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到山西参加一次会议,住在宾馆。宾馆的大门外赫然矗立着一个庞大的红色充气拱门(俗称彩虹门),上面写着“庆祝×××小朋友十二岁生日”几个大字。宾馆里一层二层两个大餐厅都被这生日宴包下了。据说一共摆了50桌。
第二天,到另一个地方参加活动,又在当地饭店门口看到类似的彩虹门,也是为某一位小朋友的12岁生日办庆祝宴会。
不知道还有没有更多这样的事例。我想,有这样的事也是可以理解的。过去穷惯了,穷怕了,现在忽然富裕起来,手里有了几个钱,就想找机会显摆一下,也是一部分人的常情。
想当年楚霸王项羽,“力拔山兮气盖世”,率领各路起义人马,一举推翻秦王朝,何等的威风。谋士们劝他,关中是四塞之地,好好经营,前途无量。可是项羽不听,一把火烧了阿房宫,席卷了金银美女,回乡东去。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他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谁知之哉!”他这一显摆,用现在的话说,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机会,留给后世所“知”的只是“霸王别姬”之名,应该说是很不划算的。
12岁,按中国人的习俗,叫做本命年。在孩子的本命年办盛大的庆宴,很可以寄托为人父母者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命”,一生有更多的幸福。可是,实际的举措却未必有利于良好愿望的实现。
且不说我们已经听说过多起由于炫富而招致的富家子弟被绑架勒索的案例,只说孩子的成长。父辈的创业大体都免不了有个艰苦奋斗的过程,在花团锦簇、众星捧月之中长大的孩子恐怕就很难继承这一传统。南方已经有许多发展较早的创业者在感叹或担忧自己的事业后继无人了。纨绔子弟要好学上进可能需要更辛苦的调教,过于富裕奢华的生活还很可能在孩子周围聚集一批未必是真朋友的人,这也很可能影响孩子未来识人的能力。而人在社会上如果得不到真朋友的支持,是很难立足的。现在孩子的12岁生日肯定比父辈当年12岁时风光,可到孩子24岁时、36岁时、48岁时又会怎么样呢?
真要为孩子的幸福着想,恐怕还得想得远一点,终身幸福才是真幸福。而孩子的终身幸福归根到底是要靠孩子自己创造的,父辈真正应当关心的是帮助孩子拥有这种创造幸福的能力、素质和条件,而不是做对他们的成长不利的事情。鲁迅在旧社会曾说,愿托起黑暗的闸门,放孩子到光明里去。今天搭起的彩虹门,又会把孩子放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