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5100000007

第7章 烽火中的宣言

梁怀玉

红嫂李凤兰在历尽了风雨飘摇和绝望等待之后,这凄美的爱情故事随着她的离世戛然而止了!面对这人类文明史上绝无仅有的“爱的吉尼斯”,我似乎触摸到一种呼唤,一种隐痛,一种震撼……

同样,梁怀玉这位美丽的女子,把自己的婚姻与革命紧紧地拴在了一起。这位伟大的姑娘在战争年代,盼和平,盼解放,为了青年参军,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毫不犹豫地拿出了作为姑娘唯一的、崇高的、独有的“看家本领”,以“谁第一个报名当兵,俺就嫁给谁!”作为爱情筹码激励青年去参军,这实在是太难能可贵了。这种无私奉献精神和博大的革命情怀,鼓舞着沂蒙人民从事革命和建设。

天总让四周的高山托举;地总让高山之下层层垒叠的山峦装点着秀色。高山深壑人烟散布,逼仄平川,鸡犬相闻。沂蒙山每一条秀丽的河,写不尽九九八十一弯的曲折,串不完大大小小的村落,这是蒙山沂水苍莽的万千气象。

天地既已苍莽,何不从脚下奔出新天地,这是万千水流蓄养的渴求——心间的路,脚下的路,车轮下的路,都得打开尘封的往事,宽广一些,再宽广一些。宽广,同样属于我们脚下的红色热土。

我们脚下莒南县一隅的洙边村,当年这里处于抗日根据地滨海区中心地带,号称“小延安”,也是一块磨过梭镖和大刀的红色土地,在这里曾唤醒乡亲们踊跃支前参军的热潮。

曾高喊“谁第一个报名参军,我就嫁给谁”的梁怀玉,她豪迈的誓言依稀回荡在青松翠柏间,回荡在静谧的山林里,回荡在缓缓流淌的沭河上,像是七十年前的回响……如今,老人已经过世了,悄悄别离了那段她所珍藏的红色记忆。

村边有条小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雪。

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这个偏僻的村庄就是洙边村。

梁怀玉就生长在这个村子。那时的梁家守着三间破草屋,靠着几亩山岭薄地,帮人打短工维持着一家四口人的生活。

日子虽然过得清苦,可是梁怀玉的童年充满了乐趣。每到夏天,她和许多小伙伴捉鱼摸虾、藏猫猫。冬天,一群孩子们手拉着手在河上滑冰、打溜溜转。

自从八路军、共产党来到洙边村,村里便热闹起来了。梁家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老汉的闺女梁怀玉也成了四里八乡的“花魁娘子”。

当年,抗日战争局势紧张,老百姓思想保守,意识薄弱。八路军为了宣传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活动,在洙边村组织了青年妇女识字班、少年儿童庄户学校以及秧歌队和农村剧团等等。

16岁的梁怀玉容颜娇丽、清新可人,被剧团选中,并第一次出演了反映夫妻生产的小戏《买驴》。正是在这次全乡大汇演中,梁怀玉凭着好身段,好演技,一举成名,轰动了全乡。人们都说,洙边村出了个“金凤凰”。

的确,梁怀玉不仅人长得美丽,思想也进步。她想,俺一个穷人家的孩子能有这份荣耀,还不是共产党给的么?共产党的恩情,从此也深深烙在了她的心里。

1944年,19岁的梁怀玉当上了识字班队长、村团支部委员。

下面先让我来说说识字班:

直到今天,在沂蒙地区我们还是把没有结婚的姑娘称作“识字班”。这个称谓可以说是一块活化石,记载着一段非常有特殊纪念意义的红色历史。

“识字班”的来历也很有意思,抗敌斗争轰轰烈烈后,青壮年都扛枪打鬼子去了,村子里就剩下老弱病残和妇女,我党的基层组织就组织妇女们办起了识字班,宣传抗日道理和学文化,很快,这个组织就成为抗日组织,成为共产党政权的一部分,站岗、放哨、做军衣、军鞋、动员参军等,是党和军队的助手,谁参加识字班谁进步,谁光荣。因为参加识字班的人以姑娘为主,就把姑娘叫“识字班”。延续到后来,村里人生了孩子,生了女孩,就称生了个“识字班”。

战争胜利后的解放初期,识字班运动在全国仍坚持了好长一段时间。

后来,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扫盲运动早已宣告结束,而“识字班”这个对姑娘的专称,由于其形象生动且深入人心,仍然存活在人们的语言中,鲜活地记载这段让人难忘的历史。沂蒙识字班作为抗日战争时期沂蒙革命根据地扫盲运动的一种学习组织形式,成为了沂蒙精神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这一独特的历史称谓,对于弘扬沂蒙精神、吸收其宝贵经验,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这年春节期间,为配合动员参军工作,农村剧团上演了《王宝山参军》的小戏。戏中描述了农村青年王宝山积极参军,妻子和小姑子在家干好家务农活的故事。梁怀玉在戏中扮演王宝山的妻子,演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又一次获得了乡亲们的好评。

1945年开春,洙边乡的参军动员工作又开始了。

这在和平年代,参军对今天的青年来说也许算不了什么,但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当兵就意味着打仗,意味着牺牲,很多农村青年都害怕参军上战场。有的说,参军上战场无疑是去白白送死;有的说,爹娘年迈多病,无人照顾,离不开。动员参军一时成为农村工作的老大难,区政府希望洙边乡的几个村能多出几个参军的。

到如今连年动员,符合条件的青年基本都已经参军上前线了。在这期间,不断有牺牲烈士的通知传回村中。老百姓对参军的顾虑重重,望而却步。

作为识字班班长的梁怀玉想到了年迈的父亲、年幼的弟弟,再说也没有其他亲人可以动员,自己不起带头作用,单纯依靠“口头保证”帮扶困难,代耕代种等鼓励动员方式,实难奏效。为了克服动参困难,梁怀玉真是煞费苦心,动了很多脑筋。

每一个女人都渴望美好的爱情,嫁个体贴入微的男人,那个男人英俊潇洒,且是携手到老共白头的依靠。“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那一夜,梁怀玉辗转不能入眠,她想,“我是团的干部,党的后备军,只要是党的号召,党的任务,就应坚决响应,保证完成。”

第二天一早,村里召开动员大会,乡亲们三五一伙,四五成群地来了。党支部书记先做了动员讲话,之后,梁怀玉第一个自告奋勇上台发言。她慷慨激昂地说:“咱们青年要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只有消灭了敌人,解放全中国,咱穷苦人才能过上好日子。当兵就不要顾虑家,咱们政府组织了变耕队,帮着军属种地,俺识字班今后一定照顾好军属。当兵上前线,也不要担心找不到对象,俺们识字班找对象就要找个当兵的,谁当兵谁光荣,谁第一个报名,俺就嫁给谁!”梁怀玉把自己的爱情和婚姻交给了革命,交给了党,交给了她所忠诚的共产主义事业。

如花似玉的梁怀玉话一出口,台下的青年们就像炸了锅一样,一阵骚动,纷纷议论起来。

“她说的是不是真的?”

“为了动员青年参军,还竟敢拿自己婚姻作赌注!?”

“这姑娘真是疯了,也不想想这是一辈子的事!”

……

人群中,七嘴八舌,说啥的都有。

此时,村东头的刘玉明呆呆地站在那里,默不作声,心想,“甭管是真是假,先第一个报上名再说。万一是真的,俺讨到了一个好媳妇,爹娘也算了一桩心事。”

这刘玉明个头矮小,头发稀少,相貌对不起观众也就罢了,家里还穷得叮当响。老爹双目失明,老娘患气管炎痨病,常年不能起床,还有一个15岁的妹妹。这一家老少窝在一间破草房里,一个炕上,院子窄的连个腚也调不开。

你说,谁家的姑娘愿意嫁给这个家徒四壁的穷光蛋?

如今,漂亮善良、勤快能干的梁怀玉可是好几个村里未婚青年们整天琢磨惦记的对象,都说,能讨到梁怀玉当媳妇,可是祖上八辈子修来的福气呀!要说这刘玉明和梁怀玉实在不般配,那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可俗话说得好,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这一天,平时老实不语的刘玉明真是憋足劲,鼓起勇气,第一个冲上台,高喊:“俺第一个报名参军!”他一边喊着一边偷偷瞄了身边的梁怀玉一眼,心想,“看你说话算数不算?这回俺可要娶你当媳妇啦!”

果真不出所料,在刘玉明的影响和鼓动下,全村11个青年都报名参军,工作进展得非常顺利。洙边的参军工作也带动了全县。在全县527个自然村里,就有1488人应征,1339人加入主力部队。

会后,刘玉明就找到村长刘元村,问:“村长,是不是俺第一个报的名?”

村长说:“是呀,这还有假吗!”

刘玉明:“村长做主,给俺提提这门亲吧。”

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收是收不回来的。

党支部书记怕影响报名参军人的思想,动摇了军心,决定派副村长刘少举找梁怀玉谈这桩婚事。

刘少举到了梁家,话还没说完,梁怀玉的爹是坚决反对,不同意这桩婚事。梁家只有这一个闺女,说啥也不愿让她受这般委屈。

对于梁怀玉来说,要她真嫁给刘玉明,这心里也不是滋味。当初,村里有好几个青年对她有意思,哪个都比刘玉明强。

爹的阻拦,加上梁怀玉打心眼里看不上刘玉明,她想,违心的婚姻是对自己不负责任,没有感情的两个人在一起生活一辈子也不会幸福的。

于是,梁怀玉思想上开始动摇了,想要退掉这桩口头婚约。

这时,刘玉明可不干了,四处扬言:“梁怀玉说话不算数,如果不嫁给俺,俺就不去参军,其他青年也都脱下军装,不去了!”这下子,可让梁怀玉进退两难。

她想起了《王宝山参军》,戏里的她深明大义,生活中的自己就糊涂了吗?做人就要表里如一,党是咱的救命恩人,只要对党的工作有利,个人怎么都行。她心一横,言出必行,决定嫁给刘玉明。然后,她又好说歹说,做通了老爹的思想工作,很快就把婚事定了下来。

村里人知道后,背后议论纷纷,都说那样好的姑娘跟了刘玉明,真是白瞎了,可惜喽。说归说,事归事,乡亲们还是很佩服梁怀玉的,说,这个闺女,真是好样的。就这样,为了履行自己的诺言,防止别人说三道四,为了刘玉明能在部队安心打仗,他俩在区中队集训期间就把婚事办了。

婚后的第12天,正值元宵节。那天早上,梁怀玉亲手给刘玉明戴上大红花,和识字班们一起扭着秧歌,唱着送郎参军的小调:“新衣服,净光光,一朵红花挂胸上……”全区的新兵在张家莲子坡集结,秧歌队也在这里汇合,欢送大会在热闹中召开。

梁怀玉为了革命大爱,放下个人小爱,甘愿嫁给新兵的抗日支前盛举也从张家莲子坡传遍沂蒙山区,传向了大江南北。

1945年8月,鲁中沂蒙区又有8000多名青年参军,滨海区有4000多人参军,同时还组建起各县子弟兵团。

那时流行着一句话:“青年的位置在前线,参加抗战的青年才是好青年。”动员参军参战的感人场面和动人事迹,村村可见,户户相闻。根据地大批青年参军,使八路军主力部队和地方武装迅速壮大,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沂蒙老区420万人口中,就有20万热血男儿参军作战,100多万百姓拥军支前。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数字告诉我们:是党、军队和人民群众血肉交融、鱼水相依、骨肉情深的关系,是中国共产党从苦难不断走向辉煌的力量源泉。

俗话说,英雄好当,媳妇难熬。

刘玉明走后,照顾一家老小的重担就落到了梁怀玉身上。

公公瞎,婆婆病,小姑年龄小,只有靠梁怀玉天天去帮着操持。公公吃饭,需要她伺候;婆婆治病,需要她抓药煎汤。

自从她进了这个家门,地里的活由变耕队代干。可场上的收晒打藏,家里的推碾缝补,全是她的。每一样她都料理得井井有条。婆婆的病在她的精心照料下,渐渐有了好转,身体也一天天硬朗起来。

后来,国民党反动派到处抓共产党军属和干部,一家人不能在家里住了,她就领着公公,扶着婆婆,和小姑子一起,东躲西藏,流离失所,苦不堪言。敌人闯进她家,抓不到人,就在屋墙上写上:“梁怀玉,你丈夫当‘共’军,你在哪里?”以此威吓她。

敌人的要挟,梁怀玉不害怕。除了干好家务活,她还坚持参加革命活动。梁怀玉一直担任识字班队长,村里的支前工作,如推米磨面、烙煎饼、做军鞋、送慰劳品,她样样都跑在前。

1947年,国民党反动派重点进攻山东时,形势很紧张,她带领20多个识字班队员秘密挖窖子,藏军粮,受到领导的表扬,她的事迹还上了当时的《滨海日报》。

一天夜里,她们村接到上级命令,要她们紧急出动人力到王庄去抢运粮食,王庄离敌人据点板泉很近,路上还要穿越敌占区,很危险。梁怀玉毫不犹豫地带领100多个识字班队员和民兵一起运粮食。敌人的炮楼上,点着火把,哨兵的身影在火光中晃动。她们小心谨慎,不出声响,从敌人的鼻子底下疾行,上百里路,在黎明之前就把粮食运回来,交给了部队。

有一次,解放军的流动医院进驻洙边村,家家住满了伤病员。住在梁怀玉家的是一个腿部受伤的排长。她就把家里唯一的土炕让给这位排长和他的通信员住。

这位排长十分感激,几次要求让出炕。梁怀玉说:“同志,俺家也是军属,俺也是党员,咱们不是外人,你就不要客气了。你为咱们穷人受了伤,住炕还不应该吗?”

梁怀玉和家人在艰难的生活和险恶的环境中煎熬着,终于盼来了解放。

1949年1月,徐州解放了,刘玉明第一次从部队驻地徐州往家里写了一封信。

烽火连国事,家书抵万金。

梁怀玉接信后步行上百里路走到牛山火车站,坐车来到徐州。可是,部队却又出发上了前线,她白跑了一趟,没有见到丈夫。

第二年,她又只身去找,还是没有找到。后来,有人传说,刘玉明在战斗中牺牲了,梁怀玉死活不相信,她说,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1950年春,梁怀玉再次踏上了寻夫的征程。当时,家里穷,连个路费都没有,她只好一路乞讨,步行几十天,才赶到徐州。

当战士们看见一个身穿破烂衣服,脸上脏兮兮,头发像乱草一样的人站在部队大门口时,还以为来了个要饭的。

此时的梁怀玉心里怯生生的,看见战士们穿着整整齐齐的军装,有说有笑,进进出出,她实在张不开嘴,打听刘玉明的下落。她在大门口来来回回踮着脚张望,这时一位穿着军装,带着大盖帽的男人走了出来,似曾相识,可又不敢认。

就这样,梁怀玉看着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男人与她擦肩而过,她想喊又不敢喊,怕认错人。紧接着,后面又出来一位小战士。梁怀玉赶忙拦住他,操着一口莒南土话,道:“俺来找刘玉明,你帮俺打听打听吧!”

小战士指着刘玉明远去的背影说:“刘玉明是我们连长,刚才过去的那位就是!”刘玉明果真没死,还当上了连长,梁怀玉喜出望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了。

就这样,她在大门口等着丈夫回来,一直等到太阳落山了。

看着刘玉明从远处走来,是他,真的是他,梁怀玉喜出望外,急忙扑上去,对着丈夫的胸前打了几个拳头。

这拳头是爱是恨是等待是埋怨,她自己也说不清了。

此时的刘玉明被眼前这位要饭的大嫂,不分青红皂白地打了几个拳头,惊慌不知所措,一旁的战士赶紧将梁怀玉拉开。

梁怀玉喊着:“刘玉明,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这几年,俺没收到你一封信,来找了你两趟不见个人影,还以为你死了呢?”这时,刘玉明才细细打量着梁怀玉,不禁“啊”的一声愣住了,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曾经如花似玉、干净利落的媳妇,几年不见,苍老许多。

千里寻夫只为真情。晚上,梁怀玉顺从地依偎在丈夫怀里,感到一股热流温暖了全身。她将这些年发生的事,对丈夫一一道来。刘玉明听后,夫妻俩抱头痛哭了一场。

第二天,他俩在徐州照了一张合影,这张姗姗来迟的合影记录着他们胜似新婚般的憧憬和喜乐。

爱情与革命经常会被作家们联系在一起,两者都蕴含着青春和热情的意义。革命因爱情而充满了浪漫激情,爱情则因革命更加动人心魂。

1955年,刘玉明转业到临朐县公安部门工作,直到1980年离休回乡,他和梁怀玉才真正生活在一起。

梁怀玉爱党爱军,几十年如一日。1992年3月,她被山东省妇联、省民政厅、省军区政治部评为“山东红嫂”,并授予省“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

如今,梁怀玉已经走了,可她那铁骨铮铮的誓言还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人们对红嫂的纪念,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对英雄女儿的纪念,是一个伟大的党和军队对母亲的纪念,是全人类对自由、正义、博爱永恒价值追求的纪念!

让历久弥新的“红嫂精神”之花香飘大地,愿和平永驻人间,战争不再,灾难不再,大家携起手来建设幸福和谐的人类家园。应该告诉世界,这正是今天人们纪念红嫂,发扬红嫂精神的全部价值所在。

同类推荐
  •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趣味线索分析(侦探趣味推理故事)

    探案故事的模式由4部分构成:一是神秘的环境。二是严密的情节,包括介绍侦探、列出犯罪事实及犯罪线索、调查、宣布案件侦破、解释破案和结局。三是人物和人物间关系。主要有4类人物:①受害者;②罪犯;③侦探;④侦探的朋友,牵涉进罪案的好人。四是特定的故事背景。
  •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

    《齐如山文丛·民国的农村1:农事考》一书中,齐如山先生重点介绍了民国时期农工的分类和园艺的分类。
  • 青春在这里延伸

    青春在这里延伸

    本书共分15章,内容有:一个不愿接受采访的人;当兵的历史;点燃余热;白手起家;学者有其校;走出老年等。
  • 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

    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

    古典文化倍受国人青睐,宋词亦然。《大宋词人往事:浅斟低唱里的风雅与忧伤》精心选取宋词中的精品之作,以苏轼、李清照、辛弃疾、柳永等词人的生平,阐述其词作的意境;全文用典细致、旁征博引,使读者在品味宋词中波谲云诡或婉约动人的悲欢离合时,赏析一篇篇故事性强、发人深省的美文。
  •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

    《不甘沉沦的汉子》中《沉沦》、《茫茫夜》等小说颇具“自叙”色彩,以前所未有的大胆描写爱情、性压抑甚至性变态,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下刻画人物的灵肉冲突,是民国初期中国知识分子的苦难命运写真。除了小说名篇,《不甘沉沦的汉子》还收录了郁达夫的《故都的秋》、《钓台的春昼》等散文名篇,这些散文感伤而隽永,有荡气回肠之韵,堪称心灵之作。
热门推荐
  • 海贼之我真的长生不老

    海贼之我真的长生不老

    当来到《ONEPIECE》世界,却发现自己的穿越不一样,这里没有世界政府,更没有海军,还在思考着如何熬到大航海时代,却误食了时间果实,总之这是一个老不死教训后生的故事。英格朗姆.杰克看着曾今的豆大小屁孩已经成为一代女王,英格朗姆.杰克:“伊姆你现在也是亭亭玉立,想当年你出生的时候,我还亲手……”。伊姆随手一挥,英格朗姆.杰克卒,本书完,总之这是一个比较诙谐的小说。
  • 异界三元体

    异界三元体

    我们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却拥有着同样的灵魂,同样的模样,我们跨越界限成了朋友,却因为疏忽犯了大忌......
  • 天渊玄倧

    天渊玄倧

    纯真少年初出茅庐,为挣破桎梏勤勉刻苦,幸得云雾拨开。然而,外面的世界令他举步维艰,他为救弟涉险沼泽谷,胸怀坦荡,凝聚人心,终谋得机缘,在妖怪的重重包围下绝境逢生。少年者,常思将来。他们兄弟俩深知,苍茫大地,强者何其多?修炼成圣之路又何其艰难?唯有抓住时机,超越强敌,方可立于世界之首。更何况,还有那杀父之仇的诸多妖怪……如当年绝望之境尚能化险为夷,又何惧现在!?入宗门,习古术,他们破除障碍不断进步;开课班,迎骄子,他们授业结缘得道多助。然而修炼之路,并不一帆风顺。谁说出身决定命运?谁又是权威?谁又在制定法则?他们偏不信邪,雏鹰不搏击长空,无法成为天空霸主,在实力面前,奇迹会不断被创造!
  • 喜欢你,美滋滋

    喜欢你,美滋滋

    初毕业步入职青梅竹马甜甜初恋小时光。夏橘暗恋了,开始奋斗学习!毕业典礼后的教室里,同班同学都互相各种自拍留念。夏橘和朋友一起路过丘程,却发现,“哇,你偷拍我。”“对啊。”丘程承认得非常爽快,“你不找我拍照,还不准我拍你?”夏橘白他一眼,“我又没说不跟你拍。”丘程直接举高手机,“来,看镜头。”拍完,他眉眼弯弯地低头翻看手机里的照片,“我们真的太般配了,你觉得呢?”夏橘红着脸,“高考后,我再告诉你。”高考结束,夏橘一走出教室,就看见了他。丘程跑过来接过她手中的袋子,她的手滑到他的手掌处,十指相扣。“丘程同学,我的心交给你了”。十七岁,我们喜欢一个人,一眼就看到永远。高考后,我们在一起了。
  • 遇见,最美好的邂逅

    遇见,最美好的邂逅

    每一次结束都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愿有人陪你颠沛流离。有时候欲言又止并不是懦弱,而是不想过多的打扰,你若遇到默默离开,那他真的爱过……我不是爱什么心灵鸡汤,我也堡不出美味,只是想在我离开的时候叫醒你。这是你身边那群平凡人都会做的事,不希望你有什么痛苦,不希望你误入歧途。他们匆匆忙忙的过客,短暂相聚,离开也是希望你辛福。不知那群可爱的人给你生活留下什么精彩,你是否也给过他蜜糖,不管是甜是盐都好好善待一段缘分。希望在你离开之前或他们离开之前一起珍惜彼此,也希望你们离开后都能带回最好的自己。
  • 快穿之我的男神不傲娇

    快穿之我的男神不傲娇

    当夏梦进入到她亲手设计的游戏中,与苏清跃相遇时,这就是命中注定。——求收藏,求打赏,码字不易。谢谢大家支持!
  •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佛说大普贤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亡国赋:妃常决情

    亡国赋:妃常决情

    转世重生的她,沦为亡国公主,生活颠沛流离。几度生死,掉入温柔的陷阱,等待她的是万丈深渊。狠心离去,诀别一切,血红双眸扫过所有。五年后,手握重权,再度踏入这方土地。欺了她的都给还回来,负了她的都给讨回来!男人又算什么,儿子才是硬道理!她皇甫梓筠,可不是那么好欺负的!
  • 炉火纯青

    炉火纯青

    11月末的北风一天比一天紧了,程金法一大早就来到自己的办公室。隔着三楼窗户望了望楼下的客运停车场,看到一列本段担当乘务的风雪岭至凌州的客车空车体正徐徐牵进停车场。车体方向牌上的风雪岭三个字,条件反射一般让程金法在开着空调暖风的办公室里打个了不自主的寒噤。程金法操起电话,让于广平马上过来一下。广平,车上马上该生火了吧?于广平敲门进来,程金法头也不抬地问道。明天点火。于广平说。人员怎么样了?还没招齐,到今天早上才十六个人,连一少半还没到呢。
  • 《神圣家族》导读

    《神圣家族》导读

    本书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导读”丛书第二辑的一种,主首先介绍了《神圣家族》的写作缘由及其成书过程,然后分析该书的文本结构及其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理论要旨,随后依照原著结构逐节进行解读。书稿主要阐发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变化脉络和理论发展逻辑,描绘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初始形态,进而指出《神圣家族》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影响,提倡真正理解和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