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0600000028

第28章 译介(1)

1899年4月,严复译的《天演论》出版,吴汝纶称之“高文雄笔”,亲自抄录珍藏。吴汝纶对其极为赞赏,为之作序,并手录副本,藏之枕中。

柳诒徵称赞严复译书,几能与“晋隋唐明诸译书相颉颃”。

李霁野对学生说,严复在《天演论》译本序言中所称信、达、雅三字,只有一个信字是必要的。如果背信而求达求雅,信必遭受破坏。

李霁野任辅仁大学教授时,反对用文言文翻译外国作品;因为译者吃力,读者也吃力。

严复译述《天演论》,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八字传诵一时。秋瑾以竞雄为字,陈炯明以竞存为字,胡适之、张竞生、李天择之名,均与此相关。

严复译《社会通诠》,作者与出版商签订-项版税合同,税率高达定价的40%,为我国有版税之始。

严复自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期间,翻译170万字,每字经过斟酌,可谓“字字由戥子称出”。

林纾中年丧偶。王寿昌从法国归来,对林说:巴黎小说家都很出名,其中大小仲马父子最知名,《茶花女遗事》尤为小仲马极笔。翻译它,“子可破岑寂,吾亦得以介绍一名著于中国,不胜蹙额对坐耶?”林纾因而与王寿昌合译《巴黎茶花女遗事》。

林纾、王寿昌合译《茶花女》,乃中国翻译西洋小说的首部,时文艺界几乎人手一册。严复称:“可怜一卷《茶花女》,断尽支那荡子肠。”

王寿昌精通法语,与林纾合译《茶花女》。译至书中感人处,两人面对面大哭,由此引起人们注意。该书初版万部,一销而空。

林纾虽不谙外文,但经他人口述转译成书时,每句都经反复斟酌修饰。因此胡适说,古文的应用,自司马迁以来,未有林纾这样大的成绩。

林纾译书,不仅译笔出色,且速度惊人。他每天工作4小时,每小时可译1500言,往往口译者尚未说完,他的译文已写完毕。

英国哈葛德本是个二流作家,他的《迦茵小传》经林纾翻译,不胫而走。欧阳予倩更在上海《神州日报》作旧体诗赞扬。因此郭沫若说:“这书在世界的文学史上并没有什么地位,但经林琴南用那种简洁的古文译出来,真是增了不少的光彩。”

林纾不懂外文,译书全靠别人口述。因无法对原著进行选择,故其所译的二三流作品占一生所译作品的三分之二,耗费了宝贵的时间。

范烟桥说,林琴南翻译的外国小说,人名、地名太疙瘩,记不清楚,文字也太深涩,有几个字音都读不出。

林纾在翻译中,感到汉字“一字有一义,非联合不能成文,故翻译西文往往词费”,并在《中华大字典》序中提出了“由政府设局,制新名词”的建议。

不用白话文,是自寻苦恼;译书而无抉择,是浪费精神。曾朴曾忠告林纾:一是用白话,二是对译品应预定标准,多加抉择。

曾朴劝林纾用白话译外国“重要名作”,林纾不听劝告。因此曾说:“我在畏庐先生身上不能满足我的希望后,从此便不愿和人再谈文学了。”

最初用“莎士比亚”这个译名的当推梁启超。1902年,他在自己主编的《新民丛报》上发表的《饮冰室诗话》中提到,“近世诗家,如莎士比亚、弥儿敦、田尼逊等……”

1904年,周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时,将《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以《侠女奴》为名译出(署名萍云女士);他日又译美国亚坡的《黄金虫》,取名为《山羊圈》(署名碧景女士)。

1910年,28岁的见习连长蒋百里,在柏林拜见普法战争时普军大本营作战课长、年已70多岁的伯卢安。两人畅谈契合,伯卢安特许蒋以正在撰写的《战略论》的翻译权。

郑逸梅写作生涯80年,始于1913年《民权报》副刊征文。他用逸梅的笔名译《克买湖游记》投寄该报,仅隔两日,被采登列为甲等。编辑且来信:“如此文章,多多益善。”

1918年中华书局出版的《十之九》,是最早的一部安徒生童话集。但译者陈家麟(林纾助手)等却把作者当作是英国人。

最早翻译列宁著作的作家是郑振铎。1919年12月《新中国》(月刊)发表了他译的列宁著作《俄罗斯的政党》(现名《俄国的政党和无产阶级的任务》)。

郑振铎是中国介绍希腊神话的先驱者。在这之前很多人不敢介绍与研究,生怕会得到诽谤,以为一切迷信都是它造成的。郑振铎说自己要成为“第一位食蟹的人”。

姚茫父的《五言飞鸟集》,原是印度诗人泰戈尔的诗作《飞鸟集》。郑振铎有中文译本出版,姚即根据郑的白话译诗,把它改译成五言古体,线装仿宋字排印,装帧成一本很别致的书。

20年代初,许地山、耿济之、郑振铎、翟世英同在北京求学,空闲时经常在北京金鱼胡同东口的青年会图书馆谈天。该馆藏有许多俄国书籍,他们在闲谈时又阅读了大量的俄国原版名著,使他们共同产生翻译俄国作品的热情。

许地山认为中国有许多民间故事乃自印度辗转流入,因而翻译了《孟加拉民间故事》。

20年代,中美合办延长油矿。合同将签订,主持交涉的魏易、董显光嫌其中文译本文字难懂,要王云五重译。王连夜加工,连续20小时译成26000字。魏、董核对原文无误,且译文深合中国法律习惯用语,因之大加赏识。熊希龄立即将王薪金提高与魏、董相等。

1926年,四川留学生敬隐渔将《阿Q正传》译成法文,寄请罗曼·罗兰审阅。罗曼·罗兰评价:这是一篇明确的富有讽刺的现实主义的艺术杰作,阿Q的形象将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他并介绍《欧罗巴》杂志予以发表。

鲁迅称自己的译作是“硬译”出来的。那是因为鲁迅觉得,自己的译作过于忠实于外语原文的句式,还不够接近中国语言文字的习惯。

鲁迅对译著作品极为认真。他翻泽《死魂灵》时,书中有一句话:“近乎刚刚出浴的眉提希的威奴斯的位置。”他不知道威奴斯出浴的姿势,便翻查了许多资料,才在译文处注明:眉提希的威奴斯的姿势是,一手当胸,一手置胸腹之间。

鲁迅喜爱的三位知名的外国版画家是珂勒惠支、梅斐尔德、麦绥莱勒,是鲁迅第一个把他们介绍给中国读者的。鲁迅为麦绥莱勒编选木刻连环画集《一个人的受难》,并作了序文;为珂勒惠支编印了《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并作序目。

鲁迅酷爱木刻艺术,收藏了许多国外木刻。他在自费印刷的《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的版权页上印了“有人翻印,功德无量”八个大字。鲁迅寄希望于“有人翻印”,以把这些艺术珍品广泛传播。

鲁迅在给《静静的顿河》(贺非译)写后记之前,每天夜里,将译本从头到尾一句句地校改。写完《后记》之后,自己却生了一场不算轻的病。

鲁迅为约郁达夫翻译高尔基的《一封信》,想尽了办法。他在《奔流》l卷10期的《编校后记》中说:“我运动达夫先生一并译出,实在也不只一次了。有几回,是诱以甘言……有一回,是特地将读者称赞的来信寄去……但至今似乎也终于没有动手……现在索性将这情形公开出来,算是又一回猛烈的‘恶毒’的催逼。”直至1931年初,郁达夫才译出这《一封信》。

郁达夫译辛克莱《拜金艺术》,内有名言“一切艺术皆宣传”。鲁迅表示欣赏,且加了一句话:“但一切宣传并非都是艺术。”

王力在法国留学时,靠译稿生活。叶圣陶评价他的译文:“信达二字,均不敢言;雅之一字,实无遗憾。”

蔡元培在青岛时,由日文译德国科培《哲学要领》。因无参考书,又心神不宁,所译人名多有聱牙。且因一时笔误,竟以空间为宙,时间为宇。他常盼再版时修正。

王亚南、郭大力在1928年相遇后,即为《资本论》翻译合作达几十年,被夏炎德比做为英国翻译界明星保禄兄弟。

傅雷1929年读书时就译有法国梅里曼的《嘉尔美》、《高龙巴》,虽全部译完,但译后手稿即丢得不知去向。

傅雷在翻译巴尔扎克的小说《幻灭》前,曾托人大量搜集旧上海小报,以了解报界的行动与口语,力求反映出19世纪巴黎小报界的花絮。

1933年,傅雷自己集资印行2000部《夏险记》(裴列普·苏波著),托开明书店出售;3年后结帐,只售出几十册,余下的全部作废纸出售。

《读书与出版》杂志评书,称傅雷译《高老头》的译笔是信达雅三者兼备,真可以说是白璧无瑕。

傅东华译书有三原则:(1)人名、地名中国化,节省读者气力;(2)对话力求通俗生动,西方成语尽量用中国成语替代;(3)删除与情节发展无关的冗长描写和心理分析。

吴经熊译《道德经》为英文;译《圣经》为中文。

吴耀宗翻译谢·安德烈的《甘地自传》。他将这部中译本亲手送给甘地时,曾把甘地比作高山。

郭沬若翻译《浮士德》后说:自己身心两方面都感着痛苦,深深感觉着自己的学医是走错了路,早就有想改入文科的心事。

钱潮在日本留学时,试译德文本《茵梦湖》,且与郭沫若拟以合译名义出版。但后来郭沫若将原著按己意作了很多的改动,就一个人署名了。

戴望舒立志学西班牙语,据说主要原因是想翻译《堂·吉诃德》。他在法国向国内要求预支稿费,目的是用于赴西班牙的旅费。到了马德里,他就在塞万提斯铜像下摄照留念。

陈少白早年译法国大仲马《几道山恩仇记》(即《基督山伯爵》),由香港《中国日报》连载。

周作人译《匈奴奇士录》(利育珂摩珂著),1910年由蔡元培介绍与商务印书馆,至1930年才出版。那还是因周出了名之故。

1930年,吴亮平在上海法政大学代课期间,用3个月时间在亭子间译完《反杜林论》。

马君武在中国公学任校长时,有文章把其姓名对以达尔文(古代“达”可解为“羊”)。有人问马是否在译《物种起源》时,故意将作者Darwins译为达尔文,或因在日留学时佩服他而改名君武(原名和)的。马笑答:两说均不错。

马君武化名罗孝高,翻译日本柴四郎《佳人奇遇》,逐期刊载于横滨《清议报》。其中有一段涉及中国革命党人反清故事,为康有为所见,特严饬将此一节删除,不许登出。

马君武译拜伦《希腊》,目的在鼓吹民主革命,故多篡改原意,胡适称其失之讹。

朱光潜在武汉大学时译康德哲学著作,除了自己用英文本、法文本仔细校对,还请一位懂德文的教授用德文再审校一遍,方才付印。

包天笑不会日语会话,却能译日本小说《空谷兰》、《梅花落》。他译的西欧作品,如《馨儿就学记》、《埋石弃石记》、《孤雏感遇记》等,也是由日文转译的。

“Humour”一词,林语堂译为“幽默”;李青崖译为“语妙”;陈望道译为“油滑”;易培基译为“优骂”;唐桐侯译为“谐稽”。后以林译流行于世。

李青崖将左拉《卢贡内家族》的第三部《巴黎的肚子》译为《饕餮的巴黎》。

孙大雨认为,英国汉学家赫文勃特所译汉文不够确切。如李白的“潭影空人心”;赫把“潭影”译为shadow(阴影)。其实“潭影”本意是“光的反照”,怎能译成“阴影”呢?

丁文江常爱用外国名言:“准备着明天就会死,工作着仿佛像永远活着的。”他曾问胡适这两句话应该怎样翻译。胡试了几次,最后译成白话韵文:“明天就死又何妨,只拼命做工,就像你永远不会死一样。”

赵元任最早翻译《阿丽丝漫游奇境记》。他说,这是一部给小孩子看的书,是一部童话书,又是一本哲学和伦理学的参考书。

周宪文译《人口论》完毕,称马尔萨斯神父大概是世界上挨批判最多的学者了。可是很多批判他的人,却根本没有读过《人口论》。

同类推荐
  • 年轻时做新鲜事

    年轻时做新鲜事

    本书主要收录:我十五岁那年、托翁的动手能力、“托尔斯泰灯”、静的等级、解剖我自己、享受安宁、慢半拍、对一朵花微笑等等。
  •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中国历代诗分类集成:杜牧诗选

    本书选编杜牧诗作167题共185首,大抵以《文集》为主,其馀各集,凡能断定确为杜牧所作者,酌量选人。编选体例分编年与未编年两部分,以《独酌》为界。编年部分按年代排列,未编年部分则按原集顺序排列,先《文集》,后《外集》,再《别集》。入选的作品,一般有题解,具体说明每首诗的作年、写作背景、作品之特色、后人之评价等,但不求面面俱到,视作品的具体情况而定。注释重点是解决字词难点,说明典故含意,有时略作串讲,对于人名地名,尽量注释清楚。注释文字力求简明精当。
  • 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

    《哲理美文·人生真谛》荟萃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成功家等有关人生的哲理美文,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闪烁着思想的光辉,是指引我们人生道路的耀眼航灯。这些名篇佳作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极具收藏价值。这些作品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哲理美文的范本,更使我们站到了巨人的肩上,展望未来,不断思索。充实和开创真正的人生。
  • 南冥秋水:余秋雨散文精选

    南冥秋水:余秋雨散文精选

    本书收录了当代中国散文八大作家之一的余秋雨的作品。这些散文内容丰富,不乏风和日丽、小桥流水的江南秀色和小四合院、小胡同的京城一景。从小的视角契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词事典故,即兴偶感,娓娓道来。作品的精神气质和艺术神韵对读者产生强大魄力,从中悠能感到一种特有的做小人物的快乐。
  • 后来我们说

    后来我们说

    青春是什么,也许青春是我们不禁意间丢失的那块橡皮,也许是被风胡乱吹起的头发。也许是阳光从树缝里撒下,也许是河面颤抖的莲花。青春是美丽的故事,是我们说不完的诗……
热门推荐
  • 漫天飞羽之剑术无双

    漫天飞羽之剑术无双

    一个人,背负不起一个时代的悲哀。从过往到如今,发生过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无双的剑术,至高的权力,缥缈的感情,谱写出诗一般绚美的武侠世界。
  • 我有一个大剑仙系统

    我有一个大剑仙系统

    携带修道系统穿越仙侠世界,我白川要做那逍遥天地之间的大剑仙。 人间四大洲,三教正统,百家齐鸣。偏偏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大剑仙有一剑,想与诸天神佛讲一讲心中的道理。 只要还有剑,人间就值得
  • 我本是狼:披着羊皮的皇后

    我本是狼:披着羊皮的皇后

    她一出生就被家族遗弃,成为狼孩,却帮助当今皇上夺得了帝位,不料惨遭他人毒手,本属于她的皇后之位被人冒名顶替。她的一生,原本将永远会是一片黑暗。一个来自现代特种兵的灵魂占据了她的身体,她聪慧过人,披着一张花狼王妃的表皮,巧妙地隐藏了自己,步步将天下掌控于手中……【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轻舟已过

    轻舟已过

    人生是一条回不去的河流。泛舟其间,苦乐自知。品兴亡更替,看世态炎凉,悟人情冷暖,写自己独特的感受。
  • 桃花醋

    桃花醋

    晏恣感觉自己人生可以浓缩成一句:蹴鞠改变命运!一场比赛,不但为她赢得了一座山庄,还熟识了几个不容小觑的小伙伴!什么?!青梅竹马成了京城首富,梦中情人变成当朝状元,而那个不打不相识的家伙竟然还是大将军?!晏恣觉得自己都被小伙伴们惊呆了……既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那她应该也会很快走上人生巅峰吧?可没想到这人生巅峰竟然是一夕之间,成为了圣宠在身的当朝公主……
  • 武魂之雄霸三界

    武魂之雄霸三界

    这是一个武者的世界,这是一个武力至上弱肉强食的世界。这是一个枭雄称王称霸的世界,这也是一个变化多端的武魂世界。
  • 抚养权是我的

    抚养权是我的

    与老公离婚,她把大女儿的抚养权争到手了,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是她始料不及的。婚姻里,是非对错,没人说得清!
  •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追妻无门:女boss不好惹

    青涩蜕变,如今她是能独当一面的女boss,爱了冷泽聿七年,也同样花了七年时间去忘记他。以为是陌路,他突然向他表白,扬言要娶她,她只当他是脑子抽风,他的殷勤她也全都无视。他帮她查她父母的死因,赶走身边情敌,解释当初拒绝她的告别,和故意对她冷漠都是无奈之举。突然爆出她父母的死居然和冷家有丝毫联系,还莫名跳出个公爵未婚夫,扬言要与她履行婚约。峰回路转,破镜还能重圆吗? PS:我又开新文了,每逢假期必书荒,新文《有你的世界遇到爱》,喜欢我的文的朋友可以来看看,这是重生类现言,对这个题材感兴趣的一定要收藏起来。
  • 爱上冒牌新娘

    爱上冒牌新娘

    他没有想到父母给她介绍的对象竟然是她!她更没有想到,自己最想保护的妹妹竟然要嫁给他!一个地痞流氓,一个千金小姐,她怎么能坐视自己的妹妹被他糟蹋?她在婚礼上毅然冲向前,护在了自己妹妹的前面,如果非嫁不可,那就由她来!
  •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西点军校22条军规

    本书详细阐述了“荣誉高于一切”、“忠诚是一种义务”、“没有任何借口”、“无条件执行”、“停止空谈,立即行动”、“只做第一,不做第二”、“细节决定成败”、“永不满足于现状”等22条西点军规的具体内容,并通过对西点人及其案例的解读,深刻剖析了每一条西点军规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和重要价值。这是一本值得所有渴望成功的读者认真阅读的好书,从中不仅能够获得人生启示,更重要的是获知了从普通人走向精英阶层的奥秘。学习西点军校的军规并在实践中运用,正如西点人最终脱颖而出一样,通过努力,你肯定也会远离平庸,拥有一个很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