木杵舂米。木杵碰击石板发出如钟似磬的铿锵音响,深夜传播甚远。木杵还在高山族祭典中使用,雅美部族的丰年祭中,妇女们以杵击臼作为礼仪,这种击杵只有节奏而无曲调,一边击杵一边唱丰年祭歌,以此来祭祀和庆祝丰收。赛夏部族有迎灵仪式,由司祭带领众人肃立唱迎灵歌,届时将臼倒放滚出屋外,一童女将谷倒入臼中用杵舂谷,歌毕舂也止。

20世纪20年代,聪颖的高山族邵部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实践,发现长短不同、粗细有别的木杵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每根都有固定音高,能奏出节奏明快、曲调和谐的乐声,便将它称作乐杵。用它伴奏的歌曲称作杵歌,用它演奏的乐曲称作杵乐。姑娘们舂米时的优美姿态在歌声的伴唱下,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杵舞。高山族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生活,从而在劳动中创造了富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杵乐歌舞艺术。除了台湾高山族外,在我国广西壮族、云南景颇族、贵州瑶族、布依族、苗族、水族和海南黎族,也都有乐杵流传。木杵作为劳动工具,在进入现代化社会之后已经看不见了,而用乐杵伴奏的杵歌、演奏的杵乐,作为民间艺术品种,将会永远流传,为人民所喜爱。

乐杵常采用红樟木等硬木制作,其形呈两头粗、中间细的长棰,规格不一,大小长短有别,每根发一音,5根以上可以合敲成歌。我国著名人类学家、厦门大学林惠祥教授20年代曾到台湾考察,最长的乐杵达306厘米。在他所著《台湾蕃族原始文化》一书中写道:“杵有数根,每根代表一音,五根以上,可以合敲成歌。从台湾带回的三根,最长者230厘米,其音为C,中者为f,短者为a。”这三根乐杵现仍完好地收藏在江苏省博物馆。

哈尼族竹筒

哈尼族竹筒,哈尼族落击体鸣乐器,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

竹筒源于哈尼人生活中用于背水的竹筒,逐渐演变成为歌舞伴奏的乐器。竹筒多选用较长而粗大的凤尾竹筒制成,筒长100厘米~120厘米、筒径7厘米~9厘米,上端敞口并修削成45度角斜面,中间打通竹节,下端筒底保留竹节。竹筒无固定音高,哈尼族一般多选用十二个音高不同、但发音洪亮的竹筒为歌舞伴奏。墨江、江城、澜沧、孟连、景洪和勐海等地流行的《竹筒舞》是深受哈尼族人民喜爱的群众性文娱活动。在村寨的院坝中心,演奏者们一边歌唱,一边手持竹筒将筒底向地面上专设的木板冲击,使之发出有节奏的“咚咚”音响,人们围成圆圈,随着竹筒的节奏翩翩起舞,并按逆时针方向徐缓前进。除老人和儿童外,哈尼人都竞相参加,尤以年轻的小伙子和姑娘最为活跃。每逢一年一度的春节,哈尼族人民通宵达旦地欢乐、庆祝,《竹筒舞》要跳三天三夜,老年人也凑在一旁,一边饮酒一边唱起叙事歌,兴尽方散。

瑶族竹筒

瑶族竹筒,瑶族落击体鸣乐器,又称竹筒琴,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的上林县等地。瑶族竹筒用一段竹筒制成,筒长120厘米~140厘米、筒径9厘米~10厘米,上端敞口,中间打通竹节,下端底部留节。以选用筒身顺直、筒壁较薄的毛竹为好,并在筒身外表饰以各种花纹图案。演奏时,奏者立于筒侧,双手持握竹筒上端,以竹筒的底部冲击地面,发出有节奏的“咚咚”之声。其发音高低、音量大小与竹筒的长短、筒径和筒壁厚薄都有直接关系。竹筒较短、筒径较小、筒壁较厚者发音就高,反之则音低。以筒身顺直、筒壁较薄的老竹发音最佳,音色亮、共鸣强、传远好。用于民间歌舞伴奏。在民族节日或喜庆场合,常常是几个或十几个竹筒同时击奏,音响谐和,气氛热烈。

基诺竹筒

基诺竹筒,基诺族敲击体鸣乐器,又称七轲,流行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洛克。

地处云南西南边陲的景洪县的基诺山是基诺族聚居的地方。基诺族以农业为主,男子酷爱狩猎。竹筒最早是盛水的器具,后来成了西双版纳地区许多少数民族狩猎时敲击的响器,用于集体围猎撵山时惊吓野兽。经过基诺族人民长期的劳动实践和不断发展,已成为七个一组的旋律乐器。按民间风俗,每当捕到较大野兽时,猎人吹响竹制的“杓北”发出信号,人们闻讯便赶到现场,当即砍下毛竹制成竹筒,在猎归凯旋途中反复唱着《回家调》、《猎获调》等曲调(又称“竹筒调”),边走边敲、边唱边舞,回寨后大家分享猎物时,则唱《到家调》、《欢庆调》,并用竹筒为其伴奏。竹筒有一定的演奏规律,已形成曲调的固定节奏伴奏型。音色丰富,音响谐和,清脆的竹筒声和粗犷的歌声,融汇于基诺人的欢乐之中。1980年10月,在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中,基诺族的白腊支将大小不同的竹筒置于架上,制成五音竹筒用于独奏,随演唱曲调敲击简化的旋律,与另外四位执无固定音高的单竹筒的奏者互相配合唱奏《猎获小调》,生动别致,纯朴粗犷,气氛热烈,富有浓郁的基诺族风采。

基诺竹筒一般由四至七个竹筒组成,以七个一组最为流行,而又以七个竹筒均取材于一棵竹子为佳。每个竹筒多用一节毛竹制成,一棵大毛竹可做若干个竹筒。竹筒用长短不等的青竹七筒,一头以竹节做底,另一头削面斜口,在筒身的一侧开一条约五厘米的小槽。槽越靠近筒底音越高,离得越远音越低,竹筒越短音越高,竹筒越长音越低。不削皮的竹筒音较高,削过皮后音就低。七个竹筒能敲出三种调子,第一个敲得最急,其它根据调子的不同而依次缓之。竹筒有大、小两种,它们不仅尺寸有别,其式样和用途也各不相同,稍大者称布姑、小者称切克。布姑用较粗大的毛竹筒制作,通高24厘米~36厘米,筒径7厘米~8厘米,上端敞口,下端底部留有竹节,在上端筒壁一侧正下方开有一条垂直缝隙,缝长10厘米~16厘米、缝宽1厘米~2厘米。布姑的音高决定于筒的长短、筒径大小、缝隙的长度和宽度。用于捕猎到野牛、大野猪和马鹿等较大野兽时敲击。切克用稍细小的一节或两三节毛竹筒制作,通高34厘米~46厘米,筒径5厘米~6厘米,筒下端留竹节,从竹筒的1/2处左右向上修削成斜口,不开垂直缝隙,上端只留有一片呈三角形的部分筒壁。切克的音高与筒长、筒径和修削的斜口角度有直接关系,用于捕猎到山羊、小野猪和麂子时敲击。

演奏时,坐奏或行奏均可。行奏时,左手持竹筒下端,筒口朝下,右手执硬木棒或毛竹片敲击竹筒上部。木棒长24厘米、宽2厘米、厚1厘米。坐奏时,领奏者击三个或四个竹筒,并将竹筒横于腿上,高音竹筒在外,低音竹筒在内,用一手执硬木棒演奏,发音清脆洪亮。七个一组的布姑由大到小的基诺语名称分别为尤优、革勒多、革姑、革公、春绕、春女、春卯,按五声音阶排列,音域g-a1。有极少的村寨也使用八个或九个一组的竹筒,它们分别用于捕到母野兽或公野兽时敲击。这是一种合奏乐器,一般多为每筒一人集群演奏,也可四五人合击,少于七人时,其中有一或两人兼奏两、三个竹筒。竹筒用后不保存,用时都临时制作。竹筒与基诺族的狩猎生活密不可分,其它场合则不使用。

竹捣筒

竹捣筒,高山族落击体鸣乐器,高山语称塔刊,即竹子之意。流行于台湾省,由盛水器具发展而成,是高山族邵部族人民创制的民间乐器。每逢祭祀娱乐的时候,青年们就用它撞击地面,发出咚咚的音响。当地村民称它“竹鼓”,当“竹鼓”响起,姑娘们便围拢在一起,踏着“鼓”点的节奏欢快起舞。

竹捣筒用一节或数节毛竹制作,上端敞口并在口边一侧开有凹形缺口,打通中间竹节,底端留节封口。高20厘米~100厘米、直径5厘米~10厘米,竹筒外表无饰。在日月潭附近的每个村社里,都有许多长短不同的竹捣筒,每根高130厘米~170厘米,将中间竹节打通,只保留底节。

演奏时,由数名或十几名姑娘用乐杵演奏、边歌边舞,数名妇女蹲在一起,手执尺余长的竹捣筒轻轻碰击石板,发出动听的音响,来为铿锵的乐杵声伴奏。20世纪80年代初,福建省音乐工作者兰雪霏、刘一虹等人制成十余个大小不等、有固定音高的竹捣筒,最短的只有17厘米,最长的73厘米,它们可以在石板上敲击出旋律,显著地丰富了竹捣筒的表现能力。

晃铃

晃铃,铜制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各地,是满、达斡尔、蒙古等民族的重要乐器,满语称“轰务”、“轰勿”,亦称“铜铃”、“神铃”、“铃杆”。用于民间隆重集会、器乐合奏或萨满歌舞伴奏,在满族民间的萨满跳神活动中十分流行。

晃铃由木杆、铃铛两大部分组成,铃体铜制,呈椭圆形,长径2.5厘米、短径2厘米,表面粗糙。下部开有哑铃形出音孔,孔长2厘米,中段宽0.2厘米,两端宽0.4厘米。铃内装一铁制圆形小珠,铃上端设有圆环,用细皮条或细线绳将四五枚小铃系成一束。晃铃的形制在二十世纪初的地方志书中也有记载。《呼兰府志》载其形制“以木为之,长二尺有半,杆首缀铜铃数枚”;《依兰县志》记载的晃铃,其形制为“以柞木细棍二根作成,长三尺,每棍梢系铜铃五”。富察哈拉晃铃的木杆长96cm,上粗下细,直径1.5-2cm。吴扎哈拉轰勿的木杆比较短,杆长66.5cm,直径4cm。《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所载晃铃,其杆长约115.2 cm(清尺3尺6寸);直径2.24 cm(清尺7分)。可见,满族萨满使用的轰勿的木杆并无定制,其长短因地而异,常用桦木、松木、柞木等制作。铃铛为铜制,球状、中空,内含若干弹丸。富察哈拉晃铃的铃铛大小不等,大铃直径3.8cm,厚4cm;小铃直径3.2cm,厚2.5cm。铃分两组用一根皮绳拴结在桦木杆子上端,一组由3个铃铛组成(1大2小);另一组由4个铃铛组成(1大3小),铃身铸有饕餮花纹。吴扎哈拉晃铃的铃铛不分大小,直径4cm,厚3cm。铃分两组用铁环镶嵌在杆子上端,每组由二个铃铛组成,并加进一个小铁环;铁环由一根锻成四棱形的铁条弯制而成。

晃铃一般不单独使用,常与腰铃配合演奏。它有两种基本的使用方式,一是将铃铛拴结在铃杆上,用手执木杆摇晃作响;另一种方式是将铃铛从铃杆上取下来直接用手摇动作响。演奏时或用手摇铃杆,铁环与铜铃碰撞作响,称“晃铃”,这是它的基本奏法;或用手执杆顿地作响,称“顿铃”;或用手掌击铃杆使之振动作响,称“振铃”。

串铃

串铃,铜制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西藏、四川、云南、贵州、青海、甘肃等省区,用于宗教活动和歌舞及藏戏伴奏,藏语称厄尕,意为铃,瑶族称母柱。护身符串铃也叫“虎撑”或“虎衔”,过去的行医卖药者都视其为护身符。

串铃原为骡、马、驴、狗等家畜颈上所系饰物或响器,是在一条布带或皮带上缀挂二十余个金属小铃而成。小铃用铜、铁冷压或铸制为两个半球形,后合成球状体。规格大小不一,直径2厘米~6厘米。铃外一侧设有环形耳用以系挂,另一侧有一细长开口为出音孔,铃内装有一粒铁制小珠。小铃的形状除球形的以外,尚有椭圆形、葫芦形、桃形等多种,出音孔除一字形开口外,尚有弧形、人字形等几种。

演奏时,奏者或坐或立,藏族多双手执布带或皮带两端,瑶族则左手执皮带两端,弯成环状,通过绷拉或摇动,使铃中铁珠碰撞铃壁而发音,音色清脆。在藏族佛教寺院的跳神和歌舞、藏戏演出中,奏者将串铃系于腰间、腿或手臂上,随舞蹈动作而哗哗作响。也有的演奏者将串铃钉缚在一块形如刷子的小木板上,手执板把摇奏或碰击肩、膝等部位演奏,是藏族颇具民族特色的色彩性节奏乐器。瑶族的祖祭和丧葬活动中,人们一手执母柱,一手拿白绫,先唱孝歌后振铃起舞。

铜铃

铜铃,铜制摇击体鸣乐器,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的西林、隆林和桂南的邕宁、武鸣等地,是苗族、壮族经常使用的乐器,铜铃的音色清脆悦耳,气氛热烈,常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节奏性乐器。

铜铃用铜制成,外观呈圆球状,规格大小不一。大者直径约5厘米,小者直径约2厘米,铃的上部设有环状耳,用以穿绳系挂,铃的底部有一长条形开口,口长小于铃的直径,口宽随铃而定,铃大则宽、铃小则窄。铃内置有两个比铃口略宽的铁制圆珠。一般常将三至五枚同样大小的铜铃缀系于一圆形圈框或绳带上。演奏时,手持圈框或绳带摇奏,铃内铁珠碰击铃壁而同时哗哗作响。

八宝铜铃

八宝铜铃,铜制摇奏体鸣乐器,是土家族富有民族特色的节奏乐器,主要用于土家族的祭祀和迎神送鬼等仪式活动中,后逐渐为土家族的舞蹈伴舞,形成了八宝铜铃舞,即是舞具,又是伴奏乐器。20世纪50年代后,民间传统的《八宝铜铃舞》推陈出新,舞者两手各持一个八宝铜铃,边奏边舞。70年代后,八宝铜铃又用于土家族乐器咚咚喹等器乐合奏中。

八宝铜铃是用一根一尺长、直径两公分的硬杂木为铃把,上顶刻一马头形,下底砍一个三寸长半弧形叉为马脚,两端各系四个鸡蛋大的铜铃(共八个铜铃),马头一端还系些五寸长、一寸宽的五色布条(或麻丝)为马鬃。

八宝铜铃的表演古今有别,旧时,八宝铜铃用于土家族巫师(又称梯玛、土老司)主持的祭祀和迎神送鬼等仪式活动中,表演时,巫师左手持八宝铜铃,右手执牛角,时而摇铃,间或吹角,并伴以歌舞。现在的表演则不同,表演时,演奏者左手竖持铜铃中间木柄,上下晃动,按节目情节摇抖铜铃零当啷响,悦耳动听。坐奏时还可碰击肩、膝,发音哗哗作响,音色清脆响亮。表演铜铃舞的人数一般为八人,多则一、二十人,但头上都戴着嵌珠镶玉的凤冠帽,身穿五彩缤纷的八幅罗裙(红、黄、蓝三色的八幅布做的裙子,如同当今的百折裙),手摇绸带串吊的精巧铜铃,围着一张象征坐骑的长凳边唱边舞,歌声激越,舞姿粗犷。

师刀

师刀,摇击体鸣乐器,又称铃刀、响刀,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广西、贵州、湖南、湖北等省区,是满、壮、苗、瑶、侗、土家、汉等民族的重要乐器,满语称哈马刀,东北称萨满刀。旧时用于萨满、师公等活动中,是做法、驱邪的法器,多边奏、边唱、边舞,今已用于民间歌舞伴奏,是很有特色的节奏乐器。

刀为钢制或铁制,式样较多,一般是在普通刀剪柄上装进若干小铁环而成。东北地区满族的师刀全长75厘米,刀长60厘米,刀宽10厘米,刀柄长15厘米,柄端接有长10厘米、宽8厘米的椭圆形金属饰片,在刀背、刀尖和饰片周围分别钻有若干小孔,各孔穿入三至五枚串连起来的小铁环。桂、黔、湘、鄂等地的师刀,在其刀柄末端都接一大铁环,大环中再穿以若干小铁环。也有在铁剪的手柄部位,穿入若干小铁环制成的。

演奏时,奏者可执一刀或双刀,手握刀柄上下、左右晃动,使小铁环碰击刀背、大铁环、饰片或相互碰撞而哗哗作响,音色清脆响亮。

竹簧

竹簧,竹制体鸣乐器,又称响篾、吹篾、弹篾、口琴、口弦。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西藏、新疆、宁夏、陕西、广西、广东、台湾、海南等省区,是我国彝、拉祜、纳西、僳僳、傣、哈尼、景颇、佤、布朗、怒、独龙、基诺、普米、苗、藏、珞巴、羌、哈萨克、回、高山、黎和汉等民族常用的乐器。可以独奏、齐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在人们的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自古也有竹簧流行。我国各少数民族对竹簧都有自己的称呼。彝族称和贺、冲,拉祜族称阿塔,纳西族称控孔、可谷、古谷,僳僳族称马锅、哈列列、齿却、曲曲,傣族称比埋,哈尼族称阿也、拉吉、和托、恰尔的、拉核、马嘎、驾耳,景颇族称占共,佤族称合浪,布朗族称冉、筚达甸,怒族称究由,独龙族称芒锅、冈,基诺族称奇亏,普米族称响篾,苗族称勃爹,藏族称卡旺、菅、日哥罗,珞巴族称共冈,羌族称竹簧,哈萨克族称哈木斯斯尔奈依,回族称口弦子,高山族称笛丢、哈翁哈翁、布鲁,黎族称改、太波、口巴弓等。

竹簧历史悠久,远古称簧。先秦史籍《世本》中载有“女娲作簧”,说明在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竹簧就产生了。《礼记》载:“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簧”;《乐记》曰:“弦匏笙簧,会守拊鼓”。簧在古代和竽、笙等乐器相提并论,可见它的重要性。公元4世纪末,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少数民族地区中竹簧已是非常流行的乐器。明代以来,竹簧以口琴之名见于史册。

关于簧的形制和奏法,先秦文献记载简单,汉魏以来,文献中才有明确记载。东汉刘熙《释名》中有:“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东汉王符《潜夫论》:“竹簧,削锐其头……傅以蜡蜜。”从先秦至晋的文献记载可知,簧是贵族使用的一种“高雅”乐器,特别受到文人雅士的喜爱。《汉宫阙疏》载在汉代皇宫中还建有一座“鼓簧宫”,可见簧在当时统治阶层和上流社会的流行程度。北宋陈旸《乐书》(卷一三一)中载有竹簧图,这是目前见于文献所见最早的图像。

竹簧用质地坚硬、干透的竹片削制而成。根据簧片数目的不同,有单片竹簧和多片竹簧,因演奏方法不同,有用手指弹拨和用丝线抻动的竹簧;根据形状和头部样式的不同,又分为凸头形、网针形、平头形、锥形和管状等多种。

凸头形竹簧流行于纳西、怒、僳僳、独龙、彝等族中。常见者三片一组。形制小巧,长约6厘米~10厘米,宽0.6厘米,凸头长1厘米为弹击部位。音色清澈明亮,音量较小。把几个单片竹簧的柄端钻孔穿绳,就成为成组的多片竹簧。每组由2片~5片组成。竹簧的音高取决于簧舌的长短、宽窄和厚薄,如果在簧舌的首部或中部点以蜂蜡,也可使相同的簧舌发出较低的音。网针形(又称剑形)竹簧流行于彝、拉祜、佤、布朗等族中。大小不一,头部尖角约60度,呈网针形,又像剑形。彝族的大型竹簧长13厘米左右,宽1.5厘米,小型的长6厘米左右,宽1厘米。制作采用楠竹片,用锋利刀子刳薄竹片,并在中间三面镂空刻出簧舌,簧舌长度为簧片的3/5,宽为1/3。片头削尖呈网针或剑形,片尾截齐作簧柄。布朗、景颇、佤、哈尼等族多用一或两片竹簧,体积较大,布朗竹簧长21.5厘米,声音低沉浑厚。拉祜族、彝族人喜用两片、三片、四片或五片一组的竹簧。平头形竹簧流行于彝、藏、羌、高山、僳僳、怒、哈尼等族中,头部较厚并带竹节,体积较大,多为单簧,用线牵引发音的拉篾也属此类。西双版纳哈尼族竹簧长17厘米,宽1厘米,簧舌长7.5厘米。锥形竹簧比较罕见,流行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长15厘米,头部宽1.7厘米,簧舌长12.2厘米,头大尾小,呈锥形。两边有波浪形缺口,簧面点有红、绿、蓝诸色作为装饰。管状竹簧流行于台湾高山族地区,有管状和半管状两种,上系两片或多片竹簧,竹簧两端系线。

演奏时,左手拇指和食指夹住簧尾,多片簧则使其呈扇形,将簧舌部分置于两唇间,用右手拇指和食指来回拨动竹簧头部,引起簧舌振动,便会发出明亮的叮咚之音。另外的一种抻动竹簧多用于各族的单片簧,在簧的头部中间穿一小孔,系一丝线,奏时左手执簧尾,将簧舌靠近两唇间,把线头套在右手指上,以指牵线使簧舌振动发音。竹簧演奏者利用双唇向前突出呈筒状增加共鸣、扩大音量,并借以口型变换和控制呼气等方法变化出不同的音色。运用不同的奏法,竹簧既能发出余音袅袅的音色,也能发出较粗犷的音响。在一副三片簧上,能奏出每片簧的纯五度泛音,可发出六个不同的音,它的音程组合也较多,常见的为 g、a、d1,g、c1、d1,a、c1、d1等。

铁簧

铁簧,体鸣乐器,又称口衔琴、口弹琴,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新疆、宁夏、青海、四川、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台湾、海南等省区,是满、赫哲、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锡伯、蒙古、回、撒拉、哈萨克、柯尔克孜、维吾尔、塔吉克、彝、傣、景颇、基诺、傈僳、纳西、怒、哈尼、苗、瑶、高山、黎、汉等民族和克木人的常用乐器。铁簧可以独奏、齐奏、合奏,也可以为歌舞伴奏。

我国各民族对铁簧都有自己的称呼,满族称莫库尼、赫哲族称空康吉、达斡尔族称本库连、鄂伦春族称朋奴化、锡伯族称墨免纳、回族称口口或口儿、哈萨克族称阿吾孜考姆兹、柯尔克孜族称奥孜考姆兹、维吾尔族称埃额孜考姆兹、塔吉克族称库波弦、彝族称和贺、傣族称比短或比铃短、景颇族称占共或阿保,傈僳族称玛哥、苗族称加、卡水或会将、瑶族称弹琴或床头琴、克木人称弄或巴特弄。由于铁簧音量小,通常是三三两两地凑在一起相互倾听,在静夜弹奏,声音较为明亮,距离稍远处仍然可闻,泛音十分清晰,非常优美动听。

铁簧历史久远,但汉魏以来的文献中才有明确记载。东汉刘熙在《释名·释乐器》中说:“簧,横也于管头横施于中也;以竹铁作,于口横鼓之,亦是也。”北宋陈旸在《乐书·卷一二三》中说:“有笙中之簧,有非笙中之簧,”后者即指铁簧而言。《乐书·卷一三一》中还载有当时民间流行的铁叶簧,书曰“民间有铁叶簧,削锐其首,塞以蜡蜜,横之于口,呼吸成音,岂簧之变体欤?”这是目前所见文献中的最早的铁簧图像。清乾隆敕撰的《清朗通典》中记载皇太极平定蒙古部族察哈尔时,曾获得一种由胡笳、胡琴、口街琴和六弦筝四种乐器合奏的蒙古乐“销吹”,在谈到口衔琴时说:“以铁为之,一柄两股,中设一餐,末出股外。横簧转舌,嘘吸成音。”《大清会典图·卷四十》和刘锦藻的《清朝续文献通考》中对铁簧也都有详细记述和附图。

铁簧是一种用铜或铁制成的横在口中演奏的乐器,也有用竹子或子弹壳来做的。铁簧形制多样,常见的有钳形、环形、剑形、叶形、梨形等。《清朝通典》记述的铁簧呈钳形形,这种铁簧在东北的达斡尔族、赫哲族、新疆的柯尔克孜族、青海的撒拉族、广西的瑶族地区较为流行。柯尔克孜族的铁簧簧架长6.5厘米—7厘米,宽2.5厘米,簧尖高2.5厘米,顶端微曲。演奏时,左手执簧架,将有簧的一端含在齿间,簧尖露出唇外,右手拨动簧尖发音。为获得不同音高,左手常移动簧架,唇也或开或闭,同时用嘴呼吸,可发出d1、g1、a1、b1、c2、d2、e2、g2等音,音色优美,有金属声,余音较长,声音持续时摇动簧架也可改变音高。东北地区的铁簧用钢、铁或合金制成。簧架长10厘米一13厘米,中间的椎形簧条长14厘米-17厘米,簧尖向前弯曲45度,顶端置一小圆珠。赫哲族的铁簧形如“丁”字,两端饰彩线,平时放置在鱼形的木雕簧盒中。满族的铁簧呈梨形,长约20厘米,簧尾挂红线穗于,演奏时,用左手拇指、食指坚握尾端,将框合两齿风右手食指弹拨圆珠振簧发音,运用口腔呼气增强共鸣,带有“净净”的金属声,音域达五度,可奏传统民歌和简易乐曲。达斡尔族的铁簧又称口胡,长11厘米,常用以模拟鸟鸣。锡伯族的铁簧呈环形,是用一根长10厘米的铁条弯成钳形框,中间夹着的簧舌使用薄钢片制成,奏法与钳形铁簧相同。苗族的铁簧薄钢片长10厘米一12厘米,宽约1厘米,头呈三角形,腰部两边缘向内卷,至尾端成圆筒状。头正中开一舌形片,长5厘米、宽3厘米。演奏时、左手持簧尾,将簧置于两层间,右手拇指弹拨簧头发音,音色柔和细腻。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的铁簧以铁为框,圆形,无执柄。奏时置于齿间,铜制簧舌露出口外,右手拇指或食指弹簧发音,音响微弱。景颇族有一种非常小的铁簧,长度仅3厘米,演奏时只能用牙齿夹住演奏。黎族的铁簧用铁片或钢片制作,像窄长的三角形,中间开出三角形长舌。高山族的铁簧用竹子做框。彝族的叶形铁簧长4厘米一6厘米,叶尖一端是橄榄形,最宽处有l厘米,两边簧框构成叶柄,簧舌呈三角形,长1.5厘米一2厘米。单片的铁簧也可按音高组合成多片簧,串在一起演奏。彝族、哈尼族、基诺族等族使用的铁簧多由三、四片或五、六片组成,头端有三角形和半圆形两种,声音清脆明亮。弹奏时,将多片铁簧排成扇形,置于唇间,主要用拇指弹奏,有时也用食指或中指弹奏。熟练的演奏者,可使每片簧发出纯五度泛音,在一副三片簧上可奏出六个音来。

叮咚

叮咚,木制敲击体鸣乐器,是海南黎族特有的民族乐器,其命名是以其在敲击之下所产生的声响效果来给它拟音命名的。在黎族群众中,不论男女老少都爱打叮咚,并把它看作自己心爱的乐器,还编了许多叮咚民歌,一边演奏、一边歌唱。打叮咚是黎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娱乐形式。它的特点是简便易学,人人能打。叮咚的声音清脆嘹亮、雄浑粗犷、淳朴动听,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直到今天,每逢过年过节或集会庆祝,在海南地区,黎家仍在明月之下,用叮咚演奏歌曲,欢庆丰收。叮咚可以独奏、合奏或为歌舞伴奏,代表乐曲有《叮咚舞曲》等。

叮咚起源于黎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在海南岛的黎母岭和五指山下、在昌江和万泉河畔,居住着勤劳、聪明、勇敢、善良的黎族人民。在农业生产中,为了驱赶鸟兽,他们发明了“打叮咚”这种形式用来保护农作物,这种形式后来逐渐演变成一种音乐演奏形式。

“叮咚”由木杠、木架和鼓槌(木棒子)三部分组成,木杠是发音体,用两根长约两米、碗口般粗的木头上下依次悬吊而成,杠长200厘米~240厘米、直径10厘米~12厘米,用绳索吊于刻有花纹图案的三脚木架上,多采用红木或其它质地坚硬的木材制成,海南黎家常用当地的“柴即慎”(海南话叫作红麻树)木材制作。每根木杠能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上一根为c1、g1,下一根为a、e1,上下两根为小三度的谐和音程。音调不准时,除可用刀子修正木杠外,移动吊挂木杠两端的绳索也能调节。在黎族村寨,叮咚除有两根木杠的外,还有三根、四根或五根组成的。

演奏时,演奏者站立叮咚架前,两手各执一根长30厘米、直径3厘米的圆木棍在这两根粗大木头的不同部位上敲打,便会发出音调不同的撞击声响。叮咚敲击的节奏很丰富,多用二拍子或四拍子,很少用到三拍子。节奏组织常为对称的手法,通常用左手以急速的节奏敲同音反复,作为衬托音,右手以稍慢的速度奏出曲调,并以不同的音型越敲越快,运用变奏的形式造成高潮。它和木琴演奏有异曲同工之妙,不同的是,木琴是由长短不一的小木块按一定音序编排连接而成,而叮咚则是敲击木杠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有别的音响。两根以上木杠的叮咚能奏出更多的音,发音可构成七声音阶,但技巧较难掌握。

木棍琴

木棍琴,台湾高山族木制敲击体鸣乐器,阿美部族称阔康,流行于台湾中部地区。

聚居在台湾中部平原地区的高山族阿美部族人民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业,每当庄稼成熟时节,就会有各种鸟雀前来捉食庄稼。聪颖的阿美部族人民就将枯木棍或枯竹竿吊挂起来敲打,以惊吓和驱逐害鸟。人们敲击木棍的不同部位,发出高低有别的声音,便成了可演奏曲调的体鸣乐器。民间常用于自击自娱或为民歌、舞蹈伴奏。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这种源于惊鸟护粮的乐器在高山族人民中流传并不普遍,目前只在阿美部族的奇美村社中还保留着这种古老的木棍琴。

木棍琴由发音体、木架和木棰三部分组成。发音体多用硬质木棍制作,每根长120厘米~160厘米、直径8厘米~10厘米,每琴三根。三根木棍的长度和直径均不相同,每根木棍的两端由绳索吊挂于木架上,三根等距平列。每根木棍可发出五度关系的两个音,相邻两根木棍为小三度关系。木棍发音不准时,可用刀子修削木棍,音低时可削短两端,音高时则要削细木棍;也可移动吊挂木棍的绳索进行调整,音低时,绳结向木棍中间移动,音高时,绳结向木棍两端移动。据台湾东海大学吕炳川教授1966年至1977年的实地考察,在阿美部族的奇美村社中,有一种竹制的琴,即发音体和琴架均用枯竹竿制作,还有一种竹木合制的琴,即发音体用木棍、竹竿两种材料,琴架则为木或竹制,木棰用短木棒制成,棰长35厘米~40厘米,直径2.5厘米~3厘米,两根为一副。

演奏时,奏者坐在木架后面,木棍横悬于奏者腿前,两手各执一根木棰敲击,发音为五声音阶,音域a-a1。

铛铛

铛铛,又称铛子,木制敲击体鸣乐器,主要流行于蒙古族、藏族和汉族地区以及全国各地佛教、道教的寺院中。

铛铛的历史悠久,福建泉州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大殿上已有敲击铛铛的伎乐木刻飞天。明代宣德三年(1428年)刻《佛母大孔雀明王经》插图中也有铛铛,它与轧筝、琵琶等乐器组成了一个由十几个人组成的佛教乐队。

铛铛由小锣、木架和鼓锤三部分组成。铛体铜制,圆形,铛面平坦无脐,直径15厘米,铛边较宽,边上钻有三、四个小孔,在长立柱上置一横木,旋制而成,小锣用绳悬系于木架上。铛架高45厘米~50厘米,其立柱和横梁均为圆柱体,表面都车旋出环状条纹,外观庄重、古朴。

演奏时,左手持铛架的下端,使铛面斜置胸前,右手执长16厘米的木制铛棰敲击,有的棰头用玉石制作,音色清脆。铛铛用于佛教、道教音乐中,也用于河北吹歌等北方鼓吹乐合奏。河北省定县子位村吹歌会所用铛铛面径15厘米、背口边径15.9厘米,发音 e1,演奏中只击板,即一板一击,催板时才一拍一击。

单打

单打,铜制敲击体鸣乐器,又称手锣、手托,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和广东省,是壮族、侗族、瑶族的民族特色乐器。锣体由响铜制成,形如盘状,锣面平坦无脐,锣边稍宽并垂直锣面,外观庄重敦厚。常见的锣锣面直径14厘米、锣边宽2.5厘米、锣壁厚0.3厘米,锣边无孔、不系锣绳。锣棰木制,棰头呈直角弯曲,棰长14厘米。演奏时,左手掌心托锣,锣面朝上,右手执棰重力击奏。发音短促、高而尖锐。用于广西、广东的民间器乐合奏、彩调、邕剧、桂南采茶剧等地方戏曲伴奏和师公道场中。

板凳

板凳,木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贵州省兴仁、兴义、贞丰、雷山、黄平等苗族地区,是苗族的特有乐器。板凳的历史久远,据传早在苗族先民迁徙贵州之时,由于穿行深山老林之间,为鼓舞士气、驱除野兽,人们就以击板凳为号,声震山林。此后,板凳既是苗族村寨家家必备的生活用品,又成了苗族节日舞蹈的舞具。板凳多采用坚硬木料制作,凳面一般长22厘米~30厘米、宽12厘米~15厘米,凳腿式样有多种,凳高20厘米左右。凳腿间有一横木,可用手握执。两个为一副。演奏时,左右手各执一凳,互相碰击而发音,音色清脆响亮,无固定音高。板凳多用于节日、喜庆等场合,为民间舞蹈板凳舞、板凳铜鼓舞伴奏。每逢正月初三到十三,是兴仁等地一年一度的“跳月节”,各家男女老少都携带家用的板凳汇集于广场上,共同跳起板凳舞。舞场上先备酒数瓮,选一聪颖少女司酒,青年男女数十人双手持板凳跳舞,用板凳击节合舞步为酒令,凡错击或错步者就要罚酒。苗家有这样的风俗,男孩满月时要吃满月酒,也要跳板凳舞助兴。

它石

它石,石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地,主要是维吾尔族、和乌兹别克等民族中,维吾尔语意为石头,又据其声称恰克恰克。

它石采用天然石块而成,石块为扁长形或长圆形,中段稍细,一般长12厘米~14厘米、宽4厘米~6厘米、厚1厘米~1.2厘米,四块为一副。以四周光滑、无棱角的鹅卵石为佳,石质坚硬,不易断裂。

演奏时,奏者两手各持两块,掌心朝上,分别用拇指和其他四指夹住,两手同时并用。靠手指开合、晃动使石块互相拍击作响,可以奏出比较花簇的节奏来,发音短促而清脆。用于民间曲艺和歌舞伴奏,凡弹唱表演中情绪高昂的段落或集体舞蹈中的热烈场面,都要用它石加强节奏。曲艺中多由表演者自击自唱,舞蹈中多由男舞者兼奏。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有来自维吾尔族民间的它石一副,长14厘米、宽3.8厘米、厚1.2厘米,系我国著名民族音乐学家简其华先生1959年赴新疆采风时由南疆带回。

司涅

司涅,铜制互击体鸣乐器,流行于西藏、四川、甘肃、云南等省区,藏语称其为司尼。响铜制,钵形,铙面大而薄,边缘翘起,中心的帽突小而平。铙面直径33厘米~37厘米,帽径6厘米~7厘米,帽高4厘米~4.5厘米,铙顶中心钻孔系以绸布。两面为一副。演奏时,两手各持一面互击发音,音色柔和响亮,音量较大而余音较长。用于藏戏伴奏和宗教音乐中,是藏传佛教僧众诵经和宗教节日表演宗教舞蹈时离不开的节奏乐器。

铜镜

铜镜,满族铜制体鸣乐器,满语称托力,汉译为“铜镜”。

所谓铜镜之“镜”,并非古代照面所用之镜,而是指悬挂在萨满身上扭动起来“叮当”作响,或提在手中舞动的盘状铜器,其作用与西沙相似,为“镇妖驱邪”之用。他们把大小不等依次叠置的若干个铜镜系于腰际,摆动时碰撞作响;或者提在手中摇动作响。在满族萨满的视界里,托力常常是那些能够发光的天体的象征,如太阳、月亮、星辰等。披在萨满的前胸与后背,曰“怀日背月”,起到避邪照妖的作用。或挂在腰间,曰“日月相环”,取其日月相追、相映之意。托力的神力为萨满们所笃信不疑,所以,一些“大神”都要使用托力,如吉林石姓所祭的“按巴瞒尼”就是一个“手执两个大托力,飞速舞动着”的“大英雄”。托力有两种样式:一种为雕有图案的“花镜”,一种为平滑无纹的“素镜”。铜镜的大小不一,小的直径3-5厘米,中型的直径10-15厘米,大的直径20多厘米。目前,在田野作业中很难找到这种使用托力的满族萨满。但在科尔沁草原蒙古族萨满那里,至今还有使用这种托力的。

瑶铃

瑶铃,瑶族摇击体鸣乐器,瑶族称铃。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那坡县等地。常与蜂鼓、锣、钹等乐器一起配合演奏,用于师公做盘王、度戒等活动中。

铃体用铜铸制而成,外形似钟,形制因流行地区不同而有异。金秀县的瑶铃铃体矮小,铃高5厘米,铃口端面呈橄榄形,长径4.5厘米、短径3.5厘米,铃口边缘有一道凸棱,铃内悬一铁制铃舌,铃的顶端铸有高1厘米的铃耳,其间钻孔系以绳或绸布;那坡县的瑶铃铃体稍大,铃高8厘米,铃口圆而平,直径10厘米,铃内悬有铃舌,铃身顶部和四周铸有精美花纹图案,铃的顶端置木制铃柄,柄长15厘米,柄端以三叉形为饰,柄身外表缠以绸布。演奏时,手持铃柄或铃耳摇奏,铃舌碰击铃壁而发音,音色脆亮悦耳。

韵板

韵板,铜制敲击体鸣乐器,主要流行于云南西双版纳、德宏、临沧等地区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中,傣语称作敢、腊敢、姐借、抵递等,当地汉人称为韵板、云磬、云板、铜片钟等。

韵板只用于佛教寺院,主要作为小乘佛教法器,用于佛事活动中。大者悬挂于佛堂中,凡开经、诵经、段落终止、收经等都要敲击数声;在开坛、收坛等仪式中,大韵板是领奏乐器,然后鼓、忙、镲、海螺等才能齐鸣。当僧侣起居、餐饮、上下佛堂时也要作为信号敲击。不使用时,将其拴在佛堂内柱上。小韵板用于大佛爷上街、进寨等场合,小和尚随行,边走边击,以示意行路妇女迅速避让。沙弥化缘时也敲击小韵板作为信号。

在小乘佛教寺院的佛堂中,还有一种圆形韵板,傣语称镉丹,形状似锣、但无边框,中央微凸,较锣稍厚的圆形板状体,吊挂于三角形韵板旁。每当大佛爷诵完一段经文,就要敲击数声,发音明亮,音色纯净、清脆,余音长,传声远,使佛堂充满庄严、神秘的宗教气氛,这种圆形韵板还用于傣族、布朗族民间的打击乐合奏中。

韵板由青铜铸造而成,为等腰三角形板状体,形似扁平的鱼头或压扁的毡帽。上方钝角正中有一圆孔,用以拴系绳索吊挂架上或用手提携,下面两个对称锐角向上翘起,底边向外微弧,板体两面铸有线纹、云纹等多种纹饰。板体大小不等,规格较多,最大者宽60厘米、高50厘米、厚3厘米~4厘米;最小者宽10厘米、高7厘米、厚1厘米。板体下面两角稍厚,两角中间略薄,两个角为敲击部位。敲击用的捶用铁棍、龙竹根或木棍,竹或木制者棰头长21厘米、直径10厘米,棰柄长27厘米。

演奏韵板时,左手扶绳,右手执棰敲击,它可借助敲击惯性旋转,声浪缭绕、余音不绝。

编钟

编钟,铜制击奏体鸣乐器,钟的一种,是中国古老、传统的打击乐器。古代的编钟多用于宫廷的演奏,在民间很少流传,每逢征战、朝见或祭祀等活动时,都要演奏编钟。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组成“金石之乐”。

早在3500年前的商代,中国就有了编钟,编钟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最早的编钟多为三枚一套,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编钟数目就逐渐增多了,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1957年,河南信阳城阳城址出土的编钟有13枚,1976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编钟多达65枚,是至今为止所发现的成套编钟中件数最多、最引人注目的一套编钟。

编钟由若干个大小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有次序地悬挂在木架上编成一组或几组,每个钟敲击的音高各不相同。由于年代不同,编钟的形状也不尽相同,但钟身都绘有精美的图案。编钟的发声原理大体是编钟的钟体小,音调就高,音量也小;钟体大,音调就低,音量也大,所以铸造时的尺寸和形状对编钟有重要影响。演奏时,依据编钟组成件数,由若干人组成,一般小型的钮钟用丁字形木锤敲击,大型的甬钟、镈钟用长条形棒撞击。经声学专家研究,编钟中的每只钟都可以发出两个不同的乐音,只要准确地敲击钟上标音的位置,它就能发出合乎一定频率的乐音。

同类推荐
  • 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中国海洋文化与海洋文化产业开发

    本书以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主要门类如海洋节庆产业、海洋休闲产业、海洋影视产业、海洋文艺产业、海洋工艺美术品产业等作为主要考察对象,并结合各沿海区域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特色进行论述,试图对中国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的一次较为全面的概括和总结。
  • 海上文脉

    海上文脉

    浓密的梧桐树叶,掩映着一幢幢历史优秀建筑;激昂的交响乐曲,演奏出一曲曲华彩乐章;宁静的藏书楼,珍藏着一本本百年典籍;耸立的龙华塔,见证了一页页申城演变史。徐汇区古属昆山县,唐、宋代隶华亭县,元、明、清代为上海县辖地。1945年后,分为常熟区、徐家汇和龙华区。1956年,常熟区和徐汇区合并,定名为徐汇区。1984年龙华乡、漕河泾镇和长桥地区划入后,形成如今54.93平方公里的区划范围。海上文脉,俯仰古今!历史学家论言:谁要了解十七世纪迄今的中西文化交往过程,谁就会把目光投向历史上的徐家汇。徐家汇也越来越成为近代中国文化交流过程中的首处空间中心。徐汇的文物和建筑就是一部中国的文化史和革命史。作为海派文化气息和经典建筑品质最具特色的城区之一,“海派文化,人文徐汇”的鲜明地标,如今一个个出现在新时代的徐汇版图上。《海上文脉》带你走进徐汇……
  •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

    成都两大珍世活体文物——都江堰和水井坊。都历经千年而今仍在辛勤劳作,为人类奉献,一个灌溉着美丽富饶的天府之国,一个灌溉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我们可以这样形容,都江堰是成都农耕文明的后坊,水井坊则成为成都农耕文明的前店。汉代古井在成都市区范围内数量众多,它们就像草垛布满田野一样布满壮丽的汉代成都城郭。正是这些潜移默化的耳濡目染,奠定了千年成都独特的魅力与气质。就像一个人所在的家族需要追根溯源一样,血脉的尽头便是一个人真正的根脉所在。《千年一坊:水井坊千年醇香》中,水井街酒坊遗址所揭露的遗迹、遗物现象,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中国传统白酒酿造工艺演进历程的生动画卷。
  • 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

    炎帝·姜炎文化与和谐社会

    本书所收论文运用历史、考古、民族等多种学科对炎帝故里、炎帝与中国文明、姜炎文化·周秦文化与和谐社会等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
  • 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西方社会的创造性源泉

    多元文化模式与文化张力:西方社会的创造性源泉

    近代以来,西方文明展现了某种非凡的创造性。就文化而言,这种创造性究竟出自何方,在现有的一些著作或教科书中是难觅恰当答案的。本书通过对占希腊文化两重性及其张力的解读,对西方文化的多元性的分析,尤其是对古典文化、基督教文化、日耳曼精神之间的张力、冲突与融合的解读,阐述了西方文明如何在吸收他者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历程,以求对上述问题给出满意的答案。此外作者还对为什么说西方正经历一个“末人”的时代,其文明的“悖论”是如何产生的这样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使读者从中获得某种反思和启发。
热门推荐
  • 爱的动机

    爱的动机

    故事是以三个家庭为主线构建的推理世界,一个是做内衣店铺生意的普通和睦家庭,一个是靠经营玉器发家致富家庭关系破裂的家庭,一个是公司白领阶层夫妻感情处理不当的家庭。故事是以一位母亲反对女儿和她对象相处而引发一系列谋杀和盗窃事件为起因,以破案推理、言情相遇、不同的爱为主题来叙述整个故事。
  • 杀无罪

    杀无罪

    东窗事发,戎雁儿不想连累马世柱,当天就去派出所自首了。县公安局经过仔细调查,认为戎雁儿是自卫杀人,但她和忻云飞拍档诈骗他人钱财,也有罪孽。只是她肚子里怀有马世柱的孩子,已有三个月多了。按刑法规定,可予以保释,监外执行。这年阳春十月,雁儿给世柱下了个娃子。娃子脸像妈妈那样俊秀,身子像世柱那样壮实,人看人喜爱。
  • Miss Billy

    Miss Billy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数字风暴

    数字风暴

    战争是大时代最辉煌富丽的舞台,只有真正强大的人才能成为主角。 一脚被踹进了战争漩涡的林闻方,坚信自己能活下去,坚信自己能收获更多。最大的依仗就是:他不是一个人。一个强大的人工智能,就在他的电脑里。 他能够掌控网络、掌控这个时代无处不在的数字世界。 他能够拨开战争的阴云,去为自己和战友夺取胜利。 他能够化腐朽为神奇,让各种奇思妙想兑现成现实。 他能够洞察人心,让朋友温暖,让情人安然,让敌人胆寒…… 他是林闻方,一个工程师,一个战士,一个坚决不做看客的勇者!
  • 龙怒破灭

    龙怒破灭

    作为风靡宇宙的虚拟网游《龙怒》的开发者之一,德尔纳在游戏即将进入公测之际,被同僚暗算,灵魂困在了游戏之中,成为了一个NPC,为了自由,也为了复仇,他开始了自己在虚拟世界的旅程。
  • 奶狗校草霸道妻

    奶狗校草霸道妻

    ·“这么艰难的活着,是为什么啊。”·“她死的那天最后一句话是让我好好活着,她没有给我带来光,带给我的是无止境的黑暗,但是,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了一点温暖,第一次有一个人让我好好活着,虽然是...她,我这一辈子...,最恨的就是她。”
  • 末世胜者为王

    末世胜者为王

    身在遍布僵尸的末世,耕田种地得温饱那是需求;打打僵尸升升级那是乐趣;如果再进一步,搞搞远交近攻,玩玩顺着昌逆者王的把戏,说不定在这个乱世也能成为一个王图霸业笑谈中的不世英雄。秦川是个商人,也是一个有着特殊经历的人。眼前的世界是他的战场,他所要做的就是——提剑跨骑挥鬼雨,搞他个白骨如山鸟惊飞!末世枭雄就是如此……
  • 凰医帝临七神

    凰医帝临七神

    (原名《焚尽七神:狂傲女帝》)前世,她贵为巅峰女帝,一夕之间局势逆转,沦为废材之质。魂灵双修,医毒无双,血脉觉醒,一御万兽。天现异象,凰命之女,自此归来,天下乱之。这一次,所有欺她辱她之人必杀之!他自上界而来,怀有目的,却因她动摇内心深处坚定的道义。“你曾说,你向仰我,你想像我一样,步入光明,是我对不起你,又让你重新回到黑暗。”“你都不在了,你让我一个人,怎么像向仰你?!”爱与不爱,从来都是我们自己的事,与他人无关。带走了所有的光明与信仰。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