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1400000001

第1章 紫苏(1)

在未识爱人之前,在未历相思与苦痛之前,我们都还像一拨拨叫荏的植物一样,简单而明媚地生长。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到了中年,繁华与萧瑟都在肩头,才知道,这一辈子的幽情微恨,都是自爱上一个男人之后开始的罢。

杜仲那么疼

到山中去,遇见杜仲。

杜仲是树。一种怀有药性的树。

在气候湿润的长江北岸,在含山县镜内的太湖山上,一片青葱茂盛的林子铺展在一片向阳的缓坡上。引路的向导轻轻手一挥,道:喏,那就是杜仲。转身看去,我的心上仿佛有露珠在草叶上欢喜颤动,只觉得如遇故人。

一直觉得“杜仲”这两个字是一个人的名字,一个男人的名字。这个男人生在民国,穿洗得发白的长衫,教书为业,兼以养花种草为乐。五四的狂热与激情慢慢在他身上平息,他像一条河流已经走到中下游,宽阔,平静,澹泊。杜仲应该是一个很平民的男人,有烟火气,有书卷气,浑身散发温暖的气息,适合做相伴一生的人。两个人一起做完家务,围着桌子同饮一壶暖暖的下午茶,看着日头从花架子上缓缓掉下去……

我在太湖山的林子间小伫一会,端详杜仲。它们该有两三层楼那么高了吧,椭圆形的叶子层层叠叠,高高撑起一团浓荫。布满锯齿的叶片在阳光下被风轻轻掀动,似与来客默默颔首示意。彼时已经春暮,没有看见杜仲看花,想来花是早已经谢落。年节已过,红装收起,素衫上身来持家。不知道那么高的乔木,若是簪上花朵,会是什么样子。回家上网查阅,杜仲竟然还有雌雄之别,雄花开得灿烂,白白粉粉的一簇,如同热闹的蝴蝶会;雌花开得素洁雅静,矜持如小门小户的女儿,青衫绿袄包叠得紧紧。

直到有一日,在一本关于中药的书上读到“杜仲”名字的来历,心才疼起来,原来杜仲真的是一个男人的名字。只是远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的男人。传说自然是遥远的从前,洞庭湖上有个拉纤的纤夫,名叫杜仲。因为长年弯腰拉纤,他的同伴们都患了腰疼的顽症。为了给同伴们治病,心地善良的他揣了干粮上山寻药,吃尽苦头,经老翁指点,才寻到了他要找的那种树。他采集满筐满篮的树皮,却因为饥饿和疲劳而昏倒,然后被山水冲进了八百里洞庭湖中。待同伴发现他,他已经死了。同伴们吃了他怀中抱着的树皮,腰疼病去,于是给这树皮隆重取了名字,就叫“杜仲”。

这故事实在让人心疼。一味药对一味病,每一味药的寻找都是不易,如同一个女人要找生命里与自己刚好对应契合的那个男人,也是不易的,需要多少机缘与上下求索来成就啊!

不只叫杜仲的这个男人让人心疼,叫杜仲的这种高大清俊的乔木,因为身体的药性,它的命运也令人疼惜不尽。杜仲作为药材,提供的主要不是花果叶枝,而是皮。是它的树皮。幼时常听长辈一句话: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记忆里,我的父亲很少去伤及那些树的外皮。而我幼时,曾经好奇用小刀去按向门前一棵槠树的树皮时,竟见奶白色的树汁汩汩流出,自刀面上斜淌下来,一滴滴砸在脚尖处。那是树的眼泪吗?我想。自此不忍再伤害它们。可是,杜仲的一生,却是遭受千刀万剐的一生。

初冬来临,楼下有人在修剪香樟,好接阳光入室,空气里流溢着树木特有的体香。我闻着这些潮湿而奇异的木香,忍不住遥想山中的杜仲们,不知道这个时候它们是怎样的境遇。也许,在一个薄阴的天气里,采集药材的人进山来了,在一棵棵名叫杜仲的乔木面前站定,取出明亮的刀来,在树干上环切一刀,再环切一刀,再补上纵切的一刀。剥取树皮……背蒌提筐地出山。留下那些疼痛的树木,自己独自收敛伤口,慢慢生长,重新复原,直至两三年后的采集刀再次从它身上经过。

这样一想,心下不觉生起寒意。杜仲如果还是一个男人,他一定不是篱笆内的那个养花种草的幸福男人。这一世,一定有那么一个或几个人,被我们一次又一次地伤害,如同杜仲。只是,他静立在时光之后,默然无语。

菊花禅

曾经,常去庵里。去庵的路上,会路过一丛菊花。

那时候,人陷在一段情感沼泽里,左右奔突,寻找出口,日子乱得如一堆挂满枯树枝的鱼网。于是,无着无落时便去庵里走走,也偶尔,烧香,叩头,面对高堂上一张张佛的脸,问来去的路。

夏天去庵里,会穿过一条细细的巷子,柳条一样细。在巷子的墙根下,卧着一大丛绿色植物,有的长在水泥路面边裸露的石子里,有的长在墙根下的砖缝里……想那些根,也一定是一只只苦闷的脚,在泥土和砖石间艰难地寻找方向吧。来来去去,这一丛绿色便蔓延进了心底,但依然以为是野蒿,我的心里何尝不是挤着一丛乱纷纷的野蒿呢?

秋天的时候,天空似乎被陡然撑起来,格外高远,阳光如同新擦去陈垢的瓷器,心里也一点点亮堂。依然去庵里,已经成了习惯。路过小巷的墙跟下,远远看去,明艳艳的一片,近处细辨,原来是菊花。想来应该是茶菊一类的,花朵儿纽扣一般大小,叶子也比花市里的菊花要小,要瘦,要薄,难怪不曾把它认作菊花。整整两个季节,这一丛植物就在这一处背阴的墙根下生长,以野蒿的身份,清寂地生长,此刻,这千万朵黄色的小花是它们新睁开的眼睛,它们,曾经一叶一叶地探着走过春夏,如今,终于可以看见一个空阔清明的秋空。

不知为什么,心里像照见了光似的,仿佛一袭发了霉的黑幕布拉开,前方的舞台上,灯光人影,依稀可辨。我知道,自己向佛问了一季的困惑,终于在一朵朵黄色的小菊花上得到释然。蹲下身,摘一朵小菊花,凑过去嗅,清香,清幽的香,香里有恬静而内敛的心思。总觉得,这一丛离庵不远的菊花,也得到磬音浸染,于是里里外外,一花一叶间,都有了禅意。

那么多求佛问路的人,路过小巷,路过菊花,匆匆来去,没想过为一丛绿叶停一停,没想过去过问它们是否是一丛菊。菊花无言——生命中难免有一些暂时的错认吧,所以,它不急,它该长叶时长叶,该开花时开花,哪怕凌霜而开。而人生的许多疑惑,原来是不须急于求解,急于追问一个明朗的确定的,时间流逝里,是泥,总会一层层沉淀下去,是水,终会清得能映出一轮皓洁的月来。只待一个适当的时机到来,彼时,哪怕是一缕风,一朵花,一根草,都可以让一个遭受熬煎的心灵恍然顿悟。如茧,无处不可以成蝶。

周敦颐说:菊,花之隐逸者也。我想,诸花之中,菊大概是最有一分禅心了。因淡定而归隐,因归隐而愈发淡定与宁静,一步步,修出禅心。一个人的情感,也该是这样,隐在时光之后,一点点褪彩褪垢,慢慢将内心走得冲淡宁和。

冬枯春发,春天的时候,再去庵里,路过小巷,拔了几棵小菊苗放进包里,回家栽进精致的花盆里,早晚浇水,叶子还是萎谢。到底没栽活,它有自己习惯的土壤,习惯的并不稠厚的阳光,它有自己的场,它懂得坚守与摒弃。它坚守淡处见真的土壤、空气、阳光与水,它摒弃种花人的浓情厚意的小庭院侍弄。

多少年后,坐在简朴的书桌边,泡一杯菊花茶。闲闲地翻书,等与不等之间,小半个时辰过去,揭开盖子,看见三五朵指甲一般大小的小白菊悬在清水里,淡淡地漾,宛如清秋午后西墙头上经过的几片浮云,轻盈,闲淡,通透。菊香隐约中,想起当年的庵,似乎又听见梵音自远方传来,传来……人淡如菊。

当 归

“当归”两个字,有中年的寂寥。当归不归,根根叶叶都化成了浓重的思念。

《诗经》里言女子出嫁为归。“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小桃儿长得多姣好,瞧瞧那桃花,呀,如此艳丽而有光彩,这个姑娘要出嫁了,想必家庭生活一定和谐美好。一直纳闷,明明是嫁到异姓人家去,如何算得“归”呢?出嫁叫归,那么回家呢?“归宁”一词说的就是旧时已婚女子的回娘家。回家也叫归。

我想,人在此处,心却念着彼处,大概就算是思归了吧。少女时怀春盼嫁,成年后又分外怀念父母及少年时光,两头的奔走,都可谓归。两头的奔走中,思念在煎熬着一颗永无安定的心。

当归就是一种怀着思念之痛的植物罢。

当归为甘肃特产,素来有药王之称,大多的中药方剂里都有当归。图片上的野生当归,细弱伶仃,生长在阴湿的高坡上,顶着一簇伞形的细碎白花儿,实在叫人怜惜。那仿佛是一位古代的女子,一身青衣,迎面从树荫下走来,独自擎着一把素白的雨伞。她走过我们的身边,幽幽散发一缕忧伤的气息,然后向着远方的高坡上迤俪走去,翘首远方,山海茫茫,望归。

传说里多的是破碎的爱情,当归名字的来历,也是一段伤心事。说从前甘肃有男子名李缘,家有老母与新妻,日子过得清贫安稳。某日因听人说山中有名贵药材,便去采,临走留了话,若三年不归,妻可另嫁。三年过去,李缘未归,一身愁病的妻子另寻人家嫁了。谁知翌日,李缘背下满筐药材回家了,两人再见时相对涕泪满襟,但妻子已是人家的妻子。善良重情的李缘将草药送给了妻子,自此妻子常吃那草药,以疗因思念之苦而折腾出来的枯槁容颜。是这样一桩错过的姻缘,实在可惜。唐诗里写“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这草药就叫当归吧。

从前我以为,女人一辈子,一定少不得爱情,如同少不得口红与胭脂。现在我知道,往深处走,还少不掉相思与当归。因当归对女子的经、带、胎、产各种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所以它被誉为女科圣药。药能治病,但能治心殇情殇吗?那些因为久别思人而衣带渐宽的女子,最好的当归怕还是那在外的人吧。当归!当归!盼的是那人和暮色一道,从山梁上缓缓下来,满面风尘,在院门前卸了行囊,长唤一声:娘子呀,开门!

读余光中的诗歌《布谷》时,总会想起“当归”两个字来。“不如归去吗,你是说,不如归去?/归哪里去呢,笛手,我问你/小时候的田埂阡阡连陌陌/墓色里早已深深地陷落……”诗人在一水相隔的海岛,在清明前后的烟雨里,听着布谷的叫声,一声声,仿佛思乡的钟被悠悠撞响。回不去的是故乡,回不去的是时光,回不去的是唐诗和水墨画里的乡土的中国。文人的乡思如嫣红的落梅,纷纷扬扬,在纸里纸外都铺满了。妻子儿女都在身边,又如何呢;故园不在,更深的思念里一样可以陷落一弯故乡的月。

人生如寄。说的是生命短促,短得如同寄居于这尘世之间。其实,即便妻女团圆,即便一辈子不离乡土,深想下去,我们还是这个世界的寄居者。在这个星球上,诗里的长江大河肯定比宅前的两棵桑树在的时间长,爷爷种的桑树也许比我们在的时间长。时空无垠,生命须臾,我们都是客居者,能归哪里去呢!即便是客居,在这窄窄短短的时光里,依然心在远方,风景在远方,惟一壶烧痛的思念在胸腔。

思念时,看月亮,月亮便越发瘦了。瘦削清白的月亮慢慢翻过了那道山梁,月光下,同样清瘦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当归,在高寒的山顶上又开起素净的小花,自开自落,白如月光。

只是,谁是人间未归客?

旧时菖蒲

菖蒲临水而居,幽幽寂寂。

在旧年月里,在我青砖灰瓦的旧宅之后,生长着一大丛菖蒲。寒冬才尽,菖蒲便已出水。那么早,像是先候在路口等人。等谁呢?荷,还是菱?这么紧张!怕误了佳期。

细细青青的茎叶如同出鞘的一柄柄绿剑,却无凛凛剑气。端午前后的菖蒲最为茂盛,远看河边像是浮着一片暗青色的云,将雨未雨的样子。那菖蒲香味扑人,风起时更甚,小坐河畈,弄得满怀满袖都是菖蒲的味了。

我父亲叫它“水剑草”,我也这样随着叫了多年,直到多年后的今天,才这样郑重呼它菖蒲。这郑重里似乎已经有了远意,时空隔出来的远意。是啊,水剑草,菖蒲的身份只是草。它的身躯不伟岸,气质不高贵。它只有那一身平民的青碧,在初秋开紫色的花,是忧伤浅浅的紫。

去苏州游览园林,看那些园子里小桥流水,看红鲤嬉戏莲叶之间,看清水里倒映着八角小亭的影子,心里忽然空了一下。菖蒲呢?

菖蒲在民间,在僻静的乡下水塘边,在寂寞的沼泽深处。菖蒲的家世不显赫,姿态担不起奢华的场面,自然处境冷落。

幸而,夏秋之间的乡下河塘里,有着喜事一般的热闹。菖蒲在近岸处绿叶摇曳如波如帐,菱角的碎小白花已经谢成了一弯弯红色的果实。菖蒲和菱角相伴在乡间的水塘里,俨然欢喜的情侣。

但,聚过是散,喜后余悲。菖蒲风里采红菱,一捧捧,鲜艳可人。菱角出水离岸后,很快被送上了街市,直至它们端庄坐进了一个个白瓷的盘子里,像青涩少女焕然一新作了大户人家的少妇。而菖蒲,还在远水边,在守着一片白水日渐寒凉,直到叶残冬尽。

这是菖蒲的命运。它只能演绎成红菱的旧情。红菱的隆重后来里没有菖蒲。我替菖蒲感到悲辛。《本草秘录》里也有关于菖蒲的文字,是说石菖蒲的:“味辛而苦,气温,无毒……然止可为佐使,而不可为君药。”中药方剂的组成原则有四个字,叫“君、臣、佐、使。”君药是主药,臣药是辅药,佐药的意义在于或协助君药臣药以加强治疗作用,或用以消除、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与烈性,使药则是充当了引经药或调和药性的药物。《本草秘录》里的这一句,便是说石菖蒲的命数了罢,石菖蒲不是主药。物和人都在命里走着:这一辈子,注定做她命里的配角了,辛兮苦兮自己知。

我们这一生里大约都遇上了一个菖蒲罢。

是同住在一条河堤上的两个人,十几岁时背着书包上学,日日自他家门前经过,他躲在窗子后面看她,将她的背影长长送到芦苇那边。她一毕业他就央父母托了媒,中间折折转转的欢喜和悲伤,以及琐屑的世俗和势利,她到底没有成为家世平平的他的新娘。又或者,是青梅竹马的一对小人儿,住在小镇上的一条街巷里,一道上学一道回家,只是,玲珑秀丽的她终于考进大学,然后落户繁华都市,而老实清贫的他中学毕业就接替祖业,一辈子守在粉墙斑驳的老街。许多年后,她回娘家,穿着三寸高的高跟鞋经过他家门前,恨不得脱了鞋子撂着一双空脚来走,轻轻复轻轻,只恐踩疼了他门前的暮色或露珠。她知道,她是他最深最重的疼。

他是她命里最初的人,她在他怀里遗了初吻、失过小魂。她长成了凤凰,远栖都市梧桐枝,挣着不低的薪水,过着体面的生活,巧妙应付丈夫试图追问她少女时代的情感履历。他在旧地方小地方,娶了一个不爱的普通女人,生下一双儿女,日子就那么远远淡淡地过。他过得简单而清贫,唯一的财富只在内心:和她从前在一起的那些流光碎影。她想起他时,会去听忧伤的歌;她听忧伤的歌时,总会想起他。他是她终身不愈的暗疾。

“滴答滴答滴答滴答,小雨它拍打着水花。滴答滴答滴答滴答,是不是还会牵挂他?”

是啊是啊,年华都滴答滴答地碎掉了,还在牵挂。但,芒草都已白了青山头,一切都变了老了,回不去了……

在一方白纸上写上他的名字,轻轻念出来,眼里水雾漫漶,仿佛回到旧时故乡,面前河水荡荡。隔着河喊他:

菖——蒲——,菖——蒲——

前世慈姑花

我相信,人是有着前世的罢。而我的前世,一定是一棵植物,开着淡紫以至青蓝的花儿。

同类推荐
  •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当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

    散文既无诗歌的音乐节奏,也无小说的故事情节,更无戏剧激烈的性格冲突,总之,从形式到内容,散文的确好像是显得太平常了一点。然而,人们忘情地读诗、读小说,看戏剧……也一样忘情地鉴赏散文!散文的魅力究竟在何处呢?我们又该沿着怎样的路径去寻幽访胜呢?不妨随着编者的脚步,来学习欣赏散文吧,本书收录了多篇当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巴金、王蒙、刘白羽、张抗抗、老舍、余光中、刘心武、秦牧等等等等。
  • 集外诗

    集外诗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中国树

    中国树

    本文收录了杨如风的:中国情结、中国树、孤独的灵魂、石头、孤独的猫头鹰等诗。
  • 日本作家三题

    日本作家三题

    春名先生文质彬彬,不苟言笑,就像一个听话而腼腆的大孩子。但他的夫人、作家入江曜子女士却与他相反,开朗而健谈。她告诉我,去年发表了一部以(伪)满洲国皇后婉容为题材的长篇历史小说《我的名字叫伊丽莎白——(伪)满洲国皇帝之妻的生涯》,不到两年,再版十次,并获得了第八届新田次郎文学奖。现在正着手准备写一部关于溥仪的第四个妻子李玉琴的长篇,计划到长春实地采访,希望能得到中国作家协会的协助。
  • 现代的荒诞

    现代的荒诞

    本书是陈祖芬的中国故事中的《现代的荒诞》分册。书中以报告文学的形式收录了陈祖芬大量的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亲和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书中除收录了文字作品外还配有大量生动风趣插图画面简洁寓意深刻。本书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融理论性、知识性及可读性为一体它不仅适合小朋友的阅读同时对成年人来说也颇值得一读。
热门推荐
  • 骑士猎人

    骑士猎人

    这是一个关于吸血鬼的故事,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 金耳朵

    金耳朵

    张莺说遇见赵启刚是碰巧,而胡快说遇见他是自己做的选择。赵启刚爱过张莺,却恨胡快,爱恨本是一人。
  • 快穿之男神太凶萌

    快穿之男神太凶萌

    新书已发:《穿书成了大佬的白月光》 【1V1】苏青被她的顶级boss调去拯救各个位面即将黑化的男配。以为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谁知道...“因为我喜欢你,所以你别喜欢别人。”苏青:太无理取闹“从相遇那天起,我的风景就一直是你。”苏青:太油腻“人生固短,无你何欢。”苏青:太官方“听闻姑娘治家有方,余生愿闻其详。”苏青:太假系统:你是直女吗?!(ps:不虐,男主都是同一个人。)
  • 年少时光一去不复返

    年少时光一去不复返

    讲述了甜蜜的青春校园故事,与闺蜜的友情故事情节。
  • 乱世成圣

    乱世成圣

    本是地球一青年,转生到一个陌生的世界。凭着一股执念不断前行,挡我路者,杀!与我为敌者,杀!伤我身边之人者,杀!纵使前路坎坷,亦要踏着累累白骨登临顶端。
  • 龙玦印

    龙玦印

    “我曾爱这世间一花一木,爱这养我的山川青空,爱你眼中的黎明与日落,可你却杀我亲人毁我门派,你让我对这我曾无比热爱的人间厌恶至极。”钟落拓歇斯底里的说,如今的她,戾气满身。有些相遇,注定了杀戮。轮回中,仙魔正道在爱恨情仇中该怎样权衡。
  • 诸天私人梦游

    诸天私人梦游

    南柯入梦,虚幻真实!“老板,你看看,这是我家传的清朝铜币,各个皇帝的都有。”“嗯,品相还不错,我看看……,还真是不假,你就只有这几枚?”“老板,你……收多少?”“多少都收,只要不是仿造的假铜币。”“诺,就这些了,也不多。”语落,易初三从身后拎过来一个大麻袋,伸手抓过一把,数十枚崭新的铜币散落在柜台上。“……”本书交流群:469494977,有兴趣的可以聊聊。
  • 诸天匪徒

    诸天匪徒

    一个青年凭借一颗珠子,穿越各个位面,掠夺万界资源,更是不少主角的仇敌。(本书不跪舔,不喜勿入,其中情节若有不合理处,请在评论区留言)
  • 网游之风萧萧兮

    网游之风萧萧兮

    温润男主+黑客女主腹黑男配+直率女配PS:另有无数搞笑酱油党和N个炮灰=V=这是一篇黑客们在游戏世界满天飞、斗智斗勇的网游文。女主风萧萧是高级黑客,潜入游戏中欲盗取机密文件,不想原来这竟是早已设好的局。游戏内与游戏外,或许并非是两个世界。
  • 一恋情深

    一恋情深

    她是身名狼藉的女人,有人说她手段狠,有人夸她技术好。她们结婚三年,他不碰她。终于等到这一天,他甩出离婚协议,“你想要的东西已经到手,咱们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