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600000023

第23章 考证

谭嗣同的《狱中绝笔》诗脍炙人口。据黄彰考证,《绣像康梁演义》中所引林旭遇难前所写之诗,实亦为谭所作:“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抑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梁启超为契合保皇活动需要而改了全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并自解释“两昆仑”为王五和康有为。该书流传至今,引起学者对“两昆仑”有各种不同的解释。

辛亥革命前,丁文江去西南考察。于是他才发现,武昌地学会地图、商务印书馆《最新中国地图》以及英、德、法、日等一百万分之一的中国地图,都还是据康熙年间天主教耶稣会士所绘的地图为蓝本,至使地图上一条贯通云贵两省的驿道错误了200年。

1914年,丁文江赴西南调查滇东矿产,随身带着《徐霞客游记》,循着徐的入滇路线进行考察。他发现,首先提出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正是徐霞客。

丁文江认为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人事,而不是物质;如果不了解人事问题,那金银矿藏,仍将被偷窃而去。他曾对中国过去500年中宰相的籍贯进行考据研究,并对董显光说:“中国宰相出生于南方为多数,尤以苏北最多。”

丁文江自日本归,书赠孙叔雅诗一首:“男儿壮志出乡关,学业不成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间到处有青山。”系据月性和尚(通常误作西乡隆盛)诗改作。

陈寅恪以诗文证史为一种重要的史学方法。如以李商隐《无题》诗“万里风波一叶舟”,证李德裕归葬日期为大中六年夏季;以陶潜《桃花源记》释十六国时期北方坞壁;以韦庄《秦妇吟》补述黄巢起义的事迹等。

胡适作了洋洋数万言《陶宏景真诰考》,文中提出真诰是抄《四十二章经》的。他自诩,居然经过了1400年而后被自己发现。陈寅恪得知后,不假思索地说,《朱子语录》中早已指出真诰有抄袭《四十二章经》之处。

胡适《白话文学史》叙述佛教翻译文学,陈寅恪从北京寄来《童受喻鬟论梵文残跋》。当时柏林大学路德斯教授在龟兹寻得梵文《大庄严论》残本,与鸠摩罗什译本对照研究,但未有成果。陈寅恪因精通梵文,又懂汉文和德文,对此作了校勘和考证,并答出作者为童受非马鸣。因此人们说他“运用语文的方便是并世无第二个人可及的”。

胡适对“旧瓶新酒”考据说:“现人喜引用西洋古谚‘旧瓶新酒’,一定是翻译错了。其出处在《马可福音》第二章,犹太人用羊皮袋装酒,不是瓷瓶或玻璃瓶。”

胡适曾考证《红楼梦》人物宝黛生气原因、经过以及结果,并作了分析和统计。结论是宝黛生气总共7次半;这半次,就是有一天,林确实在生贾的气,经贾赔礼、认错,林又破涕为笑了,因此只能算半次。

1926年,胡适游欧阅读敦煌卷子,在巴黎发现三种神会的语录,在伦敦发现神会的《显宗记》。回国后,他校订神会和尚遗著,写成四卷出版;并为神会立传,改写了佛教禅宗的历史。

蔡元培解释法国大革命提出的“自由、平等、博爱”,用古文证明,中国早巳有之。所谓“自由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也,古者盖谓之义。平等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也,古者盖谓之恕。博爱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也,古者盖谓之仁。”

黄侃在大学讲清史时说,董小宛入宫,实顾亭林主谋,有献西施治吴之意,并称已获确证,但又匿不示人。

梁漱溟见到焦菊隐著的《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觉得叙述颇有错误和疏漏不明之处;后又检看较早些年出版的李剑农著的《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其错误疏漏之点如出一辙。他始知陶误盖因袭于李误。

竺可桢把自然科学知识引入版本校勘。他说:“黄河远上白云间”(王之涣《凉州词》)应作“黄河直上白云间”。

竺可桢研究物候学,曾引用李白《塞下曲》:“五月天山雪,天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说明长江黄河流域海拔超过4千米处,不但无夏季,也无春秋。

章鸿钊1918年作《石雅》,书中据五代道士杜光庭《录异记》对荆山之玉的描写,认为此中的绿松石即是和氏璧。

《诗经》是世界上一部记载植物的书。陆辛农为此编撰了《诗经草木今释》一书,做了大量考证工作,完整地阐述《诗经》中各种植物的学名、性状。

陈垣从蒋良骐编《东华录》考信,认定顺治死后始称灵柩为“悴宫”,以后改为“宝宫”,正说明最终是火葬的。从一个字解决了一大难题。

陈垣曾鉴定伪造清康熙年间画家吴渔山的画《仿李营邱》。他说:“邱”字始于雍正四年,为避讳“丘”字而设的;吴渔山卒于雍正以前,怎能预先避讳。

刘节26岁时所写《洪范疏证》,从《洪范》用字的音韵,证实此为战国末期作品,解决了干百年一个难题。梁启超说此“可谓空前一大发明”。

丁超五用算术和代数推演,联系近代科学,表明《易经》有丰富的辩证思想。他认为,孔子把杂乱无章的占卜排成“先天图”,由此按其暗含的几何级数演算出各种数量关系,可揭示宇宙的奥秘,这是孔子的伟大贡献。

许地山执教燕京大学时,曾多次到北京城里东岳庙观摹,请同学帮他绘制七十二尊泥塑神像。他说,这些泥像虽塑自元朝,但穿戴却是宋朝服饰,而宋以前的服饰是与宋相殊不大的。

卫聚贤写有《楚辞研究》,书中考证屈原是假名,实无其人,并疑《离骚》为淮南王刘安所作。

经刘衍文考证,李白诗原为:“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但王士祯将“看月光”改成“明月光”;乾隆又把“望山月”改成了“望明月”,致使一首五绝中出现了两个“明月”。

阮毅成考证陆游“小楼春雨,深巷杏花”诗中的“深巷”,指的是杭州孩儿巷。

廖世功在江苏武进讲演伏羲来源,说伏羲源自埃及,伏羲之“羲”与“牺”字通;“牺”乃野牛,即西人称为yak者,而埃及以牛为帝王征象。

董作宾对李济解释卜卦的“卜”,声音是怎样来的。他拿了一块已经钻好了的龟版,在钻痕旁燃一根火柴。龟版灼热了,发出响声像“卜”;又看龟版背,已出现了“卜”形裂痕。所以早期的“卜”字,中间总是一直,一点可以在左或在右。

苏曼殊曾托黄节刻闲印一方。文曰:“我本将心问明月,谁知明月照沟渠。”柳亚子以为有此印,又有黄题款,一定是苏自作。杨霁云考证说,这两句系出自《封神》十九回,只是原句“我本将心托明月”中的“托”字,被苏改为“向”或“问”。

林纾撰母亲事略,初稿有“瘦肉”字眼。谢叔元见而哂曰:孰谓琴南通,世有通人而不读《水浒》乎?林纤知道后,即改“瘦”为“精”字。盖《水浒》称“精肉”。

吴承仕讲文字学,主张把字看成是“动”的,而不是静止不变的。他认为“物”、“货”、“价”、“财”、“宝”、“贵”、“贱”、“钱”等字,其偏旁结构是依社会交换手段、流通手段的沿革而衍变的。

柳亚子读曾朴《鲁男子》,指出书中称崇祯只有十六年,没有十七年,是弄错了;将来出版全集时,要修正或附加按语。

柳亚子反对宋诗。他说:“若非革命成功,宋诗已送中国至于万劫不可复回之地。”以“宋”为“送”,他人多笑之。胡朴安说:“此非亚子之私言也。《释名》云:宋,送也,地接淮泗而东南倾,以为段后,若云泽秽所在,遂使随流东入海也。亚子是用古训诂耳。”他人遂结舌不能言。

于右任从洛阳古董商手里买到7对名将显宦夫妇的“鸳鸯碑”:或是夫妻合葬的墓志,或是夫妻分葬异地的两块墓志,或是合葬的墓志其中一块流落异方,发现后又合而成双,均有传奇色彩。于为此撰写了学术论文《鸳鸯七志考证》,此时他的书斋特意定名为“鸳鸯七志斋”。

朱复戡据《史记》记载,并参照旧拓本所存部分残文,将残存九个半字的秦始皇《泰山刻石》逐字考证,按原字体补全;后又补全了《绎山刻石》和《碣石刻石》。其所书秦小篆,可谓与秦刻比肩,使人难辨真伪。

朱熹曾说:“看文字须如法官深刻,方穷究得尽。”胡适引申朱熹的主张,写《考据学的责任与方法》,并指出考证学者的用语与刑讼用语接近,可能彼此间有历史渊源。

顾颉刚讲到“盲史”,说应改为“瞽史”。“瞽”是唱诗的,“史”是写诗的。其实,左丘明并非“盲”,他并未失明。

《宋史》中王禀无传。王国维特作“王禀传”;以为北宋亡国延迟一年,实王禀坚守太原之力。

1927年王国维投湖自杀。左舜生认为王是受叔本华影响,此外也许还受曹雪芹影响。因为王写的《红楼梦评论》,其论述之深,当时还找不出第二人。

姜亮夫曾把《屈赋》全部归纳一遍,得出句法结构形式,因而考订出《楚辞》中的“贺”就是“资”。

黄炎培曾以记者身份介绍清朝人才分布。他说有人曾统计,由顺治三年到光绪三十年的258年间,共出了114名状元,其中江苏有49名(含吴县16人、常熟县9人);广西仅出4人,却都集中在临桂一县。

鸟类学家郑作新据中国考古和古籍印证,发现达尔文是据明《三才图会》说中国家鸡自印度引进来的。郑考证中国家鸡早于印度,它是中国人自己驯化的。

金兆梓称《老子》一书,不但成于汉文帝时,而且就是文帝夫妇所纂辑。

郑天挺治史颇有新解,称姜维虽是人才,诸葛亮也重视他,但蜀国人都以他为西凉外国人,以致不被重用。

顾实某次上课,在黑板写有“凡诗书群经之牛,皆即今之黄牛也。今之水牛在古代当属野牛之一种”。学生问:“然则,‘有宰牛而过堂下’之牛,称其黄牛耶,抑水牛耶?”顾说:“也是黄牛。”

陶渊明《桃花源诗》有“奇迹隐五百,一朝敝神异”。傅东华注为“白秦末之乱至晋太元中凡五百八十余年”。但王斤役以为未当,以为“五百”当作田横五百义士解。

朱建民教授喜收集研究火柴。他说:“火柴原称‘洋火’,北京名之为‘洋取灯’,闽南则称‘番仔火’,可见它是自西洋传来的。火柴初传中国,有诗《咏洋取灯》:‘纤纤寸木药硝粘,引得灯光胜火镰,莫怪粹奴夸利用,缘他工省价还廉。’”

梁思成到五台山佛光寺参观,从殿宇外形以及石经幢看出此是唐代建筑。为了有更确实的证据,梁从附近村里借了高梯,端着脸盆,用刷子蘸水把几道横梁刷洗干净,终于见到了墨迹题记:“唐大中十一年重建”。

1936年,朱希祖考证在梁谓山的窑碑,认为可疑处有九,其主要为,“梁时南朝无此半篆半隶之字体”,因当时无有窑字(应作窯);而“谓”字仿“石峪体”,“山”采用《瘗鹤铭》;文中称普通元年“梁制五铢钱”,亦误,应在四年,以此证系伪作。

朱希祖与同侪游览南京淳化镇,发现南齐临川王萧映墓前石刻华表顶端刻一莲花托盘,盘上站有石兽,人均不识。朱当即判识:因南朝颇信佛教,故以印度传入的莲花和狮子为装饰。后学者皆从其说。

朱希祖发表《古蜀国为蚕国说》,称蜀就是桑虫(蚕),巴就是大毒蛇。

方东美开设哲学课,往往借用中国古典文学词句来说明哲学问题。有次他借用《西青散记》“何事生情因色有,何因造色自情生”进行解释,说情就是心,色就是物,世界由情色构成,也就是“心物合一”。

吴梅阅汉末王粲《登楼赋》。有两个本子的注都误将楼作富阳城楼,也有本子认为在襄阳或江陵。他根据赋中“挟清漳倚曲泹”句,认为点明地址应为湖北当阳,从而纠正了前人谬谈。

吴佩孚当政时,谓据其考察结果:“蚩尤乃赤化之祖,蚩者东也,尤者赤化之尤也。”鲁迅知后斥之曰:“蚩尤本称炎帝。炎,火德也,故亦称炎帝。如吴大帅所说,则黄帝讨伐蚩尤,是即以赤讨赤。”

日本竹内实著文,说鲁迅的《故事新编》中的“眉间尺”,是以伍子胥为模特儿的。因为《吴越春秋》称伍子胥形象有“眉间一尺”。

刘大白有次和夏丏尊偶尔谈及印度哲学之四大说,顺次论及它和中国五行说之异同。刘大白称中国古代亦是四大说,五行说发达在后。夏问他依据。他说,见于八卦。八卦中明明有地火水风;地火水风四者为体,其余四卦则其相也,如山为地之相,雷为火之相,泽为水之相,天为风之相云。夏丏尊认为斯说甚新颖,从来治《易》者,似尚未有人道过。

钱穆读日本龙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发现日本侵华作战路线多据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经钱钟书考证,《蕉音杂录》里的《生颂》,是中国最早的译诗。

吴晗著文解释北魏名将斛律光“所获禽兽或少,必丽龟达腋”,说是射鸟总是背上中箭。夏鼐对他说:“鸟背并无龟形隆起,可见此乃指兽。吾兄酷嗜钓鱼,而不习打猎,故易致误。”吴晗表示同意,自称:“我确是只会钓鱼,不会打猎。有渔无猎,只能算半个渔猎社会的人。”

杨啸谷鉴定,古画《普贤菩萨》不是唐人吴道子的画:画中菩萨是长指甲,而中国人留长指甲是在宋后;画中的经书呈折迭状,而唐时是手卷的。

周作人讲到中国的文学变迁时说:文学最先是混在宗教内的,后来因性质不同,才分化了出来。

周作人对《圣经》也有兴趣。他写的《圣经与文学》曾对《圣经》由来考证,说《圣经》系明时利玛窦译为汉文,初为粤语,继而译为闽、浙等地方话,相继问世有八九种,最后才成为今日的北京官话。

朱光潜以为学与问、人与情两字合而言之,成为一常用名词,只见于中国语言文字;而西洋语言文字,则无相当名词。

郑振铎对中国戏文研究的起源长达七八年,认为是从印度输入,但无文字依据;后温州古寺发现梵文写本,经陈寅恪辨明是印度剧本《梭康特拉》,方下结论。

上海“八一·三”抗战爆发后,欧阳予倩创作《梁红玉》(改良戏剧),因“吻合时势”、“含有警世”,受到赞扬。赵景深观后,指出有玉瑕处三。其中之-有韩世忠、梁红玉赏月,不应用“中秋”,只能算某月半(农历十五)。因为据《宋史》,韩世忠在建炎四年上元节“引兵赴镇江”,败敌事当在三、四月,如以兀术久围48日计,最多是6月罢了。可见其观察之心细。

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曾称《红楼梦》为一部三角恋爱小说,因宝玉与黛玉,玉与玉相对;宝玉与宝钗,宝与宝相对。

唐人卢纶《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华罗庚写了质疑诗:“北方大雪时,群雁早南归,月黑天高处,怎得见雁飞?”但也有学者提出:北塞早雪尚有雁,雪光映天雁可见。

郭沫若据钱潮提供的斑疹伤寒资料,在《〈红楼梦〉第二十五回的一种解释》一文中,证实贾宝玉和王熙风也得过斑疹伤寒,因为郭也曾患过此病。

郭沫若3岁读王维的《相思》,直到70岁到广东高要、海南,见到多种红豆,方才读懂了它。他说,王维是山西人,没有见过红豆树,因此他这首诗的第二句显然该用问号。许多新本唐诗却用句号。所以,真正读懂一首诗,是并不容易的。

饶宗颐访印度时,以印度古经典《吠陀》与屈原的《楚辞·天问》作比较研究,证实了“发问型态”的作品,其历史源远流长。

罗尔纲从1964年到“文革”,就李秀成问题写了3年检讨,检讨书高可盈尺。但他都是对自己的“资产阶级客观主义”作检查,而从不改变对李秀成学姜维伪降钟会的考证。

聂绀弩50年代初期,到苏北调查施耐庵其人其事,写了大量材料。但30年后,他著文说:所有关于施耐庵参加张士诚起义的传说以及其它传说,全是捕风捉影,无稽之谈,连施耐庵的影子也没有。

同类推荐
  • 呼啸而过

    呼啸而过

    作为一位青年教师,我在学校干得很出色,想不到却被学校无情地解聘了,我想去找校长理论,校长却连我的电话都不接,我异常怨愤,发誓活出个样子给他们看看,几年后,我真的成功了,当我再次来到学校,我才知道这是校长的故意安排,我从未体会到这种最特殊的关爱……给别人家的孩子担任高考保姆的中年妇女,忍受误解和屈辱,耐心地开导别人孩子的心灵,使她近乎扭曲的心灵变得健康而阳光,但是女孩自己的母亲却因为工作忙碌,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当这位中年妇女,做完自己的工作回家之后发现孩子早已上学去了,原来她的孩子也上高三,她是因为生活的压力而不得不出去打工,没时间照顾孩子……
  •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你的地铁阅读清单·孤独

    “不是在上班,就是在上班路上”,是对我们这种上班族每天真实而又尴尬的写照,没有阅读的时间,面对日益快速更新的阅读内容,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2016学习清单”全新推出《你的地铁阅读清单》系列,主题性分享梁文道先生的精彩书评,用最简洁直白的方式,重拾你的碎片时间,深度你的主题阅读!
  •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茹实斋吟草(高平作家丛书)

    中华诗词再度兴起,点燃了我写作的热情。对于古典诗词,在我心中可以说是一方圣地,喜欢文学是从唐诗宋词的语境和意象中浸洇萌生的。中心藏之,何日忘之?即使在万马齐喑的年代,常羡慕先辈们虽戎马一生,却“腹有诗书气自华”;时至离岗,常恨人生苦短、岁月无多,却无缘亲近圣境,为诗国朝香。本以为今世难于一偿夙愿,不意晚年逢盛世,竟操觚一试,旧梦重温,拿起秃笔,发乎于情而形于诗,尤其是现代化的通讯和网络提供了便捷而广阔的写作空间。暇时,或写物会意,或缘事抒情。几位好友以时闻、事物、节俗、民生为题酬唱赠答,以表达对生活的体识和经验。
  • 月亮已失眠

    月亮已失眠

    黄梵是当下国内诗坛的一位实力诗人,也是受到广泛关注的“中间代”诗群的代表人物之一。在国内诗坛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在读者中具有较大的影响力。他的诗风凝练,富有想象力,对生命有着深刻的感悟。本书收入诗作110首,是黄梵诗歌创作三十余年成果的一次系统总结。
  • 狄金森全集:卷一·诗歌

    狄金森全集:卷一·诗歌

    本套狄金森全集乃是译者蒲隆先生倾注二十载心血的结晶,此前蒲教授在1994-95年间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哈佛大学和狄金森故乡专门从事过为期一年的狄金森研究工作,归国后继续潜心钻研多个狄金森诗集版本与国外学术资料,许多诗歌译文反复修改,数易其稿。本套全集完整编译了约翰逊主编与富兰克林主编的两个版本的狄金森诗全集,两版的差异之处都有注释说明,此外蒲先生还详尽考证了每一首诗的写作背景并附于对应的诗文之后。第四卷为约翰逊主编的狄金森书信选集译文,收录了女诗人整个创作生涯中最有价值的书信,此外蒲先生同样在每一篇译文后附有背景考证。不论是对于诗歌文学爱好者还是对于有意研究狄金森的学者来说,这套狄金森全集都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热门推荐
  • 女配不想死

    女配不想死

    顾娇穿书了,不是穿一次而是无数次……每一次,她都穿成狗血小说里下场凄惨的女配……而被迫成为女配的顾娇并不想死……
  • 田园满香:傻子相公好腹黑

    田园满香:傻子相公好腹黑

    【如意良缘篇】她是21世纪一名普通医生,却穿越到苦哈哈的小山村,成为傻子的新媳妇,望着家徒四壁的房子,她发誓要过上好日子。从小生活在农村,采采药来,种种田,干起农活得心应手,还开创了自己的事业,小日子过的有滋有润。突然某天,穿越附赠给她的相公被她给治好了,后来还考取了功名,当上了县太爷,成为一代清天大老爷。某男勾唇一笑:“夫人,这个案子甚是棘手,该如何破解?”某女云淡风轻:“相公莫急,待我拿来手术刀,开颅便知。”某男鄙夷:“夫人,你好血腥,今晚你睡书房!”某女一瞪:“你敢!”某男讪讪一笑:“不敢!”魂穿异世,且看她用现代知识在古代发家致富,建造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园。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尸衣

    尸衣

    贪便宜在网上买到一件死人衣服,身边接连出现诡异事件。凡是穿过它的人,都有点怪怪的……
  • 秦爷,夫人又得第一了!

    秦爷,夫人又得第一了!

    【年代文+双强势+挖宝历险+玄幻】林筱筱在生命终止的最后时刻被突然出现的黑珠子认主,回到了粮票年代…身份被夺,阴谋陷害,有逆天空间虐渣渣手到擒来……人迹罕至的大雪山,初见面,秦宸睿望着眼前拿匕首的姑娘,心在这一刻跳动起来……林筱筱被秦宸睿一救,再救,忍不住撩了他一下,结果就被惦记上了,再也逃不掉了。秦宸睿,“小狐狸,你撩了我,就要跟我在一起一辈子。”林筱筱没有回答转身就跑……一辈子太长,她可承担不起……更何况对方是一只腹黑的大野狼……她不想被吃的渣都不剩。两人你逃我追,小狐狸没有跑过大野狼……最终被叼回窝,生了一窝熊孩子……一生一世一双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学霸的科幻世界

    学霸的科幻世界

    “宿主,您即将载入科幻世界大冒险系统,请做好准备”《三体》。《流浪地球》。《星际穿越》。《地心引力》。《火星救援》。……身为江城大学史上最年轻的数学系正教授,庞学林压力有点大。……最硬的科幻,最好的时代。 …… 书友群218769203
  • 透骨生香

    透骨生香

    蔺子桑很早就知道,一个女人要上位,要踩着心怀不轨的贱人,要提防着围绕在身边的小人,更要靠着枕边这个男人。从一个乡野丫头成长为将军府的当家主母,本事和手段一样都不能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七大寇·沈虎禅大传·将军剑2:锋将·勇将·麻将

    七大寇·沈虎禅大传·将军剑2:锋将·勇将·麻将

    《将军剑》叁的打斗场面,以深厚的文字功底、诗的笔法糅合极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性,交融了极深明的图像感与映象化,加上温氏出神入化、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已成为“超新派武侠”的绝响、“现代派武侠”的经典之作。其中《勇将》、《麻将》与《锋将》相隔十五年才续写。《锋将》中最后一幕,蔡般若发了一指“石击破水中天”之后,亿万读者终能得知那一仗的战况。读者在细味此系列作品之时,或许能感觉到与近年韩式映象风格有异曲同韵之妙趣,那是源于《将军剑》系列,早在一九八七年已翻译成韩文,于报刊上每天连载,翻译本更是一出即再版。温派武侠的影响力早植根于韩国,韩国演员亦因而结缘接演温氏改编的武侠剧。
  • 狼妃哑妻:邪王情深

    狼妃哑妻:邪王情深

    初见她,闪躲在森林中生吃兽肉,喝兽血,瞪着野性的目光凶狠的对他呲牙,引起他心底隐藏许久的疯狂她有着狼的速度与聪睿,有着鹰一般的锐利眸光,带着黑夜中捕捉撕裂猎物的凶狠,唯独,她不会说话她不会说话,却写的一手好字字,纤细娟秀,流美,飘逸,灵动,与她的人极其相反他约束她有女子的优雅,她像赶苍蝇似的随意摆摆手,在纸上写:不要管我,你又不是我的谁他怒极而笑,狠狠的把她搂进怀里,亲的她喘不过气来羞愤带着尴尬的她,抬腿给他一脚,结果是,她被关禁闭他对她的好,只是想驯服她的野性,成为他囚笼中的一员当那把泛着明锐锋利的刀尖刺入胸口的瞬间,仿佛有什么东西在身体内释放她才明悟:一起都是骗局!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