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600000015

第15章 授业(3)

九一八事变后,吴芳吉在四川江津中学做校长。他在校门口建起一座黄河铁桥式的照墙,墙头四个桥墩上各安置一尊牛儿炮,炮口对准东方,表示抗日。每周他给全体学生讲刘宗周的《人谱》,且亲手楷书部分章节,钤以蓝印图记,发给每个学生。

范文澜在北平中法大学教书时,正值日本侵略军危及平津。他应学界要求,为大中小学生分别开有一份读书目录:小学生读明刘宗周《人谱》;初中生读《论语》、《孟子》;高中生读《韩非子》、《纲鉴易知录》;大学生读《杜甫诗集》。

石瑛在任武昌大学校长时,讲究作好会议记录,记录者必须把自己也当作当场演讲人。他说:“记录人像演员一样,先念熟剧本,不可任意杜撰,自作聪明,不论悲喜剧、正反派,男女角色一定要忘我。”有学生问:“有没有记录范本?”石答:“有,《论语》、《孟子》都是孔孟的学生追记的,这就是范本。”

曾先后担任过湖南大学、武汉大学校长的李达,称著书、教书的日子为“守寡”。

抗战初期,李达在大学当教授,他为人幽默。有学生问道:“李先生,平津是不是还是中国的呢?”他慢吞吞从容地说:“这是辩证法,因为是中国的,又不是中国的。”

杨佑之抗战初执教于四川大学,每天步行十几里上峨眉山给学生上课,虽大雪封山之日,亦准时到校。

在昆明西南联大上经济思想史课时,赵迺抟有天宣布,本学期打算点名三次:第一次不到,假定你去了重庆;第二次不到,假定你去了桂林;第三次不到,便假定你已到了滇缅公路。

陈岱孙在西南联大开经济概论课,一听到钟声,即将所讲主题,用英文书写于黑板上,讲述时,一句一义,从无废词。同学伏首疾书,下课略加整理,即为一完整的讲稿。学生认为当时昆明购书不易,图书馆书也少,如能将此笔记熟读,就能通过考试了。

陈岱孙有次讲经济学概论课,突然下起了大雨。因为房顶是铁皮做的,雨打铁皮声把讲课声全淹没了。他就在黑板上写了顶天立地的四个大字:“下课赏雨”。

刘文典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时,有次在课堂上对学生说,要把文章做好,只需注意“观世音菩萨”就行了。当时没有一个学生懂得他讲的是什么意思。他就加以解释说:“观”,是要多多观察;“世”,要懂得世故;“音”,要讲究音韵;“菩萨”,即是要有救苦救难、为广大人民服务的菩萨心肠。

吴健雄收研究生只有一个条件,就是要跟着她在实验室里呆4年,也没有假期。有人问:“你一年到头,和冰冷的实验仪器打交道,难道不觉得寂寞?”她说:“一个计算如果从早到晚地干十几个小时,就如一个钢琴家练十几个小时,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郭廷以指导学生写史学论文。他说:“‘因为’、‘所以’、‘然而’这一类的词汇不要常用,直接写下去就好了。偶然使用一次,有非常的效果;多用语气就会变得软巴巴的。”

雷海宗讲学有吸引力,一次西南联大出布告,由他讲演两汉帝王生活。大家以为讲汉宫故事和旖旎风光,把两三百人的教室挤得水泄不通。雷费了好多气力才挤上讲台,结果讲的是汉代帝王的宫廷分布和一般衣食情形。

马寅初讲课很少翻课本、读讲义,讲得激动时,往往走下讲台,挥动胳膊,言词密集。一些坐在前排的学生说:“听马先生上课,要撑雨伞。”

老舍在山东大学讲课,用语不同于他人。当他讲到皇帝、大臣,或皇宫中人役时,用一种口吻说话;但当讲到贩夫走卒、市井无赖时,口吻就会变为粗野鄙俗。使听者有如身临其境,大有收获。

老舍曾在一个学生的纪念册上题写:“对事卖十分力气,对人不用半点心机。”

30年代末期陈垣在北平辅仁大学讲授“国文”时,为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提高爱国觉悟,他对学生作文约法三章:一不准作白话文,必须作文言文;二不准用钢笔自右至左竖写,必须用毛笔这样写;三不准写简体字,必须写繁体字。

1942年陈垣在主持辅仁大学“返校节”时,见来宾中有丧失民族气节者,就在致词里巧妙讲了一个故事;说有次射箭比赛前,孔子命令子路宣布:凡是败军之将、投降事敌、亡国大夫、在敌伪做官者,均不得进场。宣布后,有些人只好溜了。有人明知他是借题发挥,也不好说什么,因为他讲的是孔子。

陈垣博览群书,记忆力超众。早年在辅仁大学任教时,其他教员都把他当活字典使用。有人比喻说:“他如知道某处地下有伏流,刨开三尺,定然能有鱼跳出来。”

陈垣某次讲述《史记·刺客列传》,在谈到荆轲刺秦王时,自己像是荆轲似的,在两尺见方的讲台上“逐秦王”,绕着讲台,转了两个圈子;在讲到荆轲被秦王砍断了腿,靠着铜柱向秦王扔出匕首时,他举手作势,也脱手扔掉了自己手中的粉笔。

陈垣治学严肃,对待备课极为认真,曾对学生说:“我对学术上某些问题研究已一两年之久,而对你们讲授时不到一两小时便完了。”他主张教师应该一面教书,一面读书。

40年代初,来新夏受教于陈援庵(垣)。一次,来在作业本上写了一个“夺”字。陈先生在批改作业时,在该字旁划一红杠,眉批道:“本无钩”。

陈垣对学生撰文写作,常告诫要注意“开头便错”,使学生无不兢兢业业。

陈垣曾对学生云,学者为了某专题到书丛里去找材料,如果只注意一点而不及其余,其实是很大的-种浪费。

陈垣曾对某学生说:“君常混用‘臭’、‘嗅’两字,何故?”学生说:“此两字仅有一口之差,甚难辨别。”陈垣说:“吁,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男女间亦不过仅差一口,而分别大矣,不可不察矣。”

1945年西南联大等校举办“五四”纪念会。会开了不久,大雨如注,秩序将乱。闻一多在台上讲话:“今天是雨洗兵,武王伐纣那天,陈师牧野的时候,也是同今天一样下着大雨。”学生们被他演说说服,顿时秩序井然。

王学文在延安窑洞讲课,讲到生产力三要素,以《兄妹开荒》作比喻,说有劳动力、生产工具,但没有劳动对象(没有种子和土地),仍是打不出一粒粮食的。

谢六逸上课,见学生有张口瞠目状,就很不高兴地说:“英雄的口多数是闭着的。你们见过张着口的拿破仑照片吗?未曾见过罢,因为他是个英雄啊!”

伍启元教经济政策课,学生因他的广东官话而难记笔记。有次,听他连续讲了“作死”多次,谁也没懂,直到他把“匠师”写在板上才弄明白。

滕茂桐上经济课,为说明新古典学派大师马歇尔的无所谓曲线,在黑板上算了很久,照理是相等的,结果算出来不等了。他自己也感到突然,好在急中生智,说:“刚才在家里算过一遍是相等的,现在怎么不等了?”

汪辟疆指导学生做旧体诗,有应熟“六山”之说。所谓“六山”是:白香山(真挚)、李义山(缛丽)、韩玉山(字渥,凄咽)、王半山(深婉)、陈后山(孤往)、元遗山(精明)。

杜宣说,老师教给他读书的方法是将书分为四类:一是心治之书,这类书要记在心头;二是目治之书,这类书浏览一遍就可以了;三是口治之书,这类书要大声读出来;四是手治之书,这类书要抄下来。杜宣认为这个读书方法是好的。

林语堂在一次演讲中谈到读书,说学校专读教科书,而教科书并不是真正的书。读一部小说概论,不如读《三国》、《水浒》;读一部历史教科书,不如读《史记》。

林山腴著作从不发表。他常对学生说:“多读书,少发表;先读书,后发表。一辈子读书,终身不发表无碍。最怕老来不读书,喜欢发表。不是发表,乃是发疯。”

傅斯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时,规定新生入学后,必须有两个学期国文课读《孟子》全书与《史记》选本。

傅鹰有次上课,在黑板上写了“爱死鸡、不义儿”6个大字,学生都不解。原来他发现许多学生写名字很随便,就仿照他们写法,把艾思奇、波义耳(英国化学家)的名字分别写为“爱死鸡”、“不义儿”,以此教育学生不能乱写。

汪静之在暨南大学开课,一篇应该教一个星期的课文,他却在40分钟内教完了。没有办法,只好说些文坛掌故来填补。

巨赞任武林佛学院院长,采用开放式教学,鼓励学员多读《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他认为不读这些书,就不知道什么是世间法;不懂世间法,对出世间法的理解也就无从下手。

朱光潜曾对学生说:“博学终须能守约,先打游击后攻城。”学问“有如金字塔,要铺下一个很宽广笨重的基础,才可以逐渐形成一个尖顶出来。如果入手就想造就一个尖顶,结果只有倒塌”。

语言学家王力上课从不多讲一句废话。学生说,王先生讲课,句句都是学问。

朱德熙开汉语语法课,有时一上课就先宣布:上次的课不算,有毛病。于是重新来过。

黎锦熙认为,大学国文课的课程,除了目录学和音韵学需要老师讲授以外,其余的学科学生都可以自学。

黎锦熙在西北师院为学生开读书指导课,以张之洞《书目答问》为教材。他将原书所列的经史子集四部分别划归于图书十大类,并将书按价值高低分类,在书名上分别划圈,三圈要精读,两圈要略读,一圈供参考。

同类推荐
  •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童心脉脉(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生活·文学与思考

    生活·文学与思考

    李炳银参与文学活动,从事文学批评写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同这个已不算短的时间相比,所取得的成果显得十分单薄。每想到此,不免汗颜。选入这本书中的论文共有三个部分,它们是有关作家作品的论评,有关小说、散文创作的思考,有关报告文学创作研究的文章。这些文章写作发表的时间几乎伴随着我全部的文学评论研究历史。
  • 余光中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余光中散文(名家散文珍藏)

    左手散文右手诗,一世乡愁两地书。中国当代散文八大家之一、台湾散文领军人物余光中的散文经典。余光中除了广为人知的“乡愁诗人”的身份,也是当代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称自己的的散文为“左手的缪思”,其作品“气势宏大,语言犹如阅兵方阵,排山倒海,万马奔腾,并具有深刻的幽默感”,同时浸淫着一种诗意和古典神韵,将中国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意识有机地融为一体。本书既有余光中过去的经典之作,也有其晚年的新作。书中既能看出其人生轨迹及其对生命、对世界的认识,也能看到其生活的情致,对亲人、友人的大爱,对世界万物的包容,更能看出其幽默风趣,甚至不羁的一面,让你通过这些经典作品,认识一个不一样的余光中。
  • 陈昂诗选(上)

    陈昂诗选(上)

    全书共收录陈昂现代诗歌375首,非现代诗歌38首,陈昂谈诗11章。该书是21世纪慢抒情诗歌中的典范之作,更是“诗歌王子陈昂”献给新诗百年的重要贺礼。
  •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

    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装饰集——戴望舒作品精选》为戴望舒的诗歌译作。全书精选了十九世纪末英国颓废派诗人道生的知名作。
热门推荐
  • 这样工作最出色

    这样工作最出色

    如果你是一名员工,百分之八十的发展机会都来自于工作,而出色的工作会为以后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你是一个老板,你应该给你的员工灌输正确的工作理念,让员工最出色,这样你的公司才更壮大。将工作做到出色,是一个双赢的行为。
  • 重生轻狂:绝色女公子

    重生轻狂:绝色女公子

    众人嘲笑她平凡木讷,好啊,那她就高调肆意。众人嘲笑她平凡无依靠,好啊,那她就用手编织出一箩筐的依靠,地方首富算什么?看我拿个全国首富给你们瞧瞧。每当她处于危难,他都出手相援。“这位公子,多谢你对小女子的救命之恩,滴水之恩,小女子愿...”“你误会了,那些人仅仅是挡住了我的路而已"你妹,你以为我要以身相许吗?当她以另一种身份出现在众人眼中时,他的视线早已无法从她的身上离开。“我曾经救过你,你还没有谢我呢,怎么可以赶你的救命恩人出去呢?”你妹,当初是谁以一种高傲的姿态如君临天下般俯视我的,现在想改了?没门。
  • 直播异闻录

    直播异闻录

    浩瀚宇宙,无数文明;交汇碰撞,时刻不停。在更高的维度下,各自的文明是否会有尽头?各位观众,主播将会带你们领略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你们的每一个念头,都将有可能会让主播,去改变某个文明发展的最终走向!碳基文明,硅基文明,科技文明,魔法文明,混合文明……宇宙无穷大,世界有无数个,主播将会带你们经历灵异鬼怪,星际战争,恐龙野兽,魔法寻宝……源源不断的新奇体验,领略不同文明间的灿烂辉煌。幼苗新书,需要您的点击、收藏、投票!???书友QQ群号:955904070(不定期红包发放)
  • 超神黑暗

    超神黑暗

    一穿越人士,来到了混合超神,看如何生存下去。
  • 道德真经注

    道德真经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凉木可栖

    凉木可栖

    她身上只有一半人类的血,身负灵力,却自幼被当作怪物。修行归来,顶着“小半仙”的名头,却因为二十年前的一个约定,必须去保护一个素未谋面的人。他隐藏身份,潜伏在人间,不信鬼神不信人,却因为上一辈的恩怨诅咒,身负命劫。他们各怀城府,并肩而行却又互相怀疑,不知不觉卷入一潭深水之中,曾经的朋友、师徒、家人,都渐渐变得不可捉摸……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天师府

    天师府

    “祖训规矩,不得违抗,一句佳话,变成了千古罪人,背叛师门,落魄而生”重返师门,红尘已去,从新做人,成仙得到,天师传奇,妖魔鬼怪,各路正神小神,圣山之说,六界太平。””一路伏魔,九黎仙界之托,千年往事,千年大战,生死轮回,位列仙班,新招子弟,天师府而后代可谓。”
  • 暴走江湖传

    暴走江湖传

    本书又名为《秦老狗的悲惨人生》,一个在茶馆说书的青衣小生被一个千金大小姐强迫,被迫走向大侠之路的新奇人生。
  • 许一场两情相悦的暗恋

    许一场两情相悦的暗恋

    在沈青安的世界,住着那些人,都是程澄的故人,于此,即便是步入婚姻殿堂后,他也不曾知道过,在某个笔记本里,程澄曾经写下了这样一段没有结局的故事,好在后来,他终于为这个故事画上句号。程澄一路看着沈沐忱离他越来远,走着走着便成了两个世界。沈沐忱一路看着程澄离他越来越近,走着走着总会相遇再见。一个是远在天边的巨星,一个是落入凡尘的普通人,他们相识,却从未彼此相知,不是命运的齿轮转向他们,仅仅只是因为,有一个人为此不断努力靠近。终于有一天,以你之名,冠我以姓,以你之姓冠我以名。沈沐忱程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