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471000000016

第16章 苏黎世四年分居(2)

爱因斯坦教书时是个“蹩脚教授”。据当时留下的资料记载,他的板书之烂,估计放在2005年中国的非重点大学,都会直接被教务处严重警告。他思想的跳跃性像所有天才一样奇大,往往从东山琉璃直接说到西山猴子,有时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公式,即沉默半个小时,一语不发;有时又抓住某个问题大发感慨,旁枝逸出,离题万里,同时“空棺材出殡--木(目)中无人”,完全把神圣的教育战线当成他天才思想的跑马场,不仅严重影响课程进度,导致学生无法顺利拿到学分,而且跟不上他思想的学生也觉得课程味同嚼蜡。是以,上课的学生总是越来越少,不久就门可罗雀。

--这是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德语教授晓虎在他的文章《我与爱因斯坦》中所发的感叹。

爱因斯坦的授课风格直到他退休时也没改进,教学效果从未改善。几十年之后,杨振宁教授有幸在美国普林斯顿听过他的课。他老人家后来在北京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根本没怎么听懂,算是保持了科学家对事实的基本尊重。

不过,爱因斯坦后来勇夺的“名誉教授”称号数目,却获得世界冠军。虽然所有的世界名校都知道爱因斯坦的课上得巨烂,可他们却都“如大旱之望云霓”一般,巴巴儿地上赶着授予他“名誉教授”。

因此,当教授,课不一定上得好。许多一流的文化与科学大师,课上得并不怎么样;许多口才好的,舌如莲花、天花乱坠,却并不是什么真正的大师,教书匠罢了。此为普世真理。

当今社会,似乎更多的是教书匠,而鲜见大师,实在可悲。

至于爱因斯坦,生活中的寻常与平庸并不影响他成为一个大师。如宋健飞教授评价:“你不会因为大师的走下神坛而否认他的价值,反倒会因为他的真实而更加热爱他。”

1912年,奥匈帝国皇帝约瑟夫一世亲批爱因斯坦辞去德意志大学的教职。因为,爱博士的母校--曾经认定他不够博士标准的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ETH),却似乎突然“发现”了他的科学才能,以优厚条件延聘他为理论物理学讲席教授。此年7月25日,爱因斯坦又返抵苏黎世,他终于能够随时与格罗斯曼探讨广义相对论了。

米列娃不能帮他。

狭义相对论建立后,爱因斯坦并不感到满足,力图把相对性原理的适用范围推广到非惯性系。他从伽利略发现的“引力场中一切物体都具有同一加速度”这一古老实验事实找到了突破口,于1907年提出了等效原理。在这一年,他的大学老师、著名几何学家闵可夫斯基提出了狭义相对论的四维空间表示形式,为相对论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有用的数学工具。可惜,爱因斯坦当时并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

等效原理的发现,爱因斯坦认为是他一生最愉快的思索,但以后的工作却十分艰苦,并且走了很大的弯路。1911年,他分析了刚性转动圆盘,意识到引力场中欧氏几何并不严格有效。同时他还发现,洛伦茨变化不是普适的,等效原理只对无限小区域有效。这时的爱因斯坦已经有了广义相对论的思想,但他还缺乏建立它所必需的数学基础。

1912年,爱因斯坦回到苏黎世母校工作。在他的同班同学、在母校任数学教授的格罗斯曼帮助下,他在黎曼几何和张量分析中找到了建立广义相对论的数学工具。经过一年的奋力合作,他们于1913年发表了重要论文《广义相对论纲要和引力理论》,提出了引力的度规场理论。这是首次把引力和度规结合起来,使黎曼几何获得了实在的物理意义。

不过,他们当时得到的引力场方程只对线性变换是协变的,还不具有广义相对论原理所要求的任意坐标变换下的协变性。这是由于爱因斯坦当时并不熟悉张量运算,所以错误地认为,只要坚持守恒定律,就必须限制坐标系的选择;为了维护因果性,就不得不放弃普遍协变的要求。

哎,要是爱因斯坦与妻子米列娃的感情依然很好,要是米列娃能够继续协助他,要是米列娃没有因为生育孩子、忙于家庭琐事等而耽误她的学业,则他在探索和研究广义相对论的道路上就可以不需要去找别人,而且其成功的日子更要提前几年……

毕竟,米列娃就是一位聪明的、优秀的、很有潜力的数学家与物理学家;

毕竟,米列娃在他当初研究狭义相对论时,就对他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

可惜,人类科学史上又少了一个类似居里夫妇这样志同道合、并驾齐驱的例子。

近几年,米列娃在世人记忆中的浮出,致使爱因斯坦的一生形象受到社会舆论的重新审视。一些学者将米列娃和居里夫人加以比较。1913年,米列娃曾有幸见过玛丽·居里,她们都是敢于向世俗挑战的勇敢才女。玛丽·居里遇到了一位尊重女性的丈夫皮埃尔·居里。她的自信、执著和天赋在婚姻中有增无减,从而使她有可能两次荣获诺贝尔奖。

然而,爱因斯坦却没有皮埃尔·居里那样的慷慨和大度,也缺少对知识女性的包容情怀。到后期,他闭守自己的科研领地,已不让妻子插手分毫,甚至数据计算也另找他人。在冷漠无情的婚姻中,米列娃的才华和锐气消失殆尽。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也不能完全责怪爱因斯坦一方,米列娃本人也有一定的责任。

性格、才情、命运,人生、婚姻、事业……

对对错错、是是非非、爱爱怨怨、喜喜忧忧……

这一切的一切,谁又说得清清楚楚呢?

准备回德国。

其实,ETH突然给爱因斯坦发聘书,并非偶然。直到“奇迹年”之后7年,“爱物青”的才华终于在江湖上出人头地。不过,ETH招聘爱因斯坦,还是个囤积居奇的意思,所以他们只给了他一个区区教席教授。与若干年后的普林斯顿相比,ETH显然小了格局。

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德国科学领袖普朗克和瓦尔特·能斯特1913年亲赴苏黎世,专邀爱因斯坦去柏林,开出的条件是:普鲁士科学院院士、柏林大学终身教席教授,并出任筹建中的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年薪1200马克。

普朗克这趟出行显然算过八字。

爱尔莎住在柏林。

我们从中外历代许多伟人的传记中知道,红颜知己常常是天才远走天涯的理由。一生对红颜无情寡信的爱因斯坦,却独向爱尔莎低头。爱因斯坦返回德国,其实很大原因是与她有关。

人们也许会预期,已经成为教授和受到瑞士特殊关照的爱因斯坦,恐怕不会轻易离开瑞士了。但是,1914年爱教授不但离开了瑞士,而且还回到了德国,到柏林任职。这不仅引起了他的好友们的惊讶,而且这一件事几乎成了爱因斯坦人生中的一个谜。

促使爱因斯坦作出有悖初衷的决定,除了与表姐爱尔莎有关外,还有个原因是:他这时正想集中精力研究引力理论。引力理论的最大困难使爱因斯坦觉得,苏黎世联邦工业大学的讲课任务已经严重影响了他的思考。

1913年7月22日,爱因斯坦写信给朋友劳布说,又是教书,又是引力研究,使他感到十分吃力。信中他写道:“在过去的一年里,教书花去了我大量时间,我到底该作出怎样的选择呢?”爱因斯坦有些犹豫,但教书的确影响了他的研究。

8月,爱因斯坦又写信给洛伦兹说,返回德国,担任普鲁士科学院院士,“可以使我从所有必尽的职责中解脱出来,使我可以自由思考,这太有吸引力了。”

这年冬季,爱因斯坦还担任了柏林大学教授,这是一个可以不讲课的职位。他在回复埃伦菲斯特的贺信时说:“我之所以接受这个古怪的、拿钱不做事的差事,是因为它可以免除上课带来的心烦意乱,在柏林我可以不上课了。”

1913年11月12日,德国皇帝威廉二世亲自批准爱因斯坦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2月7日,爱因斯坦正式宣布接受普朗克邀请,于1914年4月初前往柏林,并且一住就是19年(1914~1933年)。柏林因他而一跃成为世界物理学的研究重镇。

连美国人都说:“全世界12个懂相对论的人中,有8个住在柏林。”

就这样,爱因斯坦回到母校工作也就1年多的时间。

不过,从家庭生活来看,爱因斯坦的柏林19年不仅平庸,简直称得上是失败。

同类推荐
  •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小经典系列)

    《安全保护证》是二十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作家帕斯捷尔纳克40岁以前写的第一部自传体随笔,该书是在奥地利作家里尔克的影响下创作完成的,作者在自传中大量地阐述了自己对艺术创作的看法。它带领读者穿过一个隐晦的回忆录作者的散文的迷宫,进入诗人的内向性的核心。在书中,作者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感受和联想,随处可见;他的文笔同时还具备一种通感式的感受力,能轻松跨越人与事、自我与世界的界限,游刃有余。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用爱心拥抱世界的盲聋女作家:海伦·凯勒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美国女作家、演讲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海伦·凯勒坎坷的一生。海伦出生后19个月就丧失了视力和听力。然而,在80多年无光、无声的孤独岁月中,她却靠着一颗不屈不挠的心,以惊人的毅力去面对困难,终于用自己的努力,创造了生命的奇迹。她毕业于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学院,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投身各种社会活动,经常四处演讲,奔走于世界各地,致力于残疾人事业。她还克服千难万苦,出版了我的一生中流等14部著作,为残疾人找到了一条通往光明的道路,为人们留下了千古传颂的生命之歌。
  • 吉安民俗

    吉安民俗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布和演变,是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具体反映。民俗一旦形成,就成为规范人们行为、语言和心理的一种基本力量,同时也是民众习得、传承和积累文化创造成果的一种重要方式。民俗是人类各级社会集团的共同生活里具有普遍性的重要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民俗与文化的关系看,民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民间文化。
  •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千古圣人:孔子(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本书遴选了人类历史上最富影响力、最具个性的名人——千古圣人孔子,作者结合青少年的阅读习惯,用生动活泼、严谨细腻的笔触向读者介绍了这些世界知名人士的生平故事、理想追求和光辉业绩,为广大读者描绘了一幅幅极具传奇色彩而又引人入胜的名人人生画卷,是青少年学生最佳的成长伴侣。
热门推荐
  • 我的敌人太强大

    我的敌人太强大

    李石来到了新世界,成为了梦寐以求的皇朝太子,可现实却给了李石重重一击,这个太子好像太危险;身边的兄弟对自己虎视眈眈,准备随时坑死自己;朝廷中的三公九卿们,没有一个是好相处的,哪个不是历史中独霸一代的人物?伊尹,吕望,霍光,梁冀,桓温,王安石,秦桧,张居正等。九大封国候爵,哪一个不是留名千古的霸主?秦候秦政,汉候刘邦,新候王莽,魏候曹操,晋侯司马懿,隋候杨坚,唐候李渊,宋侯赵匡胤,吴候朱元璋。南衙十六卫,北衙十六军的那些军头,李石觉得自己睡觉都不太安稳。再看看内廷的那些大太监们,杨思勖,李辅国,鱼朝恩,刘瑾,汪直,王振,魏忠贤,李石战战兢兢,还能安心吃饭吗?好不容易回到东宫,芈月,吕雉,邓绥,武曌,刘娥争相邀宠。更听说北方的冒顿,铁木真,完颜阿骨打,耶律阿保机,努尔哈赤正磨刀霍霍准备杀向大周皇朝。“老天爷啊,能不能放我回去?这个姬发爱谁谁做,能不能给我姬二放个假?”
  • 七里樱

    七里樱

    年少时,我们,似乎成为了世界的主角,遗憾过,苦恼过,伤心心过,但庆幸的是在那个即将逝去的青春里,你世界的男主随着四季辗转在你身旁,陪你笑,陪你哭……终有一天,你发现他只是喜欢你身边的那个人而已…“你知道的,我喜欢她哎。”“没事…”至少我的青春,你来过就好。
  • 我在废土玩游戏

    我在废土玩游戏

    读者:这是一本什么题材的小说?作者:大概是一本集科技奇幻玄幻虫族废土都市二次元题材为一体的小说。作者的想象力很丰富,所以题材会很广。读者:主角的性格如何?实力如何?是恐怖如斯还是扮猪吃老虎?杀戮果断冷酷无情还是圣母暖男?作者:就是一个正常人,实力的话也是“正常”水平。读者:高魔低魔?用魔法还是斗技?有血统吗?作者:时高时低,时魔时斗技,可能会有血统,有类似世界的构思,可能会写。读者:是穿越剧吗?作者:硬要说的话,是的,而且是多重穿越剧。读者:书名是什么意思?作者:本来是想写一本纯粹的废土科幻文,但卡文了,因为灵感太多不太适合写纯粹的单一题材,所以砍掉重来后就改成了集各种题材为一本的穿越剧了。第一章是废土,感兴趣可以看看。读者:准备写多少万字?会太监吗?作者:多少万字那要看我的灵感什么时候枯竭,目前已经构思了差不多200w字的内容了,至于太监问题,本人准备当全职写手,想混成大神自然不会太监,可以放心收藏。当然,如果多多投票收藏作者会表演爆种。作者:既然都看到这里了,点个收藏投个票不过分吧?
  • 重生之腹黑毒妻

    重生之腹黑毒妻

    前世,未婚夫利用她平步青云,一世精明能干的母亲被她连累身亡。情伤后错嫁一次,丈夫夺走她的救命灵药给别的女人,让她一命呜呼,含恨九泉。重生后,她再不是当初单纯无能的兰家大小姐,看她甩渣男斗渣女兴家业当女王!前世渣男再演英雄救美好戏意图夺她芳心,情敌口口声声姐妹情深情谊无限,白莲花丈夫更要她宽容大方,且看她揭破这些虚伪小人画皮。这一世,她嗜血狠辣,绝色姿容,地狱重生,却将该下地狱之人送下去。
  • 大辽之挥洒风采

    大辽之挥洒风采

    每个王朝都有别样的新的崛起,一个当兵的人在一次喝醉酒情况下,成为了未来的辽国的皇帝,他在辽国不断的改革,最终打败了自己的对手一统天下。
  • 引渡少年

    引渡少年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神秘白发少年与他的搭档拥有可以将死者复生的力量,目的是为了将活在当下的人引渡到“世界”去。逝者的心愿的情感不断的影响在现实中生活的人……那么,如果你有机会能够和已经失去的人一起生活,你愿意抓住这个机会吗?
  • 咏慵

    咏慵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寒妃执墨染青城

    寒妃执墨染青城

    为了家族的昌盛,她入宫选秀从此成为后宫众多女人中的一个。星命有云,得她者得天下。她隐姓埋名,留在了晋王的身边。她帮助他,杀出一条通往登基的血路。然而却换来了他对她无情的禁锢。宋国的宁王,助她登上皇位,成为女帝。她掌握了权力之后,却第一个杀他。是否站在权力的顶峰,就会相爱相杀?
  •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第六卷)(方立天文集)

    方立天编著的《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把佛教中国化界定为“三化”,即民族化、本土化和时代化,并叙述了佛教中国化的不同阶段、途径和方式,还通过与中国的政治理念、哲学思想、伦理道德、文学艺术、民间信仰、社会习俗等的互动关系,揭示出佛教中国化的实质,总结出有别于印度佛教的中国佛教的六个重要特点:重自性、重现实、重禅修、重顿悟、重简易、重圆融。
  • 登鹳雀楼

    登鹳雀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