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清早,关于这次刺杀的利益双方都开始了行动。
未央里李醉的家里此刻一片愁云惨淡,三个女人对着垂泪,哀叹命运的不公。李醒躲在一边磨着刀,旁边还立着枪,好像随时准备找人拼命。李全和二牛守着大门,李全的老婆和喜儿则安慰着祖母她们。
李醉和屈博安静的吃着早餐,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其实李醉半夜就派大牛和一个小厮前往终南山去请师父谢映登,顺便将屈博欠下的饭钱还掉。为什么会派大牛?因为大牛去过终南山三清观,给谢映登送过酒。
之所以请谢映登,是因为不管发生什么事,只要有谢映登和屈博在,最起码会保证自己自己的家人安全,剩下的就只能交给命运了。
没有其他后台的李醉,想拜佛都找不到庙门,只能坐在家里等候长安县的官差到来。
至于逃走,李醉没有想过,也知道不可能。现在自己还有可能没事,但是一旦逃走,那什么错都是自己的了。更何况这个时代可是讲究株连的,自己可以逃走,但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自己的家人和邻居都会跟着倒霉。
只有自己把所有的事情都抗起来,才能保证自己家里人的安全。
侯统军在长安城门刚刚打开的时候就进入了长安城,来到自己的后台长孙无忌的府上来寻求帮助,可惜长孙无忌此刻已经去上朝了。
作为现在尚书左仆射的长孙无忌,其实做着宰相的事。因为尚书省之前的老大尚书令就是现在的皇帝李二陛下,所以没有人敢坐尚书令的位置,作为尚书省的二副手左右仆射就成了实际上的宰相了。
此时的大唐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安定,可谓是内忧外患。外有突厥高丽虎视眈眈,随时准备在大唐的身上撕咬下一块肥美的血肉。内部刚刚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二陛下痛快的干掉了自己的两个兄弟全家,还顺便囚禁了自己的父亲。痛快是痛快了,可是天下反对者是此起彼伏,终于李渊和李建成的亲信旧部正在不断的造反,比如让王君廓刚刚平定庐江王李瑗的谋反(其实是被王君廓给算计了,庐江王李瑗曾经跟李建成有勾结,李二上位后,想招他回朝,他犹豫不决,于是问计王君廓。于是王君廓一面鼓动他造反,一面有调兵斩杀了他,向李二陛下邀功。)。这些导致了此刻宰相们无比的繁忙,每日对早出晚归的。
侯统军没有见到长孙无忌,于是就委托长孙无忌的家里人带一本折子给长孙无忌,说是无比重要,一定要尽快送到长孙仆射手中。
折子里面将整个事情的经过详细都记录在内。当然,他不知道事情的起因就没有写,不仅侯统军不知道起因,就是当事人李醉都不清楚具体的原因。这本折子是昨天晚上事情发生后,侯统军为了以防万一写就的,没想到真的用上了。
长孙无忌的家人自然认识侯统军,以为是发生了什么重要的事情,也不敢耽搁,急忙送到宫中,递交给长孙无忌。
与侯统军前后脚来到长安城的还有未央里的里正,在自己管辖的里里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他怎么敢晚了慢了。要不是长安城的城门晚上要关闭,他昨天晚上就来汇报了。
昨天晚上里正稍稍的喝了一点酒,于是来了兴致,就想和自己的婆娘探讨一下人生的真谛。正在他兴致最高的头上,侯统军带人破门而入,把他吓得差点不能人道。侯统军可不管他能不能人道的问题,把他从被窝里提溜出来,让他来处理案发现场。
到达了案发现场的里正显些没吓晕过去,这哪里还是他那安定祥和的未央里,这他么就是个战场啊,七死二十伤。妈妈吆,出大事了,要命了吆。
侯统军没有让他晕过去,给他派了两个府兵帮忙,就离开了。
里正无奈,只能自己挨家挨户的叫人起来帮忙,同时让两个府兵去请这个里仅有的那个郎中。
初冬的夜里还是非常寒冷的,更何况是在一场大雪之后。等里正找人回来,七死二十伤已经变成了九死十八伤了。
经过一番不知道对不对的救治后,又有两个不那么坚强的伤员强行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安排好了伤员和死者,在凌晨十分,里正立马向长安城赶去,他要第一时间把事情汇报给长安县衙。
里正来到县衙里,求见了长安县丞崔始源(虚构人物,史料中没有查到当时的长安县令和县丞的名字,所以虚构了这两人)。
崔县丞是五姓七望的清河崔氏的旁支,还是有些本事的。但是因为不是崔氏的嫡系,所以今年已经三十六岁的他只做到了从七品上的长安县丞。一见崔家是他指望不上了,根本不会真的给自己使力气,于是他就想自己找门路,这就联系到了王大眼,想通过王大眼能够认识到王君廓。
崔始源一听王大眼一伙被人杀了,大吃一惊。昨天中午两人还一起喝酒赏雪来着,没想到一晚上的时间就天人永隔了。于是他像一只愤怒的小鸟,想立刻就去逮捕了李醉,然后将其千刀万剐。
崔始源愤怒的不是王大眼的死,他知道向王大眼这种人就是死过十回八回的都不冤枉。他愤怒的是李醉把自己认识王君廓的机会给干掉了,断人仕途等于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
于是崔始源就问里正此刻李醉在哪里?
里正哪里知道李醉在哪,但是有不能说不知道,那会显得自己很无能,于是就谎称李醉此刻应该在统军府里上差。
在统军府里上差?崔始源一下就清醒了过来。这还有些麻烦呢,毕竟已经涉及到了军地冲突了,自己好像没有权利去统军府里抓人。
于是崔始源一边派心腹去王家通知,算是重新联系;一边向自己的顶头上司县令汇报了此事。
县令一听是九死十八伤的大案,有涉及到了军地冲突,也有些麻爪。正想着应该怎么办时,有衙役进来报告说彭国公的家里来人报案来了。
县令一听彭国公家里也来人报案来了,一时头大不已。zhengf整个长安的人谁不知道彭国公家人最是难缠霸道,一个处理的不和心意就会不断的找麻烦。但是有不能不见,一旦彭国公知道自己怠慢了他的家人,依照彭国公的性子,估计自己就没有未来了。
还好,虽然彭国公家里人各种威胁,各种说辞,但是说的和刚刚崔始源汇报的是一件事。不管他们怎么威胁自己一定要抓住李醉进行严惩,自己都准备向更高一级的雍州府报告,不受夹板气。
于是案子在中午十分就转到了雍州府,只是雍州府的各位主官此刻都去用午膳了,所以这件事就拖到了下午。
案子转到雍州府时,整个长安城都知道了,一个当朝从七品的武官、打虎英雄被人当街刺杀。还好,打虎英雄不愧是打虎英雄,把前来刺杀的人给反杀了。这很符合人们的英雄情节,口口相传之下,已经开始向长安周边绵延来。
整个长安都知道的事情,我们伟大的李二陛下没有不知道的道理。其实在此之前李二陛下就接到了王家想找李醉麻烦的报告,只是没有想到王家会这么激烈,直接当街刺杀朝廷的官员,这还了得,如果大家都纷纷效仿,那岂不是又重复到两汉时期的旧事了。
之前就有御史弹劾王君廓,说他不仅自己行事阴险霸道,犯法违纪不断,而且纵容家人欺压良善,横行不法。当时自己还斥责了这位御史,现在看来这位御史说的还轻了呢。
看来很有必要秘密派人好好查查这位彭国公了。
于是李二陛下叫来诸位宰相,询问此事。几位宰相一早就来到官署办公了,怎么会知道是怎么回事呢?当然,我们的长孙仆射是知道的,于是我们的长孙仆射就把事情的具体经过给众人普及了一下。
诸位宰相听完并没有表现出很意外的表情,似乎这很符合王君廓的行事风格,只是表面上谴责了一番当街刺杀朝廷官员的行为,然后就没了。
李二陛下是何等人,通过观察诸位宰相的表情,和短短的几句回答就明白了。接着就是无边的愤怒,只是他掩饰的很好,没有人知道他想什么,然后就让诸位宰相下去继续办公了。
几位宰相知道自己已经把自己想表达的意思给传递给了皇帝陛下了,于是就纷纷告辞,离开了。
宰相们离开后,李二陛下狠狠地砸了几个花瓶砚台,总算是稍稍地出了一口气,随后悄悄地安排人去调查王君廓。想了想又下了一道旨意,大意是李醉无罪,死人白死,追究行凶着罪责,前罪后罪一并处罚,彭国公纵容下属犯法,罚俸一年,着其好好管教家人,不能再发生此等之事。
随后旨意来到了政事堂,几位宰相相视一笑,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于是愉快的用了印玺。
李醉不知道长安城里发生的事情,在家里苦等长安县衙的人来抓自己。结果等了一上午,长安县衙的人没有等到,却把谢璋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