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59900000051

第51章 去显用隐的智囊(3)

齐王对子良说:“大夫您亲自来献地,又令昭常镇守,这是怎么回事?”

子良说:“臣亲身受楚君的命令,昭常是假的,请大王进攻东地讨伐昭常吧!”于是齐王兴兵代东地,还没有到楚国的疆界,秦国的五十万兵就到了齐的边界。秦帅右壤说:“齐阻止楚太子归国,这是不仁;又要攻夺楚国的土地五百里,这是不义。如果退兵那就罢了,不然,我就要打了。”

齐王听了大为惊恐,就请子良归楚,又向秦派出使者,以解除齐的危难。楚未动一兵一卒,东地仍归属楚国。

智囊

围绕着楚东地五百里的归属问题,慎子和其它大臣们的共同思想是,既不承负言而无信的骂名,又不交出东地五百里。为此,派上柱国子良到齐国转交土地,以此证明楚王是守信用的。在此之前,先派昭常保卫这土地,他以大臣君保国的名义去做,既无损楚王的威望,又可保证土地的安全。这两个计谋,实际上可成为第一方案的两个方面。昭常自告奋勇地保卫东地,说明他保卫东地五百里不受外来侵犯,很有信心,再加上面对外敌侵略,楚军上下都会产生强烈的民族情绪,杀败齐军,保住东地是可能的。但齐国兵强马壮,人多势众,楚齐交战,也可能楚败于齐。为防止这一结局,便制定了应急方案,即求助于秦。慎子筹划的这一方案,确实很完美的。但后来事情的发展比预想的顺利,齐楚还未交手,秦军就到了,加速了整个方案的实现进程。

慎子为保住楚国地五百里的作法,可称一绝,这不是两手准备,而是多手准备,真是老谋深算,周到细密。客观形势的发展偶然性很大,并不是绝对确定、不可攻变的,出人意料、瞬息万变也是常有的事。为此,我们办事情、想主意,绝不能“一条道走到黑”,活动方案应该有足够的弹性,有多个可供选择项,这样,一旦形势发生变化,便不会因为某一个方案失败而一筹莫展,而是进退有路,应付自如。俗话说:“狡兔三窟,免去一死”,就是这个意思。慎子心术的高明之处,就在于此。

颜真卿未雨绸缪

唐朝时颜真卿为平原太守,正是安禄山权势气焰正盛时。

颜真卿借口雨季即将来临,不得不修城浚沟,暗中招募勇士、储存米粮防备安禄山侵袭,表面上却不动声色,天天与书生喝酒作诗。安禄山派密探暗中监视颜真卿的举动,见颜真卿只顾喝酒作诗,认为颜真卿不过一介书生,不足为虑。

不久安禄山果然造反,河东一带完全陷入贼手,唯有平原郡因颜真卿早有防范而未陷落。

碰到小贼寇,只要虚张声势恫吓一番就能退敌;遇到大贼寇,就必须有坚实的武力后盾才能与之对抗。本身没有实力,却虚张声势显示自己武力,是为杜绝对方有蠢动的念头;的确有实力而极力掩饰,表现出毫无防备,是为消除对方猜忌的心理。是虚是实,必须先要有深沉圆融的思虑,然后才能变通自如。其中的微妙之处,却不是三言两言就说得明白的。

智囊

如果让你来选,你宁可选十次未雨绸缪都不会选一次亡羊补牢,如果让你去做,你会做一次亡羊补牢就会想到未雨绸缪。未雨绸缪和亡羊补牢都是一种思想,也是一种行动,前者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一种成熟,是一种大气,后者则是万事俱备,不见东风,是一种局促,是一种伤害。

未雨绸缪是智慧的体现。古人讲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要我们做好未雨绸缪的工作。未雨绸缪要有与时间赛跑的精神,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充满了不稳定和不规律的因素,现代人生活忙,随境而迁,生活工作分的开,现代人生活在喧嚣的闹市中,你来我往,奔来走去,沦为时间的奴仆,从来没想过,时间啊,我要做你的主人。一个敢于与时间赛跑的人,他生活的很充实,充满了激情,有勇气未雨绸缪,所以他敢于胜利,从而善于胜利。一个会与时间赛跑的人,他是时间的主人,每天一份好心情,心静如水,闹中取静,静而生慧,他一定是个聪明人,善于未雨绸缪,善于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朋友当你处在忧困中时,你是否想到,你是否善于未雨绸缪了呢。

亡羊补牢也是一种智慧。古人失羊补牢,表面上,丢掉了几只羊是不小的损失,但得到的是一种方法,一种智慧。倘若亡羊者能正向迁移一下自己的智慧,推而广之,触类旁通,则是一种更大的智慧。我们今天非常羡慕那些风度翩翩的未雨绸缪,往往忽视了亡了羊还要补牢,忽视了推而广之,触类旁通。更可怕的是,我们怎样来看已亡的羊,也就是怎样看待我们曾有的过失。

李允则治沧州

北宋时,沧州城北面有一个旧的瓮城,刺史李允则想把瓮城合进去,和大城合二为一。但因当时朝廷与辽人修好,恐怕合城的举动会引发事端。

正巧北门外有一座东岳祠,李允则于是出资黄金百两,做为铸造香炉及其他供器的费用,祭典当日沿街鼓乐齐奏,信徒争相献金。李允则故意松懈防范,盗匪果真率众劫财,这时李允则才重金悬赏,沿途张贴告示紧急追捕盗匪,但一连多日无所获。

这时李允则又放出风声,说土匪将要从北边来,发文北界筑城保护神祠,不到十天城墙就已筑成。辽人虽知筑城之事,但并不觉得有异,这座墙就是现今的雄州北门城。

三月三日,李允则让大家在界河划船比赛,欢迎北方人随便观看,谁也没想到他是在练水战。州北有许多陷马坑,城下原建有瞭望楼,可望见十里之远。自从此处罢兵后,人们都不敢登楼。李允则说:“辽邦既已同我们讲和了,要这楼还有什么用?”于是命令把哨楼拆掉,把陷马坑填平,改为军人的菜园。同时挖井修沟,开垦菜田,筑建短墙纵横其中,还种了棘荆,这块地因此更加受阻难行。接着治理街坊小巷,把佛塔迁到北原上,百姓早晚登塔可以远望州里。李允则还不令,凡是有空地的都要种榆树。久而久之,榆树长满塞下。李允则对臣僚们说:“现在这么多树是步兵作战的好地方,不利于骑兵作战,敌人骑兵来了将无用武之地。种榆树难道仅仅为了多些建筑材料吗?”

李允则毫无架子,不摆威严,他有时出外散步,遇到老百姓就坐下同他们谈话。用这种方式了解民情。子犹说:“这就是象舜一样的大智。现在的人把矜持傲慢当作咸严,把刚愎自用当作果断。这样的人,就是富有千金也不能吸引一个谋士;就是有百万人被他统治,也不能得到一个为他而死的人。这些人无事时象猴一样戴上官帽,一遇到险情,则象老鼠一样逃窜。”

智囊

任何事情,通常都不能用“好”“坏”二字来下一个过于简单和绝对的结论。正如“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一样。

衡量一件事情做的正确与否,归根结底要看“实践”。实践证明:在当时多摆几个面孔是对的,那就是对的,反之就是错的。而确保所做的事经得起实践的检验,要学会的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摆什么样的面孔,摆在什么时间,完全要看当时的情况,要做的事情是灵活多变的。

有的领导坚持只用一副面孔,说什么“是就是,否就否”。这就将一切事物简单化了。这实际上是标准的形而上学。因为世界上没有绝对的事情,每个事物内部都包含着矛盾的两个方面。老子说的“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也就是这个道理。也有的领导,面孔千变万化,让人莫名其妙,一会是“好,很好”,一会是“差,很差”。弄得公司职员畏首畏尾,什么事情也不敢放心大胆地去做,各种工作拖拖拉拉,严重影响工作的效率。但归根结底,责任在于领导。该变时不变,不该变时乱变,这样什么事情都不能办好。

总而言之,面孔的摆放,不是一成不变的,又不是毫无根据来回乱变的,领导不能当毫无原则的“千面人”,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加以运用,随机应变,使得面孔的摆放恰到好处,不愠不火。

中国古人讲:“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指“合乎实际情况,合乎道理”。变是一定要变的,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千变万化的。信息时代,生活瞬息万变。想单凭一张面孔就能应付所有的场合,是痴人说梦。

范仲淹救灾

宋仁宗皇佑二年,吴中地区发生了大饥荒。当时范仲淹任浙西太守,他散发粮食,招募民工,多存粮饷,想出来的办法都比较完备。吴中地区的百姓都喜好赛船,又喜欢做佛事,范仲淹就鼓励老百姓举行赛船比赛,而他自己在竞渡的日子里,大清早就出现在湖中的船上设宴观赏。从春天到夏天,吴中居民都出去游乐,在水边游乐,街巷都是空荡荡的。范仲淹又召集各个佛寺的主持,提醒他们说:“灾荒年景,工价十分便宜,可以大兴土木,翻修佛寺。”于是所有佛寺都开工修建房屋。同时他又让翻新新粮仓和官吏的住舍,每日雇用的劳力达一千人。这年浙东、浙西大闹饥荒,民不聊生,只有杭州的百姓比较安乐。

《周礼》中关于救济饥荒的条文说:“兴建土木用来召集失业的人。”这话很有道理。然而他人不能办到,能办到的是范仲淹。大凡能来旅游赛船的人,必定有足够的旅资。游者一人,而依靠游人生存的,不知有几十人呀!明万历年间,苏州一带有大灾荒。于是苏州管事者以灾年要节约为由,禁止游船招揽生意。大户人家的孩子们都纷纷到寺庙里办宴席来消遣取乐,而游船业数百人都因失业流离失所。不通时务者就是这样糊涂!

智囊

范仲淹是个聪明绝顶的政治家。他救灾的办法,按照时下的说法,不是“输血”,而是“造血”。之所以这样做,就是想发掘多余的财物,让穷人得到好处,让那些有一技之长和靠力气吃饭的人,都可以从公家和私家那里做活以养活自己,而不至于让他们饿死街头。

范仲淹的聪明,还在于他利用了每一点商机。现在商场斗争激烈,凡被淘汰的,除了自身的原因以外,抓不住商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因。只要善于寻找机会,商机是处处存在的。

苏秦明疏暗亲仪

苏秦与张仪两人曾经同学,都是鬼谷先生门下学生。苏秦虽说动六国君王同意缔结合纵盟约以抗秦,但仍担心秦国会抢先攻打诸侯,使盟约在还没有缔结前就遭破坏。正忧虑没有可派遣去阻止秦国发动战事的人时,听说张仪落魄的窘状,苏秦就暗中派人指引张仪,劝他拜谒苏秦,于是张仪来到赵国求见苏秦。

苏秦一面命门客不许为张仪引见,一面又暗中想尽各种法子使张仪继续留在赵国。几天后,苏秦终于答应接见张仪,见了面却让他坐在堂下,赐他与仆妾同样的食物,接着责备他说:“以你的才能,竟让自己落得如此穷困潦倒的地步,凭我今天的地位,难道不能向各国君王推荐你,使你富贵显达吗?只是你实在不值得我收留罢了!”说完命张仪离开。

张仪除了大失所望外,也非常生气,他盘算各诸侯中没有一个值得他投效的,只有秦国能屈辱赵国,于是启程入秦。苏秦一面向赵王禀告张仪入秦之事,一面派人暗中尾随张仪,和他投宿同一客栈,慢慢接近他,并提供他车辆、马匹及金钱,不久,张仪终于如愿的见到秦惠王,秦惠王奉张仪为客卿,与他商议如何攻打诸侯。

这时那位帮助张仪的友人却向他辞别。张仪说:“靠您的帮助,我才得以显贵,现在正是我该报答您的时侯,您为什么要离我而去呢?”友人说:“并不是我能知遇你,而是苏秦。苏秦担心秦国攻打赵国会破坏合纵的盟约,认为非你不能掌握秦国政权,所以故意激起你奋发的心志,派我暗中资助你。现在你已得到秦王重用,我的任务已经完成,请让我回去复命。”

张仪听完友人这番话,感叹的说:“唉,这都是我所学过的谋术,现在苏先生应用在我身上,而我竟然一直没有领悟到。我的才能实在不如苏先生,现在我刚被任用,怎么会图谋攻打赵国呢?请您替我谢谢苏先生,只要苏先生在,我怎敢奢谈攻赵,又怎么有能力和他作对呢?”终苏秦之世,张仪不敢图谋攻赵。

宋高宗绍兴年间,殿帅杨和王有位昔日在军中结拜的兄弟,北代州的卫姓校尉前来拜见。杨和王初见他面非常高兴,命夫人出厅拜见,以兄长之礼待他,并频频询问近况。两天后,杨和王的态度突然变得疏远,见卫校尉来,也只在外厅接见,卫校尉原本因杨和王位高权重,想请他为自己谋一官职,才由代州辗转来此,见杨和王态度转变,不免大失所望。

一眨眼半年过去了,卫校尉怀疑杨和王可能听信他人谗言,想告辞回乡,又没有机会面见杨和王。有人指点他在杨和王上朝回家途中,拦道呈上陈情书。杨和王看了陈情书,却略而不提,只说:“你可以前往常州本府所属的庄院支钱一百贯。”

同类推荐
  •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后汉书》核心词研究

    本书介绍了选题缘由、《后汉书》的研究概况、研究材料和研究方法。
  • 大学·中庸·孝经

    大学·中庸·孝经

    《大学》、《中庸》原属《礼记》篇目,及宋,二程力推儒学,尤举《大学》、《中庸》等篇,至朱熹,始将《大学》、《中庸》从《礼记》剥离,与《论语》、《孟子》并列,合称“四书”,并为之专门做注解。自此,《大学》、《中庸》独立于《礼记》之外。尤其悬为功令之后,成为儒家修己晋身、传道授业的基本书籍,对后世影响深远。
  •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颜氏家训(中华国学经典精粹)

    《颜氏家训》是南北朝时期著名学者颜之推为了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孙,确保家庭的传统与地位,而写的一部关于家庭教育教科书。全书一共分成二十篇,涵盖了他一生关于士大夫立身、治家、处事、为学的经验总结,系统而全面地阐述了颜之推的家教理念,在封建家庭教育发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精编3

    《四库全书》可以称为中华传统文化最丰富最完备的集成之作。中国文、史、哲、理、工、医,几乎所有的学科都能够从中找到它的源头和血脉,几乎所有关于中国的新兴学科都能从这里找到它生存发展的泥土和营养。
  •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先秦卷)

    《历代赋评注》全书七卷,选录从先秦至近代三百多位作家的赋近六百篇加以注释和品评。其中大部分作品以前没有人注过。主编赵逵夫教授为著名辞赋研究专家,中国辞赋学会顾问。各卷主编和撰稿人也都是在古代文学研究方面有较高修养的学者,基本上都是高职和博士。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
热门推荐
  • 拼尽全力的我抵达平凡

    拼尽全力的我抵达平凡

    你所谓的那些同情,就是去面对自己的痛苦。
  • 异界次元召唤

    异界次元召唤

    “我居然也穿越了?但我的系统怎么这么不靠谱,剧本不该是这样的啊?!”作为一个死宅的赵文,又遇上这个时不时才显灵的系统,到底要经历多少风雨,才能在这异世界安稳的活下来呢?
  •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洞玄灵宝定观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初吻

    初吻

    张贤亮,男,江苏盱眙县人,1936年 12月生于南京。1957年因在《延河》文学月刊上发表长诗《大风歌》而被列为右派,遂遭受劳教、管制、监禁达十几年,其间曾外逃流浪,讨饭度日。1979年9月获平反,1980年调至宁夏《朔方》文学杂志社任编辑,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81年开始专业文学创作。先后发表了短篇小说《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肖尔布拉克》、《初吻》等;中篇小说《土牢情话》、《龙种》、《河的子孙》、《绿化树》、《浪漫的黑炮》、《男人的一半是女人》;长篇小说《男人的风格》、《习惯死亡》等。本书集结了《初吻》、《河的子孙》、《普贤寺》、《肖尔布拉克》、《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 邪君独宠风华绝世

    邪君独宠风华绝世

    他是异世邪君,人见人跑,树见树倒,花见变枯草。她是富家千金,爹疼娘爱,哥宠独爱,却是异世魂魄。
  • 残王御宠:特工医妃

    残王御宠:特工医妃

    浴火重生,国家级特工的她成为相府爹不疼娘不爱的炮灰嫡女,一穿越就要被人送去做妾。堂堂相府嫡女被人算计由妻为妾?看她如何搅和了婚礼公然休夫。想要踩在她头上成就无双美名?看她不让那对渣男贱女颜面扫地声誉尽毁。软弱包子骤然变成杀伐果断的特工翘楚,成为相府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存在,哪曾想,一道圣旨,让她成为嗜血残王之妻,从此搅的皇城腥风血雨。什么?残王克死了三任妻子,那她……前有豺狼,后有虎狈,身边还有个随时要命的残暴王爷,她要如何在这乱世之中混的风生水起,傲视天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百果山庄

    我的百果山庄

    记得梦里彩蝶纷飞舞黄花,又釆秋菊东篱下记得梦里芙蓉塘边听蛙鸣,风雪夜里折梅花记得梦里那片白墙与青瓦,雕花木窗吱呀呀记得梦里抬头悠然见南山,低头把酒话桑麻………………………………………………………………安北平意外获得《开心果园》游戏系统,回到山村,种植百果园,过上他梦想已久的田园生活。
  • 全能红线仙

    全能红线仙

    一个自诩什么都会的全能红线仙,一千岁满打开她的红线任务书,开始她的第一个红线任务。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会吃会睡有创意,艰难险阻在她面前就是棉花糖,还有什么圆不了的爱情?嗯哼?哼哼,红线仙路漫长,但却通通难不倒她——全能红线仙!
  • 醒名花

    醒名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神异典二氏部汇考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