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47800000016

第16章

能力——企业最看重的五种个人能力

个人能力包括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等。在知识经济时代,学习能力是最重要的,因为知识总是在更新,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力是每个人特有的一种混合物,它把通过技术、职业培训和工作实践获得的严格意义上的业务能力、首创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和冒险精神结合在一起。

员工个人能力+企业和谐力=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对该公式的探索和研究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一切途径不断提高企业员工的个人能力和企业的和谐力,达到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目的,最终使企业在残酷的全球化市场竞争中屡战屡胜,企业的明天才能更强大更美好。

1.工作能力,前进路上的敲门砖

有道是:“天生我才必有用”,在职场中最佳的存在价值,就是让自己的专长能为他人所用,发挥最大贡献。

简单来说,工作能力是一个人是否有适合的能力担任一个职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学上,工作能力包括知识、技能及行为是否能够配合其工作,指对一个人担任一个职位的一组标准化的要求,用以判断是否称职。

阿峰在上海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低级职员。他的工作是研究地图,打电话给可能有意租用本公司建设的摩天大厦的客户。当顶头上司说想跟他一起打电话时,他欣然同意。阿峰对上海的房地产情况了如指掌,上司则熟谙各类租户的需求。两人很快携起手来,各施所长,去说服租户租用他们推销的商业大楼。

多年来,他俩―直相互帮助,合作甚洽。后来,当上司改行当高级管理顾问时,他介绍阿峰到市内另一家规模很大的房地产公司任职。“最关键的是他信任我。”阿峰解释说,“一旦他要找人洽谈大生意,他知道派我去就放心了。”

身在职场,如果你未能强化个人的能力,就等于妨碍自己进步。所以身在职场的你要相信自己的专长,发挥长处,从而获得上级赏识。以下提供一些小建议:

1、衣着形象与身份配合:如果你是一位行政主管,就要穿上合适称身的西装;如果你是一位前线服务员工,便要配合工作需要穿上工作服。穿着配合工作的服装,是一种专业的表现。

2、勇于面对及解决问题:在每一日的工作流程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出现,职场中人应该抱着勇于面对的精神。事实上,逃避要处理的问题是非常不智的决定,因为问题仍然存在,始终都需要自己解决。

3、保持良好的职场人际关系:就算工作表现称职,却未能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最终只会令自己的工作前景变得不理想。要保持和谐工作关系,首要学会尊重别人,并保持大方有礼的表现。

4、扩大工作认知范围:有时间和机会的话,可以到自己不熟悉的部门看看,了解其他部门的工作性质。多接触其他部门的同事,可扩大自己的人际网络。

2.领导管理能力,火车跑得快车头是关键

领导力可以被形容为一系列行为的组合,而这些行为将会激励人们跟随领导去要去的地方,不是简单的服从。根据领导力的定义,我们会看到它存在于我们周围,在管理层,在课堂,在球场,在政府,在军队,在上市跨国公司,在小公司直到一个小家庭,我们可以在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看到领导力,它是我们做好每一件事的核心。一个头衔或职务不能自动创造一个领导。

领导力,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影响力,组织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去影响他人,也要接受他人的影响,因此每个员工都具有潜在的领导力。

在组织中,领导者和成员共同推动着团队向着既定的目标前进,从而构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在系统内部含有以下要素:组织目标的制定以及实现的过程,领导者的个性特征和领导艺术,员工的主观能动性,领导者与员工之间的积极互动。系统是否正常取决于各要素能否协调地发展。而协调发展的关键就在于领导者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能否使领导行为双方互动形成统一的认识。情感和行为活动,是领导力正常发挥的必要条件。

公司在选聘管理者后,就会对这些管理者的领导技能进行手把手的培训。但是,当我们的管理者对下面的员工再进行培训时,他们往往粗枝大叶,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不要把员工培养成追随者,而要把员工培养成领导者。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快速发展,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现在,我们要大谈特谈领导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许多管理者实际上只是语言上的巨人,在行动上却是个矮子。公司管理层往往忽视对员工领导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约翰·麦斯威尔在《二十一条颠扑不破的领导原则》一书中谈到了“极速发展的原则”。麦斯威尔说:“不要把员工培养成追随者,而要把员工培养成领导者。只有这样,公司才能快速发展,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当管理者培养出一个领导者时,这位有领导能力的员工不仅会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也会影响他的追随者,还会培养出其他领导者。其他领导者同样会影响他手下的追随者,也会培养出另外一些领导者。如果你培养的都是领导者,那么领导者对公司的贡献将是呈几何级数增长。

“极速发展的原则”对于公司的发展来说,具有非常深远的启示意义:公司不仅要培养管理者的领导能力,还要倡导管理者培养他们手下员工的领导能力。管理者需要知道如何培养员工的领导能力。如果你现在才开始意识到培养员工领导能力的重要性,那么,从此以后,你一定要投入一定的时间与精力培养员工的领导能力。

兰德尔·怀特、菲力普·霍奇森与斯图亚特·克雷恩在他们合著的《领导能力的未来发展》一书中谈道:“现在,新的公司不断出现,一些公司不断倒闭。这说明公司在启动时总是有一个好的创意与思想,但是在公司持续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要吸取各种各样的好思想。只有当公司上下所有管理者与员工都被塑造成领导者后,公司才会永远发展下去,而不会担心前途未卜。”

所以作为管理者,我们要思考以下的问题:

1、你会用什么样的评价与测量工具,检测领导力培养的结果。你通过什么途径评价员工领导能力培养方案实施的成功程度。

2、在公司里,首席执行官与资深管理者在传播这一管理理念时起到了什么作用,扮演了什么角色?

3、有没有培养领导者的资源。如果你在公司随意地发展,而没有投入时间与精力培养领导者,公司能不能极速发展,公司能不能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取得优势?这都是让人担忧的事情。

4、你的公司是否与时俱进,变革公司的文化,把公司的文化定位在致力于员工领导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上。

要想让公司取得极速发展,就必须学会培养员工的领导能力。

3.公关能力,世上没有啃不下的硬骨头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你每天都在行使的一种“权利”,就像你每天都要宽衣解带,扣纽扣一样家常。当今社会,不管你是领导众人的干部,还是默默无闻的普通职员,你每天的工作都免不了和各式各样的问题打交道。从签订合约到市场调查,从应聘工作到人际关系,这当中包含了太多的问题需要解决。

可以说,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和扣纽扣一样,是每天,甚至是每时每刻都要做得事情。从这个角度说,解决力并不是一个专业、高深的词汇,而是我们立足于社会必备的重要能力之一。

迈克尔·戴尔公司在个人用电脑销售方面是公认的老大。其企业成功的秘诀何在,且看以下这个故事吧。

一次,有一个家住V市的一个比较偏僻的胡同的青年人想买一台戴尔公司的电脑。他通过一张报纸了解到,戴尔公司对该市可提供上门送货服务,而且速度比较快。他想试试戴尔公司的服务速度和服务质量。

于是,他随意给戴尔公司打了个电话。然后坐在家里与朋友打麻将。大约一个小时后,门铃响了。他拿起话筒,对方称是戴尔公司上门服务的销售员。

他本想马上接待这位上门服务的人员,但早就听说戴尔公司的员工服务态度都相当好,他想试一试,于是他态度生硬地说:“没看到我们正在玩麻将吗?半个小时后,我再接待你。”说完,他“砰”的一声,将门关上。

销售员当即说了一声“对不起”之后就转身走了。他以为这位销售员肯定不会再来了,哪知半个小时后,门铃又响了。这个销售员又来了,一进门就说:“对不起,刚才不知道您没空接待!”

买主见销售员不仅没有发怒,而且进门就赔礼道歉,不由得有些感动,于是感叹道:“都说戴尔公司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态度都好,想不到还真是如此!”

“是的,我们公司崇尚的是在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阶段都一丝不苟,绝对不允许任何伤害顾客的现象出现。”

对于追求进步的人来说,要进步就要涉足很多自己未知的领域,就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通过不断地解决新问题来扩充自己的经验与知识,长此以往就会有所提高。所以,一个人对解决力的认识程度如何,也可以表明这个人是否是一个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人。

对于安于现状的人来说,由于只想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获得安全感,他们每天遇到的问题几乎都是一样的,都是凭自己现有的经验与知识能轻松解决的问题,因此他们的解决力便会停滞不前,由于一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没有任何突破,他们自身也不会得到发展。相反,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人时刻都在进步,而且这种进步是与解决问题的数量与质量成正比的。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具有优异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人就是具备优秀素质的人才。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欠缺解决问题的人才,这样的人才走到哪里都会被企业以礼相迎。那么,我们要如何提高自己的解决力呢?

首先,解决问题的首要步骤应该是先自问:“问题出在哪里?”这和人生病一样,可怕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明真相。一旦我们找到问题的出处,解决起来就有希望了。

然而,仅仅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就可以了吗?当然不是。“什么才是问题?”由感受到问题的存在开始,再进一步探讨问题的本质,这种不断自问的“质疑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紧接着,就“为何会发生问题”去探究原因,并且建立“如果这样或那样做的话是否可以排除原因”的假设,最重要的是能否就“为何发生”这个疑问,成立“如果这样做的话或许会变成……”的假设。成立假设之后,接着就是检证假设是否正确。如果假设并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就应该修正想法再成立新的假设。有时实行新的假设时,可能产生新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再探讨新问题的原因,再设立能消除原因的假设。

总之,面对问题时,并不需要立刻探究是否知道答案,只要能依照这个流程去解决问题,就具有问题解决力。真正能成功的人,是那些即便不遵循前例,也能靠自我探索找到答案的人。因此对于个人来说,要想获得成功和发展,就看你是否具有良好的解决力,企业能否壮大,就看能否找来具有良好解决力的人并且将领导的重任交付给他。

4.执行能力,只要领导想到的就能做到

服从的下一步就是立即执行,不折不扣地把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要完成上级交付的任务就必须具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使工作任务不折不扣地落实到位。一个员工接受了任务就意味着作出了承诺,而完成不了自己的承诺是不应该找任何借口和理由的。

喜欢足球的人都知道,德国国家足球队向来以作风顽强著称,因而在世界赛场上成绩斐然。德国足球成功的因素有很多,但有一点特别重要,那就是德国队队员在贯彻教练的意图、完成自己位置所担负的任务方面执行得非常得力,即使在比分落后或全队困难时也一如既往,你可以说他们死板、机械,也可以说他们没有创造力,不懂足球艺术。但成绩说明一切,至少在这一点上,作为足球运动员,他们是优秀的。无论是足球队还是企业,一个团队、一名队员或员工,如果没有完美的执行力,就算有再多的创造力也可能没有什么好的成绩。

还有一个例子也能很好地说明这一点。锋士·隆巴第,美国橄榄球运动史上一位伟大的橄榄球队教练,在他的带领下,美国绿湾橄榄球队成了美国橄榄球史上最令人惊异的球队,创造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成绩。看看锋士·隆巴第的言论,能从另一个方面让我们对执行力有更深刻的理解。

锋士·隆巴第告诉他的队员:“我只要求一件事,就是胜利。如果不把目标定在非胜不可,那比赛就没有意义了。不管是打球、工作一切的一切,都应该‘非胜不可’。”

“比赛就是不顾一切。你要不顾一切拼命地向前冲。你不必理会任何事、任何人,接近得分线的时候,你更要不顾一切。没有东西可以阻挡你,就是战车或一堵墙,或者是对方有11个人,都不能阻挡你,你要冲过得分线!”

在比赛中,绿湾橄榄球队的队员们的脑海里除了胜利还是胜利,正是有了顽强的信心和坚强的意志,拥有了完美的执行力。对他们而言,胜利就是目标,为了目标,他们奋勇向前,锲而不舍,没有抱怨,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不找任何借口。。他们是所有雇员的榜样。

无论干什么工作,都需要这种可以有疑问,甚至有抱怨,但必须不折不扣地去执行落实的人。当然,仅仅知道执行是不够的,还必须讲效率。当今社会,瞬息万变,很多机会都是稍纵即逝。作为员工,还必须做到立即执行,这样成功才会最大限度地垂青于你。

要做到立即执行,有两点是必须要牢记在心的:

第一,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期是今天。

作为员工,任何时候都不要期望工作的完成期限会按照你的计划而延后。成功的人士都会谨记工作期限,并清晰地明白,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最理想的任务完成日期是今天。一个总能在“今天”就完成工作的员工,永远是走在别人前面的。其所具有的不可估量的价值,将会征服任何一个时代的所有老板。

特别是现今社会,商业环境的节奏正以令人眩目的速率快速运转着,大至企业,小至员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都必须奉行“把工作完成在今天”的工作理念。作为一名老板,百分之百是“心急”的人,为了生存,他们恨不能把一分钟分成两分钟使。所以,要老板白花时间等你的工作,比浪费金钱更叫他心痛,失去一分钟,他有可能失去整个计划的成功。

平心而论,没有哪个不讲效率者能成为老板,也没有哪个老板,能长期容忍办事拖沓的员工。你要想在职场中一路顺风,最实际的方法,就是满足老板的愿望,让手中的工作消化在“今天”。对老板交代的工作,要在第一时间内处理掉,争取让工作早点完成,让老板放心。

记住:今日事,今日毕。

第二,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万事俱备的时候。

“万事俱备”固然可以降低你的出错率,但是致命的是,它会让你失去成功的机遇。期盼“万事俱备”后再行动,你的工作也许永远都没有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万事俱备”只不过是“永远不可能做到的”代名词。

很多时候,你若立即进入工作的主题,便会惊讶地发现,如果拿浪费在“万事俱备”上的时间和潜力处理手中的工作,往往会绰绰有余。而且,许多事情你若立即动手去做,就会体会到其中的快乐,把握时机,就会加大成功几率。一旦延迟,愚蠢地去等待“万事俱备”这一先行条件,不但辛苦加倍,还会增加成功的难度。比如一个艺术家行走在路上时,某种灵感如同闪电般闪现在他的脑海里,如果他在那一刹那迅速执笔,把他的灵感画在纸上,必定是一件惊世之作。如果这个艺术家一定要等到回到画室,展开画布,调好颜料,万事俱备了才执笔捕捉,结果很可能是美好的灵感火花早已模糊甚至消逝,难觅其踪了。难怪有人讥讽地评判,说做事奢求“万事俱备”的人,是最容易被失败俘虏的人。因为它会窃取你宝贵的时间和机遇,让你的工作不能迅速、准确、及时地完成,从而毁掉你走入老板视线的机会。你若希望自己能以“积极者”的形象在老板心中生根发芽,那么请赶快鞭策自己摆脱万事俱备的桎梏,立刻去行动吧。只有“立即行动”,才能挟制“万事俱备”的第三只手,把你从“万事俱备”的陷阱中拯救出来。一旦你具备了立即行动的做事风格,你也就会成为老板心中的一块“宝”。

5.细节,成败的关键

不要忽略每一个细节,也许,影响全局的就是这毫不起眼的细微之处。我们缺少的不是雄韬伟略的战略家,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执行者。有时候,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就会葬送一个宏伟的计划,而一个精确、生动的细节则可以成就你的事业。

小细节并非微不足道,它往往孕育着大机会。人们总是把获得机会的客观条件看得很重,偏执地把机会的得失归结于天时、地利等客观因素上,而不从自身找原因。殊不知,成功之人从不忽视任何一个小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机会。如果你能脚踏实地地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再平凡的你也会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

每个人都想成就一番事业,却不愿意或不屑于做小事。事实上,在这个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社会,真正的大事实在太少,更多的是具体的、单调的、琐碎的、小事。老子曾经说过:“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因此,想要成就大事,还得从小事做起。

全球华人第一富的李嘉诚,早年在做好琐碎杂事的细节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智慧和经验,直到今天被问及成功的秘诀时,这位商界奇才依然坚持:成功靠完善细节工作的韧劲。可见做好细节工作的重要性。

企业的每一个远景目标、战略规划都必须经过一丝不苟的细节付诸实施,企业管理者要知道维系企业功败垂成的细节脉络,更要懂得发动员工去做好细节工程,另外关注细节并不是沉湎于细节独来独往,万事皆管,而是要跳过一些层面直接关注落实过程中的细节保障体。任何战略目标若是没有细节的铺垫,永远只是目标;任何举重若轻的大境界若是没有举轻若重的务实精神永远只是个愿望。

实现企业发展的新目标,把握企业发展的新动向,就要注意细节。不注意细节就难以见微知著,难以驾驭全局,但又要跳出细节抬头看路,那么必须要做到对细节了然于胸。

年前的一天,王平去一家公司应聘,招聘一名营销经理,年薪8万。王平一路闯关,从99位应聘者中杀出,终获总裁召见。

那一天,王平飘飘然地走进总裁办公室。总裁不在,只有一位年轻漂亮的女秘书洋溢着一脸职业性的微笑,对王平说:“先生,您好,总裁不在,总裁让您给他打个电话。”

王平掏出手机,拨了一串号码。但就在这时,王平看见办公桌上有两部电话,就问那小姐:“我可以用用吗?”

“可以。”女秘书依然微笑着。

王平拿起电话,终于跟总裁联系上了。总裁在那端兴奋地说:“小王啊,我看了你的简历,打听了你的答辩情况,的确很优秀,欢迎你加盟本公司。”

王平高兴得心花怒放,第一个反应就是要将这个好消息与女友分享。半个月前,女友出差去了国外。王平刚拨了手机,却又迟疑了:这可是国际长途啊!这时,王平又看了看那两部电话,忽然想到:都快是公司的人了,他们是大公司,不会在乎一点儿电话费吧?于是王平便拿起电话:“喂,娜娜吗?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总裁已经……”

恰在这时,另一部电话响起。

“先生,您的电话。”女秘书送了王平一个诡秘的笑。

“对不起,刚才王平的话宣布作废。通过DVP监控,你没能闯过最后一关,实在抱歉……”总裁在电话里温和地对王平说。

“为什么?”王平呆呆地问。

女秘书惋惜地摇摇头,叹道:“唉,许多人和您一样,都忽略了一个微小的细节。在没有成为公司正式员工之前,明明身上有手机,干嘛不用手机呢?”

同类推荐
  • 罗斯福演说:战火中的民族精神

    罗斯福演说:战火中的民族精神

    美国总统经典演说系列图书本书采用了中英文对照的方式,供读者赏析和品评。这些总统大多在美国历史上占有特殊地位,其演说变各具特色。每一篇演说都在美国的历史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造就了传诵千古的名篇。需要指出的是,受限于历史背景,演说者认知角度不同,国情不同和学识的差异,部分图书收录的演说掺杂着冠冕堂皇和言不符实之词,如炫耀自己国家既有的成就,夸大自身政绩,甚至贬低其他有别于美国制度的国家等,明显带有时代的、民族的甚至阶级的烙印。这本图书主要介绍了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执政以来的历次演说。
  • 美丽心灵砺练(人生高起点)

    美丽心灵砺练(人生高起点)

    本书浓缩了专家学者近年来对生命价值和人生意义的主要研究成果。目的只有一个:希望每个人的生活有品位、高质量,希望每个人的人生如花儿般的幸福,如诗一样的美丽。《美丽心灵砺练》告诉读者朋友人生不可缺少的智慧。愿以此书与广大青年读者朋友共勉。
  •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 拒绝抱怨

    《珍惜工作拒绝抱怨》----生活中,人总是盲目地羡慕他人已有的或过于期望自己没能得到的,而不去珍惜现在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结果当一切都失去的时候,又在怨天尤人。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在手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感到幸福的存在;只有当幸福离我们远去时,我们才知道它是多么的珍贵!”工作也是如此。无论你现在拥有一份满意的工作或是一份不令人满意的工作,你都要懂得珍惜,否则,当有一天你失去了它时,就会追悔莫及。每个人都面临着严酷的职场竞争压力,这应该是我们每个人都能亲身体会到的。但是,在职场中,我们还经常会听到有些人抱怨,抱怨公司、抱怨老板、抱怨同事、抱怨自己怀才不遇。有时,人就是这样,这山望着那山高、欲壑难填。不管自己的工作待遇是否高、环境是否好,总是想要更高的、更好的。其实,抱怨本是一种致命的病毒,一旦染上,后果非常严重。
  •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日事日清工作法2.0

    今天,你日事日清了吗?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高效执行、完美复命;日事日清代表的是一种科学的工作方法,智慧做事;日事日清强调的是完美的工作结果,贡献结果、创造佳绩。
  • 每天读点博弈学

    每天读点博弈学

    《每天读点博弈论》用通俗易懂的文字介绍了博弈论的基本原理,同时运用大量案例讲解了博弈论在职场、生活、投资理财、爱情与婚姻、军事和商业领域的应用,展示了一个妙趣横生的博弈世界。每个读者都能通过《每天读点博弈论》轻松学习博弈论,进而成为生活中的博弈高手。
热门推荐
  • 佛仙异界游

    佛仙异界游

    九五之尊,一统江山;九八之尊,掌管三界;九九至尊,为天地不容,命格超越天地。而他,曾经的小小仙人却在被天道遣送异界后,踏上九九之路。大闹天庭,鼓噪三界,他凭借皇者的威压,霸者的霸气,佛者的慈悲,超三界而独立,成为异世界里名副其实的帝者。
  • 琼少秘宠:娇妻有点狠

    琼少秘宠:娇妻有点狠

    她是生活在底层的杂草,苦苦挣扎,却厄运连连。他是身份神秘的富豪,没人知道他的真实背景,众人只道琼少在T市能只手遮天。因一场意外,她成了他的救命草。琼少高高在上,睥睨着卑微的她。“丫头,想知道那个人在哪儿吗?”啪,一沓纸扔在沐小溪面前。“签了这份协议,成为我的妻子,我便告诉你那个人在哪儿。”
  • 安先生这是我们的时光

    安先生这是我们的时光

    “安晏,我真的觉得你没喜欢过我!”男人嘴角勾唇一笑“你怎么会这样想,看来我得更加努力喽~”说罢横抱起噘着嘴的某人,“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有多喜欢你”高某红着脸.............他和她蜕掉茧壳,诞生出美丽,就在房砖地上,羽化成仙本文不狗血,不无脑,不水。主要讲青春的小暧昧和长大之后的爱情。但会夹杂一些别的元素,我暂时没想好,顺其自然。甜宠x双洁。请入坑吧!!!
  • 鬼幽毒医:拐妻四小姐

    鬼幽毒医:拐妻四小姐

    死,有何可惧?活着,也许才最是卑微。身处末世,强大如你,却也俱焚。老......(衲)……
  • 全力以赴,只为了不辜负自己

    全力以赴,只为了不辜负自己

    也许你也处在二十多岁,对未来充满迷茫的年纪;也许在某个瞬间,你也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也许你也在不断地问自己,到底是选择小城市的一间房还是大城市的一张床;也许你也正经历着失恋的煎熬,既渴望爱情又质疑爱情……本书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诠释人生、梦想、信念、心态、亲情、爱情、友情等和我们每一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通过一篇篇立意新颖、温暖励志的故事,帮助处于迷茫期的年轻读者从中感受到丰富的人生体悟和处世智慧。时光会把最好的留给最努力的人,愿我们所有的坚持都不被辜负。
  • 李鸿章(全集)

    李鸿章(全集)

    长篇历史小说经典书系:李鸿章(全三册),本书是迄今为止写李鸿章最好的小说,与二月河的《雍正皇帝》、熊召政的《张居正》、孙皓晖的《大秦帝国》、唐浩明的《曾国藩》并称为“当代长篇历史小说五大名作”。
  • 凡世仙露

    凡世仙露

    一个来到异世的少女,身怀灭门与家族的秘密,这条修仙之路,到底该怎么走下去
  •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

    《中医祖传的那点儿东西1》讲述中医大师们都拥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情操,他们诊病如神,药到病除。书中让人感动的,不仅仅是精彩的中医故事,还有神医们的精诚之心。让人敬佩的,不仅仅是出神入化的医术,还有神医们为钻研医术而度过的一个个不眠之夜。让人欣慰的,不仅仅是人们对中医的热忱依旧,更有名医的方子流传至今,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
  • 农女医妃:逆天蜕变

    农女医妃:逆天蜕变

    她从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倒霉,被人莫名其妙地捅死,苏醒后穿越到满脸脓包的嫡女身上,好不容易搞清楚罪魁祸首,又被赶了出去。为了生存,躲到村庄,卖卖草药、治治病、开个药铺、开个药膳酒楼……小日子逐渐好转,谁知上天看她不顺眼,又来一场天灾!
  • Sweet Second Love

    Sweet Second Love

    Two years ago, when Linda Kendall's husband and children died in a tragic car accident, she wished she had died too--and believed that her life was over. When she accepts the position of nanny to the Conde Duarte de Dominga's three young charges, she believes she will never again feel passion for another man.But the Conde teaches her differently. Charming and handsome, his presence fills Linda with a desire she'd believed herself incapable of--and reminds her of the joys of being alive. And when he proposes marriage, Linda is tempted to accept. But can she allow herself to love again--and open up her heart once more to lo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