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此时确实发现老李头脸上的蒙头布在一上一下的动着,就好像老李头在呼吸一样,这下把众人吓得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虽然端着的酒杯都放下了,但是好在大家人多,又都是青壮年,于是有人就说道:“大家别怕,肯定是外面有风吹的,根本不是老李头在喘气,人都死了,不可能喘气!”此时众人也就附和议论道:“对,肯定是外面的风刮进来,吹得蒙头布一上一下的颤动,没啥好怕的!”众人这样一想气氛才缓和下来,于是大家才放松了一下。虽说此时众人不是十分害怕,但是有这么个事在心里老是没底,这酒也不能再喝了,一块干坐着干盯着着老李头的蒙头布也不是办法,就在大家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候,众人里面有一个愣头愣脑的年轻人外号叫做“愣头青”站了起来说道:“怕啥,我们过去揭开老李头的蒙头布看看不就知道什么情况了!”此时众人见有想出头的便随声附和道:“对呀,过去看看不就行了,也不用在这老犯嘀咕自己吓唬自己了!可是谁过去揭开蒙头布呀?”这“愣头青”听了,可能也是酒喝的有点多硬着头皮说道:“怕啥,我过去揭开,你们都跟在我后面!”其余的人便说道:“好呀,兄弟,还是你有胆量呀,你在前面走着,我们都跟在你后面……”于是这“愣头青”在众人的怂恿下不知深浅的朝着老李头的灵床走去,其余的人都跟在他身后,跟在最后面的就是二赖子,因为他觉得这里面肯定不对劲,刚才两次吓得他够呛了,再也不敢凑到前面了,于是就在众人最后面跟着。
等以“愣头青”为“首”的众人悄悄的走到老李头的灵床前,大家目光齐齐的盯着老李头脸上的蒙头布,这块蒙头布是一块手绢大小的丝帕,挺薄的那种,所以大家能够看清老李头脸的大体轮廓,关键是还能看见盖在老李头脸上的丝帕在一上一下的动着,似乎就是老李头在喘气呼吸一般,近距离看到这景象“愣头青”头上冒汗了,他好像心里后悔了,迟迟不肯动手揭开老李头脸上的丝帕,但是众人也都在等着他呢,毕竟刚把话说出去了,后悔就很没面子。过了大约五分钟左右,“愣头青”擦了一把头上的汗,用舌头舔了舔自己发干的嘴唇,牙一咬,手就朝着老李头脸上的丝帕伸了过去,“愣头青”不亏有股愣劲,老李头脸上的丝帕一下被他掀掉了,丝帕落在了地上,此时众人眼光都落在了老李头的脸上,只见老李头眼睛闭着,脸上一副僵硬像,但是奇怪的是老李头的最却是微微张着,此时有人说道:“不对呀,老李头入殓的时候嘴都合上了,怎么又张开了?”此时“愣头青”又将手伸到老李头的鼻子下面想试试有没有鼻息,毕竟用眼看不出有没有喘气呼吸来,就在“愣头青”将手伸到老李头的鼻子下面后脸上露出了一丝傻笑说道:“没有气!”于是众人紧张的情绪也缓和了下来,就在“愣头青”把手要申回来的时候恰巧碰到了老李头的嘴,“愣头青”脸色瞬间变了,吓得就是打了一个酒嗝,因为他的手在老李头的嘴边感觉到了一股凉气在老李头的嘴里喘了出来!
众人看见“愣头青”把手停在老李头的嘴边就愣住了,脸色还变得十分难看,大家还没明白过是什么情况来就看见老李头的眼睛忽然睁开了,嘴也张得更大了,就在大家惊的不知所措的时候,又看见老李头的手动了几下,忽然就做了起来,此时大家才明白,老李头这是起尸了,这是要“活过来”呀!“愣头青”在最前面,在老李头睁开眼的时候就吓得不会动弹了,但是当老李头做起来的时候众人已经反应过来开始往后退,无奈二赖子在最后,加上腿脚不方便,被前面向后退的人给拥倒在地,除了“愣头青”和二赖子,其余的人第一时间就跑出了屋外,当二赖子一瘸一拐的重新站了起来,老李头不止坐了起来,已经离开了灵床,正在伸伸胳膊伸伸腿,好似在活动一下筋骨,此时“愣头青”也反应过来了,大叫一声就要向外面跑,可是却跟刚站起来的二赖子撞在了一起,两人都撞倒在地。
跑出来的众人可能是被吓蒙了,下意识的在跑出来后就把屋门给关上了,等众人稍微缓了一下却发现“愣头青”和二赖子还在屋里,有心要开门冲进去救出“愣头青”和二赖子,可是却发现老李头起尸后已经慢慢的走向了两人,为了防止老李头跑出来谁也不敢开门,除了派人去邻居叫叫人,他们只能通过门缝和窗户观察这里面的情况,好在老李头起尸后活动比较迟缓,但也能像正常人一样行走,“愣头青”和二赖子在地上爬起来后发现老李头冲着自己走了过来,两人就围着灵床转圈,好在老李头起尸后脑子不再像人那么聪明,两人在前面跑,老李头在后面跟着追,但是“愣头青”被吓得一边跑一边喊救命,二赖子由于腿脚不好走起路来比起尸后的老李头也快不了多少,有几次还差点被起尸后的老李头追上。
不大一会村里就来了不少人,由于人多了大家也就不那么害怕了,众人通过窗户看见老李头在屋里不停地追着“愣头青”和二赖子两人,大家也都不知道怎么办,此时有年纪的长者说道:“老李头这是起尸了,也叫诈尸,好在反应迟钝,咱们可以找个机会把门打开让里面那两个人就出来,随后再用杠子横在门上,只要不让老李头的尸身出来就行。再就是快点派人去村北二十里外的道观里请道士去,让道士帮忙来降服起尸的老李头!”于是大家分头行动,一方面立刻派人去请道士,一方面趁机救出“愣头青”和二赖子。
在那个时代,佛教和道教还是比较盛行的,所以民间有很多寺庙和道观,有些规模比较大的村里甚至既有寺庙也有道观。就在这个村子的北面二十里的地方有一个道观,道观规模不大,里面就有两个道士,是师兄弟。在接到有诈尸的消息后,师弟就随着村里面来请的人回到村里降服起尸的老李头。当道士赶来的时候,“愣头青”和二赖子已经被村里的人给救出来了,但是起尸后的老李头还在屋里走来走去,由于屋门被众人用杠子横在门上,所以起尸后的老李头也出不来。赶来的道士通过窗户看了看里面起尸后的老李,随后又问了守灵的众人起尸的经过,于是守灵的人就把今晚上发生的事情跟道士说了一遍,道士根据众人说的情况打量了一遍屋里面的状况,发现灵床正好在房屋的大梁下面,巧的是那根大梁正好横在老李头尸体的头部,就好像一根大梁压在了老李头的脖子上。
看完屋里面的情况,道士叹了一声气说道:“这不是简单的诈尸,这是鬼魂又回来附体了!”众人听道士这么说赶紧问道:“那怎么办呀,道长师傅?”道士又说道:“看来这老李头命格比较硬,死后尸体停放在大梁下面,虽然魂魄离体,但是身体最后一口气没散,这口气也叫殃气,这口殃气被大梁压着脖子出不来,不出殃气就代表着身体还有一口气,魂魄就不会走远,就会跟身体还存在感应,老李头一个劲向外喘气就是因为魂魄感应到身体殃气不散,便在使劲向外呼气,想把这口殃气打出来,可是被守灵的几个人用酒气冲撞了身体,阴阳相冲,魂魄便被身体召唤了回来,重新附在了身体上。”道士顿了顿说道:“我来的匆忙,带来的法器都克制不了他,等会我把老李头的魂魄吸出来封在坛子里,我再回去请我师兄带着法器跟我一块回来做法超度老李头的魂魄。”
众人听完后只能按照道士说的去做,道士让两个人每人拿一根棍子,打开屋门后,道士带着这两个人就冲了进去,好在起尸的老李头行动不快,很快就被两个拿棍子的人用棍子叉住固定在了墙角,道士瞅准机会拿出一道符纸贴在老李头的额头,老李头瞬间就像电影里演的僵尸一样不动了,道士拿出一个不大不小的黑色坛子,点燃一张符仍在坛子里,随后将坛子口对准老李头的嘴,只见老李头的嘴自动张开后一道白气喷了出来,这道白气被坛子吸了进去,当老李头嘴里的白起被坛子吸尽之后,道士接着在坛子口贴了两道符,此时被吸完气的老李头就僵直躺在了地上。道士做完这一切说道:“老李头的尸体已经不会再起尸了,你们可以把他抬到灵床上去了,至于这个坛子里面装的就是老李头的那口殃气和魂魄,被我封在坛子里,我现在就回去请我师兄带着法器来做法超度魂魄,但是你们千万记住不要动这个坛子,更不要打开,如果放出了这口殃气和魂魄,魂魄会去找封印它的人报复,这口殃气一旦打在活人身上,即使不死也会大病一场,所以说在我回到道观之前你们千万不能打开坛子,等我拿到专门克制它的法器就不怕它了!”最后道士叮嘱完众人就往自己道观赶去。
道士走后众人守着一个黑色的坛子,一开始还是十分小心,过了一会小心变为好奇心,仗着人多总有好事的想揭开坛子上的封条看看里面是什么东西。当几个年轻人凑在一块商量道:“现在估计那道士也回到道观了,肯定拿到法器了,咱们可以打开坛子看看了!”于是就有一个年轻的陈长辈们不注意一下撕下了坛子上的封条,只见坛子里接着冒出一股白气凝而不散飘出门外……长辈们发现后阻止已经来不及了,只能听天由命,但是一直等到天亮也没等到道士回来,白天吃过早饭后派人去道观去打听才知道,昨晚那个赶回去的道士刚走进道观的大门就死在了道观的院子里,据说殃气在打到人身上后就自动散了,殃气一散,魂魄的怨气也就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